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08 第九百零七章 断刀河水深
- 909 第九百零八章 铁血葬忠魂
- 910 第九百零九章 一刀敌万军
- 911 第九百一十章 魔神是凡人
- 912 第九百一十一章 万里起悲伤
- 913 第九百一十二章 生死若参商
- 914 第九百一十三章 枕上雪断殇
- 915 第九百一十四章 断舍离不忍
- 916 第九百一十五章 莫道不销魂
- 917 第九百一十六章 唯有将军令
- 918 第九百一十七章 铁血不留情
- 919 第九百一十八章 分道扬镳日
- 920 第九百一十九章 雪满长安时
- 921 第九百二十章 社稷江山重
- 922 第九百二十一章 若似云烟轻
- 923 第九百二十二章 万里银妆雪
- 924 第九百二十三章 红颜不负卿
- 925 第九百二十四章 白马踏霜行
- 926 第九百二十五章 谁知兴亡事
- 927 第九百二十六章 星火传说知
- 928 第九百二十七章 云涌风起时
- 929 第九百二十八章 兵戈若相向
- 930 第九百二十九章 千杀方称王
- 931 第九百三十章 一箭风云破
- 932 第九百三十二章 含元殿生波
- 933 第九百三十二章 谁家旧山河
- 934 第九百三十三章 帝心未可说
- 935 第九百三十四章 丹心昭日月
- 936 第九百三十五章 人间当无缺
- 937 第九百三十六章 浮云一别后
- 938 第九百三十七章 悲欢半壶收
- 939 第九百三十八章 英雄须烈酒
- 940 第九百三十九章 山河空念远
- 941 第九百四十章 千秋百代功
- 942 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洲红妆影
- 943 第九百四十二章 天涯明月心
- 944 第九百四十三章 君当担大任
- 945 第九百四十四章 远征人当归
- 946 第九百四十五章 名将已迟暮
- 947 第九百四十六章 雨打风吹去
- 948 第九百四十七章 英雄断肠处
- 949 第九百四十八章 风雨长安路
- 950 第九百四十九章 不共戴天仇
- 951 第九百五十章 大乱夤夜生
- 952 第九百五十一章 热血落冰河
- 953 第九百五十二章 生死别离多
- 954 第九百五十三章 人心难预测
- 955 第九百五十四章 风起将夜破
- 956 第九百五十五章 长安琉璃火
- 957 第九百五十六章 未央起干戈
- 958 第九百五十七章 铁血火光烙
- 959 第九百五十八章 陈兵朱雀门
- 960 第九百五十九章 一诺重千钧
- 961 第九百六十章 刀甲血痕深
- 962 第九百六十一章 生杀何须问
- 963 第九百六十二章 终南山中虎
- 964 第九百六十三章 神箭无敌处
- 965 第九百六十四章 一刀分赢输
- 966 第九百六十五章 生杀我做主
- 967 第九百六十六章 铁血刀不负
- 968 第九百六十七章 烈烈战未央
- 969 第九百六十八章 烽火岁月长
- 970 第九百六十九章 贼势何嚣张
- 971 第九百七十章 热血染秋霜
- 972 第九百七十一章 落叶更苍凉
- 973 第九百七十二章 宵小当尽诛
- 974 第九百七十三章 立马斜阳处
- 975 第九百七十四章 弹指一盘输
- 976 第九百七十五章 大道是沧桑
- 977 第九百七十六章 人间情意长
- 978 第九百七十七章 烈骨可流芳
- 979 第九百七十八章 糖蜜甜如霜
- 980 第九百七十九章 红颜英雄泪
- 981 第九百八十章 聊因美人归
- 982 第九百八十一章 滔滔东逝水
- 983 第九百八十二章 十年又轮回
- 984 第九百八十三章 王霸何为贵
- 985 第九百八十四章 风卷流云追
- 986 第九百八十五章 百代刻丰碑
- 987 第九百八十六章 沧海珠有泪
- 988 第九百八十七章 龙船渡弱水
- 989 第九百八十八章 皎皎明月心
- 990 第九百八十九章 秋水绕芳魂
- 991 第九百九十章 大汉雄风起
- 992 第九百九十一章 铁骨柔情兮
- 993 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为贵
- 994 第九百九十三章 星火传日月
- 995 第九百九十四章 少年多热血
- 996 第九百九十五章 华夏传承者
- 997 第九百九十六章 拔剑为正义
- 998 第九百九十七章 长安英雄志
- 999 第九百九十八章 东海有归期
- 1000 第九百九十九章 当年烟波里
- 1001 第一千章 自是有情痴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一十七章 铁血不留情
第九百一十七章 铁血不留情
当大雪终于停下的时候,燕王和广陵王带领两万属于他们的军队,占领了原先的波斯王城。
这样的突然举动,虽然说有些令人吃惊,但也在意料之中。因为西征军将士都知道,这两位王爷的野心,早就压抑不住了。他们很可能预谋已久,看中了王城周围这块奠基之地。
自从日前当着许多军中将士的面,燕王和广陵王公开对李陵将军发难,这样的局面似乎就已经无法避免。
当日情形,剑拔弩张,气氛一度十分紧张。二王与李陵形成对峙之势,将士们沉默的看着眼前场面,心中情绪各不相同。
千辛万苦流血牺牲才换来的大好局面,如果真的再因此而功亏一篑,发生变乱,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而且最主要的一点是,不管将校还是普通士卒,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了抵触情绪。他们是怀着伟大目标远赴万里,为了帝国大计和荣耀而战的勇士,却不是为了满足权贵利益而被动杀人的工具。
然而,已经下定决心的燕王和广陵王,是不会轻易让步的。见李陵无动于衷,而且态度强硬,他们环视四周,开始以利益的诱惑来鼓动其他人。
“万里军机,不过封侯事!你们大家一路征战至此,所为者何?荣华富贵也!平灭波斯后,你们回到大汉,就算是朝廷封赏再厚重,难道还能全部封侯赐爵吗?呵呵,不用我多说,你们自己应该也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燕王一边说着,一边暗自查看将校们的神色。随后目光与广陵王对视一眼,正在怒视李陵的广陵王心领神会,他接过话头,紧接着说道。
“诸位,现在就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你们面前,就看有没有人能够抓的住了。抓住了就是百代荣华,犹豫不决却只会让时机白白溜走!怎么样……有没有人想搏一搏的?”
广陵王慷慨激昂侃侃而谈,他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些桀骜不驯的军中将士,一定会有人想抓住机会,成就富贵。
然而,半晌之后,四周仍然是一片静默。没有人响应他的话,更没有人主动站出来振臂而呼。广陵王嘴角有些抽搐,他咬了咬牙,直接标明了筹码。
“如果有愿意助本王与燕王兄成就大业者,当以万户侯赏之!我们言出必行,决不食言。”
李陵冷冷的看着燕王和广陵王的表演,他在考虑,要不要当众教训他们一下子?杀人倒是犯不上,让他们见点血,也未尝不可。
只不过,转念之间想到元召昔日的教诲,他又把心中火气往下压了压。嘴里却不相饶。
“呵呵!好大的口气。西征军十余万将士,乃是大汉王朝的开拓精神所在,是国家军队,不是私兵!你们想要动用,真是痴心妄想!”
“李陵!你说什么……岂有此理!给你脸还不要脸了啊!本王乃武皇帝之子,难道连动用这点儿力量的权力都没有吗?这整个天下都是我们刘皇汉室的,想要怎么干就怎么干!哼!你一个区区
的黄口孺子,不过依仗了元召的支持,才领将军权不久,却自大狂妄起来。真是可笑至极。来人,去拿回将军印,本王要解除他的军权。”
广陵王的怒火实在是压不住了,身为龙子的不可冒犯,令他失去了理智。在长安的时候,他连李广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他的孙子李陵呢!
燕王年长一些,他本来并不想把矛盾激化到这种程度。可是,广陵王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那他们就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于是,他也沉下脸来,以目示意追随在他们身边的亲近随从,去拿案头的大印。
作为皇室亲王,燕王和广陵王身边当然也有大批的扈从者。他们对于二王还是比较忠心的。虽然明知道这样做似乎有些不妥,但在当前的形势下,他们却不得不遵从命令。
四五个身手矫健的随从走了过来,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取回那方将军印,交给他们的王爷。既然王爷就站在身后三尺之外,便不需要他们去多顾忌其他。
四周的将校们都变了脸色。李陵虽然年少,但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有目共睹。作战勇敢,功勋卓著。而且更重要的一点,他是元召亲传弟子。现在有人要以这种形式,来公开夺取他的将军职权,不管从那个方面来说,都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燕王和广陵王互相交换一个眼神,心中暗自得意。他们就是要的这种效果。所谓“杀鸡儆猴”。当着所有人的面,铩一铩李陵的狂傲之气,其他人自然就会老老实实听从他们指挥了。
在二王心里,他们并不认为李陵会作出什么激烈反抗之类的行为。言辞上的交锋是一回事,而一旦在行动上表现出来,那就是以下犯上之罪。毕竟,他们之间的身份相差悬殊,堂堂皇室亲王,不是一个领兵将军所能冒犯的。
然而,燕王和广陵王两个人都想错了。他们更是选错了对象。李陵虽然不是元召,但一脉相承的无双傲骨,却是更加锋芒毕露,不加掩饰。
代表着权力的将军大印就在案头,但不是谁都可以用手拿的。几双伸过来的手还没有触摸到案边,剑光忽起,随后痛呼声伴随着点点鲜血,几个身影急忙后退,却已经都是手臂、指掌间受伤。虽然不至于危及性命,但惊吓之下,场面一阵慌乱。
“李陵!你竟敢以剑杀伤同袍!如此丧心病狂……!”
在后面不远处的广陵王看得清清楚楚。李陵刹那之间拔剑伤人,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在吃惊之余,怒火更甚。
“将军印在此,如果你们有胆量,就不要派手下人送死,亲自过来拿吧!”
李陵神色淡淡的看着他们,手中长剑如一泓秋水,无形的杀气笼罩全身。刚才手下留情,让他们知难而退,却并不代表他就不会杀人。
看到他目光中的轻蔑之意,不光是广陵王大怒,就连燕王也有些忍不住了。他们什么时候经受过这样的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
广陵王没有去理会受伤的随从,他冷哼一声
,顺手从身边人的身上拔出刀,大步就走了过来。
“李家小儿!本王亲自过来拿印了……你待如何?”
十几步远的距离,眨眼即到。看到他气势汹汹的样子,几个军中将校都预感到有些不妙。他们没有想到,短短时间之内,矛盾会激化到这种程度。正要上前劝阻,却忽听得有人惊呼一声。
“李将军……万万不可啊!”
大家急忙回头去看时,却是刘旭和离得最近的两个军中将军,看到李陵脸上杀机显露,心中大惊。他们拼命抱住了他的胳膊,防止他再次挥剑伤人。
刘旭虽然是皇室子弟,但他从来不炫耀自己的这层身份。而且他为人豪爽,在长安的时候任侠使气,结交少年英杰。而李陵、陆浚、季迦这几个人,都曾经是他倾心交结的对象。彼此之间关系很好。
在当前这样的情况下,刘旭当然不希望李陵一时冲动失手伤了广陵王,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然而,他和其他两人却没有想到,因为他们的好心,随后发生的事,将会令他们追悔莫及。
李陵其实并没有杀广陵王的意思。无论他们做的如何过分,终究还是皇室亲王,更是师父元召西征计划中很重要的两颗棋子。但这家伙想要自恃身份过来拿将军印,李陵就很想让他吃些苦头。
不过,知道他脾气的刘旭和其他两人牢牢的抱住他,极力的朝着他使眼色,唯恐他突然发难。这让李陵有些无奈。他并没有用力挣脱,只是低声说道。
“别紧张,我不会杀他的……。”
然而,一句话没有说完,李陵却忽然顿住了。察觉到异常的刘旭抬起头来,他正看到有雪亮的刀锋透体而过,随后听到狠狠的声音说道。
“哼……这就是违抗本王命令的下场!”
刘旭眼角大跳,这位曾经作为率领第一批寥寥数人飞上天空的皇室子弟,不觉热血上涌,发指冲冠。他感觉到有血滴在脸上,如同灼烧般滚烫。
“李陵……你怎么样?广陵王!你好狠辣的手段。为什么要在背后偷袭他?”
刘旭扶住李陵的半边身体,一边查看他的伤处,一边愤怒的责问广陵王。而趁机得手之后的广陵王早已经退后几步,得意的冷笑道。
“汉国公元召弃军而去,生死难测。当此危急存亡之机,本王和燕王兄自当责无旁贷,负起西征军的全部责任。李陵恃功而傲,藐视王权。按律当斩……!”
李陵背后中刀,受伤极重。他一手柱剑,一手挣脱开刘旭等人,把那将军印抱在怀中。然后脸色苍白的剧烈喘息几声,拼命咽下口中涌上来的鲜血。却禁不住伤口流出来的血,顷刻之间把将军印都染红了。
“这是师父亲手交托的大印。谁想要,就拿命来换吧!”
这样的突然举动,虽然说有些令人吃惊,但也在意料之中。因为西征军将士都知道,这两位王爷的野心,早就压抑不住了。他们很可能预谋已久,看中了王城周围这块奠基之地。
自从日前当着许多军中将士的面,燕王和广陵王公开对李陵将军发难,这样的局面似乎就已经无法避免。
当日情形,剑拔弩张,气氛一度十分紧张。二王与李陵形成对峙之势,将士们沉默的看着眼前场面,心中情绪各不相同。
千辛万苦流血牺牲才换来的大好局面,如果真的再因此而功亏一篑,发生变乱,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而且最主要的一点是,不管将校还是普通士卒,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了抵触情绪。他们是怀着伟大目标远赴万里,为了帝国大计和荣耀而战的勇士,却不是为了满足权贵利益而被动杀人的工具。
然而,已经下定决心的燕王和广陵王,是不会轻易让步的。见李陵无动于衷,而且态度强硬,他们环视四周,开始以利益的诱惑来鼓动其他人。
“万里军机,不过封侯事!你们大家一路征战至此,所为者何?荣华富贵也!平灭波斯后,你们回到大汉,就算是朝廷封赏再厚重,难道还能全部封侯赐爵吗?呵呵,不用我多说,你们自己应该也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燕王一边说着,一边暗自查看将校们的神色。随后目光与广陵王对视一眼,正在怒视李陵的广陵王心领神会,他接过话头,紧接着说道。
“诸位,现在就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你们面前,就看有没有人能够抓的住了。抓住了就是百代荣华,犹豫不决却只会让时机白白溜走!怎么样……有没有人想搏一搏的?”
广陵王慷慨激昂侃侃而谈,他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些桀骜不驯的军中将士,一定会有人想抓住机会,成就富贵。
然而,半晌之后,四周仍然是一片静默。没有人响应他的话,更没有人主动站出来振臂而呼。广陵王嘴角有些抽搐,他咬了咬牙,直接标明了筹码。
“如果有愿意助本王与燕王兄成就大业者,当以万户侯赏之!我们言出必行,决不食言。”
李陵冷冷的看着燕王和广陵王的表演,他在考虑,要不要当众教训他们一下子?杀人倒是犯不上,让他们见点血,也未尝不可。
只不过,转念之间想到元召昔日的教诲,他又把心中火气往下压了压。嘴里却不相饶。
“呵呵!好大的口气。西征军十余万将士,乃是大汉王朝的开拓精神所在,是国家军队,不是私兵!你们想要动用,真是痴心妄想!”
“李陵!你说什么……岂有此理!给你脸还不要脸了啊!本王乃武皇帝之子,难道连动用这点儿力量的权力都没有吗?这整个天下都是我们刘皇汉室的,想要怎么干就怎么干!哼!你一个区区
的黄口孺子,不过依仗了元召的支持,才领将军权不久,却自大狂妄起来。真是可笑至极。来人,去拿回将军印,本王要解除他的军权。”
广陵王的怒火实在是压不住了,身为龙子的不可冒犯,令他失去了理智。在长安的时候,他连李广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他的孙子李陵呢!
燕王年长一些,他本来并不想把矛盾激化到这种程度。可是,广陵王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那他们就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于是,他也沉下脸来,以目示意追随在他们身边的亲近随从,去拿案头的大印。
作为皇室亲王,燕王和广陵王身边当然也有大批的扈从者。他们对于二王还是比较忠心的。虽然明知道这样做似乎有些不妥,但在当前的形势下,他们却不得不遵从命令。
四五个身手矫健的随从走了过来,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取回那方将军印,交给他们的王爷。既然王爷就站在身后三尺之外,便不需要他们去多顾忌其他。
四周的将校们都变了脸色。李陵虽然年少,但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有目共睹。作战勇敢,功勋卓著。而且更重要的一点,他是元召亲传弟子。现在有人要以这种形式,来公开夺取他的将军职权,不管从那个方面来说,都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燕王和广陵王互相交换一个眼神,心中暗自得意。他们就是要的这种效果。所谓“杀鸡儆猴”。当着所有人的面,铩一铩李陵的狂傲之气,其他人自然就会老老实实听从他们指挥了。
在二王心里,他们并不认为李陵会作出什么激烈反抗之类的行为。言辞上的交锋是一回事,而一旦在行动上表现出来,那就是以下犯上之罪。毕竟,他们之间的身份相差悬殊,堂堂皇室亲王,不是一个领兵将军所能冒犯的。
然而,燕王和广陵王两个人都想错了。他们更是选错了对象。李陵虽然不是元召,但一脉相承的无双傲骨,却是更加锋芒毕露,不加掩饰。
代表着权力的将军大印就在案头,但不是谁都可以用手拿的。几双伸过来的手还没有触摸到案边,剑光忽起,随后痛呼声伴随着点点鲜血,几个身影急忙后退,却已经都是手臂、指掌间受伤。虽然不至于危及性命,但惊吓之下,场面一阵慌乱。
“李陵!你竟敢以剑杀伤同袍!如此丧心病狂……!”
在后面不远处的广陵王看得清清楚楚。李陵刹那之间拔剑伤人,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在吃惊之余,怒火更甚。
“将军印在此,如果你们有胆量,就不要派手下人送死,亲自过来拿吧!”
李陵神色淡淡的看着他们,手中长剑如一泓秋水,无形的杀气笼罩全身。刚才手下留情,让他们知难而退,却并不代表他就不会杀人。
看到他目光中的轻蔑之意,不光是广陵王大怒,就连燕王也有些忍不住了。他们什么时候经受过这样的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
广陵王没有去理会受伤的随从,他冷哼一声
,顺手从身边人的身上拔出刀,大步就走了过来。
“李家小儿!本王亲自过来拿印了……你待如何?”
十几步远的距离,眨眼即到。看到他气势汹汹的样子,几个军中将校都预感到有些不妙。他们没有想到,短短时间之内,矛盾会激化到这种程度。正要上前劝阻,却忽听得有人惊呼一声。
“李将军……万万不可啊!”
大家急忙回头去看时,却是刘旭和离得最近的两个军中将军,看到李陵脸上杀机显露,心中大惊。他们拼命抱住了他的胳膊,防止他再次挥剑伤人。
刘旭虽然是皇室子弟,但他从来不炫耀自己的这层身份。而且他为人豪爽,在长安的时候任侠使气,结交少年英杰。而李陵、陆浚、季迦这几个人,都曾经是他倾心交结的对象。彼此之间关系很好。
在当前这样的情况下,刘旭当然不希望李陵一时冲动失手伤了广陵王,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然而,他和其他两人却没有想到,因为他们的好心,随后发生的事,将会令他们追悔莫及。
李陵其实并没有杀广陵王的意思。无论他们做的如何过分,终究还是皇室亲王,更是师父元召西征计划中很重要的两颗棋子。但这家伙想要自恃身份过来拿将军印,李陵就很想让他吃些苦头。
不过,知道他脾气的刘旭和其他两人牢牢的抱住他,极力的朝着他使眼色,唯恐他突然发难。这让李陵有些无奈。他并没有用力挣脱,只是低声说道。
“别紧张,我不会杀他的……。”
然而,一句话没有说完,李陵却忽然顿住了。察觉到异常的刘旭抬起头来,他正看到有雪亮的刀锋透体而过,随后听到狠狠的声音说道。
“哼……这就是违抗本王命令的下场!”
刘旭眼角大跳,这位曾经作为率领第一批寥寥数人飞上天空的皇室子弟,不觉热血上涌,发指冲冠。他感觉到有血滴在脸上,如同灼烧般滚烫。
“李陵……你怎么样?广陵王!你好狠辣的手段。为什么要在背后偷袭他?”
刘旭扶住李陵的半边身体,一边查看他的伤处,一边愤怒的责问广陵王。而趁机得手之后的广陵王早已经退后几步,得意的冷笑道。
“汉国公元召弃军而去,生死难测。当此危急存亡之机,本王和燕王兄自当责无旁贷,负起西征军的全部责任。李陵恃功而傲,藐视王权。按律当斩……!”
李陵背后中刀,受伤极重。他一手柱剑,一手挣脱开刘旭等人,把那将军印抱在怀中。然后脸色苍白的剧烈喘息几声,拼命咽下口中涌上来的鲜血。却禁不住伤口流出来的血,顷刻之间把将军印都染红了。
“这是师父亲手交托的大印。谁想要,就拿命来换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