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9 第四十九章 前世阴霾
- 50 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
- 51 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
- 52 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
- 53 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
- 54 第五十四章 打草惊蛇(1)
- 55 第五十五章 打草惊蛇(2)
- 56 第五十六章 人事纷纷
- 57 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惊(1)
- 58 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惊(2)
- 59 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钱才可以变得更强
- 60 第六十章 小报
- 61 第六十一章 滚刀肉
- 62 第六十二章 富弼办小报
- 63 第六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
- 64 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
- 65 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
- 66 第六十六章 工具
- 67 第六十七节 奸臣的手段
- 68 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
- 69 第六十九章 预设伏笔
- 70 第七十章 头大的官家
- 71 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毙
- 72 第七十二章 鸡汤没喝够啊!
- 73 第七十三章 一切尽在掌握
- 74 第七十四章 人质
- 75 第七十五章 实验的想法
- 76 第七十六章 洗脑(1)
- 77 第七十七章 洗脑(2)
- 78 第七十八章 实验(2)
- 79 第七十九章 实验(2)
- 80 第八十章 实验(3)
- 81 第八十一章 潜龙在渊(1)
- 82 第八十二章 潜龙在渊(2)
- 83 第八十三章 惊雷(1)
- 84 第八十四章 惊雷(2)
- 85 第八十五章 大宋掷弹兵(1)
- 86 第八十六章 大宋掷弹兵(2)
- 87 第八十七章 恰同学少年
- 88 第八十八章 青唐来使(1)
- 89 第八十九章 青唐来使(2)
- 90 第九十章 缘由
- 91 第九十一章 爱是一道光
- 92 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93 第九十三章 惊变(1)
- 94 第九十四章 惊变(2)
- 95 第九十五章 唐王(1)
- 96 第九十六章 唐王(2)
- 97 第九十七章 孝子(1)
- 98 第九十八章 孝子(2)
- 99 第九十九章 听政(1)
- 100 第一百章 听政(2)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谋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回禀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计议
- 104 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
- 106 第一百零六节 辽国谋议(1)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辽国谋议(2)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边事(1)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边事(2)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会议(1)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会议(2)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馈赠(1)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馈赠(2)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拨离间(1)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拨离间(2)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汉家阿舅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庆暦之盟(1)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庆暦之盟(2)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庆暦之盟(3)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爷爷(1)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爷爷(2)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贼(1)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贼(2)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
- 131 第一百三十一节 入寇(2)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危(1)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钱才可以变得更强
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钱才可以变得更强
看着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的恭贺和膜拜着的宰臣们。赵祯心里面爽的几乎能上天。
大宋的宰臣们,可都是很傲娇的!
于是,他决定大加恩德,便道:“今日一早,翰林医官使提举太医局许希,遣人来报,言翰林医官院,试种牛痘功成,种痘者皆落珈康复如故,无有一人染病……”
“所谓赏功褒德,为国之大猷!朕欲令许希等,先种在京两制以上大臣、勋贵之宗族嗣子……”
在这位官家看来,这简直是天恩浩荡,算得上用心良苦了。
可惜……
他的话一出口,宰臣们的脸色就都变了。
特别是吕夷简、任布这样宗族庞大的大臣,神色都有些僵硬。
于是,赵祯马上就发现了。
他皱着眉头,不是很能理解,也就是多年为君养成的脾气和风度,才让他没有发作。
但心里面,也难免窝火。
“阿耶……阿耶……”就在此时,赵祯听到了爱子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二郎要向阿耶道喜……阿耶所用大臣,皆心怀天下,忧心黎庶啊……”
“二郎近来读史,见史书上说,尧帝有贤臣,名稷与契者,稷受命以教民五谷耕作之术,而契受命教而化之,两位贤臣自受命之后,夙兴夜寐,勤劳天下,以百姓溺为己溺,以百姓饥为己饥,于是尧政大兴,天下皆沐尧德!”
“如今,阿耶的大臣,二郎以为,都有稷、契之贤,闻阿耶之赏,先不自喜,反忧百姓、黎庶,欲退以让之,先利黎庶……”
“此皆阿耶之德也!”
赵祯听着,脸色终于和煦了一些。
而宰臣们,也立刻顺驴下坡,纷纷拜道:“臣等不敢当国公之赞,不过为陛下圣德所沐,耳闻目濡,徒自仿效,难免东施效颦……”
赵祯这才释怀,笑道:“卿等谦让之德,实令朕感佩!”
却是闭口再也不提先前要优先这些宰臣宗族子弟的事情了。
显然,这位官家也品出味来了——这些宰臣哪里是谦让,分明就是在推阻,害怕那种痘法有所闪失,让自家子弟遭难。
心中,于是难免愠怒起来。
也就是他脾气好,若换了其父真宗,恐怕就这个事情,在场的首相和参政,都会得到一张州郡公款旅游的船票,不在外面反省个十年八年,或者老迈将死,是别想回汴京了。
但赵昕却是一脸微笑,平静的很。
因为,宰臣的反应,他在前世已经见识过无数次了。
大宋文官们,包括哪些史书上形象伟岸、无比光明的许多人,在旁的事情上,都是大义凛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
但,一旦涉及自身,尤其是自家根本利益的时候。
那个嘴脸……
啧啧啧……
反正,赵昕前世,就碎了不知道多少历史滤镜。
这牛痘法,自也不例外。
前世的他,在得知了牛痘法成功后,也兴奋的和他的父亲现在一般,想要将这个喜悦与大臣们分享,于是也恩诏赐两制以上大臣宗族子弟优先免费种痘。
而结局也和现在一样。
大臣们避之唯恐不及,搞得牛痘法能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于是,赵昕只能作罢。
这北宋的文官士大夫们,赵昕早已经看透了他们。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从来没有将他们和其他人看成是一类人过。
绝大多数士大夫,对百姓,尤其是底层的农民,是以一种傲慢的居高临下的方式,俯视着大宋的亿兆人口。
譬如,在赵昕的前世,他就因为变法的事情,亲耳听文彦博对他说:陛下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看看人家这阶级觉悟!
好在,赵昕前世和这些人打了一辈子交道。
也曾经有来有回,甚至一度占了上风。
自然,明白该如何对付这些家伙。
心中只是微微一动,赵昕就抱着自己父亲的脖子,轻声道:“阿耶,二郎以为,既然首相、参政们,都愿为了天下而谦让,不如阿耶成全大臣们的美意,命太医局先从汴京百姓开始种痘,尤其是禁军……”
“按照从下至上的原则,好让天下人皆知,阿耶的朝堂,如今君明臣贤,众正盈朝,可谓古今未有之盛况!”
大臣们一听,立刻争先恐后的拜道:“国公之议,臣等以为实乃谋国之语!”
心里面的小算盘在这一刻疯狂拨动着。
在这些大臣看来,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安排了。
先让底层的p民替他们的子嗣实验,这样就算有什么问题,也牵连不到自家。
若是成功,自然是可以躺着坐收渔利。
赵祯却是狐疑的看了一下自己的爱子,又看了看自己面前的大臣们,权衡再三,犹豫再三,才终于点头:“可!”
但心中却难免有想法,感觉有些念头不通达。
这很正常,他是君王,虽然脾气很好,但终究有自己的性格。
如今,这些宰臣让他不爽,他又没有制衡的法子,自然难免心中不快。
等到吕夷简带着宰臣们兴高采烈的趋步而退,消失在延和殿的宫阙之间。
这位官家才终于变色,对赵昕有些不痛快的道:“二郎缘何要如此善待大臣?”
他语重心长的对赵昕道:“二郎须知,宰辅执政,皆得寸进尺之辈,今其等若得一寸,翌日二郎恐怕就要让他们不止一尺了……”
此事,他是深有感触的。
从即位亲政迄今,他就一直被王曾、吕夷简、李迪、张士逊等人架着一步步的后退。
也就是他身体时好时不好,国家的事情不得不有求于这些人。
不然,他早就想要给这些人一个好看,叫他们知道什么叫君父一怒,宰相下马了。
赵昕听着,却是呵呵的笑了起来,在自己父亲耳边轻语:“阿耶,今天下人口几何呀?”
赵祯顿时愣住了。
如今大宋人口,在真宗即位之后,就迎来了爆炸性的增长,如今,总人口数据已经接近一亿了。
换而言之……
赵祯的眼睛也顿时亮了起来。
只是,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自语道:“这样也不好吧,总归都是国家重臣,宰执公卿……”
“嘿嘿……”赵昕在自己父亲身上笑得打滚:“阿耶,宰执公卿,自然要优待,士大夫儒臣,更要善待,此祖宗法度也!”
“故,阿耶可届时特旨恩准两制及知州以上大臣宗族子嗣种痘由阿耶特旨命太医局遣翰林医官亲临种之,由此以申国家爱护大臣,优待儒臣之法度……”
“当然……”
“翰林医官,阿耶之近臣,赤帝之门生也,每旨种痘,须得按人收费……姑且可以每人每次一百千为费……”
这正是前世赵昕为大宋重臣们隆重推出的钻石VIP服务!
你们从前不是傲娇吗?
好,现在,只有充钱才可以变得更强了。
但赵昕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政策一推出,就广受好评。
大臣们哪怕再穷,也要从口袋里扣扣索索的拿出这笔钱来。
这让赵昕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他遇到了一个从外面州郡迁入中央的官员才算从其嘴里搞清楚,根子和缘故,依旧出在大宋士大夫那迷之傲慢与骄傲身上。
皇帝特旨,专门委派翰林医官上门服务,就这一点,在士大夫们看来就已经完全配得上他们尊贵的身份与崇高的地位,更让他们可以与其他人拉开距离——你们种痘,是普通种痘,吾辈种痘,是尊贵的士大夫种痘。
尊贵的士大夫种痘,一次一人一百贯贵吗?
完全不贵,合情合理!
最让赵昕哭笑不得的是,这个事情经过长达十几年的发酵后,民间的富商和地主们,竟也认为应该让自己的孩子享受VIP服务,于是,纷纷不惜重金贿赂那些有资格享受VIP的人,从其家中购买一个翰林医官种痘名额,然后混在其家族子嗣里,享受皇帝亲自特旨派来的翰林医官服务………
于是,爱财如命的赵官家在知道了此事后,就干脆让三司公开售卖翰林医官种痘券,一张一百贯,再加上种痘费就是两百贯,为了防止种痘券泛滥贬值,没有钱可赚,所以规定每年只能卖一万张。
本以为,这大宋天下傻子再多,大约也没有一万个愿意花两百贯钱来装X的傻子。
但赵昕又错了!
这个买卖在赵昕前世晚年,竟做的和度牒一样大了。
因为,商人们将这种三司发卖的种痘券搞成了和度牒一样的买卖。
这些家伙买回去,并不使用,而是囤积起来,炒作倒卖,搞成了类似股票债券的玩意。
赵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
但他还是眼前一亮,微微笑了起来,摩挲着手掌,不住点头:“二郎此计甚妙!”
他倒没有想那么远,也猜不到那些变故。
只是纯粹觉得,或许可以借此出口气,让大臣们来他面前低头服软求饶。
而他也只要求这个。
这位官家,一直都是,只要面子的过得去就算了。
其亲政至今,未有深罪一人之事,也正是在其羽翼下,大宋文坛和经济、社会,才能发展到如今的盛况。
当然,代价也是有的。
那就是国家难免陷入效率低迷,因循守旧,人浮于事的泥潭。
大宋的宰臣们,可都是很傲娇的!
于是,他决定大加恩德,便道:“今日一早,翰林医官使提举太医局许希,遣人来报,言翰林医官院,试种牛痘功成,种痘者皆落珈康复如故,无有一人染病……”
“所谓赏功褒德,为国之大猷!朕欲令许希等,先种在京两制以上大臣、勋贵之宗族嗣子……”
在这位官家看来,这简直是天恩浩荡,算得上用心良苦了。
可惜……
他的话一出口,宰臣们的脸色就都变了。
特别是吕夷简、任布这样宗族庞大的大臣,神色都有些僵硬。
于是,赵祯马上就发现了。
他皱着眉头,不是很能理解,也就是多年为君养成的脾气和风度,才让他没有发作。
但心里面,也难免窝火。
“阿耶……阿耶……”就在此时,赵祯听到了爱子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二郎要向阿耶道喜……阿耶所用大臣,皆心怀天下,忧心黎庶啊……”
“二郎近来读史,见史书上说,尧帝有贤臣,名稷与契者,稷受命以教民五谷耕作之术,而契受命教而化之,两位贤臣自受命之后,夙兴夜寐,勤劳天下,以百姓溺为己溺,以百姓饥为己饥,于是尧政大兴,天下皆沐尧德!”
“如今,阿耶的大臣,二郎以为,都有稷、契之贤,闻阿耶之赏,先不自喜,反忧百姓、黎庶,欲退以让之,先利黎庶……”
“此皆阿耶之德也!”
赵祯听着,脸色终于和煦了一些。
而宰臣们,也立刻顺驴下坡,纷纷拜道:“臣等不敢当国公之赞,不过为陛下圣德所沐,耳闻目濡,徒自仿效,难免东施效颦……”
赵祯这才释怀,笑道:“卿等谦让之德,实令朕感佩!”
却是闭口再也不提先前要优先这些宰臣宗族子弟的事情了。
显然,这位官家也品出味来了——这些宰臣哪里是谦让,分明就是在推阻,害怕那种痘法有所闪失,让自家子弟遭难。
心中,于是难免愠怒起来。
也就是他脾气好,若换了其父真宗,恐怕就这个事情,在场的首相和参政,都会得到一张州郡公款旅游的船票,不在外面反省个十年八年,或者老迈将死,是别想回汴京了。
但赵昕却是一脸微笑,平静的很。
因为,宰臣的反应,他在前世已经见识过无数次了。
大宋文官们,包括哪些史书上形象伟岸、无比光明的许多人,在旁的事情上,都是大义凛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
但,一旦涉及自身,尤其是自家根本利益的时候。
那个嘴脸……
啧啧啧……
反正,赵昕前世,就碎了不知道多少历史滤镜。
这牛痘法,自也不例外。
前世的他,在得知了牛痘法成功后,也兴奋的和他的父亲现在一般,想要将这个喜悦与大臣们分享,于是也恩诏赐两制以上大臣宗族子弟优先免费种痘。
而结局也和现在一样。
大臣们避之唯恐不及,搞得牛痘法能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于是,赵昕只能作罢。
这北宋的文官士大夫们,赵昕早已经看透了他们。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从来没有将他们和其他人看成是一类人过。
绝大多数士大夫,对百姓,尤其是底层的农民,是以一种傲慢的居高临下的方式,俯视着大宋的亿兆人口。
譬如,在赵昕的前世,他就因为变法的事情,亲耳听文彦博对他说:陛下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看看人家这阶级觉悟!
好在,赵昕前世和这些人打了一辈子交道。
也曾经有来有回,甚至一度占了上风。
自然,明白该如何对付这些家伙。
心中只是微微一动,赵昕就抱着自己父亲的脖子,轻声道:“阿耶,二郎以为,既然首相、参政们,都愿为了天下而谦让,不如阿耶成全大臣们的美意,命太医局先从汴京百姓开始种痘,尤其是禁军……”
“按照从下至上的原则,好让天下人皆知,阿耶的朝堂,如今君明臣贤,众正盈朝,可谓古今未有之盛况!”
大臣们一听,立刻争先恐后的拜道:“国公之议,臣等以为实乃谋国之语!”
心里面的小算盘在这一刻疯狂拨动着。
在这些大臣看来,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安排了。
先让底层的p民替他们的子嗣实验,这样就算有什么问题,也牵连不到自家。
若是成功,自然是可以躺着坐收渔利。
赵祯却是狐疑的看了一下自己的爱子,又看了看自己面前的大臣们,权衡再三,犹豫再三,才终于点头:“可!”
但心中却难免有想法,感觉有些念头不通达。
这很正常,他是君王,虽然脾气很好,但终究有自己的性格。
如今,这些宰臣让他不爽,他又没有制衡的法子,自然难免心中不快。
等到吕夷简带着宰臣们兴高采烈的趋步而退,消失在延和殿的宫阙之间。
这位官家才终于变色,对赵昕有些不痛快的道:“二郎缘何要如此善待大臣?”
他语重心长的对赵昕道:“二郎须知,宰辅执政,皆得寸进尺之辈,今其等若得一寸,翌日二郎恐怕就要让他们不止一尺了……”
此事,他是深有感触的。
从即位亲政迄今,他就一直被王曾、吕夷简、李迪、张士逊等人架着一步步的后退。
也就是他身体时好时不好,国家的事情不得不有求于这些人。
不然,他早就想要给这些人一个好看,叫他们知道什么叫君父一怒,宰相下马了。
赵昕听着,却是呵呵的笑了起来,在自己父亲耳边轻语:“阿耶,今天下人口几何呀?”
赵祯顿时愣住了。
如今大宋人口,在真宗即位之后,就迎来了爆炸性的增长,如今,总人口数据已经接近一亿了。
换而言之……
赵祯的眼睛也顿时亮了起来。
只是,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自语道:“这样也不好吧,总归都是国家重臣,宰执公卿……”
“嘿嘿……”赵昕在自己父亲身上笑得打滚:“阿耶,宰执公卿,自然要优待,士大夫儒臣,更要善待,此祖宗法度也!”
“故,阿耶可届时特旨恩准两制及知州以上大臣宗族子嗣种痘由阿耶特旨命太医局遣翰林医官亲临种之,由此以申国家爱护大臣,优待儒臣之法度……”
“当然……”
“翰林医官,阿耶之近臣,赤帝之门生也,每旨种痘,须得按人收费……姑且可以每人每次一百千为费……”
这正是前世赵昕为大宋重臣们隆重推出的钻石VIP服务!
你们从前不是傲娇吗?
好,现在,只有充钱才可以变得更强了。
但赵昕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政策一推出,就广受好评。
大臣们哪怕再穷,也要从口袋里扣扣索索的拿出这笔钱来。
这让赵昕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他遇到了一个从外面州郡迁入中央的官员才算从其嘴里搞清楚,根子和缘故,依旧出在大宋士大夫那迷之傲慢与骄傲身上。
皇帝特旨,专门委派翰林医官上门服务,就这一点,在士大夫们看来就已经完全配得上他们尊贵的身份与崇高的地位,更让他们可以与其他人拉开距离——你们种痘,是普通种痘,吾辈种痘,是尊贵的士大夫种痘。
尊贵的士大夫种痘,一次一人一百贯贵吗?
完全不贵,合情合理!
最让赵昕哭笑不得的是,这个事情经过长达十几年的发酵后,民间的富商和地主们,竟也认为应该让自己的孩子享受VIP服务,于是,纷纷不惜重金贿赂那些有资格享受VIP的人,从其家中购买一个翰林医官种痘名额,然后混在其家族子嗣里,享受皇帝亲自特旨派来的翰林医官服务………
于是,爱财如命的赵官家在知道了此事后,就干脆让三司公开售卖翰林医官种痘券,一张一百贯,再加上种痘费就是两百贯,为了防止种痘券泛滥贬值,没有钱可赚,所以规定每年只能卖一万张。
本以为,这大宋天下傻子再多,大约也没有一万个愿意花两百贯钱来装X的傻子。
但赵昕又错了!
这个买卖在赵昕前世晚年,竟做的和度牒一样大了。
因为,商人们将这种三司发卖的种痘券搞成了和度牒一样的买卖。
这些家伙买回去,并不使用,而是囤积起来,炒作倒卖,搞成了类似股票债券的玩意。
赵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
但他还是眼前一亮,微微笑了起来,摩挲着手掌,不住点头:“二郎此计甚妙!”
他倒没有想那么远,也猜不到那些变故。
只是纯粹觉得,或许可以借此出口气,让大臣们来他面前低头服软求饶。
而他也只要求这个。
这位官家,一直都是,只要面子的过得去就算了。
其亲政至今,未有深罪一人之事,也正是在其羽翼下,大宋文坛和经济、社会,才能发展到如今的盛况。
当然,代价也是有的。
那就是国家难免陷入效率低迷,因循守旧,人浮于事的泥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