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1 第六十一章 滚刀肉
- 62 第六十二章 富弼办小报
- 63 第六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
- 64 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
- 65 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
- 66 第六十六章 工具
- 67 第六十七节 奸臣的手段
- 68 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
- 69 第六十九章 预设伏笔
- 70 第七十章 头大的官家
- 71 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毙
- 72 第七十二章 鸡汤没喝够啊!
- 73 第七十三章 一切尽在掌握
- 74 第七十四章 人质
- 75 第七十五章 实验的想法
- 76 第七十六章 洗脑(1)
- 77 第七十七章 洗脑(2)
- 78 第七十八章 实验(2)
- 79 第七十九章 实验(2)
- 80 第八十章 实验(3)
- 81 第八十一章 潜龙在渊(1)
- 82 第八十二章 潜龙在渊(2)
- 83 第八十三章 惊雷(1)
- 84 第八十四章 惊雷(2)
- 85 第八十五章 大宋掷弹兵(1)
- 86 第八十六章 大宋掷弹兵(2)
- 87 第八十七章 恰同学少年
- 88 第八十八章 青唐来使(1)
- 89 第八十九章 青唐来使(2)
- 90 第九十章 缘由
- 91 第九十一章 爱是一道光
- 92 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93 第九十三章 惊变(1)
- 94 第九十四章 惊变(2)
- 95 第九十五章 唐王(1)
- 96 第九十六章 唐王(2)
- 97 第九十七章 孝子(1)
- 98 第九十八章 孝子(2)
- 99 第九十九章 听政(1)
- 100 第一百章 听政(2)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谋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回禀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计议
- 104 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
- 106 第一百零六节 辽国谋议(1)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辽国谋议(2)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边事(1)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边事(2)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会议(1)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会议(2)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馈赠(1)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馈赠(2)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拨离间(1)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拨离间(2)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汉家阿舅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庆暦之盟(1)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庆暦之盟(2)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庆暦之盟(3)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爷爷(1)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爷爷(2)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贼(1)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贼(2)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
- 131 第一百三十一节 入寇(2)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危(1)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毙
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毙
第二天,赵昕就知道了,昨夜之事发酵的结果。市井舆论姑且不提。
单单是朝堂上,就起了好大波澜。
首相吕夷简连夜入宫伏閤求对,于是,赵祯在延和殿偏殿接见。
面对首相,这位官家终于是做出了决定。
以宁华殿女彤史、清河郡夫人张氏不能侍奉才人,未能规劝的名义,落为宫人,收回郡夫人的封号。
并罢殿前司都指挥使曹佾为左藏库使,无诏不得入宫。
于是,勉强平息了朝野议论。
赵昕得知,叹了口气:“不愧是我爹!”
“前世今生,如出一辙!”
赵祯的决定,表面上是各打五十大板,但实则却已经严重偏袒那位宁华殿的张才人了。
不过是贬了一个她的身边人,收回封号而已。
兴许要不了几个月,就能随便找个借口,重新赐封。
反而是曹皇后,损失惨重。
其胞弟曹佾的殿前司都指挥使被罢,更被禁止随意出入宫闱。
曹氏的势力,将因此被重创!
一个不小心,甚至有可能从国家的顶级将门世家的位置上陨落。
毋庸置疑,偏向性已经是昭然若揭。
赵祯不喜欢曹皇后,甚至厌恶这个皇后,皇城之内,自此将成为公开的秘密。
“如此,倒是正合朕意!”赵昕摩挲着手,思考着此事可能带来的影响。
然后他就发现,事情似乎比他预想的要有利多了。
曹皇后被赵祯厌弃的事情,一旦为宫廷上下所共知,那么,这必然削弱曹皇后的影响力与权柄。
这对将来是有好处。
更妙的是,此事必然会刺激到一些人,让他们敢于铤而走险,做一些他人所不敢想的事情。
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就会出现征兆,甚至被人付诸行动!
而这,正是赵昕想要的。
于是,他想了想,决定再给一些刺激。
便将甘昭吉唤到近前,吩咐道:“甘崇班,卿传令下去,让春坊膳房,煮些滋补之品,送去椒房献给皇后,以为孤孝敬之用……”
甘昭吉没有想太多,便恭身道:“臣遵命……”
反而是刘永年,目光灼灼,眼中闪过一些明暗交杂的神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刘永年是章献明肃太后带在身边养大的,从小就在这皇城里,又自幼聪明、机警,对皇城上下可谓了解极深。
他很清楚,寿国公此举,一定会激怒那位张才人。
可是,他也没有劝谏的理由。
因为,朝臣们会喜欢看到这个情况。
皇嗣孝顺皇后,更是民间百姓和士人们都喜闻乐见的剧本。
休说是他这个臣子了,便是官家,也无可奈何。
至于官家本人的感观,张才人的喜怒,于天下、朝臣来说,不值一提。
所以,那位张才人,终究只能无能狂怒,或者她聪明一点的话,就该借机顺驴下坡,去向皇后请罪。
如此,或许能既得朝臣与天下好感,又赚到这位寿国公的善意,还能让官家知道这位才人确实善解人意,从此更加宠爱、怜惜。
只是……
她能有这么聪明吗?
…………………………
啪啪啪!
宁华殿中,一个个精美无比的瓷器,被摔到地上,立即碎了一地。
名贵的锦缎,在地板上横七竖八的躺着。
暴怒的才人的咆哮声,闻于内外。
“曹八娘!”她喊着那位椒房皇后的闺名:“汝给我等着!”
“还有赵受益,你这个没良心的!”就连当朝官家的旧名,她也是随口而出。
“娘娘慎言……慎言……”在她旁边,王守规连忙上前抱住她的大腿,磕头规劝着:“这些话可不能随便说啊,万一传出去,被台谏官知晓,臣担心……”
这位才人才终于平息了怒火,铁着脸,坐到床榻上,饱满的胸脯,起起伏伏,美的让人心醉的俏脸,寒霜密布。
“春坊的那个稚子,我是指望不上了……”
“人家可是‘孝子’呢!”这位才人看着王守规,低着头,自语道:“终究,还是得有一个自己的儿子!”
没有儿子,就没有未来。
这一点,这位才人心里面还是很清楚的。
“我听说,过去郭皇后在的时候,太医局的杨喜,常常敬献各种方子,俞才人也跟着一起吃,于是果然怀上了龙子,只是不幸早夭……”
“有这个事情吗?”
“是有这个事情……”王守规拜道:“不过,因为皇子早夭,所以杨喜被逐出宫了……”
“招他回来!”张才人冷冷的下令,她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的想要一个儿子。
她的儿子,如此,便能母凭子贵,再不用像现在这样看人脸色,寄人篱下。
“臣……”王守规看着这位才人,本来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吞了回去,终于是拜道:“遵娘娘德音!”
出了宁华殿,王守规叹息了一声,又摇了摇头。
因为,他知道,这位宁华殿的女主人的一切努力,恐怕都是徒劳的。
便是有了儿子,又能怎样呢?
这个国家未来的主君,已经是注定的了。
除非,那春坊之中的主人有什么意外,不然,别说一个儿子了,就是十个儿子也没用。
官家也好,朝臣也罢,都不会接受除那位国公以外的其他选择。
特别是朝臣们!
没看到两府宰臣,现在都一门心思的想要往春坊里安插自己的子侄吗?
吕夷简连他的宝贝儿子吕公著都从寿州招回汴京。
他们这些内臣,更是早已经得到消息。
官家已经有意招资政殿大学士知天雄军李迪回京,希望这位曾经的资善堂侍讲,能像当年辅佐他一样进入春坊辅佐和教导那位国公。
而这是立储的信号!
想到这里,王守规的内心就惶恐和担忧起来。
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他必须做些什么?
恰在此时,王守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人——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杨怀敏。
“杨供奉……”王守规迎上前去问道:“您来宁华殿是?”
“为王兄而来……”杨怀敏看着王守规,将他拉到僻静之处,小声的道:“王兄,你我不能坐以待毙!”
王守规于是抬起头,看着杨怀敏,神色也坚毅起来。
他们这些内臣的胆子,从来都不小!
就像眼前这个杨怀敏,当年只是区区内侍,就敢逼死曹利用!
单单是朝堂上,就起了好大波澜。
首相吕夷简连夜入宫伏閤求对,于是,赵祯在延和殿偏殿接见。
面对首相,这位官家终于是做出了决定。
以宁华殿女彤史、清河郡夫人张氏不能侍奉才人,未能规劝的名义,落为宫人,收回郡夫人的封号。
并罢殿前司都指挥使曹佾为左藏库使,无诏不得入宫。
于是,勉强平息了朝野议论。
赵昕得知,叹了口气:“不愧是我爹!”
“前世今生,如出一辙!”
赵祯的决定,表面上是各打五十大板,但实则却已经严重偏袒那位宁华殿的张才人了。
不过是贬了一个她的身边人,收回封号而已。
兴许要不了几个月,就能随便找个借口,重新赐封。
反而是曹皇后,损失惨重。
其胞弟曹佾的殿前司都指挥使被罢,更被禁止随意出入宫闱。
曹氏的势力,将因此被重创!
一个不小心,甚至有可能从国家的顶级将门世家的位置上陨落。
毋庸置疑,偏向性已经是昭然若揭。
赵祯不喜欢曹皇后,甚至厌恶这个皇后,皇城之内,自此将成为公开的秘密。
“如此,倒是正合朕意!”赵昕摩挲着手,思考着此事可能带来的影响。
然后他就发现,事情似乎比他预想的要有利多了。
曹皇后被赵祯厌弃的事情,一旦为宫廷上下所共知,那么,这必然削弱曹皇后的影响力与权柄。
这对将来是有好处。
更妙的是,此事必然会刺激到一些人,让他们敢于铤而走险,做一些他人所不敢想的事情。
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就会出现征兆,甚至被人付诸行动!
而这,正是赵昕想要的。
于是,他想了想,决定再给一些刺激。
便将甘昭吉唤到近前,吩咐道:“甘崇班,卿传令下去,让春坊膳房,煮些滋补之品,送去椒房献给皇后,以为孤孝敬之用……”
甘昭吉没有想太多,便恭身道:“臣遵命……”
反而是刘永年,目光灼灼,眼中闪过一些明暗交杂的神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刘永年是章献明肃太后带在身边养大的,从小就在这皇城里,又自幼聪明、机警,对皇城上下可谓了解极深。
他很清楚,寿国公此举,一定会激怒那位张才人。
可是,他也没有劝谏的理由。
因为,朝臣们会喜欢看到这个情况。
皇嗣孝顺皇后,更是民间百姓和士人们都喜闻乐见的剧本。
休说是他这个臣子了,便是官家,也无可奈何。
至于官家本人的感观,张才人的喜怒,于天下、朝臣来说,不值一提。
所以,那位张才人,终究只能无能狂怒,或者她聪明一点的话,就该借机顺驴下坡,去向皇后请罪。
如此,或许能既得朝臣与天下好感,又赚到这位寿国公的善意,还能让官家知道这位才人确实善解人意,从此更加宠爱、怜惜。
只是……
她能有这么聪明吗?
…………………………
啪啪啪!
宁华殿中,一个个精美无比的瓷器,被摔到地上,立即碎了一地。
名贵的锦缎,在地板上横七竖八的躺着。
暴怒的才人的咆哮声,闻于内外。
“曹八娘!”她喊着那位椒房皇后的闺名:“汝给我等着!”
“还有赵受益,你这个没良心的!”就连当朝官家的旧名,她也是随口而出。
“娘娘慎言……慎言……”在她旁边,王守规连忙上前抱住她的大腿,磕头规劝着:“这些话可不能随便说啊,万一传出去,被台谏官知晓,臣担心……”
这位才人才终于平息了怒火,铁着脸,坐到床榻上,饱满的胸脯,起起伏伏,美的让人心醉的俏脸,寒霜密布。
“春坊的那个稚子,我是指望不上了……”
“人家可是‘孝子’呢!”这位才人看着王守规,低着头,自语道:“终究,还是得有一个自己的儿子!”
没有儿子,就没有未来。
这一点,这位才人心里面还是很清楚的。
“我听说,过去郭皇后在的时候,太医局的杨喜,常常敬献各种方子,俞才人也跟着一起吃,于是果然怀上了龙子,只是不幸早夭……”
“有这个事情吗?”
“是有这个事情……”王守规拜道:“不过,因为皇子早夭,所以杨喜被逐出宫了……”
“招他回来!”张才人冷冷的下令,她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的想要一个儿子。
她的儿子,如此,便能母凭子贵,再不用像现在这样看人脸色,寄人篱下。
“臣……”王守规看着这位才人,本来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吞了回去,终于是拜道:“遵娘娘德音!”
出了宁华殿,王守规叹息了一声,又摇了摇头。
因为,他知道,这位宁华殿的女主人的一切努力,恐怕都是徒劳的。
便是有了儿子,又能怎样呢?
这个国家未来的主君,已经是注定的了。
除非,那春坊之中的主人有什么意外,不然,别说一个儿子了,就是十个儿子也没用。
官家也好,朝臣也罢,都不会接受除那位国公以外的其他选择。
特别是朝臣们!
没看到两府宰臣,现在都一门心思的想要往春坊里安插自己的子侄吗?
吕夷简连他的宝贝儿子吕公著都从寿州招回汴京。
他们这些内臣,更是早已经得到消息。
官家已经有意招资政殿大学士知天雄军李迪回京,希望这位曾经的资善堂侍讲,能像当年辅佐他一样进入春坊辅佐和教导那位国公。
而这是立储的信号!
想到这里,王守规的内心就惶恐和担忧起来。
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他必须做些什么?
恰在此时,王守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人——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杨怀敏。
“杨供奉……”王守规迎上前去问道:“您来宁华殿是?”
“为王兄而来……”杨怀敏看着王守规,将他拉到僻静之处,小声的道:“王兄,你我不能坐以待毙!”
王守规于是抬起头,看着杨怀敏,神色也坚毅起来。
他们这些内臣的胆子,从来都不小!
就像眼前这个杨怀敏,当年只是区区内侍,就敢逼死曹利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