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5 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
- 46 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
- 47 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壮年
- 48 第四十八章 屁股决定脑袋
- 49 第四十九章 前世阴霾
- 50 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
- 51 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
- 52 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
- 53 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
- 54 第五十四章 打草惊蛇(1)
- 55 第五十五章 打草惊蛇(2)
- 56 第五十六章 人事纷纷
- 57 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惊(1)
- 58 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惊(2)
- 59 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钱才可以变得更强
- 60 第六十章 小报
- 61 第六十一章 滚刀肉
- 62 第六十二章 富弼办小报
- 63 第六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
- 64 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
- 65 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
- 66 第六十六章 工具
- 67 第六十七节 奸臣的手段
- 68 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
- 69 第六十九章 预设伏笔
- 70 第七十章 头大的官家
- 71 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毙
- 72 第七十二章 鸡汤没喝够啊!
- 73 第七十三章 一切尽在掌握
- 74 第七十四章 人质
- 75 第七十五章 实验的想法
- 76 第七十六章 洗脑(1)
- 77 第七十七章 洗脑(2)
- 78 第七十八章 实验(2)
- 79 第七十九章 实验(2)
- 80 第八十章 实验(3)
- 81 第八十一章 潜龙在渊(1)
- 82 第八十二章 潜龙在渊(2)
- 83 第八十三章 惊雷(1)
- 84 第八十四章 惊雷(2)
- 85 第八十五章 大宋掷弹兵(1)
- 86 第八十六章 大宋掷弹兵(2)
- 87 第八十七章 恰同学少年
- 88 第八十八章 青唐来使(1)
- 89 第八十九章 青唐来使(2)
- 90 第九十章 缘由
- 91 第九十一章 爱是一道光
- 92 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93 第九十三章 惊变(1)
- 94 第九十四章 惊变(2)
- 95 第九十五章 唐王(1)
- 96 第九十六章 唐王(2)
- 97 第九十七章 孝子(1)
- 98 第九十八章 孝子(2)
- 99 第九十九章 听政(1)
- 100 第一百章 听政(2)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谋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回禀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计议
- 104 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
- 106 第一百零六节 辽国谋议(1)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辽国谋议(2)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边事(1)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边事(2)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会议(1)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会议(2)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馈赠(1)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馈赠(2)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拨离间(1)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拨离间(2)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汉家阿舅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庆暦之盟(1)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庆暦之盟(2)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庆暦之盟(3)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爷爷(1)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爷爷(2)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贼(1)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贼(2)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
- 131 第一百三十一节 入寇(2)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危(1)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五章 打草惊蛇(2)
第五十五章 打草惊蛇(2)
“八大王昨日奉诏,到了江宁节度使府中……”“据说,八大王在节度使面前发了好大的脾气,节度使只能磕头免冠谢罪……”
“今日一早,游仙县君就被送去了崇真资善禅院清修……”
“宁华殿的张娘娘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将官家前日赏赐的锦绣与玉珠,送了回去……”
坐在用狐裘铺垫的竹椅上晒着太阳的赵昕,闭着眼睛,听着刘永年的轻声诉说。
他忽然问道:“国子监的生员们,现在可愿听林直讲讲义了?”
“如何不愿意?”刘永年躬身答道:“便在今日,林直讲还要讲《左传》呢!许多生员都提前订好了位置,翘首以待……”
于是,赵昕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在这场风波中,几乎所有人都得了利。
首相吕夷简与参知政事们,再次捍卫了大宋祖宗成法,可喜可贺,想来未来致仕之日,甚至盖棺定论之时,如今的这个事情,都是可以列入其评语与定论之中的‘忠贞不移’之事。
而国子监直讲、天章阁侍制林瑀,则成功打入了君子行列。
哪怕依旧要被歧视,被视为异类和边缘人。
但最起码,他在国子监有了立足之地。再也不用被人无视了!
另一位行为艺术家王洙,也拿到了他想要的清名,再次向天下人证明了他的风骨,这更值得大书特书。
便是那位久未露面的‘八大王’荆王赵元俨,也出来狠狠的刷了一波声望,再次塑造了自己大宋贤王的形象。
而大宋官家赵祯,更是赢了一波狠的。
知父莫如子,旁人不清楚,赵昕还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吗?
真以为这位大宋官家是个傻白甜,啥都不懂?
那就大错特错了。
只不过,这位官家脾气和性子实在是太过温柔了,他是那种哪怕将人恨得牙咬咬的,却也不会轻易将人逼入绝路,总会给人留些后路与缓冲的人。
所以,他是仁宗。
故而,其崩之日,天下缟素,大宋三京,百万士民自发戴孝,连辽主、辽臣也垂泪追悼,为其在上京建衣冠冢,视为祖宗陵墓一样祭祀、保护。
所以,其实,此番这位官家也算是借机去了其心中的一根刺,恐怕连睡觉都会踏实许多。
看上去,唯一输的好像也就只有那位江宁节度使了。
但其实,也不尽然。
因为,在本质上来说,他也没输。
在大宋,宗室若不被猜忌几次,那就不叫宗室。
所以,说不定,以这位节度使的城府,他兴许能赚些同情分呢!
不过,无所谓了。
赵昕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深知自己父亲的性子,明白那位官家是断然不可能和太宗一样,可以为了皇位,逼死侄子,逼疯儿子的。
除非赵允让起兵造反,不然,哪怕赵昕穷尽心机,他最多也就只能得到这样的责罚。
再多都不可能了!
于是,赵昕索性退而求其次。
先斩断赵允让父子对他威胁最大的一个权力——入宫与贵人见。
从此以后,便是他们敢,那位宁华殿的张娘娘也不会再见他们了。
于是,赵允让父子妄图借助那位宠妃的图谋,再无实现的可能。
当然了,这不可避免的,会打草惊蛇。
使赵允让父子从此变得更加隐忍,更加难以抓到他们的把柄。
不过,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对如今的赵昕而言,他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于是,他对刘永年吩咐道:“自即日起,加强宫禁,孤特许卿之卫士,可持械检查往来人等,及有不逮可先斩后奏!”
“微臣遵德音!”刘永年点点头。
……………………………………
随后的日子,就变得平淡了起来。
很快,铨曹试也结束了,从天下郡国而来的官吏,或颓废或高兴或沮丧的离开了汴京。
他们不止带走了他们的告身、印纸与赦书,也将在汴京城里所知所闻的事情,带回了各自所在州郡。
春坊之中的赵昕,则开始了按部就班的计划。
三月癸丑(初四),天平军节度使判檀州夏守赟抵京。
赵昕亲自在春坊接见了这位老臣。
没有人知道,夏守赟与那位寿国公在春坊之中究竟谈了些什么?
但,许多人都看到了,夏守赟走出春坊时,再无先前的颓废、沮丧与灰暗之色。
脸上甚至出现了笑容和光彩,连丧子之痛,都平复了许多。
于是,这位真宗的潜邸旧臣,当夜入宫朝见赵祯,第二日,赵祯就特旨除夏守赟以宣徽南院使判广州府、提举市舶司兼广南东路马步军都总管!
于是,这位曾和刘美一起,并为真宗左膀右臂的近臣,踏上了前往让万千官僚避之唯恐不及的岭南的道路。
而当夏守赟陛辞之时,他身边的人惊讶的发现,这位原本在檀州每日借酒浇愁,眼看着就要不行了的老臣,竟焕发了第二春。
不止精神状况大为好转,就连身体也变得再度健康起来。
恐怕再给官家效命几年都没有问题!
于是,左右皆惊,问道:“宣徽,难道国公有灵丹妙药,可以生死人肉白骨不成?”
夏守赟却是瞪了他一眼,笑骂道:“汝懂什么?”
“吾这样的人,命都是官家给的!”
“所以,官家喜则生,官家怒则死……”
“今,官家再幸于吾,这可比神仙的灵丹还好使!”
他就是这样的人。
一生都是为了赵官家活着的。
所以,去年罢官贬斥后,郁郁寡欢,根本不想活了。
但现在,寿国公亲自相召,又托付了他重任,自然就又活了。
于是,左右面面相觑。
四月已丑日(十一),夏守赟车驾抵达广州府,正式接过了去年去世的名臣段少连的职位,成为广南东路有史以来本官最高、权力最大的主官。
于是,广南东路转运使、提举常平公事以及提举刑狱公事三方职司主官亲自相迎。
在给夏守赟接风洗尘的酒宴上,广南东路转运使曹纯大着胆子问道:“宣徽南下,不知负有何种圣命?”
夏守赟只是呵呵一笑,道:“尔等日后自有分晓!”
“今日一早,游仙县君就被送去了崇真资善禅院清修……”
“宁华殿的张娘娘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将官家前日赏赐的锦绣与玉珠,送了回去……”
坐在用狐裘铺垫的竹椅上晒着太阳的赵昕,闭着眼睛,听着刘永年的轻声诉说。
他忽然问道:“国子监的生员们,现在可愿听林直讲讲义了?”
“如何不愿意?”刘永年躬身答道:“便在今日,林直讲还要讲《左传》呢!许多生员都提前订好了位置,翘首以待……”
于是,赵昕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在这场风波中,几乎所有人都得了利。
首相吕夷简与参知政事们,再次捍卫了大宋祖宗成法,可喜可贺,想来未来致仕之日,甚至盖棺定论之时,如今的这个事情,都是可以列入其评语与定论之中的‘忠贞不移’之事。
而国子监直讲、天章阁侍制林瑀,则成功打入了君子行列。
哪怕依旧要被歧视,被视为异类和边缘人。
但最起码,他在国子监有了立足之地。再也不用被人无视了!
另一位行为艺术家王洙,也拿到了他想要的清名,再次向天下人证明了他的风骨,这更值得大书特书。
便是那位久未露面的‘八大王’荆王赵元俨,也出来狠狠的刷了一波声望,再次塑造了自己大宋贤王的形象。
而大宋官家赵祯,更是赢了一波狠的。
知父莫如子,旁人不清楚,赵昕还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吗?
真以为这位大宋官家是个傻白甜,啥都不懂?
那就大错特错了。
只不过,这位官家脾气和性子实在是太过温柔了,他是那种哪怕将人恨得牙咬咬的,却也不会轻易将人逼入绝路,总会给人留些后路与缓冲的人。
所以,他是仁宗。
故而,其崩之日,天下缟素,大宋三京,百万士民自发戴孝,连辽主、辽臣也垂泪追悼,为其在上京建衣冠冢,视为祖宗陵墓一样祭祀、保护。
所以,其实,此番这位官家也算是借机去了其心中的一根刺,恐怕连睡觉都会踏实许多。
看上去,唯一输的好像也就只有那位江宁节度使了。
但其实,也不尽然。
因为,在本质上来说,他也没输。
在大宋,宗室若不被猜忌几次,那就不叫宗室。
所以,说不定,以这位节度使的城府,他兴许能赚些同情分呢!
不过,无所谓了。
赵昕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深知自己父亲的性子,明白那位官家是断然不可能和太宗一样,可以为了皇位,逼死侄子,逼疯儿子的。
除非赵允让起兵造反,不然,哪怕赵昕穷尽心机,他最多也就只能得到这样的责罚。
再多都不可能了!
于是,赵昕索性退而求其次。
先斩断赵允让父子对他威胁最大的一个权力——入宫与贵人见。
从此以后,便是他们敢,那位宁华殿的张娘娘也不会再见他们了。
于是,赵允让父子妄图借助那位宠妃的图谋,再无实现的可能。
当然了,这不可避免的,会打草惊蛇。
使赵允让父子从此变得更加隐忍,更加难以抓到他们的把柄。
不过,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对如今的赵昕而言,他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于是,他对刘永年吩咐道:“自即日起,加强宫禁,孤特许卿之卫士,可持械检查往来人等,及有不逮可先斩后奏!”
“微臣遵德音!”刘永年点点头。
……………………………………
随后的日子,就变得平淡了起来。
很快,铨曹试也结束了,从天下郡国而来的官吏,或颓废或高兴或沮丧的离开了汴京。
他们不止带走了他们的告身、印纸与赦书,也将在汴京城里所知所闻的事情,带回了各自所在州郡。
春坊之中的赵昕,则开始了按部就班的计划。
三月癸丑(初四),天平军节度使判檀州夏守赟抵京。
赵昕亲自在春坊接见了这位老臣。
没有人知道,夏守赟与那位寿国公在春坊之中究竟谈了些什么?
但,许多人都看到了,夏守赟走出春坊时,再无先前的颓废、沮丧与灰暗之色。
脸上甚至出现了笑容和光彩,连丧子之痛,都平复了许多。
于是,这位真宗的潜邸旧臣,当夜入宫朝见赵祯,第二日,赵祯就特旨除夏守赟以宣徽南院使判广州府、提举市舶司兼广南东路马步军都总管!
于是,这位曾和刘美一起,并为真宗左膀右臂的近臣,踏上了前往让万千官僚避之唯恐不及的岭南的道路。
而当夏守赟陛辞之时,他身边的人惊讶的发现,这位原本在檀州每日借酒浇愁,眼看着就要不行了的老臣,竟焕发了第二春。
不止精神状况大为好转,就连身体也变得再度健康起来。
恐怕再给官家效命几年都没有问题!
于是,左右皆惊,问道:“宣徽,难道国公有灵丹妙药,可以生死人肉白骨不成?”
夏守赟却是瞪了他一眼,笑骂道:“汝懂什么?”
“吾这样的人,命都是官家给的!”
“所以,官家喜则生,官家怒则死……”
“今,官家再幸于吾,这可比神仙的灵丹还好使!”
他就是这样的人。
一生都是为了赵官家活着的。
所以,去年罢官贬斥后,郁郁寡欢,根本不想活了。
但现在,寿国公亲自相召,又托付了他重任,自然就又活了。
于是,左右面面相觑。
四月已丑日(十一),夏守赟车驾抵达广州府,正式接过了去年去世的名臣段少连的职位,成为广南东路有史以来本官最高、权力最大的主官。
于是,广南东路转运使、提举常平公事以及提举刑狱公事三方职司主官亲自相迎。
在给夏守赟接风洗尘的酒宴上,广南东路转运使曹纯大着胆子问道:“宣徽南下,不知负有何种圣命?”
夏守赟只是呵呵一笑,道:“尔等日后自有分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