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6 第五十六章 人事纷纷
- 57 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惊(1)
- 58 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惊(2)
- 59 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钱才可以变得更强
- 60 第六十章 小报
- 61 第六十一章 滚刀肉
- 62 第六十二章 富弼办小报
- 63 第六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
- 64 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
- 65 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
- 66 第六十六章 工具
- 67 第六十七节 奸臣的手段
- 68 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
- 69 第六十九章 预设伏笔
- 70 第七十章 头大的官家
- 71 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毙
- 72 第七十二章 鸡汤没喝够啊!
- 73 第七十三章 一切尽在掌握
- 74 第七十四章 人质
- 75 第七十五章 实验的想法
- 76 第七十六章 洗脑(1)
- 77 第七十七章 洗脑(2)
- 78 第七十八章 实验(2)
- 79 第七十九章 实验(2)
- 80 第八十章 实验(3)
- 81 第八十一章 潜龙在渊(1)
- 82 第八十二章 潜龙在渊(2)
- 83 第八十三章 惊雷(1)
- 84 第八十四章 惊雷(2)
- 85 第八十五章 大宋掷弹兵(1)
- 86 第八十六章 大宋掷弹兵(2)
- 87 第八十七章 恰同学少年
- 88 第八十八章 青唐来使(1)
- 89 第八十九章 青唐来使(2)
- 90 第九十章 缘由
- 91 第九十一章 爱是一道光
- 92 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93 第九十三章 惊变(1)
- 94 第九十四章 惊变(2)
- 95 第九十五章 唐王(1)
- 96 第九十六章 唐王(2)
- 97 第九十七章 孝子(1)
- 98 第九十八章 孝子(2)
- 99 第九十九章 听政(1)
- 100 第一百章 听政(2)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谋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回禀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计议
- 104 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
- 106 第一百零六节 辽国谋议(1)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辽国谋议(2)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边事(1)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边事(2)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会议(1)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会议(2)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馈赠(1)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馈赠(2)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拨离间(1)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拨离间(2)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汉家阿舅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庆暦之盟(1)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庆暦之盟(2)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庆暦之盟(3)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爷爷(1)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爷爷(2)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贼(1)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贼(2)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
- 131 第一百三十一节 入寇(2)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危(1)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十六章 工具
第六十六章 工具
甘昭吉的效率不错,第二天下午,赵昕就在春坊之中,接见了奉命来觐见他的高若讷。和富弼不一样,高若讷的个子比较矮,最多也就一米六的样子。
而且,高若讷的年纪要大多了,神色更是憔悴无比,顶着一双巨大的熊猫眼,看上去好像好几天都没有睡好了。
“高侍读,坐下来说话……”赵昕自然知道,高若讷为何如此?当然是被吓的。
须知,如今范仲淹的声势,已经今非昔比。
自二月两府集议,共用首策后,范仲淹的特长就得以发挥。
从三月开始,麒延路疯狂修地球。
短短两个月,就在麟州、延州、保安军、永兴军,修了十几个用来防御的寨訾。
还加固了麟州、延州的城墙,连护城河都开始动工了。
范仲淹又通过陕西经略安抚判官尹洙、通判田况,与韩琦、夏竦保持密切联系,麒延路、秦凤路、泾原路、环庆路开始互通情报,并制定了十日一报的制度。
于是,元昊抓瞎了。
面对大宋坚壁清野,死守不出,主力野战部队则保持随时响应的态势。
元昊叛军感觉自己面对着一只刺猬,想要下口,去怎么都找不到下口的地方。
于是,他开始故技重施,疯狂写信辱骂夏竦、韩琦、范仲淹,问候这三位大宋重臣的祖宗十八代。
可惜,夏竦已经今非昔比,无论元昊如何辱骂,他佁然不动。
他高举着‘国公德音’的旗号,严令沿边四路的军将和地方官:敢有私自出兵者,斩!
哪怕有功,也照杀不误!
三月份,秦凤路的一个指挥,就因为贪功,在追击时越过夏竦定下的红线,进入了横山,虽然缴获了不少牛羊,但夏竦言必信,行必果,依然将其斩杀,悬首传边。
由之,元昊疯了。
大宋沿边四路这种不讲道理的坚壁清野和坚守的姿态,让他的所有算计全部落空。
而且,更让元昊恐惧的是,青唐的吐蕃和河西的回鹘,也开始跟随大宋,断绝与元昊贸易、往来。
元昊只剩下了一个贸易渠道——辽国。
但辽人素来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趁火打劫,于是,立刻提高与元昊贸易的价格。
一头羊才换两斤茶叶!
党项部族叫苦连天,国内经济迅速趋于崩溃。
于是,元昊只剩下一个选择——进攻。
从四月至今,元昊麾下的大将,不断率部试探大宋沿边,仅仅在麒延路,就发起了大小进攻三十余次。
然后,这些试探性进攻,全部被范仲淹构筑的铜墙铁壁所吞没。
一个月内,麒延路的三十多个訾寨,七座边城,上报朝堂斩首、俘虏近千,其中甚至有一百多铁鹞子!
夏竦、韩琦、范仲淹,全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正治声望与利益。
其麾下大将,更是纷纷加官进爵。
于是,沿边上下,彻底成为了主守派的大本营。
现在,不止是范仲淹、夏竦了,就连下面的将官,也是谁和他们提进攻就和谁急。
范仲淹水涨船高,压力最大的,当然是高若讷这个当年给他扣上朋党帽子的谏官。
若不是,今天赵昕忽然召其来见。
高若讷已经在计划着上书请求出知地方了。
他不敢再在汴京呆下去了。
他害怕某天一觉醒来,结果看到了那个死敌,已经端坐于政事堂中,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
“微臣惶恐,国公驾前不敢坐……”高若讷战战兢兢的拒绝了赵昕的好意,他弓着身子,拜道:“能伏听国公德音,微臣就已经深感荣幸了……”
“侍读还是坐下来说话吧……”赵昕命令着:“不然,孤就得一直低着头找爱卿了……”
高若讷这才连忙把屁股坐到椅子上,但依旧不敢抬头,他巍颤颤的道:“微臣不知,国公今日召臣前来,可有吩咐?”
“侍读不必如此拘谨……”赵昕安抚着高若讷:“孤听说,旧年侍读为台谏,屡刺当政大臣,刚正不阿,故召而见之……”
高若讷迅速起身,拜道:“微臣微末之名,竟为国公所闻,臣惶恐……”
但心里面已经乐开花了。
在他看来,这位寿国公召见他,大抵是和祖宗一样,想用异论相搅之策来制衡那位富彦国。
而这对他来说,简直不啻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于是立刻就表决心,拜道:“微臣粗鄙,素来无名,今蒙国公信重,不吝拔冗相见,臣感激涕零,愿为国公牛马走!”
“言重了……言重了……”赵昕微笑着让刘永年将高若讷扶起来,坐回椅子上。
高若讷是什么人?
赵昕心里面清清楚楚。
此人,就是标准的北宋士大夫。
而且,是士大夫中落后腐朽的那一批,和相对进步的范仲淹、富弼等人不一样。
高若讷乃是典型的名利鬣狗。
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也没有是非。
就像他当年,为台谏官的时候,起初看到范仲淹等人混的风生水起,也就跟着一起攻击吕夷简。
但当范仲淹失势,他就立刻反水,给与了范仲淹致命一击——导致欧阳修贬官的正是此人。
正是这位旧日和范仲淹、欧阳修一起称兄道弟的家伙,破坏了正治潜规则,把欧阳修私下写给他的信送到了赵祯手里。
于是,欧阳修几乎万劫不复,范仲淹更是被坐实了‘朋党’的罪名。
所以,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高若讷都是标准的小人、奸臣。
若是在赵昕前世,他年轻的时候,这种人他连见都不想见,看见就反胃。
但现在……
赵昕却已经能笑眯眯的主动召见了。
因为,他已经知道,小人有时候比君子还有用。
“孤现下确实有些事情,比较苦恼……”赵昕轻声道:“不知道侍读能否为孤分忧呢?”
高若讷闻言,马上就道:“臣万死不辞,伏请国公教训!”
“是这样的,孤为父皇授判将作监,然,将作监并无一官一卒一事……”
“这就让孤为难了……”
“孤有心想要做点事情,为父皇分忧,但国家现状如此,又无可奈何啊……”
高若讷一听,当即拍着胸膛保证:“国公勿忧,此事,旦请国公交于微臣,三日之内,必有分晓!”
赵昕于是笑起来:“那孤便拭目以待!”
你看,小人奸臣,是不是比君子有用多了。
此事,若是富弼,肯定会摇头、规劝,甚至拼死劝谏。
毕竟,赵昕的这个要求没有先例,而且会破坏传统。
但高若讷就不一样了。
王权所指,既是他努力的方向。
不管怎么出格的事情,他都肯办的。
就像当年王钦若和丁谓,连真宗想要封禅,都能给真宗变一本天书出来!
所以,历史书上,忠臣君子斗不过小人奸臣是应该的。
不过呢,在赵昕心里面,现在其实早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忠贞奸邪的概念。
在他心中,所有大臣,一视同仁。
富弼范仲淹也好。
夏竦高若讷也罢。
都是工具而已,都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利用的对象罢了。
而工具本身,并没有任何属性。
而且,高若讷的年纪要大多了,神色更是憔悴无比,顶着一双巨大的熊猫眼,看上去好像好几天都没有睡好了。
“高侍读,坐下来说话……”赵昕自然知道,高若讷为何如此?当然是被吓的。
须知,如今范仲淹的声势,已经今非昔比。
自二月两府集议,共用首策后,范仲淹的特长就得以发挥。
从三月开始,麒延路疯狂修地球。
短短两个月,就在麟州、延州、保安军、永兴军,修了十几个用来防御的寨訾。
还加固了麟州、延州的城墙,连护城河都开始动工了。
范仲淹又通过陕西经略安抚判官尹洙、通判田况,与韩琦、夏竦保持密切联系,麒延路、秦凤路、泾原路、环庆路开始互通情报,并制定了十日一报的制度。
于是,元昊抓瞎了。
面对大宋坚壁清野,死守不出,主力野战部队则保持随时响应的态势。
元昊叛军感觉自己面对着一只刺猬,想要下口,去怎么都找不到下口的地方。
于是,他开始故技重施,疯狂写信辱骂夏竦、韩琦、范仲淹,问候这三位大宋重臣的祖宗十八代。
可惜,夏竦已经今非昔比,无论元昊如何辱骂,他佁然不动。
他高举着‘国公德音’的旗号,严令沿边四路的军将和地方官:敢有私自出兵者,斩!
哪怕有功,也照杀不误!
三月份,秦凤路的一个指挥,就因为贪功,在追击时越过夏竦定下的红线,进入了横山,虽然缴获了不少牛羊,但夏竦言必信,行必果,依然将其斩杀,悬首传边。
由之,元昊疯了。
大宋沿边四路这种不讲道理的坚壁清野和坚守的姿态,让他的所有算计全部落空。
而且,更让元昊恐惧的是,青唐的吐蕃和河西的回鹘,也开始跟随大宋,断绝与元昊贸易、往来。
元昊只剩下了一个贸易渠道——辽国。
但辽人素来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趁火打劫,于是,立刻提高与元昊贸易的价格。
一头羊才换两斤茶叶!
党项部族叫苦连天,国内经济迅速趋于崩溃。
于是,元昊只剩下一个选择——进攻。
从四月至今,元昊麾下的大将,不断率部试探大宋沿边,仅仅在麒延路,就发起了大小进攻三十余次。
然后,这些试探性进攻,全部被范仲淹构筑的铜墙铁壁所吞没。
一个月内,麒延路的三十多个訾寨,七座边城,上报朝堂斩首、俘虏近千,其中甚至有一百多铁鹞子!
夏竦、韩琦、范仲淹,全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正治声望与利益。
其麾下大将,更是纷纷加官进爵。
于是,沿边上下,彻底成为了主守派的大本营。
现在,不止是范仲淹、夏竦了,就连下面的将官,也是谁和他们提进攻就和谁急。
范仲淹水涨船高,压力最大的,当然是高若讷这个当年给他扣上朋党帽子的谏官。
若不是,今天赵昕忽然召其来见。
高若讷已经在计划着上书请求出知地方了。
他不敢再在汴京呆下去了。
他害怕某天一觉醒来,结果看到了那个死敌,已经端坐于政事堂中,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
“微臣惶恐,国公驾前不敢坐……”高若讷战战兢兢的拒绝了赵昕的好意,他弓着身子,拜道:“能伏听国公德音,微臣就已经深感荣幸了……”
“侍读还是坐下来说话吧……”赵昕命令着:“不然,孤就得一直低着头找爱卿了……”
高若讷这才连忙把屁股坐到椅子上,但依旧不敢抬头,他巍颤颤的道:“微臣不知,国公今日召臣前来,可有吩咐?”
“侍读不必如此拘谨……”赵昕安抚着高若讷:“孤听说,旧年侍读为台谏,屡刺当政大臣,刚正不阿,故召而见之……”
高若讷迅速起身,拜道:“微臣微末之名,竟为国公所闻,臣惶恐……”
但心里面已经乐开花了。
在他看来,这位寿国公召见他,大抵是和祖宗一样,想用异论相搅之策来制衡那位富彦国。
而这对他来说,简直不啻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于是立刻就表决心,拜道:“微臣粗鄙,素来无名,今蒙国公信重,不吝拔冗相见,臣感激涕零,愿为国公牛马走!”
“言重了……言重了……”赵昕微笑着让刘永年将高若讷扶起来,坐回椅子上。
高若讷是什么人?
赵昕心里面清清楚楚。
此人,就是标准的北宋士大夫。
而且,是士大夫中落后腐朽的那一批,和相对进步的范仲淹、富弼等人不一样。
高若讷乃是典型的名利鬣狗。
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也没有是非。
就像他当年,为台谏官的时候,起初看到范仲淹等人混的风生水起,也就跟着一起攻击吕夷简。
但当范仲淹失势,他就立刻反水,给与了范仲淹致命一击——导致欧阳修贬官的正是此人。
正是这位旧日和范仲淹、欧阳修一起称兄道弟的家伙,破坏了正治潜规则,把欧阳修私下写给他的信送到了赵祯手里。
于是,欧阳修几乎万劫不复,范仲淹更是被坐实了‘朋党’的罪名。
所以,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高若讷都是标准的小人、奸臣。
若是在赵昕前世,他年轻的时候,这种人他连见都不想见,看见就反胃。
但现在……
赵昕却已经能笑眯眯的主动召见了。
因为,他已经知道,小人有时候比君子还有用。
“孤现下确实有些事情,比较苦恼……”赵昕轻声道:“不知道侍读能否为孤分忧呢?”
高若讷闻言,马上就道:“臣万死不辞,伏请国公教训!”
“是这样的,孤为父皇授判将作监,然,将作监并无一官一卒一事……”
“这就让孤为难了……”
“孤有心想要做点事情,为父皇分忧,但国家现状如此,又无可奈何啊……”
高若讷一听,当即拍着胸膛保证:“国公勿忧,此事,旦请国公交于微臣,三日之内,必有分晓!”
赵昕于是笑起来:“那孤便拭目以待!”
你看,小人奸臣,是不是比君子有用多了。
此事,若是富弼,肯定会摇头、规劝,甚至拼死劝谏。
毕竟,赵昕的这个要求没有先例,而且会破坏传统。
但高若讷就不一样了。
王权所指,既是他努力的方向。
不管怎么出格的事情,他都肯办的。
就像当年王钦若和丁谓,连真宗想要封禅,都能给真宗变一本天书出来!
所以,历史书上,忠臣君子斗不过小人奸臣是应该的。
不过呢,在赵昕心里面,现在其实早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忠贞奸邪的概念。
在他心中,所有大臣,一视同仁。
富弼范仲淹也好。
夏竦高若讷也罢。
都是工具而已,都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利用的对象罢了。
而工具本身,并没有任何属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