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87 第二八三章 堂中青莲不知淖(二)
- 288 第二八三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三)
- 289 第二八四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四)
- 290 第二八六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五)
- 291 第二八七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六)
- 292 第二八八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七)
- 293 第二八九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八)
- 294 第二九〇章 何惜以死报国恩(九)
- 295 第二九一章 此间之人不可活
- 296 第三〇〇章 厥国君臣千里来
- 297 第三〇一章 夜入寻常百姓家
- 298 第三〇二章 一桌鱼宴也尽欢
- 299 第三〇三章 蛇无情非敌非友
- 300 第三〇四章 涟河之上一扁舟
- 301 第三〇五章 行路难日宿舳舻
- 302 第三〇六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一)
- 303 第三〇七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二)
- 304 第三〇八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三)
- 305 第三〇九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四)
- 306 第三一〇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四)
- 307 第三一一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六)
- 308 第三一二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七)
- 309 第三一三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八)
- 310 第三一四章 人生若可如初见(九)
- 311 第三一五章 织云庄外遇九殿
- 312 第三一六章 忧君衣薄难御寒
- 313 第三一七章 救远尘深陷重围
- 314 第三一八章 恩深图报义当为
- 315 第三一九章 盟主之争再添人
- 316 第三二〇章 不是多情是缘深
- 317 第三二一章 杯盏易尽恨难消
- 318 第三二二章 礼之防能断欲念
- 319 第三二三章 相邀同赴武林盟
- 320 第三二四章 宣州城内遇簌野
- 321 第三二五章 膳桌上初识倾心
- 322 第三二六章 门第相当最登对
- 323 第三二七章 陷于情孰能无忧
- 324 第三二八章 张徐所图皆非小
- 325 第三二九章 事往矣余悸犹在
- 326 第三三〇章 析武校扑朔迷离
- 327 第三三一章 一抹红竟非良宵
- 328 第三三二章 圣君至三窟未够
- 329 第三三三章 红尘遇险天不亡
- 330 第三三四章 徐家现情仇难了
- 331 第三三五章 夜未深惆怅无绪
- 332 第三三六章 出笼之鸟是凤凰
- 333 第三三七章 恨无双翅与君飞(一)
- 334 第三三八章 恨无双翅与君飞(二)
- 335 第三三九章 恨无双翅与君飞(三)
- 336 第三四〇章 隐在暗处难提防
- 337 第三四一章 闯神阙功败垂成
- 338 第三四二章 不知女子是何人
- 339 第三四三章 失而复得还又失
- 340 第三四四章 多事之秋霜华重(一)
- 341 第三四五章 多事之秋霜华重(二)
- 342 第三四六章 多事之秋霜华重(三)
- 343 第三四七章 院深不寒花始放(一)
- 344 第三四八章 院深不寒花始放(二)
- 345 第三四九章 盟主之位不可失
- 346 第三五〇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一)
- 347 第三五一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二)
- 348 第三五二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三)
- 349 第三五三章 如雁过不负青云(四)
- 350 第三五四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一)
- 351 第三五五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二)
- 352 第三五六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三)
- 353 第三五七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四)
- 354 第三五八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五)
- 355 第三五九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六)
- 356 第三六〇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七)
- 357 第三六一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八)
- 358 第三六二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九)
- 359 第三六三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
- 360 第三六肆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一)
- 361 第三六五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二)
- 362 第三六六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三)
- 363 第三六七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四)
- 364 第三六八章 武校场风云际会(十五)
- 365 第三六九章 必以一战毕其功
- 366 第三七〇章 四方台上非儿戏
- 367 第三七一章 欲使远尘为前卒
- 368 第三七二章 簌野有疑欲解惑
- 369 第三七三章 天干地支定对阵
- 370 第三七四章 议事堂换阄选敌
- 371 第三七五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一)
- 372 第三七六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二)
- 373 第三七七章 谁知桃花不是劫(三)
- 374 第三七八章 簌野始知徐家事(一)
- 375 第三七九章 簌野始知徐家事(二)
- 376 第三八〇章 缘谊难料深与浅
- 377 第三八一章 未露狰狞也惊人(一)
- 378 第三八二章 未露狰狞也惊人(二)
- 379 第三八三章 家门安危大于天
- 380 第三八四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一)
- 381 第三八五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二)
- 382 第三八六章 初生牛犊不畏虎(三)
- 383 第三八七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一)
- 384 第三八八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二)
- 385 第三八九章 天下多少谋局人(三)
- 386 第三九〇章 又是都城噩耗来
- 387 第三九一章 仍有遗念在人间
- 388 第三九二章 忧倾心憾失武校
- 389 第三九三章 半点无尤却相杀
- 390 第三九四章 生死夜把盏贪欢
- 391 第三九五章 疑无路只争朝夕
- 392 第三九六章 愿以我命换国安
- 393 第三九七章 上船同舟岂共济
- 394 第三九八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一)
- 395 第三九九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二)
- 396 第四〇〇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三)
- 397 第四〇一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四)
- 398 第四〇二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五)
- 399 第四〇三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六)
- 400 第四〇四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七)
- 401 第四〇五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八)
- 402 第四〇六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九)
- 403 第四〇七章 大华之乱始若州(十)
- 404 第四〇八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一)
- 405 第四〇九 请以国恩释家仇(二)
- 406 第四一〇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三)
- 407 第四一一章 请以国恩释家仇(四)
- 408 第四一二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一)
- 409 第四一三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二)
- 410 第四一四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三)
- 411 第四一五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四)
- 412 第四一六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五)
- 413 第四一七 命危之际御风至(六)
- 414 第四一八章 命危之际御风至(七)
- 415 第四一九章 情爱来时本无声
- 416 第四二〇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一)
- 417 第四二一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二)
- 418 第四二二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三)
- 419 第四二三章 泓石湾畔殊死战(四)
- 420 第四二四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一)
- 421 第四二五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二)
- 422 第四二六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三)
- 423 第四二七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四)
- 424 第四二八章 大难不死必有福(五)
- 425 第四二九章 败鳞残甲满天飞
- 426 第四三〇章 谋局者尽用人事
- 427 第四三一章 心有所系总需归
- 428 第四三二章 吾妹之重逾泰山(一)
- 429 第四三三章 吾妹之重逾泰山(二)
- 430 第四三四章 千言亦难诉衷肠
- 431 第四三五章 疏阔轻狂非本意
- 432 第四三六章 尔心安处是我家
- 433 第四三七章 梦若干草随风起
- 434 第四三八章 山穷水复见新路
- 435 第四三九章 君子有能当许国
- 436 第四四〇章 借酒求仁竟得仁
- 437 第四四一章 叹君天生帝王相
- 438 第四四二章 两心相交无几人
- 439 第四四三章 为寻灵药计南北
- 440 第四四四章 向来情事多难为
- 441 第四四五章 身虽死旧情未凉
- 442 第四四六章 天柱山谢恩偶遇
- 443 第四四七章 心怀柔善世家子
- 444 第四四八章 遗者报仇先寻亲
- 445 第四四九章 重塑命格见新机
- 446 第四五〇章 赐汝新名始新生
- 447 第四五一章 身为人兄多顾虑
- 448 第四五二章 临行赠君天子剑
- 449 第四五三 何吝绝学倾囊授
- 450 第四五四章 与子偕行论道武
- 451 第四五五章 心虽向仁势难为
- 452 第四五六章 大府宅拜门有途
- 453 第四五七章 缘来真武一家亲
- 454 第四五九章 奇师徒伙房论道
- 455 第四六〇章 非是寻常婢人家(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〇〇章 厥国君臣千里来
第三〇〇章 厥国君臣千里来
入冬后,气温渐降,人皆添衣、兽皆增膘以御长寒。
自进了十一月,牐岚湖上也慢慢闹腾了起来,湖面的渔船比之前几月多了三四倍不止。这些左近县里的百姓这会儿都成了渔民,所为乃是湖里的季花鳜和湖鲌。
鱼乃至鲜味美的肉食,且相较于鸡、鸭、猪、牛、野味等,它们又易得很多,田渠、小溪、河池,只要有水的地方,几乎都是随处可见。
然,寻常时日里,平头百姓却宁愿食野之苹也不愿吃鱼,以至田渠、小溪、河池之鱼近乎泛滥。
倒不是人们不喜欢吃鱼,实在是渔获烹饪之法,无油无盐难去其腥。
渔获易得,而油盐价高。
然,十一月后,牐岚湖附近出船的渔民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了,但凡家里船只能入水的,几乎都会去捞鱼。
冬里的季花鳜和湖鲌虽然既肥且味美,但若只为祭五脏庙,渔民们倒也不至于下湖这般频繁,这般不顾冬寒下水,所为乃是鱼腹内的那层肥膘。
大华颁布的统购律中有明文规定,猪油之价一斤最低不得低于六百文,最高不得高于七百二十文,折合银子约是四至五钱。
而谷子一斤才十三至十六文,一斤猪油可买四十至五十斤干谷,乃是种昂贵的资物。
鱼油味道、口感远逊猪油,然,其价也要四百文一斤。便是不卖,留着自用,也是每家每户一年四季都用得着,且必不可少的。
三餐饮食,总少不得油,既买不起,只得设法儿去捕鱼炼油了。
“公子,一路走来,这凌渡县家家户户门口都晒满了季花鳜和湖鲌鱼干,只怕足食半年啊。凌渡县在苍生郡可算不得富庶,民生已是如此,那些物产富饶之地就更不消说了。”端木敬侧首沉声谓一旁的端木玉道。
虞凌逸回鄞阳后,一五一十地将安、徐、陈三家的诉求报与了端木玉和胥潜梦。
得知了三家的家底后,端木玉惊得几乎当即从座上起身。他原本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思让虞凌逸跑这一趟的。
没想到,这事竟真的叫他办成了。
且二王的这三家后人,经三百年累积皆已成一方巨擘,甚至比之二王当年强盛之时也是半点不逊色。
有如此助力,端木玉怎舍得因险而弃之不用?一口便应承了他们所有的要求。
胥潜梦、虞凌逸、端木敬几人劝不得果,也只得从命,安排起了他的行程。
五日前,端木玉在虞凌逸、谢天邀、祝孝臣、佟高格、穆伦彦、端木敬、穆桒及三十五名京畿营的高手护送下,由乌荡山进了晟郡齐州,昨夜才到了苍生郡彭州城的凌渡县。
距离十二月十二日的若州会盟之日尚还有半月,端木玉一行人倒也并不着急赶路,一路查考着大华各州县的民生。
“大华有句古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便是如此。我们厥国多瘴林、盐碱地而少湖泽,渔获自是稀罕的物产。这大华可不一样,湖泊星罗棋布,水道纵横交错,渔获乃是极其易得之物。邻近湖泽的州县,耕地不足,百姓所分的田亩也就少了,两季谷物所得有限,往往不足一家人食用,他们便只得将营生转向了湖里。”端木玉笑着回道。
牐岚湖之广,也没有确切的说法,只听说有好事者曾驱马绕湖行了一圈,竟跑了十日,依着脚程算,那可是三千余里。
千百年来,牐岚湖一直养着临近三县的百万之众。甚至,再远些的几个县,遇着灾荒之年,也会远行百里来此求生。
有湖的地方就有鱼,有鱼便可下腹作食,有物果腹便不至于饿死人。
大华每年都有州县闹饥荒,其间却并不包括彭州。
穆桒唇角咂巴了几下,喃喃道:“唉,季花鳜和湖鲌可是难得的美味,我在厥国这么多年还从未吃过这等鲜美的肉食。而彭州的平头百姓却能三餐随喜而食,啧啧... ...端的是好命啊!”
“哈哈,这也不见得。”端木敬嗤笑道,“穆桒,你是难得吃一回,才会觉得味美无比。倘使一日三餐,顿顿吃这鱼干,甚么珍馐你也再不得味了。”
穆桒撇了撇嘴,一脸不屑,驳斥道:“你这人寡趣的很,对吃的也不讲究,跟你说了也理会不得。”
虞凌逸、谢天邀几人听了,皆哈哈大笑了起来。
“公子,要不我们找一处客栈落脚,今晚让店家烧几桌全鱼宴?”虞凌逸笑谓端木玉道,“我看穆桒可嘴馋的很,就剩流口水了。”
他们一行四十三人是分三队行进的,七名亲卫和端木玉在中间,前后分别有十七和十八名京畿营武士开路及殿后。
“好的很,虞先生所言甚有道理。”穆桒一听今晚能吃全鱼宴,急忙接口赞成。
端木玉皱眉想了想,笑着道:“不如这样,先让前后两边的人在客栈歇下,我们找一处农家,体验一番大华寻常百姓家的全鱼宴?”
他此来大华可不是为了吃喝,除了与二王后人誓盟之外,体察此间民生、民俗以备战需乃是此行的另一目的。
七名亲卫虽时常拌嘴,这会儿听端木玉发话了,却无人敢有他说,皆拱手回道:“公子所言极是。”
天色渐暗,村子里稀稀落落地点缀着零星的火光。
八骑进了村,一时四下起了犬吠。
“呔,这些狗可真恼人的很!”穆桒听着此起彼伏的叫声,无奈抱怨道。
谢天邀也颇觉厌烦,接话道:“怎这大华家家户户养了狗?莫不成他们都喜欢吃狗肉?”
“非也!”端木敬笑着回道,“华人养狗可不是要吃它们的肉,而是防贼、防盗之用。大华吃江湖饭的人多,好赖皆有。一些没品儿的坏胚子不时会到僻远的农家盗抢银钱资物,百姓们在家里养狗便是提防他们的。”
“哦,原是如此!”穆桒恍然大悟,对这些看门狗的厌恶瞬时便没了。
“这么说来,还是我们厥国好!”谢天邀叹道。
厥国历来劝民从农,民间习武之风不盛,这等恃武入室盗抢之事并不常见。
“不错,要说百姓,还是我们厥国的百姓好。”穆桒深以为然道。
自进了十一月,牐岚湖上也慢慢闹腾了起来,湖面的渔船比之前几月多了三四倍不止。这些左近县里的百姓这会儿都成了渔民,所为乃是湖里的季花鳜和湖鲌。
鱼乃至鲜味美的肉食,且相较于鸡、鸭、猪、牛、野味等,它们又易得很多,田渠、小溪、河池,只要有水的地方,几乎都是随处可见。
然,寻常时日里,平头百姓却宁愿食野之苹也不愿吃鱼,以至田渠、小溪、河池之鱼近乎泛滥。
倒不是人们不喜欢吃鱼,实在是渔获烹饪之法,无油无盐难去其腥。
渔获易得,而油盐价高。
然,十一月后,牐岚湖附近出船的渔民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了,但凡家里船只能入水的,几乎都会去捞鱼。
冬里的季花鳜和湖鲌虽然既肥且味美,但若只为祭五脏庙,渔民们倒也不至于下湖这般频繁,这般不顾冬寒下水,所为乃是鱼腹内的那层肥膘。
大华颁布的统购律中有明文规定,猪油之价一斤最低不得低于六百文,最高不得高于七百二十文,折合银子约是四至五钱。
而谷子一斤才十三至十六文,一斤猪油可买四十至五十斤干谷,乃是种昂贵的资物。
鱼油味道、口感远逊猪油,然,其价也要四百文一斤。便是不卖,留着自用,也是每家每户一年四季都用得着,且必不可少的。
三餐饮食,总少不得油,既买不起,只得设法儿去捕鱼炼油了。
“公子,一路走来,这凌渡县家家户户门口都晒满了季花鳜和湖鲌鱼干,只怕足食半年啊。凌渡县在苍生郡可算不得富庶,民生已是如此,那些物产富饶之地就更不消说了。”端木敬侧首沉声谓一旁的端木玉道。
虞凌逸回鄞阳后,一五一十地将安、徐、陈三家的诉求报与了端木玉和胥潜梦。
得知了三家的家底后,端木玉惊得几乎当即从座上起身。他原本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思让虞凌逸跑这一趟的。
没想到,这事竟真的叫他办成了。
且二王的这三家后人,经三百年累积皆已成一方巨擘,甚至比之二王当年强盛之时也是半点不逊色。
有如此助力,端木玉怎舍得因险而弃之不用?一口便应承了他们所有的要求。
胥潜梦、虞凌逸、端木敬几人劝不得果,也只得从命,安排起了他的行程。
五日前,端木玉在虞凌逸、谢天邀、祝孝臣、佟高格、穆伦彦、端木敬、穆桒及三十五名京畿营的高手护送下,由乌荡山进了晟郡齐州,昨夜才到了苍生郡彭州城的凌渡县。
距离十二月十二日的若州会盟之日尚还有半月,端木玉一行人倒也并不着急赶路,一路查考着大华各州县的民生。
“大华有句古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便是如此。我们厥国多瘴林、盐碱地而少湖泽,渔获自是稀罕的物产。这大华可不一样,湖泊星罗棋布,水道纵横交错,渔获乃是极其易得之物。邻近湖泽的州县,耕地不足,百姓所分的田亩也就少了,两季谷物所得有限,往往不足一家人食用,他们便只得将营生转向了湖里。”端木玉笑着回道。
牐岚湖之广,也没有确切的说法,只听说有好事者曾驱马绕湖行了一圈,竟跑了十日,依着脚程算,那可是三千余里。
千百年来,牐岚湖一直养着临近三县的百万之众。甚至,再远些的几个县,遇着灾荒之年,也会远行百里来此求生。
有湖的地方就有鱼,有鱼便可下腹作食,有物果腹便不至于饿死人。
大华每年都有州县闹饥荒,其间却并不包括彭州。
穆桒唇角咂巴了几下,喃喃道:“唉,季花鳜和湖鲌可是难得的美味,我在厥国这么多年还从未吃过这等鲜美的肉食。而彭州的平头百姓却能三餐随喜而食,啧啧... ...端的是好命啊!”
“哈哈,这也不见得。”端木敬嗤笑道,“穆桒,你是难得吃一回,才会觉得味美无比。倘使一日三餐,顿顿吃这鱼干,甚么珍馐你也再不得味了。”
穆桒撇了撇嘴,一脸不屑,驳斥道:“你这人寡趣的很,对吃的也不讲究,跟你说了也理会不得。”
虞凌逸、谢天邀几人听了,皆哈哈大笑了起来。
“公子,要不我们找一处客栈落脚,今晚让店家烧几桌全鱼宴?”虞凌逸笑谓端木玉道,“我看穆桒可嘴馋的很,就剩流口水了。”
他们一行四十三人是分三队行进的,七名亲卫和端木玉在中间,前后分别有十七和十八名京畿营武士开路及殿后。
“好的很,虞先生所言甚有道理。”穆桒一听今晚能吃全鱼宴,急忙接口赞成。
端木玉皱眉想了想,笑着道:“不如这样,先让前后两边的人在客栈歇下,我们找一处农家,体验一番大华寻常百姓家的全鱼宴?”
他此来大华可不是为了吃喝,除了与二王后人誓盟之外,体察此间民生、民俗以备战需乃是此行的另一目的。
七名亲卫虽时常拌嘴,这会儿听端木玉发话了,却无人敢有他说,皆拱手回道:“公子所言极是。”
天色渐暗,村子里稀稀落落地点缀着零星的火光。
八骑进了村,一时四下起了犬吠。
“呔,这些狗可真恼人的很!”穆桒听着此起彼伏的叫声,无奈抱怨道。
谢天邀也颇觉厌烦,接话道:“怎这大华家家户户养了狗?莫不成他们都喜欢吃狗肉?”
“非也!”端木敬笑着回道,“华人养狗可不是要吃它们的肉,而是防贼、防盗之用。大华吃江湖饭的人多,好赖皆有。一些没品儿的坏胚子不时会到僻远的农家盗抢银钱资物,百姓们在家里养狗便是提防他们的。”
“哦,原是如此!”穆桒恍然大悟,对这些看门狗的厌恶瞬时便没了。
“这么说来,还是我们厥国好!”谢天邀叹道。
厥国历来劝民从农,民间习武之风不盛,这等恃武入室盗抢之事并不常见。
“不错,要说百姓,还是我们厥国的百姓好。”穆桒深以为然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