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45 第三四九章 盟主之位不可失
- 346 第三五〇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一)
- 347 第三五一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二)
- 348 第三五二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三)
- 349 第三五三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四)
- 350 第三五四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一)
- 351 第三五五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二)
- 352 第三五六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三)
- 353 第三五七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四)
- 354 第三五八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五)
- 355 第三五九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六)
- 356 第三六〇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七)
- 357 第三六一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八)
- 358 第三六二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九)
- 359 第三六三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
- 360 第三六肆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一)
- 361 第三六五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二)
- 362 第三六六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三)
- 363 第三六七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四)
- 364 第三六八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五)
- 365 第三六九章 必以一战毕其功
- 366 第三七〇章 四方台上非儿戏
- 367 第三七一章 欲使远尘为前卒
- 368 第三七二章 簌野有疑欲解惑
- 369 第三七三章 天干地支定对阵
- 370 第三七四章 议事堂换阄选敌
- 371 第三七五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一)
- 372 第三七六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二)
- 373 第三七七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三)
- 374 第三七八章 簌野始知徐家事(一)
- 375 第三七九章 簌野始知徐家事(二)
- 376 第三八〇章 缘谊难料深与浅
- 377 第三八一章 未露狰狞也惊人(一)
- 378 第三八二章 未露狰狞也惊人(二)
- 379 第三八三章 家门安危大于天
- 380 第三八四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一)
- 381 第三八五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二)
- 382 第三八六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三)
- 383 第三八七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一)
- 384 第三八八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二)
- 385 第三八九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三)
- 386 第三九〇章 又是都城噩耗来
- 387 第三九一章 仍有遗念在人间
- 388 第三九二章 忧倾心憾失武校
- 389 第三九三章 半点无尤却相杀
- 390 第三九四章 生死夜把盏贪欢
- 391 第三九五章 疑无路只争朝夕
- 392 第三九六章 愿以我命换国安
- 393 第三九七章 上船同舟岂共济
- 394 第三九八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一)
- 395 第三九九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二)
- 396 第四〇〇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三)
- 397 第四〇一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四)
- 398 第四〇二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五)
- 399 第四〇三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六)
- 400 第四〇四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七)
- 401 第四〇五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八)
- 402 第四〇六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九)
- 403 第四〇七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十)
- 404 第四〇八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一)
- 405 第四〇九 请以国恩释家仇(二)
- 406 第四一〇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三)
- 407 第四一一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四)
- 408 第四一二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一)
- 409 第四一三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二)
- 410 第四一四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三)
- 411 第四一五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四)
- 412 第四一六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五)
- 413 第四一七 命危之际御风至(六)
- 414 第四一八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七)
- 415 第四一九章 情爱来时本无声
- 416 第四二〇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一)
- 417 第四二一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二)
- 418 第四二二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三)
- 419 第四二三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四)
- 420 第四二四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一)
- 421 第四二五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二)
- 422 第四二六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三)
- 423 第四二七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四)
- 424 第四二八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五)
- 425 第四二九章 败鳞残甲满天飞
- 426 第四三〇章 谋局者尽用人事
- 427 第四三一章 心有所系总需归
- 428 第四三二章 吾妹之重逾泰山(一)
- 429 第四三三章 吾妹之重逾泰山(二)
- 430 第四三四章 千言亦难诉衷肠
- 431 第四三五章 疏阔轻狂非本意
- 432 第四三六章 尔心安处是我家
- 433 第四三七章 梦若干草随风起
- 434 第四三八章 山穷水复见新路
- 435 第四三九章 君子有能当许国
- 436 第四四〇章 借酒求仁竟得仁
- 437 第四四一章 叹君天生帝王相
- 438 第四四二章 两心相交无几人
- 439 第四四三章 为寻灵药计南北
- 440 第四四四章 向来情事多难为
- 441 第四四五章 身虽死旧情未凉
- 442 第四四六章 天柱山谢恩偶遇
- 443 第四四七章 心怀柔善世家子
- 444 第四四八章 遗者报仇先寻亲
- 445 第四四九章 重塑命格见新机
- 446 第四五〇章 赐汝新名始新生
- 447 第四五一章 身为人兄多顾虑
- 448 第四五二章 临行赠君天子剑
- 449 第四五三 何吝绝学倾囊授
- 450 第四五四章 与子偕行论道武
- 451 第四五五章 心虽向仁势难为
- 452 第四五六章 大府宅拜门有途
- 453 第四五七章 缘来真武一家亲
- 454 第四五九章 奇师徒伙房论道
- 455 第四六〇章 非是寻常婢人家(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五八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五)
第三五八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五)
江小白早就感觉到对方武功不弱,却未料到他能强到这个程度,自己既占了五招的先机,又使出了最擅长的“锁魂爪”,然,两人交手百余招,竟未占到半点便宜。
白面书生看起来出招缓慢,却总能后发先至,一次又一次地抵住了他的攻势。
江小白的额脸之上已沁出了汗,对方却面色沉静,与初上台时毫无二致。
“我不是他对手。”
虽不想承认,但江小白却明白,只要对方反守为攻,自己就要输了。
不过,昨夜掌门也已交代过,此番武校诸子皆不必执着于胜负,不妨把上台的群豪当成平时的陪练。
“论拳脚,我不是你对手,我可要用剑了。”又一轮急攻无功而返后,江小白止住身形,无奈苦笑道。
白面书生点了点头,并未答话。
一旁的执事已然听见了江小白的话,适时把他的剑掷了过来。
长剑在手,天下我有!
说到底,徐家是剑派,而江小白是个剑客。
一道冷光掠过,他执剑成“一”,如箭矢般刺向白面书生,使的是徐家剑法“去无念九式”中的第一式。
当夜都城城郊客栈中,徐簌野便用过这一招,不过他是执指为剑,剑意虽至剑形却难免有所不能及。
坐在武校圈外的梅远尘一眼便认出这式剑法,此时心下又有些担忧了:“上次交手时徐二公子并未出剑,我俩比的也只是拳脚罢了。我近来武功进益不慢,自问易时而处绝不至于输给当时的他。然,我的武功有进益,徐二公子也不会虚度这数月。且,我不曾见过他使剑... ...”
梅远尘低头沉思的这个小空挡,江小白又接连刺了二十余剑。他的剑招凌厉而不狠辣,不愧是大门大派的剑法,引得台下连连赞叹。
“两个后生好俊的功夫!”已经败下阵来坐在台下观战的游水平看着台上二人精妙的攻防,忍不住喃喃叹道,“偏居一隅,不知天下,不知天下啊!”
不仅台下的这数万人惊讶二人的身手,就连台上也议论开了。
“徐兄,贵派的年轻弟子都不得了啊!”金参封的位置靠着徐啸衣,这会儿主动搭起了腔。
小金山以剑立派,五六十年前,金参封的已故师父侯伯钧也曾是名满天下的剑道高手。可惜,侯伯钧老年才开始收弟子,他的四十九路逐影剑法眼下小金山中无人能贯通。
亲眼见了徐家子弟的身手,金参封心里又忧又愧,毕竟,同为大宗门,小金山的二代弟子中莫说匹敌贺峥嵘、江小白,便是接近他们的都没有一个。
徐啸衣笑了笑,辞道:“金兄谬赞了。下面虽站了一百个二代弟子,其实也就那么四五个武功还稍微过得去的。让他们先上台不过是做个样子给那些人看罢,否则一个个跳上来比划,这武林大会一个月也开不完。各大门派远来此地,徐某哪敢耗费大家这许多时日?”
熟人面前,他也就实话实说了。说到底,十二大门派都是奔着武校的决选而来,这些江湖游侠、小门派并不在他们的眼里。
贺峥嵘是外门大长老的孙子,又是徐啸钰的关门弟子,而江小白则是他二女徐簌淇指腹为婚的夫婿,亦是他的亲传弟子。论武功,他二人比之徐簌野也不过略逊半筹罢,与徐簌延、徐簌谟、徐九几人相当,甚至还要胜出那么一招两招。
这个级数的青年高手,整个徐家外门的确只有五个。
“徐兄太谦虚了。”金参封哈哈笑道,“光外门就有四五个身手如此了得的青年才俊,嫡亲弟子就更不消说了。呵呵,就这还不知足哇?倘使小金山要能出一个这样的弟子,我可得当成心头肉。”
听人赞自己的门人,徐啸衣自也欢喜,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又将视线投入到了武校圈中。
“江湖可真是深水藏龙,这个白面书生的武功不弱于二公子,也不知是那个隐世门派的好手!”
... ...
听了穆桒的话,端木玉微微点了点头,甚么也没说,只提笔在纸上写了八字——敌动我静,敌出我伏。
端木敬敲开了门,行上前报道:“少主,徐先生、安先生和陈先生来了。”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凑到了书案前,看了看桌上那八字,露出了一副深以为然的形容。
得知若州来了大队神哨营和执金卫后,徐啸钰急忙让徐啸石去秘密召集本门人手,以备不测,又马不停蹄地赶去了安乌俞和陈近北的住所,与二人通过气,这才火急火燎地赶来了居合院。
他知道,徐家百年来最大的危机,或许便在眼前。
“皇上,老朽有罪!”一进门,徐啸钰就跪拜在地。
端木玉忙行过去扶起他,笑着安慰道:“徐先生,何至于此?赶紧起来罢。”
“来,三位,进里边说话。”
... ...
执剑在手,精妙剑招连绵不绝地使出来,江小白几乎画地为牢,一时竟将白面书生困住了。
“我这缠、圈、点、绕四式两百多招也只能把他逼到这个份上了,到此刻,连他的衣角都未曾碰到。如此看,只怕其武功不仅高于二公子,甚至距师父他老人家亦不远矣。可怪的很,我竟连他的师承、路数都没能瞧出半点头绪来。”
梅远尘身兼斗转斜步二十三、齐物登宸、奇门错步三大轻功、身法、步法绝技,亦是擅防胜于攻。与梅远尘不同的是,白面书生靠的不是灵巧的身法、轻功,而是料敌于先,后发先至,以卸为防,收效却并不稍差。
“料敌于先”说起来简单,不过是提前预判对方下一步的出招,实则非深厚的武学见闻、累积不能办到。
“后发先至”的难为之处在于,出招人要后程突然发力,需有浑雄的内力做支撑,否则只能“意念至而招未至”。
“以卸为防”靠的是交手瞬间使巧劲化解对方招式中的余力,乃是“四两拨千斤”中的一种。
江小白攻得越来越急,徐家剑法中还夹着外门的腿法,饶是如此,白面书生却总能不急不缓地见招拆招,一一化解他的攻势。
“从比试至此时,那位褴衣大哥还未攻过一招,却已逼得对面的徐家弟子方寸渐乱,端的是深藏不露。”梅远尘目不转睛地看着两人过招,这时已有了自己的判断。
疾刺无功后,江小白使了一个大回旋将剑身掷出,再手脚并用,猛攻白面书生的上三路。
这是险招,攻的乃是对方的脖颈,一旦得手,那就是伤人性命。不管是有意无意,他这会儿的确是用了杀招。
白面书生急退两步,微微矮身避开了这个回旋切,再趁势使了一个怀揉手收了那柄回旋剑。
兵刃被夺,胜负已分。
见状,江小白立即收住了手,面有惭色地弯腰执了一礼,正色道:“在下适才失仪,忘兄台莫要见怪。”
本是校场比试,他却使了杀招,虽不禁止,道义上却是自然落了下乘。这一场比试下来,他不仅输了剑招,还输了武心。
“小兄弟严重了。”白面书生淡淡回了一礼,把剑递了过来,轻声道,“凉州何悲鸿。”
他说过的,胜了江小白便自报来处、姓名。
白面书生看起来出招缓慢,却总能后发先至,一次又一次地抵住了他的攻势。
江小白的额脸之上已沁出了汗,对方却面色沉静,与初上台时毫无二致。
“我不是他对手。”
虽不想承认,但江小白却明白,只要对方反守为攻,自己就要输了。
不过,昨夜掌门也已交代过,此番武校诸子皆不必执着于胜负,不妨把上台的群豪当成平时的陪练。
“论拳脚,我不是你对手,我可要用剑了。”又一轮急攻无功而返后,江小白止住身形,无奈苦笑道。
白面书生点了点头,并未答话。
一旁的执事已然听见了江小白的话,适时把他的剑掷了过来。
长剑在手,天下我有!
说到底,徐家是剑派,而江小白是个剑客。
一道冷光掠过,他执剑成“一”,如箭矢般刺向白面书生,使的是徐家剑法“去无念九式”中的第一式。
当夜都城城郊客栈中,徐簌野便用过这一招,不过他是执指为剑,剑意虽至剑形却难免有所不能及。
坐在武校圈外的梅远尘一眼便认出这式剑法,此时心下又有些担忧了:“上次交手时徐二公子并未出剑,我俩比的也只是拳脚罢了。我近来武功进益不慢,自问易时而处绝不至于输给当时的他。然,我的武功有进益,徐二公子也不会虚度这数月。且,我不曾见过他使剑... ...”
梅远尘低头沉思的这个小空挡,江小白又接连刺了二十余剑。他的剑招凌厉而不狠辣,不愧是大门大派的剑法,引得台下连连赞叹。
“两个后生好俊的功夫!”已经败下阵来坐在台下观战的游水平看着台上二人精妙的攻防,忍不住喃喃叹道,“偏居一隅,不知天下,不知天下啊!”
不仅台下的这数万人惊讶二人的身手,就连台上也议论开了。
“徐兄,贵派的年轻弟子都不得了啊!”金参封的位置靠着徐啸衣,这会儿主动搭起了腔。
小金山以剑立派,五六十年前,金参封的已故师父侯伯钧也曾是名满天下的剑道高手。可惜,侯伯钧老年才开始收弟子,他的四十九路逐影剑法眼下小金山中无人能贯通。
亲眼见了徐家子弟的身手,金参封心里又忧又愧,毕竟,同为大宗门,小金山的二代弟子中莫说匹敌贺峥嵘、江小白,便是接近他们的都没有一个。
徐啸衣笑了笑,辞道:“金兄谬赞了。下面虽站了一百个二代弟子,其实也就那么四五个武功还稍微过得去的。让他们先上台不过是做个样子给那些人看罢,否则一个个跳上来比划,这武林大会一个月也开不完。各大门派远来此地,徐某哪敢耗费大家这许多时日?”
熟人面前,他也就实话实说了。说到底,十二大门派都是奔着武校的决选而来,这些江湖游侠、小门派并不在他们的眼里。
贺峥嵘是外门大长老的孙子,又是徐啸钰的关门弟子,而江小白则是他二女徐簌淇指腹为婚的夫婿,亦是他的亲传弟子。论武功,他二人比之徐簌野也不过略逊半筹罢,与徐簌延、徐簌谟、徐九几人相当,甚至还要胜出那么一招两招。
这个级数的青年高手,整个徐家外门的确只有五个。
“徐兄太谦虚了。”金参封哈哈笑道,“光外门就有四五个身手如此了得的青年才俊,嫡亲弟子就更不消说了。呵呵,就这还不知足哇?倘使小金山要能出一个这样的弟子,我可得当成心头肉。”
听人赞自己的门人,徐啸衣自也欢喜,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又将视线投入到了武校圈中。
“江湖可真是深水藏龙,这个白面书生的武功不弱于二公子,也不知是那个隐世门派的好手!”
... ...
听了穆桒的话,端木玉微微点了点头,甚么也没说,只提笔在纸上写了八字——敌动我静,敌出我伏。
端木敬敲开了门,行上前报道:“少主,徐先生、安先生和陈先生来了。”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凑到了书案前,看了看桌上那八字,露出了一副深以为然的形容。
得知若州来了大队神哨营和执金卫后,徐啸钰急忙让徐啸石去秘密召集本门人手,以备不测,又马不停蹄地赶去了安乌俞和陈近北的住所,与二人通过气,这才火急火燎地赶来了居合院。
他知道,徐家百年来最大的危机,或许便在眼前。
“皇上,老朽有罪!”一进门,徐啸钰就跪拜在地。
端木玉忙行过去扶起他,笑着安慰道:“徐先生,何至于此?赶紧起来罢。”
“来,三位,进里边说话。”
... ...
执剑在手,精妙剑招连绵不绝地使出来,江小白几乎画地为牢,一时竟将白面书生困住了。
“我这缠、圈、点、绕四式两百多招也只能把他逼到这个份上了,到此刻,连他的衣角都未曾碰到。如此看,只怕其武功不仅高于二公子,甚至距师父他老人家亦不远矣。可怪的很,我竟连他的师承、路数都没能瞧出半点头绪来。”
梅远尘身兼斗转斜步二十三、齐物登宸、奇门错步三大轻功、身法、步法绝技,亦是擅防胜于攻。与梅远尘不同的是,白面书生靠的不是灵巧的身法、轻功,而是料敌于先,后发先至,以卸为防,收效却并不稍差。
“料敌于先”说起来简单,不过是提前预判对方下一步的出招,实则非深厚的武学见闻、累积不能办到。
“后发先至”的难为之处在于,出招人要后程突然发力,需有浑雄的内力做支撑,否则只能“意念至而招未至”。
“以卸为防”靠的是交手瞬间使巧劲化解对方招式中的余力,乃是“四两拨千斤”中的一种。
江小白攻得越来越急,徐家剑法中还夹着外门的腿法,饶是如此,白面书生却总能不急不缓地见招拆招,一一化解他的攻势。
“从比试至此时,那位褴衣大哥还未攻过一招,却已逼得对面的徐家弟子方寸渐乱,端的是深藏不露。”梅远尘目不转睛地看着两人过招,这时已有了自己的判断。
疾刺无功后,江小白使了一个大回旋将剑身掷出,再手脚并用,猛攻白面书生的上三路。
这是险招,攻的乃是对方的脖颈,一旦得手,那就是伤人性命。不管是有意无意,他这会儿的确是用了杀招。
白面书生急退两步,微微矮身避开了这个回旋切,再趁势使了一个怀揉手收了那柄回旋剑。
兵刃被夺,胜负已分。
见状,江小白立即收住了手,面有惭色地弯腰执了一礼,正色道:“在下适才失仪,忘兄台莫要见怪。”
本是校场比试,他却使了杀招,虽不禁止,道义上却是自然落了下乘。这一场比试下来,他不仅输了剑招,还输了武心。
“小兄弟严重了。”白面书生淡淡回了一礼,把剑递了过来,轻声道,“凉州何悲鸿。”
他说过的,胜了江小白便自报来处、姓名。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