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25 第四二九章 败鳞残甲满天飞
- 426 第四三〇章 谋局者尽用人事
- 427 第四三一章 心有所系总需归
- 428 第四三二章 吾妹之重逾泰山(一)
- 429 第四三三章 吾妹之重逾泰山(二)
- 430 第四三四章 千言亦难诉衷肠
- 431 第四三五章 疏阔轻狂非本意
- 432 第四三六章 尔心安处是我家
- 433 第四三七章 梦若干草随风起
- 434 第四三八章 山穷水复见新路
- 435 第四三九章 君子有能当许国
- 436 第四四〇章 借酒求仁竟得仁
- 437 第四四一章 叹君天生帝王相
- 438 第四四二章 两心相交无几人
- 439 第四四三章 为寻灵药计南北
- 440 第四四四章 向来情事多难为
- 441 第四四五章 身虽死旧情未凉
- 442 第四四六章 天柱山谢恩偶遇
- 443 第四四七章 心怀柔善世家子
- 444 第四四八章 遗者报仇先寻亲
- 445 第四四九章 重塑命格见新机
- 446 第四五〇章 赐汝新名始新生
- 447 第四五一章 身为人兄多顾虑
- 448 第四五二章 临行赠君天子剑
- 449 第四五三 何吝绝学倾囊授
- 450 第四五四章 与子偕行论道武
- 451 第四五五章 心虽向仁势难为
- 452 第四五六章 大府宅拜门有途
- 453 第四五七章 缘来真武一家亲
- 454 第四五九章 奇师徒伙房论道
- 455 第四六〇章 非是寻常婢人家(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三八章 山穷水复见新路
第四三八章 山穷水复见新路
想说甚么便直说,想问甚么便直问,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这便是青玄固有的做派。
“甚么感想?”仅此一问。
于其往返若州的诸多经历,他却半字亦不过问。
梅远尘想了想,沉声道:“徒儿此行行事过于鲁莽,以至于屡陷险境。”
尤其是弘石湾畔,若跟着顾修平的人一起追缉端木玉,以如此人数之优,其护卫身手再强、气势再悍勇也绝难全身而退。
退一步想,就算他最终能够脱身逃走,亦不免要多折损一些手下。
再退一步想,那夜与顾修平诸人一同行进,就算丢了端木玉的行踪,自己也不至于陷入敌伏包围,便也不会累得薛定一丧命、徐簌野重伤。
总之,而后发生的种种不幸,皆始于自己逞强自恃,独身追敌。如今再看,那无异于是求死之道。
青玄点了点头,嗤笑道:“你能明白此节,便好了。且记牢,无论何时,活着总是最要紧的事。越到关键之时越要谨慎行事,定要先想着顾好自己的命。”
真武观立派三百年余年,观学终极所求便是躯体不坏,寿久不死。不仅这些学道者,但凡对世间之理有所感悟之人,九成九都会把“活下去”当成生命中的首要大事。毕竟,能看破生死的,要么大智大勇要么大愚大怯,而这类人实在万不足一。
梅远尘还有好些话想说,却被青玄摆手止住。
“明了了那一点,其他便再不消说了。”老道士摇头笑道,“留着得空的时候说给自己听。”
就本心而言,三个徒弟中他最喜欢的便是梅远尘。可惜,偏偏他有着世上最霸道、最夺势、最克人的“天煞双孤”的命格。
“唉,那可是注定要克尽身边亲善之人的命格。”
青玄虽自负精通命理,善趋利避害之术,却也不愿以身犯险。他常想,倘使这个小徒弟只是寻常人的命格,好些事,自己就可替他办了。于梅远尘难以办成的事,在他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然,人皆有私,且人皆怕死,青玄也不例外。
听师父这般说道,梅远尘自然缄口不语了,老老实实端起茶壶,左右旋上三圈再定住,这才往他杯中斟茶。
“师父,喝茶。”
这一招,却是跟湛明学的。真武观这位敦厚的掌门人,在师父面前的恭敬体贴,尤甚于寻常百姓家的孝子事父。
梅远尘是世出的公子哥,打小就被人照料,端茶倒水的事便在梅思源、百里思身前也未曾有过。好在,这种活计,他看一遍也就会了。
瞧出幼徒事己确出真心,青玄虽知不该多言,仍是止不住叮咛了一番:“徒儿,道门修行讲究随心随性,往后时日,待人切勿过于拘谨,待己亦不要过于严苛。言语行事若尽依条陈窠臼,那是木头呆子,日后前程必然受限,就如你那两位师兄。他们这一生,多半也就这样了。你不同,你有最上乘的天赋,若机缘得宜,或许能成就大道也说不准。但你身上少了一丝灵性,可明白?”
是的,在青玄看来,梅远尘身上的灵性实在太欠缺了。
“这样的天资,再有一副洒脱、恣意的性子,在修道一途实在是绝配啊......”
那是青玄肚子里的话,梅远尘自然听不到,他只是勉强笑了笑,回了句:“是了,师父,徒儿明了。”
灵性?
这令梅远尘想起了夏承漪,想起了紫藤。
“对了,我记得端王有个护卫唤作百里毅,你若想打听你舅舅的下落,或许可以去找他。”青玄喝完茶便离座行开,只留下这句话自屋外飘飘忽忽传来。
“嗡~~~嗡~~~”
梅远尘的脑子几乎炸开了锅。
回都城路上,湛明无意间听他说起夏承炫在派人探查百里恩的下落,昨夜回禀青玄时便将此事说了出来。
青玄早年与端王交好,乃是端王府上的常客,自也认得端王府中的第一高手百里毅了。梅远尘的母亲出身百里王府,他是早就知晓的。百里乃是大华开国皇帝夏汝仁给的赐姓,天下百里氏皆出一脉,百里恩与百里毅自必有着血缘之亲。百里恩在都城求学数年,名望颇盛,百里毅与之的确极有可能相识。
“舅舅......”
梅远尘思绪澎拜,气血翻滚,呆立良久。
“呼~~~”一阵风漪吹过,正是梅远尘踩着斗转斜步二十三疾奔山下而去。
“甚么感想?”仅此一问。
于其往返若州的诸多经历,他却半字亦不过问。
梅远尘想了想,沉声道:“徒儿此行行事过于鲁莽,以至于屡陷险境。”
尤其是弘石湾畔,若跟着顾修平的人一起追缉端木玉,以如此人数之优,其护卫身手再强、气势再悍勇也绝难全身而退。
退一步想,就算他最终能够脱身逃走,亦不免要多折损一些手下。
再退一步想,那夜与顾修平诸人一同行进,就算丢了端木玉的行踪,自己也不至于陷入敌伏包围,便也不会累得薛定一丧命、徐簌野重伤。
总之,而后发生的种种不幸,皆始于自己逞强自恃,独身追敌。如今再看,那无异于是求死之道。
青玄点了点头,嗤笑道:“你能明白此节,便好了。且记牢,无论何时,活着总是最要紧的事。越到关键之时越要谨慎行事,定要先想着顾好自己的命。”
真武观立派三百年余年,观学终极所求便是躯体不坏,寿久不死。不仅这些学道者,但凡对世间之理有所感悟之人,九成九都会把“活下去”当成生命中的首要大事。毕竟,能看破生死的,要么大智大勇要么大愚大怯,而这类人实在万不足一。
梅远尘还有好些话想说,却被青玄摆手止住。
“明了了那一点,其他便再不消说了。”老道士摇头笑道,“留着得空的时候说给自己听。”
就本心而言,三个徒弟中他最喜欢的便是梅远尘。可惜,偏偏他有着世上最霸道、最夺势、最克人的“天煞双孤”的命格。
“唉,那可是注定要克尽身边亲善之人的命格。”
青玄虽自负精通命理,善趋利避害之术,却也不愿以身犯险。他常想,倘使这个小徒弟只是寻常人的命格,好些事,自己就可替他办了。于梅远尘难以办成的事,在他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然,人皆有私,且人皆怕死,青玄也不例外。
听师父这般说道,梅远尘自然缄口不语了,老老实实端起茶壶,左右旋上三圈再定住,这才往他杯中斟茶。
“师父,喝茶。”
这一招,却是跟湛明学的。真武观这位敦厚的掌门人,在师父面前的恭敬体贴,尤甚于寻常百姓家的孝子事父。
梅远尘是世出的公子哥,打小就被人照料,端茶倒水的事便在梅思源、百里思身前也未曾有过。好在,这种活计,他看一遍也就会了。
瞧出幼徒事己确出真心,青玄虽知不该多言,仍是止不住叮咛了一番:“徒儿,道门修行讲究随心随性,往后时日,待人切勿过于拘谨,待己亦不要过于严苛。言语行事若尽依条陈窠臼,那是木头呆子,日后前程必然受限,就如你那两位师兄。他们这一生,多半也就这样了。你不同,你有最上乘的天赋,若机缘得宜,或许能成就大道也说不准。但你身上少了一丝灵性,可明白?”
是的,在青玄看来,梅远尘身上的灵性实在太欠缺了。
“这样的天资,再有一副洒脱、恣意的性子,在修道一途实在是绝配啊......”
那是青玄肚子里的话,梅远尘自然听不到,他只是勉强笑了笑,回了句:“是了,师父,徒儿明了。”
灵性?
这令梅远尘想起了夏承漪,想起了紫藤。
“对了,我记得端王有个护卫唤作百里毅,你若想打听你舅舅的下落,或许可以去找他。”青玄喝完茶便离座行开,只留下这句话自屋外飘飘忽忽传来。
“嗡~~~嗡~~~”
梅远尘的脑子几乎炸开了锅。
回都城路上,湛明无意间听他说起夏承炫在派人探查百里恩的下落,昨夜回禀青玄时便将此事说了出来。
青玄早年与端王交好,乃是端王府上的常客,自也认得端王府中的第一高手百里毅了。梅远尘的母亲出身百里王府,他是早就知晓的。百里乃是大华开国皇帝夏汝仁给的赐姓,天下百里氏皆出一脉,百里恩与百里毅自必有着血缘之亲。百里恩在都城求学数年,名望颇盛,百里毅与之的确极有可能相识。
“舅舅......”
梅远尘思绪澎拜,气血翻滚,呆立良久。
“呼~~~”一阵风漪吹过,正是梅远尘踩着斗转斜步二十三疾奔山下而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