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86 第八百八十五章 铁骑飞渡珞珈山
- 887 第八百八十六章 王城之外逆水寒
- 888 第八百八十七章 狂风骤雨浪滔天
- 889 第八百八十八章 王权寂灭转眼间
- 890 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将得来非虚名
- 891 第八百九十章 千生百劫此身轻
- 892 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间有路通幽冥
- 893 第八百九十二章 绝境开启死与生
- 894 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难来时以身当
- 895 第八百九十四章 黑暗侵袭人欲狂
- 896 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城将闭明月光
- 897 第八百九十六章 万里百劫又千伤
- 898 第八百九十七章 长剑为令字铿锵
- 899 第八百九十八章 肝胆相照人无双
- 900 第八百九十九章 从来绝境心彷徨
- 901 第九百章 汉血丹心照汗青
- 902 第九百零一章 横刀渡河悲歌行
- 903 第九百零二章 山河之战慷慨中
- 904 第九百零三章 铁马冰河难入梦
- 905 第九百零四章 金戈万里已随风
- 906 第九百零五章 单骑去长安
- 907 第九百零六章 四面杀声中
- 908 第九百零七章 断刀河水深
- 909 第九百零八章 铁血葬忠魂
- 910 第九百零九章 一刀敌万军
- 911 第九百一十章 魔神是凡人
- 912 第九百一十一章 万里起悲伤
- 913 第九百一十二章 生死若参商
- 914 第九百一十三章 枕上雪断殇
- 915 第九百一十四章 断舍离不忍
- 916 第九百一十五章 莫道不销魂
- 917 第九百一十六章 唯有将军令
- 918 第九百一十七章 铁血不留情
- 919 第九百一十八章 分道扬镳日
- 920 第九百一十九章 雪满长安时
- 921 第九百二十章 社稷江山重
- 922 第九百二十一章 若似云烟轻
- 923 第九百二十二章 万里银妆雪
- 924 第九百二十三章 红颜不负卿
- 925 第九百二十四章 白马踏霜行
- 926 第九百二十五章 谁知兴亡事
- 927 第九百二十六章 星火传说知
- 928 第九百二十七章 云涌风起时
- 929 第九百二十八章 兵戈若相向
- 930 第九百二十九章 千杀方称王
- 931 第九百三十章 一箭风云破
- 932 第九百三十二章 含元殿生波
- 933 第九百三十二章 谁家旧山河
- 934 第九百三十三章 帝心未可说
- 935 第九百三十四章 丹心昭日月
- 936 第九百三十五章 人间当无缺
- 937 第九百三十六章 浮云一别后
- 938 第九百三十七章 悲欢半壶收
- 939 第九百三十八章 英雄须烈酒
- 940 第九百三十九章 山河空念远
- 941 第九百四十章 千秋百代功
- 942 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洲红妆影
- 943 第九百四十二章 天涯明月心
- 944 第九百四十三章 君当担大任
- 945 第九百四十四章 远征人当归
- 946 第九百四十五章 名将已迟暮
- 947 第九百四十六章 雨打风吹去
- 948 第九百四十七章 英雄断肠处
- 949 第九百四十八章 风雨长安路
- 950 第九百四十九章 不共戴天仇
- 951 第九百五十章 大乱夤夜生
- 952 第九百五十一章 热血落冰河
- 953 第九百五十二章 生死别离多
- 954 第九百五十三章 人心难预测
- 955 第九百五十四章 风起将夜破
- 956 第九百五十五章 长安琉璃火
- 957 第九百五十六章 未央起干戈
- 958 第九百五十七章 铁血火光烙
- 959 第九百五十八章 陈兵朱雀门
- 960 第九百五十九章 一诺重千钧
- 961 第九百六十章 刀甲血痕深
- 962 第九百六十一章 生杀何须问
- 963 第九百六十二章 终南山中虎
- 964 第九百六十三章 神箭无敌处
- 965 第九百六十四章 一刀分赢输
- 966 第九百六十五章 生杀我做主
- 967 第九百六十六章 铁血刀不负
- 968 第九百六十七章 烈烈战未央
- 969 第九百六十八章 烽火岁月长
- 970 第九百六十九章 贼势何嚣张
- 971 第九百七十章 热血染秋霜
- 972 第九百七十一章 落叶更苍凉
- 973 第九百七十二章 宵小当尽诛
- 974 第九百七十三章 立马斜阳处
- 975 第九百七十四章 弹指一盘输
- 976 第九百七十五章 大道是沧桑
- 977 第九百七十六章 人间情意长
- 978 第九百七十七章 烈骨可流芳
- 979 第九百七十八章 糖蜜甜如霜
- 980 第九百七十九章 红颜英雄泪
- 981 第九百八十章 聊因美人归
- 982 第九百八十一章 滔滔东逝水
- 983 第九百八十二章 十年又轮回
- 984 第九百八十三章 王霸何为贵
- 985 第九百八十四章 风卷流云追
- 986 第九百八十五章 百代刻丰碑
- 987 第九百八十六章 沧海珠有泪
- 988 第九百八十七章 龙船渡弱水
- 989 第九百八十八章 皎皎明月心
- 990 第九百八十九章 秋水绕芳魂
- 991 第九百九十章 大汉雄风起
- 992 第九百九十一章 铁骨柔情兮
- 993 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为贵
- 994 第九百九十三章 星火传日月
- 995 第九百九十四章 少年多热血
- 996 第九百九十五章 华夏传承者
- 997 第九百九十六章 拔剑为正义
- 998 第九百九十七章 长安英雄志
- 999 第九百九十八章 东海有归期
- 1000 第九百九十九章 当年烟波里
- 1001 第一千章 自是有情痴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城将闭明月光
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城将闭明月光
不管是古今中外,随便翻开史书,都能看到关于瘟疫流行、赤地千里的记载。这是一种比任何战争都要更加可怕百倍的毁灭性力量。人间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抗拒它的肆虐。
元召那双可以穿透千年的目光,自然比别人了解的更多。其实,在从前的这些年里,他一直都感觉到很庆幸。因为冥冥中似有眷顾,上苍之神送他来到的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在这个盛世的开端,当他真正的站上历史舞台后,可以放开手脚,去干自己想干的任何事,而不必去过多的顾虑身后的天灾人祸。这其中,最让他放心的,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并没有较大疾病的流行。这不能不说是上苍对大汉王朝的福佑了。
在汉朝之前,中原大地上的瘟疫,几乎在每个朝代都屡见不鲜。而它们对国家和民众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在很多时候,往往是致命的。
到现在为止的大汉王朝,非常幸运。除了战争之外,并没有爆发过太严重的疫情。在长安朝堂上,每当元召偶尔关注到各地郡县所报上来的有关这方面表册时,看着那些平淡无奇的记载,他的心中还是很欣慰的。所谓国泰民安,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然而,站在波斯王城外最高处的元召,却万万没有想到,西征汉军一路披荆斩棘来到这里,眼看即将把大汉文明的火种遍地去播撒的时候,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全军十三万多人中,也就他自己才知道,已经开始陷入的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灾难!
也正是在脚下的这片大陆上,发生在另一个时空中的黑死病大瘟疫,曾经夭亡了一个开始辉煌的时代。携带瘟疫的恶魔,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整片大陆,很少有人能够幸免。为此而死去者更是不计其数。而那罪魁祸首,正是由鼠类引起的。
元召并不清楚,这场突然而来的黑暗侵袭,是不是守护西方大陆的恶灵对于他和他的将士们所发起的报复。他不想知道这些冥冥中的玄机。现在他穷尽全力最想做到的事,是要保全麾下将士们的安全。他带着他们远征万里,就有义务带着他们再平安的回家。
就算是心中有些不理解,也没有人敢于违抗帝国年轻统帅以超乎寻常的严厉态度所发出的命令。即便是最桀骜不驯的将军,在这样的时刻,也马上按照军令开始调整大营部署。
伤兵营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被隔离开来。连同伤员和医官们以及部分邻近的守护军队一起,将近三万多人遵照命令,转移进了空荡荡的波斯王城之内。并且,随着而来的守护军,在第一时间就毫不犹豫执行了元召命令,把整座城都全部重新封锁了起来,不许任何人再出入。
这样的行动,无疑会令人感到慌恐。但元召已经来不及作出新的解释。因为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又相继接到四面而出的汉军斥候所报回来的许多新情况。而这些消息,无一例外,都更加证实了他心中对于瘟疫将起的猜测。
分别驻扎在不远处的几座汉军大营中,各自统领的将军都接到了元召亲手所写的命令。上面的意思言简意赅,让各营从现在开始闭营坚守,严禁任何人外出。并且按照他手令上所列的各项预防措施,严格执行。
看完这道命令之后的将军们,都感到惊骇不已。如此反常,令人摸不清头脑。虽然在早些时候他们大多已经听元召讲述过可能面临的危机,但如此兴师动众的全部龟缩起来,在内心深处还是有许多人不以为然。
然而,紧接着接到的一份详细通报,就令他们不由得都变了脸色。来自中军统帅部的这份情况说明,说的非常明白。根据汉军斥候们付出巨大生命代价后所搜集来的情报,波斯王子所带领的那支残余力量,他们之所以选择避而不战消失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他们去了土著人所在的莽荒之地。而现在他们卷土重来,重新出现,据说是有了邪恶力量的帮助,来找汉军决一死战的。
虽然有些不相信波斯人会有什么特别厉害之处。但既然连他们的统帅元召都如此重视,将军们便马上行动起来。各个大营都戒备森严,挖好了壕沟并竖起鹿角,又在外面加装了铁丝网。并且,最主要的是,按照元召特别的吩咐,大营之外以生石灰隔离。
各个营中的弓弩手,昼夜轮值,目光犀利的观察着远近的异常。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发现异常及时示警,一旦有不明人类或者动物靠近,一律射杀在安全范围之外。
做好这些之后,将军们又分派人手,开始在各自的营地里挖井。根据元召的指示,从现在开始,不许再饮用附近的一切活水。只有深挖出来的井水,才能够保证不被瘟疫病菌感染。
得到将军们的来报,说是一切安全防范措施,都已经遵照命令做好之后,元召亲自去视察了一番。看到每一座营地都执行得非常认真和彻底,他的心里稍微安定下来。现在他唯一希望的就是,这大营中的十万作战力量安然无恙。如果他们也被疫病感染,那就彻底完了。
“元公,末将不明白,为什么要把那三万军中兄弟隔离在王城中呢?”
终于有人问出了这个憋在心里的问题。其他将校也怀着各自不同的复杂心情,目光注视着他
们的统帅。他们并不清楚即将到来的危机会严重到什么程度,更不明白元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究竟是在拯救什么!
天边涌动的黑色乌云,正在渐渐逼近。元召深深叹了一口气,他收回远望的目光,平静的扫视过所有人的脸上。事到如今,灾祸既然已经无法避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阻止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为了这个目标,他愿意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
“因为,伤兵营已经被疫病感染。而附近的守护军很可能也会受到牵连……为了以防万一,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的语气很轻,仿佛是怕会泄露出心中深藏的情绪。大多数人都低下头,在仔细琢磨这背后的凶险。不过,仍旧有人又直率地问了一句。
“元公,难道事情真的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了吗?”
“是的!非常严重。虽然你们还看不到,但巨大的灾难正在向我们而来……这是我刚刚接到的情报,波斯人为了打败我们,怀着复仇的怒火,不惜去借助于土著族人的神秘力量。他们共同释放出了沉眠在地下陵墓中的恶魔诅咒。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我想,他们这次是怀着同归于尽的目的而来的。”
“那……被隔离在王城的人,会有生命危险吗?”
“他们的生死,难以预料。”
回答之后的元召,重新低头看了一眼上面沾染着鲜血的急报。不由得心中隐痛。他虽然看不到那些远处的搏杀,但也可以想象,英勇的汉军斥候们为了完成他的命令,而付出了怎样血和生命的代价。
而他们换来的,正是这短暂的宝贵时间。让他得以及时做出反应,提前布置好能够做到的一切防范措施。给这十万将士以最大的生机。
无数惊骇的目光中,将校们看到元召收起那份染血的信件,郑重的放入自己怀中。在转身离开之前,他最后说道。
“波斯人的死士,很可能在不久前已经秘密潜入过王城,这是我的失误……而从他们再次出现在世间的地方,自西而东,可怕瘟疫所带来的死亡正在大面积的发生,所过之处,不管是居住在大陆上的其他种族人,还是各种动物,大量被感染,而且致死率极高。相信不用太长时间,就会出现非常悲惨的局面了。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不管发生任何事,我希望你们能够严格按照命令行事,带领战士们安全的度过这场危机。”
所有将校都猛然抬起头,他们从这沉重的语气中,察觉出了某种不祥的预感。李陵急声叫道。
“师父!你要往何处去?”
“几处大营驻地既然已经安排好,有你们在,我很放心。王城之中的兄弟,也是跟我从长安万里而来的,我不能抛下他们的生死不管。”
大汉帝国的年轻统帅,没有回头,只留下这句话,就径直向前走去。所有人终于反应过来,他这一去,意味着什么。心中大惊的几个将军正要赶过去阻拦,一把长剑凌空飞至,插在大营门口的土地上。
“敢违我令出营者,李陵,以此剑斩之!”
深深知道师父心中所想的李陵,单膝跪倒在地,声嘶力竭的朝着那个背影大吼一声“谨遵令”!却不觉已经心碎欲裂,泪如雨下。
在他身后,众军哭倒,皆俯首低头。
走出大营的那个孤单身影,逆着霞光的方向,大步向前而行。此去之后,生死何惧!一个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盛世王朝已经在东方绽放辉煌,就算是身遭不测,心底光风霁月,他也已经无憾了。
元召那双可以穿透千年的目光,自然比别人了解的更多。其实,在从前的这些年里,他一直都感觉到很庆幸。因为冥冥中似有眷顾,上苍之神送他来到的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在这个盛世的开端,当他真正的站上历史舞台后,可以放开手脚,去干自己想干的任何事,而不必去过多的顾虑身后的天灾人祸。这其中,最让他放心的,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并没有较大疾病的流行。这不能不说是上苍对大汉王朝的福佑了。
在汉朝之前,中原大地上的瘟疫,几乎在每个朝代都屡见不鲜。而它们对国家和民众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在很多时候,往往是致命的。
到现在为止的大汉王朝,非常幸运。除了战争之外,并没有爆发过太严重的疫情。在长安朝堂上,每当元召偶尔关注到各地郡县所报上来的有关这方面表册时,看着那些平淡无奇的记载,他的心中还是很欣慰的。所谓国泰民安,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然而,站在波斯王城外最高处的元召,却万万没有想到,西征汉军一路披荆斩棘来到这里,眼看即将把大汉文明的火种遍地去播撒的时候,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全军十三万多人中,也就他自己才知道,已经开始陷入的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灾难!
也正是在脚下的这片大陆上,发生在另一个时空中的黑死病大瘟疫,曾经夭亡了一个开始辉煌的时代。携带瘟疫的恶魔,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整片大陆,很少有人能够幸免。为此而死去者更是不计其数。而那罪魁祸首,正是由鼠类引起的。
元召并不清楚,这场突然而来的黑暗侵袭,是不是守护西方大陆的恶灵对于他和他的将士们所发起的报复。他不想知道这些冥冥中的玄机。现在他穷尽全力最想做到的事,是要保全麾下将士们的安全。他带着他们远征万里,就有义务带着他们再平安的回家。
就算是心中有些不理解,也没有人敢于违抗帝国年轻统帅以超乎寻常的严厉态度所发出的命令。即便是最桀骜不驯的将军,在这样的时刻,也马上按照军令开始调整大营部署。
伤兵营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被隔离开来。连同伤员和医官们以及部分邻近的守护军队一起,将近三万多人遵照命令,转移进了空荡荡的波斯王城之内。并且,随着而来的守护军,在第一时间就毫不犹豫执行了元召命令,把整座城都全部重新封锁了起来,不许任何人再出入。
这样的行动,无疑会令人感到慌恐。但元召已经来不及作出新的解释。因为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又相继接到四面而出的汉军斥候所报回来的许多新情况。而这些消息,无一例外,都更加证实了他心中对于瘟疫将起的猜测。
分别驻扎在不远处的几座汉军大营中,各自统领的将军都接到了元召亲手所写的命令。上面的意思言简意赅,让各营从现在开始闭营坚守,严禁任何人外出。并且按照他手令上所列的各项预防措施,严格执行。
看完这道命令之后的将军们,都感到惊骇不已。如此反常,令人摸不清头脑。虽然在早些时候他们大多已经听元召讲述过可能面临的危机,但如此兴师动众的全部龟缩起来,在内心深处还是有许多人不以为然。
然而,紧接着接到的一份详细通报,就令他们不由得都变了脸色。来自中军统帅部的这份情况说明,说的非常明白。根据汉军斥候们付出巨大生命代价后所搜集来的情报,波斯王子所带领的那支残余力量,他们之所以选择避而不战消失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他们去了土著人所在的莽荒之地。而现在他们卷土重来,重新出现,据说是有了邪恶力量的帮助,来找汉军决一死战的。
虽然有些不相信波斯人会有什么特别厉害之处。但既然连他们的统帅元召都如此重视,将军们便马上行动起来。各个大营都戒备森严,挖好了壕沟并竖起鹿角,又在外面加装了铁丝网。并且,最主要的是,按照元召特别的吩咐,大营之外以生石灰隔离。
各个营中的弓弩手,昼夜轮值,目光犀利的观察着远近的异常。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发现异常及时示警,一旦有不明人类或者动物靠近,一律射杀在安全范围之外。
做好这些之后,将军们又分派人手,开始在各自的营地里挖井。根据元召的指示,从现在开始,不许再饮用附近的一切活水。只有深挖出来的井水,才能够保证不被瘟疫病菌感染。
得到将军们的来报,说是一切安全防范措施,都已经遵照命令做好之后,元召亲自去视察了一番。看到每一座营地都执行得非常认真和彻底,他的心里稍微安定下来。现在他唯一希望的就是,这大营中的十万作战力量安然无恙。如果他们也被疫病感染,那就彻底完了。
“元公,末将不明白,为什么要把那三万军中兄弟隔离在王城中呢?”
终于有人问出了这个憋在心里的问题。其他将校也怀着各自不同的复杂心情,目光注视着他
们的统帅。他们并不清楚即将到来的危机会严重到什么程度,更不明白元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究竟是在拯救什么!
天边涌动的黑色乌云,正在渐渐逼近。元召深深叹了一口气,他收回远望的目光,平静的扫视过所有人的脸上。事到如今,灾祸既然已经无法避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阻止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为了这个目标,他愿意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
“因为,伤兵营已经被疫病感染。而附近的守护军很可能也会受到牵连……为了以防万一,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的语气很轻,仿佛是怕会泄露出心中深藏的情绪。大多数人都低下头,在仔细琢磨这背后的凶险。不过,仍旧有人又直率地问了一句。
“元公,难道事情真的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了吗?”
“是的!非常严重。虽然你们还看不到,但巨大的灾难正在向我们而来……这是我刚刚接到的情报,波斯人为了打败我们,怀着复仇的怒火,不惜去借助于土著族人的神秘力量。他们共同释放出了沉眠在地下陵墓中的恶魔诅咒。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我想,他们这次是怀着同归于尽的目的而来的。”
“那……被隔离在王城的人,会有生命危险吗?”
“他们的生死,难以预料。”
回答之后的元召,重新低头看了一眼上面沾染着鲜血的急报。不由得心中隐痛。他虽然看不到那些远处的搏杀,但也可以想象,英勇的汉军斥候们为了完成他的命令,而付出了怎样血和生命的代价。
而他们换来的,正是这短暂的宝贵时间。让他得以及时做出反应,提前布置好能够做到的一切防范措施。给这十万将士以最大的生机。
无数惊骇的目光中,将校们看到元召收起那份染血的信件,郑重的放入自己怀中。在转身离开之前,他最后说道。
“波斯人的死士,很可能在不久前已经秘密潜入过王城,这是我的失误……而从他们再次出现在世间的地方,自西而东,可怕瘟疫所带来的死亡正在大面积的发生,所过之处,不管是居住在大陆上的其他种族人,还是各种动物,大量被感染,而且致死率极高。相信不用太长时间,就会出现非常悲惨的局面了。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不管发生任何事,我希望你们能够严格按照命令行事,带领战士们安全的度过这场危机。”
所有将校都猛然抬起头,他们从这沉重的语气中,察觉出了某种不祥的预感。李陵急声叫道。
“师父!你要往何处去?”
“几处大营驻地既然已经安排好,有你们在,我很放心。王城之中的兄弟,也是跟我从长安万里而来的,我不能抛下他们的生死不管。”
大汉帝国的年轻统帅,没有回头,只留下这句话,就径直向前走去。所有人终于反应过来,他这一去,意味着什么。心中大惊的几个将军正要赶过去阻拦,一把长剑凌空飞至,插在大营门口的土地上。
“敢违我令出营者,李陵,以此剑斩之!”
深深知道师父心中所想的李陵,单膝跪倒在地,声嘶力竭的朝着那个背影大吼一声“谨遵令”!却不觉已经心碎欲裂,泪如雨下。
在他身后,众军哭倒,皆俯首低头。
走出大营的那个孤单身影,逆着霞光的方向,大步向前而行。此去之后,生死何惧!一个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盛世王朝已经在东方绽放辉煌,就算是身遭不测,心底光风霁月,他也已经无憾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