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25 第九百二十四章 白马踏霜行
- 926 第九百二十五章 谁知兴亡事
- 927 第九百二十六章 星火传说知
- 928 第九百二十七章 云涌风起时
- 929 第九百二十八章 兵戈若相向
- 930 第九百二十九章 千杀方称王
- 931 第九百三十章 一箭风云破
- 932 第九百三十二章 含元殿生波
- 933 第九百三十二章 谁家旧山河
- 934 第九百三十三章 帝心未可说
- 935 第九百三十四章 丹心昭日月
- 936 第九百三十五章 人间当无缺
- 937 第九百三十六章 浮云一别后
- 938 第九百三十七章 悲欢半壶收
- 939 第九百三十八章 英雄须烈酒
- 940 第九百三十九章 山河空念远
- 941 第九百四十章 千秋百代功
- 942 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洲红妆影
- 943 第九百四十二章 天涯明月心
- 944 第九百四十三章 君当担大任
- 945 第九百四十四章 远征人当归
- 946 第九百四十五章 名将已迟暮
- 947 第九百四十六章 雨打风吹去
- 948 第九百四十七章 英雄断肠处
- 949 第九百四十八章 风雨长安路
- 950 第九百四十九章 不共戴天仇
- 951 第九百五十章 大乱夤夜生
- 952 第九百五十一章 热血落冰河
- 953 第九百五十二章 生死别离多
- 954 第九百五十三章 人心难预测
- 955 第九百五十四章 风起将夜破
- 956 第九百五十五章 长安琉璃火
- 957 第九百五十六章 未央起干戈
- 958 第九百五十七章 铁血火光烙
- 959 第九百五十八章 陈兵朱雀门
- 960 第九百五十九章 一诺重千钧
- 961 第九百六十章 刀甲血痕深
- 962 第九百六十一章 生杀何须问
- 963 第九百六十二章 终南山中虎
- 964 第九百六十三章 神箭无敌处
- 965 第九百六十四章 一刀分赢输
- 966 第九百六十五章 生杀我做主
- 967 第九百六十六章 铁血刀不负
- 968 第九百六十七章 烈烈战未央
- 969 第九百六十八章 烽火岁月长
- 970 第九百六十九章 贼势何嚣张
- 971 第九百七十章 热血染秋霜
- 972 第九百七十一章 落叶更苍凉
- 973 第九百七十二章 宵小当尽诛
- 974 第九百七十三章 立马斜阳处
- 975 第九百七十四章 弹指一盘输
- 976 第九百七十五章 大道是沧桑
- 977 第九百七十六章 人间情意长
- 978 第九百七十七章 烈骨可流芳
- 979 第九百七十八章 糖蜜甜如霜
- 980 第九百七十九章 红颜英雄泪
- 981 第九百八十章 聊因美人归
- 982 第九百八十一章 滔滔东逝水
- 983 第九百八十二章 十年又轮回
- 984 第九百八十三章 王霸何为贵
- 985 第九百八十四章 风卷流云追
- 986 第九百八十五章 百代刻丰碑
- 987 第九百八十六章 沧海珠有泪
- 988 第九百八十七章 龙船渡弱水
- 989 第九百八十八章 皎皎明月心
- 990 第九百八十九章 秋水绕芳魂
- 991 第九百九十章 大汉雄风起
- 992 第九百九十一章 铁骨柔情兮
- 993 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为贵
- 994 第九百九十三章 星火传日月
- 995 第九百九十四章 少年多热血
- 996 第九百九十五章 华夏传承者
- 997 第九百九十六章 拔剑为正义
- 998 第九百九十七章 长安英雄志
- 999 第九百九十八章 东海有归期
- 1000 第九百九十九章 当年烟波里
- 1001 第一千章 自是有情痴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三十四章 丹心昭日月
第九百三十四章 丹心昭日月
在大汉帝国正式发动西征两年多之后,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召开于建始五年末的这场大朝会,因为许多特殊的原因,而被太史令郑重记录史册。并且以此为节点,预告了大汉王朝另一个重要时代的即将来临。
然而,在当时,还并没有人能够认识到这其中所蕴藏的巨大意义。许多亲身经历这一系列事件的人,他们心中感到的,也只有无尽的震撼和大惑不解。
不过,皇帝刘琚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在宣告完他的决定后,立刻宣布散朝。这样的强硬态度,自从他登基以后的这几年,却是从来没有过的。
宗室老臣们群情汹汹,自不待言。阴冷的目光,还未走出未央宫,已经形成许多寒刀暗箭,充满了破坏欲。
皇帝的内心深处到底是怎么想的,现在还没有人能够明确探知。在这相互关联的几件事情上,这位一直以来在人们眼中仁慈温和的帝王,表现得非常决绝。也许,外界唯一知道的就是,他想要用自己特殊的手段,来解决关于面临的危机。
皇帝走进未央宫深处,在这个残冬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和这个国家都需要暂时停顿下来,好好的化解一下长久以来所积存的许多问题。
而随后就发生了震动长安的大事,把某些势力集团因为利益关系与皇帝陛下形成的矛盾,几乎彻底公开化了。
在含元殿上被委以重任的司隶校尉终军,陛辞之后还没有走出长安城,就在永宁门附近遭遇了刺杀。
这位手捧天子剑的皇帝特使,接受任命之后,没有来得及对家中妻儿多交代什么,就带领着一队侍从和有关人员出发了。男儿为国,难顾私情。这正是许许多多华夏有志之士所共有的品质。而正是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才撑起了这个伟大民族的脊梁。
只不过,有人不想让他活着走出长安城。或者是说,不想让他身上所担负的皇帝意志去顺利地完成。他们要打断这根脊梁,让皇帝知难而退,重新回到各利益集团需要的轨道。
刺客一共有十几人。虽然算不上是什么绝顶的高手,但正因为他们死士的身份,才令人可怕。这样的人物,被主家长久豢养在黑暗中,一旦出动,就是效死之时。
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长安城,对身份无比重要的皇帝特使进行截杀,这本身已经形同叛逆。更是骇人听闻。然而,有人就是这样做了,丝毫都不顾忌什么。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只能说明他们已经孤注一掷,想要以这种公开的威胁,来表明对皇帝所作所为无比坚决的反对态度。
从含元殿决议到终军出长安城,不过短短的半天时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派出精锐力量进行布局,并且对目标进行明确的刺杀。足以表明其背后的势力庞大,非一般人所能为之。
刀光凝雪,剑刃寒霜。当不明身份的死士们突然暴起发难,从街道巷陌间发起突袭的时候,终军并没有惊慌失措,他拔出了自己
的佩剑,从容应战。
曾经只手缚苍龙的少年,并不是只有豪情万丈。他也是文武双全的人。就算是这些年来公务繁忙岁月倥偬,他也闻鸡起舞,从未间断。
虽然事起突然,侍从们也没有人逃跑或者退后。他们在第一时间就冲上来与死士们展开了拼死搏杀。片刻的功夫,即血染长街,死伤者众。
死士们的战斗力惊人。他们的目标是杀死终军,因此,即便是侍从们拼了命的抵抗,也阻挡不住这些人的进攻。数柄刀剑加身,溅起残雪无数,司隶校尉手中剑在连伤几人之后,也终于胸口中了一刀,被迫后退。
如同嗜血的狼群,剩下的五六死士疯狂的围杀过来,眼看终军性命难保。就在这紧急时刻,终于有人赶来相救。
距离永宁门并不太远的明月楼,在稍早些的时候接到东方朔亲自派人送来的消息,请他们准备最精美的酒食,送往城外长亭,以为西行的终军做饯行之用。
而季英在听说这件事之后,无比重视。他亲自安排,并且派自己的儿子季迦准备好后送往城外。
而最近一直在长安的陆浚自然也跟着他一起出城。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关于西征的具体消息,心中很是焦急。听说终军作为皇帝特使要去西方大陆,两个人却是不免意动。
他们没有想到,有人会在永宁门当街拦杀终军一行。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恰逢其会的两人大喝一声,拔刀而上,刀刀致命,眨眼之间就把那些死士杀得七零八落,死伤在当地。
得脱大难的终军喘了口气,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清理伤口。好在,伤处并不严重,虽然流了不少血,却影响不了他继续西去的决心。
长安城的巡城兵马也终于得到消息赶到。不过,他们来得有些晚了。所有的死士已经全部变成了死尸。他们都是死于自刺而亡。在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死士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他们是绝对不会落在别人手中的。
终军没有多做停留。他的时间紧迫,不容耽搁。在简单的说明情况之后,立刻在陆浚和季迦的保护之下出城而去。而这场混乱,似乎就这样将会不了了之。
得到回报之后的组织和策划者,虽然有些失望,但他们却并没有想就此罢手。一些新的谋划马上开始在暗中实行。长安城波诡云谲,令人不安。
而提前在城外长亭等候送别的东方朔、司马相如等人,闻听之后无不大惊。他们急匆匆欲赶来相迎时,终军也已经出城赶到。
看到终军胸口伤处的血迹,所有人都面色凝重心生怒气。
“真是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如此嚣张,敢以这种方式公开反对皇帝陛下的意志……终军贤弟,却是受苦了。如果身体不允许,不如将养两日再起身吧?”
司马相如握住他的手,语气中充满了担忧。本来作为皇帝特使去西方大陆,他也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这大半年以来,他宿疾复发,一直难以痊愈。想要承担这样的重任,却
是有心无力。却没想到,终军刚刚接受任命,就受此一劫。
“长卿兄不必多虑。这点儿伤,却无妨。只是我走之后,你与东方兄却是要好好注意长安局势……有人要对皇帝陛下不利了!既然已经开始,他们绝对不会轻易罢手的。”
东方朔与司马相如都脸色凝重的点头。这一点不用终军提醒,他们心里也很清楚。终军手抚胸口,他略微沉吟了一下,终于把到嘴边的一句话又咽了回去。
“既然如此,就此分别……各自珍重!”
他们这些人彼此之间肝胆相照,本来就不需要那些虚情客套。三杯两盏,烈酒入喉,胸中豪气陡生,长亭别后,各奔东西,去往各自不同的战场。
朔风吹过,残阳如血。背转身体策马而行的终军,低头看了一眼从胸口掏出的那封信柬。密封的很好,只不过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半边。他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陛下单独交付的这封信,到底还能不能够有机会交到元召手中呢?但愿天随人愿,保佑这大汉江山……!”
而在他的身后,陆浚和季迦紧紧的跟随在这一行队伍里。他们没有再回长安,而是就此踏上西去的征程。关山万里,沙尘千丈,将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听说李陵已经打了好几次胜仗,威名远播……真想看到他现在的样子,是不是如同传闻中那样威风呢!”
并马而行的两个年轻人,心中都充满了豪情。提到那个曾经和他们一起度过许多少年时光的人,不禁为他取得的成就鼓舞而振奋。而相对于季迦的率性单纯,陆浚却想得更多。
“也不知道师父现在怎么样?他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给府中来信了……唉!说起来,难免让人挂念。”
“何必多想这些呢!师父的本事,这世间无人可以伤得了他。更何况在十万大军之中……我们尽快赶路,相信不久之后就可以见到他了。我可是从明月楼特意给他带了最好的酒呢……呵呵!”
“好!季迦,你说得对……果然是我多想了。”
少年人的心里,从来就不该去考虑那些曲折灾难。他们的眼底充满了光明。而他们崇拜的那个人,也必将战无不胜,万无一失。
长安的风烟,吹不过玉门关,更难以越过西域的风沙。而相隔万里的消息,就算传递的再快,也需要时间。
西方大陆的情况,瞬息万变,又有谁能够预料的到呢?
就如同燕王和广陵王,在他们周密的策划中,已经算计好了一切。胜算在握,王霸雄图转眼可成。所以才不再考虑后路。
然而,据雄城而守顾盼四方的这两位野心家,却恰恰忽略了或者是故意想去忘记一个事实。
名叫元召的那个人,确实没有什么能够夺走他的性命。一万波斯死士不行,死神……也不行!
然而,在当时,还并没有人能够认识到这其中所蕴藏的巨大意义。许多亲身经历这一系列事件的人,他们心中感到的,也只有无尽的震撼和大惑不解。
不过,皇帝刘琚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在宣告完他的决定后,立刻宣布散朝。这样的强硬态度,自从他登基以后的这几年,却是从来没有过的。
宗室老臣们群情汹汹,自不待言。阴冷的目光,还未走出未央宫,已经形成许多寒刀暗箭,充满了破坏欲。
皇帝的内心深处到底是怎么想的,现在还没有人能够明确探知。在这相互关联的几件事情上,这位一直以来在人们眼中仁慈温和的帝王,表现得非常决绝。也许,外界唯一知道的就是,他想要用自己特殊的手段,来解决关于面临的危机。
皇帝走进未央宫深处,在这个残冬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和这个国家都需要暂时停顿下来,好好的化解一下长久以来所积存的许多问题。
而随后就发生了震动长安的大事,把某些势力集团因为利益关系与皇帝陛下形成的矛盾,几乎彻底公开化了。
在含元殿上被委以重任的司隶校尉终军,陛辞之后还没有走出长安城,就在永宁门附近遭遇了刺杀。
这位手捧天子剑的皇帝特使,接受任命之后,没有来得及对家中妻儿多交代什么,就带领着一队侍从和有关人员出发了。男儿为国,难顾私情。这正是许许多多华夏有志之士所共有的品质。而正是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才撑起了这个伟大民族的脊梁。
只不过,有人不想让他活着走出长安城。或者是说,不想让他身上所担负的皇帝意志去顺利地完成。他们要打断这根脊梁,让皇帝知难而退,重新回到各利益集团需要的轨道。
刺客一共有十几人。虽然算不上是什么绝顶的高手,但正因为他们死士的身份,才令人可怕。这样的人物,被主家长久豢养在黑暗中,一旦出动,就是效死之时。
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长安城,对身份无比重要的皇帝特使进行截杀,这本身已经形同叛逆。更是骇人听闻。然而,有人就是这样做了,丝毫都不顾忌什么。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只能说明他们已经孤注一掷,想要以这种公开的威胁,来表明对皇帝所作所为无比坚决的反对态度。
从含元殿决议到终军出长安城,不过短短的半天时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派出精锐力量进行布局,并且对目标进行明确的刺杀。足以表明其背后的势力庞大,非一般人所能为之。
刀光凝雪,剑刃寒霜。当不明身份的死士们突然暴起发难,从街道巷陌间发起突袭的时候,终军并没有惊慌失措,他拔出了自己
的佩剑,从容应战。
曾经只手缚苍龙的少年,并不是只有豪情万丈。他也是文武双全的人。就算是这些年来公务繁忙岁月倥偬,他也闻鸡起舞,从未间断。
虽然事起突然,侍从们也没有人逃跑或者退后。他们在第一时间就冲上来与死士们展开了拼死搏杀。片刻的功夫,即血染长街,死伤者众。
死士们的战斗力惊人。他们的目标是杀死终军,因此,即便是侍从们拼了命的抵抗,也阻挡不住这些人的进攻。数柄刀剑加身,溅起残雪无数,司隶校尉手中剑在连伤几人之后,也终于胸口中了一刀,被迫后退。
如同嗜血的狼群,剩下的五六死士疯狂的围杀过来,眼看终军性命难保。就在这紧急时刻,终于有人赶来相救。
距离永宁门并不太远的明月楼,在稍早些的时候接到东方朔亲自派人送来的消息,请他们准备最精美的酒食,送往城外长亭,以为西行的终军做饯行之用。
而季英在听说这件事之后,无比重视。他亲自安排,并且派自己的儿子季迦准备好后送往城外。
而最近一直在长安的陆浚自然也跟着他一起出城。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关于西征的具体消息,心中很是焦急。听说终军作为皇帝特使要去西方大陆,两个人却是不免意动。
他们没有想到,有人会在永宁门当街拦杀终军一行。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恰逢其会的两人大喝一声,拔刀而上,刀刀致命,眨眼之间就把那些死士杀得七零八落,死伤在当地。
得脱大难的终军喘了口气,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清理伤口。好在,伤处并不严重,虽然流了不少血,却影响不了他继续西去的决心。
长安城的巡城兵马也终于得到消息赶到。不过,他们来得有些晚了。所有的死士已经全部变成了死尸。他们都是死于自刺而亡。在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死士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他们是绝对不会落在别人手中的。
终军没有多做停留。他的时间紧迫,不容耽搁。在简单的说明情况之后,立刻在陆浚和季迦的保护之下出城而去。而这场混乱,似乎就这样将会不了了之。
得到回报之后的组织和策划者,虽然有些失望,但他们却并没有想就此罢手。一些新的谋划马上开始在暗中实行。长安城波诡云谲,令人不安。
而提前在城外长亭等候送别的东方朔、司马相如等人,闻听之后无不大惊。他们急匆匆欲赶来相迎时,终军也已经出城赶到。
看到终军胸口伤处的血迹,所有人都面色凝重心生怒气。
“真是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如此嚣张,敢以这种方式公开反对皇帝陛下的意志……终军贤弟,却是受苦了。如果身体不允许,不如将养两日再起身吧?”
司马相如握住他的手,语气中充满了担忧。本来作为皇帝特使去西方大陆,他也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这大半年以来,他宿疾复发,一直难以痊愈。想要承担这样的重任,却
是有心无力。却没想到,终军刚刚接受任命,就受此一劫。
“长卿兄不必多虑。这点儿伤,却无妨。只是我走之后,你与东方兄却是要好好注意长安局势……有人要对皇帝陛下不利了!既然已经开始,他们绝对不会轻易罢手的。”
东方朔与司马相如都脸色凝重的点头。这一点不用终军提醒,他们心里也很清楚。终军手抚胸口,他略微沉吟了一下,终于把到嘴边的一句话又咽了回去。
“既然如此,就此分别……各自珍重!”
他们这些人彼此之间肝胆相照,本来就不需要那些虚情客套。三杯两盏,烈酒入喉,胸中豪气陡生,长亭别后,各奔东西,去往各自不同的战场。
朔风吹过,残阳如血。背转身体策马而行的终军,低头看了一眼从胸口掏出的那封信柬。密封的很好,只不过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半边。他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陛下单独交付的这封信,到底还能不能够有机会交到元召手中呢?但愿天随人愿,保佑这大汉江山……!”
而在他的身后,陆浚和季迦紧紧的跟随在这一行队伍里。他们没有再回长安,而是就此踏上西去的征程。关山万里,沙尘千丈,将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听说李陵已经打了好几次胜仗,威名远播……真想看到他现在的样子,是不是如同传闻中那样威风呢!”
并马而行的两个年轻人,心中都充满了豪情。提到那个曾经和他们一起度过许多少年时光的人,不禁为他取得的成就鼓舞而振奋。而相对于季迦的率性单纯,陆浚却想得更多。
“也不知道师父现在怎么样?他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给府中来信了……唉!说起来,难免让人挂念。”
“何必多想这些呢!师父的本事,这世间无人可以伤得了他。更何况在十万大军之中……我们尽快赶路,相信不久之后就可以见到他了。我可是从明月楼特意给他带了最好的酒呢……呵呵!”
“好!季迦,你说得对……果然是我多想了。”
少年人的心里,从来就不该去考虑那些曲折灾难。他们的眼底充满了光明。而他们崇拜的那个人,也必将战无不胜,万无一失。
长安的风烟,吹不过玉门关,更难以越过西域的风沙。而相隔万里的消息,就算传递的再快,也需要时间。
西方大陆的情况,瞬息万变,又有谁能够预料的到呢?
就如同燕王和广陵王,在他们周密的策划中,已经算计好了一切。胜算在握,王霸雄图转眼可成。所以才不再考虑后路。
然而,据雄城而守顾盼四方的这两位野心家,却恰恰忽略了或者是故意想去忘记一个事实。
名叫元召的那个人,确实没有什么能够夺走他的性命。一万波斯死士不行,死神……也不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