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读书救不了大宋
- 2 第二章 天降圣王(1)
- 3 第三章 天降圣王(2)
- 4 第四章 祖宗(1)
- 5 第五章 祖宗(2)
- 6 第六章 祖宗(3)
- 7 第七章 母慈子孝
- 8 第八章 立威(1)
- 9 第九章 立威(2)
- 10 第十章 交易
- 11 第十一章 南厅
- 12 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梦
- 13 第十三章 富弼(1)
- 14 第一十四章 富弼(2)
- 15 第十五章 富弼(3)
- 16 第一十六章 参政(1)
- 17 第一十七章 参政(2)
- 18 第一十八章 参政(3)
- 19 第一十九章 参政(4)
- 20 第二十章 参政(5)
- 21 第二十一章 国公千秋(1)
- 22 第二十二章 国公千秋(2)
- 23 第二十三章 国公千秋(3)
- 24 第二十四章 国公千秋(4)
- 25 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
- 26 第二十六章 倾国才人(1)
- 27 第二十六章 倾国才人(2)
- 28 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丑
- 29 第二十八章 风流官家
- 30 第二十九章 外戚(1)
- 31 第三十一章 外戚(2)
- 32 第三十二章 忽闻汴京有圣王(1)
- 33 第三十三章 忽闻汴京有圣王(2)
- 34 第三十四章 忽闻汴京有圣王(3)
- 35 第三十五章 元昊气晕了(1)
- 36 第三十六章 元昊气晕了(2)
- 37 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气晕了(3)
- 38 第三十八章 国公圣明(1)
- 39 第三十九章 国公圣明(2)
- 40 第四十章 国公圣明(3)
- 41 第四十一章 国公圣明(4)
- 42 第四十二章 国公圣明(5)
- 43 第四十三章 国公圣明(6)
- 44 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
- 45 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
- 46 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
- 47 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壮年
- 48 第四十八章 屁股决定脑袋
- 49 第四十九章 前世阴霾
- 50 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
- 51 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
- 52 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
- 53 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
- 54 第五十四章 打草惊蛇(1)
- 55 第五十五章 打草惊蛇(2)
- 56 第五十六章 人事纷纷
- 57 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惊(1)
- 58 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惊(2)
- 59 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钱才可以变得更强
- 60 第六十章 小报
- 61 第六十一章 滚刀肉
- 62 第六十二章 富弼办小报
- 63 第六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
- 64 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
- 65 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
- 66 第六十六章 工具
- 67 第六十七节 奸臣的手段
- 68 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
- 69 第六十九章 预设伏笔
- 70 第七十章 头大的官家
- 71 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毙
- 72 第七十二章 鸡汤没喝够啊!
- 73 第七十三章 一切尽在掌握
- 74 第七十四章 人质
- 75 第七十五章 实验的想法
- 76 第七十六章 洗脑(1)
- 77 第七十七章 洗脑(2)
- 78 第七十八章 实验(2)
- 79 第七十九章 实验(2)
- 80 第八十章 实验(3)
- 81 第八十一章 潜龙在渊(1)
- 82 第八十二章 潜龙在渊(2)
- 83 第八十三章 惊雷(1)
- 84 第八十四章 惊雷(2)
- 85 第八十五章 大宋掷弹兵(1)
- 86 第八十六章 大宋掷弹兵(2)
- 87 第八十七章 恰同学少年
- 88 第八十八章 青唐来使(1)
- 89 第八十九章 青唐来使(2)
- 90 第九十章 缘由
- 91 第九十一章 爱是一道光
- 92 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93 第九十三章 惊变(1)
- 94 第九十四章 惊变(2)
- 95 第九十五章 唐王(1)
- 96 第九十六章 唐王(2)
- 97 第九十七章 孝子(1)
- 98 第九十八章 孝子(2)
- 99 第九十九章 听政(1)
- 100 第一百章 听政(2)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谋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回禀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计议
- 104 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
- 106 第一百零六节 辽国谋议(1)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辽国谋议(2)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边事(1)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边事(2)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会议(1)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会议(2)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馈赠(1)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馈赠(2)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拨离间(1)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拨离间(2)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汉家阿舅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庆暦之盟(1)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庆暦之盟(2)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庆暦之盟(3)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爷爷(1)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爷爷(2)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贼(1)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贼(2)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
- 131 第一百三十一节 入寇(2)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危(1)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章 祖宗(3)
第六章 祖宗(3)
“陛下……”就在这上上下下都沉浸在欢喜中时,一位大臣悄然近前,走到赵祯身前,恭身一拜:“老臣斗胆,想问一下国公,那梦中红须老翁的情况……”于是,所有大臣都凝神屏息,看向了赵昕。
因为他们都发现了一个无比重要的问题——既然,寿国公梦遇了宣祖皇帝。
那么,宣祖带寿国公去见的那位所谓‘红胡子老耶耶’是何方神圣?
以群臣所知,大宋祖宗,不管是僖祖(赵朓,赵弘殷之曾祖)还是顺祖(赵珽,赵朓子,赵弘殷之祖父),仰或者翼祖(赵弘殷之父赵敬),都没有红须这个特征。
换而言之,若那位红须老翁不是赵氏祖宗,那他是谁?
他凭什么可以出现在寿国公梦中,还成为了那关键人物?更起到了似乎决定性的作用呢?
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宰臣们觉得,自己回去以后恐怕会睡不着!
更重要的是,在场的每一个宰臣都知道一个事实——此事不弄清楚的话,西京洛阳那个垃圾场里的某些人恐怕就要出来带节奏了!
赵昕自然早有准备。
他坐在自己父亲怀中,一脸灿烂的笑容:“红胡子老耶耶就是红胡子老耶耶啊!”
群臣面面相觑,正头疼的时候,就听到那位寿国公道:“阿耶!阿耶!红胡子老耶耶还叫二郎给阿耶带一个礼物回来呢!”
群臣顿时侧目,面带凝重。
而作为官家,赵祯更是激动的连声音都有些颤栗了:“什么礼物?”
“阿耶!”赵昕笑着道:“红胡子老耶耶说了,若以牛痘点人,则人无痘疾之忧!”
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落在这殿中君臣耳中,却是恍若晨钟暮鼓,犹如晴天霹雳,更好似狂风骤雨。
让他们心神摇曳,三观震动,魂魄难宁。
于是一个个面色潮红,额显青筋!
赵祯更是激动的紧紧抓住自己爱子的小手,忍不住问道:“果真?”
“当然是真的!”赵昕一脸得意的看着自己的父亲:“红胡子老耶耶说了,法不可轻授,所以,让阿耶在验证了此法后,给他带几斛宫中新酿的米酒尝尝鲜……”
“米酒?”身前的大臣们,眉头皱起来,眼中满是疑惑。
但作为官家,赵祯却想到了一个事情。
他看着自己的爱子,思虑片刻,旋即对身后的一位宦官吩咐:“张都知,汝立刻去朕寝宫,将感生爷爷的画像恭请来此!”
群臣闻之,震惊万分,纷纷互相看了看,然后全部低下头来,眼睛死死的看着地板,根本不敢再抬头。
因为,他们全部想到一起去了。
一时间,整个殿中内外,安静的只有呼吸声。
不过一刻钟,那位奉命而去的宦官,便带着人捧着一副画像,来到君前。
“官家,臣奉诏恭请感生大帝画像面圣!”
随即,一副略微发黄的画像,被人展示在君前。
画像上,一位身着衮服,衣褚袍的老者,端坐于青草之间。有野牛出于其身后,有百草长于其身前。
画像左下方,有大宋太祖、太宗、真宗以及赵祯本人的皇帝印玺加盖的一段文字。
其文曰:陛下乘火德而王天下,三岁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蜡合万国之享民重农功,昧草木之滋作方书以疗疾,起五瑟之琴以正礼……臣等子孙惶恐,乃恭奉陛下为大宋感生帝,伏乞陛下,大庇天下,福佑子孙!
群臣们在此刻纷纷抬头,死死的盯着那个在官家怀中的寿国公,呼吸急促,心跳加剧。
而赵昕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阿耶!”
“红胡子耶耶的红胡子怎么不见了?”
“痴儿!祖宗神通广大,化身万千,红须亦为其像啊!”赵祯听着,高兴的举起赵昕,走到那画像前,躬身大礼:“臣祯顿首叩谢祖宗神灵庇佑,及正月腊祭,必率文武群臣,天下士民,再谢陛下隆恩!”
然后,他抱着赵昕,抓住赵昕的双手,带着赵昕三叩首而拜。
而在赵祯身后,所有大臣都弯下腰来,然后在趴在地上,以额贴地,首相吕夷简甚至连呼吸都有些不敢了。
没办法!
因为,面前的这副画像,便是大宋的社稷之神,祖宗之源——感生大帝!
感生大帝,对大多数人而言,可能很陌生。
但祂的另外一个神名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赤帝,也就是神农氏!
乾德元年,宋太祖赵匡胤接受博士聂崇义的建议,定宋为火德,恭请赤帝为感生帝,以为大宋社稷之神,然后赵匡胤又命以其父宣祖赵弘殷配享赤帝神庙,从此就将赵宋王朝与赤帝火德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从那以后,赵宋王朝便以炎宋自居。
但,真正让赵祯与群臣们震怖、敬畏和相信的,还是寿国公本人便是在赤帝庇佑下艰难诞生的!
景祐四年,当今官家赵祯即位后的第十五个年头,皇城之中,终于诞下一个皇子。
然而,还未等到朝野庆贺。
这个可怜的皇长子便夭折于寝宫之中!
自那以后,直至宝元三年,整整三年时间,大宋皇城之中,休说皇子了,连公主的啼哭声也鲜少有闻!
宫廷上下人心惶惶,曹皇后更是惶恐不可终日。
走投无路之下,官家赵祯在拜遍了菩萨神仙,求遍方士大医,也依旧束手无策之余,只能病急乱投医,命人从汴京城外的感生帝庙之中,恭请感生大帝画像回宫供奉,并日夜祷告于神前。
而祖宗不愧是祖宗!
请回来不过一个月,苗才人便有了身孕,当年就诞下寿国公。
由是官家大喜,朝野恭贺,于是,旋即便遣使赴商丘,以阙伯(北宋认的祖宗,帝喾(高辛氏)之子,封于商)陪祀赤帝,准中祀,更命商丘官员,每年的三月、九月,择良辰以大典祭拜阙伯,此举进一步确定和巩固了赤帝在大宋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
所以,一切故事,都有了解释。
所有的逻辑,都被贯通、顺畅。
哪怕是立场最坚定的大臣,现在也不得不动摇了。
事实胜于雄辩!
眼前的寿国公,智慧已开,口齿清晰,聪明伶俐。
其所言所述,无不符合逻辑、事实。
“天生圣王,将欲何为?”作为首相,吕夷简在心里不免嘀咕起来。
而作为同僚兼新对手,知枢密院章得象则已经将视线完全投注在了一直趴在一侧的那位新晋翰林医官使许希身上。
“许院使……”章得象忽地问道:“赤帝既授奇术,院使身为提举太医令,不知有何想法?”
许希立刻看向官家,长身而拜。
赵祯于是笑了起来,从赤帝画像前站起来,转身对许希道:“朕授权与卿,即刻搜寻有痘疾之牛,以作点痘之术,此事为机密,功成之前不得外泄!”
他又对群臣道:“关乎祖宗,望卿等守口如瓶!”
“臣等谨如诏!”群臣俯首再拜,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自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赵昕旁观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自己重生后,总算踏出了这关键而踏实的第一步!
春秋之时,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如今,他背负前世三十余年的统治经验与心得归来,自当长啸天地,搅动风云,逆转大势,中兴国家。
如此,才不枉这重生一遭!
心中正豪情万丈之时,忽地,赵昕肚子咕了一声。
然后饥饿感如影随形,直上心头。
赵昕的脸色顿时尴尬起来。
即使是重生者,纵然是穿越者,也不得不在生理本能面前败下阵来。
于是,赵昕只好抓住自己父亲的衣襟,弱弱的请求:“阿耶……二郎饿了……”
赵祯闻言,立刻笑了起来:“快传周氏来!”
片刻之后,一个妇人便被带到了殿中。
然后,她从赵祯手里小心翼翼的接过赵昕,抱到床榻上,背过身子去,掀开衣服,赵昕立刻就爬了上去,大口大口的允吸起香甜的**来。
吃着吃着,他便悠悠睡去。
因为他们都发现了一个无比重要的问题——既然,寿国公梦遇了宣祖皇帝。
那么,宣祖带寿国公去见的那位所谓‘红胡子老耶耶’是何方神圣?
以群臣所知,大宋祖宗,不管是僖祖(赵朓,赵弘殷之曾祖)还是顺祖(赵珽,赵朓子,赵弘殷之祖父),仰或者翼祖(赵弘殷之父赵敬),都没有红须这个特征。
换而言之,若那位红须老翁不是赵氏祖宗,那他是谁?
他凭什么可以出现在寿国公梦中,还成为了那关键人物?更起到了似乎决定性的作用呢?
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宰臣们觉得,自己回去以后恐怕会睡不着!
更重要的是,在场的每一个宰臣都知道一个事实——此事不弄清楚的话,西京洛阳那个垃圾场里的某些人恐怕就要出来带节奏了!
赵昕自然早有准备。
他坐在自己父亲怀中,一脸灿烂的笑容:“红胡子老耶耶就是红胡子老耶耶啊!”
群臣面面相觑,正头疼的时候,就听到那位寿国公道:“阿耶!阿耶!红胡子老耶耶还叫二郎给阿耶带一个礼物回来呢!”
群臣顿时侧目,面带凝重。
而作为官家,赵祯更是激动的连声音都有些颤栗了:“什么礼物?”
“阿耶!”赵昕笑着道:“红胡子老耶耶说了,若以牛痘点人,则人无痘疾之忧!”
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落在这殿中君臣耳中,却是恍若晨钟暮鼓,犹如晴天霹雳,更好似狂风骤雨。
让他们心神摇曳,三观震动,魂魄难宁。
于是一个个面色潮红,额显青筋!
赵祯更是激动的紧紧抓住自己爱子的小手,忍不住问道:“果真?”
“当然是真的!”赵昕一脸得意的看着自己的父亲:“红胡子老耶耶说了,法不可轻授,所以,让阿耶在验证了此法后,给他带几斛宫中新酿的米酒尝尝鲜……”
“米酒?”身前的大臣们,眉头皱起来,眼中满是疑惑。
但作为官家,赵祯却想到了一个事情。
他看着自己的爱子,思虑片刻,旋即对身后的一位宦官吩咐:“张都知,汝立刻去朕寝宫,将感生爷爷的画像恭请来此!”
群臣闻之,震惊万分,纷纷互相看了看,然后全部低下头来,眼睛死死的看着地板,根本不敢再抬头。
因为,他们全部想到一起去了。
一时间,整个殿中内外,安静的只有呼吸声。
不过一刻钟,那位奉命而去的宦官,便带着人捧着一副画像,来到君前。
“官家,臣奉诏恭请感生大帝画像面圣!”
随即,一副略微发黄的画像,被人展示在君前。
画像上,一位身着衮服,衣褚袍的老者,端坐于青草之间。有野牛出于其身后,有百草长于其身前。
画像左下方,有大宋太祖、太宗、真宗以及赵祯本人的皇帝印玺加盖的一段文字。
其文曰:陛下乘火德而王天下,三岁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蜡合万国之享民重农功,昧草木之滋作方书以疗疾,起五瑟之琴以正礼……臣等子孙惶恐,乃恭奉陛下为大宋感生帝,伏乞陛下,大庇天下,福佑子孙!
群臣们在此刻纷纷抬头,死死的盯着那个在官家怀中的寿国公,呼吸急促,心跳加剧。
而赵昕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阿耶!”
“红胡子耶耶的红胡子怎么不见了?”
“痴儿!祖宗神通广大,化身万千,红须亦为其像啊!”赵祯听着,高兴的举起赵昕,走到那画像前,躬身大礼:“臣祯顿首叩谢祖宗神灵庇佑,及正月腊祭,必率文武群臣,天下士民,再谢陛下隆恩!”
然后,他抱着赵昕,抓住赵昕的双手,带着赵昕三叩首而拜。
而在赵祯身后,所有大臣都弯下腰来,然后在趴在地上,以额贴地,首相吕夷简甚至连呼吸都有些不敢了。
没办法!
因为,面前的这副画像,便是大宋的社稷之神,祖宗之源——感生大帝!
感生大帝,对大多数人而言,可能很陌生。
但祂的另外一个神名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赤帝,也就是神农氏!
乾德元年,宋太祖赵匡胤接受博士聂崇义的建议,定宋为火德,恭请赤帝为感生帝,以为大宋社稷之神,然后赵匡胤又命以其父宣祖赵弘殷配享赤帝神庙,从此就将赵宋王朝与赤帝火德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从那以后,赵宋王朝便以炎宋自居。
但,真正让赵祯与群臣们震怖、敬畏和相信的,还是寿国公本人便是在赤帝庇佑下艰难诞生的!
景祐四年,当今官家赵祯即位后的第十五个年头,皇城之中,终于诞下一个皇子。
然而,还未等到朝野庆贺。
这个可怜的皇长子便夭折于寝宫之中!
自那以后,直至宝元三年,整整三年时间,大宋皇城之中,休说皇子了,连公主的啼哭声也鲜少有闻!
宫廷上下人心惶惶,曹皇后更是惶恐不可终日。
走投无路之下,官家赵祯在拜遍了菩萨神仙,求遍方士大医,也依旧束手无策之余,只能病急乱投医,命人从汴京城外的感生帝庙之中,恭请感生大帝画像回宫供奉,并日夜祷告于神前。
而祖宗不愧是祖宗!
请回来不过一个月,苗才人便有了身孕,当年就诞下寿国公。
由是官家大喜,朝野恭贺,于是,旋即便遣使赴商丘,以阙伯(北宋认的祖宗,帝喾(高辛氏)之子,封于商)陪祀赤帝,准中祀,更命商丘官员,每年的三月、九月,择良辰以大典祭拜阙伯,此举进一步确定和巩固了赤帝在大宋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
所以,一切故事,都有了解释。
所有的逻辑,都被贯通、顺畅。
哪怕是立场最坚定的大臣,现在也不得不动摇了。
事实胜于雄辩!
眼前的寿国公,智慧已开,口齿清晰,聪明伶俐。
其所言所述,无不符合逻辑、事实。
“天生圣王,将欲何为?”作为首相,吕夷简在心里不免嘀咕起来。
而作为同僚兼新对手,知枢密院章得象则已经将视线完全投注在了一直趴在一侧的那位新晋翰林医官使许希身上。
“许院使……”章得象忽地问道:“赤帝既授奇术,院使身为提举太医令,不知有何想法?”
许希立刻看向官家,长身而拜。
赵祯于是笑了起来,从赤帝画像前站起来,转身对许希道:“朕授权与卿,即刻搜寻有痘疾之牛,以作点痘之术,此事为机密,功成之前不得外泄!”
他又对群臣道:“关乎祖宗,望卿等守口如瓶!”
“臣等谨如诏!”群臣俯首再拜,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自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赵昕旁观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自己重生后,总算踏出了这关键而踏实的第一步!
春秋之时,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如今,他背负前世三十余年的统治经验与心得归来,自当长啸天地,搅动风云,逆转大势,中兴国家。
如此,才不枉这重生一遭!
心中正豪情万丈之时,忽地,赵昕肚子咕了一声。
然后饥饿感如影随形,直上心头。
赵昕的脸色顿时尴尬起来。
即使是重生者,纵然是穿越者,也不得不在生理本能面前败下阵来。
于是,赵昕只好抓住自己父亲的衣襟,弱弱的请求:“阿耶……二郎饿了……”
赵祯闻言,立刻笑了起来:“快传周氏来!”
片刻之后,一个妇人便被带到了殿中。
然后,她从赵祯手里小心翼翼的接过赵昕,抱到床榻上,背过身子去,掀开衣服,赵昕立刻就爬了上去,大口大口的允吸起香甜的**来。
吃着吃着,他便悠悠睡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