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31 第九百三十章 一箭风云破
- 932 第九百三十二章 含元殿生波
- 933 第九百三十二章 谁家旧山河
- 934 第九百三十三章 帝心未可说
- 935 第九百三十四章 丹心昭日月
- 936 第九百三十五章 人间当无缺
- 937 第九百三十六章 浮云一别后
- 938 第九百三十七章 悲欢半壶收
- 939 第九百三十八章 英雄须烈酒
- 940 第九百三十九章 山河空念远
- 941 第九百四十章 千秋百代功
- 942 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洲红妆影
- 943 第九百四十二章 天涯明月心
- 944 第九百四十三章 君当担大任
- 945 第九百四十四章 远征人当归
- 946 第九百四十五章 名将已迟暮
- 947 第九百四十六章 雨打风吹去
- 948 第九百四十七章 英雄断肠处
- 949 第九百四十八章 风雨长安路
- 950 第九百四十九章 不共戴天仇
- 951 第九百五十章 大乱夤夜生
- 952 第九百五十一章 热血落冰河
- 953 第九百五十二章 生死别离多
- 954 第九百五十三章 人心难预测
- 955 第九百五十四章 风起将夜破
- 956 第九百五十五章 长安琉璃火
- 957 第九百五十六章 未央起干戈
- 958 第九百五十七章 铁血火光烙
- 959 第九百五十八章 陈兵朱雀门
- 960 第九百五十九章 一诺重千钧
- 961 第九百六十章 刀甲血痕深
- 962 第九百六十一章 生杀何须问
- 963 第九百六十二章 终南山中虎
- 964 第九百六十三章 神箭无敌处
- 965 第九百六十四章 一刀分赢输
- 966 第九百六十五章 生杀我做主
- 967 第九百六十六章 铁血刀不负
- 968 第九百六十七章 烈烈战未央
- 969 第九百六十八章 烽火岁月长
- 970 第九百六十九章 贼势何嚣张
- 971 第九百七十章 热血染秋霜
- 972 第九百七十一章 落叶更苍凉
- 973 第九百七十二章 宵小当尽诛
- 974 第九百七十三章 立马斜阳处
- 975 第九百七十四章 弹指一盘输
- 976 第九百七十五章 大道是沧桑
- 977 第九百七十六章 人间情意长
- 978 第九百七十七章 烈骨可流芳
- 979 第九百七十八章 糖蜜甜如霜
- 980 第九百七十九章 红颜英雄泪
- 981 第九百八十章 聊因美人归
- 982 第九百八十一章 滔滔东逝水
- 983 第九百八十二章 十年又轮回
- 984 第九百八十三章 王霸何为贵
- 985 第九百八十四章 风卷流云追
- 986 第九百八十五章 百代刻丰碑
- 987 第九百八十六章 沧海珠有泪
- 988 第九百八十七章 龙船渡弱水
- 989 第九百八十八章 皎皎明月心
- 990 第九百八十九章 秋水绕芳魂
- 991 第九百九十章 大汉雄风起
- 992 第九百九十一章 铁骨柔情兮
- 993 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为贵
- 994 第九百九十三章 星火传日月
- 995 第九百九十四章 少年多热血
- 996 第九百九十五章 华夏传承者
- 997 第九百九十六章 拔剑为正义
- 998 第九百九十七章 长安英雄志
- 999 第九百九十八章 东海有归期
- 1000 第九百九十九章 当年烟波里
- 1001 第一千章 自是有情痴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四十章 千秋百代功
第九百四十章 千秋百代功
其实,从一开始,元召就没有想把燕王和广陵王置于死地。他并非冷血无情之人,没有必要赶尽杀绝,更不想让武皇帝的这两个儿子死在这荒凉的地方。
然而,他们最终还是死了。在终军回来对他说完经过之后,他虽然感到吃惊,但也已经无法挽回。似乎是早就知道元召心里在想什么,终军平静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
“你不必感到愧疚,是我秉承陛下意旨赐死他们的。更何况,按照大汉律例,他们也是死路一条。”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他们万里迢迢的跟着来到这里……唉!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每念及先帝的知遇之恩,终究心中还是有些难过。”
元召的神色有些黯然。按照他原先的设想,是想让这两位实际上已经失去王爷身份的人,在这里做回普通人,自力更生,了此余生。也算是对得起汉武皇帝了。不过,既然终军已经把他们杀了,他也不会过多的责备。
“元公此言差矣……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的观念在大汉王朝能够深入人心,难道不正是当初你大力提倡的功劳吗?时至今日,又何必说出这样的话呢?”
在旁边的司马迁停下手中的笔,揉了揉手腕子,接过了这个话头。他虽然对元召素来敬仰,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坚持己见,从来不会随便去附和阿谀。这也正是他独一无二的风骨所在。
终军也淡淡的笑了起来。他把赐死二王的经过写完之后,密封成册。然后也放下了手中的笔,随口说道。
“太史公说的没错,这可不像你的为人呐!杀伐果断,才是你一贯的风格。想当初,江都王、琅琊王等人难道不是皇室亲王身份吗?还不是有罪必诛?可别忘了,与整个西方大陆的安稳发展比起来,千年大计,刚刚开端。区区两个王爷的性命,就显得太轻了。”
元召看到他们两个人的认真样子,不禁有些头疼。连忙苦笑着摆手道。
“好了、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你们都说的很对,却是我过于感情用事了。今后一切行事必须按照律法和规矩来,我在军政大事上若有疏漏,还需要你们多多提醒才是。”
看到元召谦虚谨慎的态度,不管是终军、司马迁还是萧望之等人,都非常满意。他们这些人和天下许许多多人一样,很希望看到元召能够继续引领着大汉王朝在正确的方向上阔步前进,在不久的将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一切的前提,都离不开保持稳定的心态和善于采纳意见的态度。他们很欣喜地看到,已经身负天下之望的元召,还和从前一样,没有丝毫的改变。
“到现在为止,西方大陆上所有对发展大计构成威胁的因素已经不复存在。既然如此,元公所勾画的那些蓝图,可以开始逐渐铺开了吧?说实话,我等已经迫不及待久矣!”
经历过几番磨砺的萧望之,早已经不复儒雅书
生的模样。粗布的衣衫却掩盖不住意气风发的豪情,满腹经纶正是用武之地的时候,他和一批志同道合者,为了这个机会,已经等待太久了。
元召点了点头。他站起身来,昂首阔步走出自己的营帐。大家一起跟随在身后,都走了出来。所有的军中将校似乎都意识到了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束甲起身,一起注目着那个身影,看到他走到高处,然后扫视了一眼四周,开始讲话。
“所有追随我万里征战到此的将士们,大家都辛苦了……今天我可以说,我们已经取得了西征的全面胜利!”
春风骤起,吹遍万里山河。十万大军俯首,安静的听着他们统帅沉稳有力的声音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无数颗跳动的心里,热血开始沸腾。
“元公万胜!大汉万胜……万胜!万胜!”
不知道是谁先带头喊的,一个声音响起,然后是几十个,成百上千……十万大军整齐划一,震撼天地。
旌旗招展,盔甲明亮,刀锋上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一种威武不屈无可匹敌的气概,浮现在这片大陆的上空。不管是谁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当奋武鹰扬,万千慷慨。
在不远处负剑立马的女子,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个挥动手臂的身影。风掠起大红披风,映衬的容颜格外娇美。不过,她眼中流淌的不再是令人不敢逼视的锐气,而是无尽的柔情。她从少女时代就倾付了全部身心的那个男子,是她所知所闻中天下无双的英雄。他有着无与伦比的勇敢气概,更拥有着超越任何历史人物的眼光和胸襟。只要他所在的地方,就代表着胜利和无可抵御。她甘愿放弃自己,也只为这样的人物折腰。
当然,在此时此地,甘愿为元召折腰的不止名叫云冰的女子。还有十万西征将士,无数部族民众和千千万万正在往西方大陆方向而来的各种身份的人。
断刀河水浊浪滔天,珞珈山脉连绵不绝,一股英雄气,贯穿在这山河之间,就连灰色的苍穹也增添了无穷壮美。这是来自华夏神州的大汉雄风,浩浩荡荡,丰沛无极。那个朗朗之音贯彻天地,继续说下去。
“我们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你们这些英勇的大汉男儿不怕牺牲取得的。可以这么说,没有你们不惜己身的为国征战,就没有我们脚下的这千万里山河。这是你们的功勋和荣耀,历史将会永远铭记,千秋万代之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也将会传唱你们的故事。当隔海相望的东西方融合成一个完整世界的时候,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将在史册上散发出灼灼光芒……!”
战士们举起了手中的刀剑,一片山呼海啸之音。这些勇敢的男儿,还想不到那么远。也暂时理解不了元召口中所说的这些巨大意义。但只要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能够得到元召的肯定和赞扬,就已经比得到任何奖励都来得重要了。
“……尤其是这几年来战死在这片大陆上的将士,
他们更不应该被人遗忘。自从兵出玉门关,到今天为止,一共有三万一千零五十八位勇士为国家献出了生命。他们的鲜血洒在这万里征程上,烈骨生香,魂魄永驻……我们所取得的每一场胜利,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决不可轻易地等闲视之。波斯王城之南的那块平地上,已经在建造纪念台和纪念碑。所有为国捐躯的人,他们的名字和生平事迹都将镌刻在上面,以供后来者纪念和瞻仰。山河常在,永垂不朽!”
元召伸手接过身后陆浚递过来的烈酒,整整一坛,缓缓祭奠在面前的土地上。所有人垂首静默,以示哀悼。若英灵魂魄有知,相信此时此刻,也当含笑风中,欣慰而去。
所有在不远处观看的部族民众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堂堂煌煌,威严肃穆,令人不知不觉间就有俯首顺从的冲动。他们虽然对未来的命运还充满了迷茫,但却在内心深处悄悄萌生了希望。
元召的目光往这边看过来,所有的酋长和长老们带领着各自的民众匍匐在地,不敢仰视。他们有一种预感,这个伟大人物接下来所说的话,将关系到这片大陆上所有苍生的命运。果然,元召开始把话题转到接下来要开展的大方向上。
“在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传承中,讲究的是仁爱天下。不管是汉人、越人、百夷人、胡人、西域人以及西方大陆上生活的所有人,大家虽然所处的文明不同,但生命本身,却没有高低之分……我们大汉帝国的军队征战四方,不是为了征服和奴役,更不是为了占领土地掠夺资源。先进的文明帮助落后的文明共同进步,本来就是我们人类的责任。而我们华夏民族有幸,在今天承担起这个责任,就要义无反顾的去引领和完成。我们今天来到这里,也正是这个目的。”
无数聚集起来的部族民众,满怀希望的抬起头,他们听明白了元召话中的意思。没有人怀疑这其中的诚意。因为正是从东方来的这支军队,彻底消灭了奴役和压迫他们已经两百多年的波斯王朝。更是帮助他们渡过了大瘟疫的灾难,又源源不断的运来了大量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而且,通过那些汉朝书生的教化,已经在他们心中播撒下了文明的种子。假以时日,必定可以让他们重新认识到生命的另一种价值。人心所向,自知善恶。
“尊贵的大汉朝统帅,我们愿意听从您的指挥,请您施展神奇手段,点化这块愚昧落后的土地吧!”
千千万万的民众望尘而拜。他们虔诚的高声呼喊,眼中充满了对新生的渴望和未来的向往。
“天降斯人,大事成矣!此华夏民族之千秋伟业,百代之功也!”
亲身经历的大汉太史令司马迁,不禁仰天赞叹。随后,神色无比郑重的把眼前的场面记录了下来。
然而,他们最终还是死了。在终军回来对他说完经过之后,他虽然感到吃惊,但也已经无法挽回。似乎是早就知道元召心里在想什么,终军平静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
“你不必感到愧疚,是我秉承陛下意旨赐死他们的。更何况,按照大汉律例,他们也是死路一条。”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他们万里迢迢的跟着来到这里……唉!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每念及先帝的知遇之恩,终究心中还是有些难过。”
元召的神色有些黯然。按照他原先的设想,是想让这两位实际上已经失去王爷身份的人,在这里做回普通人,自力更生,了此余生。也算是对得起汉武皇帝了。不过,既然终军已经把他们杀了,他也不会过多的责备。
“元公此言差矣……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的观念在大汉王朝能够深入人心,难道不正是当初你大力提倡的功劳吗?时至今日,又何必说出这样的话呢?”
在旁边的司马迁停下手中的笔,揉了揉手腕子,接过了这个话头。他虽然对元召素来敬仰,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坚持己见,从来不会随便去附和阿谀。这也正是他独一无二的风骨所在。
终军也淡淡的笑了起来。他把赐死二王的经过写完之后,密封成册。然后也放下了手中的笔,随口说道。
“太史公说的没错,这可不像你的为人呐!杀伐果断,才是你一贯的风格。想当初,江都王、琅琊王等人难道不是皇室亲王身份吗?还不是有罪必诛?可别忘了,与整个西方大陆的安稳发展比起来,千年大计,刚刚开端。区区两个王爷的性命,就显得太轻了。”
元召看到他们两个人的认真样子,不禁有些头疼。连忙苦笑着摆手道。
“好了、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你们都说的很对,却是我过于感情用事了。今后一切行事必须按照律法和规矩来,我在军政大事上若有疏漏,还需要你们多多提醒才是。”
看到元召谦虚谨慎的态度,不管是终军、司马迁还是萧望之等人,都非常满意。他们这些人和天下许许多多人一样,很希望看到元召能够继续引领着大汉王朝在正确的方向上阔步前进,在不久的将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一切的前提,都离不开保持稳定的心态和善于采纳意见的态度。他们很欣喜地看到,已经身负天下之望的元召,还和从前一样,没有丝毫的改变。
“到现在为止,西方大陆上所有对发展大计构成威胁的因素已经不复存在。既然如此,元公所勾画的那些蓝图,可以开始逐渐铺开了吧?说实话,我等已经迫不及待久矣!”
经历过几番磨砺的萧望之,早已经不复儒雅书
生的模样。粗布的衣衫却掩盖不住意气风发的豪情,满腹经纶正是用武之地的时候,他和一批志同道合者,为了这个机会,已经等待太久了。
元召点了点头。他站起身来,昂首阔步走出自己的营帐。大家一起跟随在身后,都走了出来。所有的军中将校似乎都意识到了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束甲起身,一起注目着那个身影,看到他走到高处,然后扫视了一眼四周,开始讲话。
“所有追随我万里征战到此的将士们,大家都辛苦了……今天我可以说,我们已经取得了西征的全面胜利!”
春风骤起,吹遍万里山河。十万大军俯首,安静的听着他们统帅沉稳有力的声音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无数颗跳动的心里,热血开始沸腾。
“元公万胜!大汉万胜……万胜!万胜!”
不知道是谁先带头喊的,一个声音响起,然后是几十个,成百上千……十万大军整齐划一,震撼天地。
旌旗招展,盔甲明亮,刀锋上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一种威武不屈无可匹敌的气概,浮现在这片大陆的上空。不管是谁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当奋武鹰扬,万千慷慨。
在不远处负剑立马的女子,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个挥动手臂的身影。风掠起大红披风,映衬的容颜格外娇美。不过,她眼中流淌的不再是令人不敢逼视的锐气,而是无尽的柔情。她从少女时代就倾付了全部身心的那个男子,是她所知所闻中天下无双的英雄。他有着无与伦比的勇敢气概,更拥有着超越任何历史人物的眼光和胸襟。只要他所在的地方,就代表着胜利和无可抵御。她甘愿放弃自己,也只为这样的人物折腰。
当然,在此时此地,甘愿为元召折腰的不止名叫云冰的女子。还有十万西征将士,无数部族民众和千千万万正在往西方大陆方向而来的各种身份的人。
断刀河水浊浪滔天,珞珈山脉连绵不绝,一股英雄气,贯穿在这山河之间,就连灰色的苍穹也增添了无穷壮美。这是来自华夏神州的大汉雄风,浩浩荡荡,丰沛无极。那个朗朗之音贯彻天地,继续说下去。
“我们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你们这些英勇的大汉男儿不怕牺牲取得的。可以这么说,没有你们不惜己身的为国征战,就没有我们脚下的这千万里山河。这是你们的功勋和荣耀,历史将会永远铭记,千秋万代之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也将会传唱你们的故事。当隔海相望的东西方融合成一个完整世界的时候,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将在史册上散发出灼灼光芒……!”
战士们举起了手中的刀剑,一片山呼海啸之音。这些勇敢的男儿,还想不到那么远。也暂时理解不了元召口中所说的这些巨大意义。但只要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能够得到元召的肯定和赞扬,就已经比得到任何奖励都来得重要了。
“……尤其是这几年来战死在这片大陆上的将士,
他们更不应该被人遗忘。自从兵出玉门关,到今天为止,一共有三万一千零五十八位勇士为国家献出了生命。他们的鲜血洒在这万里征程上,烈骨生香,魂魄永驻……我们所取得的每一场胜利,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决不可轻易地等闲视之。波斯王城之南的那块平地上,已经在建造纪念台和纪念碑。所有为国捐躯的人,他们的名字和生平事迹都将镌刻在上面,以供后来者纪念和瞻仰。山河常在,永垂不朽!”
元召伸手接过身后陆浚递过来的烈酒,整整一坛,缓缓祭奠在面前的土地上。所有人垂首静默,以示哀悼。若英灵魂魄有知,相信此时此刻,也当含笑风中,欣慰而去。
所有在不远处观看的部族民众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堂堂煌煌,威严肃穆,令人不知不觉间就有俯首顺从的冲动。他们虽然对未来的命运还充满了迷茫,但却在内心深处悄悄萌生了希望。
元召的目光往这边看过来,所有的酋长和长老们带领着各自的民众匍匐在地,不敢仰视。他们有一种预感,这个伟大人物接下来所说的话,将关系到这片大陆上所有苍生的命运。果然,元召开始把话题转到接下来要开展的大方向上。
“在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传承中,讲究的是仁爱天下。不管是汉人、越人、百夷人、胡人、西域人以及西方大陆上生活的所有人,大家虽然所处的文明不同,但生命本身,却没有高低之分……我们大汉帝国的军队征战四方,不是为了征服和奴役,更不是为了占领土地掠夺资源。先进的文明帮助落后的文明共同进步,本来就是我们人类的责任。而我们华夏民族有幸,在今天承担起这个责任,就要义无反顾的去引领和完成。我们今天来到这里,也正是这个目的。”
无数聚集起来的部族民众,满怀希望的抬起头,他们听明白了元召话中的意思。没有人怀疑这其中的诚意。因为正是从东方来的这支军队,彻底消灭了奴役和压迫他们已经两百多年的波斯王朝。更是帮助他们渡过了大瘟疫的灾难,又源源不断的运来了大量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而且,通过那些汉朝书生的教化,已经在他们心中播撒下了文明的种子。假以时日,必定可以让他们重新认识到生命的另一种价值。人心所向,自知善恶。
“尊贵的大汉朝统帅,我们愿意听从您的指挥,请您施展神奇手段,点化这块愚昧落后的土地吧!”
千千万万的民众望尘而拜。他们虔诚的高声呼喊,眼中充满了对新生的渴望和未来的向往。
“天降斯人,大事成矣!此华夏民族之千秋伟业,百代之功也!”
亲身经历的大汉太史令司马迁,不禁仰天赞叹。随后,神色无比郑重的把眼前的场面记录了下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