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56 第三六〇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七)
- 357 第三六一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八)
- 358 第三六二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九)
- 359 第三六三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
- 360 第三六肆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一)
- 361 第三六五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二)
- 362 第三六六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三)
- 363 第三六七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四)
- 364 第三六八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五)
- 365 第三六九章 必以一战毕其功
- 366 第三七〇章 四方台上非儿戏
- 367 第三七一章 欲使远尘为前卒
- 368 第三七二章 簌野有疑欲解惑
- 369 第三七三章 天干地支定对阵
- 370 第三七四章 议事堂换阄选敌
- 371 第三七五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一)
- 372 第三七六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二)
- 373 第三七七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三)
- 374 第三七八章 簌野始知徐家事(一)
- 375 第三七九章 簌野始知徐家事(二)
- 376 第三八〇章 缘谊难料深与浅
- 377 第三八一章 未露狰狞也惊人(一)
- 378 第三八二章 未露狰狞也惊人(二)
- 379 第三八三章 家门安危大于天
- 380 第三八四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一)
- 381 第三八五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二)
- 382 第三八六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三)
- 383 第三八七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一)
- 384 第三八八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二)
- 385 第三八九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三)
- 386 第三九〇章 又是都城噩耗来
- 387 第三九一章 仍有遗念在人间
- 388 第三九二章 忧倾心憾失武校
- 389 第三九三章 半点无尤却相杀
- 390 第三九四章 生死夜把盏贪欢
- 391 第三九五章 疑无路只争朝夕
- 392 第三九六章 愿以我命换国安
- 393 第三九七章 上船同舟岂共济
- 394 第三九八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一)
- 395 第三九九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二)
- 396 第四〇〇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三)
- 397 第四〇一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四)
- 398 第四〇二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五)
- 399 第四〇三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六)
- 400 第四〇四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七)
- 401 第四〇五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八)
- 402 第四〇六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九)
- 403 第四〇七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十)
- 404 第四〇八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一)
- 405 第四〇九 请以国恩释家仇(二)
- 406 第四一〇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三)
- 407 第四一一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四)
- 408 第四一二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一)
- 409 第四一三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二)
- 410 第四一四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三)
- 411 第四一五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四)
- 412 第四一六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五)
- 413 第四一七 命危之际御风至(六)
- 414 第四一八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七)
- 415 第四一九章 情爱来时本无声
- 416 第四二〇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一)
- 417 第四二一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二)
- 418 第四二二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三)
- 419 第四二三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四)
- 420 第四二四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一)
- 421 第四二五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二)
- 422 第四二六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三)
- 423 第四二七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四)
- 424 第四二八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五)
- 425 第四二九章 败鳞残甲满天飞
- 426 第四三〇章 谋局者尽用人事
- 427 第四三一章 心有所系总需归
- 428 第四三二章 吾妹之重逾泰山(一)
- 429 第四三三章 吾妹之重逾泰山(二)
- 430 第四三四章 千言亦难诉衷肠
- 431 第四三五章 疏阔轻狂非本意
- 432 第四三六章 尔心安处是我家
- 433 第四三七章 梦若干草随风起
- 434 第四三八章 山穷水复见新路
- 435 第四三九章 君子有能当许国
- 436 第四四〇章 借酒求仁竟得仁
- 437 第四四一章 叹君天生帝王相
- 438 第四四二章 两心相交无几人
- 439 第四四三章 为寻灵药计南北
- 440 第四四四章 向来情事多难为
- 441 第四四五章 身虽死旧情未凉
- 442 第四四六章 天柱山谢恩偶遇
- 443 第四四七章 心怀柔善世家子
- 444 第四四八章 遗者报仇先寻亲
- 445 第四四九章 重塑命格见新机
- 446 第四五〇章 赐汝新名始新生
- 447 第四五一章 身为人兄多顾虑
- 448 第四五二章 临行赠君天子剑
- 449 第四五三 何吝绝学倾囊授
- 450 第四五四章 与子偕行论道武
- 451 第四五五章 心虽向仁势难为
- 452 第四五六章 大府宅拜门有途
- 453 第四五七章 缘来真武一家亲
- 454 第四五九章 奇师徒伙房论道
- 455 第四六〇章 非是寻常婢人家(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六九章 必以一战毕其功
第三六九章 必以一战毕其功
汤允文的招式简单至极,就是扣指旋身,左旋、右旋、斜旋、正旋... ...各种各样的旋身。
他既以旋身当防,王玉堂无招以破;他也以旋身当攻,王玉堂无招以拒。
“他这么转,难道头不晕么?”
“天下竟有这种稀奇的武功,当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都说佛家‘金钟罩’和‘铁布衫’是当世最强的两门硬气外功,这糙汉子的‘陀螺杵’与其相比只强不弱。”
“你瞧,无论那徐家弟子攻其何处,糙汉子都能以手杵接招,将他震开,怪得很呢!”
相较于长剑相激、拳脚快打,汤允文的招式实在过于简单,台下都看得清楚。
但看得清楚归看得清楚,其中门道却无人知晓,谁也不知为何看起来可以破开陀螺杵的招,打出去却毫不凑效。
“不简单呐!”
王玉堂苦笑着还剑入鞘,谓汤允文道:“汤兄,在下输了。”
拳脚、剑招都拿对方没办法,他只能认输。
虽然,这最多只能算是个平局。
... ...
拿下了王重启,让任天堂控制住若州军营,秦孝由此行便算大功告成了。
他已年迈,夏承炫也不敢劳他奔波过久。得知徐家的将佐皆被暂解军职,收押在郡政司府后,他便离开了若州城。
不过,他并未北上都城覆命,而是南下了汉州。
夏承焕在那里。
他二人是一起离都的,一辅一主,现在自己这边的事已经办妥,接下来就看夏承焕了。
与秦孝由不一样,夏承焕是大大方方带着随从住进了州府衙门,一副“天子使臣”的做派,吓得汉州城的大小官员战战兢兢。
打草惊蛇。
在他看来,这些官员就是一垄杂草,下面或许就藏了一窝小蛇。
他是来打蛇的,除了那条大蛇,那些小蛇他也没准备放过。
“殿下,秦国公来了,已到府外。”
夏承焕“嚯”地一声从座上起身,快步朝院外行去。
“国公,远来辛苦,先坐下歇歇。”
秦孝由哈哈一笑回绝道:“先谈正事,正事毕,我赶回都城向皇上覆命,到了都城再歇不迟。”
一老一少在书房坐下。
“如皇上所料,端木玉必然在若州城内。”秦孝由笑道。
“哦?”
“我们追踪到两队人,他们武功都很高,骁勇剽悍毫不畏死,绝非江湖中人。”秦孝由又道。
“嗯。”
“但这些人机谨得很,把我们的人引到偏僻处死战。”秦孝由叹道,“宁可身死,也不愿冒着泄密的危险回去报讯、求援,这等精卫除了皇庭,哪里还会有?”
夏承焕点了点头,摇头叹道:“我们的对手不简单,这一仗不仅要斗勇斗狠,更要斗智。”
“哈哈,睿王殿下,无论斗勇斗狠斗智,你都不会输他。何况,我们占着天时地利,这一局,一定能胜!”秦孝由有些忘情地笑了起来,“得擒端木玉,胜杀厥国雄兵四十万!”
夏承焕也激动了:“他竟真的来了。没想到他如此大胆!这次,我们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
他们得到的圣令是生擒端木玉。
秦孝由轻轻拍了拍他肩膀,轻声道:“你也知端木玉绝不简单,那他既然敢来这里,凭的是甚么,睿王,你想过么?”
以身犯险,殊为不智,秦孝由一直觉得奇怪。
“他一定有甚么倚仗。”
“国公,你觉得他的倚仗会是甚么?”夏承焕眯眼问道。
他顿了顿,脸色有些担忧,又问:“你是说... ...”
秦孝由点了点头,沉声道:“皇上可只有一个妹妹。太医都看过了,长公主的毒,若不得解药,半年内必薨。”
“他身上有解药。”
“除此之外,老夫也想不到他还能有比那更大的倚仗了。”
“长公主的毒,真的解不了么?”夏承焕一脸的不甘心。
秦孝由长舒一口气,低声回道:“都说解不了,应该就是真的解不了了。”
“难怪... ...难怪皇上再三交代,一定要生擒端木玉。”想到这里,夏承焕突然很失落。
的确,对夏承炫来说,妹妹只有一个,灭厥国的机会却很多。若能以端木玉的命换夏承漪的命,他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睿王。”秦孝由冷声道:“端木玉必须死。”
夏承焕的眼睑抖了抖,人有些怔住了。
秦孝由按住他的肩膀,咬着稀黄的老牙,恨声道:“他必须死!若让他活着回了厥国,大华不知要多死多少人!现在既然知道他在若州,我们一定要不顾一切杀了他!”
他来汉州就是要说服夏承焕,一旦找到端木玉便立时杀了他,绝不能给他见夏承炫的机会。
“皇上那... ...”夏承焕皱着眉,欲言又止。
若他杀了端木玉,也就等于害死了夏承漪,夏承炫绝不会放过他。
秦孝由此来,是要让他去死。
... ...
端木玉站在檐下,闭目不语。
穆桒安静地立在他身后,不发出半点声响,生怕打搅了他的思虑。
原本,今日他们就要踏上归途,按着行程,这会儿该已经到了汉州城郊。
“呼~~~我还是太轻敌了。”端木玉轻声叹道。
他向来善自省。
“少主,是徐家办事不力。”穆桒沉声道,“他们在若州经营多年,城防被人撤换都不知情。若事先得了示警,祝孝臣、佟高格他们何至于往刀口上撞?倘使他们早些发现异动,我们也早就离开若州了。”
端木玉轻轻摇头,叹道:“徐家固然有错,但也不能只怪徐家,我们自己的‘千里眼’不一样没有发出示警么?是我们小瞧夏承炫了。”
从夏承漪中毒到神哨营撤换若州城防,他只用了两日。都城那边刚刚传来“事已办好”的讯息端木玉便准备回厥国,神哨营的人就已经堵在了路上。
“此人心思机敏,行事果决,极善用人,一夜之间撤换若州城防,抓走军中主将,且在四下布好眼线。佩服!”
穆桒静静听着,不知该如何答。
“端木敬呢?”
“少主,我们的人已经看到他混出城了。”穆桒正色回道。
神哨营虽然锁了城,却也不是完全不让人进出。
“嗯。算是亡羊补牢罢。”端木玉拢了拢袖口,转身进屋。
他既以旋身当防,王玉堂无招以破;他也以旋身当攻,王玉堂无招以拒。
“他这么转,难道头不晕么?”
“天下竟有这种稀奇的武功,当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都说佛家‘金钟罩’和‘铁布衫’是当世最强的两门硬气外功,这糙汉子的‘陀螺杵’与其相比只强不弱。”
“你瞧,无论那徐家弟子攻其何处,糙汉子都能以手杵接招,将他震开,怪得很呢!”
相较于长剑相激、拳脚快打,汤允文的招式实在过于简单,台下都看得清楚。
但看得清楚归看得清楚,其中门道却无人知晓,谁也不知为何看起来可以破开陀螺杵的招,打出去却毫不凑效。
“不简单呐!”
王玉堂苦笑着还剑入鞘,谓汤允文道:“汤兄,在下输了。”
拳脚、剑招都拿对方没办法,他只能认输。
虽然,这最多只能算是个平局。
... ...
拿下了王重启,让任天堂控制住若州军营,秦孝由此行便算大功告成了。
他已年迈,夏承炫也不敢劳他奔波过久。得知徐家的将佐皆被暂解军职,收押在郡政司府后,他便离开了若州城。
不过,他并未北上都城覆命,而是南下了汉州。
夏承焕在那里。
他二人是一起离都的,一辅一主,现在自己这边的事已经办妥,接下来就看夏承焕了。
与秦孝由不一样,夏承焕是大大方方带着随从住进了州府衙门,一副“天子使臣”的做派,吓得汉州城的大小官员战战兢兢。
打草惊蛇。
在他看来,这些官员就是一垄杂草,下面或许就藏了一窝小蛇。
他是来打蛇的,除了那条大蛇,那些小蛇他也没准备放过。
“殿下,秦国公来了,已到府外。”
夏承焕“嚯”地一声从座上起身,快步朝院外行去。
“国公,远来辛苦,先坐下歇歇。”
秦孝由哈哈一笑回绝道:“先谈正事,正事毕,我赶回都城向皇上覆命,到了都城再歇不迟。”
一老一少在书房坐下。
“如皇上所料,端木玉必然在若州城内。”秦孝由笑道。
“哦?”
“我们追踪到两队人,他们武功都很高,骁勇剽悍毫不畏死,绝非江湖中人。”秦孝由又道。
“嗯。”
“但这些人机谨得很,把我们的人引到偏僻处死战。”秦孝由叹道,“宁可身死,也不愿冒着泄密的危险回去报讯、求援,这等精卫除了皇庭,哪里还会有?”
夏承焕点了点头,摇头叹道:“我们的对手不简单,这一仗不仅要斗勇斗狠,更要斗智。”
“哈哈,睿王殿下,无论斗勇斗狠斗智,你都不会输他。何况,我们占着天时地利,这一局,一定能胜!”秦孝由有些忘情地笑了起来,“得擒端木玉,胜杀厥国雄兵四十万!”
夏承焕也激动了:“他竟真的来了。没想到他如此大胆!这次,我们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
他们得到的圣令是生擒端木玉。
秦孝由轻轻拍了拍他肩膀,轻声道:“你也知端木玉绝不简单,那他既然敢来这里,凭的是甚么,睿王,你想过么?”
以身犯险,殊为不智,秦孝由一直觉得奇怪。
“他一定有甚么倚仗。”
“国公,你觉得他的倚仗会是甚么?”夏承焕眯眼问道。
他顿了顿,脸色有些担忧,又问:“你是说... ...”
秦孝由点了点头,沉声道:“皇上可只有一个妹妹。太医都看过了,长公主的毒,若不得解药,半年内必薨。”
“他身上有解药。”
“除此之外,老夫也想不到他还能有比那更大的倚仗了。”
“长公主的毒,真的解不了么?”夏承焕一脸的不甘心。
秦孝由长舒一口气,低声回道:“都说解不了,应该就是真的解不了了。”
“难怪... ...难怪皇上再三交代,一定要生擒端木玉。”想到这里,夏承焕突然很失落。
的确,对夏承炫来说,妹妹只有一个,灭厥国的机会却很多。若能以端木玉的命换夏承漪的命,他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睿王。”秦孝由冷声道:“端木玉必须死。”
夏承焕的眼睑抖了抖,人有些怔住了。
秦孝由按住他的肩膀,咬着稀黄的老牙,恨声道:“他必须死!若让他活着回了厥国,大华不知要多死多少人!现在既然知道他在若州,我们一定要不顾一切杀了他!”
他来汉州就是要说服夏承焕,一旦找到端木玉便立时杀了他,绝不能给他见夏承炫的机会。
“皇上那... ...”夏承焕皱着眉,欲言又止。
若他杀了端木玉,也就等于害死了夏承漪,夏承炫绝不会放过他。
秦孝由此来,是要让他去死。
... ...
端木玉站在檐下,闭目不语。
穆桒安静地立在他身后,不发出半点声响,生怕打搅了他的思虑。
原本,今日他们就要踏上归途,按着行程,这会儿该已经到了汉州城郊。
“呼~~~我还是太轻敌了。”端木玉轻声叹道。
他向来善自省。
“少主,是徐家办事不力。”穆桒沉声道,“他们在若州经营多年,城防被人撤换都不知情。若事先得了示警,祝孝臣、佟高格他们何至于往刀口上撞?倘使他们早些发现异动,我们也早就离开若州了。”
端木玉轻轻摇头,叹道:“徐家固然有错,但也不能只怪徐家,我们自己的‘千里眼’不一样没有发出示警么?是我们小瞧夏承炫了。”
从夏承漪中毒到神哨营撤换若州城防,他只用了两日。都城那边刚刚传来“事已办好”的讯息端木玉便准备回厥国,神哨营的人就已经堵在了路上。
“此人心思机敏,行事果决,极善用人,一夜之间撤换若州城防,抓走军中主将,且在四下布好眼线。佩服!”
穆桒静静听着,不知该如何答。
“端木敬呢?”
“少主,我们的人已经看到他混出城了。”穆桒正色回道。
神哨营虽然锁了城,却也不是完全不让人进出。
“嗯。算是亡羊补牢罢。”端木玉拢了拢袖口,转身进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