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1 第八十一章 出事儿
- 82 第八十二章 心迹
- 83 第八十三章 入阁风波(上)
- 84 第八十四章 入阁风波 (下)
- 85 第八十五章 不拟州县不入台省 (上)
- 86 第八十六章 不拟州县不入台省 (下)
- 87 第八十七章 吏部尚书的心结(上)
- 88 第八十八章 吏部尚书的心结 (下)
- 89 第八十九章 官衔
- 90 第九十章 议员(上)
- 91 第九十一章 议员(下)
- 92 第九十二章 最后的叮嘱
- 93 第九十三章 失意的杨廷和
- 94 第九十四章 在他乡
- 95 第九十五章 议长
- 96 第九十六章 又是排座次
- 97 第九十七章 遣散宫人
- 98 第九十八章 遣散宫人(续)
- 99 第九十九章 八股文之争
- 100 第一百章 刘健与李东阳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妥协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储巏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兵礼二部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流放王鏊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杨慎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邂逅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中华纪元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至圣先师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县学、府学、国学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王廷相改革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刘健入宫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心魔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偶遇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压马路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儒家门徒中的异类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学校以及科考改革是诏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外放为官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裁撤詹事府
- 119 第一百二十章 品秩
- 1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两屠
- 1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工
- 1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明朝两大思想巨头
- 1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军功爵制
- 1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才子、佳人(上)
- 1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子、才子、佳人(下)
- 1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二王(上)
- 1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王(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十一章 议员(下)
第九十一章 议员(下)
听到皇帝对“议员”这个称号的定义,在场的诸位大臣心底都略显得有些吃惊。看起了这个议员的称号无品无级的,但权力却和都察院相差无几,而且人家还有面圣言事的权利,这可不是一般言官能够享受的到的。并且人家只要超过半数人同意,便可令一位官员停职接受调查,这可是连都察院都未曾有过的权利。
当听到郑德这番话,这些已经准备致仕退休的朝廷重臣是又惊又喜,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想到自己这班已经被打上“清洗”标签的老臣,最后竟然能够获得皇上如此优渥的对待。尽管自己未必最后能够获得“议员”这一个荣誉称号,也表明了皇帝对朝中这般老臣的认可的态度。
一时感动的让他们差点痛哭流涕!
当然这话可不是开玩笑而已,在儒家思想的洗礼之下,这群已经彻底被“忠君爱国”思想洗脑之后大臣有这般表现不足为奇。皇上稍微流露出一丝善意之举,都能被他们夸大成为圣明之君。当然若是你稍微做错了一点事情,他们都有可能把你骂的狗血淋头。
所以在大明当皇帝,还真不是一件很好的差事,这可是他身有体会的事情。
当郑德说出这番话,文华殿内沉默了许久。那些还没有达到致仕年龄的官员是不敢说话,毕竟这事也和他们没多大关系,若是他们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岂不得罪了朝中这班老臣。别看这班老臣们就要从位高权重的朝廷大吏变为一介庶民,看似没有多大威胁了。但他们在朝中门生故吏遍地,一不小心恐怕就要从人生巅峰打入地狱深渊了。
而那些达到了致仕年龄的官员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当然也是不好说什么。这时候刘健只好站了出来,“陛下,这个‘议员’授予的职权是否太过了?”
马文升走后,朝中文武百官自然以他为首。他站出来说话也是无可厚非,也不会让人觉得得了便宜还卖乖,显得有些矫情。
“过了吗?”郑德看向他,“这个‘议员’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而是有一个前提:必须对大明做出足够贡献者才能够获得的。而能够为大明做出如此大的贡献者,授予他们上书言事的权利何过之有?”
在场众人闻言也是微微颔首,对于皇帝这番话也是表示赞同。这事儿根本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只是多了几张说话的嘴而已。不过朝中大臣被言官弹劾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他们怎么样,实在大不了就致仕而已。
“陛下,那超过半数议员同意弹劾朝中某位官员,便令其停职接受调查,这权利是否太大了点?”刘健又提出了一个异议。
郑德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扫了一眼在场的所有官员,“诸位爱卿觉得呢?”
“这……”
诸位大臣闻言面面相觑,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旁的李东阳见状只好站了出来,“陛下,微臣觉得对于劳苦功高者如此奖赏可行。不过这‘议员’的选取还是需要制定出一定的规章法度才行,不然很容易乱套出现漏洞。”
李东阳这样说显然是害怕因为没有选择标准,皇上随意封赏这个“议员”称号,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岂不朝中大臣皆受其挟制?
而对于这个提议,在场诸位大臣显然都很赞同。毕竟随都受不了头上多一个指手画脚的人,即使他对你没有任何的威胁,也很烦人不是吗?
郑德淡淡看了他一眼,多少也猜到了一点他的想法。又扫了一眼在场的众人,不过还是同意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李阁老觉得该如何是好?”
李东阳沉吟着道,“所其他的暂且不说,臣觉得对于一名官员而言,是否授予‘议员’称号,需要廷推得到朝中大臣认可之后方可由陛下授予。如此也可以防止奸佞小人因此钻了空子,仗着‘议员’身份在朝中胡作非为。”
郑德也没有计较这么多,想了想便答应下来了。不过他不会想到,日后他会为了这件事情懊悔不已。
看到皇帝看了自己一眼,王廷相会意的站了出来,又拿出了一道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授予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刘健;从一品光禄大夫、少保、太子太保、刑部尚书闵珪……原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马文;原少傅、太子太傅、兵部尚书王恕等人‘议员’称号,钦此。”
众臣三呼万岁接下这道圣旨之后,倒也颇深感慨。没想到这个被众人贴上“清洗老臣”恶名的皇帝,却对朝中老臣颇为照顾,甚至连早已经致仕的那些朝廷老臣也没有遗漏。让他们对之前对皇帝做出的种种猜测,不免抱有一丝愧疚之心。
不过若是郑德知道此刻他们内心的想法的话,恐怕会忍不住嗤之以鼻。现在知道愧疚了?那以前干嘛去了?
“虽然朕勒令你们这些到达一定年纪的官员致仕,不过也像朝中的大臣们所说,你们也还没有达到真正干不动的地步。朕又不想你们这么劳累,所以做出了授予尔等退休官员‘议员’的称号,希望你们发挥余热,继续为大明为天下百姓做出贡献。”
听到皇帝这番颇含深意的话,在场众人多少都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不要老是抓着他勒令朝中这班老臣致仕闹个不停。而现在皇上做到这个程度,他们也是的确无话可说了。
“从明天开始,朝中所有官员一律放年假,直至元宵节之后结束。不过所有补缺的官员都必须留下来值守,并与朝中这些将要退休致仕的官员做好交接工作。还有没有接到诏令,所有达到年龄的官员不得私自离开,听明白吗?”
“臣等明白。”
听到放假,这些官员也是两眼放光。毕竟劳累了一年,也只有过年有个长假可以好好休息,谁又能够不珍惜呢。当然若是他们在日后习惯了郑德所制定的这份放假时间安排表,估计也会为自己为了一个短的可怜的假期而沾沾自喜自嘲一笑。
接下来,郑德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又提了一些小事情。之后便宣布今晚要在华盖殿大宴全臣,就和现代的公司聚餐一样,对他们这一年一来付出的辛劳的褒奖。
这种事情倒也不奇怪,也算是一个老传统了。历朝历代皇帝在过年的时候都会这样做,也算是增进一下君臣之间的感情。尽管郑德不太喜欢这种聚餐,不过现在既然身处高位,有些事情也不能只顾着自己的性子来。
待所有大臣都退了出去,原本端坐在龙椅之上的郑德瘫坐着靠在椅背上,懒洋洋的没有一个正形,望向一旁的王廷相,忍不住笑道,“你既然是朕的大管家又兼职秘书,这半年以来也是辛苦你了。朕若是不褒奖你,恐怕怎么都说不过去。说吧,你想要什么样的官衔,即使是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只要你开了口,朕都可以授予你。”
“陛下说笑了。”王廷相闻言便知道皇帝又在拿自己开玩笑了,无奈的轻笑道。经过半年时间的相处,他是越发觉得这位少年天子实在不像十四五岁的孩童,可以说是显得越来越成熟,做事也越来越理性了。像授予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给一个刚刚登科不过三年的进士头上,这种荒唐的事情绝不可能在这位当今天子身上发生的。
”我是说真的,既然你不相信,那我有什么办法呢?”
郑德故意轻叹一声,耸了耸肩摆了一个无奈的po色。或许只有在这位面前,他才可以肆无忌惮的说自己想要说的话,而不被人指责一番。若是刘健、谢迁二人在此看到这一幕,他又免不了受到一番唾沫横飞的轰炸了。
看到皇帝这样,他无奈的摇了摇头。也不知是不是对于皇帝这幅没有正形的模样见多了,他对此已经没有了任何感觉,也没有想说任何指责的话的**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说了,也等于没说的一样。毕竟他也不是刘健、谢迁等朝中元老,能够对皇帝的一切指手画脚的。即使他现在是皇帝身边的宠臣,也不代表他可以口无遮拦的说话。
“王廷相听旨。”
郑德望着王廷相,突然坐直身体,一脸严肃的望着他。后者顿时一愣,倒是马上反应过来,行礼道,“臣王廷相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念翰林院侍读、内务府总管大臣、御前秘书官王廷相劳苦功高,特升授正五品中士大夫,钦此。”
“臣接旨。”
听到皇帝的口谕,王廷相也只能无奈的将圣旨接了下来。
不过最后,他还是有些无奈的说了一句,“陛下,以臣的资历这官衔恐怕是要惹来诸多非议了,而且陛下的老师好像还是正五品左春坊大学士。”
郑德一想,还真是这样。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你我亦师亦友,这样倒不是正好吗?再者,以老师的资历品级很快就能够升上去的。”
听到皇帝这样说,他也只能无奈的苦笑一声。别人是羡慕自己走了****运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不过他却未必想这样。毕竟身为一名宠臣注定是要卷入是是非非当中,这肯定是无法避免的。
不过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遭人妒忌是庸才?
王廷相倒也释然了。
当听到郑德这番话,这些已经准备致仕退休的朝廷重臣是又惊又喜,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想到自己这班已经被打上“清洗”标签的老臣,最后竟然能够获得皇上如此优渥的对待。尽管自己未必最后能够获得“议员”这一个荣誉称号,也表明了皇帝对朝中这般老臣的认可的态度。
一时感动的让他们差点痛哭流涕!
当然这话可不是开玩笑而已,在儒家思想的洗礼之下,这群已经彻底被“忠君爱国”思想洗脑之后大臣有这般表现不足为奇。皇上稍微流露出一丝善意之举,都能被他们夸大成为圣明之君。当然若是你稍微做错了一点事情,他们都有可能把你骂的狗血淋头。
所以在大明当皇帝,还真不是一件很好的差事,这可是他身有体会的事情。
当郑德说出这番话,文华殿内沉默了许久。那些还没有达到致仕年龄的官员是不敢说话,毕竟这事也和他们没多大关系,若是他们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岂不得罪了朝中这班老臣。别看这班老臣们就要从位高权重的朝廷大吏变为一介庶民,看似没有多大威胁了。但他们在朝中门生故吏遍地,一不小心恐怕就要从人生巅峰打入地狱深渊了。
而那些达到了致仕年龄的官员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当然也是不好说什么。这时候刘健只好站了出来,“陛下,这个‘议员’授予的职权是否太过了?”
马文升走后,朝中文武百官自然以他为首。他站出来说话也是无可厚非,也不会让人觉得得了便宜还卖乖,显得有些矫情。
“过了吗?”郑德看向他,“这个‘议员’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而是有一个前提:必须对大明做出足够贡献者才能够获得的。而能够为大明做出如此大的贡献者,授予他们上书言事的权利何过之有?”
在场众人闻言也是微微颔首,对于皇帝这番话也是表示赞同。这事儿根本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只是多了几张说话的嘴而已。不过朝中大臣被言官弹劾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他们怎么样,实在大不了就致仕而已。
“陛下,那超过半数议员同意弹劾朝中某位官员,便令其停职接受调查,这权利是否太大了点?”刘健又提出了一个异议。
郑德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扫了一眼在场的所有官员,“诸位爱卿觉得呢?”
“这……”
诸位大臣闻言面面相觑,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旁的李东阳见状只好站了出来,“陛下,微臣觉得对于劳苦功高者如此奖赏可行。不过这‘议员’的选取还是需要制定出一定的规章法度才行,不然很容易乱套出现漏洞。”
李东阳这样说显然是害怕因为没有选择标准,皇上随意封赏这个“议员”称号,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岂不朝中大臣皆受其挟制?
而对于这个提议,在场诸位大臣显然都很赞同。毕竟随都受不了头上多一个指手画脚的人,即使他对你没有任何的威胁,也很烦人不是吗?
郑德淡淡看了他一眼,多少也猜到了一点他的想法。又扫了一眼在场的众人,不过还是同意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李阁老觉得该如何是好?”
李东阳沉吟着道,“所其他的暂且不说,臣觉得对于一名官员而言,是否授予‘议员’称号,需要廷推得到朝中大臣认可之后方可由陛下授予。如此也可以防止奸佞小人因此钻了空子,仗着‘议员’身份在朝中胡作非为。”
郑德也没有计较这么多,想了想便答应下来了。不过他不会想到,日后他会为了这件事情懊悔不已。
看到皇帝看了自己一眼,王廷相会意的站了出来,又拿出了一道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授予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刘健;从一品光禄大夫、少保、太子太保、刑部尚书闵珪……原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马文;原少傅、太子太傅、兵部尚书王恕等人‘议员’称号,钦此。”
众臣三呼万岁接下这道圣旨之后,倒也颇深感慨。没想到这个被众人贴上“清洗老臣”恶名的皇帝,却对朝中老臣颇为照顾,甚至连早已经致仕的那些朝廷老臣也没有遗漏。让他们对之前对皇帝做出的种种猜测,不免抱有一丝愧疚之心。
不过若是郑德知道此刻他们内心的想法的话,恐怕会忍不住嗤之以鼻。现在知道愧疚了?那以前干嘛去了?
“虽然朕勒令你们这些到达一定年纪的官员致仕,不过也像朝中的大臣们所说,你们也还没有达到真正干不动的地步。朕又不想你们这么劳累,所以做出了授予尔等退休官员‘议员’的称号,希望你们发挥余热,继续为大明为天下百姓做出贡献。”
听到皇帝这番颇含深意的话,在场众人多少都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不要老是抓着他勒令朝中这班老臣致仕闹个不停。而现在皇上做到这个程度,他们也是的确无话可说了。
“从明天开始,朝中所有官员一律放年假,直至元宵节之后结束。不过所有补缺的官员都必须留下来值守,并与朝中这些将要退休致仕的官员做好交接工作。还有没有接到诏令,所有达到年龄的官员不得私自离开,听明白吗?”
“臣等明白。”
听到放假,这些官员也是两眼放光。毕竟劳累了一年,也只有过年有个长假可以好好休息,谁又能够不珍惜呢。当然若是他们在日后习惯了郑德所制定的这份放假时间安排表,估计也会为自己为了一个短的可怜的假期而沾沾自喜自嘲一笑。
接下来,郑德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又提了一些小事情。之后便宣布今晚要在华盖殿大宴全臣,就和现代的公司聚餐一样,对他们这一年一来付出的辛劳的褒奖。
这种事情倒也不奇怪,也算是一个老传统了。历朝历代皇帝在过年的时候都会这样做,也算是增进一下君臣之间的感情。尽管郑德不太喜欢这种聚餐,不过现在既然身处高位,有些事情也不能只顾着自己的性子来。
待所有大臣都退了出去,原本端坐在龙椅之上的郑德瘫坐着靠在椅背上,懒洋洋的没有一个正形,望向一旁的王廷相,忍不住笑道,“你既然是朕的大管家又兼职秘书,这半年以来也是辛苦你了。朕若是不褒奖你,恐怕怎么都说不过去。说吧,你想要什么样的官衔,即使是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只要你开了口,朕都可以授予你。”
“陛下说笑了。”王廷相闻言便知道皇帝又在拿自己开玩笑了,无奈的轻笑道。经过半年时间的相处,他是越发觉得这位少年天子实在不像十四五岁的孩童,可以说是显得越来越成熟,做事也越来越理性了。像授予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给一个刚刚登科不过三年的进士头上,这种荒唐的事情绝不可能在这位当今天子身上发生的。
”我是说真的,既然你不相信,那我有什么办法呢?”
郑德故意轻叹一声,耸了耸肩摆了一个无奈的po色。或许只有在这位面前,他才可以肆无忌惮的说自己想要说的话,而不被人指责一番。若是刘健、谢迁二人在此看到这一幕,他又免不了受到一番唾沫横飞的轰炸了。
看到皇帝这样,他无奈的摇了摇头。也不知是不是对于皇帝这幅没有正形的模样见多了,他对此已经没有了任何感觉,也没有想说任何指责的话的**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说了,也等于没说的一样。毕竟他也不是刘健、谢迁等朝中元老,能够对皇帝的一切指手画脚的。即使他现在是皇帝身边的宠臣,也不代表他可以口无遮拦的说话。
“王廷相听旨。”
郑德望着王廷相,突然坐直身体,一脸严肃的望着他。后者顿时一愣,倒是马上反应过来,行礼道,“臣王廷相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念翰林院侍读、内务府总管大臣、御前秘书官王廷相劳苦功高,特升授正五品中士大夫,钦此。”
“臣接旨。”
听到皇帝的口谕,王廷相也只能无奈的将圣旨接了下来。
不过最后,他还是有些无奈的说了一句,“陛下,以臣的资历这官衔恐怕是要惹来诸多非议了,而且陛下的老师好像还是正五品左春坊大学士。”
郑德一想,还真是这样。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你我亦师亦友,这样倒不是正好吗?再者,以老师的资历品级很快就能够升上去的。”
听到皇帝这样说,他也只能无奈的苦笑一声。别人是羡慕自己走了****运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不过他却未必想这样。毕竟身为一名宠臣注定是要卷入是是非非当中,这肯定是无法避免的。
不过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遭人妒忌是庸才?
王廷相倒也释然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