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 第七章 带刀侍卫
- 8 第八章 赈灾事宜
- 9 第九章 三位老师
- 10 第十章 宣府告急
- 11 第十一章 蜕变
- 12 第十二章 整顿亲军
- 13 第十三章 镇守太监
- 14 第十四章 退休计划
- 15 第十五章 内库十府
- 16 第十六章 句读
- 17 第十七章 大明军情局
- 18 第十八章 琼林宴
- 19 第十九章 看脸的时代
- 20 第二十章 关于科举的讨论
- 21 第二十一章 平民教育家
- 22 第二十二章 偶遇阁老
- 23 第二十三章 明前七子
- 24 第二十四章 京城四恶
- 25 第二十五章 皇亲那些事儿
- 26 第二十六章 争执
- 27 第二十七章 君臣相见
- 28 第二十八章 御前秘书官
- 29 第二十九章 烽烟四起
- 30 第三十章 大内侍卫局
- 31 第三十一章 出了一个啥样的皇帝啊
- 32 第三十二章 工作餐
- 33 第三十三章 听君一席话
- 34 第三十四章 捷报与情报
- 35 第三十五章 两道圣旨
- 36 第三十六章 捷报频传
- 37 第三十七章 银部
- 38 第三十八章 排座次
- 39 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御前会议
- 40 第四十章 三权分立
- 41 第四十一章 孙交
- 42 第四十二章 大明银行
- 43 第四十三章 甲申十同年
- 44 第四十四章 没钱了
- 45 第四十五章 一直努力辞职的人
- 46 第四十六章 内务府总管大臣
- 47 第四十七章 想一块去了
- 48 第四十八章 哭穷
- 49 第四十九章 这个世界有……
- 50 第五十章 一个狗血的故事
- 51 第五十一章 和张氏议事
- 52 第五十二章 合并二十四衙门
- 53 第五十三章 态度转变
- 54 第五十四章 争论
- 55 第五十五章 首位内阁总理大臣之争
- 56 第五十六章 出趟门儿
- 57 第五十七章 拦马喊冤
- 58 第五十八章 御前侍卫官
- 59 第五十九章 五十万巨额债务
- 60 第六十章 培养亲信的第一步
- 61 第六十一章 一个又一个
- 62 第六十二章 惊醒
- 63 第六十三章 致仕(上)
- 64 第六十四章 致仕(下)
- 65 第六十五章 王璟
- 66 第六十六章 探病
- 67 第六十七章 军机处
- 68 第六十八章 议事(上)
- 69 第六十九章 议事(中)
- 70 第七十章 议事(下)
- 71 第七十一章 重回翰林院(上)
- 72 第七十二章 重回翰林院(下)
- 73 第七十三章 老师的教诲
- 74 第七十四章 大明国安局
- 75 第七十五章 弘治十八年的谋划
- 76 第七十六章 三面旗帜
- 77 第七十七章 六人聚(上)
- 78 第七十八章 六人聚(下)
- 79 第七十九章 屠勋(上)
- 80 第八十章 屠勋(下)
- 81 第八十一章 出事儿
- 82 第八十二章 心迹
- 83 第八十三章 入阁风波(上)
- 84 第八十四章 入阁风波 (下)
- 85 第八十五章 不拟州县不入台省 (上)
- 86 第八十六章 不拟州县不入台省 (下)
- 87 第八十七章 吏部尚书的心结(上)
- 88 第八十八章 吏部尚书的心结 (下)
- 89 第八十九章 官衔
- 90 第九十章 议员(上)
- 91 第九十一章 议员(下)
- 92 第九十二章 最后的叮嘱
- 93 第九十三章 失意的杨廷和
- 94 第九十四章 在他乡
- 95 第九十五章 议长
- 96 第九十六章 又是排座次
- 97 第九十七章 遣散宫人
- 98 第九十八章 遣散宫人(续)
- 99 第九十九章 八股文之争
- 100 第一百章 刘健与李东阳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妥协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储巏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兵礼二部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流放王鏊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杨慎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邂逅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中华纪元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至圣先师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县学、府学、国学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王廷相改革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刘健入宫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心魔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偶遇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压马路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儒家门徒中的异类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学校以及科考改革是诏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外放为官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裁撤詹事府
- 119 第一百二十章 品秩
- 1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两屠
- 1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工
- 1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明朝两大思想巨头
- 1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军功爵制
- 1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才子、佳人(上)
- 1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子、才子、佳人(下)
- 1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二王(上)
- 1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王(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七章 大明军情局
第十七章 大明军情局
郑德这一睡便睡到了快酉时了才醒来。洗漱一番后,却有些烦闷,发现什么都不想做。
“王岳,我们出宫一趟如何?”郑德突然对身旁的王岳说了一句。
王岳被皇帝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吓了一跳,赶紧劝阻,“皇上乃万金之躯,怎可混迹市井之地。若有不测,奴婢万死难辞其咎啊。”
郑德却是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不说21世纪枪支乱飞各国领导人到处访问也没啥事,后世清朝皇帝到处微服私访也没出啥事,显然这就是安保的问题。怎么到了你嘴里整的好像外面到处都是坏人似得,一不小心小命就不保了。
之前郑德就有出宫的想法,可惜一来忙着自己便宜老爸的丧事,而来也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不好贸然行动。不过现在在宫里头实在憋得慌,郑德反而放下所有顾虑,准备好好出去游玩一番,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可不想像明朝大部分的皇帝那样,一辈子坐守围城,像笼中鸟一样活着。
“此事不用再说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王岳不同意,也就没有和他说此事的必要了。
王岳也不知郑德此刻的想法,见皇上不再多说,也是暗松了一口。
郑德便到宫后苑走走散散心,突然想起宣府那边的战事,也不知现在情况如何了,却又不知该向谁打听。便想起了锦衣卫,对一旁的王岳吩咐道,“去把牟斌找来。”
没过多久,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便赶了过来,“臣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叩见皇上。”
“起来吧。”郑德看了眼四周,也懒得挪地方。直接一屁股坐在草地上,对牟斌挥了挥手,指了指身旁的地方,“牟爱卿坐。”
这?牟斌一脸为难之色,他怎么敢和皇帝平齐平坐。
王岳这时候却忍不住开口,“万岁爷,这地脏兮兮的,不可席地而坐。莫要着凉了,龙体要紧。”
郑德却没理会他,而是看向牟斌,“牟爱卿,难道朕的面子都不给吗?”
“那臣就僭越了。”听皇上这样说,牟斌是不坐也得坐了。咬了咬牙,最后在郑德旁边坐了下来,却是如坐针毡。
郑德却是开心的一笑,“这才是朕的好臣子吗。”
牟斌闻言却有些哭笑不得,这哪跟哪啊。只好说了一句,“皇上谬赞了。”
“对了,爱卿知道宣府现在情况如何?现在朱晖率领大军到了哪儿?”郑德话锋一转,又提到了他最想了解的事情上。
牟斌老老实实的说了一句,“微臣不知。”
“你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怎么可能不知?”郑德扬了扬眉,一脸不善的看着他。
“锦衣卫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以及巡察缉捕之权,皇上却并未吩咐微臣侦查保国公以及其援军动向。”牟斌一脸无辜的看着他。
“业务还是满熟练的吗!”郑德闻言笑着说了一句。让前者一愣,有些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只听他皇帝接着说,“对于锦衣卫,你是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的?牟斌完全理解不了郑德话里的意思。
看到他一头雾水的样子,郑德只好补充,“我的意思是,你不觉得锦衣卫需要管的事情太多太杂了吗?”
太多太杂?难道皇上想要削锦衣卫的权?牟斌一脸震惊,不过还是立即反应过来,“微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我想让你建立一个专门的情报机构,负责大明所有军队以及对大明以外周边国家的情报收集工作。”
组建情报机构是郑德早有设想,只不过因为昨晚蒙古入侵之事,让他提前了这个计划。其实相对而言,东厂这个真正的情报机构几乎可以拿来即用,不过因为锦衣卫属于军队序列,改为军情局反而更合适,而对东厂他也有了另外的打算。
情报机构?牟斌还是有些不明白,这个情报具体要收集哪些方面。张了张嘴想要询问皇帝,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郑德倒是看在眼里,问了一句,“有什么疑问吗?”
牟斌起身拱手道,“微臣愚钝,不明白这个情报机构具体该收集哪些方面的情报?”
“主要是对国内各个卫所动向以及对所有武官将领进行监视,对外收集与我大明接壤所有国家的军情,若是有重要情况发生我需要第一时间知道,明白吗?”
“臣明白”牟斌闻言又有些不解,“不过我大明周边皆为藩属之国,收集情报好像实无必要。”
“难道你能保证他们有一天不会和蒙古人一样入侵我大明?”郑德一脸不满的看着他,后者却是一脸迟疑之色。毕竟藩属之国反复无常入侵大明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多次,这种保证没有谁能够做的出来
“臣领旨”牟斌想了想还是直接领命,不过又有些为难,“可有些藩属乃是色目人,不仅与我大明子民面容迥异,且言语不通,派人刺探情报恐怕困难重重。”
“你难道是猪啊!”郑德忍不住骂了一句,“语言不通不会学习人家的语言啊,人种不同不会训练本地人做探子啊,或则通过收买也可以啊。你要明白一点,身为情报机构,只要能够收集到确切需要的情报,任何手段都可以施展啊。总之一句话,为了情报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明白吗?”
被皇帝狗血淋头的臭骂一番,牟斌倒是有些明白了这收集情报工作到底该如何进行了。赶紧说了一句,“陛下教训的是,臣明白了。”
郑德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想了想了,“军情局下设第一情报处,负责军情局内部人员的管理以及人员的招募,第二情报处负责对大明以外所有相邻国家情报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可以在每个国家或者重要城镇设立情报站负责情报收集工作,若有什么大事发生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第三情报处负责监视大明国内所有卫所以及武官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异常情报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第四情报处负责情报人员的训练以及执行特殊任务包括暗杀之类的,但还需要得到我的批准,知道吗?”
牟斌点了点头,“臣明白,不过锦衣卫该交由谁负责?”
“以后就没有锦衣卫了。”他闻言一惊,只听郑德接着道,“以后锦衣卫改为军情局了,你就是军情局第一任局长,至于各情报处负责人就由你提供名单任命。”
“臣明白”
郑德看着他,“我希望你能够尽快将整个情报网建立起来,有什么需要你现在就跟我说,我会尽量满足你的。”
牟斌闻言也知道皇帝对军情局极为重视,顿时感觉身上的担子也不轻,想了想,“臣别无所求。”
郑德想了想,“这样吧,作为一个情报机构没有经费是不行的,我先从内承运库拨十万两白银给你。希望你不要给给朕贪墨了。”
“微臣定当不辱使命。”牟斌单膝跪地,拱手道。不过还是被皇帝的这个大手笔给震住了,建了一个情报系统需要花这么多钱吗?看来皇上对此事是相当重视,不惜拿出十万两白银,不过会不会有些太多了?最后还是忍不住多嘴问了一句,“陛下,十万两白银会不会太多?”
“只要不要再发生类似此次鞑靼入侵宣府而朕直到最后才知晓的事情,花再多的钱也不多。”郑德毫不在乎的说了一句。十万两白银能够做什么,说实话他也没什么概念,不过想来建立一个情报系统怎么都够用了。若是不够,继续拨款就是了。不过对于牟斌还是要敲打一番,“至于这笔钱你到底怎么花朕不管,只希望你能够做到一点,就是无论周边国家或则军队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若是钱花出去了,却做不到这一点,到时候你就提头来见吧。”
虽然这话郑德很是平常的说了出来,感觉不到一丝气势或则杀气之类,却也让牟斌心神一凛。
“臣若三年之内无法建立完整的情报网,定当提头来见。”牟斌也是豁出去了,直接立下了军令状。
“这是你说的,朕可没有逼你。”郑德看着他笑着道。
牟斌眼神坚定,“微臣绝无戏言。”
郑德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了,你现在赶紧派人盯着点宣府那边的情况,一有什么不对,即可派人来报。”郑德对那位出征的大将军还真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心到现在还一直悬着呢。真怕他守不住宣府,导致蒙古人直接兵临城下。
牟斌道,“微臣明白”
“还有什么事吗?”
牟斌道,“那锦衣卫宿卫的职权该如何处置以及军情局官阶品级,还请陛下明示。”
郑德想了想,“那些负责宿卫皇宫的锦衣卫统一编入旗手卫,至于军情局以后没有官阶品级了,以后就实行实行军衔制度。”
军衔制度?牟斌一脸疑惑地看着皇帝,郑德却没有解释,“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你先回去吧,先把锦衣卫的工作交接好。至于内承运库那边,我会打好招呼的,钱到时候你派人去取即可。”
“微臣遵旨。”
郑德便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草屑,看了他一眼,“回去把军情局尽快组建起来吧,我先回去了。”
牟斌看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忍不住轻叹一声,“大明军事情报局吗?没想到流传百年的锦衣卫,自己竟然成为了最后一任指挥使,哎!”一时间心情百味陈杂。
“皇上,由于户部尚书韩文不肯出钱营建先帝陵寝,导致内承运库已经入不敷出了,现在要拿出十万两白银恐怕是捉襟见肘啊。”回去的路上,王岳忍不住开口道。
郑德闻言也是一阵头疼,想到之前自己找户部尚书韩文要钱修自己便宜老爹的陵墓,这老家伙下意识的捂住口袋不给,还说这事皇上的家事,应该由郑德自己的口袋里掏钱。郑德当时还真是被他哄住了。直到现在一想起这事,就觉得自己是在太傻了,悔得肠子都青了。
“自己那便宜老爹给自己留的多是些什么人啊?”想到这郑德是连连叹息不止,可惜已经没有后悔药吃了。若不如此他也不会总是自己的钱袋子里面往外掏钱了。不过总不能拿家里的钱补贴国库吧?
“宁瑾应该也贪墨了不少钱财,可惜当初一时冲动已经答应全部都充入国库里头了,想要从这位守财奴的手中拿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不过那些镇守太监应该在地方贪墨了不少钱财了吧?”
想到这,郑德倒是希望这些人快点回京,自己也好开始下一步的行动,不然接下来自己还不得穷死了。
“先这样吧,朕会尽快想办法的。”王岳见皇帝主意已定,也不再说话了。
“王岳,我们出宫一趟如何?”郑德突然对身旁的王岳说了一句。
王岳被皇帝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吓了一跳,赶紧劝阻,“皇上乃万金之躯,怎可混迹市井之地。若有不测,奴婢万死难辞其咎啊。”
郑德却是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不说21世纪枪支乱飞各国领导人到处访问也没啥事,后世清朝皇帝到处微服私访也没出啥事,显然这就是安保的问题。怎么到了你嘴里整的好像外面到处都是坏人似得,一不小心小命就不保了。
之前郑德就有出宫的想法,可惜一来忙着自己便宜老爸的丧事,而来也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不好贸然行动。不过现在在宫里头实在憋得慌,郑德反而放下所有顾虑,准备好好出去游玩一番,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可不想像明朝大部分的皇帝那样,一辈子坐守围城,像笼中鸟一样活着。
“此事不用再说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王岳不同意,也就没有和他说此事的必要了。
王岳也不知郑德此刻的想法,见皇上不再多说,也是暗松了一口。
郑德便到宫后苑走走散散心,突然想起宣府那边的战事,也不知现在情况如何了,却又不知该向谁打听。便想起了锦衣卫,对一旁的王岳吩咐道,“去把牟斌找来。”
没过多久,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便赶了过来,“臣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叩见皇上。”
“起来吧。”郑德看了眼四周,也懒得挪地方。直接一屁股坐在草地上,对牟斌挥了挥手,指了指身旁的地方,“牟爱卿坐。”
这?牟斌一脸为难之色,他怎么敢和皇帝平齐平坐。
王岳这时候却忍不住开口,“万岁爷,这地脏兮兮的,不可席地而坐。莫要着凉了,龙体要紧。”
郑德却没理会他,而是看向牟斌,“牟爱卿,难道朕的面子都不给吗?”
“那臣就僭越了。”听皇上这样说,牟斌是不坐也得坐了。咬了咬牙,最后在郑德旁边坐了下来,却是如坐针毡。
郑德却是开心的一笑,“这才是朕的好臣子吗。”
牟斌闻言却有些哭笑不得,这哪跟哪啊。只好说了一句,“皇上谬赞了。”
“对了,爱卿知道宣府现在情况如何?现在朱晖率领大军到了哪儿?”郑德话锋一转,又提到了他最想了解的事情上。
牟斌老老实实的说了一句,“微臣不知。”
“你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怎么可能不知?”郑德扬了扬眉,一脸不善的看着他。
“锦衣卫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以及巡察缉捕之权,皇上却并未吩咐微臣侦查保国公以及其援军动向。”牟斌一脸无辜的看着他。
“业务还是满熟练的吗!”郑德闻言笑着说了一句。让前者一愣,有些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只听他皇帝接着说,“对于锦衣卫,你是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的?牟斌完全理解不了郑德话里的意思。
看到他一头雾水的样子,郑德只好补充,“我的意思是,你不觉得锦衣卫需要管的事情太多太杂了吗?”
太多太杂?难道皇上想要削锦衣卫的权?牟斌一脸震惊,不过还是立即反应过来,“微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我想让你建立一个专门的情报机构,负责大明所有军队以及对大明以外周边国家的情报收集工作。”
组建情报机构是郑德早有设想,只不过因为昨晚蒙古入侵之事,让他提前了这个计划。其实相对而言,东厂这个真正的情报机构几乎可以拿来即用,不过因为锦衣卫属于军队序列,改为军情局反而更合适,而对东厂他也有了另外的打算。
情报机构?牟斌还是有些不明白,这个情报具体要收集哪些方面。张了张嘴想要询问皇帝,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郑德倒是看在眼里,问了一句,“有什么疑问吗?”
牟斌起身拱手道,“微臣愚钝,不明白这个情报机构具体该收集哪些方面的情报?”
“主要是对国内各个卫所动向以及对所有武官将领进行监视,对外收集与我大明接壤所有国家的军情,若是有重要情况发生我需要第一时间知道,明白吗?”
“臣明白”牟斌闻言又有些不解,“不过我大明周边皆为藩属之国,收集情报好像实无必要。”
“难道你能保证他们有一天不会和蒙古人一样入侵我大明?”郑德一脸不满的看着他,后者却是一脸迟疑之色。毕竟藩属之国反复无常入侵大明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多次,这种保证没有谁能够做的出来
“臣领旨”牟斌想了想还是直接领命,不过又有些为难,“可有些藩属乃是色目人,不仅与我大明子民面容迥异,且言语不通,派人刺探情报恐怕困难重重。”
“你难道是猪啊!”郑德忍不住骂了一句,“语言不通不会学习人家的语言啊,人种不同不会训练本地人做探子啊,或则通过收买也可以啊。你要明白一点,身为情报机构,只要能够收集到确切需要的情报,任何手段都可以施展啊。总之一句话,为了情报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明白吗?”
被皇帝狗血淋头的臭骂一番,牟斌倒是有些明白了这收集情报工作到底该如何进行了。赶紧说了一句,“陛下教训的是,臣明白了。”
郑德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想了想了,“军情局下设第一情报处,负责军情局内部人员的管理以及人员的招募,第二情报处负责对大明以外所有相邻国家情报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可以在每个国家或者重要城镇设立情报站负责情报收集工作,若有什么大事发生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第三情报处负责监视大明国内所有卫所以及武官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异常情报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第四情报处负责情报人员的训练以及执行特殊任务包括暗杀之类的,但还需要得到我的批准,知道吗?”
牟斌点了点头,“臣明白,不过锦衣卫该交由谁负责?”
“以后就没有锦衣卫了。”他闻言一惊,只听郑德接着道,“以后锦衣卫改为军情局了,你就是军情局第一任局长,至于各情报处负责人就由你提供名单任命。”
“臣明白”
郑德看着他,“我希望你能够尽快将整个情报网建立起来,有什么需要你现在就跟我说,我会尽量满足你的。”
牟斌闻言也知道皇帝对军情局极为重视,顿时感觉身上的担子也不轻,想了想,“臣别无所求。”
郑德想了想,“这样吧,作为一个情报机构没有经费是不行的,我先从内承运库拨十万两白银给你。希望你不要给给朕贪墨了。”
“微臣定当不辱使命。”牟斌单膝跪地,拱手道。不过还是被皇帝的这个大手笔给震住了,建了一个情报系统需要花这么多钱吗?看来皇上对此事是相当重视,不惜拿出十万两白银,不过会不会有些太多了?最后还是忍不住多嘴问了一句,“陛下,十万两白银会不会太多?”
“只要不要再发生类似此次鞑靼入侵宣府而朕直到最后才知晓的事情,花再多的钱也不多。”郑德毫不在乎的说了一句。十万两白银能够做什么,说实话他也没什么概念,不过想来建立一个情报系统怎么都够用了。若是不够,继续拨款就是了。不过对于牟斌还是要敲打一番,“至于这笔钱你到底怎么花朕不管,只希望你能够做到一点,就是无论周边国家或则军队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若是钱花出去了,却做不到这一点,到时候你就提头来见吧。”
虽然这话郑德很是平常的说了出来,感觉不到一丝气势或则杀气之类,却也让牟斌心神一凛。
“臣若三年之内无法建立完整的情报网,定当提头来见。”牟斌也是豁出去了,直接立下了军令状。
“这是你说的,朕可没有逼你。”郑德看着他笑着道。
牟斌眼神坚定,“微臣绝无戏言。”
郑德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了,你现在赶紧派人盯着点宣府那边的情况,一有什么不对,即可派人来报。”郑德对那位出征的大将军还真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心到现在还一直悬着呢。真怕他守不住宣府,导致蒙古人直接兵临城下。
牟斌道,“微臣明白”
“还有什么事吗?”
牟斌道,“那锦衣卫宿卫的职权该如何处置以及军情局官阶品级,还请陛下明示。”
郑德想了想,“那些负责宿卫皇宫的锦衣卫统一编入旗手卫,至于军情局以后没有官阶品级了,以后就实行实行军衔制度。”
军衔制度?牟斌一脸疑惑地看着皇帝,郑德却没有解释,“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你先回去吧,先把锦衣卫的工作交接好。至于内承运库那边,我会打好招呼的,钱到时候你派人去取即可。”
“微臣遵旨。”
郑德便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草屑,看了他一眼,“回去把军情局尽快组建起来吧,我先回去了。”
牟斌看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忍不住轻叹一声,“大明军事情报局吗?没想到流传百年的锦衣卫,自己竟然成为了最后一任指挥使,哎!”一时间心情百味陈杂。
“皇上,由于户部尚书韩文不肯出钱营建先帝陵寝,导致内承运库已经入不敷出了,现在要拿出十万两白银恐怕是捉襟见肘啊。”回去的路上,王岳忍不住开口道。
郑德闻言也是一阵头疼,想到之前自己找户部尚书韩文要钱修自己便宜老爹的陵墓,这老家伙下意识的捂住口袋不给,还说这事皇上的家事,应该由郑德自己的口袋里掏钱。郑德当时还真是被他哄住了。直到现在一想起这事,就觉得自己是在太傻了,悔得肠子都青了。
“自己那便宜老爹给自己留的多是些什么人啊?”想到这郑德是连连叹息不止,可惜已经没有后悔药吃了。若不如此他也不会总是自己的钱袋子里面往外掏钱了。不过总不能拿家里的钱补贴国库吧?
“宁瑾应该也贪墨了不少钱财,可惜当初一时冲动已经答应全部都充入国库里头了,想要从这位守财奴的手中拿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不过那些镇守太监应该在地方贪墨了不少钱财了吧?”
想到这,郑德倒是希望这些人快点回京,自己也好开始下一步的行动,不然接下来自己还不得穷死了。
“先这样吧,朕会尽快想办法的。”王岳见皇帝主意已定,也不再说话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