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 第0002章 食色名利
- 3 第0003章 肥冬瘦年
- 4 第0004章 初入学院
- 5 第0005章 沈氏各房
- 6 第0006章 龟通海底
- 7 第0007章 冬酿名高
- 8 第0008章 虎丘青蒿
- 9 第0009章 世外桃源
- 10 第0010章 深宅大院
- 11 第0011章 不胜永慕
- 12 第0012章 苏州女人
- 13 第0013章 忘恩负义
- 14 第0014章 火中取栗
- 15 第0015章 瓜田李下
- 16 第0016章 金屋藏娇
- 17 第0017章 男女不拘
- 18 第0018章 事成定局
- 19 第0019章 王八绿豆
- 20 第0020章 瓜李之嫌
- 21 第0021章 龙泉三尺书千卷
- 22 第0022章 望族奥秘
- 23 第0023章 三条出路
- 24 第0024章 口无遮拦
- 25 第0025章 三堂会审
- 26 第0026章 不欢而别
- 27 第0027章 防微杜渐
- 28 第0028章 长久之计
- 29 第0029章 垒石成山
- 30 第0030章 生之者众
- 31 第0031章 欲哭无泪
- 32 第0032章 花落人断肠
- 33 第0033章 另谋出路
- 34 第0034章 不流凡俗
- 35 第0035章 认祖归宗
- 36 第0036章 安分守己
- 37 第0037章 老鼠嫁女
- 38 第0038章 因时制宜
- 39 第0039章 可否有号
- 40 第0040章 春光明媚
- 41 第0041章 艳阳天
- 42 第0042章 春风如旧,柳如烟
- 43 第0043章 秀鲜自如
- 44 第0044章 路头菩萨
- 45 第0045章 酒气熏天
- 46 第0046章 他是全才
- 47 第0047章 不孝之子
- 48 第0048章 爱莫能助
- 49 第0049章 高下立判
- 50 第0050章 请客吃饭
- 51 第0051章 卿本佳人
- 52 第0052章 令人敬服
- 53 第0053章 一生俯首拜阳明
- 54 第0054章 恐难从命
- 55 第0055章 痛快淋漓
- 56 第0056章 狼心狗肺
- 57 第0057章 痛心
- 58 第0058章 夜观天象
- 59 第0059章 狙诈狼贪
- 60 第0060章 失之交臂
- 61 第0061章 误人子弟
- 62 第0062章 婚事泡汤
- 63 第0063章 急公好义
- 64 第0064章 惊弓之鸟
- 65 第0065章 卖女
- 66 第0066章 喜出望外
- 67 第0067章 处处学霸
- 68 第0068章 天地玄黄
- 69 第0069章 夜雨观棋
- 70 第0070章 藕神
- 71 第0071章 有才无才
- 72 第0072章 羊入虎口
- 73 第0073章 一念心净
- 74 第0074章 移花接木
- 75 第0075章 明代版朱丽叶
- 76 第0076章 红六日
- 77 第0077章 上门问罪
- 78 第0078章 何地埋香
- 79 第0079章 将计就计
- 80 第0080章 七弦琴上七条弦
- 81 第0081章 寄恨长
- 82 第0082章 先下手为强
- 83 第0083章 干旱的夏
- 84 第0084章 富家少爷
- 85 第0085章 痴情种子
- 86 第0086章 无才到底是无才
- 87 第0087章 五头牛
- 88 第0088章 做大老爷
- 89 第0089章 非礼勿视
- 90 第0090章 谓我何忧
- 91 第0091章 好景不长
- 92 第0092章 天收人啦
- 93 第0093章 那个味儿
- 94 第0094章 生病
- 95 第0095章 悲欢离合
- 96 第0096章 黄金美玉
- 97 第0097章 无独有偶
- 98 第0098章 各自芳菲
- 99 第0099章 看来真有事
- 100 第0100章 我有苦衷
- 101 第0101章 老顽童
- 102 第0102章 庙会
- 103 第0103章 好姑娘
- 104 第0104章 热闹的王家
- 105 第0105章 热闹的王家(2)
- 106 第0106章 王家的热闹(3)
- 107 第0107章 省亲
- 108 第0108章 心跳
- 109 第0109章 变卦
- 110 第0110章 风流雅似桃花庵
- 111 第0111章 豁晴眸
- 112 第0112章 幸灾乐祸
- 113 第0113章 不着急
- 114 第0114章 这一晚
- 115 第0115 肌肤之亲
- 116 第0116章 你愿意吗?
- 117 第0117章 小楼一夜听春雨
- 118 第0118章 微雨燕双飞
- 119 第0119章 将计就计
- 120 第0120章 化俗
- 121 第0121章 喜书
- 122 第0122章 喜诏
- 123 第0123章 欣慰
- 124 第0124章 耍赖
- 125 第0125章 酒楼
- 126 第0126章 宝贝
- 127 第0127章 雪芙
- 128 第0128章 小喜鹊
- 129 第0129章 君子好逑
- 130 第0130章 稀罕事儿
- 131 第0131章 想不明白
- 132 第0132章 悟道
- 133 第0133章 一言而决
- 134 第0134章 议亲
- 135 第0135章 打点
- 136 第0136章 花月飞卿
- 137 第0137章 讨好
- 138 第0138章 卖布
- 139 第0139章 慌乱
- 140 第0140章 不肯
- 141 第0141章 你走开
- 142 第0142章 刘三奶奶
- 143 第0143章 单枪匹马
- 144 第0144章 这个数
- 145 第0145章 套路
- 146 第0146章 海底针
- 147 第0147章 爱情
- 148 第0148章 孩子气
- 149 第0149章 贤良方正
- 150 第0150章 冲喜
- 151 第0151章 谢天谢地
- 152 第0152章 家信
- 153 第0153章 加试
- 154 第0154章 情债
- 155 第0155章 有什么稀奇
- 156 第0156章 争辩
- 157 第0157章 入木三分
- 158 第0158章 做戏
- 159 第0159章 幽闭
- 160 第0160章 探听
- 161 第0161章 考试
- 162 第0162章 后起之秀
- 163 第0163章 掐不入
- 164 第0164章 大喜
- 165 第0165章 就死也风骚
- 166 第0166章 不巧不成书
- 167 第0167章 AA制
- 168 第0168章 躺枪
- 169 第0169章 沈郎如玉
- 170 第0170章 直男癌
- 171 第0171章 妙笔生花
- 172 第0172章 看起来很荣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012章 苏州女人
第0012章 苏州女人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尚享”二字仿佛在沈侃的心里回荡,久久不散··
其实整篇祝文的水准大概就比普通文人高明一点点,然而此乃朱元璋刚刚立国时所亲自书写,以追溯祖宗的文章,可谓一字一句痛切沉止,直通幽冥,故此哪怕最有学问的人家,也不会计较文字上的拙劣。
灵位前香烟缭绕,站在兄弟们这一边的沈侃随着全家人给沈氏祖先恭恭敬敬的三跪六拜,脸上没有半点不耐。
因为后世也是姓沈,所以没有一丝的抵触心理,恭敬完全发自肺腑。
即使如此,他还是松了口气,心说可算完事了,站了足足一个多时辰。
这时候老爷子转过身来,声如洪钟的沉声道:“今日吾要定下规矩,凡我同宗,月轮一人司香。元旦必集,春秋祀必集,毋以事免。哼!”
说完,沈汉一甩袖子,气呼呼的走了,留下大家伙面面相觑。
沈侃扫了眼前方空出来的诸多位置,不光自己的父母不在,二伯夫妇不在,连五叔和三弟也没回来,难怪老爷子生气了。
“先散了吧。”沈嘉猷说完,与妻子扶着母亲匆匆追了出去。
“看来明年的家里要热闹了。”沈侃对自己说道。
稍后一家人鱼贯走出祠堂,走在沈侃前面的是四哥沈倬,身后是六弟沈俍,一个眉清目秀,一个天生的黑面。
沈侃很欣赏这位四哥,因天生至孝,要知道他并非二伯母嫡生,而是小妾生的。令人称道的是他不单单对二伯母极为孝顺,也与异母的哥哥沈位自小极为友爱。
据说他的生母早已亡故,自小是由二伯母抚养成人。
六弟沈俍是个老实巴交的小胖子,与沈倬一样同是次子,不同的他是四婶亲生。只是四叔的长子早夭,他生得一点都不像爹和娘,自幼就不为父亲所喜爱。
古时读书人的风姿仪表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一个看脸的社会。想沈氏一门的相貌身材普遍都不错,天生肥胖面黑的沈俍不受待见也是情理之中了。
不受父亲疼爱,所以沈俍自小就不爱笑,读书的成绩也一般。
沈俍有个优点-善奕,或许与他孤僻的性格有关,整日里棋谱不离身,小小年纪下起棋来,沈家几乎没有了对手,在本地棋坛颇有名气。
此外同辈兄弟中,还有十二岁的大房沈佑,十二岁的二房沈値,皆为庶出,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在家族中很不起眼。
即使如此,人家小小年纪也是童生。
非一母同胞之间很难没有隔阂,沈仕就决不会与沈佑走在一起。
看着他们,沈侃的目光透出一丝古怪,因为他想到了自己那没见过面的,同父异母的兄弟!
沈侃只知道那兄弟叫沈佐,今年大概十一岁了,非妾生,而是媵出。
起初沈侃不知道“媵出”是神马回事,后来查了下书,才知道媵指的是陪嫁女,就是随着母亲当年嫁过来的丫鬟。
古代的地位排序是依附式的,陪嫁丫鬟与女主人亲近,自然地位就在侍妾之上,这在唐宋二代都有明确的律法保障,在明代媵和妾的区别开始渐渐混为一谈。
律法方面,官员的妻子和媵都能享有相应的封号,而妾没有资格。实际上哪个女人会甘心自己的丫头受到册封?哪位官员夫人会巴巴的上报朝廷呢?
但无论如何,媵的地位在家中要高那么一点点,尤其是对女主人忠心耿耿的心腹。
沈侃猜测,一来哪个男人不偷腥,二来做京官到了一定岁数,纳妾就像是买车一样的成功指标,而老娘或许是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思,把多年的丫鬟抬举进了房。
按理说沈佐也应该被送回来读书,大概老两口希望膝下有个子嗣,或许老娘存了私心,不愿庶子回来受教育,成心把人留在了北方。
以上都是沈侃的揣测,事实如何他也不清楚,总之家里四个孩子,二子二女,除了他,人家都在京城承欢膝下,总有一种他才是庶出的错觉。
冬至的重头戏一个祭祖,一个冬至夜的团圆宴,有钱的人家必须吃上一夜,没钱的人家也要尽可能的多准备食物,宁可冻一夜也不能散伙,就和守岁一样的道理。
花厅里摆上了数张花梨木的大八仙桌,男女分坐。大家都坐下来忙着净手,漱口,而沈侃则认命的站在门口,时刻等待着四婶的吩咐。
周氏,孙氏妯娌带着几个小妾伺候着沈汉夫妇,媳妇是没资格入席的,得等到熬成了婆婆的那天。
“上菜吧。”沈家老夫人顾氏吩咐道。
沈侃眼睁睁看着丫鬟一个个捧着黑漆盘打眼前经过,一道道的吴江冷菜,切好的大头菜茭白;香青菜腌制的盐菜梗,采用吴江特产黑豆腐干丝配上的香菜,皆是地道的苏帮菜系,可谓“脍不厌细”精髓下的江南美味。
稍后又送上必不可少的羊肉锅,用的是蒙古绵羊亚种之一的湖羊,用明炉端上来,能长时间保持羊肉的热度。羊肉呈暗红色,比山羊肉肥嫩,入口肥而不腻,膻味很小。
重头戏是苏帮菜的名品“雪花蟹斗”,此外还有八宝酱鸭子、清蒸鲥鱼、红烧排骨、蒸羊羔、松子东坡肉、荠菜山鸡片、翡翠丸子汤等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
头十道菜后,还有四冷四热等着上席。点心是西施馄饨,四喜年糕,以及不能缺少的冬至团。
光是看着,沈侃口水都要流下来了,穿越以来三餐真的是太差了,这时代没有人不惦记着过节。
就算是沈家也一样。
平日里的沈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今夜放开了规矩,就见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说说笑笑,品尝美食。
大房夫人周氏看着望眼欲穿的丫头们,笑道:“好啦,你们都回去团圆吧。木哥,食盒预备好了没?”
“准备好了。”沈侃在心里跟着她们一起欢呼,总算可以坐下来吃肉了。
将丫鬟们送走,只留下采冬等不必回家团圆的,沈侃刚想找个地方坐下,不成想屏风后探出来一张俏脸,乃是长房的大姐沈沛文,冲着他直招手,沈侃见状只好走了过去。
大姐沈沛文向来深受祖父祖母的宠爱,沈仕则是最受宠的长孙子,本身二人也争气,模样漂亮又聪明。
沈沛文生得一张鹅蛋脸,重眉秀目,肤色天生的白腻,凡是见过她的村里人都说她是沈家村的第一美人。
今日的沈沛文脸上淡施脂粉,头上新挽的月牙髻,拴了一根碧玉簪,还斜插了一支烧金点翠的软翅金蝴蝶,那蝴蝶翅膀上有两根颤巍巍的银丝,镶嵌了两颗雪白珍珠,一抖一抖的惹人注目。
里头穿了件元色滚丝边的琵琶襟小袄,玉色缎面,纯白里衬,外穿大镶大滚的挂牙芙蓉裙。
洁白的手腕上套着极丝银镯,整个人格外的素雅动人。坐在她身旁的女孩乃是二房的二姐沈沛薇,两个人争奇斗艳,容颜各擅胜场。
沈沛薇穿了一件金陵绣庄出的蛋清八宝花式的披肩,一身元缎金丝绣了仕女人物和山水花边的滚地长裙。
梳了个四则四合的如意云头,头上一支鲸鱼骨打磨,镶嵌了翡翠的金钗。奇特的是骨头打成了双燕,尾部点缀了一颗翠海棠造型的红宝石。
胸前戴了一百零八粒的细雕团寿大喇嘛萨尔香珠,中间纯银的螭虎圈,再中间套着一个青石生辰牌,下坠十二根短银索,两只手腕各带了一对赤金叠丝的八宝玳瑁镯。
走过去的沈侃心说好家伙,这就是苏州女儿待嫁的风范了,也不知道会便宜哪个男人。
“大姐,何事?”沈侃低声问道。
“老五,你想不想吃饭?”沈沛文巧笑倩兮的问道。
“想啊!”美食当前的沈侃十分诚实。
沈沛文轻轻一笑,说道:“你今日说了一段推崇苏州的话,用词新颖,可我们不大相信,现在请你说一说这冬至团,说得好就请你坐下。”
沈侃看着二姐沈沛薇端过来的一碗团子,红的绿的,想必一口咬下去爽滑粘糯,饥肠辘辘之下,喉咙情不自禁的咕咚一咽。
问题是不知该怎么说啊?
望着眼前的一对苏州丽人,沈侃灵机一动,指着桌上的一碗馄饨笑道:“馄饨源自西施,不如我说说苏州女人吧!”
这时候,桌上的堂妹纷纷望了过来,二姐沈沛薇蹙眉道:“不许说外头那些不三不四的混账话。”
“不会的。”沈侃对自己很有信心,“我只说一句,苏州的女人是水做的。”
“水做的?”沈沛文眼眸一亮,满意的和沈沛薇对视,转过头来,“请解释!”
“为何是水做的呢?”八岁的沈雨琴天真烂漫的问道,“不过我很喜欢水的比喻,我喜欢水。”
“去去去,一个小孩子凑什么趣。”沈沛文说道。
“哼!”沈雨琴气得嘟起了嘴,扭过头去。
沈侃说道:“有宋以来苏州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盖因苏州河网密布,乃是江南水道的中心,天下河流最密集的地区,灌溉方便,田地肥沃,四时温暖,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之称。所以苏州女人自幼喝的是太湖水,吃的是洞庭茶,一年四季,耳濡目染皆为水,因此自内而外的禀赋中就有了水的清纯灵动以及柔媚,我把苏州女人比成水做的,难道不贴切吗?”
哪个女孩不喜欢被人赞美呢?何况沈侃一下子赞美了个遍。
几乎同一时间,一桌子的沈家女孩无不绽放出水柔柔的笑容。
隔壁桌上,四太太孙氏对周氏说道:“嫂子,木哥越来越会说话了。你听听,将苏州女比作水呢!如若他好生读书,将来一准是个醉卧花间的多情公子。”
“尚享”二字仿佛在沈侃的心里回荡,久久不散··
其实整篇祝文的水准大概就比普通文人高明一点点,然而此乃朱元璋刚刚立国时所亲自书写,以追溯祖宗的文章,可谓一字一句痛切沉止,直通幽冥,故此哪怕最有学问的人家,也不会计较文字上的拙劣。
灵位前香烟缭绕,站在兄弟们这一边的沈侃随着全家人给沈氏祖先恭恭敬敬的三跪六拜,脸上没有半点不耐。
因为后世也是姓沈,所以没有一丝的抵触心理,恭敬完全发自肺腑。
即使如此,他还是松了口气,心说可算完事了,站了足足一个多时辰。
这时候老爷子转过身来,声如洪钟的沉声道:“今日吾要定下规矩,凡我同宗,月轮一人司香。元旦必集,春秋祀必集,毋以事免。哼!”
说完,沈汉一甩袖子,气呼呼的走了,留下大家伙面面相觑。
沈侃扫了眼前方空出来的诸多位置,不光自己的父母不在,二伯夫妇不在,连五叔和三弟也没回来,难怪老爷子生气了。
“先散了吧。”沈嘉猷说完,与妻子扶着母亲匆匆追了出去。
“看来明年的家里要热闹了。”沈侃对自己说道。
稍后一家人鱼贯走出祠堂,走在沈侃前面的是四哥沈倬,身后是六弟沈俍,一个眉清目秀,一个天生的黑面。
沈侃很欣赏这位四哥,因天生至孝,要知道他并非二伯母嫡生,而是小妾生的。令人称道的是他不单单对二伯母极为孝顺,也与异母的哥哥沈位自小极为友爱。
据说他的生母早已亡故,自小是由二伯母抚养成人。
六弟沈俍是个老实巴交的小胖子,与沈倬一样同是次子,不同的他是四婶亲生。只是四叔的长子早夭,他生得一点都不像爹和娘,自幼就不为父亲所喜爱。
古时读书人的风姿仪表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一个看脸的社会。想沈氏一门的相貌身材普遍都不错,天生肥胖面黑的沈俍不受待见也是情理之中了。
不受父亲疼爱,所以沈俍自小就不爱笑,读书的成绩也一般。
沈俍有个优点-善奕,或许与他孤僻的性格有关,整日里棋谱不离身,小小年纪下起棋来,沈家几乎没有了对手,在本地棋坛颇有名气。
此外同辈兄弟中,还有十二岁的大房沈佑,十二岁的二房沈値,皆为庶出,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在家族中很不起眼。
即使如此,人家小小年纪也是童生。
非一母同胞之间很难没有隔阂,沈仕就决不会与沈佑走在一起。
看着他们,沈侃的目光透出一丝古怪,因为他想到了自己那没见过面的,同父异母的兄弟!
沈侃只知道那兄弟叫沈佐,今年大概十一岁了,非妾生,而是媵出。
起初沈侃不知道“媵出”是神马回事,后来查了下书,才知道媵指的是陪嫁女,就是随着母亲当年嫁过来的丫鬟。
古代的地位排序是依附式的,陪嫁丫鬟与女主人亲近,自然地位就在侍妾之上,这在唐宋二代都有明确的律法保障,在明代媵和妾的区别开始渐渐混为一谈。
律法方面,官员的妻子和媵都能享有相应的封号,而妾没有资格。实际上哪个女人会甘心自己的丫头受到册封?哪位官员夫人会巴巴的上报朝廷呢?
但无论如何,媵的地位在家中要高那么一点点,尤其是对女主人忠心耿耿的心腹。
沈侃猜测,一来哪个男人不偷腥,二来做京官到了一定岁数,纳妾就像是买车一样的成功指标,而老娘或许是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思,把多年的丫鬟抬举进了房。
按理说沈佐也应该被送回来读书,大概老两口希望膝下有个子嗣,或许老娘存了私心,不愿庶子回来受教育,成心把人留在了北方。
以上都是沈侃的揣测,事实如何他也不清楚,总之家里四个孩子,二子二女,除了他,人家都在京城承欢膝下,总有一种他才是庶出的错觉。
冬至的重头戏一个祭祖,一个冬至夜的团圆宴,有钱的人家必须吃上一夜,没钱的人家也要尽可能的多准备食物,宁可冻一夜也不能散伙,就和守岁一样的道理。
花厅里摆上了数张花梨木的大八仙桌,男女分坐。大家都坐下来忙着净手,漱口,而沈侃则认命的站在门口,时刻等待着四婶的吩咐。
周氏,孙氏妯娌带着几个小妾伺候着沈汉夫妇,媳妇是没资格入席的,得等到熬成了婆婆的那天。
“上菜吧。”沈家老夫人顾氏吩咐道。
沈侃眼睁睁看着丫鬟一个个捧着黑漆盘打眼前经过,一道道的吴江冷菜,切好的大头菜茭白;香青菜腌制的盐菜梗,采用吴江特产黑豆腐干丝配上的香菜,皆是地道的苏帮菜系,可谓“脍不厌细”精髓下的江南美味。
稍后又送上必不可少的羊肉锅,用的是蒙古绵羊亚种之一的湖羊,用明炉端上来,能长时间保持羊肉的热度。羊肉呈暗红色,比山羊肉肥嫩,入口肥而不腻,膻味很小。
重头戏是苏帮菜的名品“雪花蟹斗”,此外还有八宝酱鸭子、清蒸鲥鱼、红烧排骨、蒸羊羔、松子东坡肉、荠菜山鸡片、翡翠丸子汤等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
头十道菜后,还有四冷四热等着上席。点心是西施馄饨,四喜年糕,以及不能缺少的冬至团。
光是看着,沈侃口水都要流下来了,穿越以来三餐真的是太差了,这时代没有人不惦记着过节。
就算是沈家也一样。
平日里的沈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今夜放开了规矩,就见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说说笑笑,品尝美食。
大房夫人周氏看着望眼欲穿的丫头们,笑道:“好啦,你们都回去团圆吧。木哥,食盒预备好了没?”
“准备好了。”沈侃在心里跟着她们一起欢呼,总算可以坐下来吃肉了。
将丫鬟们送走,只留下采冬等不必回家团圆的,沈侃刚想找个地方坐下,不成想屏风后探出来一张俏脸,乃是长房的大姐沈沛文,冲着他直招手,沈侃见状只好走了过去。
大姐沈沛文向来深受祖父祖母的宠爱,沈仕则是最受宠的长孙子,本身二人也争气,模样漂亮又聪明。
沈沛文生得一张鹅蛋脸,重眉秀目,肤色天生的白腻,凡是见过她的村里人都说她是沈家村的第一美人。
今日的沈沛文脸上淡施脂粉,头上新挽的月牙髻,拴了一根碧玉簪,还斜插了一支烧金点翠的软翅金蝴蝶,那蝴蝶翅膀上有两根颤巍巍的银丝,镶嵌了两颗雪白珍珠,一抖一抖的惹人注目。
里头穿了件元色滚丝边的琵琶襟小袄,玉色缎面,纯白里衬,外穿大镶大滚的挂牙芙蓉裙。
洁白的手腕上套着极丝银镯,整个人格外的素雅动人。坐在她身旁的女孩乃是二房的二姐沈沛薇,两个人争奇斗艳,容颜各擅胜场。
沈沛薇穿了一件金陵绣庄出的蛋清八宝花式的披肩,一身元缎金丝绣了仕女人物和山水花边的滚地长裙。
梳了个四则四合的如意云头,头上一支鲸鱼骨打磨,镶嵌了翡翠的金钗。奇特的是骨头打成了双燕,尾部点缀了一颗翠海棠造型的红宝石。
胸前戴了一百零八粒的细雕团寿大喇嘛萨尔香珠,中间纯银的螭虎圈,再中间套着一个青石生辰牌,下坠十二根短银索,两只手腕各带了一对赤金叠丝的八宝玳瑁镯。
走过去的沈侃心说好家伙,这就是苏州女儿待嫁的风范了,也不知道会便宜哪个男人。
“大姐,何事?”沈侃低声问道。
“老五,你想不想吃饭?”沈沛文巧笑倩兮的问道。
“想啊!”美食当前的沈侃十分诚实。
沈沛文轻轻一笑,说道:“你今日说了一段推崇苏州的话,用词新颖,可我们不大相信,现在请你说一说这冬至团,说得好就请你坐下。”
沈侃看着二姐沈沛薇端过来的一碗团子,红的绿的,想必一口咬下去爽滑粘糯,饥肠辘辘之下,喉咙情不自禁的咕咚一咽。
问题是不知该怎么说啊?
望着眼前的一对苏州丽人,沈侃灵机一动,指着桌上的一碗馄饨笑道:“馄饨源自西施,不如我说说苏州女人吧!”
这时候,桌上的堂妹纷纷望了过来,二姐沈沛薇蹙眉道:“不许说外头那些不三不四的混账话。”
“不会的。”沈侃对自己很有信心,“我只说一句,苏州的女人是水做的。”
“水做的?”沈沛文眼眸一亮,满意的和沈沛薇对视,转过头来,“请解释!”
“为何是水做的呢?”八岁的沈雨琴天真烂漫的问道,“不过我很喜欢水的比喻,我喜欢水。”
“去去去,一个小孩子凑什么趣。”沈沛文说道。
“哼!”沈雨琴气得嘟起了嘴,扭过头去。
沈侃说道:“有宋以来苏州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盖因苏州河网密布,乃是江南水道的中心,天下河流最密集的地区,灌溉方便,田地肥沃,四时温暖,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之称。所以苏州女人自幼喝的是太湖水,吃的是洞庭茶,一年四季,耳濡目染皆为水,因此自内而外的禀赋中就有了水的清纯灵动以及柔媚,我把苏州女人比成水做的,难道不贴切吗?”
哪个女孩不喜欢被人赞美呢?何况沈侃一下子赞美了个遍。
几乎同一时间,一桌子的沈家女孩无不绽放出水柔柔的笑容。
隔壁桌上,四太太孙氏对周氏说道:“嫂子,木哥越来越会说话了。你听听,将苏州女比作水呢!如若他好生读书,将来一准是个醉卧花间的多情公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