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0 第0030章 生之者众
- 31 第0031章 欲哭无泪
- 32 第0032章 花落人断肠
- 33 第0033章 另谋出路
- 34 第0034章 不流凡俗
- 35 第0035章 认祖归宗
- 36 第0036章 安分守己
- 37 第0037章 老鼠嫁女
- 38 第0038章 因时制宜
- 39 第0039章 可否有号
- 40 第0040章 春光明媚
- 41 第0041章 艳阳天
- 42 第0042章 春风如旧,柳如烟
- 43 第0043章 秀鲜自如
- 44 第0044章 路头菩萨
- 45 第0045章 酒气熏天
- 46 第0046章 他是全才
- 47 第0047章 不孝之子
- 48 第0048章 爱莫能助
- 49 第0049章 高下立判
- 50 第0050章 请客吃饭
- 51 第0051章 卿本佳人
- 52 第0052章 令人敬服
- 53 第0053章 一生俯首拜阳明
- 54 第0054章 恐难从命
- 55 第0055章 痛快淋漓
- 56 第0056章 狼心狗肺
- 57 第0057章 痛心
- 58 第0058章 夜观天象
- 59 第0059章 狙诈狼贪
- 60 第0060章 失之交臂
- 61 第0061章 误人子弟
- 62 第0062章 婚事泡汤
- 63 第0063章 急公好义
- 64 第0064章 惊弓之鸟
- 65 第0065章 卖女
- 66 第0066章 喜出望外
- 67 第0067章 处处学霸
- 68 第0068章 天地玄黄
- 69 第0069章 夜雨观棋
- 70 第0070章 藕神
- 71 第0071章 有才无才
- 72 第0072章 羊入虎口
- 73 第0073章 一念心净
- 74 第0074章 移花接木
- 75 第0075章 明代版朱丽叶
- 76 第0076章 红六日
- 77 第0077章 上门问罪
- 78 第0078章 何地埋香
- 79 第0079章 将计就计
- 80 第0080章 七弦琴上七条弦
- 81 第0081章 寄恨长
- 82 第0082章 先下手为强
- 83 第0083章 干旱的夏
- 84 第0084章 富家少爷
- 85 第0085章 痴情种子
- 86 第0086章 无才到底是无才
- 87 第0087章 五头牛
- 88 第0088章 做大老爷
- 89 第0089章 非礼勿视
- 90 第0090章 谓我何忧
- 91 第0091章 好景不长
- 92 第0092章 天收人啦
- 93 第0093章 那个味儿
- 94 第0094章 生病
- 95 第0095章 悲欢离合
- 96 第0096章 黄金美玉
- 97 第0097章 无独有偶
- 98 第0098章 各自芳菲
- 99 第0099章 看来真有事
- 100 第0100章 我有苦衷
- 101 第0101章 老顽童
- 102 第0102章 庙会
- 103 第0103章 好姑娘
- 104 第0104章 热闹的王家
- 105 第0105章 热闹的王家(2)
- 106 第0106章 王家的热闹(3)
- 107 第0107章 省亲
- 108 第0108章 心跳
- 109 第0109章 变卦
- 110 第0110章 风流雅似桃花庵
- 111 第0111章 豁晴眸
- 112 第0112章 幸灾乐祸
- 113 第0113章 不着急
- 114 第0114章 这一晚
- 115 第0115 肌肤之亲
- 116 第0116章 你愿意吗?
- 117 第0117章 小楼一夜听春雨
- 118 第0118章 微雨燕双飞
- 119 第0119章 将计就计
- 120 第0120章 化俗
- 121 第0121章 喜书
- 122 第0122章 喜诏
- 123 第0123章 欣慰
- 124 第0124章 耍赖
- 125 第0125章 酒楼
- 126 第0126章 宝贝
- 127 第0127章 雪芙
- 128 第0128章 小喜鹊
- 129 第0129章 君子好逑
- 130 第0130章 稀罕事儿
- 131 第0131章 想不明白
- 132 第0132章 悟道
- 133 第0133章 一言而决
- 134 第0134章 议亲
- 135 第0135章 打点
- 136 第0136章 花月飞卿
- 137 第0137章 讨好
- 138 第0138章 卖布
- 139 第0139章 慌乱
- 140 第0140章 不肯
- 141 第0141章 你走开
- 142 第0142章 刘三奶奶
- 143 第0143章 单枪匹马
- 144 第0144章 这个数
- 145 第0145章 套路
- 146 第0146章 海底针
- 147 第0147章 爱情
- 148 第0148章 孩子气
- 149 第0149章 贤良方正
- 150 第0150章 冲喜
- 151 第0151章 谢天谢地
- 152 第0152章 家信
- 153 第0153章 加试
- 154 第0154章 情债
- 155 第0155章 有什么稀奇
- 156 第0156章 争辩
- 157 第0157章 入木三分
- 158 第0158章 做戏
- 159 第0159章 幽闭
- 160 第0160章 探听
- 161 第0161章 考试
- 162 第0162章 后起之秀
- 163 第0163章 掐不入
- 164 第0164章 大喜
- 165 第0165章 就死也风骚
- 166 第0166章 不巧不成书
- 167 第0167章 AA制
- 168 第0168章 躺枪
- 169 第0169章 沈郎如玉
- 170 第0170章 直男癌
- 171 第0171章 妙笔生花
- 172 第0172章 看起来很荣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040章 春光明媚
第0040章 春光明媚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一年气象一年新,万卉争妍又一春。【ㄨ】
少小儿童皆长大,看看又是白头人。
虎丘山是苏州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西山之余脉。因地壳运动,渐渐脱离了西山主体,形成了一座独立小山。
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盘踞其上,故名虎丘。还有一说山丘的形状如蹲虎,故而得名。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虎丘山并不大,占地面积大概三百余亩,山峰的高度也不过三十多米,但是它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
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后世经过论证,乃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
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风壑云泉,令人流连忘返。
还有时下被称为仙品的虎丘茶,又使得虎丘山在明代更具文化气质。
东晋时期,司徒王珣和其弟司空****各自在山上营建别墅,后来双双改成了虎丘山寺,称东寺、西寺。后来有高僧从北方来此讲经弘法,留下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佳话。
如今虎丘山有生公讲台、千人坐、点头石、白莲池等脍炙人口的众多古迹。
沈侃还没去过名闻遐迩的虎丘山,得知目的地后显得很兴奋,见金圣问他有没有号,笑道:“还未有,不如劳烦兄长给起一个吧。”
号可以随便取,也可以随时更换或添加,不是用来表达读书人的品格,就是通过别号以寄托自己的志向,典故山川大河等什么都可以取,所以无论如何变化,都与名、字无涉。
比如唐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
金圣笑道:“道立号虹台,道章号涵台,你的号金某可不敢妄议。”
“那小弟就自己琢磨一个吧。”沈侃笑了笑。
这时候,画舫已经不知不觉到了虎丘岸边,船家进来请他们上岸。
六个年轻人出了舱,顺着人流,一路说说笑笑的步行走到山门前。
南方人喜欢游春踏青,过年期间更是如此。对古时的男人来说,上山逛庙会的最大看点不在于欣赏名胜古迹,而是围观那些络绎不绝的游春女子。
来虎丘山的妇女大多为了烧香,而烧香的历史源远流长,烧香是一种笼统说法,可以细分为行香、焚香、拜香等,表述的名称稍有差异,其意义基本上是相同的,就是敬神祈福的活动。
本来明初的大明律严厉禁止妇女跑到寺庙道观里烧香,违者鞭四十,罪坐丈夫,如果没有男夫,罪坐本妇,出家人如果不阻止,同罪。【ㄨ】
因为寺观里鱼龙混杂,往往是红杏出墙或监禁、拐卖、谋杀妇女的多发地点,远离官府,出了事情鞭长莫及。其次可以用来宣扬邪教,什么白莲教弥勒教的,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异常警惕,屡次下旨不许妇女烧香。
但是终有明一朝,法律如同一纸空文,压根没人遵守。
烧香的妇女实在太多了,根本无法禁止,甭说古代,现代社会何尝不是?
在明代,一般城里的妇女大多在家做做佛事,日夜上香,比较特殊的日子才去一趟寺庙;而乡下的妇女多喜欢聚集二三十人结成香社,大概组队比较安全,也不易招惹闲话,丈夫又能安心,时常组织队伍一起上山烧香。
还有一些妇女十分虔诚,以古代的恶劣条件,也不惜跋涉数千里外,跑到各大名山去烧香祈福。
到了嘉靖朝,社会活动愈趋便利发达,对民间的种种限制也越来越少。
张鹤万贵等人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见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妇女,美的丑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年轻的,年长的,小家碧玉大家闺秀,一个个为之目不暇接。
唯有沈侃压根不当回事,打小就见怪不怪矣。
他瞅了瞅沈位沈倬的那兴奋样,算是搞明白为啥要来虎丘山了。
毕竟是未成亲的年轻男人。
走累了也看累了,大家伙来到一座干净的茶坊里坐着吃茶,那目光还是在上山下山的女人身上流连。
忽然走进来两个女人,一个三十来岁的白净妇人,领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妇人过来道了个万福,说道:“诸位相公,小妇人来唱个曲吧。”
万贵说道:“你们是唱唱的?那好,拣个文雅些的小曲。
一曲唱完,沈位问道:“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氏,好像是江右人。”
妇人说道:“奴家是江西人氏,因家里遭灾,流落于此。好在听闻朝廷免了赋税,马上就要回乡了。”
“好。”沈位见她说话时的神态不吭不卑,非常欣赏,“你可有好曲再唱一支,我以三钱银子酬谢。”
唱完了,妇人接过银子,道了声“多谢相公的赏”,然后领着女儿又去别处唱曲去了。
人家一走,刚才还文绉绉的万贵嘻嘻一笑,说道:“这女子倒也生得风骚,曲儿唱的却马马虎虎。”
张鹤笑道:“刚才你那一只眼睛不住盯着她,原来有心与彼,不如兄弟做个东,叫她回来,请你消遣一番?”
“飞仙兄又拿小弟作乐了,我不过开个玩笑,哪有此心?”万贵打了个哈哈,“倒是诸位未娶佳人,兴许有意,大概这两年就能道声恭喜了,难道就等不得了?”
“别开玩笑了,让我兄弟以为咱们也是酒色之徒。”沈位站起来,过去付了茶钱,径自往山上走去。
沈家。
沈仕这几日老实呆在家中,不敢回镇上。一整天读书倦了,又见外面春光明媚,坐不住了,走出来散散心。
最近他日日酒宴,夜夜笙歌,一个人无聊就有些馋酒,不料弟弟们都不在,偏偏村里的几位朋友也都不在家。
在村子里走来走去,十分没劲,无意中走到了一家门前,他赶紧低下了头,要走过去。
原来这家人姓叶,家主论辈分乃是他未婚妻的族叔,这家的儿子遂时常以小舅子自居,并且在外非常招摇,故此沈仕很烦此人。
无巧不巧的,今日小舅子叶古玉准备了一桌酒席,打算请乡里学院的先生来吃酒,求人家在考案上挂个名字,考中不考中的没关系,要的是虚名。
不想先生只收银子,回说人就不来了。叶古玉正懊恼白花了钱,忽然看见沈仕一个人走了过去,他想了想,何不趁机请他一顿呢?
跑出来,他上前把沈仕拦住,嬉皮笑脸的道:“好姐夫,你这是怎么了?过门而不入,也不进来看看小弟。”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沈仕也不好冷颜以对,便和和气气的道:“读书乏了,又见天气不错,随便出来走走,想找几个好朋友吃酒,不期事不凑巧,人都不在,只好扫兴而归。”
“巧了。”叶古玉大笑,“好姐夫,既然你要寻朋友吃酒,难道小弟仅仅是个监生,不是秀才就算不得朋友?难道小弟家中就无酒可吃?太不像话了,亲戚里道的竟过门不入,应该先罚你一壶才好。”
一边说,一边不由分说的拉人往回走。
沈仕的性子也算豪爽,见他一番盛情,也就欣然跟着移动脚步。
刚进叶家的大门,同村好友钱孟元家的下人跑了来,隔着老远叫道:“沈相公,我家公子回来了,听见你去寻他,很是着急,命小的来寻。沈相公跟小的快过去吧,我家公子要请你会文。”
奈何沈仕已经进了叶家的门,又被叶古玉先挤兑了几句,怎么好现在就走?
停下脚步,沈仕为难的道:“这怎么好?”
“既来之,则安之。”叶古玉自然不想放人,伸手一拦,“姐夫,他那里会得了文,我这里难道就做不得诗吗?”
沈仕无奈的道:“你的盛情我心领,但钱孟元今日高兴,派人来请,也不好拂了他。唉,这该怎么办呢?”
“我有法子。”叶古玉拍了拍胸口,“他兴致高,何不也邀他过来,大家痛饮一番,姐夫你就让小弟做一次东道吧。”
有人请客那当然好了,沈仕大喜,笑道:“成!”扭头对钱家下人说道:“你速去回他,我被叶家兄弟留住不放,既然他有兴寻我作诗,那就来此相会吧。”
“是。”钱家下人转身就走。
“等等。”沈仕又叫住了他,“他来时,不妨去邀请刘公子等人一块儿,大家同来更妙。”
一年气象一年新,万卉争妍又一春。【ㄨ】
少小儿童皆长大,看看又是白头人。
虎丘山是苏州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西山之余脉。因地壳运动,渐渐脱离了西山主体,形成了一座独立小山。
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盘踞其上,故名虎丘。还有一说山丘的形状如蹲虎,故而得名。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虎丘山并不大,占地面积大概三百余亩,山峰的高度也不过三十多米,但是它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
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后世经过论证,乃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
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风壑云泉,令人流连忘返。
还有时下被称为仙品的虎丘茶,又使得虎丘山在明代更具文化气质。
东晋时期,司徒王珣和其弟司空****各自在山上营建别墅,后来双双改成了虎丘山寺,称东寺、西寺。后来有高僧从北方来此讲经弘法,留下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佳话。
如今虎丘山有生公讲台、千人坐、点头石、白莲池等脍炙人口的众多古迹。
沈侃还没去过名闻遐迩的虎丘山,得知目的地后显得很兴奋,见金圣问他有没有号,笑道:“还未有,不如劳烦兄长给起一个吧。”
号可以随便取,也可以随时更换或添加,不是用来表达读书人的品格,就是通过别号以寄托自己的志向,典故山川大河等什么都可以取,所以无论如何变化,都与名、字无涉。
比如唐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
金圣笑道:“道立号虹台,道章号涵台,你的号金某可不敢妄议。”
“那小弟就自己琢磨一个吧。”沈侃笑了笑。
这时候,画舫已经不知不觉到了虎丘岸边,船家进来请他们上岸。
六个年轻人出了舱,顺着人流,一路说说笑笑的步行走到山门前。
南方人喜欢游春踏青,过年期间更是如此。对古时的男人来说,上山逛庙会的最大看点不在于欣赏名胜古迹,而是围观那些络绎不绝的游春女子。
来虎丘山的妇女大多为了烧香,而烧香的历史源远流长,烧香是一种笼统说法,可以细分为行香、焚香、拜香等,表述的名称稍有差异,其意义基本上是相同的,就是敬神祈福的活动。
本来明初的大明律严厉禁止妇女跑到寺庙道观里烧香,违者鞭四十,罪坐丈夫,如果没有男夫,罪坐本妇,出家人如果不阻止,同罪。【ㄨ】
因为寺观里鱼龙混杂,往往是红杏出墙或监禁、拐卖、谋杀妇女的多发地点,远离官府,出了事情鞭长莫及。其次可以用来宣扬邪教,什么白莲教弥勒教的,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异常警惕,屡次下旨不许妇女烧香。
但是终有明一朝,法律如同一纸空文,压根没人遵守。
烧香的妇女实在太多了,根本无法禁止,甭说古代,现代社会何尝不是?
在明代,一般城里的妇女大多在家做做佛事,日夜上香,比较特殊的日子才去一趟寺庙;而乡下的妇女多喜欢聚集二三十人结成香社,大概组队比较安全,也不易招惹闲话,丈夫又能安心,时常组织队伍一起上山烧香。
还有一些妇女十分虔诚,以古代的恶劣条件,也不惜跋涉数千里外,跑到各大名山去烧香祈福。
到了嘉靖朝,社会活动愈趋便利发达,对民间的种种限制也越来越少。
张鹤万贵等人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见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妇女,美的丑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年轻的,年长的,小家碧玉大家闺秀,一个个为之目不暇接。
唯有沈侃压根不当回事,打小就见怪不怪矣。
他瞅了瞅沈位沈倬的那兴奋样,算是搞明白为啥要来虎丘山了。
毕竟是未成亲的年轻男人。
走累了也看累了,大家伙来到一座干净的茶坊里坐着吃茶,那目光还是在上山下山的女人身上流连。
忽然走进来两个女人,一个三十来岁的白净妇人,领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妇人过来道了个万福,说道:“诸位相公,小妇人来唱个曲吧。”
万贵说道:“你们是唱唱的?那好,拣个文雅些的小曲。
一曲唱完,沈位问道:“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氏,好像是江右人。”
妇人说道:“奴家是江西人氏,因家里遭灾,流落于此。好在听闻朝廷免了赋税,马上就要回乡了。”
“好。”沈位见她说话时的神态不吭不卑,非常欣赏,“你可有好曲再唱一支,我以三钱银子酬谢。”
唱完了,妇人接过银子,道了声“多谢相公的赏”,然后领着女儿又去别处唱曲去了。
人家一走,刚才还文绉绉的万贵嘻嘻一笑,说道:“这女子倒也生得风骚,曲儿唱的却马马虎虎。”
张鹤笑道:“刚才你那一只眼睛不住盯着她,原来有心与彼,不如兄弟做个东,叫她回来,请你消遣一番?”
“飞仙兄又拿小弟作乐了,我不过开个玩笑,哪有此心?”万贵打了个哈哈,“倒是诸位未娶佳人,兴许有意,大概这两年就能道声恭喜了,难道就等不得了?”
“别开玩笑了,让我兄弟以为咱们也是酒色之徒。”沈位站起来,过去付了茶钱,径自往山上走去。
沈家。
沈仕这几日老实呆在家中,不敢回镇上。一整天读书倦了,又见外面春光明媚,坐不住了,走出来散散心。
最近他日日酒宴,夜夜笙歌,一个人无聊就有些馋酒,不料弟弟们都不在,偏偏村里的几位朋友也都不在家。
在村子里走来走去,十分没劲,无意中走到了一家门前,他赶紧低下了头,要走过去。
原来这家人姓叶,家主论辈分乃是他未婚妻的族叔,这家的儿子遂时常以小舅子自居,并且在外非常招摇,故此沈仕很烦此人。
无巧不巧的,今日小舅子叶古玉准备了一桌酒席,打算请乡里学院的先生来吃酒,求人家在考案上挂个名字,考中不考中的没关系,要的是虚名。
不想先生只收银子,回说人就不来了。叶古玉正懊恼白花了钱,忽然看见沈仕一个人走了过去,他想了想,何不趁机请他一顿呢?
跑出来,他上前把沈仕拦住,嬉皮笑脸的道:“好姐夫,你这是怎么了?过门而不入,也不进来看看小弟。”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沈仕也不好冷颜以对,便和和气气的道:“读书乏了,又见天气不错,随便出来走走,想找几个好朋友吃酒,不期事不凑巧,人都不在,只好扫兴而归。”
“巧了。”叶古玉大笑,“好姐夫,既然你要寻朋友吃酒,难道小弟仅仅是个监生,不是秀才就算不得朋友?难道小弟家中就无酒可吃?太不像话了,亲戚里道的竟过门不入,应该先罚你一壶才好。”
一边说,一边不由分说的拉人往回走。
沈仕的性子也算豪爽,见他一番盛情,也就欣然跟着移动脚步。
刚进叶家的大门,同村好友钱孟元家的下人跑了来,隔着老远叫道:“沈相公,我家公子回来了,听见你去寻他,很是着急,命小的来寻。沈相公跟小的快过去吧,我家公子要请你会文。”
奈何沈仕已经进了叶家的门,又被叶古玉先挤兑了几句,怎么好现在就走?
停下脚步,沈仕为难的道:“这怎么好?”
“既来之,则安之。”叶古玉自然不想放人,伸手一拦,“姐夫,他那里会得了文,我这里难道就做不得诗吗?”
沈仕无奈的道:“你的盛情我心领,但钱孟元今日高兴,派人来请,也不好拂了他。唉,这该怎么办呢?”
“我有法子。”叶古玉拍了拍胸口,“他兴致高,何不也邀他过来,大家痛饮一番,姐夫你就让小弟做一次东道吧。”
有人请客那当然好了,沈仕大喜,笑道:“成!”扭头对钱家下人说道:“你速去回他,我被叶家兄弟留住不放,既然他有兴寻我作诗,那就来此相会吧。”
“是。”钱家下人转身就走。
“等等。”沈仕又叫住了他,“他来时,不妨去邀请刘公子等人一块儿,大家同来更妙。”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