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9 第34章 我打算去趟辽海
- 120 第35章 海道经,中国行
- 121 第36章 温州、台州、宁波
- 122 第37章 北洋航线,登州卫
- 123 第38章 丽船警报
- 124 第39章 辽海捕鲸
- 125 第40章 登莱巡抚与朝鲜
- 126 第41章 建州船场
- 127 第42章 大东沟
- 128 第43章 大东沟之战一
- 129 第44章 大东沟之战二
- 130 第45章 借建州的甲仗用一用
- 131 第46章 兵过如篦
- 132 第47章 沈阳十王亭
- 133 第48章 多铎 吴三桂 阿巴泰
- 134 第49章 奔向海岸的难民
- 135 第50章 威海营守备,人和船
- 136 第51章 返航
- 137 第52章 云台山,沈廷扬
- 138 第53章 群盗中一奇男子
- 139 第54章 台北的工作及金台航线
- 140 第55章 三亚巡检分司
- 141 第56章 南海棱堡线
- 142 第57章 1643年的扩张方向
- 143 第58章 大本营会议续
- 144 第59章 权力的游戏
- 145 第60章 恩佐的南方大陆航行记1
- 146 第61章 该死的托雷斯海峡
- 147 第62章 恩佐的南方大陆航行记2,毛里求斯岛
- 148 第63章 南纬44度
- 149 第64章 毛利战舞,食人族
- 150 第65章 出征前
- 151 第66章 四国同盟1,荷兰与广南
- 152 第67章 四国同盟2 暹罗,南掌和通向云南之路。
- 153 第68章 四国联军1
- 154 第69章 四国联军2,吴哥窟
- 155 第70章 四国联军3,会战
- 156 第71章 金边条约
- 157 第1章 大幕拉开
- 158 第2章 远征前,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第一次接触
- 159 第3章 再临台北
- 160 第4章 检视筹码
- 161 第5章 舟山群岛,泗礁山
- 162 第6章 明朝的敦刻尔克,登州大撤退
- 163 第7章 帮盟友解决后顾之忧
- 164 第8章 艰苦的长江航行之旅,崇明岛
- 165 第9章 马士英、史可法
- 166 第10章 到镇江,遇到郑家的军队
- 167 第11章 金山寺,郑鸿逵
- 168 第12章 你的功罪不会由敌人来定论
- 169 第13章 送走第一波移民
- 170 第14章 十里秦淮
- 171 第15章 崖山不会重现
- 172 第16章 轩主好有文化
- 173 第17章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 174 第18章 六总兵
- 175 第19章 芜湖大营
- 176 第20章 让郑彩目瞪口呆的方国安
- 177 第21章 小袁营与景德镇
- 178 第22章 报应来的很快
- 179 第23章 女人都归我吧
- 180 第24章 南京造船基地
- 181 第25章 长江突围
- 182 第26章 与崇明的明军会师
- 183 第27章 孩子,你父亲是谁
- 184 第28章 吴淞总兵李成栋
- 185 第29章 去云台山转转
- 186 第30章 身既许国,瓦窑堡的勇者!
- 187 第31章 找李元胤买人
- 188 第32章 第一只被北风歼灭的舰队
- 189 第33章 承祖以金山为存亡耳
- 190 第34章 第二只被北风全歼的舰队
- 191 第35章 杨文骢不想跑了
- 192 第36章 戎大帅
- 193 第37章 洪承畴的酒
- 194 第38章 新的希望—从金融到工业
- 195 39章 台湾壳斗科植物,橡木舰队
- 196 第40章 海军造舰章程(上)
- 197 第41章 南十字星与你们同在
- 198 第42章 粤西巡抚
- 199 第43章 顺军领袖又投降了
- 200 第44章 甲申卷完
- 201 第1章 常压蒸汽机
- 202 第2章 锡与棉布战争
- 203 第3章 与约翰的密约
- 204 第4章 臼炮与受降
- 205 第5章 太平洋联邦
- 206 第6章 铅与锌
- 207 第7章 到琼州
- 208 第8章 琼州府的防御
- 209 第9章 以勤王的名义调兵
- 210 第10章 海南岛的沙漠
- 211 第11章 琼西厅
- 212 第12章 海峡防线与雷州赋税
- 213 第13章 疍民怎么办?
- 214 第14章 硝与军队整顿
- 215 第15章 广马
- 216 第16章 葡萄牙人的珠江口季风铁律
- 217 第17章 13号信号旗
- 218 第18章 珠江口海战1
- 219 第19章 珠江口海战2
- 220 第20章 兵败如山倒
- 221 第21章 龙石岛、凯岩城及君临
- 222 第22章 有债必还
- 223 第23章 征服沙捞越的计划
- 224 第24章 长子南征
- 225 第25章 台海风云
- 226 第26章 朱由梁
- 227 第27章 闽江口拆迁
- 228 第28章 鼓山
- 229 第29章 从营地中醒来
- 230 第30章 火绳枪的缺陷
- 231 第31章 收割
- 232 第32章 破城
- 233 第33章 台北府的一些麻烦
- 234 第34章 最后的防线
- 235 第35章 琼海壁垒的总设计师,何良焘
- 236 第36章 看不见的防火墙
- 237 第37章 豫湘桂?
- 238 第38章 穆里尼奥式防守
- 239 第39章 瞿式耜的家书
- 240 第40章 电白男儿
- 241 第41章 廉州合浦港
- 242 第42章 北南沙海流
- 243 第43章 平甲板炮舰
- 244 第44章 天钟法测经度
- 245 第45章 试造舰,伯伦希尔、休伯利安
- 246 第46章 来自澳洲的报告
- 247 第47章 新殖民地
- 248 第48章 船团
- 249 第49章 台北的雪
- 250 第50章 做军事专从点名、看操、查岗
- 251 第51章 沙盘复原的1647年战局
- 252 第52章 批判的武器
- 253 第53章 赵微波
- 254 第54章 赵夫人歌
- 255 第55章 古晋行政长官辖区
- 256 第56章 权力来自于人民
- 257 第57章 后江行政长官辖区
- 258 第58章 湖南拿什么来抵抗?
- 259 第59章 平黎疏
- 260 第60章 海南大十字路
- 261 第61章 出兵是责任
- 262 第62章 电白长坡要塞
- 263 第63章 化路为田
- 264 第64章 人事调整
- 265 第65章 南流江河谷
- 266 第66章 郁林州
- 267 第67章 郁林州2
- 268 第68章 四封信
- 269 第69章 给远征军找块地盘
- 270 第70章 两广与苏州离谱的税负差距
- 271 第71章 马吉翔以后我来杀
- 272 第1章 战争与和平法权
- 273 第2章 四级舰
- 274 第3章 海军造舰手册中
- 275 第4章 安置新来的海盗
- 276 第5章 犹太人
- 277 第6章 打垮葡萄牙的阿曼印度洋“帝国”
- 278 第7章 所罗门王的国度
- 279 第8章 谁觉得能挡住忠贞营,请去战场上试试。
- 280 第9章 贺州
- 281 第10章 情怀带兵是用爱发电
- 282 第11章 商量好了再出队
- 283 第12章 道州大捷
- 284 第13章 三水至新宁的潭江出海口
- 285 第14章 运粮贺州
- 286 第15章 两个撤退方向
- 287 第16章 佛山
- 288 第17章 重整粤西外围防线1
- 289 第18章 杜永和、李元胤
- 290 第19章 高一功、李来亨
- 291 第20章 杨展案,重整粤西外围防线2
- 292 第21章 重整粤西防线3
- 293 第22章 因明军打粮而逐渐崩坏的福建、浙江
- 294 第23章 舟山
- 295 第24章 广州之战1
- 296 第25章 广州之战2
- 297 第26章 广州之战3
- 298 第27章 广州之战4
- 299 第28章 广州之战5
- 300 第29章 广州之战6
- 301 第30章 我离开了,但是我终将回来。
- 302 第31章 投奔怒海
- 303 序章
- 304 第1章 元老院首席元老
- 305 第2章 凌卫城
- 306 第3章 高雷之战1
- 307 第4章 高雷之战2
- 308 第5章 高雷之战3
- 309 第6章 高雷之战4
- 310 第7章 电白之战
- 311 第8章 高雷之战5
- 312 第9章 高雷之战(完)
- 313 第10章 钦廉战区1
- 314 第11章 钦廉战区2
- 315 第12章 沈上达
- 316 第13章 防军、练军、新军
- 317 第14章 急转直下
- 318 第15章 出征的舰队
- 319 第16章 马尼拉僵局
- 320 第17章 决战马尼拉湾
- 321 第18章 俘虏
- 322 第19章 婆罗洲的明香社
- 323 第20章 神、黄金、荣誉,3G原则
- 324 第21章 禁海令下的共同立场
- 325 第22章 三亚条约、北洋航线
- 326 第23章 新东江镇,反攻先锋
- 327 第24章 东南局势
- 328 第25章 陆军比海军贵
- 329 第26章 登莱海防
- 330 第27章 鞑靼人的海防卫所
- 331 第28章 登州水城
- 332 第29章 新的狼烟
- 333 第30章 关外旗营
- 334 第31章 增援胶州
- 335 第32章 李朝
- 336 第33章 黄金
- 337 第34章 更多的人,更多的黄金。
- 338 第35章 迁界禁海令
- 339 第36章 鞑靼兵力、财力;洪饷、士绅向背;历史的轮回
- 340 第37章 荷兰人的动向
- 341 第38章 线式革命
- 342 第39章 来复枪
- 343 第40章 骑兵和军费
- 344 第41章 盛宴
- 345 第1章 钢铁脊梁
- 346 第2章 王微堡
- 347 第3章 混成旅
- 348 第4章 集结
- 349 第5章 官村吊打
- 350 第6章 前夜
- 351 第7章 强渡
- 352 第8章 雷州铁壁
- 353 第9章 靖南藩
- 354 第10章 细细的红线
- 355 第11章 马队
- 356 第12章 骑兵
- 357 第13章 请战
- 358 第14章 击穿
- 359 第15章 战果
- 360 第16章 重设防区
- 361 第17章 藉田之礼
- 362 第18章 西线
- 363 第19章 路是自己选的
- 364 第20章 回浙江
- 365 第21章 水稻多了能淹死人
- 366 第22章 棉布及三国同盟条约
- 367 第23章 西南季风
- 368 第24章 湄公河上的老铁
- 369 第25章 南掌王国与奴隶战争
- 370 第26章 金三角1
- 371 第27章 金三角2
- 372 第28章 金三角3
- 373 第29章 孟加拉湾
- 374 第30章 伊洛瓦底江
- 375 第31章 我在破房子上踢一脚
- 376 第32章 无限正义与持续自由
- 377 第33章 大陆战局
- 378 第34章 序列
- 379 第35章 虎门
- 380 第36章 战犯录
- 381 第37章 伶仃洋
- 382 第38章 约束明军的军纪
- 383 第39章 虎门之战
- 384 第40章 东莞ISO
- 385 第41章 珠江内河之战
- 386 第42章 攻城
- 387 第43章 换船
- 388 第44章 破城
- 389 第45章 中场休息
- 390 第46章 郑成功
- 391 第47章 全局
- 392 第48章 八百里钢钳1
- 393 第49章 八百里钢钳2
- 394 第50章 八百里钢钳3
- 395 第51章 八百里钢钳4
- 396 第52章 八百里钢钳5
- 397 第53章 八百里钢钳6
- 398 第54章 八百里钢钳7
- 399 第55章 八百里钢钳8
- 400 第56章 八百里钢钳9
- 401 第57章 八百里钢钳10
- 402 第58章 八百里钢钳11
- 403 第59章 八百里钢钳(完)
- 404 第60章 北伐上
- 405 第61章 吴藩
- 406 第62章 紫禁城
- 407 第63章 北伐中
- 408 第64章 北伐下(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4章 大东沟之战二
第44章 大东沟之战二
中央战场的主力是明军。
明军现在普遍的问题是没有多少人敢出城或出阵与建州散兵交战,骑兵步兵都存在这个现象。不敢进行前哨战,散兵战,或是勉强出击也是落败送人头,这样军队等于被打断了伸出的触手。
守序知道明军的战斗力仅限于他们的阵线之内,如果明军崩盘,这一仗将很难获胜。因此无论是扛骑兵,还是前哨战,他都用了自己不多的那点力量。帮他们维持队形,让边军能充分发挥出战斗力。
建州骑兵冲击的同时,他们的步兵也在中央与轻型火绳枪手接触上。建州兵几人一组,用弓箭火枪与散兵线对射。战线中央硝烟弥漫,切支丹铁炮手善于发扬火力,建州的弓箭手必须停下,开弓放箭。
军队的战斗力由其积蓄的能量构成,简化来看,火枪兵的能量是其携带的火药化学能加少部分体力。而弓箭手则完全依靠体力。中央战场的对射,让建州的弓箭手每人都射出了10多箭,与伤亡相比,战果寥寥。
随着生女真重步兵越来越靠近,轻型火绳枪手在对射中逐步后撤,建州兵跟了上去。金城军的散兵从明军阵列的空隙和两翼退到阵后,在左翼重组。
明军前两排是盾牌和长枪,然后是三排鸟铳,辽镇的王宗云统一指挥所有明军。进入七八十步的射程,建州继续他们的战术,向明军抛射轻箭。明军也用鸟枪还击,双方打的十分热闹,伤亡都不大。建州兵剩余的体力,不足让他们像以前一样持续骚扰,几轮轻箭抛射之后,便换上重箭。
清弓重箭是另外一种专门为了适应与明军冷热兵器混合军队交战而特化的武器。弓身重,重箭规制如同轻矛一般,威力很大,与投矛相比的好处是可以瞄准。缺点就是太重,携带不便,火力持续性差。
几十根重箭扎进明军队列,立刻造成显著杀伤,生女真的重甲兵借着重箭掩护贴近明军队列。
王宗云吹响军号,4门虎蹲炮击发,霰弹形成的扇面打倒接近一半的生女真死兵。这些重甲步兵就是建州豢养用来搅动明军阵型的。截止到目前,都是明军熟悉的套路。明军虽然阵型有了些混乱,但堪堪能够顶住。
建州的甲兵和略微恢复了体力的弓箭手此时也压上来了,战线部分区域开始长矛对刺。如果是一般的明军,此时基本就快要落败了,建州即将进入屠杀时刻。
原长信指挥切支丹铁炮手和部分海盗火绳枪手重新在左翼完成集结,一并调整了佛朗机回旋炮的位置。
铁炮手用小组齐射驱散建州右翼所剩不多的建州弓箭手。因为铁炮的射击,建州右翼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他们推进的速度更慢。
4门佛朗机朝建州甲兵右翼斜向射击,5轮实心弹,1轮霰弹,最外侧的建州甲兵几乎被扫空。部分切支丹丢下火绳枪抽出倭刀,同左翼的明军一起向中央卷击。
此时刚好是守序那边空心方阵与骑兵交战到最激烈的时刻,汪汇之见中间稳住了,便率领所有的海盗涌向右翼,淹没了建州剩下的骑兵。
战场并不大,王宗云的位置对战况一目了然。见建州步兵已经混乱,己方胜利在望,一阵热血涌上脑袋,他从未在这样的兵力对比下如此接近对建州的胜利。王宗云抓起一柄大刀,高呼搏杀,带着他的5个家丁杀进建州兵的人堆。
此时建州已经用完了所有的冲量,在联军打击下步步后撤。
班志富的两个奴才死命把主子从人群中拖出来。班志富向骑兵那边看了一眼,心头恶寒。戎马半生,他知道此战已无可挽回。以最快的速度脱下盔甲,接过包衣手中的棉衣马上开路。尚藩的老兵对于撤退都十分在行,虽然他们近些年已经很少做这种事了,可跑路就像本能一样镌刻在他们骨子里。见本藩副都统大人开溜,也纷纷脱离前线,丢下盔甲和碍手的兵器,向后方逃跑。
这一下就把镶蓝旗的甲兵卖了,这伙建州兵秉持了一贯顽强的作风。尽管被包围了,也依然在奋力战斗。原长信也不傻,对手好多人都有铁甲,这种时候没必要死拼。步兵掩护回旋炮就位,闪开空间后,4个霰弹子铳砸过去,血肉横飞。原长信见还有4个霰弹子铳,索性全部打完。接着所有人都涌入尸体堆,争相割取敌军首级。
班志富头也不回地绕过城寨,也不管村中的包衣和奴隶,没命地向鸭绿江上游跑去。尚藩的人从不同方向汇聚过来,班志富跑出战场后清点人数,竟然还有100多个尚藩的甲兵和旗丁。
班志富长舒一口气,“兄弟们都干的不错,人在就好。”这些甲兵旗丁是尚藩在建州立足的命根子,多活一个都是好的。
有个甲兵没心没肺的咧嘴笑了,“大人,跑路俺可最擅长了,这都跑了十几年了。”
班志富拍了他脑门一下,“兄弟们都仔细着点,咱们这就去九连城。”
不管回去后建酋和王爷会怎么处置他,班志富现在脑子里想的只有如何把从东江镇就生活在一起的这些兄弟们带回家。老东江兵们对鸭绿江区域的地形都很熟悉,三脚两脚便消失在了树林之中。
满洲镶蓝旗梅勒章京蓝拜丢光了他的骑兵,身边只剩下一个巴牙喇护军。镶蓝旗的步兵给尚藩的人做了垫背,也交待在了战场。
蓝拜满心悲凉之余,调转马头跑进村子,包衣大部分都属于镶蓝旗,他也想多带点人口回去。
进了村子后,蓝拜呼喊了几声,却不见有人出来。
巴牙喇护军牵过蓝拜的马头,“主子,尼堪的兵就要追过来了。”
蓝拜有些舍不得,村里有两个包衣他还挺喜欢的。
“主子,奴才们早就跑了。我们得快走,路上也许会碰到他们。”
蓝拜点头,牵过马正准备离开。
一个人影从屋顶上跃起,扑倒他的甲兵。蓝拜猝不及防,眼睁睁看着那个阿哈尼堪用顺刀捅进巴牙喇的面甲,切断护军的喉咙,鲜血从抽搐的盔甲里涌出。蓝拜大怒,拔出佩刀跳跃下马,他要结果这个胆大包天的尼堪。
金士英奋力躲开蓝拜手中挥舞的重剑,他的眼光撇向城寨中升起的明军战旗,咧开嘴笑的十分开心。
金士英手中没有武器,即便他有把刀也很难伤到一身重铠的蓝拜。金士英也不和蓝拜打,就在他身边绕圈子。蓝拜打了一会便吭哧吭哧直喘气,甲和兵器实在太重了,每次都打不实在让他很难受。金士英瞅准机会一拳击中蓝拜战马,战马吃痛之下跑开了。
一小队切支丹发现了这里的战况,围了过来。
蓝拜的铠甲实在太显眼了,他自知绝无幸理。解开脖子上的纽扣,脱下头盔扔在一边,露出金钱鼠尾。见这个鞑虏要拼命,几个切支丹也不废话立即开枪。蓝拜口吐鲜血,跪倒在地。金士英走过去,捡起掉落在地的重剑,这种重剑其实并不锋利,很难用来切割。金士英踢倒蓝拜的身体,用重剑锤击他的脖颈,一剑一剑,一剑又一剑,直到把他的脖子彻底砸烂。
战场中央。
守序解开盔甲,摸了摸胸口,他现在感觉好多了。冬天穿的衣服多,骨头没断,只是皮肉伤。
罗纳德被三只箭射中,抬下去前还在朝他笑。
虽然赢了,可守序毫无欣喜之意。陆战队和卫队伤亡近半,也许是两年来的战斗都比较顺利的原因,包括他在内没有想到和建州的第一次接触损失如此之惨。
金城虽然有很多先进火器,但金城的军队还无法实现标准化,目前秉持的精兵路线并不可复制。军队自身没有造血功能,战斗力依赖于今天阵亡的这些老兵骨干,而这些骨干并没有多少人,每个人都是宝贵的。
海盗们帮助整理好了尸体,守序站在那里久久不语。
地上躺着很多从美洲过来的兄弟,还有其他在亚洲加入的士兵。
守序曾经答应过他们,要让每个人都过上贵族的日子。现在他们倒在了遥远的白山黑水。一路走来不是没打过比这次伤亡更惨重的战斗,但那要么是跳帮抢劫西班牙商船,要么是被西班牙战舰逼得走投无路下的拼死反击。
这些士兵都刚刚成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留下了遗腹子。哦,不,算算时间,金城那边的婴儿都已经出世了。
无尽的悲伤爬上守序的心头,他很难去面对孤儿寡母,也很难面对元老院。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守序只能尽力照顾到他身边的人。今天他并没有做到。
在战争中,口耳相传会有很多夸大事实之处,守序一直认为只有战斗才能获取战争情报的第一手信息。
国家边界是军队可以打胜仗的最远投送范围,而这个范围究竟有多远,战斗之前没有人能知道。只有战果才能显示出极限。
这次交战让守序知道了建州有多强,与建州打有多难。
现在守序得到了信息,他打不起像这样的胜仗了。
战舰鸣响礼炮,舰队举行了一次正式的海葬。
航行还要继续,为战斗负责的事情回国再处理。守序收拾心情,检查在鸭绿江口得到了多少战利品。
建州造好的13艘船,基本是明船的式样,尖底海船,比二号福船稍小。船料都很扎实,比大部分福船实在的多。
建州的船场和船队有足够的船材完成最后的建造。木椗石碇,硬帆绳缆,建州的工艺一般,材料用的扎实。
明军驱散周围的溃兵,陆续有奴隶投奔过来,都是些被俘虏的汉民和朝鲜人。
明军现在普遍的问题是没有多少人敢出城或出阵与建州散兵交战,骑兵步兵都存在这个现象。不敢进行前哨战,散兵战,或是勉强出击也是落败送人头,这样军队等于被打断了伸出的触手。
守序知道明军的战斗力仅限于他们的阵线之内,如果明军崩盘,这一仗将很难获胜。因此无论是扛骑兵,还是前哨战,他都用了自己不多的那点力量。帮他们维持队形,让边军能充分发挥出战斗力。
建州骑兵冲击的同时,他们的步兵也在中央与轻型火绳枪手接触上。建州兵几人一组,用弓箭火枪与散兵线对射。战线中央硝烟弥漫,切支丹铁炮手善于发扬火力,建州的弓箭手必须停下,开弓放箭。
军队的战斗力由其积蓄的能量构成,简化来看,火枪兵的能量是其携带的火药化学能加少部分体力。而弓箭手则完全依靠体力。中央战场的对射,让建州的弓箭手每人都射出了10多箭,与伤亡相比,战果寥寥。
随着生女真重步兵越来越靠近,轻型火绳枪手在对射中逐步后撤,建州兵跟了上去。金城军的散兵从明军阵列的空隙和两翼退到阵后,在左翼重组。
明军前两排是盾牌和长枪,然后是三排鸟铳,辽镇的王宗云统一指挥所有明军。进入七八十步的射程,建州继续他们的战术,向明军抛射轻箭。明军也用鸟枪还击,双方打的十分热闹,伤亡都不大。建州兵剩余的体力,不足让他们像以前一样持续骚扰,几轮轻箭抛射之后,便换上重箭。
清弓重箭是另外一种专门为了适应与明军冷热兵器混合军队交战而特化的武器。弓身重,重箭规制如同轻矛一般,威力很大,与投矛相比的好处是可以瞄准。缺点就是太重,携带不便,火力持续性差。
几十根重箭扎进明军队列,立刻造成显著杀伤,生女真的重甲兵借着重箭掩护贴近明军队列。
王宗云吹响军号,4门虎蹲炮击发,霰弹形成的扇面打倒接近一半的生女真死兵。这些重甲步兵就是建州豢养用来搅动明军阵型的。截止到目前,都是明军熟悉的套路。明军虽然阵型有了些混乱,但堪堪能够顶住。
建州的甲兵和略微恢复了体力的弓箭手此时也压上来了,战线部分区域开始长矛对刺。如果是一般的明军,此时基本就快要落败了,建州即将进入屠杀时刻。
原长信指挥切支丹铁炮手和部分海盗火绳枪手重新在左翼完成集结,一并调整了佛朗机回旋炮的位置。
铁炮手用小组齐射驱散建州右翼所剩不多的建州弓箭手。因为铁炮的射击,建州右翼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他们推进的速度更慢。
4门佛朗机朝建州甲兵右翼斜向射击,5轮实心弹,1轮霰弹,最外侧的建州甲兵几乎被扫空。部分切支丹丢下火绳枪抽出倭刀,同左翼的明军一起向中央卷击。
此时刚好是守序那边空心方阵与骑兵交战到最激烈的时刻,汪汇之见中间稳住了,便率领所有的海盗涌向右翼,淹没了建州剩下的骑兵。
战场并不大,王宗云的位置对战况一目了然。见建州步兵已经混乱,己方胜利在望,一阵热血涌上脑袋,他从未在这样的兵力对比下如此接近对建州的胜利。王宗云抓起一柄大刀,高呼搏杀,带着他的5个家丁杀进建州兵的人堆。
此时建州已经用完了所有的冲量,在联军打击下步步后撤。
班志富的两个奴才死命把主子从人群中拖出来。班志富向骑兵那边看了一眼,心头恶寒。戎马半生,他知道此战已无可挽回。以最快的速度脱下盔甲,接过包衣手中的棉衣马上开路。尚藩的老兵对于撤退都十分在行,虽然他们近些年已经很少做这种事了,可跑路就像本能一样镌刻在他们骨子里。见本藩副都统大人开溜,也纷纷脱离前线,丢下盔甲和碍手的兵器,向后方逃跑。
这一下就把镶蓝旗的甲兵卖了,这伙建州兵秉持了一贯顽强的作风。尽管被包围了,也依然在奋力战斗。原长信也不傻,对手好多人都有铁甲,这种时候没必要死拼。步兵掩护回旋炮就位,闪开空间后,4个霰弹子铳砸过去,血肉横飞。原长信见还有4个霰弹子铳,索性全部打完。接着所有人都涌入尸体堆,争相割取敌军首级。
班志富头也不回地绕过城寨,也不管村中的包衣和奴隶,没命地向鸭绿江上游跑去。尚藩的人从不同方向汇聚过来,班志富跑出战场后清点人数,竟然还有100多个尚藩的甲兵和旗丁。
班志富长舒一口气,“兄弟们都干的不错,人在就好。”这些甲兵旗丁是尚藩在建州立足的命根子,多活一个都是好的。
有个甲兵没心没肺的咧嘴笑了,“大人,跑路俺可最擅长了,这都跑了十几年了。”
班志富拍了他脑门一下,“兄弟们都仔细着点,咱们这就去九连城。”
不管回去后建酋和王爷会怎么处置他,班志富现在脑子里想的只有如何把从东江镇就生活在一起的这些兄弟们带回家。老东江兵们对鸭绿江区域的地形都很熟悉,三脚两脚便消失在了树林之中。
满洲镶蓝旗梅勒章京蓝拜丢光了他的骑兵,身边只剩下一个巴牙喇护军。镶蓝旗的步兵给尚藩的人做了垫背,也交待在了战场。
蓝拜满心悲凉之余,调转马头跑进村子,包衣大部分都属于镶蓝旗,他也想多带点人口回去。
进了村子后,蓝拜呼喊了几声,却不见有人出来。
巴牙喇护军牵过蓝拜的马头,“主子,尼堪的兵就要追过来了。”
蓝拜有些舍不得,村里有两个包衣他还挺喜欢的。
“主子,奴才们早就跑了。我们得快走,路上也许会碰到他们。”
蓝拜点头,牵过马正准备离开。
一个人影从屋顶上跃起,扑倒他的甲兵。蓝拜猝不及防,眼睁睁看着那个阿哈尼堪用顺刀捅进巴牙喇的面甲,切断护军的喉咙,鲜血从抽搐的盔甲里涌出。蓝拜大怒,拔出佩刀跳跃下马,他要结果这个胆大包天的尼堪。
金士英奋力躲开蓝拜手中挥舞的重剑,他的眼光撇向城寨中升起的明军战旗,咧开嘴笑的十分开心。
金士英手中没有武器,即便他有把刀也很难伤到一身重铠的蓝拜。金士英也不和蓝拜打,就在他身边绕圈子。蓝拜打了一会便吭哧吭哧直喘气,甲和兵器实在太重了,每次都打不实在让他很难受。金士英瞅准机会一拳击中蓝拜战马,战马吃痛之下跑开了。
一小队切支丹发现了这里的战况,围了过来。
蓝拜的铠甲实在太显眼了,他自知绝无幸理。解开脖子上的纽扣,脱下头盔扔在一边,露出金钱鼠尾。见这个鞑虏要拼命,几个切支丹也不废话立即开枪。蓝拜口吐鲜血,跪倒在地。金士英走过去,捡起掉落在地的重剑,这种重剑其实并不锋利,很难用来切割。金士英踢倒蓝拜的身体,用重剑锤击他的脖颈,一剑一剑,一剑又一剑,直到把他的脖子彻底砸烂。
战场中央。
守序解开盔甲,摸了摸胸口,他现在感觉好多了。冬天穿的衣服多,骨头没断,只是皮肉伤。
罗纳德被三只箭射中,抬下去前还在朝他笑。
虽然赢了,可守序毫无欣喜之意。陆战队和卫队伤亡近半,也许是两年来的战斗都比较顺利的原因,包括他在内没有想到和建州的第一次接触损失如此之惨。
金城虽然有很多先进火器,但金城的军队还无法实现标准化,目前秉持的精兵路线并不可复制。军队自身没有造血功能,战斗力依赖于今天阵亡的这些老兵骨干,而这些骨干并没有多少人,每个人都是宝贵的。
海盗们帮助整理好了尸体,守序站在那里久久不语。
地上躺着很多从美洲过来的兄弟,还有其他在亚洲加入的士兵。
守序曾经答应过他们,要让每个人都过上贵族的日子。现在他们倒在了遥远的白山黑水。一路走来不是没打过比这次伤亡更惨重的战斗,但那要么是跳帮抢劫西班牙商船,要么是被西班牙战舰逼得走投无路下的拼死反击。
这些士兵都刚刚成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留下了遗腹子。哦,不,算算时间,金城那边的婴儿都已经出世了。
无尽的悲伤爬上守序的心头,他很难去面对孤儿寡母,也很难面对元老院。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守序只能尽力照顾到他身边的人。今天他并没有做到。
在战争中,口耳相传会有很多夸大事实之处,守序一直认为只有战斗才能获取战争情报的第一手信息。
国家边界是军队可以打胜仗的最远投送范围,而这个范围究竟有多远,战斗之前没有人能知道。只有战果才能显示出极限。
这次交战让守序知道了建州有多强,与建州打有多难。
现在守序得到了信息,他打不起像这样的胜仗了。
战舰鸣响礼炮,舰队举行了一次正式的海葬。
航行还要继续,为战斗负责的事情回国再处理。守序收拾心情,检查在鸭绿江口得到了多少战利品。
建州造好的13艘船,基本是明船的式样,尖底海船,比二号福船稍小。船料都很扎实,比大部分福船实在的多。
建州的船场和船队有足够的船材完成最后的建造。木椗石碇,硬帆绳缆,建州的工艺一般,材料用的扎实。
明军驱散周围的溃兵,陆续有奴隶投奔过来,都是些被俘虏的汉民和朝鲜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