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 第十章 交易
- 11 第十一章 南厅
- 12 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梦
- 13 第十三章 富弼(1)
- 14 第一十四章 富弼(2)
- 15 第十五章 富弼(3)
- 16 第一十六章 参政(1)
- 17 第一十七章 参政(2)
- 18 第一十八章 参政(3)
- 19 第一十九章 参政(4)
- 20 第二十章 参政(5)
- 21 第二十一章 国公千秋(1)
- 22 第二十二章 国公千秋(2)
- 23 第二十三章 国公千秋(3)
- 24 第二十四章 国公千秋(4)
- 25 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
- 26 第二十六章 倾国才人(1)
- 27 第二十六章 倾国才人(2)
- 28 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丑
- 29 第二十八章 风流官家
- 30 第二十九章 外戚(1)
- 31 第三十一章 外戚(2)
- 32 第三十二章 忽闻汴京有圣王(1)
- 33 第三十三章 忽闻汴京有圣王(2)
- 34 第三十四章 忽闻汴京有圣王(3)
- 35 第三十五章 元昊气晕了(1)
- 36 第三十六章 元昊气晕了(2)
- 37 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气晕了(3)
- 38 第三十八章 国公圣明(1)
- 39 第三十九章 国公圣明(2)
- 40 第四十章 国公圣明(3)
- 41 第四十一章 国公圣明(4)
- 42 第四十二章 国公圣明(5)
- 43 第四十三章 国公圣明(6)
- 44 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
- 45 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
- 46 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
- 47 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壮年
- 48 第四十八章 屁股决定脑袋
- 49 第四十九章 前世阴霾
- 50 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
- 51 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
- 52 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
- 53 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
- 54 第五十四章 打草惊蛇(1)
- 55 第五十五章 打草惊蛇(2)
- 56 第五十六章 人事纷纷
- 57 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惊(1)
- 58 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惊(2)
- 59 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钱才可以变得更强
- 60 第六十章 小报
- 61 第六十一章 滚刀肉
- 62 第六十二章 富弼办小报
- 63 第六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
- 64 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
- 65 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
- 66 第六十六章 工具
- 67 第六十七节 奸臣的手段
- 68 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
- 69 第六十九章 预设伏笔
- 70 第七十章 头大的官家
- 71 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毙
- 72 第七十二章 鸡汤没喝够啊!
- 73 第七十三章 一切尽在掌握
- 74 第七十四章 人质
- 75 第七十五章 实验的想法
- 76 第七十六章 洗脑(1)
- 77 第七十七章 洗脑(2)
- 78 第七十八章 实验(2)
- 79 第七十九章 实验(2)
- 80 第八十章 实验(3)
- 81 第八十一章 潜龙在渊(1)
- 82 第八十二章 潜龙在渊(2)
- 83 第八十三章 惊雷(1)
- 84 第八十四章 惊雷(2)
- 85 第八十五章 大宋掷弹兵(1)
- 86 第八十六章 大宋掷弹兵(2)
- 87 第八十七章 恰同学少年
- 88 第八十八章 青唐来使(1)
- 89 第八十九章 青唐来使(2)
- 90 第九十章 缘由
- 91 第九十一章 爱是一道光
- 92 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93 第九十三章 惊变(1)
- 94 第九十四章 惊变(2)
- 95 第九十五章 唐王(1)
- 96 第九十六章 唐王(2)
- 97 第九十七章 孝子(1)
- 98 第九十八章 孝子(2)
- 99 第九十九章 听政(1)
- 100 第一百章 听政(2)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谋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回禀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计议
- 104 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
- 106 第一百零六节 辽国谋议(1)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辽国谋议(2)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边事(1)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边事(2)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会议(1)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会议(2)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馈赠(1)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馈赠(2)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拨离间(1)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拨离间(2)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汉家阿舅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庆暦之盟(1)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庆暦之盟(2)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庆暦之盟(3)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爷爷(1)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爷爷(2)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贼(1)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贼(2)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
- 131 第一百三十一节 入寇(2)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危(1)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章 参政(5)
第二十章 参政(5)
到了晚上,赵昕刚刚喝过奶,就得到了消息,政事堂集议,正府与枢府最终以三比三平手,两府不欢而散。没过多久,杨怀敏就跑来献宝,将刚刚探知的投票结果告诉赵昕。
枢府这边,章得象、郑戬、杜衍,投票支持。
正府那边,吕夷简、王贻永、程琳,投了反对票。
有两个人弃权——晁宗悫和宋痒。
这让赵昕皱起了眉头。
晁宗悫和宋痒弃权,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结果还在接受范围,至少没输,不是吗?
按照制度,既然集议两府相持不能决,那么,必然上奏御前,请求御裁。
所以,吕夷简、章得象以及正府、枢府的大员,此刻应该到了延和殿外,伏閤请罪上奏了。
于是,赵昕知道,他很快就要迎来此生之中他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能不能过关,能不能让人信服?
直接决定了他现在和未来,能不能干预和插手国政,能干预多深?插手多深?
这很重要,也很关键!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虽然他现在才两岁,但却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重新品尝那名为权力的毒药的滋味了。
甚至,连一刻都不愿多等!
因为,他已经品尝过了权力的味道。
实在难以戒除!
这就好比后世一个身家亿万的富豪,每天豪宅名车,会所明星,忽然叫他一无所有,他如何忍受的了?
君王亦然!
于是,赵昕立刻开始准备。
首先,便是藏书,他自醒来后,就特意在这春坊藏书里,找了大量的典章书册。
其中,就包括了《太宗御集》与《真宗御集》这两部大块头。
所谓御集,就是君王的诏书、赦命、制书以及平时留下的文字,至少从唐代起,中国王朝就有这个传统了。
《新唐书》之中就记录了唐代有太宗御集四十卷、高宗御集八十六卷、中宗御集四十卷……
到了大宋,从太宗开始,就格外重视御集的编纂与修订工作。
而且是从君王生前就开始修订与编纂御集。
大宋的历代君王,都将御集修订与编纂视为国家的重点项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在皇城禁中西北专门划出一个宫殿群,用来专门保存和收藏相关御集。
譬如太宗御集所藏的地方叫龙图阁,真宗御集所藏之处,名为天章阁。
当今官家,赵昕之父御集所藏之地,则名为宝文阁。
各阁皆设有学士、直学士之职,以优待近臣或者荣宠文官。
毕竟,能名某某阁学士,就意味着这个人能帮皇帝整理这些文字,修订这些御集。
那就是自己人啊!
简在帝心啊!
更何况,带了馆职的文官,俸禄平白就要比别人多一份!
像龙图阁学士,就能每个月多拿十五千的添支钱,加上按照制度,学士馆职本官再低也能有一百二千的料钱,此外,每年还给发春、冬绫各五匹,绢十七匹,罗一匹,锦五十两的布料,另外国家还给负担七个元随的开支。
又有荣誉,又有高额俸禄拿,所以,大宋文臣只要是进士出身的,无不以为阁学士为荣誉。
有了这些精英的加盟后,历代君王的御集,那叫一个修订的又好又美。
便是某位君王不小心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这些家伙也能想办法粉饰出一个心怀天下,胸襟宽广的仁君形象来。
也就是真宗玩的太大,实在没办法帮他掩饰,才让那位先帝的形象略略的有些差。
不过,也是相对而言。
不信,换任何一个别的朝代,就真宗的所作所为,谥号能是真?
灵、神、恒才是他的盖棺定论吧!
而这些先帝们费尽心思修订的御集,此刻,成为了赵昕可以利用的对象。
这两天,他有时间有精力的时候,就命人搬来藏于春坊的这些大部头的副本,快速的翻阅了一遍。
给人的感觉,自是不明觉厉。
但也没有人敢问他能不能看懂,都只能在旁边瞧着。
此时,赵昕又命人特意将这些御集重新搬了出来,自己装模作样的坐在床榻上,让宫女帮他翻动着书页。
自己则在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读着这些御集上的文字。
“闳散同功,归马遂隆于周道。萧张叶力,断蛇因肇于汉基。必资佐命之臣,以辅兴王之业……”
“财成天地者,元后之道。燮理阴阳者,冢宰之权。其有早践岩廊,久参机务。既著弥纶之效,宜升辅相之资……”
一段段晦涩的文字,从他嘴里念出来。
周遭宫女、宦官、侍从,听得面红耳赤,心跳加速,难以自抑。
若说从前,他们或许或多或少,还在疑问,还在徘徊,还在揣测。
但现在……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在耳中所闻的那国公流畅而稚嫩的诵读声中,所有疑问,所有揣测,俱都烟消云散。
剩下来的,只有对冥冥中不可知的天命的敬畏以及对面前这位‘生而圣王’的大宋国公的无尽孺慕与仰慕、崇拜和敬畏之心!
没办法!
就和欧陆的人,再怎么样,也信上帝,哪怕是后世科学昌明,信息发达的时代,依然有无数保守的信徒,虔信着他们的信仰。
认定上帝创世,认定他们是其主的羔羊与罪人。
而在东方,根深蒂固的则是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对天命、天道与自然的敬畏。
即使是那位未来的拗相公,也不敢说‘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反而要极力撇清,这些话不是他说的。
都是别人的栽赃陷害!
于是,在赵昕的朗朗诵读声中,整个春坊内外,殿堂上下,每一个人都恭身膜拜。
膜拜这神迹,膜拜这圣音。
终于,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
然后,在殿堂门外,停了下来。
他们听着从殿中传出来的声声诵读声,每一个人的脸色都变得极为精彩。
有高兴、振奋的。
自然也有晦涩、沮丧者,不过,这些人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每一个人都迅速展露笑容。
“官家,此诚天下之幸也!”吕夷简迅速的上前拜道:“臣斗胆,请官家将国公今夜诵书之事,晓瑜中外,布告天下!”
戴着璞头帽,穿着一身便服的官家闻言,笑的犹如一个三岁的孩子。
枢府这边,章得象、郑戬、杜衍,投票支持。
正府那边,吕夷简、王贻永、程琳,投了反对票。
有两个人弃权——晁宗悫和宋痒。
这让赵昕皱起了眉头。
晁宗悫和宋痒弃权,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结果还在接受范围,至少没输,不是吗?
按照制度,既然集议两府相持不能决,那么,必然上奏御前,请求御裁。
所以,吕夷简、章得象以及正府、枢府的大员,此刻应该到了延和殿外,伏閤请罪上奏了。
于是,赵昕知道,他很快就要迎来此生之中他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能不能过关,能不能让人信服?
直接决定了他现在和未来,能不能干预和插手国政,能干预多深?插手多深?
这很重要,也很关键!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虽然他现在才两岁,但却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重新品尝那名为权力的毒药的滋味了。
甚至,连一刻都不愿多等!
因为,他已经品尝过了权力的味道。
实在难以戒除!
这就好比后世一个身家亿万的富豪,每天豪宅名车,会所明星,忽然叫他一无所有,他如何忍受的了?
君王亦然!
于是,赵昕立刻开始准备。
首先,便是藏书,他自醒来后,就特意在这春坊藏书里,找了大量的典章书册。
其中,就包括了《太宗御集》与《真宗御集》这两部大块头。
所谓御集,就是君王的诏书、赦命、制书以及平时留下的文字,至少从唐代起,中国王朝就有这个传统了。
《新唐书》之中就记录了唐代有太宗御集四十卷、高宗御集八十六卷、中宗御集四十卷……
到了大宋,从太宗开始,就格外重视御集的编纂与修订工作。
而且是从君王生前就开始修订与编纂御集。
大宋的历代君王,都将御集修订与编纂视为国家的重点项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在皇城禁中西北专门划出一个宫殿群,用来专门保存和收藏相关御集。
譬如太宗御集所藏的地方叫龙图阁,真宗御集所藏之处,名为天章阁。
当今官家,赵昕之父御集所藏之地,则名为宝文阁。
各阁皆设有学士、直学士之职,以优待近臣或者荣宠文官。
毕竟,能名某某阁学士,就意味着这个人能帮皇帝整理这些文字,修订这些御集。
那就是自己人啊!
简在帝心啊!
更何况,带了馆职的文官,俸禄平白就要比别人多一份!
像龙图阁学士,就能每个月多拿十五千的添支钱,加上按照制度,学士馆职本官再低也能有一百二千的料钱,此外,每年还给发春、冬绫各五匹,绢十七匹,罗一匹,锦五十两的布料,另外国家还给负担七个元随的开支。
又有荣誉,又有高额俸禄拿,所以,大宋文臣只要是进士出身的,无不以为阁学士为荣誉。
有了这些精英的加盟后,历代君王的御集,那叫一个修订的又好又美。
便是某位君王不小心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这些家伙也能想办法粉饰出一个心怀天下,胸襟宽广的仁君形象来。
也就是真宗玩的太大,实在没办法帮他掩饰,才让那位先帝的形象略略的有些差。
不过,也是相对而言。
不信,换任何一个别的朝代,就真宗的所作所为,谥号能是真?
灵、神、恒才是他的盖棺定论吧!
而这些先帝们费尽心思修订的御集,此刻,成为了赵昕可以利用的对象。
这两天,他有时间有精力的时候,就命人搬来藏于春坊的这些大部头的副本,快速的翻阅了一遍。
给人的感觉,自是不明觉厉。
但也没有人敢问他能不能看懂,都只能在旁边瞧着。
此时,赵昕又命人特意将这些御集重新搬了出来,自己装模作样的坐在床榻上,让宫女帮他翻动着书页。
自己则在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读着这些御集上的文字。
“闳散同功,归马遂隆于周道。萧张叶力,断蛇因肇于汉基。必资佐命之臣,以辅兴王之业……”
“财成天地者,元后之道。燮理阴阳者,冢宰之权。其有早践岩廊,久参机务。既著弥纶之效,宜升辅相之资……”
一段段晦涩的文字,从他嘴里念出来。
周遭宫女、宦官、侍从,听得面红耳赤,心跳加速,难以自抑。
若说从前,他们或许或多或少,还在疑问,还在徘徊,还在揣测。
但现在……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在耳中所闻的那国公流畅而稚嫩的诵读声中,所有疑问,所有揣测,俱都烟消云散。
剩下来的,只有对冥冥中不可知的天命的敬畏以及对面前这位‘生而圣王’的大宋国公的无尽孺慕与仰慕、崇拜和敬畏之心!
没办法!
就和欧陆的人,再怎么样,也信上帝,哪怕是后世科学昌明,信息发达的时代,依然有无数保守的信徒,虔信着他们的信仰。
认定上帝创世,认定他们是其主的羔羊与罪人。
而在东方,根深蒂固的则是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对天命、天道与自然的敬畏。
即使是那位未来的拗相公,也不敢说‘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反而要极力撇清,这些话不是他说的。
都是别人的栽赃陷害!
于是,在赵昕的朗朗诵读声中,整个春坊内外,殿堂上下,每一个人都恭身膜拜。
膜拜这神迹,膜拜这圣音。
终于,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
然后,在殿堂门外,停了下来。
他们听着从殿中传出来的声声诵读声,每一个人的脸色都变得极为精彩。
有高兴、振奋的。
自然也有晦涩、沮丧者,不过,这些人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每一个人都迅速展露笑容。
“官家,此诚天下之幸也!”吕夷简迅速的上前拜道:“臣斗胆,请官家将国公今夜诵书之事,晓瑜中外,布告天下!”
戴着璞头帽,穿着一身便服的官家闻言,笑的犹如一个三岁的孩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