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6 第0096章 黄金美玉
- 97 第0097章 无独有偶
- 98 第0098章 各自芳菲
- 99 第0099章 看来真有事
- 100 第0100章 我有苦衷
- 101 第0101章 老顽童
- 102 第0102章 庙会
- 103 第0103章 好姑娘
- 104 第0104章 热闹的王家
- 105 第0105章 热闹的王家(2)
- 106 第0106章 王家的热闹(3)
- 107 第0107章 省亲
- 108 第0108章 心跳
- 109 第0109章 变卦
- 110 第0110章 风流雅似桃花庵
- 111 第0111章 豁晴眸
- 112 第0112章 幸灾乐祸
- 113 第0113章 不着急
- 114 第0114章 这一晚
- 115 第0115 肌肤之亲
- 116 第0116章 你愿意吗?
- 117 第0117章 小楼一夜听春雨
- 118 第0118章 微雨燕双飞
- 119 第0119章 将计就计
- 120 第0120章 化俗
- 121 第0121章 喜书
- 122 第0122章 喜诏
- 123 第0123章 欣慰
- 124 第0124章 耍赖
- 125 第0125章 酒楼
- 126 第0126章 宝贝
- 127 第0127章 雪芙
- 128 第0128章 小喜鹊
- 129 第0129章 君子好逑
- 130 第0130章 稀罕事儿
- 131 第0131章 想不明白
- 132 第0132章 悟道
- 133 第0133章 一言而决
- 134 第0134章 议亲
- 135 第0135章 打点
- 136 第0136章 花月飞卿
- 137 第0137章 讨好
- 138 第0138章 卖布
- 139 第0139章 慌乱
- 140 第0140章 不肯
- 141 第0141章 你走开
- 142 第0142章 刘三奶奶
- 143 第0143章 单枪匹马
- 144 第0144章 这个数
- 145 第0145章 套路
- 146 第0146章 海底针
- 147 第0147章 爱情
- 148 第0148章 孩子气
- 149 第0149章 贤良方正
- 150 第0150章 冲喜
- 151 第0151章 谢天谢地
- 152 第0152章 家信
- 153 第0153章 加试
- 154 第0154章 情债
- 155 第0155章 有什么稀奇
- 156 第0156章 争辩
- 157 第0157章 入木三分
- 158 第0158章 做戏
- 159 第0159章 幽闭
- 160 第0160章 探听
- 161 第0161章 考试
- 162 第0162章 后起之秀
- 163 第0163章 掐不入
- 164 第0164章 大喜
- 165 第0165章 就死也风骚
- 166 第0166章 不巧不成书
- 167 第0167章 AA制
- 168 第0168章 躺枪
- 169 第0169章 沈郎如玉
- 170 第0170章 直男癌
- 171 第0171章 妙笔生花
- 172 第0172章 看起来很荣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106章 王家的热闹(3)
第0106章 王家的热闹(3)
耿大书忘了这首小曲也是不能对姑娘家唱的,等他走过去,王巧儿已是红了脸,朝他背影“呸”的一声,骂道:“整天没羞没臊的胡咧咧,最好掉进河里喂王八。”
就在这时,王四领着他八岁的儿子,手中拎着油纸包,急匆匆的走回来。
王巧儿说道:“四哥早,上哪去了?”
王四用手绢擦了擦汗,说道:“今日我忙得昏天黑地,什么都得想到,咱们那外甥女,向来爱吃零嘴,所以我赶紧去庙会上买了些糖果。要不然,门前的贵死人!”
“唉!”王巧儿替聂秃子暗叹一声,这一摊子新货算白上了。
瞧着侄儿头上戴着一顶崭新的辽东黑狗皮帽子,光看着就热,这时节何至于戴它?再说侄儿这么点年纪,正是光头的时候。
她遂问道:“怎么买了皮帽子?”
“呃……”王四咳嗽一下,“别提了,不是他娘非要他戴了添俊儿嘛!我只好随便买了一个。当时我就想呀,买了薄的现在戴着是合适,可等天一冷就没用了,所以买了个皮的,拼着今儿受一天热,能过冬呀。”
似乎是担心妹妹埋怨做哥哥的只顾着儿子,王四又叹道:“这年头什么都贵,可怜我只剩下半两银子,好家伙,一顶破帽子就没了。”
王巧儿随口说道:“要不是今日就戴,弄半张狗皮来,给侄儿缝一顶也不费事。”
原本只是随口一说,哪知王四一听,喜道:“真的吗?妹子你既然能做,那我又何必买?好!你给侄儿缝一个,买的这顶戴上半日,等外甥女一走,我就去城里退钱。”
做兄长的这个样子,王巧儿自然不愿白辛苦,便说道:“帽子都买了,人家肯退么?再说何苦多跑一趟,也没几个钱。”
“半两银子呢。”王四一脸心疼,“管他肯不肯,我教你嫂子她们几个去,闹他个天翻地覆,没个不成。这样的事,咱家的娘们最拿手。”
王巧儿心说叫你多嘴,这下好了,还得熬夜缝制帽子,当下不乐意的没吱声。
王四见状笑道:“等春芳到了,你过来陪着她。”
“嗯!”王巧儿欣然答应,倒不是为了一顶帽子,而是也想亲近亲近王春芳。
王四进房不久,忽然又从屋里抱头鼠窜而出,紧接着王四奶奶大骂着追乐出来,一直追到了院子里,王四早没了踪影。
“四嫂,怎么了?”王巧儿问道。
王四妻子抬起手,怒气冲冲的道:“你看!我这双手被你们老王家害得成了什么样子?寻思叫那挨千刀的买方汗巾子,不然在贵客跟前不丢人?谁成想那该死的给我买了个黑色的!我嫌难看,叫他去换个粉红或粉白的,结果他竟说我这模样不配漂亮颜色,你说是不是气死个人?我这模样儿对不住谁了?小姑,你是不知道,我在娘家做闺女的时候,街坊邻居都说我是赛天仙呢!每回在门前买针线,那些后生哪个不两眼放光?对了,隔壁张铁匠的儿子,就为我想的得痨病死了。当初但凡我爹娘要是多个心眼,我一准比春芳姑娘还富贵,不过没这运气罢了。”
一口气说完,王四妻子气都不带喘,接着又语速极快的说道:“许给那挨千刀的,进门没几年就受穷,如今成天浆洗缝补,烟熏火燎,又加上带一群孩子,生生地把我给糟蹋了。你哥哥自己亏不亏心,现在倒嫌弃模样不济。好!等他回来看我不折腾死他才怪!”
王巧儿眨眨眼,瞅着四嫂因发福而变得蠢笨如猪的身躯和一双烂红苹果似的眼儿,想到“赛天仙”的美名,几乎忍不住要笑出来。
幸亏这时王大笑眯眯的走了过来,立时将王巧儿的笑顶了回去。
原来王大有个朋友,以前在泉州码头上做经济,如今正准备在杭州城内的繁华地带开一家波斯饭庄,要聘请几个侍女,以打出名声。
王大见有利可图,便寻思叫妹妹去,工钱不错,他也有好处,前几日对她和奶娘说了。
纵观整个明代的饭馆任用女侍者的近乎没有,而青楼楚馆里的侍女那可是源远流长,是以奶娘认为是非常下贱的行业,不愿意。
王巧儿倒是深知以自家的破落门第,嫁不到什么好人家,加上江南经济蓬勃的大环境,想法比较开通,很有心趁着年轻,出去看看外面的繁华世界。
但一想到要和各式各样的男人打交道,自然又觉得羞怯,尤其奶娘生怕外头的男人不安好心,把她给引诱坏了,于是商量的结果,就是拒绝。
“奶娘。”王巧儿叫道。
王大说道:“你们放心,我那边已经约法三章,就是做端菜的丫头,一个月二两银子,掌柜的是我的盟兄弟,保管不会有人欺负你。妹子,你要愿意,得马上预备了。”
“一年二十四两银子?”王四妻子暗暗乍舌,可惜名声不好听,秀才的闺女打死也不能赚这个钱。
奶娘佝偻着身躯跑了出来,说道:“大爷的好心真真难得,奈何巧儿不合适,又从没离开过我,就是个蠢姑娘,她是被人伺候的命,哪里会伺候人呢?大爷你还是另找别人吧。”
“你怎么这么想不开?”王大皱眉,“咱家现在已是穷人,你以为她和外甥女一样吗?高不成低不就,永远守在宅子里?还是嫁个贩夫走卒,一辈子劳苦命?不是我说难听话,难道像你一样成天爬在炕上做活,累得腰也弯了,眼也花了,一朵花似的姑娘,几年就累成个小老太婆!这件事我是深思熟虑过了,在这里巧儿只能苦一辈子,老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拼着放她出去见见世面,如若能遇见个达官贵人,或许一步升了天,你就知道我王大对得住死去的父母。”
奶娘说道:“这……这岂不是和村里送去唱戏的刘家一样?成了风尘女?”
“两者焉能混为一谈?”王大叫道,“再说王家那闺女学了几年戏,一登台便被个百户娶了去,刘老头跟着就成了大老爷,你们不羡慕?”
奶娘没话说了,想了想,说道:“老身没身份说话,只是巧儿她一定不肯。”
王四转而看着王巧儿,问道:“妹子,你说一句话,是困在这井里做一辈子蛤蟆,还是拼着跳出去,一旦跳出个鱼跃龙门?”
说起来王四除了惦记他的好处外,其眼光见识无疑非常超前,也没有坑妹子的心,此事纯属一举两得之好意。
这年头开个青楼简直不能再容易了,官营私营,乐户戏班子,暗娼流莺个体户,只要想卖肉,怎么都能开起来,根本不需要搞个挂羊头卖狗肉的“饭馆”,所以招聘几个女招待纯是为了标新立异。
也不是说明代就没有年轻女子做买卖,而是那些穷人家的女孩能算是“人”吗?只有王巧儿这样出身的姑娘,才能起到轰动效应。
已故王阁老家的小姐做侍女,多大的广告效果。
王巧儿犹豫了,时下在南方,出门做绣工做织女的女孩子不少,反正王家已经沦落,出去打工也没人会说三道四,就算说三道四又能如何?这就是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
可是只要一走出去,怕不就会彻底和王春芳之间有了云泥之别,说到底她不甘心呀。
就在这时,王四领着他八岁的儿子,手中拎着油纸包,急匆匆的走回来。
王巧儿说道:“四哥早,上哪去了?”
王四用手绢擦了擦汗,说道:“今日我忙得昏天黑地,什么都得想到,咱们那外甥女,向来爱吃零嘴,所以我赶紧去庙会上买了些糖果。要不然,门前的贵死人!”
“唉!”王巧儿替聂秃子暗叹一声,这一摊子新货算白上了。
瞧着侄儿头上戴着一顶崭新的辽东黑狗皮帽子,光看着就热,这时节何至于戴它?再说侄儿这么点年纪,正是光头的时候。
她遂问道:“怎么买了皮帽子?”
“呃……”王四咳嗽一下,“别提了,不是他娘非要他戴了添俊儿嘛!我只好随便买了一个。当时我就想呀,买了薄的现在戴着是合适,可等天一冷就没用了,所以买了个皮的,拼着今儿受一天热,能过冬呀。”
似乎是担心妹妹埋怨做哥哥的只顾着儿子,王四又叹道:“这年头什么都贵,可怜我只剩下半两银子,好家伙,一顶破帽子就没了。”
王巧儿随口说道:“要不是今日就戴,弄半张狗皮来,给侄儿缝一顶也不费事。”
原本只是随口一说,哪知王四一听,喜道:“真的吗?妹子你既然能做,那我又何必买?好!你给侄儿缝一个,买的这顶戴上半日,等外甥女一走,我就去城里退钱。”
做兄长的这个样子,王巧儿自然不愿白辛苦,便说道:“帽子都买了,人家肯退么?再说何苦多跑一趟,也没几个钱。”
“半两银子呢。”王四一脸心疼,“管他肯不肯,我教你嫂子她们几个去,闹他个天翻地覆,没个不成。这样的事,咱家的娘们最拿手。”
王巧儿心说叫你多嘴,这下好了,还得熬夜缝制帽子,当下不乐意的没吱声。
王四见状笑道:“等春芳到了,你过来陪着她。”
“嗯!”王巧儿欣然答应,倒不是为了一顶帽子,而是也想亲近亲近王春芳。
王四进房不久,忽然又从屋里抱头鼠窜而出,紧接着王四奶奶大骂着追乐出来,一直追到了院子里,王四早没了踪影。
“四嫂,怎么了?”王巧儿问道。
王四妻子抬起手,怒气冲冲的道:“你看!我这双手被你们老王家害得成了什么样子?寻思叫那挨千刀的买方汗巾子,不然在贵客跟前不丢人?谁成想那该死的给我买了个黑色的!我嫌难看,叫他去换个粉红或粉白的,结果他竟说我这模样不配漂亮颜色,你说是不是气死个人?我这模样儿对不住谁了?小姑,你是不知道,我在娘家做闺女的时候,街坊邻居都说我是赛天仙呢!每回在门前买针线,那些后生哪个不两眼放光?对了,隔壁张铁匠的儿子,就为我想的得痨病死了。当初但凡我爹娘要是多个心眼,我一准比春芳姑娘还富贵,不过没这运气罢了。”
一口气说完,王四妻子气都不带喘,接着又语速极快的说道:“许给那挨千刀的,进门没几年就受穷,如今成天浆洗缝补,烟熏火燎,又加上带一群孩子,生生地把我给糟蹋了。你哥哥自己亏不亏心,现在倒嫌弃模样不济。好!等他回来看我不折腾死他才怪!”
王巧儿眨眨眼,瞅着四嫂因发福而变得蠢笨如猪的身躯和一双烂红苹果似的眼儿,想到“赛天仙”的美名,几乎忍不住要笑出来。
幸亏这时王大笑眯眯的走了过来,立时将王巧儿的笑顶了回去。
原来王大有个朋友,以前在泉州码头上做经济,如今正准备在杭州城内的繁华地带开一家波斯饭庄,要聘请几个侍女,以打出名声。
王大见有利可图,便寻思叫妹妹去,工钱不错,他也有好处,前几日对她和奶娘说了。
纵观整个明代的饭馆任用女侍者的近乎没有,而青楼楚馆里的侍女那可是源远流长,是以奶娘认为是非常下贱的行业,不愿意。
王巧儿倒是深知以自家的破落门第,嫁不到什么好人家,加上江南经济蓬勃的大环境,想法比较开通,很有心趁着年轻,出去看看外面的繁华世界。
但一想到要和各式各样的男人打交道,自然又觉得羞怯,尤其奶娘生怕外头的男人不安好心,把她给引诱坏了,于是商量的结果,就是拒绝。
“奶娘。”王巧儿叫道。
王大说道:“你们放心,我那边已经约法三章,就是做端菜的丫头,一个月二两银子,掌柜的是我的盟兄弟,保管不会有人欺负你。妹子,你要愿意,得马上预备了。”
“一年二十四两银子?”王四妻子暗暗乍舌,可惜名声不好听,秀才的闺女打死也不能赚这个钱。
奶娘佝偻着身躯跑了出来,说道:“大爷的好心真真难得,奈何巧儿不合适,又从没离开过我,就是个蠢姑娘,她是被人伺候的命,哪里会伺候人呢?大爷你还是另找别人吧。”
“你怎么这么想不开?”王大皱眉,“咱家现在已是穷人,你以为她和外甥女一样吗?高不成低不就,永远守在宅子里?还是嫁个贩夫走卒,一辈子劳苦命?不是我说难听话,难道像你一样成天爬在炕上做活,累得腰也弯了,眼也花了,一朵花似的姑娘,几年就累成个小老太婆!这件事我是深思熟虑过了,在这里巧儿只能苦一辈子,老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拼着放她出去见见世面,如若能遇见个达官贵人,或许一步升了天,你就知道我王大对得住死去的父母。”
奶娘说道:“这……这岂不是和村里送去唱戏的刘家一样?成了风尘女?”
“两者焉能混为一谈?”王大叫道,“再说王家那闺女学了几年戏,一登台便被个百户娶了去,刘老头跟着就成了大老爷,你们不羡慕?”
奶娘没话说了,想了想,说道:“老身没身份说话,只是巧儿她一定不肯。”
王四转而看着王巧儿,问道:“妹子,你说一句话,是困在这井里做一辈子蛤蟆,还是拼着跳出去,一旦跳出个鱼跃龙门?”
说起来王四除了惦记他的好处外,其眼光见识无疑非常超前,也没有坑妹子的心,此事纯属一举两得之好意。
这年头开个青楼简直不能再容易了,官营私营,乐户戏班子,暗娼流莺个体户,只要想卖肉,怎么都能开起来,根本不需要搞个挂羊头卖狗肉的“饭馆”,所以招聘几个女招待纯是为了标新立异。
也不是说明代就没有年轻女子做买卖,而是那些穷人家的女孩能算是“人”吗?只有王巧儿这样出身的姑娘,才能起到轰动效应。
已故王阁老家的小姐做侍女,多大的广告效果。
王巧儿犹豫了,时下在南方,出门做绣工做织女的女孩子不少,反正王家已经沦落,出去打工也没人会说三道四,就算说三道四又能如何?这就是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
可是只要一走出去,怕不就会彻底和王春芳之间有了云泥之别,说到底她不甘心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