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1 第0051章 卿本佳人
- 52 第0052章 令人敬服
- 53 第0053章 一生俯首拜阳明
- 54 第0054章 恐难从命
- 55 第0055章 痛快淋漓
- 56 第0056章 狼心狗肺
- 57 第0057章 痛心
- 58 第0058章 夜观天象
- 59 第0059章 狙诈狼贪
- 60 第0060章 失之交臂
- 61 第0061章 误人子弟
- 62 第0062章 婚事泡汤
- 63 第0063章 急公好义
- 64 第0064章 惊弓之鸟
- 65 第0065章 卖女
- 66 第0066章 喜出望外
- 67 第0067章 处处学霸
- 68 第0068章 天地玄黄
- 69 第0069章 夜雨观棋
- 70 第0070章 藕神
- 71 第0071章 有才无才
- 72 第0072章 羊入虎口
- 73 第0073章 一念心净
- 74 第0074章 移花接木
- 75 第0075章 明代版朱丽叶
- 76 第0076章 红六日
- 77 第0077章 上门问罪
- 78 第0078章 何地埋香
- 79 第0079章 将计就计
- 80 第0080章 七弦琴上七条弦
- 81 第0081章 寄恨长
- 82 第0082章 先下手为强
- 83 第0083章 干旱的夏
- 84 第0084章 富家少爷
- 85 第0085章 痴情种子
- 86 第0086章 无才到底是无才
- 87 第0087章 五头牛
- 88 第0088章 做大老爷
- 89 第0089章 非礼勿视
- 90 第0090章 谓我何忧
- 91 第0091章 好景不长
- 92 第0092章 天收人啦
- 93 第0093章 那个味儿
- 94 第0094章 生病
- 95 第0095章 悲欢离合
- 96 第0096章 黄金美玉
- 97 第0097章 无独有偶
- 98 第0098章 各自芳菲
- 99 第0099章 看来真有事
- 100 第0100章 我有苦衷
- 101 第0101章 老顽童
- 102 第0102章 庙会
- 103 第0103章 好姑娘
- 104 第0104章 热闹的王家
- 105 第0105章 热闹的王家(2)
- 106 第0106章 王家的热闹(3)
- 107 第0107章 省亲
- 108 第0108章 心跳
- 109 第0109章 变卦
- 110 第0110章 风流雅似桃花庵
- 111 第0111章 豁晴眸
- 112 第0112章 幸灾乐祸
- 113 第0113章 不着急
- 114 第0114章 这一晚
- 115 第0115 肌肤之亲
- 116 第0116章 你愿意吗?
- 117 第0117章 小楼一夜听春雨
- 118 第0118章 微雨燕双飞
- 119 第0119章 将计就计
- 120 第0120章 化俗
- 121 第0121章 喜书
- 122 第0122章 喜诏
- 123 第0123章 欣慰
- 124 第0124章 耍赖
- 125 第0125章 酒楼
- 126 第0126章 宝贝
- 127 第0127章 雪芙
- 128 第0128章 小喜鹊
- 129 第0129章 君子好逑
- 130 第0130章 稀罕事儿
- 131 第0131章 想不明白
- 132 第0132章 悟道
- 133 第0133章 一言而决
- 134 第0134章 议亲
- 135 第0135章 打点
- 136 第0136章 花月飞卿
- 137 第0137章 讨好
- 138 第0138章 卖布
- 139 第0139章 慌乱
- 140 第0140章 不肯
- 141 第0141章 你走开
- 142 第0142章 刘三奶奶
- 143 第0143章 单枪匹马
- 144 第0144章 这个数
- 145 第0145章 套路
- 146 第0146章 海底针
- 147 第0147章 爱情
- 148 第0148章 孩子气
- 149 第0149章 贤良方正
- 150 第0150章 冲喜
- 151 第0151章 谢天谢地
- 152 第0152章 家信
- 153 第0153章 加试
- 154 第0154章 情债
- 155 第0155章 有什么稀奇
- 156 第0156章 争辩
- 157 第0157章 入木三分
- 158 第0158章 做戏
- 159 第0159章 幽闭
- 160 第0160章 探听
- 161 第0161章 考试
- 162 第0162章 后起之秀
- 163 第0163章 掐不入
- 164 第0164章 大喜
- 165 第0165章 就死也风骚
- 166 第0166章 不巧不成书
- 167 第0167章 AA制
- 168 第0168章 躺枪
- 169 第0169章 沈郎如玉
- 170 第0170章 直男癌
- 171 第0171章 妙笔生花
- 172 第0172章 看起来很荣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061章 误人子弟
第0061章 误人子弟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三房小院。
沈大山正帮金大娘劈材,散乱的木头堆满了一地,这时他爹沈平端着一锅刚烧好的豆浆走了进来。
房檐下,沈侃目光朦胧的站着,沈大山不时稀奇的望着他,就见五少爷穿了件黄粗布做的短脚裤,上身套了白细布做的翻领短袖衬衫,露出白中带红的皮肤来。
沈大山曾询问过采冬,采冬说那是佛郎机人的样式,少爷认为简单易穿,特意让她缝制。
看起来也确实不错,就是有失体统,好在这院子里属五少爷最大,当然指关起门来。
沈侃一头黑黑的长发蓬乱,两手往后抄,还连连地打着哈欠。
沈平放下小锅,迎上前去,笑道:“木哥儿未睡好吗?”
沈侃伸了个懒腰,笑道:“没睡够,可我就算赖床,你们也得叫我起来。”
“你瞧这是什么。”沈平把背后的布囊拿了过来,走进屋放在桌子上,解开扣子……
一双漆黑光亮的皮鞋,一双干净平整的细纱袜子,一套白如雪的中山装。
“忙了一个礼拜,全给你办好了。”沈平微笑道。
“多谢沈大叔。”沈侃四周转着打量了一遍,伸手就要抚摸。
采冬忙说道:“衣服太白了,我先收起来,没的弄脏。”
正说着,远处传来公鸡的喔喔叫,采冬干净利落的抱起东西,沈平则快步出去将小锅端进来,掀起盖子,豆浆的蒸汽丝丝地向上蔓延。
沈侃坐下来往碗里吹气,沈平注意到他两只手臂上的肌肉,不禁笑道:“这武艺没白练,肉也没白吃。”
“呵呵。”沈侃一笑,随即叹道:“可是终究不行,杀不了敌。”
“为何?”沈平问道,“少爷这几天不是在演练阵法吗?村里人都说你训练的有章有法,面对倭人,咱们五个打一个,不会吃亏。”
“没用,都是花架子。”沈侃摇头,见沈大叔神色不解,解释道:“操练得常年不懈,虽说训练一日,必有一日之效,然二百年来倭国武士皆自幼习武,人人精通剑术,所以我便训练他们战阵,希望能扬长避短,问题是我本身也不精于此道,何况他们又不是军士,就算我这个外行操练一千年,又有何用?”
沈平笑道:“保家卫国,我看孩子们都很听话,操练的也很认真,假以时日必会有模有样,大家也都说这些孩子比那些不务正业的官军强得多了。”
“没有冲锋杀人的胆量,严格遵守的纪律,良好的军事素养,一切都是白搭。”
沈侃半点都不乐观,事实上他也压根没指望过什么,无非是名正言顺的带着他们一起锻炼而已,游戏大于训练,不然真把兵法上的东西拿出来,保准没几天就能跑了一大半。
并且鱼米之乡长大的苏南孩子,其实并不怎么适合当兵。
这时采冬打卧房出来,问道:“干爹,好喝吗?”
“当然好喝。”沈平笑着给她舀了一碗,“我再给你娘来一碗。”
“我娘说不喝豆浆。”采冬说着走到门口,抬头看了下天色,东方有些鱼肚色,头顶的星斗依稀可见,不过只剩下几颗最亮的了。
沈贵父子昨晚动身去了上-海县,为沈侃寻找合适的房子。
沈平也走了出去,在灶房门口问道:“我费了好多力气煮的豆浆,你怎么不喝?”
“正有些上火。”金大娘说道。
沈平望着她,摸着胡子笑道:“沈贵回来,连你也起了劲,这两天没少折腾吧?”
“滚你娘的蛋,老不正经。”金大娘笑骂,眉宇间有着藏不住的舒展。
“哈哈。”沈平大笑,回头对采冬说道:“冬儿你跟着大小姐读书,怎么样?是一件好事吧?”
采冬靠着门,说道:“干爹,我想随着少爷一路念书。我娘说给我攒了十几两银子,你也帮我一点忙吧。”
沈平顿时苦笑道:“我能帮得起你的忙吗?大山说来年也一定要上学,天晓得一年要花多少钱,可我哪有钱啊?你就老实在家,只要五少爷能中了举,我们就都好了,快进去伺候吧,该上学了。”
忽然采冬走到他面前,一弯腰,将他的青布裤子牵了起来,笑道:“干爹你的裤子破了这么大的窟窿,怎么也不脱下来补一补?”
“我一个干活的人,凑合着穿就好。”沈平笑道。
正说到这里,传来皮鞋的砰砰声,就见沈侃一身雪白的走出来,沈平和采冬立时眼前一亮。
“哎呦,好俊气的衣裳!”灶房的金大娘赶紧擦干手,走出来观看。
“要得,果然人靠衣裳马靠鞍。”沈平也赞道,而采冬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一味围着沈侃打着转转。
“这衣服很合身。”沈侃非常满意,“但不能天天穿,学堂还得穿文士衫,恐怕只能偶尔穿上一次半次。”
沈平说道:“不能穿出去,就在家里穿,难道不行吗?”
“当然行。”沈侃对着采冬说道:“怎么样?好不好看?我穿着带你去游湖?”
“真好看!”采冬连连点头,随即惊喜的道:“真的吗?”
沈平见状说道:“冬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刚才你还说,要干爹帮你的忙,好让你跟着少爷念书,现在听到要去游湖,你马上起劲,这是读书人的样子吗?”
采冬没说话,双手反转到背后捏着辫梢,偷偷的在手心里打着圈圈,脸上嘻嘻笑着。
当一线金黄色的太阳,刚刚照到院子里高墙上的时候,教室里的学生们已经摇头晃脑的念起了书。
沈侃却独自站在外面,貌似也算托了倭寇的福,他成了村里孩子们的大统领,手里有了权,趁机对学堂做了一些改造。
门前竖着两面大旗,一面是象征着国旗的明字旗,一面代表着沈家村少年乡勇的烈火团旗,自春秋战国开始,旗帜就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四周贴了些红绿纸的标语,有的写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志存高远,心系天下。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越挫越勇,再接再厉。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教室对面的屋子里,王潜斋与沈嘉绩盘膝对坐,门外站着沈倬和胖胖的沈象道。
沈嘉绩问道:“兄长叫我来,有何见教?”
王潜斋说道:“蒙你邀请,这些日子竭力教导,发觉令侄道章已成骏足之才,而道古虽基础不牢,却也亦非凡品,我思之二子前程甚远,今年又正当笔试之时,我自愧才疏,倘若无有教益,岂不误人?依我看二子还得另择名师为上。”
“兄长为何这么说。”沈嘉绩不解,“您三冬饱学之儒,愚侄儿还需仰赖指点,如何又虑及相误?还是兄长不屑于教诲了?莫非他们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
“非也。”王潜斋笑着摇头,“为人师范,虽贵在知人,但亦贵乎自知。譬如道章,其资质如金如玉,虽在县学寄情诗酒,纵情潇洒,你特意将他送来打磨,然不循规蹈矩之中,可为泉下名士,待日后稍加磨砺,不难成才。至于道古,奔驰似骏,变动犹龙,每发高论雄辩,令人莫对,说实话我时常自愧不如。况且文章一道,所重在时,我虽非不知文,但自愧赋闲有年,自觉与时下相左,若这么耽误下去,是误了二子矣!故我直言以免素餐之讥。”
沈嘉绩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要说老四沈倬才华横溢,王兄怕耽误了他还情有可原,怎么老五也不敢教了呢?
不过一想,沈侃最近确实变化太大了,说话办事无不令人耳目一新。
果然请对人了,沈嘉绩再一次对王潜斋肃然起敬,因此沉吟道:“乡试在即,就让他们自学吧。道古如今连四书五经尚且遗漏,还得兄长时时督促。”
“那是自然。”王潜斋点头。
他的意思是沈倬沈侃都是难得的人才,当然要送到更好的名师身边学习,不想误人子弟。
三房小院。
沈大山正帮金大娘劈材,散乱的木头堆满了一地,这时他爹沈平端着一锅刚烧好的豆浆走了进来。
房檐下,沈侃目光朦胧的站着,沈大山不时稀奇的望着他,就见五少爷穿了件黄粗布做的短脚裤,上身套了白细布做的翻领短袖衬衫,露出白中带红的皮肤来。
沈大山曾询问过采冬,采冬说那是佛郎机人的样式,少爷认为简单易穿,特意让她缝制。
看起来也确实不错,就是有失体统,好在这院子里属五少爷最大,当然指关起门来。
沈侃一头黑黑的长发蓬乱,两手往后抄,还连连地打着哈欠。
沈平放下小锅,迎上前去,笑道:“木哥儿未睡好吗?”
沈侃伸了个懒腰,笑道:“没睡够,可我就算赖床,你们也得叫我起来。”
“你瞧这是什么。”沈平把背后的布囊拿了过来,走进屋放在桌子上,解开扣子……
一双漆黑光亮的皮鞋,一双干净平整的细纱袜子,一套白如雪的中山装。
“忙了一个礼拜,全给你办好了。”沈平微笑道。
“多谢沈大叔。”沈侃四周转着打量了一遍,伸手就要抚摸。
采冬忙说道:“衣服太白了,我先收起来,没的弄脏。”
正说着,远处传来公鸡的喔喔叫,采冬干净利落的抱起东西,沈平则快步出去将小锅端进来,掀起盖子,豆浆的蒸汽丝丝地向上蔓延。
沈侃坐下来往碗里吹气,沈平注意到他两只手臂上的肌肉,不禁笑道:“这武艺没白练,肉也没白吃。”
“呵呵。”沈侃一笑,随即叹道:“可是终究不行,杀不了敌。”
“为何?”沈平问道,“少爷这几天不是在演练阵法吗?村里人都说你训练的有章有法,面对倭人,咱们五个打一个,不会吃亏。”
“没用,都是花架子。”沈侃摇头,见沈大叔神色不解,解释道:“操练得常年不懈,虽说训练一日,必有一日之效,然二百年来倭国武士皆自幼习武,人人精通剑术,所以我便训练他们战阵,希望能扬长避短,问题是我本身也不精于此道,何况他们又不是军士,就算我这个外行操练一千年,又有何用?”
沈平笑道:“保家卫国,我看孩子们都很听话,操练的也很认真,假以时日必会有模有样,大家也都说这些孩子比那些不务正业的官军强得多了。”
“没有冲锋杀人的胆量,严格遵守的纪律,良好的军事素养,一切都是白搭。”
沈侃半点都不乐观,事实上他也压根没指望过什么,无非是名正言顺的带着他们一起锻炼而已,游戏大于训练,不然真把兵法上的东西拿出来,保准没几天就能跑了一大半。
并且鱼米之乡长大的苏南孩子,其实并不怎么适合当兵。
这时采冬打卧房出来,问道:“干爹,好喝吗?”
“当然好喝。”沈平笑着给她舀了一碗,“我再给你娘来一碗。”
“我娘说不喝豆浆。”采冬说着走到门口,抬头看了下天色,东方有些鱼肚色,头顶的星斗依稀可见,不过只剩下几颗最亮的了。
沈贵父子昨晚动身去了上-海县,为沈侃寻找合适的房子。
沈平也走了出去,在灶房门口问道:“我费了好多力气煮的豆浆,你怎么不喝?”
“正有些上火。”金大娘说道。
沈平望着她,摸着胡子笑道:“沈贵回来,连你也起了劲,这两天没少折腾吧?”
“滚你娘的蛋,老不正经。”金大娘笑骂,眉宇间有着藏不住的舒展。
“哈哈。”沈平大笑,回头对采冬说道:“冬儿你跟着大小姐读书,怎么样?是一件好事吧?”
采冬靠着门,说道:“干爹,我想随着少爷一路念书。我娘说给我攒了十几两银子,你也帮我一点忙吧。”
沈平顿时苦笑道:“我能帮得起你的忙吗?大山说来年也一定要上学,天晓得一年要花多少钱,可我哪有钱啊?你就老实在家,只要五少爷能中了举,我们就都好了,快进去伺候吧,该上学了。”
忽然采冬走到他面前,一弯腰,将他的青布裤子牵了起来,笑道:“干爹你的裤子破了这么大的窟窿,怎么也不脱下来补一补?”
“我一个干活的人,凑合着穿就好。”沈平笑道。
正说到这里,传来皮鞋的砰砰声,就见沈侃一身雪白的走出来,沈平和采冬立时眼前一亮。
“哎呦,好俊气的衣裳!”灶房的金大娘赶紧擦干手,走出来观看。
“要得,果然人靠衣裳马靠鞍。”沈平也赞道,而采冬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一味围着沈侃打着转转。
“这衣服很合身。”沈侃非常满意,“但不能天天穿,学堂还得穿文士衫,恐怕只能偶尔穿上一次半次。”
沈平说道:“不能穿出去,就在家里穿,难道不行吗?”
“当然行。”沈侃对着采冬说道:“怎么样?好不好看?我穿着带你去游湖?”
“真好看!”采冬连连点头,随即惊喜的道:“真的吗?”
沈平见状说道:“冬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刚才你还说,要干爹帮你的忙,好让你跟着少爷念书,现在听到要去游湖,你马上起劲,这是读书人的样子吗?”
采冬没说话,双手反转到背后捏着辫梢,偷偷的在手心里打着圈圈,脸上嘻嘻笑着。
当一线金黄色的太阳,刚刚照到院子里高墙上的时候,教室里的学生们已经摇头晃脑的念起了书。
沈侃却独自站在外面,貌似也算托了倭寇的福,他成了村里孩子们的大统领,手里有了权,趁机对学堂做了一些改造。
门前竖着两面大旗,一面是象征着国旗的明字旗,一面代表着沈家村少年乡勇的烈火团旗,自春秋战国开始,旗帜就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四周贴了些红绿纸的标语,有的写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志存高远,心系天下。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越挫越勇,再接再厉。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教室对面的屋子里,王潜斋与沈嘉绩盘膝对坐,门外站着沈倬和胖胖的沈象道。
沈嘉绩问道:“兄长叫我来,有何见教?”
王潜斋说道:“蒙你邀请,这些日子竭力教导,发觉令侄道章已成骏足之才,而道古虽基础不牢,却也亦非凡品,我思之二子前程甚远,今年又正当笔试之时,我自愧才疏,倘若无有教益,岂不误人?依我看二子还得另择名师为上。”
“兄长为何这么说。”沈嘉绩不解,“您三冬饱学之儒,愚侄儿还需仰赖指点,如何又虑及相误?还是兄长不屑于教诲了?莫非他们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
“非也。”王潜斋笑着摇头,“为人师范,虽贵在知人,但亦贵乎自知。譬如道章,其资质如金如玉,虽在县学寄情诗酒,纵情潇洒,你特意将他送来打磨,然不循规蹈矩之中,可为泉下名士,待日后稍加磨砺,不难成才。至于道古,奔驰似骏,变动犹龙,每发高论雄辩,令人莫对,说实话我时常自愧不如。况且文章一道,所重在时,我虽非不知文,但自愧赋闲有年,自觉与时下相左,若这么耽误下去,是误了二子矣!故我直言以免素餐之讥。”
沈嘉绩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要说老四沈倬才华横溢,王兄怕耽误了他还情有可原,怎么老五也不敢教了呢?
不过一想,沈侃最近确实变化太大了,说话办事无不令人耳目一新。
果然请对人了,沈嘉绩再一次对王潜斋肃然起敬,因此沉吟道:“乡试在即,就让他们自学吧。道古如今连四书五经尚且遗漏,还得兄长时时督促。”
“那是自然。”王潜斋点头。
他的意思是沈倬沈侃都是难得的人才,当然要送到更好的名师身边学习,不想误人子弟。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