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41 第三四五章 多事之秋霜华重(二)
- 342 第三四六章 多事之秋霜华重(三)
- 343 第三四七章 院深不寒花始放(一)
- 344 第三四八章 院深不寒花始放(二)
- 345 第三四九章 盟主之位不可失
- 346 第三五〇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一)
- 347 第三五一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二)
- 348 第三五二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三)
- 349 第三五三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四)
- 350 第三五四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一)
- 351 第三五五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二)
- 352 第三五六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三)
- 353 第三五七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四)
- 354 第三五八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五)
- 355 第三五九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六)
- 356 第三六〇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七)
- 357 第三六一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八)
- 358 第三六二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九)
- 359 第三六三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
- 360 第三六肆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一)
- 361 第三六五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二)
- 362 第三六六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三)
- 363 第三六七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四)
- 364 第三六八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五)
- 365 第三六九章 必以一战毕其功
- 366 第三七〇章 四方台上非儿戏
- 367 第三七一章 欲使远尘为前卒
- 368 第三七二章 簌野有疑欲解惑
- 369 第三七三章 天干地支定对阵
- 370 第三七四章 议事堂换阄选敌
- 371 第三七五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一)
- 372 第三七六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二)
- 373 第三七七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三)
- 374 第三七八章 簌野始知徐家事(一)
- 375 第三七九章 簌野始知徐家事(二)
- 376 第三八〇章 缘谊难料深与浅
- 377 第三八一章 未露狰狞也惊人(一)
- 378 第三八二章 未露狰狞也惊人(二)
- 379 第三八三章 家门安危大于天
- 380 第三八四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一)
- 381 第三八五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二)
- 382 第三八六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三)
- 383 第三八七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一)
- 384 第三八八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二)
- 385 第三八九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三)
- 386 第三九〇章 又是都城噩耗来
- 387 第三九一章 仍有遗念在人间
- 388 第三九二章 忧倾心憾失武校
- 389 第三九三章 半点无尤却相杀
- 390 第三九四章 生死夜把盏贪欢
- 391 第三九五章 疑无路只争朝夕
- 392 第三九六章 愿以我命换国安
- 393 第三九七章 上船同舟岂共济
- 394 第三九八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一)
- 395 第三九九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二)
- 396 第四〇〇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三)
- 397 第四〇一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四)
- 398 第四〇二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五)
- 399 第四〇三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六)
- 400 第四〇四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七)
- 401 第四〇五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八)
- 402 第四〇六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九)
- 403 第四〇七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十)
- 404 第四〇八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一)
- 405 第四〇九 请以国恩释家仇(二)
- 406 第四一〇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三)
- 407 第四一一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四)
- 408 第四一二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一)
- 409 第四一三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二)
- 410 第四一四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三)
- 411 第四一五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四)
- 412 第四一六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五)
- 413 第四一七 命危之际御风至(六)
- 414 第四一八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七)
- 415 第四一九章 情爱来时本无声
- 416 第四二〇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一)
- 417 第四二一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二)
- 418 第四二二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三)
- 419 第四二三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四)
- 420 第四二四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一)
- 421 第四二五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二)
- 422 第四二六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三)
- 423 第四二七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四)
- 424 第四二八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五)
- 425 第四二九章 败鳞残甲满天飞
- 426 第四三〇章 谋局者尽用人事
- 427 第四三一章 心有所系总需归
- 428 第四三二章 吾妹之重逾泰山(一)
- 429 第四三三章 吾妹之重逾泰山(二)
- 430 第四三四章 千言亦难诉衷肠
- 431 第四三五章 疏阔轻狂非本意
- 432 第四三六章 尔心安处是我家
- 433 第四三七章 梦若干草随风起
- 434 第四三八章 山穷水复见新路
- 435 第四三九章 君子有能当许国
- 436 第四四〇章 借酒求仁竟得仁
- 437 第四四一章 叹君天生帝王相
- 438 第四四二章 两心相交无几人
- 439 第四四三章 为寻灵药计南北
- 440 第四四四章 向来情事多难为
- 441 第四四五章 身虽死旧情未凉
- 442 第四四六章 天柱山谢恩偶遇
- 443 第四四七章 心怀柔善世家子
- 444 第四四八章 遗者报仇先寻亲
- 445 第四四九章 重塑命格见新机
- 446 第四五〇章 赐汝新名始新生
- 447 第四五一章 身为人兄多顾虑
- 448 第四五二章 临行赠君天子剑
- 449 第四五三 何吝绝学倾囊授
- 450 第四五四章 与子偕行论道武
- 451 第四五五章 心虽向仁势难为
- 452 第四五六章 大府宅拜门有途
- 453 第四五七章 缘来真武一家亲
- 454 第四五九章 奇师徒伙房论道
- 455 第四六〇章 非是寻常婢人家(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五四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一)
第三五四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一)
若州在下河郡正中,四面与渠州、汉州和涂州三城相邻。
其中,汉州地域狭长,几乎包住了若州的东南、正南和西南三面,扼着大华的南北行商之道。
也正因为此,盐帮才在这里设立了分堂。
且汉州历来是十二个分堂中最大的一个,其下管着八个分舵,每年上交丹阳城的年银皆在二十万两以上。
宋红枫是张遂光在盐帮的两大亲信之一,帮里很多人看来,他甚至比李学辞还要受更重用。毕竟,盐帮的长老有很多,汉州分堂的堂主却只有一个。
今早天微亮,他便收到了一封密报。
那是他安插在汉州府衙的棋子,一直替他盯着州府里的动静。
汉州是南北要道,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即便以盐帮的实力,亦无法把控全局。
“城关的守兵被撤换了?”看完密信,宋红枫有些坐不住了,“依着军部所颁的城防律,州府城守兵是每年六月换防的。汉州衙门突然撤换城关守兵,实在太反常了,莫非此事与若州的武林会盟有关?帮主可就在若州啊。”
几番思量后,宋红枫决定亲自跑一趟若州,将此事面禀张遂光。
... ...
今是十二月十二,若州武林大会的头一日。
这次会盟乃是数十年难得一见的武林盛事,徐家已提前做好了周详的安排。
场地就在徐府大门正前处,由徐簌功亲自监工,以卵石为基,细沙作辅,石灰水为媒填好的径直两百四十丈的圆形校场。
校场正中置有半丈高的四方台,台上画地为界,定出了一个径直二十四丈的武校圈。各大门派的紧要人物及已经确定要参与武校的人选在台上圈外皆有设座。
台上余地的确狭小,没有座位的人就只能站在台下了。
会盟还未开始,大校场上便已是乌泱泱的挤满了人。他们由立好的柱绳分成了十二片,每个片区都站了四五千人,合在一起少说也有五万余。
武林中本来就有尊强之风,未能在台上挣得一席之地他们倒也没甚么不满,只是其间摩拳擦掌者比比皆是,看来都想等着在一会儿的散门散派武校资格选拔中大显身手。
若能在选拔武校中脱颖而出,便能参加武林盟主的决选,就算最终未能成为号令江湖的盟主,经此一战也必定扬名天下。
这等千载难逢的良机,江湖侠士谁不想去试一试手脚?
即便不上去露两手,光是在下面看看这些江湖上的顶级高手过招也是生平一大幸事,于自己的武道之路或多或少有些助益。
是以,但凡有点儿抱负又脱得开身的江湖客几乎都赶来了此间。
人头攒动... ...
人声鼎沸... ...
至于徐啸衣在台上说了些甚么,这些人似乎一点儿也不关心。
“咚~~~!”
铜锣一响,各个片区都冲出了许多人。他们找到了柱绳间值岗的徐家府丁,挨个报名定下上场的顺序。
这些人还需要经过一次初选,只有在台上胜过了徐家门人,方可进行散门散派的武校选拔。
台下最前排站了一百名白服青年,他们都是徐啸衣选出来用于筛选武校选手的徐家弟子(徐家是一个门派,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家族)。
最左边一人应锣声而起,一把跃上了四方台,站到了武校圈中。
他的对手是个肥脸汉子,使的是狼牙棒。
“开始!”武校执事一声令下,肥脸汉子便抡着狼牙棒冲向了眼前样貌平庸的白衣弟子。
去得快,退得也快,那白衣青年只出了一招,便将他踢倒在地。
“哗~~~”台下瞬时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知道徐家是武林第一世家,实力决不会弱,但任谁也想不到,徐家随便派出一人,竟能有这样的身手。
那个肥脸汉子虽然脚步虚浮,显然不会内功,但他的狼牙棒舞得有模有样,看起来也有好几年的功底。
且“一寸长,一寸强”,他手上握着八尺兵刃而那徐家弟子却是凭手为刃,以脚为兵。如此劣势下还能一招制敌,其武功可见一斑。
胜负已分,两名府丁快步走上四方台,把那肥脸汉子扶了起来,架着走了下去。
“下一个!”武校执事冷声喝道。
有了这个示范,抱着侥幸之心的人瞬时便退却了,接连出现了几个弃权轮空。
第二个上台的是个白发老者,他原本是排在第六的,见前面四人皆落荒而逃,他的脸上露出了鄙夷之色。
“沧州游水平,领教高招!”
很显然,这老头的武功甚是不弱。比试一开始他便一阵急攻,一对锥子在他手里疾刺急戳,逼得徐家那白衣弟子连连后退。
“哇,高手!这是个高手!”
“游水平?沧州甚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个不出世的高手了!”
“啧啧啧,这位游先生的武功,只怕比之十三大门派的掌门人也不遑多让了罢?”
“喝,沧州游水平这个名头,今日之后只怕要响遍整个武林了!”
见识了老头的身手,台下响起了各种各样的论议,然,无疑都是些赞美之辞。
台上两人交手百余招后,台下的嘈杂声戛然而止——游水平胸口接连中了白衣青年两掌,身形未能稳住摔倒在地,且上半身已经出了武校圈的界限。
依着规矩,他输了。
游水平很快便站了起来,死死盯着眼前的白衣青年。
他感觉得出来,对方两次出掌前皆有收力,显然并无伤人之意。
“若州徐家多英才,老夫总算是见识到了。此战是我败了,敢问少侠是徐家几位公子中的哪位?”
徐家二代中徐簌野、徐簌谟、徐簌延几人在江湖上皆大有名头,败在他们手上,也不算丢人。可惜,他深处辟地,徐家的人,他一个也不认识。
“老先生谬赞了。晚辈是徐家外门弟子,论武功,在师门中实在排不上号,不敢自报姓名。”白衣青年双手执了一礼,轻声回道。
不是徐家的精英子弟!
眼前这个在台下众人看来“身手超绝”的年青人竟不是徐家几位公子中的某一位,而是一名外门弟子!
“哗~~~”嘈杂声如浪花一般此起彼伏。
“徐家竟有如此多的少年才俊?”
“难怪十二大门派原想抛开江湖上的小门小派自顾武校,直接决选武林盟主。现在看来,大宗门的底蕴实在有着天然的优势。我们这些江湖上的小门小派、独行游侠跟他们比,可真差得远呢!”
知其一叶,可知其貌。
徐家一个外门弟子尚且有这等高强的武艺,何况嫡亲弟子?何况徐家的三位老爷?
其他几大门派或许不如徐家,却也差不到哪里去。
看着台上坐着的那些不相熟的老少,台下这几万人皆油然生出了一丝敬畏。
这是弱者对强者的敬畏。
虽不曾比试过,但他们却能想到自己与这些人的差距。如天与地、云与泥,相隔十万八千里。
嘈杂声渐渐归于平息,九成九的人都已抛下了跃跃欲试的想法。
游水平的武功,他们都看到了。这数万人中又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比他强?
其中,汉州地域狭长,几乎包住了若州的东南、正南和西南三面,扼着大华的南北行商之道。
也正因为此,盐帮才在这里设立了分堂。
且汉州历来是十二个分堂中最大的一个,其下管着八个分舵,每年上交丹阳城的年银皆在二十万两以上。
宋红枫是张遂光在盐帮的两大亲信之一,帮里很多人看来,他甚至比李学辞还要受更重用。毕竟,盐帮的长老有很多,汉州分堂的堂主却只有一个。
今早天微亮,他便收到了一封密报。
那是他安插在汉州府衙的棋子,一直替他盯着州府里的动静。
汉州是南北要道,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即便以盐帮的实力,亦无法把控全局。
“城关的守兵被撤换了?”看完密信,宋红枫有些坐不住了,“依着军部所颁的城防律,州府城守兵是每年六月换防的。汉州衙门突然撤换城关守兵,实在太反常了,莫非此事与若州的武林会盟有关?帮主可就在若州啊。”
几番思量后,宋红枫决定亲自跑一趟若州,将此事面禀张遂光。
... ...
今是十二月十二,若州武林大会的头一日。
这次会盟乃是数十年难得一见的武林盛事,徐家已提前做好了周详的安排。
场地就在徐府大门正前处,由徐簌功亲自监工,以卵石为基,细沙作辅,石灰水为媒填好的径直两百四十丈的圆形校场。
校场正中置有半丈高的四方台,台上画地为界,定出了一个径直二十四丈的武校圈。各大门派的紧要人物及已经确定要参与武校的人选在台上圈外皆有设座。
台上余地的确狭小,没有座位的人就只能站在台下了。
会盟还未开始,大校场上便已是乌泱泱的挤满了人。他们由立好的柱绳分成了十二片,每个片区都站了四五千人,合在一起少说也有五万余。
武林中本来就有尊强之风,未能在台上挣得一席之地他们倒也没甚么不满,只是其间摩拳擦掌者比比皆是,看来都想等着在一会儿的散门散派武校资格选拔中大显身手。
若能在选拔武校中脱颖而出,便能参加武林盟主的决选,就算最终未能成为号令江湖的盟主,经此一战也必定扬名天下。
这等千载难逢的良机,江湖侠士谁不想去试一试手脚?
即便不上去露两手,光是在下面看看这些江湖上的顶级高手过招也是生平一大幸事,于自己的武道之路或多或少有些助益。
是以,但凡有点儿抱负又脱得开身的江湖客几乎都赶来了此间。
人头攒动... ...
人声鼎沸... ...
至于徐啸衣在台上说了些甚么,这些人似乎一点儿也不关心。
“咚~~~!”
铜锣一响,各个片区都冲出了许多人。他们找到了柱绳间值岗的徐家府丁,挨个报名定下上场的顺序。
这些人还需要经过一次初选,只有在台上胜过了徐家门人,方可进行散门散派的武校选拔。
台下最前排站了一百名白服青年,他们都是徐啸衣选出来用于筛选武校选手的徐家弟子(徐家是一个门派,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家族)。
最左边一人应锣声而起,一把跃上了四方台,站到了武校圈中。
他的对手是个肥脸汉子,使的是狼牙棒。
“开始!”武校执事一声令下,肥脸汉子便抡着狼牙棒冲向了眼前样貌平庸的白衣弟子。
去得快,退得也快,那白衣青年只出了一招,便将他踢倒在地。
“哗~~~”台下瞬时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知道徐家是武林第一世家,实力决不会弱,但任谁也想不到,徐家随便派出一人,竟能有这样的身手。
那个肥脸汉子虽然脚步虚浮,显然不会内功,但他的狼牙棒舞得有模有样,看起来也有好几年的功底。
且“一寸长,一寸强”,他手上握着八尺兵刃而那徐家弟子却是凭手为刃,以脚为兵。如此劣势下还能一招制敌,其武功可见一斑。
胜负已分,两名府丁快步走上四方台,把那肥脸汉子扶了起来,架着走了下去。
“下一个!”武校执事冷声喝道。
有了这个示范,抱着侥幸之心的人瞬时便退却了,接连出现了几个弃权轮空。
第二个上台的是个白发老者,他原本是排在第六的,见前面四人皆落荒而逃,他的脸上露出了鄙夷之色。
“沧州游水平,领教高招!”
很显然,这老头的武功甚是不弱。比试一开始他便一阵急攻,一对锥子在他手里疾刺急戳,逼得徐家那白衣弟子连连后退。
“哇,高手!这是个高手!”
“游水平?沧州甚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个不出世的高手了!”
“啧啧啧,这位游先生的武功,只怕比之十三大门派的掌门人也不遑多让了罢?”
“喝,沧州游水平这个名头,今日之后只怕要响遍整个武林了!”
见识了老头的身手,台下响起了各种各样的论议,然,无疑都是些赞美之辞。
台上两人交手百余招后,台下的嘈杂声戛然而止——游水平胸口接连中了白衣青年两掌,身形未能稳住摔倒在地,且上半身已经出了武校圈的界限。
依着规矩,他输了。
游水平很快便站了起来,死死盯着眼前的白衣青年。
他感觉得出来,对方两次出掌前皆有收力,显然并无伤人之意。
“若州徐家多英才,老夫总算是见识到了。此战是我败了,敢问少侠是徐家几位公子中的哪位?”
徐家二代中徐簌野、徐簌谟、徐簌延几人在江湖上皆大有名头,败在他们手上,也不算丢人。可惜,他深处辟地,徐家的人,他一个也不认识。
“老先生谬赞了。晚辈是徐家外门弟子,论武功,在师门中实在排不上号,不敢自报姓名。”白衣青年双手执了一礼,轻声回道。
不是徐家的精英子弟!
眼前这个在台下众人看来“身手超绝”的年青人竟不是徐家几位公子中的某一位,而是一名外门弟子!
“哗~~~”嘈杂声如浪花一般此起彼伏。
“徐家竟有如此多的少年才俊?”
“难怪十二大门派原想抛开江湖上的小门小派自顾武校,直接决选武林盟主。现在看来,大宗门的底蕴实在有着天然的优势。我们这些江湖上的小门小派、独行游侠跟他们比,可真差得远呢!”
知其一叶,可知其貌。
徐家一个外门弟子尚且有这等高强的武艺,何况嫡亲弟子?何况徐家的三位老爷?
其他几大门派或许不如徐家,却也差不到哪里去。
看着台上坐着的那些不相熟的老少,台下这几万人皆油然生出了一丝敬畏。
这是弱者对强者的敬畏。
虽不曾比试过,但他们却能想到自己与这些人的差距。如天与地、云与泥,相隔十万八千里。
嘈杂声渐渐归于平息,九成九的人都已抛下了跃跃欲试的想法。
游水平的武功,他们都看到了。这数万人中又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比他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