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 第二十章 关于科举的讨论
- 21 第二十一章 平民教育家
- 22 第二十二章 偶遇阁老
- 23 第二十三章 明前七子
- 24 第二十四章 京城四恶
- 25 第二十五章 皇亲那些事儿
- 26 第二十六章 争执
- 27 第二十七章 君臣相见
- 28 第二十八章 御前秘书官
- 29 第二十九章 烽烟四起
- 30 第三十章 大内侍卫局
- 31 第三十一章 出了一个啥样的皇帝啊
- 32 第三十二章 工作餐
- 33 第三十三章 听君一席话
- 34 第三十四章 捷报与情报
- 35 第三十五章 两道圣旨
- 36 第三十六章 捷报频传
- 37 第三十七章 银部
- 38 第三十八章 排座次
- 39 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御前会议
- 40 第四十章 三权分立
- 41 第四十一章 孙交
- 42 第四十二章 大明银行
- 43 第四十三章 甲申十同年
- 44 第四十四章 没钱了
- 45 第四十五章 一直努力辞职的人
- 46 第四十六章 内务府总管大臣
- 47 第四十七章 想一块去了
- 48 第四十八章 哭穷
- 49 第四十九章 这个世界有……
- 50 第五十章 一个狗血的故事
- 51 第五十一章 和张氏议事
- 52 第五十二章 合并二十四衙门
- 53 第五十三章 态度转变
- 54 第五十四章 争论
- 55 第五十五章 首位内阁总理大臣之争
- 56 第五十六章 出趟门儿
- 57 第五十七章 拦马喊冤
- 58 第五十八章 御前侍卫官
- 59 第五十九章 五十万巨额债务
- 60 第六十章 培养亲信的第一步
- 61 第六十一章 一个又一个
- 62 第六十二章 惊醒
- 63 第六十三章 致仕(上)
- 64 第六十四章 致仕(下)
- 65 第六十五章 王璟
- 66 第六十六章 探病
- 67 第六十七章 军机处
- 68 第六十八章 议事(上)
- 69 第六十九章 议事(中)
- 70 第七十章 议事(下)
- 71 第七十一章 重回翰林院(上)
- 72 第七十二章 重回翰林院(下)
- 73 第七十三章 老师的教诲
- 74 第七十四章 大明国安局
- 75 第七十五章 弘治十八年的谋划
- 76 第七十六章 三面旗帜
- 77 第七十七章 六人聚(上)
- 78 第七十八章 六人聚(下)
- 79 第七十九章 屠勋(上)
- 80 第八十章 屠勋(下)
- 81 第八十一章 出事儿
- 82 第八十二章 心迹
- 83 第八十三章 入阁风波(上)
- 84 第八十四章 入阁风波 (下)
- 85 第八十五章 不拟州县不入台省 (上)
- 86 第八十六章 不拟州县不入台省 (下)
- 87 第八十七章 吏部尚书的心结(上)
- 88 第八十八章 吏部尚书的心结 (下)
- 89 第八十九章 官衔
- 90 第九十章 议员(上)
- 91 第九十一章 议员(下)
- 92 第九十二章 最后的叮嘱
- 93 第九十三章 失意的杨廷和
- 94 第九十四章 在他乡
- 95 第九十五章 议长
- 96 第九十六章 又是排座次
- 97 第九十七章 遣散宫人
- 98 第九十八章 遣散宫人(续)
- 99 第九十九章 八股文之争
- 100 第一百章 刘健与李东阳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妥协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储巏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兵礼二部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流放王鏊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杨慎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邂逅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中华纪元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至圣先师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县学、府学、国学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王廷相改革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刘健入宫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心魔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偶遇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压马路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儒家门徒中的异类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学校以及科考改革是诏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外放为官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裁撤詹事府
- 119 第一百二十章 品秩
- 1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两屠
- 1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工
- 1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明朝两大思想巨头
- 1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军功爵制
- 1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才子、佳人(上)
- 1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子、才子、佳人(下)
- 1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二王(上)
- 1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王(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章 大内侍卫局
第三十章 大内侍卫局
“去把牟斌找来。”虽然从刘大夏口中得知宣府现在已经安然无恙了,可他还想知道具体的战况到底如何,或许也只有将牟斌找来或许更清楚。
“也不知自己这位军情局局长将军情局的情报网建立的如何了?”郑德轻叹一声,也懒得去想这件事情了,等下牟斌来了不就知道了!
又习惯性的抬起自己左手,顺势打开搜索系统,输入了杨一清和储巏这两个名字,这也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养成的习惯,遇到新的官员名字,总忍不住想去搜索一番。虽然真让他发现了不少人才,不过更多的是失望大于期望的。
杨一清
最高官位:内阁首辅、华盖殿大学士
能力评级:s级
系统评价:用兵如神、算无遗策、灵机应变、动合时宜
储巏
最高官位:南京吏部左侍郎
能力评级:a级
系统评价:为了干练、嫉恶如仇
潘蕃
最高官位:南京兵部尚书
能力评级:a级
系统评价:文韬武略、知人善用
看到这份资料,郑德是目瞪可呆。没想到这会竟然一次性发掘了了三名顶尖人才,其中竟然还有一位s级能力者。这实在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难道自己最近也时来运转了吗?”他喃喃自语了一句。
也不怪他又这种想法,毕竟在整个朝中都没有的s级能力者,自己一连两天竟然发现了两名,也难怪他会流露出这么一副表情。就像如果是你一连两天买彩票都中了五百万大奖一样,估计也会马上幸福的晕厥过去。
“看来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一双发现人才的眼睛。”这时候郑德也反应过来,笑着摇了摇头,说了这么一句。
这时候他才知道有这么一个搜索系统的外挂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至少不用为寻找人才而发愁。他虽然有着超越这个时代五百年前的见识,但想要将这些想法化为一条条政策实施下去,还是缺少不了人才的支持。不说自己更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做每件事情,就算有也不可能事事由自己代劳。毕竟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强行去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不仅做不好,恐怕好事也有可能会变成坏事。
郑德又看着搜索系统中的杨一清的生平简介,最后还不是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从系统评价来看,系统肯定是更看好他的军事才能,若是在乱世之中定可成为一代名将。不过最后竟然入阁成为了一国宰相,出将入相果然是文武双全,这样的文武全能型人才即使在历史上恐怕也是少见吧!”
不过这位到底该如何处置呢?是让他直接入阁走文官的道路呢,还是让他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呢?想到这,郑德忍不住轻笑一声,“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幸福的烦恼吧!”
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没想好到底该让这位走哪条道,抬头看到王岳已经领着牟斌进来了,轻叹一声也懒得继续再想下去了。
“顺其自然吧!”
……
郑德坐直身子,双手合拢放在桌子上,看向眼前的这位自己任命的大明军情局局长,“是这样的,朕让你时刻盯着点宣府的战事,现在情况如何?”
牟斌知道皇上既想知道宣府现在的情况如何,也有几分考校自己收集情报能力的意思。不过还好自己也早有准备,沉吟片刻,“前几日蒙古骑兵由新开口毁垣攻入长城以内,宣府总兵张俊遣诸将李稽、白玉、张雄、王镇、穆荣各帅三千人,出城分扼要害防御。李稽率所部前往迎敌;玉、雄、镇、荣等主将各帅所部拒于虞台岭。张俊急帅三千人赴援,半道由于脚受伤,将兵马交由都指挥使曹泰统帅,后者到达鹿角山被蒙古骑兵围困。张俊不顾足疾,赶紧调兵五千人携带三日口粮驰援曹泰,至于现在情况如何,臣还没有接到最新的情报传回来”
“恩,你做的很不错。”郑德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能够将整个战场的形式勾勒的如此详细清楚,想必这位在情报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看来将军情局交给这位还真是么看错人。不过这也是宣府离京师这么近的原因才能得到如此详细的情报,若是要在遥远的敌国将最新的情报给传递回来,这才是真正考验一个情报系统能力的时候。当然郑德现在还没想那么远,对于军情局现在的工作状态却是很满意。
“那驰援的十二团营总兵官朱晖在干吗?”郑德闻言却至始至终没有听到驰援的十二团营的消息,忍不住问了一句。
“十二团营驻守在宣府重镇,以防蒙古军攻陷此座要塞,导致京师北方大门洞开,进而危及京师安危。”
听了牟斌这番话,郑德却是微微蹙眉,对朱晖的不满越发强烈,冷冷地说了一句,“这朱晖果然是贪生怕死之辈,敌军都攻入了长城之内,他还死死守着那座破城不放,也不派兵驰援各地,导致我大明百姓惨遭屠戮,真是身为军人的耻辱。”
牟斌闻言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觉得皇上有些意气用事。宣府乃是九边重镇不容有失,若是真的被蒙古人占领了,恐怕就不是派兵四处劫掠各地了,而是直接兵临北京城下了。不过想到皇上毕竟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对兵事自然不太了解,随即释然了。
“军情局的情况如何,情报网铺设的如何了?”郑德也懒得去向那些糟心的事儿,转而又向牟斌问起了军情局的情况如何了。
牟斌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臣想在各地卫所中建立好情报网之后,再慢慢的向大明周边附属国延伸,设立情报站,收集与我大明接壤各附属国的相关情报,还望陛下批准。”
“既然朕将这事儿交给你来做,一切自然是听你的,只要你能够将朕需要的情报准时送到就行。”郑德摆了摆手,一副“我很相信”的表情,看的牟斌颇为感动。
“蒙古乃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所以往蒙古诸部派遣探子这事拖不得,你从现在就给我着手此事。免得以后还是像这次一样,被蒙古人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听到郑德叮嘱的这一番话,牟斌点了点头,“臣明白。”
“对了,让你替朕挑选的三十名一等带刀侍卫现在进行的如何了?”郑德突然想起这事,看向他。
牟斌起身拱手一礼,“臣正想要向陛下禀报此事,三十名一等带刀侍卫臣已经选取完毕,如何处置还请陛下明示。”
“人现在在哪?”郑德询问了一句。
“人已经在乾清宫前候着。”
听了牟斌的话,郑德站起身来,朝外走去,“走,出去看看。”
当郑德来到乾清宫前,暗暗说了一下人数,突然奇怪地看向牟斌,“怎么有三十二人?”
“除了三十名一等带刀侍卫外,还有二队和三队的正队长。”
来到这三十二人面前,发现他们的气势和之前的大汉将军完全不一样。虽然个个高矮不一,看起来没有大汉将军那般高大威猛,却是有一股别样的彪悍气息。之前的大汉将军虽然个个长的高大魁梧,看似很吓人却没有这些人不经意间流露而出的凌厉之气,犀利地眼眸更是透着一股淡淡的杀气。
“他们都上过战场?”郑德转过头看向牟斌,见后者点了点头。郑德颇为满意的笑了,“难怪站在他们身边都感觉冷飕飕的,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杀气啊!”
“谁是二队、三队的队长?”听到郑德的话,有两人站了出来,单膝跪地拱手道,“臣张贲(蒙放)叩见陛下。”
郑德上前拍了拍两人人的肩膀,肌肉结实有力,完全捏不动,看起来果然是精锐之卒。他又扫了一眼剩下的三十人,看到其中一个比较顺眼的,指了指他道,“你站出来。”
“你叫什么名字?”看着站出来的这名身材匀称的汉子,他询问了一句。
“臣一等带刀侍卫杨凌叩见陛下。”
郑德点了点头,看着眼前这三人,“朕任命杨凌为大内侍卫局局长兼一队队长,张贲为大内侍卫局副局长兼二队队长,蒙放为大内侍卫局副局长兼三队队长,钦此。”
三人对于皇帝的这个突然的决定打了个措手不及,尤其是这位随机挑选出来的杨凌更是吓了一跳。身为三十名一品带刀侍卫中一员,他自然知道自己并不是其中最优秀的,也不知怎的被皇上看上了。不仅任命为一队队长,还直接官升为大内侍卫局局长。实在有种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的感觉,这运气也让在场的人艳羡不已。
三人赶紧单膝跪地,“臣谢主隆恩。”
至于郑德为何随机挑选了杨凌,也是为了防止自己最亲近的侍卫,被他人掌控做的一手防范措施。毕竟这些侍卫都是牟斌给挑选出来的,他可不是知根知底,也谈不上信任,还不如随机一人来的放心。当然若是这三十人都是别人的亲信,那郑德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郑德看了三人一眼,尤其在张贲、蒙放二人身上多停留了一刻,“虽然你们二人统领的是二等带刀侍卫、三等带刀侍卫,但这事也不是绝对的。在每年的二月,朕会在大内侍卫局内举行演武,若是自认实力足够的,可以挑战比自己高一个阶位的带刀侍卫,若是胜者可以取代他的位置。你们两回去后将朕的话带给他们,不要以为进入了大内侍卫营就一切高枕无忧了,若是不好好训练提高自身实力的话,或许连在大内侍卫营都站不住脚。”
郑德说完又扫了一眼这三十二人,“这话不仅是对他们说的,也是对你们说的,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三人单膝跪地,齐声道。
郑德大吼一声,“大点声。”
“臣明白”
这一声大喊直冲云霄,突破天际,震得郑德耳朵嗡嗡直响。他不由露出一丝苦笑,自己这算不算自找罪受呢?
“张贲、蒙放你二人应该都知道自己的职责了吧?”见二人点了点头,郑德继续说下去,“你们二人先回去,将自己队内的事情做好。若是出现以前大汉将军那般差池,你们应该等待你们的是什么下场。”
“臣明白!”
虽然郑德的话听起来平淡且毫无气势,但凭着皇帝这层身份也足矣让两人心神一凛,不敢有一丝阳奉阴违之举。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郑德看着剩下的三十人,又从中挑选出名两人,分别叫宋起、徐横的,担任一队副队长的职务,扫视了众人一眼,“你们今后的职责就是随侍朕的左右,随时保护朕的安全,现在你们三十人分为三个小组一天十二个时辰轮流跟在朕的身边。至于如何分组交给杨卿你了做了。”
看到皇帝目光看向自己,杨凌点了点头,“臣领旨。”
“还有杨卿你虽然是一队的队长,更是大内侍卫局的局长,不仅要多关心一队的事情,还要多关注其他两队的情况,听明白了吗?”
“臣明白!”
郑德挥了挥手,“那你先回去把大内侍卫局的事情安顿好。至于宿卫的事情,就先从宋起开始吧,你先带九年随侍朕左右。”
叮嘱完后,郑德便带着宋起等十人回懋勤殿了,至于牟斌则被他赶回去抓紧铺设情报网了。
“也不知自己这位军情局局长将军情局的情报网建立的如何了?”郑德轻叹一声,也懒得去想这件事情了,等下牟斌来了不就知道了!
又习惯性的抬起自己左手,顺势打开搜索系统,输入了杨一清和储巏这两个名字,这也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养成的习惯,遇到新的官员名字,总忍不住想去搜索一番。虽然真让他发现了不少人才,不过更多的是失望大于期望的。
杨一清
最高官位:内阁首辅、华盖殿大学士
能力评级:s级
系统评价:用兵如神、算无遗策、灵机应变、动合时宜
储巏
最高官位:南京吏部左侍郎
能力评级:a级
系统评价:为了干练、嫉恶如仇
潘蕃
最高官位:南京兵部尚书
能力评级:a级
系统评价:文韬武略、知人善用
看到这份资料,郑德是目瞪可呆。没想到这会竟然一次性发掘了了三名顶尖人才,其中竟然还有一位s级能力者。这实在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难道自己最近也时来运转了吗?”他喃喃自语了一句。
也不怪他又这种想法,毕竟在整个朝中都没有的s级能力者,自己一连两天竟然发现了两名,也难怪他会流露出这么一副表情。就像如果是你一连两天买彩票都中了五百万大奖一样,估计也会马上幸福的晕厥过去。
“看来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一双发现人才的眼睛。”这时候郑德也反应过来,笑着摇了摇头,说了这么一句。
这时候他才知道有这么一个搜索系统的外挂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至少不用为寻找人才而发愁。他虽然有着超越这个时代五百年前的见识,但想要将这些想法化为一条条政策实施下去,还是缺少不了人才的支持。不说自己更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做每件事情,就算有也不可能事事由自己代劳。毕竟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强行去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不仅做不好,恐怕好事也有可能会变成坏事。
郑德又看着搜索系统中的杨一清的生平简介,最后还不是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从系统评价来看,系统肯定是更看好他的军事才能,若是在乱世之中定可成为一代名将。不过最后竟然入阁成为了一国宰相,出将入相果然是文武双全,这样的文武全能型人才即使在历史上恐怕也是少见吧!”
不过这位到底该如何处置呢?是让他直接入阁走文官的道路呢,还是让他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呢?想到这,郑德忍不住轻笑一声,“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幸福的烦恼吧!”
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没想好到底该让这位走哪条道,抬头看到王岳已经领着牟斌进来了,轻叹一声也懒得继续再想下去了。
“顺其自然吧!”
……
郑德坐直身子,双手合拢放在桌子上,看向眼前的这位自己任命的大明军情局局长,“是这样的,朕让你时刻盯着点宣府的战事,现在情况如何?”
牟斌知道皇上既想知道宣府现在的情况如何,也有几分考校自己收集情报能力的意思。不过还好自己也早有准备,沉吟片刻,“前几日蒙古骑兵由新开口毁垣攻入长城以内,宣府总兵张俊遣诸将李稽、白玉、张雄、王镇、穆荣各帅三千人,出城分扼要害防御。李稽率所部前往迎敌;玉、雄、镇、荣等主将各帅所部拒于虞台岭。张俊急帅三千人赴援,半道由于脚受伤,将兵马交由都指挥使曹泰统帅,后者到达鹿角山被蒙古骑兵围困。张俊不顾足疾,赶紧调兵五千人携带三日口粮驰援曹泰,至于现在情况如何,臣还没有接到最新的情报传回来”
“恩,你做的很不错。”郑德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能够将整个战场的形式勾勒的如此详细清楚,想必这位在情报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看来将军情局交给这位还真是么看错人。不过这也是宣府离京师这么近的原因才能得到如此详细的情报,若是要在遥远的敌国将最新的情报给传递回来,这才是真正考验一个情报系统能力的时候。当然郑德现在还没想那么远,对于军情局现在的工作状态却是很满意。
“那驰援的十二团营总兵官朱晖在干吗?”郑德闻言却至始至终没有听到驰援的十二团营的消息,忍不住问了一句。
“十二团营驻守在宣府重镇,以防蒙古军攻陷此座要塞,导致京师北方大门洞开,进而危及京师安危。”
听了牟斌这番话,郑德却是微微蹙眉,对朱晖的不满越发强烈,冷冷地说了一句,“这朱晖果然是贪生怕死之辈,敌军都攻入了长城之内,他还死死守着那座破城不放,也不派兵驰援各地,导致我大明百姓惨遭屠戮,真是身为军人的耻辱。”
牟斌闻言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觉得皇上有些意气用事。宣府乃是九边重镇不容有失,若是真的被蒙古人占领了,恐怕就不是派兵四处劫掠各地了,而是直接兵临北京城下了。不过想到皇上毕竟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对兵事自然不太了解,随即释然了。
“军情局的情况如何,情报网铺设的如何了?”郑德也懒得去向那些糟心的事儿,转而又向牟斌问起了军情局的情况如何了。
牟斌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臣想在各地卫所中建立好情报网之后,再慢慢的向大明周边附属国延伸,设立情报站,收集与我大明接壤各附属国的相关情报,还望陛下批准。”
“既然朕将这事儿交给你来做,一切自然是听你的,只要你能够将朕需要的情报准时送到就行。”郑德摆了摆手,一副“我很相信”的表情,看的牟斌颇为感动。
“蒙古乃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所以往蒙古诸部派遣探子这事拖不得,你从现在就给我着手此事。免得以后还是像这次一样,被蒙古人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听到郑德叮嘱的这一番话,牟斌点了点头,“臣明白。”
“对了,让你替朕挑选的三十名一等带刀侍卫现在进行的如何了?”郑德突然想起这事,看向他。
牟斌起身拱手一礼,“臣正想要向陛下禀报此事,三十名一等带刀侍卫臣已经选取完毕,如何处置还请陛下明示。”
“人现在在哪?”郑德询问了一句。
“人已经在乾清宫前候着。”
听了牟斌的话,郑德站起身来,朝外走去,“走,出去看看。”
当郑德来到乾清宫前,暗暗说了一下人数,突然奇怪地看向牟斌,“怎么有三十二人?”
“除了三十名一等带刀侍卫外,还有二队和三队的正队长。”
来到这三十二人面前,发现他们的气势和之前的大汉将军完全不一样。虽然个个高矮不一,看起来没有大汉将军那般高大威猛,却是有一股别样的彪悍气息。之前的大汉将军虽然个个长的高大魁梧,看似很吓人却没有这些人不经意间流露而出的凌厉之气,犀利地眼眸更是透着一股淡淡的杀气。
“他们都上过战场?”郑德转过头看向牟斌,见后者点了点头。郑德颇为满意的笑了,“难怪站在他们身边都感觉冷飕飕的,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杀气啊!”
“谁是二队、三队的队长?”听到郑德的话,有两人站了出来,单膝跪地拱手道,“臣张贲(蒙放)叩见陛下。”
郑德上前拍了拍两人人的肩膀,肌肉结实有力,完全捏不动,看起来果然是精锐之卒。他又扫了一眼剩下的三十人,看到其中一个比较顺眼的,指了指他道,“你站出来。”
“你叫什么名字?”看着站出来的这名身材匀称的汉子,他询问了一句。
“臣一等带刀侍卫杨凌叩见陛下。”
郑德点了点头,看着眼前这三人,“朕任命杨凌为大内侍卫局局长兼一队队长,张贲为大内侍卫局副局长兼二队队长,蒙放为大内侍卫局副局长兼三队队长,钦此。”
三人对于皇帝的这个突然的决定打了个措手不及,尤其是这位随机挑选出来的杨凌更是吓了一跳。身为三十名一品带刀侍卫中一员,他自然知道自己并不是其中最优秀的,也不知怎的被皇上看上了。不仅任命为一队队长,还直接官升为大内侍卫局局长。实在有种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的感觉,这运气也让在场的人艳羡不已。
三人赶紧单膝跪地,“臣谢主隆恩。”
至于郑德为何随机挑选了杨凌,也是为了防止自己最亲近的侍卫,被他人掌控做的一手防范措施。毕竟这些侍卫都是牟斌给挑选出来的,他可不是知根知底,也谈不上信任,还不如随机一人来的放心。当然若是这三十人都是别人的亲信,那郑德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郑德看了三人一眼,尤其在张贲、蒙放二人身上多停留了一刻,“虽然你们二人统领的是二等带刀侍卫、三等带刀侍卫,但这事也不是绝对的。在每年的二月,朕会在大内侍卫局内举行演武,若是自认实力足够的,可以挑战比自己高一个阶位的带刀侍卫,若是胜者可以取代他的位置。你们两回去后将朕的话带给他们,不要以为进入了大内侍卫营就一切高枕无忧了,若是不好好训练提高自身实力的话,或许连在大内侍卫营都站不住脚。”
郑德说完又扫了一眼这三十二人,“这话不仅是对他们说的,也是对你们说的,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三人单膝跪地,齐声道。
郑德大吼一声,“大点声。”
“臣明白”
这一声大喊直冲云霄,突破天际,震得郑德耳朵嗡嗡直响。他不由露出一丝苦笑,自己这算不算自找罪受呢?
“张贲、蒙放你二人应该都知道自己的职责了吧?”见二人点了点头,郑德继续说下去,“你们二人先回去,将自己队内的事情做好。若是出现以前大汉将军那般差池,你们应该等待你们的是什么下场。”
“臣明白!”
虽然郑德的话听起来平淡且毫无气势,但凭着皇帝这层身份也足矣让两人心神一凛,不敢有一丝阳奉阴违之举。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郑德看着剩下的三十人,又从中挑选出名两人,分别叫宋起、徐横的,担任一队副队长的职务,扫视了众人一眼,“你们今后的职责就是随侍朕的左右,随时保护朕的安全,现在你们三十人分为三个小组一天十二个时辰轮流跟在朕的身边。至于如何分组交给杨卿你了做了。”
看到皇帝目光看向自己,杨凌点了点头,“臣领旨。”
“还有杨卿你虽然是一队的队长,更是大内侍卫局的局长,不仅要多关心一队的事情,还要多关注其他两队的情况,听明白了吗?”
“臣明白!”
郑德挥了挥手,“那你先回去把大内侍卫局的事情安顿好。至于宿卫的事情,就先从宋起开始吧,你先带九年随侍朕左右。”
叮嘱完后,郑德便带着宋起等十人回懋勤殿了,至于牟斌则被他赶回去抓紧铺设情报网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