目录
- 182 第一七九章 我心向天剑向魔(二)
- 183 第一八〇章 我心向天剑向魔(三)
- 184 第一八一章 我心向天剑向魔(四)
- 185 第一八二章 忽如一夜冬寒至(一)
- 186 第一八三章 忽如一夜冬寒至(二)
- 187 第一八四章 忽如一夜冬寒至(三)
- 188 第一八五章 忽如一夜冬寒至(四)
- 189 第一八六章 忽如一夜冬寒至(五)
- 190 第一八七章 忽如一夜冬寒至(六)
- 191 第一八八章 忽如一夜冬寒至(七)
- 192 第一八九章 忽如一夜冬寒至(八)
- 193 第一九〇章 忽如一夜冬寒至(九)
- 194 第一九一章 搅动江湖乱其纲
- 195 第一九二章 晴天掉下一霹雳
- 196 第一九三章 岂当我是笼中兔
- 197 第一九四章 忧喜传来两重天
- 198 第一九五章 凌成斋中恨红尘
- 199 第一九六章 为君敢冒大不韪
- 200 第一九七章 因敌而盟夜阻行
- 201 第一九八章 若齐心能断金玉(一)
- 202 第一九九章 若齐心能断金玉(二)
- 203 第二〇〇章 欲收故旧为我用
- 204 第二〇一章 迎柩临行一一别(一)
- 205 第二〇二章 迎柩临行一一别(二)
- 206 第二〇三章 天煞双孤天注定
- 207 第二〇四章 天煞双孤难破厄
- 208 第二〇五章 烛台前倾心思春
- 209 第二〇六章 情爱无声心摇曳
- 210 第二〇七章 愿尔自在天堂游
- 211 第二〇八章 向阳黑骑入都城
- 212 第二〇九章 血仇难泯自当报
- 213 第二一〇章 血仇难泯自当报(二)
- 214 第二一一章 血仇难泯自当报(三)
- 215 第二一二章 血仇难泯自当报(四)
- 216 第二一三章 合力倒戈计赟王
- 217 第二一四章 言不尽三人成虎
- 218 第二一五章 就中自有痴儿女
- 219 第二一六章 原本便是一家亲
- 220 第二一七章 力分则弱合则强
- 221 第二一八章 最难却拒凤求凰
- 222 第二一九章 计武盟先谋地利
- 223 第二二〇章 柳暗花明现转机(一)
- 224 第二二一章 柳暗花明现转机(二)
- 225 第二二二章 白影处是良驹过
- 226 第二二三章 子夜来客武相校
- 227 第二二四章 以害相胁非君子
- 228 第二二四章 也奏一曲示我心
- 229 第二二五章 祖宗之业当为继
- 230 第二二六章 安门一候三百年
- 231 第二二七章 业承百年自生疑
- 232 第二二八章 先祖之信见秘辛
- 233 第二二九章 灯盏总有油尽时
- 234 第二三〇章 既见险焉能不救
- 235 第二三一章 二王后人三大家(一)
- 236 第二三二章 二王后人三大家(二)
- 237 第二三三章 满城静待风雨来(一)
- 238 第二三四章 满城静待风雨来(二)
- 239 第二三五章 七月初三宜定盟
- 240 第二三六章 七月初三宜订盟(二)
- 241 第二三七章 七月初三宜订盟(三)
- 242 第二三八章 七月初三宜订盟(四)
- 243 第二三九章 既为盟何以示诚(一)
- 244 第二四〇章 既为盟何以示诚(二)
- 245 第二四一章 二八寿辰得嫁仪
- 246 第二四二章 母子夜话诉衷肠
- 247 第二四三章 梦里无常来勾魂
- 248 第二四四章 一声哀嚎破晨静
- 249 第二四五章 端王欲解宫禁迷
- 250 第二四六章 一颗赤心付与鬼(一)
- 251 第二四七章 一颗赤心付与鬼(二)
- 252 第二四八章 秋至都城风雨来(一)
- 253 第二四九章 秋至都城风雨来(二)
- 254 第二五〇章 秋至都城风雨来(三)
- 255 第二五一章 秋至都城风雨来(四)
- 256 第二五二章 秋至都城风雨来(五)
- 257 第二五三章 梦游仙岛魂归天
- 258 第二五四章 天定寿数有尽时
- 259 第二五五章 决胜便在一夜间
- 260 第二五五章 决胜便在一夜间(二)
- 261 第二五六章 决胜便在一夜间(三)
- 262 第二五八章 决胜便在一夜间(四)
- 263 第二五九章 决胜便在一夜间(五)
- 264 第二六〇章 决胜便在一夜间(六)
- 265 第二六一章 决胜便在一夜间(七)
- 266 第二六二章 终见雄鸡唱天明(一)
- 267 第二六三章 终见雄鸡唱天明(二)
- 268 第二六肆章 杏林堂中初相逢
- 269 第二六五章 政司府行鬼王针(上)
- 270 第二六六章 政司府行鬼王针(下)
- 271 第二六七章 政司府上有来客
- 272 第二六八章 魑魅魍魉在暗处(一)
- 273 第二六九章 魑魅魍魉在暗处(二)
- 274 第二七〇章 魑魅魍魉在暗处(三)
- 275 第二七一章 魑魅魍魉在暗处(四)
- 276 第二七二章 十七年红尘往事
- 277 第二七三章 政司府中团圆宴(一)
- 278 第二七四章 政司府中团圆宴(二)
- 279 第二七五章 福祸来时悄无声(一)
- 280 第二七六章 福祸来时悄无声(二)
- 281 第二七七章 福祸来时悄无声(三)
- 282 第二七八章 福祸来时悄无声(四)
- 283 第二七九章 福祸来时悄无声(五)
- 284 第二八〇章 福祸来时悄无声(六)
- 285 第二八一章 福祸来时悄无声(七)
- 286 第二八二章 塘中清莲不知淖(一)
- 287 第二八三章 堂中青莲不知淖(二)
- 288 第二八三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三)
- 289 第二八四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四)
- 290 第二八六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五)
- 291 第二八七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六)
- 292 第二八八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七)
- 293 第二八九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八)
- 294 第二九〇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九)
- 295 第二九一章 此间之人不可活
- 296 第三〇〇章 厥国君臣千里来
- 297 第三〇一章 夜入寻常百姓家
- 298 第三〇二章 一桌鱼宴也尽欢
- 299 第三〇三章 蛇无情非敌非友
- 300 第三〇四章 涟河之上一扁舟
- 301 第三〇五章 行路难日宿舳舻
- 302 第三〇六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一)
- 303 第三〇七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二)
- 304 第三〇八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三)
- 305 第三〇九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四)
- 306 第三一〇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四)
- 307 第三一一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六)
- 308 第三一二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七)
- 309 第三一三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八)
- 310 第三一四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九)
- 311 第三一五章 织云庄外遇九殿
- 312 第三一六章 忧君衣薄难御寒
- 313 第三一七章 救远尘深陷重围
- 314 第三一八章 恩深图报义当为
- 315 第三一九章 盟主之争再添人
- 316 第三二〇章 不是多情是缘深
- 317 第三二一章 杯盏易尽恨难消
- 318 第三二二章 礼之防能断欲念
- 319 第三二三章 相邀同赴武林盟
- 320 第三二四章 宣州城内遇簌野
- 321 第三二五章 膳桌上初识倾心
- 322 第三二六章 门第相当最登对
- 323 第三二七章 陷于情孰能无忧
- 324 第三二八章 张徐所图皆非小
- 325 第三二九章 事往矣余悸犹在
- 326 第三三〇章 析武校扑朔迷离
- 327 第三三一章 一抹红竟非良宵
- 328 第三三二章 圣君至三窟未够
- 329 第三三三章 红尘遇险天不亡
- 330 第三三四章 徐家现情仇难了
- 331 第三三五章 夜未深惆怅无绪
- 332 第三三六章 出笼之鸟是凤凰
- 333 第三三七章 恨无双翅与君飞(一)
- 334 第三三八章 恨无双翅与君飞(二)
- 335 第三三九章 恨无双翅与君飞(三)
- 336 第三四〇章 隐在暗处难提防
- 337 第三四一章 闯神阙功败垂成
- 338 第三四二章 不知女子是何人
- 339 第三四三章 失而复得还又失
- 340 第三四四章 多事之秋霜华重(一)
- 341 第三四五章 多事之秋霜华重(二)
- 342 第三四六章 多事之秋霜华重(三)
- 343 第三四七章 院深不寒花始放(一)
- 344 第三四八章 院深不寒花始放(二)
- 345 第三四九章 盟主之位不可失
- 346 第三五〇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一)
- 347 第三五一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二)
- 348 第三五二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三)
- 349 第三五三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四)
- 350 第三五四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一)
- 351 第三五五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二)
- 352 第三五六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三)
- 353 第三五七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四)
- 354 第三五八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五)
- 355 第三五九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六)
- 356 第三六〇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七)
- 357 第三六一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八)
- 358 第三六二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九)
- 359 第三六三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
- 360 第三六肆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一)
- 361 第三六五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二)
- 362 第三六六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三)
- 363 第三六七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四)
- 364 第三六八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五)
- 365 第三六九章 必以一战毕其功
- 366 第三七〇章 四方台上非儿戏
- 367 第三七一章 欲使远尘为前卒
- 368 第三七二章 簌野有疑欲解惑
- 369 第三七三章 天干地支定对阵
- 370 第三七四章 议事堂换阄选敌
- 371 第三七五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一)
- 372 第三七六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二)
- 373 第三七七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三)
- 374 第三七八章 簌野始知徐家事(一)
- 375 第三七九章 簌野始知徐家事(二)
- 376 第三八〇章 缘谊难料深与浅
- 377 第三八一章 未露狰狞也惊人(一)
- 378 第三八二章 未露狰狞也惊人(二)
- 379 第三八三章 家门安危大于天
- 380 第三八四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一)
- 381 第三八五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二)
- 382 第三八六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三)
- 383 第三八七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一)
- 384 第三八八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二)
- 385 第三八九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三)
- 386 第三九〇章 又是都城噩耗来
- 387 第三九一章 仍有遗念在人间
- 388 第三九二章 忧倾心憾失武校
- 389 第三九三章 半点无尤却相杀
- 390 第三九四章 生死夜把盏贪欢
- 391 第三九五章 疑无路只争朝夕
- 392 第三九六章 愿以我命换国安
- 393 第三九七章 上船同舟岂共济
- 394 第三九八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一)
- 395 第三九九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二)
- 396 第四〇〇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三)
- 397 第四〇一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四)
- 398 第四〇二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五)
- 399 第四〇三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六)
- 400 第四〇四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七)
- 401 第四〇五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八)
- 402 第四〇六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九)
- 403 第四〇七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十)
- 404 第四〇八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一)
- 405 第四〇九 请以国恩释家仇(二)
- 406 第四一〇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三)
- 407 第四一一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四)
- 408 第四一二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一)
- 409 第四一三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二)
- 410 第四一四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三)
- 411 第四一五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四)
- 412 第四一六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五)
- 413 第四一七 命危之际御风至(六)
- 414 第四一八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七)
- 415 第四一九章 情爱来时本无声
- 416 第四二〇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一)
- 417 第四二一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二)
- 418 第四二二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三)
- 419 第四二三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四)
- 420 第四二四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一)
- 421 第四二五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二)
- 422 第四二六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三)
- 423 第四二七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四)
- 424 第四二八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五)
- 425 第四二九章 败鳞残甲满天飞
- 426 第四三〇章 谋局者尽用人事
- 427 第四三一章 心有所系总需归
- 428 第四三二章 吾妹之重逾泰山(一)
- 429 第四三三章 吾妹之重逾泰山(二)
- 430 第四三四章 千言亦难诉衷肠
- 431 第四三五章 疏阔轻狂非本意
- 432 第四三六章 尔心安处是我家
- 433 第四三七章 梦若干草随风起
- 434 第四三八章 山穷水复见新路
- 435 第四三九章 君子有能当许国
- 436 第四四〇章 借酒求仁竟得仁
- 437 第四四一章 叹君天生帝王相
- 438 第四四二章 两心相交无几人
- 439 第四四三章 为寻灵药计南北
- 440 第四四四章 向来情事多难为
- 441 第四四五章 身虽死旧情未凉
- 442 第四四六章 天柱山谢恩偶遇
- 443 第四四七章 心怀柔善世家子
- 444 第四四八章 遗者报仇先寻亲
- 445 第四四九章 重塑命格见新机
- 446 第四五〇章 赐汝新名始新生
- 447 第四五一章 身为人兄多顾虑
- 448 第四五二章 临行赠君天子剑
- 449 第四五三 何吝绝学倾囊授
- 450 第四五四章 与子偕行论道武
- 451 第四五五章 心虽向仁势难为
- 452 第四五六章 大府宅拜门有途
- 453 第四五七章 缘来真武一家亲
- 454 第四五九章 奇师徒伙房论道
- 455 第四六〇章 非是寻常婢人家(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八八章 忽如一夜冬寒至(七)
第一八八章 忽如一夜冬寒至(七)
心包者,包心而护也。手厥阴心包经左右两侧各一,凡十八穴,由乳根外侧的天池穴延伸至中指末端的中冲穴,主人之心、胸运转,治人之心绞、心痛、胸闷、胸痹。
三焦者,司掌后天元气之源。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的关冲穴,止于眉梢凹陷处的丝竹空穴,两侧各一,合计四十六穴。上焦主人之呼吸,由脖根延伸至心窝;中焦主人之消化,从心窝一路到肚脐;下焦主人之排泄,自肚脐始而于耻骨终。
... ...
十二正经皆是左右对生,两侧各一,合六百一十八穴,分主人体各个脏器、肌理运转,治人体千百般不适。是以,能通十二经者,皆是内功高手,且于运气疗伤之法无不熟稔。梅远尘自噩梦中醒来后,总觉胸口痞闷,这虽连小恙都算不上,却总令他不畅不快。自学长生功以来,他已养成了早练的习惯,这会儿已行气两个周天,二十六道真气游走在二脉二十四经的六百七十个穴道中,将滞气、浊气尽数排出,全身已无半点滞碍之感,实在是说不出的轻便、舒适。
“这半年来,我这长生功内功的进益倒是快得很呐!师父他老人家知了,该是开心的紧罢?”内练已毕,梅远尘盘膝坐在床上,怔怔想着,“许久未见师父他老人家了,也不知他去了甚么地方,竟连两位师兄亦半点不知情。”
... ...
“还没找到么?”端木玉背向而立,低头看着湖面,沉声问着。
六日前,端木澜意外遇刺身亡,今日才在帝陵下葬。棺已盖,碑已立,凶手却还未找到,端木玉注定要背负不孝之名。
七日。依制,帝王驾崩七日内必须下葬。青玄得手后,遁去无踪影,数万京畿营、禁卫军搜遍整个鄞阳城也查不到半点痕迹。七日之期将至,端木玉没得选择,只得含泪下令依制行国葬,让端木澜入土为安。
身为人子,亲见仇敌弑父而不能救,已为至痛。知敌便在城内却不能除,更令他痛不欲生。
自皇陵回了宫,端木玉便站立在这“明湖”旁,低首不语,至此已逾两个时辰。大业未竞,大计未行,民生困顿,朝堂不定,端木澜留下的残局必由端木玉接下——他是厥国的新君。
为避免敌国趁隙作乱,各国皆有定制,一旦主君驾崩,储君可即刻即位为新君。端木玉是太子储君,宁王虽然势大且向来与东宫政见不合,却也并未制障,反倒是全力协助他接管国政。
“政见之争可有,宗庙之争不可有;厥国可以无宁王,却不可无主君;厥国之兴在于端木玉,不在我端木恪。”端木恪如是说。
虞凌逸脸色沉郁,咬牙回道:“皇上,尚未找到贼道踪迹。”其实,他心下很清楚,以青玄的身手,就算把鄞阳城一寸寸翻过来,也不可能找到。然,他身为臣子,这样的话哪里敢说。
“咳~~~把人都撤回来罢。”端木玉抬起头重重呼出一口气,摇头说道,“贼道武功之高,几已通天,京畿营的人稍一靠近,他便能提前知晓遁逃,根本无从抓捕。算了,把人撤回来罢。”青玄杀端木澜时,他便在半丈之内,然他却连出手相抵都来不及,“太快了... 一来、一去、一出剑,便在眨眼之间。他若想杀我,我又如何有命活到现在?”
既知抓不到,又何必伤财劳人去遍城搜捕,惹得全城不安,世人皆知?
“臣,有罪,该死!请皇上赐死!”虞凌逸紧紧握着拳,目眦几裂,突然跪地道。他是宫防首官,护驾不力致国君身亡,罪责难逃,说是死罪也一点不为过。这几日,他早已抱定死志,唯一遗憾,便是未能抓住青玄,这实在令他连自裁的脸面都已丢失。
他该死,但该怎么死,甚么时候死,必须听从新君的安排。擅死,亦是一项罪责!
端木玉听得这“咯噔”的声响,经不住一愣,眼角轻轻颤了颤。授业恩师跪在自己面前求死...身后这个笔直跪地的男人,曾经打遍厥国无敌手,是这世上端木玉最为敬佩的人之一,此刻,竟无奈地跪在地上,只求一死。
半月前,他们还在一起把酒言欢,畅谈古今,议强国之法,论经世之策,满腔报国热血,一身凌云壮志... ...
而现在,他自责、羞愧、无奈、无力地跪在地上,求他的得意门生、他的忘年好友端木玉赐他死罪。
这一切变故,皆因青玄而起。他和他的剑,改变了厥国的运势,亦改变了很多很多厥国人的命运。他们都恨,恨青玄,恨青玄手上的剑。
“虞先生,起来罢!”端木玉闭上眼,轻声令道。
“皇上未赐死,臣不敢起!”虞凌逸面不改色,铿声回道。
未见虞凌逸起身,端木玉只得转过身,正色道:“宫防并无疏漏,你们亦皆拼死护主,我怎不知?无论换谁来办,皆不可能比你更好。奈何贼人武技之高,实在匪夷所思,甚么宫防于他也没法凑效,没人能挡得住他。你有罪,却并无过错。”
虞凌逸虽未动,却明显能感觉到他整个身形都松了一松。这些天,他一直在想,“我到底错在哪里?我该做甚么?怎样才能保住皇上?怎样才能制住贼道?”他想破脑袋也找不到答案,现下却由端木玉告诉了他:敌人太强了,无可阻挡。
“我...我当真无错么?”虞凌逸心中不停默问。
《大华恩仇引》唯一首发授权网站是纵横中文网,请各位看盗版的读友转到主站来支持正版、支持原创!小说要持续写下去,必须要有成绩做支撑,最直观、最直接的就是大家的订阅,谢谢大家支持!
梅远尘的早练除了内功还有剑法、身法、拳脚、擒拿,行气两周天既毕,他便取了剑,向院中行去。
了一剑法重剑意轻剑招,同是一招却有许些不同的出剑之法,这些天梅远尘也算摸出了一些门道。“师父说过,待我能找到剑招中的不足时,剑法便算小成。近来出剑,确实能察觉既往剑招中的可改之处,想来,我至剑法小成境了。”
“远尘哥哥!远尘哥哥!”梅远尘练了不过一刻钟便听夏承漪在院外哭喊着自己的名字。“这一大早的,漪漪怎哭着来找我?”他念头一闪,身形也跟着一闪到了院外,正与夏承漪撞了个满怀。
夏承漪就势趴在他怀里,呜咽地哭着,“我的...我的...”
“漪漪,怎么了?你怎哭得这般伤心?谁惹你不乐啦?”梅远尘轻轻抚着她后背,柔声问道。
怀中人儿抬起头,梨花带泪回道:“我的鸱尾玄风,全死了。”
三焦者,司掌后天元气之源。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的关冲穴,止于眉梢凹陷处的丝竹空穴,两侧各一,合计四十六穴。上焦主人之呼吸,由脖根延伸至心窝;中焦主人之消化,从心窝一路到肚脐;下焦主人之排泄,自肚脐始而于耻骨终。
... ...
十二正经皆是左右对生,两侧各一,合六百一十八穴,分主人体各个脏器、肌理运转,治人体千百般不适。是以,能通十二经者,皆是内功高手,且于运气疗伤之法无不熟稔。梅远尘自噩梦中醒来后,总觉胸口痞闷,这虽连小恙都算不上,却总令他不畅不快。自学长生功以来,他已养成了早练的习惯,这会儿已行气两个周天,二十六道真气游走在二脉二十四经的六百七十个穴道中,将滞气、浊气尽数排出,全身已无半点滞碍之感,实在是说不出的轻便、舒适。
“这半年来,我这长生功内功的进益倒是快得很呐!师父他老人家知了,该是开心的紧罢?”内练已毕,梅远尘盘膝坐在床上,怔怔想着,“许久未见师父他老人家了,也不知他去了甚么地方,竟连两位师兄亦半点不知情。”
... ...
“还没找到么?”端木玉背向而立,低头看着湖面,沉声问着。
六日前,端木澜意外遇刺身亡,今日才在帝陵下葬。棺已盖,碑已立,凶手却还未找到,端木玉注定要背负不孝之名。
七日。依制,帝王驾崩七日内必须下葬。青玄得手后,遁去无踪影,数万京畿营、禁卫军搜遍整个鄞阳城也查不到半点痕迹。七日之期将至,端木玉没得选择,只得含泪下令依制行国葬,让端木澜入土为安。
身为人子,亲见仇敌弑父而不能救,已为至痛。知敌便在城内却不能除,更令他痛不欲生。
自皇陵回了宫,端木玉便站立在这“明湖”旁,低首不语,至此已逾两个时辰。大业未竞,大计未行,民生困顿,朝堂不定,端木澜留下的残局必由端木玉接下——他是厥国的新君。
为避免敌国趁隙作乱,各国皆有定制,一旦主君驾崩,储君可即刻即位为新君。端木玉是太子储君,宁王虽然势大且向来与东宫政见不合,却也并未制障,反倒是全力协助他接管国政。
“政见之争可有,宗庙之争不可有;厥国可以无宁王,却不可无主君;厥国之兴在于端木玉,不在我端木恪。”端木恪如是说。
虞凌逸脸色沉郁,咬牙回道:“皇上,尚未找到贼道踪迹。”其实,他心下很清楚,以青玄的身手,就算把鄞阳城一寸寸翻过来,也不可能找到。然,他身为臣子,这样的话哪里敢说。
“咳~~~把人都撤回来罢。”端木玉抬起头重重呼出一口气,摇头说道,“贼道武功之高,几已通天,京畿营的人稍一靠近,他便能提前知晓遁逃,根本无从抓捕。算了,把人撤回来罢。”青玄杀端木澜时,他便在半丈之内,然他却连出手相抵都来不及,“太快了... 一来、一去、一出剑,便在眨眼之间。他若想杀我,我又如何有命活到现在?”
既知抓不到,又何必伤财劳人去遍城搜捕,惹得全城不安,世人皆知?
“臣,有罪,该死!请皇上赐死!”虞凌逸紧紧握着拳,目眦几裂,突然跪地道。他是宫防首官,护驾不力致国君身亡,罪责难逃,说是死罪也一点不为过。这几日,他早已抱定死志,唯一遗憾,便是未能抓住青玄,这实在令他连自裁的脸面都已丢失。
他该死,但该怎么死,甚么时候死,必须听从新君的安排。擅死,亦是一项罪责!
端木玉听得这“咯噔”的声响,经不住一愣,眼角轻轻颤了颤。授业恩师跪在自己面前求死...身后这个笔直跪地的男人,曾经打遍厥国无敌手,是这世上端木玉最为敬佩的人之一,此刻,竟无奈地跪在地上,只求一死。
半月前,他们还在一起把酒言欢,畅谈古今,议强国之法,论经世之策,满腔报国热血,一身凌云壮志... ...
而现在,他自责、羞愧、无奈、无力地跪在地上,求他的得意门生、他的忘年好友端木玉赐他死罪。
这一切变故,皆因青玄而起。他和他的剑,改变了厥国的运势,亦改变了很多很多厥国人的命运。他们都恨,恨青玄,恨青玄手上的剑。
“虞先生,起来罢!”端木玉闭上眼,轻声令道。
“皇上未赐死,臣不敢起!”虞凌逸面不改色,铿声回道。
未见虞凌逸起身,端木玉只得转过身,正色道:“宫防并无疏漏,你们亦皆拼死护主,我怎不知?无论换谁来办,皆不可能比你更好。奈何贼人武技之高,实在匪夷所思,甚么宫防于他也没法凑效,没人能挡得住他。你有罪,却并无过错。”
虞凌逸虽未动,却明显能感觉到他整个身形都松了一松。这些天,他一直在想,“我到底错在哪里?我该做甚么?怎样才能保住皇上?怎样才能制住贼道?”他想破脑袋也找不到答案,现下却由端木玉告诉了他:敌人太强了,无可阻挡。
“我...我当真无错么?”虞凌逸心中不停默问。
《大华恩仇引》唯一首发授权网站是纵横中文网,请各位看盗版的读友转到主站来支持正版、支持原创!小说要持续写下去,必须要有成绩做支撑,最直观、最直接的就是大家的订阅,谢谢大家支持!
梅远尘的早练除了内功还有剑法、身法、拳脚、擒拿,行气两周天既毕,他便取了剑,向院中行去。
了一剑法重剑意轻剑招,同是一招却有许些不同的出剑之法,这些天梅远尘也算摸出了一些门道。“师父说过,待我能找到剑招中的不足时,剑法便算小成。近来出剑,确实能察觉既往剑招中的可改之处,想来,我至剑法小成境了。”
“远尘哥哥!远尘哥哥!”梅远尘练了不过一刻钟便听夏承漪在院外哭喊着自己的名字。“这一大早的,漪漪怎哭着来找我?”他念头一闪,身形也跟着一闪到了院外,正与夏承漪撞了个满怀。
夏承漪就势趴在他怀里,呜咽地哭着,“我的...我的...”
“漪漪,怎么了?你怎哭得这般伤心?谁惹你不乐啦?”梅远尘轻轻抚着她后背,柔声问道。
怀中人儿抬起头,梨花带泪回道:“我的鸱尾玄风,全死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