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68 第68章 四封信
- 269 第69章 给远征军找块地盘
- 270 第70章 两广与苏州离谱的税负差距
- 271 第71章 马吉翔以后我来杀
- 272 第1章 战争与和平法权
- 273 第2章 四级舰
- 274 第3章 海军造舰手册中
- 275 第4章 安置新来的海盗
- 276 第5章 犹太人
- 277 第6章 打垮葡萄牙的阿曼印度洋“帝国”
- 278 第7章 所罗门王的国度
- 279 第8章 谁觉得能挡住忠贞营,请去战场上试试。
- 280 第9章 贺州
- 281 第10章 情怀带兵是用爱发电
- 282 第11章 商量好了再出队
- 283 第12章 道州大捷
- 284 第13章 三水至新宁的潭江出海口
- 285 第14章 运粮贺州
- 286 第15章 两个撤退方向
- 287 第16章 佛山
- 288 第17章 重整粤西外围防线1
- 289 第18章 杜永和、李元胤
- 290 第19章 高一功、李来亨
- 291 第20章 杨展案,重整粤西外围防线2
- 292 第21章 重整粤西防线3
- 293 第22章 因明军打粮而逐渐崩坏的福建、浙江
- 294 第23章 舟山
- 295 第24章 广州之战1
- 296 第25章 广州之战2
- 297 第26章 广州之战3
- 298 第27章 广州之战4
- 299 第28章 广州之战5
- 300 第29章 广州之战6
- 301 第30章 我离开了,但是我终将回来。
- 302 第31章 投奔怒海
- 303 序章
- 304 第1章 元老院首席元老
- 305 第2章 凌卫城
- 306 第3章 高雷之战1
- 307 第4章 高雷之战2
- 308 第5章 高雷之战3
- 309 第6章 高雷之战4
- 310 第7章 电白之战
- 311 第8章 高雷之战5
- 312 第9章 高雷之战(完)
- 313 第10章 钦廉战区1
- 314 第11章 钦廉战区2
- 315 第12章 沈上达
- 316 第13章 防军、练军、新军
- 317 第14章 急转直下
- 318 第15章 出征的舰队
- 319 第16章 马尼拉僵局
- 320 第17章 决战马尼拉湾
- 321 第18章 俘虏
- 322 第19章 婆罗洲的明香社
- 323 第20章 神、黄金、荣誉,3G原则
- 324 第21章 禁海令下的共同立场
- 325 第22章 三亚条约、北洋航线
- 326 第23章 新东江镇,反攻先锋
- 327 第24章 东南局势
- 328 第25章 陆军比海军贵
- 329 第26章 登莱海防
- 330 第27章 鞑靼人的海防卫所
- 331 第28章 登州水城
- 332 第29章 新的狼烟
- 333 第30章 关外旗营
- 334 第31章 增援胶州
- 335 第32章 李朝
- 336 第33章 黄金
- 337 第34章 更多的人,更多的黄金。
- 338 第35章 迁界禁海令
- 339 第36章 鞑靼兵力、财力;洪饷、士绅向背;历史的轮回
- 340 第37章 荷兰人的动向
- 341 第38章 线式革命
- 342 第39章 来复枪
- 343 第40章 骑兵和军费
- 344 第41章 盛宴
- 345 第1章 钢铁脊梁
- 346 第2章 王微堡
- 347 第3章 混成旅
- 348 第4章 集结
- 349 第5章 官村吊打
- 350 第6章 前夜
- 351 第7章 强渡
- 352 第8章 雷州铁壁
- 353 第9章 靖南藩
- 354 第10章 细细的红线
- 355 第11章 马队
- 356 第12章 骑兵
- 357 第13章 请战
- 358 第14章 击穿
- 359 第15章 战果
- 360 第16章 重设防区
- 361 第17章 藉田之礼
- 362 第18章 西线
- 363 第19章 路是自己选的
- 364 第20章 回浙江
- 365 第21章 水稻多了能淹死人
- 366 第22章 棉布及三国同盟条约
- 367 第23章 西南季风
- 368 第24章 湄公河上的老铁
- 369 第25章 南掌王国与奴隶战争
- 370 第26章 金三角1
- 371 第27章 金三角2
- 372 第28章 金三角3
- 373 第29章 孟加拉湾
- 374 第30章 伊洛瓦底江
- 375 第31章 我在破房子上踢一脚
- 376 第32章 无限正义与持续自由
- 377 第33章 大陆战局
- 378 第34章 序列
- 379 第35章 虎门
- 380 第36章 战犯录
- 381 第37章 伶仃洋
- 382 第38章 约束明军的军纪
- 383 第39章 虎门之战
- 384 第40章 东莞ISO
- 385 第41章 珠江内河之战
- 386 第42章 攻城
- 387 第43章 换船
- 388 第44章 破城
- 389 第45章 中场休息
- 390 第46章 郑成功
- 391 第47章 全局
- 392 第48章 八百里钢钳1
- 393 第49章 八百里钢钳2
- 394 第50章 八百里钢钳3
- 395 第51章 八百里钢钳4
- 396 第52章 八百里钢钳5
- 397 第53章 八百里钢钳6
- 398 第54章 八百里钢钳7
- 399 第55章 八百里钢钳8
- 400 第56章 八百里钢钳9
- 401 第57章 八百里钢钳10
- 402 第58章 八百里钢钳11
- 403 第59章 八百里钢钳(完)
- 404 第60章 北伐上
- 405 第61章 吴藩
- 406 第62章 紫禁城
- 407 第63章 北伐中
- 408 第64章 北伐下(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7章 所罗门王的国度
第7章 所罗门王的国度
普通欧洲人眼中,埃塞俄比亚是个传说。
亚历山大和埃及陷落,埃塞俄比亚成为基督教世界一块飞地,与欧洲的主流隔绝开。
在欧洲人曾经的幻想中,埃塞俄比亚是个遍地黄金,骑兵战象如云的强国。
寻找深陷在天方教战线身后的埃塞俄比亚是大航海的主题之一。野心勃勃的曼努埃尔一世命令阿尔布开克联合埃塞俄比亚攻打埃及马穆鲁克,从背后打垮天方教战线,进而重占圣地耶路撒冷。
阿尔梅达在第乌全歼埃及马穆鲁克舰队,曼努埃尔的计划具备了那么一丝可能性。第乌海战震惊了天方教世界,他们彻底失去了对印度洋制海权。过去近千年的时间,天方教从印度洋海上贸易中获取了难以计数的财富,失去印度洋,包括埃及在内的许多国家很快衰落。
阿尔梅达卸任印葡副王,阿尔布开克将注意力转向马六甲和果阿,巩固了在印度的领地,随后率领舰队进入红海。
埃及舰队覆没让红海的吉达港暴露在法兰克舰队的炮口之下。吉达紧邻麦加,从吉达至麦地那的陆路只需要9天,天方教圣地受到严重威胁。麦加和麦地那守军紧急增援吉达,阿拉伯人做好战至最后一人的准备。
红海对帆船并不友好,条件恶劣,臭名远扬。它水很浅,沿途缺少淡水,有众多的珊瑚礁和隐蔽的浅滩,只能在白天航行,夜晚下锚停船。一边走一边用铅锤探水深,非常危险。
来自沙漠的热风扫过海面,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能驶入红海。季风阻止阿尔布开克进攻吉达,葡萄牙人退到红海中唯一有淡水的卡马兰岛。阿尔布开克习惯性地修筑要塞,他选取了红海西岸厄立特里亚的马萨瓦港。如果这座要塞修筑完毕,打开通向埃塞俄比亚的通道,曼努埃尔狂热的圣战梦想也许真会实现,至少葡萄牙人可以焚毁麦加和麦地那。
一场瘟疫夺走葡萄牙舰队超过四分之一人的生命,阿尔布开克被迫撤回印度。
葡萄牙人向红海进军让天方教呆若木鸡。急迫的需求让他们立即抛弃孱弱的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在各方运作下,天方教顶梁柱奥斯曼土耳其几乎兵不血刃接管埃及。土耳其重整吉达港防务,并占领厄立特里亚。
阿尔布开克死后,葡萄牙人再攻吉达失败,国王的美好愿景变成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葡萄牙人随后在埃塞俄比亚高原找到传说中的祭祀王约翰。此时的埃塞俄比亚失去泽拉港,变成一个内陆国。一个与世隔绝的基督教王国在天方教冲击浪潮下坚持近千年,原本已十分艰难。失去出海口,更是雪上加霜。
天方教中稍有远见的人都能看出埃塞俄比亚与葡萄牙联合的可怕前景,土耳其资源有限,不可能在红海投入太多力量,驻厄立特里亚马萨瓦的土耳其总督煽动索马里***游牧部落,向索马里人提供武器,鼓励他们从南面进攻埃塞俄比亚。
索马里人发动杰哈德,狂热的圣战分子攻入埃塞俄比亚腹地,埃军崩溃。幸好埃塞俄比亚受北方天方教压迫多年,历代君主向南方和西方的高原拓展了足够的战略纵深。400名葡萄牙人在关键时刻发动了一次英雄主义的远征,埃塞俄比亚撑过那次亡国危机。
埃塞俄比亚的宗教是持基督一性论的异端,与罗马天主教之间有很深的裂痕。埃塞俄比亚其后的几任君王秘密皈依了天主教,可民间的惯性是强大的,天主教传入造成埃国很多矛盾和争论。葡萄牙人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了几座天主教堂,那里以前是耶稣会的教区,直到1632年,国王法西拉达斯驱逐了耶稣会。
葡萄牙人在早期宗教圣战热情过去后,沉醉在印度的贸易中,渐渐对埃塞俄比亚失去兴趣。后来进入东方的荷兰人和英国人对红海更不关心。埃塞俄比亚与南方索马里***和来自肯尼亚的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
明格斯:“执政官,埃塞俄比亚真有我们的同族吗?”
守序端起茶杯,“示巴女王与所罗门王后裔建立的国家,各位不妨派人去调查,如果不在意肤色,说不定会有所收获。”
国家有统治者,也必须有被统治的人民。埃塞俄比亚很穷,有的是渴望改变命运的人。
几个犹太家族的代表交换了一阵眼神,暗自点头。
明格斯:“那么我们怎们进入祭祀王的国家?”
守序看向斯卡菲尔德。
海盗船长一笑,“埃塞俄比亚虽然是个内陆国,可他们对外的人员交往从未间断。在土耳其控制的厄立特里亚与南方索马里之间,亚丁湾沿岸泽拉港附近有数座半独立的撒拉逊港口,那里的统治者只认钱。”
土耳其人对埃及的统治并不稳固,开罗的总督与众多马穆鲁克军阀一起统治埃及,国家权力分散,各自为政。这就有许多运作的空间。
明格斯侧过头,询问阿布拉瓦内尔:“你觉得拉古萨共和国有没有机会?”
“不错的选择,可以一试。”
拉古萨共和国位于克罗地亚,是个天主教共和国。从16世纪起,拉古萨共和国向奥斯曼土耳其称臣纳贡,获得土耳其授予的贸易特权,在地中海东岸贸易圈中有很深的影响力。他们的商船将埃及和小亚的特产运向全欧洲。
拉古萨现在衰落了,他们也曾经驱逐犹太人,几个犹太富商联合,断绝粮食进口,逼迫拉古萨共和国收回驱逐令。
在17世纪,欧洲各国对外拓殖的形势五花八门。政府派出军队直接攻城灭国当然是主流。在主流之外,有众多私人和半官方的殖民地。海盗也是殖民的先锋,伯利兹和西印度上的几个岛就是海盗的巢穴,后来被英法政府招安,成为国家殖民地。
明格斯:“挂上拉古萨共和国的旗帜,如果可能,再加上埃塞俄比亚的名义,建立殖民地的事有希望。君士坦丁堡我去运作。”
阿布拉瓦内尔:“拉古萨共和国交给我。”
希梅内斯等人互相看了看,“里斯本我们来做。”
守序有些诧异,“先生们,你们已经有了计划?”
明格斯一笑:“在来东方的路上,我们在非洲印度洋沿岸发现一座条件非常好的海湾。我们做了一些初步调查,那里很适合建立殖民地。既然东方贸易有前途,我们或许可以试试。”
“哦,地方在哪里?”
“莫桑比克南方(马普托)”
莫桑比克是葡萄牙殖民地,不过葡萄牙人此时对非洲大陆没什么控制力,他们的统治区在北方莫桑比克岛。马普托湾此时是一片处女地。在荷兰人与阿曼人夹击下,葡萄牙人无力关注非洲大陆上一座小小的海湾。
如果没有金矿银矿,殖民开拓初期完全是资金投入,依靠土地产出需要很多年才能收支平衡。欧洲用财富神话忽悠许多人将资金投入血本无归的美洲开拓,殖民公司一波接一波破产。这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投机产生的泡沫,这场投机持续了很多年,当泡沫破灭后,殖民地已经成型了,人们发现种地产生的收入比金矿更可靠更持久。
人类历史发展一直伴随泡沫,铁路,电力,互联网莫不如此。每当资本需要了,便会发动宣传机器,忽悠无知的人们将财富投资在一个个估值离谱的公司。有些人发财了,实现人生的小目标,更多人亏得血本无归,而位于食物链顶端的资本家和国家达到了目的。历史不停重复上演,验证了一句老话,人们从历史中唯一学到的经验,就是什么也没学到。
犹太人很精明,他们选取的地点可以获得象牙与黑奴。在联邦投资赚钱,在印度洋跑海贸,殖民地的建设顺其自然。
林奇送走了犹太人。
航海国家扩张速度快是种天赋,葡萄牙一个100多万人口的小国,用了十年征服整个印度洋。阿曼几个阿拉伯游牧部落,两三年就打垮葡萄牙,征服整个非洲东海岸。
对联邦来说,澳洲开发起始阶段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只能以国家的力量强力推动。印度洋则不必,联邦在印度洋方向投入的资源很少,这不妨碍在印度与几座岛屿上适度做些布局。航海是门生意,只要能赚钱或是降低某些原料的成本,有利可图的扩张是一种自然的行为。
守序在官邸召集大本营会议,他将再次北上中国,这是联邦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商船集结,所有能出动的运输船,不分大小,近500艘集结在各个港口。
部长和将军们围在会议室大幅南海沙盘前。
守序在暹罗湾口拉出一条横线,“220海里,用通报舰组成巡洋舰链,只要天气允许,确保对海面不间断监控。
斯特林:“我们做了舰队编组和航行排班计划。”
科林伍德:“我们的主力舰放在哪里?”
本土海军主力包括3艘女神级,南海号、拉斐尔号2艘老船。西班牙舰队只可能在北风期南下,海军主力舰不能缩在港口,那样覆盖的范围就太小了。
守序考虑一阵,拿起表示主力舰的模型,摆在后江出海口。
“放在后江府,掩护部分移民航线,如果西班牙人突入暹罗湾,顺风也能迅速南下。”
亚历山大和埃及陷落,埃塞俄比亚成为基督教世界一块飞地,与欧洲的主流隔绝开。
在欧洲人曾经的幻想中,埃塞俄比亚是个遍地黄金,骑兵战象如云的强国。
寻找深陷在天方教战线身后的埃塞俄比亚是大航海的主题之一。野心勃勃的曼努埃尔一世命令阿尔布开克联合埃塞俄比亚攻打埃及马穆鲁克,从背后打垮天方教战线,进而重占圣地耶路撒冷。
阿尔梅达在第乌全歼埃及马穆鲁克舰队,曼努埃尔的计划具备了那么一丝可能性。第乌海战震惊了天方教世界,他们彻底失去了对印度洋制海权。过去近千年的时间,天方教从印度洋海上贸易中获取了难以计数的财富,失去印度洋,包括埃及在内的许多国家很快衰落。
阿尔梅达卸任印葡副王,阿尔布开克将注意力转向马六甲和果阿,巩固了在印度的领地,随后率领舰队进入红海。
埃及舰队覆没让红海的吉达港暴露在法兰克舰队的炮口之下。吉达紧邻麦加,从吉达至麦地那的陆路只需要9天,天方教圣地受到严重威胁。麦加和麦地那守军紧急增援吉达,阿拉伯人做好战至最后一人的准备。
红海对帆船并不友好,条件恶劣,臭名远扬。它水很浅,沿途缺少淡水,有众多的珊瑚礁和隐蔽的浅滩,只能在白天航行,夜晚下锚停船。一边走一边用铅锤探水深,非常危险。
来自沙漠的热风扫过海面,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能驶入红海。季风阻止阿尔布开克进攻吉达,葡萄牙人退到红海中唯一有淡水的卡马兰岛。阿尔布开克习惯性地修筑要塞,他选取了红海西岸厄立特里亚的马萨瓦港。如果这座要塞修筑完毕,打开通向埃塞俄比亚的通道,曼努埃尔狂热的圣战梦想也许真会实现,至少葡萄牙人可以焚毁麦加和麦地那。
一场瘟疫夺走葡萄牙舰队超过四分之一人的生命,阿尔布开克被迫撤回印度。
葡萄牙人向红海进军让天方教呆若木鸡。急迫的需求让他们立即抛弃孱弱的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在各方运作下,天方教顶梁柱奥斯曼土耳其几乎兵不血刃接管埃及。土耳其重整吉达港防务,并占领厄立特里亚。
阿尔布开克死后,葡萄牙人再攻吉达失败,国王的美好愿景变成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葡萄牙人随后在埃塞俄比亚高原找到传说中的祭祀王约翰。此时的埃塞俄比亚失去泽拉港,变成一个内陆国。一个与世隔绝的基督教王国在天方教冲击浪潮下坚持近千年,原本已十分艰难。失去出海口,更是雪上加霜。
天方教中稍有远见的人都能看出埃塞俄比亚与葡萄牙联合的可怕前景,土耳其资源有限,不可能在红海投入太多力量,驻厄立特里亚马萨瓦的土耳其总督煽动索马里***游牧部落,向索马里人提供武器,鼓励他们从南面进攻埃塞俄比亚。
索马里人发动杰哈德,狂热的圣战分子攻入埃塞俄比亚腹地,埃军崩溃。幸好埃塞俄比亚受北方天方教压迫多年,历代君主向南方和西方的高原拓展了足够的战略纵深。400名葡萄牙人在关键时刻发动了一次英雄主义的远征,埃塞俄比亚撑过那次亡国危机。
埃塞俄比亚的宗教是持基督一性论的异端,与罗马天主教之间有很深的裂痕。埃塞俄比亚其后的几任君王秘密皈依了天主教,可民间的惯性是强大的,天主教传入造成埃国很多矛盾和争论。葡萄牙人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了几座天主教堂,那里以前是耶稣会的教区,直到1632年,国王法西拉达斯驱逐了耶稣会。
葡萄牙人在早期宗教圣战热情过去后,沉醉在印度的贸易中,渐渐对埃塞俄比亚失去兴趣。后来进入东方的荷兰人和英国人对红海更不关心。埃塞俄比亚与南方索马里***和来自肯尼亚的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
明格斯:“执政官,埃塞俄比亚真有我们的同族吗?”
守序端起茶杯,“示巴女王与所罗门王后裔建立的国家,各位不妨派人去调查,如果不在意肤色,说不定会有所收获。”
国家有统治者,也必须有被统治的人民。埃塞俄比亚很穷,有的是渴望改变命运的人。
几个犹太家族的代表交换了一阵眼神,暗自点头。
明格斯:“那么我们怎们进入祭祀王的国家?”
守序看向斯卡菲尔德。
海盗船长一笑,“埃塞俄比亚虽然是个内陆国,可他们对外的人员交往从未间断。在土耳其控制的厄立特里亚与南方索马里之间,亚丁湾沿岸泽拉港附近有数座半独立的撒拉逊港口,那里的统治者只认钱。”
土耳其人对埃及的统治并不稳固,开罗的总督与众多马穆鲁克军阀一起统治埃及,国家权力分散,各自为政。这就有许多运作的空间。
明格斯侧过头,询问阿布拉瓦内尔:“你觉得拉古萨共和国有没有机会?”
“不错的选择,可以一试。”
拉古萨共和国位于克罗地亚,是个天主教共和国。从16世纪起,拉古萨共和国向奥斯曼土耳其称臣纳贡,获得土耳其授予的贸易特权,在地中海东岸贸易圈中有很深的影响力。他们的商船将埃及和小亚的特产运向全欧洲。
拉古萨现在衰落了,他们也曾经驱逐犹太人,几个犹太富商联合,断绝粮食进口,逼迫拉古萨共和国收回驱逐令。
在17世纪,欧洲各国对外拓殖的形势五花八门。政府派出军队直接攻城灭国当然是主流。在主流之外,有众多私人和半官方的殖民地。海盗也是殖民的先锋,伯利兹和西印度上的几个岛就是海盗的巢穴,后来被英法政府招安,成为国家殖民地。
明格斯:“挂上拉古萨共和国的旗帜,如果可能,再加上埃塞俄比亚的名义,建立殖民地的事有希望。君士坦丁堡我去运作。”
阿布拉瓦内尔:“拉古萨共和国交给我。”
希梅内斯等人互相看了看,“里斯本我们来做。”
守序有些诧异,“先生们,你们已经有了计划?”
明格斯一笑:“在来东方的路上,我们在非洲印度洋沿岸发现一座条件非常好的海湾。我们做了一些初步调查,那里很适合建立殖民地。既然东方贸易有前途,我们或许可以试试。”
“哦,地方在哪里?”
“莫桑比克南方(马普托)”
莫桑比克是葡萄牙殖民地,不过葡萄牙人此时对非洲大陆没什么控制力,他们的统治区在北方莫桑比克岛。马普托湾此时是一片处女地。在荷兰人与阿曼人夹击下,葡萄牙人无力关注非洲大陆上一座小小的海湾。
如果没有金矿银矿,殖民开拓初期完全是资金投入,依靠土地产出需要很多年才能收支平衡。欧洲用财富神话忽悠许多人将资金投入血本无归的美洲开拓,殖民公司一波接一波破产。这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投机产生的泡沫,这场投机持续了很多年,当泡沫破灭后,殖民地已经成型了,人们发现种地产生的收入比金矿更可靠更持久。
人类历史发展一直伴随泡沫,铁路,电力,互联网莫不如此。每当资本需要了,便会发动宣传机器,忽悠无知的人们将财富投资在一个个估值离谱的公司。有些人发财了,实现人生的小目标,更多人亏得血本无归,而位于食物链顶端的资本家和国家达到了目的。历史不停重复上演,验证了一句老话,人们从历史中唯一学到的经验,就是什么也没学到。
犹太人很精明,他们选取的地点可以获得象牙与黑奴。在联邦投资赚钱,在印度洋跑海贸,殖民地的建设顺其自然。
林奇送走了犹太人。
航海国家扩张速度快是种天赋,葡萄牙一个100多万人口的小国,用了十年征服整个印度洋。阿曼几个阿拉伯游牧部落,两三年就打垮葡萄牙,征服整个非洲东海岸。
对联邦来说,澳洲开发起始阶段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只能以国家的力量强力推动。印度洋则不必,联邦在印度洋方向投入的资源很少,这不妨碍在印度与几座岛屿上适度做些布局。航海是门生意,只要能赚钱或是降低某些原料的成本,有利可图的扩张是一种自然的行为。
守序在官邸召集大本营会议,他将再次北上中国,这是联邦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商船集结,所有能出动的运输船,不分大小,近500艘集结在各个港口。
部长和将军们围在会议室大幅南海沙盘前。
守序在暹罗湾口拉出一条横线,“220海里,用通报舰组成巡洋舰链,只要天气允许,确保对海面不间断监控。
斯特林:“我们做了舰队编组和航行排班计划。”
科林伍德:“我们的主力舰放在哪里?”
本土海军主力包括3艘女神级,南海号、拉斐尔号2艘老船。西班牙舰队只可能在北风期南下,海军主力舰不能缩在港口,那样覆盖的范围就太小了。
守序考虑一阵,拿起表示主力舰的模型,摆在后江出海口。
“放在后江府,掩护部分移民航线,如果西班牙人突入暹罗湾,顺风也能迅速南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