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16 第八百一十五章 将军百战声名烈
- 817 第八百一十六章 不胜人间伤离别
- 818 第八百一十七章 万里瀚海起悲歌
- 819 第八百一十八章 男儿至死心如铁
- 820 第八百一十九章 英雄余烈不断绝
- 821 第八百二十章 西域兵败守孤城
- 822 第八百二十一章 霹雳烈火显威风
- 823 第八百二十二章 家国重义将欲行
- 824 第八百二十三章 铁血山河鏊战兵
- 825 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去紫台连朔漠
- 826 第八百二十五章 铁蹄东来煞气多
- 827 第八百二十六章 玉门关上燃烽火
- 828 第八百二十七章 黑云压城破刀光
- 829 第八百二十八章 龙战于野血玄黄
- 830 第八百二十九章 纵横捭阖谁可当
- 831 第八百三十章 以血淬火炼锋芒
- 832 第八百三十一章 旌旗招展城头上
- 833 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军我疏狂
- 834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天人之姿世无双
- 835 第八百三十四章 苍茫大地诛强梁
- 836 第八百三十五章 无限荣耀在远方
- 837 第八百三十六章 十万敌虏尽诛杀
- 838 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胸似海无限大
- 839 第八百三十八章 千秋功业征与伐
- 840 第八百三十九章 雄霸之图将崩塌
- 841 第八百四十章 生死咫尺战天涯
- 842 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乘万骑出玉门
- 843 第八百四十二章 锦绣长安雪纷纷
- 844 第八百四十三章 雄主不如守成君
- 845 第八百四十四章 烈烈传说曾听闻
- 846 第八百四十五章 酒中豪情似海深
- 847 第八百四十六章 可上九天揽风云
- 848 第八百四十七章 心似绝代天骄种
- 849 第八百四十八章 剑如昆仑山势倾
- 850 第八百四十九章 单骑连城啸西风
- 851 第八百五十章 飞跃千山九万重
- 852 第八百五十一章 掌握乾坤在手中
- 853 第八百五十二章 芝兰玉树满庭芳
- 854 第八百五十三章 人生难免是无常
- 855 第八百五十四章 麒麟佳儿当为王
- 856 第八百五十五章 华夏龙腾风云上
- 857 第八百五十六章 鹰武飞扬尘翕张
- 858 第八百五十七章 帷幄天下掌中藏
- 859 第八百五十八章 长刀所向杀无疆
- 860 第八百五十九章 烟火落下杀人夜
- 861 第八百六十章 刀头血是英雄血
- 862 第八百六十一章 甲光曜日风云决
- 863 第八百六十二章 列阵斗破沙尘灭
- 864 第八百六十三章 十万重甲星光寒
- 865 第八百六十四章 流沙大战敢争先
- 866 第八百六十五章 气塞西北何人剑
- 867 第八百六十六章 声震苍穹龙在天
- 868 第八百六十七章 征程远在山海间
- 869 第八百六十八章 擒王埋伏已十面
- 870 第八百六十九章 亮剑屠尽万万千
- 871 第八百七十章 天机难测已注定
- 872 第八百七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 873 第八百七十二章 杀伐果断笑谈中
- 874 第八百七十三章 烈焰腾空焚甲兵
- 875 第八百七十四章 斩草除根不留情
- 876 第八百七十五章 酒泉归路马不行
- 877 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剑屠龙最英雄
- 878 第八百七十七章 为国何须功与名
- 879 第八百七十八章 天地豪情在我胸
- 880 第八百七十九章 间关百战从头越
- 881 第八百八十章 杀王祭旗春秋诀
- 882 第八百八十一章 功勋盖世当人杰
- 883 第八百八十二章 天命寻常难猜解
- 884 第八百八十三章 千秋大业弹指间
- 885 第八百八十四章 沧海横流若等闲
- 886 第八百八十五章 铁骑飞渡珞珈山
- 887 第八百八十六章 王城之外逆水寒
- 888 第八百八十七章 狂风骤雨浪滔天
- 889 第八百八十八章 王权寂灭转眼间
- 890 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将得来非虚名
- 891 第八百九十章 千生百劫此身轻
- 892 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间有路通幽冥
- 893 第八百九十二章 绝境开启死与生
- 894 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难来时以身当
- 895 第八百九十四章 黑暗侵袭人欲狂
- 896 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城将闭明月光
- 897 第八百九十六章 万里百劫又千伤
- 898 第八百九十七章 长剑为令字铿锵
- 899 第八百九十八章 肝胆相照人无双
- 900 第八百九十九章 从来绝境心彷徨
- 901 第九百章 汉血丹心照汗青
- 902 第九百零一章 横刀渡河悲歌行
- 903 第九百零二章 山河之战慷慨中
- 904 第九百零三章 铁马冰河难入梦
- 905 第九百零四章 金戈万里已随风
- 906 第九百零五章 单骑去长安
- 907 第九百零六章 四面杀声中
- 908 第九百零七章 断刀河水深
- 909 第九百零八章 铁血葬忠魂
- 910 第九百零九章 一刀敌万军
- 911 第九百一十章 魔神是凡人
- 912 第九百一十一章 万里起悲伤
- 913 第九百一十二章 生死若参商
- 914 第九百一十三章 枕上雪断殇
- 915 第九百一十四章 断舍离不忍
- 916 第九百一十五章 莫道不销魂
- 917 第九百一十六章 唯有将军令
- 918 第九百一十七章 铁血不留情
- 919 第九百一十八章 分道扬镳日
- 920 第九百一十九章 雪满长安时
- 921 第九百二十章 社稷江山重
- 922 第九百二十一章 若似云烟轻
- 923 第九百二十二章 万里银妆雪
- 924 第九百二十三章 红颜不负卿
- 925 第九百二十四章 白马踏霜行
- 926 第九百二十五章 谁知兴亡事
- 927 第九百二十六章 星火传说知
- 928 第九百二十七章 云涌风起时
- 929 第九百二十八章 兵戈若相向
- 930 第九百二十九章 千杀方称王
- 931 第九百三十章 一箭风云破
- 932 第九百三十二章 含元殿生波
- 933 第九百三十二章 谁家旧山河
- 934 第九百三十三章 帝心未可说
- 935 第九百三十四章 丹心昭日月
- 936 第九百三十五章 人间当无缺
- 937 第九百三十六章 浮云一别后
- 938 第九百三十七章 悲欢半壶收
- 939 第九百三十八章 英雄须烈酒
- 940 第九百三十九章 山河空念远
- 941 第九百四十章 千秋百代功
- 942 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洲红妆影
- 943 第九百四十二章 天涯明月心
- 944 第九百四十三章 君当担大任
- 945 第九百四十四章 远征人当归
- 946 第九百四十五章 名将已迟暮
- 947 第九百四十六章 雨打风吹去
- 948 第九百四十七章 英雄断肠处
- 949 第九百四十八章 风雨长安路
- 950 第九百四十九章 不共戴天仇
- 951 第九百五十章 大乱夤夜生
- 952 第九百五十一章 热血落冰河
- 953 第九百五十二章 生死别离多
- 954 第九百五十三章 人心难预测
- 955 第九百五十四章 风起将夜破
- 956 第九百五十五章 长安琉璃火
- 957 第九百五十六章 未央起干戈
- 958 第九百五十七章 铁血火光烙
- 959 第九百五十八章 陈兵朱雀门
- 960 第九百五十九章 一诺重千钧
- 961 第九百六十章 刀甲血痕深
- 962 第九百六十一章 生杀何须问
- 963 第九百六十二章 终南山中虎
- 964 第九百六十三章 神箭无敌处
- 965 第九百六十四章 一刀分赢输
- 966 第九百六十五章 生杀我做主
- 967 第九百六十六章 铁血刀不负
- 968 第九百六十七章 烈烈战未央
- 969 第九百六十八章 烽火岁月长
- 970 第九百六十九章 贼势何嚣张
- 971 第九百七十章 热血染秋霜
- 972 第九百七十一章 落叶更苍凉
- 973 第九百七十二章 宵小当尽诛
- 974 第九百七十三章 立马斜阳处
- 975 第九百七十四章 弹指一盘输
- 976 第九百七十五章 大道是沧桑
- 977 第九百七十六章 人间情意长
- 978 第九百七十七章 烈骨可流芳
- 979 第九百七十八章 糖蜜甜如霜
- 980 第九百七十九章 红颜英雄泪
- 981 第九百八十章 聊因美人归
- 982 第九百八十一章 滔滔东逝水
- 983 第九百八十二章 十年又轮回
- 984 第九百八十三章 王霸何为贵
- 985 第九百八十四章 风卷流云追
- 986 第九百八十五章 百代刻丰碑
- 987 第九百八十六章 沧海珠有泪
- 988 第九百八十七章 龙船渡弱水
- 989 第九百八十八章 皎皎明月心
- 990 第九百八十九章 秋水绕芳魂
- 991 第九百九十章 大汉雄风起
- 992 第九百九十一章 铁骨柔情兮
- 993 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为贵
- 994 第九百九十三章 星火传日月
- 995 第九百九十四章 少年多热血
- 996 第九百九十五章 华夏传承者
- 997 第九百九十六章 拔剑为正义
- 998 第九百九十七章 长安英雄志
- 999 第九百九十八章 东海有归期
- 1000 第九百九十九章 当年烟波里
- 1001 第一千章 自是有情痴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百二十五章 铁蹄东来煞气多
第八百二十五章 铁蹄东来煞气多
玉门关外,终于隔绝了全部消息。所有派出去的斥候,都不再有前方军情传回来。守城将军和他的部属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关门以外的土地,已经不复汉朝所有!当又一次天光大亮,夹杂着膻腥气息的朔风迎面扑来,铁甲生寒,刀盾染霜,坚守在城头的将士们再次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远望故国山川,虽然只有百里之遥,但,也许已经永远回不去了!敦煌城,博望侯张骞站在城楼箭垛之后,默然观望良久,心中无限悲怆。
自从酒泉之战开始,汉军一路败退,损失惨重。数日之前,退守张掖郡的时候,张骞曾经集合起所有人马,想要固守待援。不过,仅仅坚持了一日一夜,在付出大量伤亡之后,便不得不再次放弃那座要塞,全部退回到敦煌城内来。
张骞不是没有起过拼死殉国的念头,然而,环顾手下所有追随的将士,虽然人人带伤,却没有一人畏惧后退。敦煌城头,已经血战十余日,死去者十之五六……他便自责的收起这种想法。在这样的境况下,求死,只是一种懦弱的逃避。而如何坚守下去,带领大家尽可能的减少伤亡,才是身为一个将军最应该去做的事。
退守敦煌城的汉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几千人。而经过这么多天的残酷战斗,能够坚持站立在城头的,只剩下两三千余众。即便是这些人,除了视死如归的勇气之外,恐怕主要还是依靠了城墙坚固和武器的犀利。
不过,张骞并非是鲁莽的武夫。连日以来,通过观察,他的心中有深深的忧虑。按理说,以波斯人连续攻克酒泉、武威、张掖三郡的气势,敦煌恐怕也很难守住。他和所有将士们也早已做好了时刻城破的准备。可是,除了最开始那几天的猛烈攻击之外,波斯人竟然渐渐放缓了攻城的态势,而且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那些大型的木制攻城器械并没有使用。
“将军,会不会有救兵来呢?”
虽然四面围城,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但还是有人问了一句。没有人愿意就这样身死在异域他乡,尤其是在绝望的境地里,往往一丝希望,也会成为坚持下去的动力。
“不管有没有救兵,我们都不可能放弃这座孤城了……如果注定要死在这儿,希望不会辱没了手中的这把汉刀!”
张骞的佩刀,与其他军中兄弟的一样,都血迹斑斑,有了崩裂的缺口。这是他们血战的标记,更是荣誉的象征。
“波斯人有些不对劲儿……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是故意没有一鼓作气攻下这座城。”
感受到空气中传来的隐藏杀气,这位很早之前就因功封侯的军中司马,终于确定了自己思考许久的判断。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李敢战死之后,张骞就成为了西域都护府的最高军事指挥者。在战场上他的话虽然不容置疑,但还是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
张骞脸上神情苦涩。虽然不想承认,但根据种种形势所做出的判断,毫无疑问,敦煌城已经被当作了一块诱饵。
“我们先前都太低估这些蛮族人了!所以才接连遭到失败。现在看起来,波斯大军中的将帅不仅善于用兵,而且更有可能早就搜集了大量的情报。最起码,他们对于大汉边关的守卫力量有着清楚的了解。玉门关至阳关一线都有重兵把守,城墙宽厚,波斯人如果进行强攻,势必会付出极大的伤亡。所以他们才留着这座孤城,想引诱玉门关守军来救援……你们来仔细看,这周围百里之内,早已经密布伏兵。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借此大量的杀伤汉军,以便于为迅速攻进玉门关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历经数次攻守拉锯战之后的敦煌城头,早已经残破不堪,断折的刀剑,渗透进砖石间的血色,还有那些刀砍斧凿的痕迹,无不在默默诉说着战争的惨烈。而亲身经历过这些的幸存将士们,安静的听着这位西域都护府司马的分析,终于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无论战场上怎样的博弈胜负,敦煌城和他们,都已经成了一颗身陷死地的“弃子”!
西风烈烈,残破的大旗飘扬。回首望家山,家山不可见!映入眼底的,只有那些彪悍的异族入侵者。他们的弯刀铁弓闪烁着令人刺骨的寒芒,遍布于四野的战马和骆驼,似乎一眼望不到边。
小小的敦煌要塞,孤城闭,音信绝,如同一叶孤舟,淹没在无边无尽的沙海中。
“但愿不要有一兵一卒来援……死守玉门关,莫放一骑而入。大汉男儿,死得已经够多了!”
张骞收回远望的目光,也断绝了所有希望。他喃喃低语一句,用牙齿咬住绑缚左臂伤口处的绷带,使劲地紧了紧,一片殷红的鲜血早已经渗透出来。他不知道自己的热血还有多少可以流,如果可以能够的话,他希望在最后一滴流尽之前,看到波斯人的败退。
不过,张骞的这个希望,在短时间内好像还只是一个奢望。他虽然猜对了波斯人的部分作战企图,但他并不了解的是,实际情况比他想的要糟糕得多。
令整个西方世界都臣服在脚下颤抖的波斯王,举全国之兵东征,是经过详细策划和准备的一次最大军事行动。
西方贫瘠的土地,已经盛不下这位王者巨大的野心。而自遥远东方传来的那些美丽富饶传说,更加开启了他贪婪的欲望。尤其是当他见识过手下人奉上的精美丝绸、美玉珠宝和宫廷中使用的陶瓷器皿,眼中的光芒便再也无法熄灭。
这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繁华富庶的所在!当必致于自己掌握中。听着宫廷侍从们自商人口中转述来的那些消息,波斯王作出的这个重大决定,就在他亲口品尝过那坛汉朝美酒之后。
至于当初安东尼亲王出使长安的死,和那个残废王子的仇恨,在波斯王眼中本来无足轻重。不过以这个借口去讨回公道吞并汉朝,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伟大的波斯王所做出的决定,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从准备到出兵,用了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整个西方世界臣服于波斯王朝的大小邦国,几乎都参加了这次战争。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在波斯王的剑下,不管付出任何代价,只能绝对的服从。
波斯王亲自发动的这次东征,共出动兵力将近四十余万,分工明确。其中以波斯大军为主力的中路军团,由他本人亲自统领督战,以王朝最著名的元帅尼赫古为前锋,精兵强将,浩荡而来。
北路军团,以几年之前长途跋涉逃亡到波斯势力范围内的匈奴流亡贵族为向导,集合了西方世界数国的联合军队,总计也有十余万人。他们绕过天山南路,跨越草原,负责攻击汉朝的北方边境。
而波斯人的水上作战力量也不容小觑。他们这些年陆续收服西部海洋中的一些岛国,吞并收编了他们的船队。那些精干的水手们,都死心塌地的成为波斯王的奴仆。他们驾驭着大小不一的海船,满载军队,以一种大无畏的冒死精神来到东方,开始为他们效忠的伟大帝王掳取财富。
千千万万以生命效忠的武士们,果然没有辜负波斯王的期待。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东方世界后,自从正式的开始战争,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波斯人的兵锋就席卷了整个西域。
传说中很厉害的大汉兵马,原来也不过如此。虽然在激烈的对战厮杀中,波斯军队也付出了很大伤亡。但相比较起取得的巨大战果来说,波斯王感到很满意。
连日数战,传回来的战报已经表明,大汉西域都护府所属的三万多精锐部队,已经死伤的差不多了。而且汉人设在西域的四座边城要塞,已经被攻下了三座。只剩下最靠近汉界的那座敦煌城,亦是岌岌可危,如果全力攻击,必然旦夕可破。
也就在这个时候,已经把大本营前进到酒泉郡附近的波斯王,接到了前军元帅尼赫古派人送来的亲笔书信,那里面详细的说明了他的最新作战计划。波斯王看过之后,马上同意,传下命令让尼赫古放手去干。只要能攻下玉门关,打开汉朝的大门,不管付出任何代价,都不必犹豫。
于是,波斯前锋部队将近十万兵马,在尼赫古元帅的命令下,开始统一的部署作战。敦煌孤城,暂时围而不打。而玉门关前,却排开阵势,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攻城造势。
玉门关上的形势异常紧张起来。守城的将士们几乎是日夜不眠的严防死守在城头。然而,波斯人的进攻并不激烈,他们虽然已经在不远处准备好了许多大型的攻城器械,却只是一些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城,还没有出现大兵团蜂拥而至的态势。
这样的假象,也许只是最激烈战争来临前的平静。玉门关的守护者虽然已经感到疲惫不堪,却没有人敢懈怠半分。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是生死交锋的来临呢!
关门以外的土地,已经不复汉朝所有!当又一次天光大亮,夹杂着膻腥气息的朔风迎面扑来,铁甲生寒,刀盾染霜,坚守在城头的将士们再次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远望故国山川,虽然只有百里之遥,但,也许已经永远回不去了!敦煌城,博望侯张骞站在城楼箭垛之后,默然观望良久,心中无限悲怆。
自从酒泉之战开始,汉军一路败退,损失惨重。数日之前,退守张掖郡的时候,张骞曾经集合起所有人马,想要固守待援。不过,仅仅坚持了一日一夜,在付出大量伤亡之后,便不得不再次放弃那座要塞,全部退回到敦煌城内来。
张骞不是没有起过拼死殉国的念头,然而,环顾手下所有追随的将士,虽然人人带伤,却没有一人畏惧后退。敦煌城头,已经血战十余日,死去者十之五六……他便自责的收起这种想法。在这样的境况下,求死,只是一种懦弱的逃避。而如何坚守下去,带领大家尽可能的减少伤亡,才是身为一个将军最应该去做的事。
退守敦煌城的汉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几千人。而经过这么多天的残酷战斗,能够坚持站立在城头的,只剩下两三千余众。即便是这些人,除了视死如归的勇气之外,恐怕主要还是依靠了城墙坚固和武器的犀利。
不过,张骞并非是鲁莽的武夫。连日以来,通过观察,他的心中有深深的忧虑。按理说,以波斯人连续攻克酒泉、武威、张掖三郡的气势,敦煌恐怕也很难守住。他和所有将士们也早已做好了时刻城破的准备。可是,除了最开始那几天的猛烈攻击之外,波斯人竟然渐渐放缓了攻城的态势,而且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那些大型的木制攻城器械并没有使用。
“将军,会不会有救兵来呢?”
虽然四面围城,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但还是有人问了一句。没有人愿意就这样身死在异域他乡,尤其是在绝望的境地里,往往一丝希望,也会成为坚持下去的动力。
“不管有没有救兵,我们都不可能放弃这座孤城了……如果注定要死在这儿,希望不会辱没了手中的这把汉刀!”
张骞的佩刀,与其他军中兄弟的一样,都血迹斑斑,有了崩裂的缺口。这是他们血战的标记,更是荣誉的象征。
“波斯人有些不对劲儿……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是故意没有一鼓作气攻下这座城。”
感受到空气中传来的隐藏杀气,这位很早之前就因功封侯的军中司马,终于确定了自己思考许久的判断。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李敢战死之后,张骞就成为了西域都护府的最高军事指挥者。在战场上他的话虽然不容置疑,但还是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
张骞脸上神情苦涩。虽然不想承认,但根据种种形势所做出的判断,毫无疑问,敦煌城已经被当作了一块诱饵。
“我们先前都太低估这些蛮族人了!所以才接连遭到失败。现在看起来,波斯大军中的将帅不仅善于用兵,而且更有可能早就搜集了大量的情报。最起码,他们对于大汉边关的守卫力量有着清楚的了解。玉门关至阳关一线都有重兵把守,城墙宽厚,波斯人如果进行强攻,势必会付出极大的伤亡。所以他们才留着这座孤城,想引诱玉门关守军来救援……你们来仔细看,这周围百里之内,早已经密布伏兵。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借此大量的杀伤汉军,以便于为迅速攻进玉门关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历经数次攻守拉锯战之后的敦煌城头,早已经残破不堪,断折的刀剑,渗透进砖石间的血色,还有那些刀砍斧凿的痕迹,无不在默默诉说着战争的惨烈。而亲身经历过这些的幸存将士们,安静的听着这位西域都护府司马的分析,终于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无论战场上怎样的博弈胜负,敦煌城和他们,都已经成了一颗身陷死地的“弃子”!
西风烈烈,残破的大旗飘扬。回首望家山,家山不可见!映入眼底的,只有那些彪悍的异族入侵者。他们的弯刀铁弓闪烁着令人刺骨的寒芒,遍布于四野的战马和骆驼,似乎一眼望不到边。
小小的敦煌要塞,孤城闭,音信绝,如同一叶孤舟,淹没在无边无尽的沙海中。
“但愿不要有一兵一卒来援……死守玉门关,莫放一骑而入。大汉男儿,死得已经够多了!”
张骞收回远望的目光,也断绝了所有希望。他喃喃低语一句,用牙齿咬住绑缚左臂伤口处的绷带,使劲地紧了紧,一片殷红的鲜血早已经渗透出来。他不知道自己的热血还有多少可以流,如果可以能够的话,他希望在最后一滴流尽之前,看到波斯人的败退。
不过,张骞的这个希望,在短时间内好像还只是一个奢望。他虽然猜对了波斯人的部分作战企图,但他并不了解的是,实际情况比他想的要糟糕得多。
令整个西方世界都臣服在脚下颤抖的波斯王,举全国之兵东征,是经过详细策划和准备的一次最大军事行动。
西方贫瘠的土地,已经盛不下这位王者巨大的野心。而自遥远东方传来的那些美丽富饶传说,更加开启了他贪婪的欲望。尤其是当他见识过手下人奉上的精美丝绸、美玉珠宝和宫廷中使用的陶瓷器皿,眼中的光芒便再也无法熄灭。
这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繁华富庶的所在!当必致于自己掌握中。听着宫廷侍从们自商人口中转述来的那些消息,波斯王作出的这个重大决定,就在他亲口品尝过那坛汉朝美酒之后。
至于当初安东尼亲王出使长安的死,和那个残废王子的仇恨,在波斯王眼中本来无足轻重。不过以这个借口去讨回公道吞并汉朝,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伟大的波斯王所做出的决定,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从准备到出兵,用了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整个西方世界臣服于波斯王朝的大小邦国,几乎都参加了这次战争。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在波斯王的剑下,不管付出任何代价,只能绝对的服从。
波斯王亲自发动的这次东征,共出动兵力将近四十余万,分工明确。其中以波斯大军为主力的中路军团,由他本人亲自统领督战,以王朝最著名的元帅尼赫古为前锋,精兵强将,浩荡而来。
北路军团,以几年之前长途跋涉逃亡到波斯势力范围内的匈奴流亡贵族为向导,集合了西方世界数国的联合军队,总计也有十余万人。他们绕过天山南路,跨越草原,负责攻击汉朝的北方边境。
而波斯人的水上作战力量也不容小觑。他们这些年陆续收服西部海洋中的一些岛国,吞并收编了他们的船队。那些精干的水手们,都死心塌地的成为波斯王的奴仆。他们驾驭着大小不一的海船,满载军队,以一种大无畏的冒死精神来到东方,开始为他们效忠的伟大帝王掳取财富。
千千万万以生命效忠的武士们,果然没有辜负波斯王的期待。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东方世界后,自从正式的开始战争,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波斯人的兵锋就席卷了整个西域。
传说中很厉害的大汉兵马,原来也不过如此。虽然在激烈的对战厮杀中,波斯军队也付出了很大伤亡。但相比较起取得的巨大战果来说,波斯王感到很满意。
连日数战,传回来的战报已经表明,大汉西域都护府所属的三万多精锐部队,已经死伤的差不多了。而且汉人设在西域的四座边城要塞,已经被攻下了三座。只剩下最靠近汉界的那座敦煌城,亦是岌岌可危,如果全力攻击,必然旦夕可破。
也就在这个时候,已经把大本营前进到酒泉郡附近的波斯王,接到了前军元帅尼赫古派人送来的亲笔书信,那里面详细的说明了他的最新作战计划。波斯王看过之后,马上同意,传下命令让尼赫古放手去干。只要能攻下玉门关,打开汉朝的大门,不管付出任何代价,都不必犹豫。
于是,波斯前锋部队将近十万兵马,在尼赫古元帅的命令下,开始统一的部署作战。敦煌孤城,暂时围而不打。而玉门关前,却排开阵势,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攻城造势。
玉门关上的形势异常紧张起来。守城的将士们几乎是日夜不眠的严防死守在城头。然而,波斯人的进攻并不激烈,他们虽然已经在不远处准备好了许多大型的攻城器械,却只是一些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城,还没有出现大兵团蜂拥而至的态势。
这样的假象,也许只是最激烈战争来临前的平静。玉门关的守护者虽然已经感到疲惫不堪,却没有人敢懈怠半分。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是生死交锋的来临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