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自来火
- 2 第二章 见太守
- 3 第三章 遇难民
- 4 第四章 羊皮纸
- 5 第五章 赵清漪
- 6 第六章 结亲事
- 7 第七章 制云雷
- 8 第八章 练兵马
- 9 第九章 首开战
- 10 第十章 新云雷
- 11 第十一章 长枪队
- 12 第十二章 骑兵队
- 13 第十三章 救汉奴
- 14 第十四章 显武城
- 15 第十五章 谁勇猛
- 16 第十六章 新兵器
- 17 第十七章 战夫余
- 18 第十八章 扫残敌
- 19 第十九章 织帆布
- 20 第二十章 造帆船
- 21 第二十一章 船模型
- 22 第二十二章 春耕忙
- 23 第二十三章 战鲜卑
- 24 第二十四章 灭夫余
- 25 第二十五章 救刘庆
- 26 第二十六章 江安北
- 27 第二十七章 铁轨车
- 28 第二十八章 进长安
- 29 第二十九章 见王莽
- 30 第三十章 见皇帝
- 31 第三十一章 教军场
- 32 第三十二章 意外客
- 33 第三十三章 归程路
- 34 第三十四章 押人质
- 35 第三十五章 战再起
- 36 第三十六章 遇突袭
- 37 第三十七章 高类利
- 38 第三十八章 云雷兵
- 39 第三十九章 追残敌
- 40 第四十章 国内城
- 41 第四十一章 高地租
- 42 第四十二章 逼敌降
- 43 第四十三章 来亲戚
- 44 第四十四章 铜火锅
- 45 第四十五章 特种兵
- 46 第四十六章 牢狱灾
- 47 第四十七章 自利性
- 48 第四十八章 观星人
- 49 第四十九章 试铁车
- 50 第五十章 指南针
- 51 第五十一章 论得失
- 52 第五十二章 盐铁威
- 53 第五十三章 新征途
- 54 第五十四章 驱敌战
- 55 第五十五章 战南湖
- 56 第五十六章 新筹划
- 57 第五十七章 两湖城
- 58 第五十八章 立商法
- 59 第五十九章 凤凰岛
- 60 第六十章 棉花种
- 61 第六十一章 阅水兵
- 62 第六十二章 新装备
- 63 第六十三章 收吴汉
- 64 第六十四章 苏隆来
- 65 第六十五章 去东郡
- 66 第六十六章 救李宾
- 67 第六十七章 东郡府
- 68 第六十八章 战流匪
- 69 第六十九章 苦周仁
- 70 第七十章 难抉择
- 71 第七十一章 新药厂
- 72 第七十二章 新学徒
- 73 第七十三章 平州府
- 74 第七十四章 新移民
- 75 第七十五章 移民路
- 76 第七十六章 新民兵
- 77 第七十七章 樊娇喜
- 78 第七十八章 新生活
- 79 第七十九章 大练兵
- 80 第八十章 聚米山
- 81 第八十一章 攻防战
- 82 第八十三章 秋收忙
- 83 第八十四章 收割机
- 84 第八十四章 贾神医
- 85 第八十五章 天理道
- 86 第八十六章 奠基石
- 87 第八十七章 废奴婢
- 88 第八十八章 广招商
- 89 第八十九章 播种机
- 90 第九十章 新制钱
- 91 第九十一章 咸鱼干
- 92 第九十二章 论形势
- 93 第九十三章 议修城
- 94 第九十四章 合江城
- 95 第九十五章 过黑河
- 96 第九十六章 见徐朗
- 97 第九十七章 新打算
- 98 第九十八章 王改候
- 99 第九十九章 做准备
- 100 第一章 五威将
- 101 第二章 码头见
- 102 第三章 初相见
- 103 第四章 新较量
- 104 第五章 宣策命
- 105 第六章 豆油张
- 106 第七章 严尤来
- 107 第八章 五均市
- 108 第九章 正确性
- 109 第十章 闻恶讯
- 110 第十一章 议方案
- 111 第十二章 初遇敌
- 112 第十三章 山口战
- 113 第十四章 前锋团
- 114 第十五章 车战威
- 115 第十六章 用飞雷
- 116 第十七章 夜袭战
- 117 第十八章 敌溃退
- 118 第十九章 左贤王
- 119 第二十章 月圆夜
- 120 第二十一章 点钢枪
- 121 第二十二章 吴奎伤
- 122 第二十三章 匈奴兵
- 123 第二十四章 约战期
- 124 第二十五章 彭仲宇
- 125 第二十六章 临大战
- 126 第二十七章 战火烈
- 127 第二十八章 长刀猛
- 128 第二十九章 全推进
- 129 第三十章 决胜机
- 130 第三十一章 要换帅
- 131 第三十二章 强将猛
- 132 第三十三章 马元帅
- 133 第三十四章 说差异
- 134 第三十五章 论文化
- 135 第三十六章 平武城
- 136 第三十七章 修城事
- 137 第三十八章 造水车
- 138 第三十九章 讲兵法
- 139 第四十章 论战争
- 140 第四十一章 彭伯海
- 141 第四十二章 做准备
- 142 第四十三章 单于庭
- 143 第四十四章 右贤王
- 144 第四十五章 夜雨急
- 145 第四十六章 当头棒
- 146 第四十七章 单于灭
- 147 第四十八章 屠宰场
- 148 第四十九章 叔侄亲
- 149 第五十章 回平州
- 150 第五十一章 物价涨
- 151 第五十二章 赵光家
- 152 第五十三章 论交易
- 153 第五十四章 官商合
- 154 第五十五章 看学校
- 155 第五十六章 补薪水
- 156 第五十七章 徐闻事
- 157 第五十八章 早铺路
- 158 第五十九章 新商机
- 159 第六十章 南阳人
- 160 第六十一章 进军营
- 161 第六十二章 肃慎人
- 162 第六十三章 低成本
- 163 第六十四章 雪中行
- 164 第六十五章 访李轶
- 165 第六十六章 新航道
- 166 第六十七章 泉州港
- 167 第六十八章 严尤谏
- 168 第六十九章 行路人
- 169 第七十章 谈论盐
- 170 第七十一章 事败露
- 171 第七十二章 畏天命
- 172 第七十三章 告缗令
- 173 第七十四章 自治会
- 174 第七十五章 要平等
- 175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 176 第七十七章 长远事
- 177 第七十八章 去京城
- 178 第七十九章 听天意
- 179 第八十章 做见证
- 180 第八十一章 雍奴岛
- 181 第八十二章 徐夫子
- 182 第八十三章 谈周公
- 183 第八十四章 钱惹祸
- 184 第八十五章 太守府
- 185 第八十六章 换算率
- 186 第八十七章 访严尤
- 187 第八十八章 书信来
- 188 第八十九章 河决口
- 189 第九十章 议救灾
- 190 第九十一章 议线路
- 191 第九十二章 羞涩郎
- 192 第九十三章 遭遇敌
- 193 第九十四章 巨野泽
- 194 第九十五章 遇流民
- 195 第九十六章 救病人
- 196 第九十七章 小动员
- 197 第九十八章 黄河水
- 198 第九十九章 故人来
- 199 第一百章 遇匪徒
- 200 第一百零一章 孤儿事
- 201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 202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 203 第一百零四章 孤独者
- 204 第一百零五章 马车事
- 205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 206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 207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 208 第一百零九章 解周礼
- 209 第一百一十章 猜作者
- 2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 2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 2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 213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高鹏
- 214 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鹏怨
- 2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鹏妻
- 216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背司市
- 21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来推演
- 218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邑来
- 219 第一百二十章 新交易
- 2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治水策
- 2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贾让策
- 2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 2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进宫
- 2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乐宫
- 2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政君
- 2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司马
- 2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运粮难
- 228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争论起
- 229 第一百三十章 再读书
- 230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政府
- 23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 23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 23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世才
- 2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玄经
- 2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拓者
- 2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抢点心
- 2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生意
- 2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阳事
- 239 第一百四十章 惊天地
- 2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抢盐了
- 2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茅土
- 2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贡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章 赵清漪
第五章 赵清漪
打发他们回去之后,江河行和郑三一起进了屋,看那些女的正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背包,还有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不停的拉拉链,似乎要把神奇看个明白。领头的女的江河行认识,郑三的老婆,郑柳氏。江河行直接问了:“郑柳氏,你们看一阵子了,这样的衣服和背包你们能做吗?”
郑柳氏还在研究裤子,没注意有人叫她,旁边有人拉她衣角,才反应过来。
“恩公啊,这是你的衣服吧,哎呀,我们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衣服。要做成一样的,怎么都做不到,这里的线好像和我们的不一样,见都没见过。”郑柳氏施礼一礼答道。
“如果是差不多款式的能做吗,或者稍微改动一下也可以,你看这样的衣服有人买吗?”江河行对衣服没什么研究,他比较相信女人的眼光。
“这衣服穿起来很方便,一旦有人穿,很快就有人穿的,买的人会很多的。”郑柳氏有些不自信地说道,其他几个女人也点起头来。
“只是,只是,这个,我们没有啊?”那个小女孩指着裤子上的拉链说道,脸上憋的通红,看的出她有点着急,生怕做不出拉链似的。
“那里用扣子就可以了,纽扣应该可以吧。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啊?”
“赵清漪”
“好名字,河水清且涟漪,取名的人有才华。”
哄地一声,大家笑了起来,想笑又不敢,不笑又有点憋不住的感觉。赵清漪红着脸,不敢看江河行。
江河行有点莫名其妙,很不高兴,他看了看赵清漪。赵清漪低头低声道:“家父取名,家父乃是赵光。”
怪不得大家笑呢,不过也很不得体,江河行瞪了大家一下,说道:“遭灾了,那有那么多讲究。不过很快就好了,郑三,你先买点麻布,交给他们。先给自己人做衣服,每人两身。一件加工费一石粮。谁能先做出和这个裤子差不多的衣服,奖2000钱。郑柳氏,安排人做衣服交给你了,你能安排好吗?”
“一定,一定。”郑柳氏一边点头,一边回答。
“谁能做出和这个裤子一样的衣服,第一时间来报告我,前三名都有奖,布料让郑三安排。另外,你们谁看懂口袋怎么做了?”
没人回答,算了,先让他们回去吧,总算是个开始。
第二天,该搬过来的搬过来了。刚好张捷买的羊皮也到了,交割清楚,这边开始大量生产。厂里的事情交给郑三了,江河行懒的管那么多。考虑到学校也该开始办了,这边一忙耽误太久了。
江河行找来张凯、张捷弟兄和卢信、卢义弟兄,讲了自己打算在靠近张家庄的地方,办个学校。让张家庄的孩子都来上,卢信、卢义做老师,江河行也代课,更多的是要教卢信、
卢义。
学校正式开始教课。卢信、卢义教授识字,这个时代小学学字可要从六书开始的,还是启蒙书,这些江河行可教不了。上一次教几天课才知道自己的鲁莽,这次扬长避短,决定教这个时代汉朝还没有的,自己拿手的。他虽是历史老师,基础的数学教起来还可以的,尤其是几何知识,这个是形式逻辑的思维基础。几何知识重要,逻辑思考更重要。他决定慢慢的灌输这些,思维方法的改变才是最最最基础的东西。如果能够得以推广,自己可真正功在千秋了。
为了让学生愿意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江河行冥思苦想各种适合这个时代的例子。比如怎么丈量土地,怎么计算播种的量,怎么计算距离等等。数学课卢信卢义他们也要学,没时间要自学。作为思想传播的火种,只有点燃更多的火种,才能形成燎原之势。
过了有10天左右,郑柳氏居然带两条裤子来找江河行了,只是前开口变成侧开口了,一个直接就没有开口了。没办法这个时候的扣子太大,太长,不过效果还是不怎么好。江河行想了想,如果给他们看西裤也许会好点,不过这个时代缺东西太多,拔苗助长没什么好处。不过她们的口袋做的都不错,这个可是大的进步。
江河行按自己说的给了奖励,才知道第一名就是那个赵清漪。看来还真是人才,以后要好好利用。
下雪了,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江河行的厂里第一批货加工好了,下班之后,江河行去看了看,效果不错。看来要做一本书,江河行想到赵江问问,并要请他来抄书。
江河行足蹬运动鞋,身穿羊皮袄,顶着雪来到赵江家。一进院子,正在扫雪的赵江就愣住了。“老赵,怎么了?不欢迎我吗?”
“欢迎欢迎,请还请不来呢,请进屋,屋里暖和些。”赵江把江河行请进屋里,江河行一看就愣了,没想到看到椅子。他一直以为就他屋里有呢。刚建厂的时候,让木工打的。还以为没人学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山寨了。
赵江请他上坐,他也不是很懂这些礼节,天天稀里糊涂的,就直接坐下了。他这屋还是很冷,江河行问道:“老赵,我天天这样称呼你不怪我吧,实在以前有个朋友叫老赵叫习惯了,见你也是习惯叫老赵。”
“江先生客气了,叫老赵我才高兴呢,呵呵。还没吃饭吧,今天一定在这里喝点。”
江河行也不客气,让老赵自己去安排。等一会,老赵回屋来,两个人继续聊。江河行掏出新出的纸,并把来意说了一下。
赵江说:“江先生,这是大善事啊,让我抄写,可是我的荣幸,我在所不辞。只是抄写什么书呢?”
“我有几个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我的意思是五经写一本书,这样大家拿起来方便,五经销量又大;或者一经一本书,这样价格便宜些;还有编故事等。你看那个好些?”
“有钱人家肯定是五经一起买的,那我们就五经一部书,准备个二十本。看看效果如何?”
“有道理,你先抄写几本,我要做礼物送人。另外,我专门给你准备了鹅管笔,这个写起来效果应该更好写。最近看来要辛苦你了。如果你觉的为难的话,我再找人帮你。”
“乐意效劳,别人想做这个事还没机会,我厚颜请先生允许单独抄写。”
“哈哈,你想多了,好吧,这几张纸你先抄写做一本。”
赵江乐呵呵地接受了任务。
江河行继续道:“老赵家里现在几口人?这边生活的还好吗?刚才一路过来只顾想书的事了,一来就谈这些,老赵莫怪。”说着话,江河行挠挠头,接着道“我就是这样,老是想的事太多,该照顾的都照顾不到。”
老赵连忙摆手道:“江先生照顾的很好,我们如果不是您的照顾,恐怕今天都不在了。”说着说着,老赵也许是触动到什么,眼泪含着泪。“江先生,您是没见,我们家乡那个惨,哎,我现在都不敢想,罗掘俱穷,甚至,甚至易……。我们当时看势头不对,就筹划逃难。好在家里当时还有些积蓄,我们就四口人,没有老人,没有孩子,负担也小,一路上变卖家当。只是后来时间久了,只有开销,没有进账。一开始和我们一起的还有我妻子的娘家人,他们也没什么积蓄,日子越来越难过,后来也走散了。很多地方就我们一家人也不敢乱去,就阴差阳错的到这里了,没想到时来运转,托江先生的福,居然日子过的比以前还好。”
刚说到这里,一个小女孩端饭菜进来了,还有一壶酒。老赵介绍说:“这就是小女赵清扬。”“哦,好名字啊,人也蛮好,老赵好福气啊。”
老赵看一眼自己的小女儿,满脸恬静,嘴角微微上翘。然后转过头来道:“那里那里,天天吵闹个不停,也不知道,怎么这么爱闹。”
江河行正准备夸两句,不料这赵清扬突然扭头向他问道:“你说我名字好,好在那里啊?”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是说有个美丽的女孩,所以是个好名字啊。”
“呵呵,我还不知道呢,原来父亲给的名字是这个来历。江先生那你的名字怎么解读呢?
”
赵光瞪着他小女儿,心想真是宠坏了,这么失礼。不过江河行倒乐呵呵地看着赵清扬道:“我想是江河里行走,最好是顺势而做,顺水而行,这样省力又能借力,事半功倍吧。”
饭菜摆好了,赵清扬欢快的出去了。这个时代女子不上席的,江河行也不多事。
江河行同赵光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喝的好不热闹。汉代酒不怎么能醉人,江河行喝的很大方,惹的老赵也酒量大涨,怎么也要陪好这位贵宾。席间两人话更多了,江河行讲共和国的事,听的老赵嘴是几张几合,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过江河行的神奇之处,绝不敢相信讲述的事情。
老赵以前是做老师的,居然才知道江河行以前也是老师,而且他们那里老师居然有女老师,而且比男老师还多,这不是乱了章法吗。江河行这么本事的人,居然在他那里没有女的看上,老大不小,连个老婆都讨不上。更好笑的是江河行说他们那里人不怕饿肚子,最怕是吃多了,天天为发胖而烦恼,居然有人专门做减肥的生意。看来江河行可能是喝多了,才会如此胡扯八道。
江河行很久没喝过这么多酒了,迷迷糊糊的回去,稀里糊涂的醒来发现自己已经睡在自己的厂房这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江河行一拍脑袋,暗自懊悔,昨天怎么喝那么多呢,也不知道昨天说的有什么漏洞没有,以后再也不能喝的那么多了。
江河行刚起来收拾好,郑三神神秘秘的走进来。看到郑三探头探脑的样子,江河行很是生气。
“郑三,你看什么啊,我这里你来多次了,有什么好看的。厂里的事情不好好去盯着,老来我这里干什么,我下午还要去上课,厂里交给你,你就给我管好。别老想打鬼主意,做好事情才是正理。”
郑三回头将门插上,脸上是笑非笑道:“主人,我来这里是跟你说件事。”
江河行依旧没有好脸色道:“什么事,你说。”
“你昨天晚上是不是去赵光家喝酒了?是赵清漪将你送回来的吧?她出事了。”郑三终于把问题说出来了。
江河行想了想,昨天喝到最后,老赵都躺地上了。老赵的老婆担心恩公出事情,非要她大女儿送回来。好像回来之后还聊了会上次裤子的事情,最后江河行把那条牛仔裤送给她,更告诉他,要看清楚怎么做的,先看看怎么做的,要她把裤子全部拆了,一片片的看看就明白了。后来赵清漪走了,江河行就睡了。
“她怎么了?”江河行追问。
“昨天晚上李孝全巡夜,发现有人从你房间出来,还手里拿着东西,就以为有贼。上去就把人抓了,厂子里当时还有其他人也赶过来了,后来问清楚了。但现在厂里议论纷纷,李孝全也觉得自己里外不是人,赵清漪一家也很难堪。本来我可以处理,可现在你在中间,我就不敢处理了,所以今天来请示主人,看该怎么办?”
“李孝全工作勤勉负责,给予奖励,奖多少你定吧,毕竟这种事情你该有个章程的。不过要私下奖励,让他知道我们是认可他的就行,别让他有心里负担。赵清漪这边,我去跟大家解释好了。”江河行马上有了决断。
郑三没有马上去办,相反倒是一笑道:“主人还没娶亲吧。以前我们都很好奇,也不敢问,现在倒是要问个清楚了”说着郑三笑起来,又说:“赵清漪也没嫁,人长的又好,读书识字女工都是好手,若不是遭灾,也会找个很好的人家。不如主人考虑下,若是结成亲,定是一对好姻缘。”
江河行对这个时代的风俗到现在还不是很了解,昨天的事会给人家带来多大的麻烦自己不清楚,想想赵清漪,心里觉得甜蜜,感觉一下子发现了很多她的好似的。
“我是还没成亲。既然这样,那我就先找人去打听一下,看看女方什么意思再说。”江河行终于松口了。
“一定肯的,一定肯的。”郑三喃喃的道。
郑柳氏还在研究裤子,没注意有人叫她,旁边有人拉她衣角,才反应过来。
“恩公啊,这是你的衣服吧,哎呀,我们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衣服。要做成一样的,怎么都做不到,这里的线好像和我们的不一样,见都没见过。”郑柳氏施礼一礼答道。
“如果是差不多款式的能做吗,或者稍微改动一下也可以,你看这样的衣服有人买吗?”江河行对衣服没什么研究,他比较相信女人的眼光。
“这衣服穿起来很方便,一旦有人穿,很快就有人穿的,买的人会很多的。”郑柳氏有些不自信地说道,其他几个女人也点起头来。
“只是,只是,这个,我们没有啊?”那个小女孩指着裤子上的拉链说道,脸上憋的通红,看的出她有点着急,生怕做不出拉链似的。
“那里用扣子就可以了,纽扣应该可以吧。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啊?”
“赵清漪”
“好名字,河水清且涟漪,取名的人有才华。”
哄地一声,大家笑了起来,想笑又不敢,不笑又有点憋不住的感觉。赵清漪红着脸,不敢看江河行。
江河行有点莫名其妙,很不高兴,他看了看赵清漪。赵清漪低头低声道:“家父取名,家父乃是赵光。”
怪不得大家笑呢,不过也很不得体,江河行瞪了大家一下,说道:“遭灾了,那有那么多讲究。不过很快就好了,郑三,你先买点麻布,交给他们。先给自己人做衣服,每人两身。一件加工费一石粮。谁能先做出和这个裤子差不多的衣服,奖2000钱。郑柳氏,安排人做衣服交给你了,你能安排好吗?”
“一定,一定。”郑柳氏一边点头,一边回答。
“谁能做出和这个裤子一样的衣服,第一时间来报告我,前三名都有奖,布料让郑三安排。另外,你们谁看懂口袋怎么做了?”
没人回答,算了,先让他们回去吧,总算是个开始。
第二天,该搬过来的搬过来了。刚好张捷买的羊皮也到了,交割清楚,这边开始大量生产。厂里的事情交给郑三了,江河行懒的管那么多。考虑到学校也该开始办了,这边一忙耽误太久了。
江河行找来张凯、张捷弟兄和卢信、卢义弟兄,讲了自己打算在靠近张家庄的地方,办个学校。让张家庄的孩子都来上,卢信、卢义做老师,江河行也代课,更多的是要教卢信、
卢义。
学校正式开始教课。卢信、卢义教授识字,这个时代小学学字可要从六书开始的,还是启蒙书,这些江河行可教不了。上一次教几天课才知道自己的鲁莽,这次扬长避短,决定教这个时代汉朝还没有的,自己拿手的。他虽是历史老师,基础的数学教起来还可以的,尤其是几何知识,这个是形式逻辑的思维基础。几何知识重要,逻辑思考更重要。他决定慢慢的灌输这些,思维方法的改变才是最最最基础的东西。如果能够得以推广,自己可真正功在千秋了。
为了让学生愿意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江河行冥思苦想各种适合这个时代的例子。比如怎么丈量土地,怎么计算播种的量,怎么计算距离等等。数学课卢信卢义他们也要学,没时间要自学。作为思想传播的火种,只有点燃更多的火种,才能形成燎原之势。
过了有10天左右,郑柳氏居然带两条裤子来找江河行了,只是前开口变成侧开口了,一个直接就没有开口了。没办法这个时候的扣子太大,太长,不过效果还是不怎么好。江河行想了想,如果给他们看西裤也许会好点,不过这个时代缺东西太多,拔苗助长没什么好处。不过她们的口袋做的都不错,这个可是大的进步。
江河行按自己说的给了奖励,才知道第一名就是那个赵清漪。看来还真是人才,以后要好好利用。
下雪了,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江河行的厂里第一批货加工好了,下班之后,江河行去看了看,效果不错。看来要做一本书,江河行想到赵江问问,并要请他来抄书。
江河行足蹬运动鞋,身穿羊皮袄,顶着雪来到赵江家。一进院子,正在扫雪的赵江就愣住了。“老赵,怎么了?不欢迎我吗?”
“欢迎欢迎,请还请不来呢,请进屋,屋里暖和些。”赵江把江河行请进屋里,江河行一看就愣了,没想到看到椅子。他一直以为就他屋里有呢。刚建厂的时候,让木工打的。还以为没人学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山寨了。
赵江请他上坐,他也不是很懂这些礼节,天天稀里糊涂的,就直接坐下了。他这屋还是很冷,江河行问道:“老赵,我天天这样称呼你不怪我吧,实在以前有个朋友叫老赵叫习惯了,见你也是习惯叫老赵。”
“江先生客气了,叫老赵我才高兴呢,呵呵。还没吃饭吧,今天一定在这里喝点。”
江河行也不客气,让老赵自己去安排。等一会,老赵回屋来,两个人继续聊。江河行掏出新出的纸,并把来意说了一下。
赵江说:“江先生,这是大善事啊,让我抄写,可是我的荣幸,我在所不辞。只是抄写什么书呢?”
“我有几个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我的意思是五经写一本书,这样大家拿起来方便,五经销量又大;或者一经一本书,这样价格便宜些;还有编故事等。你看那个好些?”
“有钱人家肯定是五经一起买的,那我们就五经一部书,准备个二十本。看看效果如何?”
“有道理,你先抄写几本,我要做礼物送人。另外,我专门给你准备了鹅管笔,这个写起来效果应该更好写。最近看来要辛苦你了。如果你觉的为难的话,我再找人帮你。”
“乐意效劳,别人想做这个事还没机会,我厚颜请先生允许单独抄写。”
“哈哈,你想多了,好吧,这几张纸你先抄写做一本。”
赵江乐呵呵地接受了任务。
江河行继续道:“老赵家里现在几口人?这边生活的还好吗?刚才一路过来只顾想书的事了,一来就谈这些,老赵莫怪。”说着话,江河行挠挠头,接着道“我就是这样,老是想的事太多,该照顾的都照顾不到。”
老赵连忙摆手道:“江先生照顾的很好,我们如果不是您的照顾,恐怕今天都不在了。”说着说着,老赵也许是触动到什么,眼泪含着泪。“江先生,您是没见,我们家乡那个惨,哎,我现在都不敢想,罗掘俱穷,甚至,甚至易……。我们当时看势头不对,就筹划逃难。好在家里当时还有些积蓄,我们就四口人,没有老人,没有孩子,负担也小,一路上变卖家当。只是后来时间久了,只有开销,没有进账。一开始和我们一起的还有我妻子的娘家人,他们也没什么积蓄,日子越来越难过,后来也走散了。很多地方就我们一家人也不敢乱去,就阴差阳错的到这里了,没想到时来运转,托江先生的福,居然日子过的比以前还好。”
刚说到这里,一个小女孩端饭菜进来了,还有一壶酒。老赵介绍说:“这就是小女赵清扬。”“哦,好名字啊,人也蛮好,老赵好福气啊。”
老赵看一眼自己的小女儿,满脸恬静,嘴角微微上翘。然后转过头来道:“那里那里,天天吵闹个不停,也不知道,怎么这么爱闹。”
江河行正准备夸两句,不料这赵清扬突然扭头向他问道:“你说我名字好,好在那里啊?”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是说有个美丽的女孩,所以是个好名字啊。”
“呵呵,我还不知道呢,原来父亲给的名字是这个来历。江先生那你的名字怎么解读呢?
”
赵光瞪着他小女儿,心想真是宠坏了,这么失礼。不过江河行倒乐呵呵地看着赵清扬道:“我想是江河里行走,最好是顺势而做,顺水而行,这样省力又能借力,事半功倍吧。”
饭菜摆好了,赵清扬欢快的出去了。这个时代女子不上席的,江河行也不多事。
江河行同赵光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喝的好不热闹。汉代酒不怎么能醉人,江河行喝的很大方,惹的老赵也酒量大涨,怎么也要陪好这位贵宾。席间两人话更多了,江河行讲共和国的事,听的老赵嘴是几张几合,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过江河行的神奇之处,绝不敢相信讲述的事情。
老赵以前是做老师的,居然才知道江河行以前也是老师,而且他们那里老师居然有女老师,而且比男老师还多,这不是乱了章法吗。江河行这么本事的人,居然在他那里没有女的看上,老大不小,连个老婆都讨不上。更好笑的是江河行说他们那里人不怕饿肚子,最怕是吃多了,天天为发胖而烦恼,居然有人专门做减肥的生意。看来江河行可能是喝多了,才会如此胡扯八道。
江河行很久没喝过这么多酒了,迷迷糊糊的回去,稀里糊涂的醒来发现自己已经睡在自己的厂房这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江河行一拍脑袋,暗自懊悔,昨天怎么喝那么多呢,也不知道昨天说的有什么漏洞没有,以后再也不能喝的那么多了。
江河行刚起来收拾好,郑三神神秘秘的走进来。看到郑三探头探脑的样子,江河行很是生气。
“郑三,你看什么啊,我这里你来多次了,有什么好看的。厂里的事情不好好去盯着,老来我这里干什么,我下午还要去上课,厂里交给你,你就给我管好。别老想打鬼主意,做好事情才是正理。”
郑三回头将门插上,脸上是笑非笑道:“主人,我来这里是跟你说件事。”
江河行依旧没有好脸色道:“什么事,你说。”
“你昨天晚上是不是去赵光家喝酒了?是赵清漪将你送回来的吧?她出事了。”郑三终于把问题说出来了。
江河行想了想,昨天喝到最后,老赵都躺地上了。老赵的老婆担心恩公出事情,非要她大女儿送回来。好像回来之后还聊了会上次裤子的事情,最后江河行把那条牛仔裤送给她,更告诉他,要看清楚怎么做的,先看看怎么做的,要她把裤子全部拆了,一片片的看看就明白了。后来赵清漪走了,江河行就睡了。
“她怎么了?”江河行追问。
“昨天晚上李孝全巡夜,发现有人从你房间出来,还手里拿着东西,就以为有贼。上去就把人抓了,厂子里当时还有其他人也赶过来了,后来问清楚了。但现在厂里议论纷纷,李孝全也觉得自己里外不是人,赵清漪一家也很难堪。本来我可以处理,可现在你在中间,我就不敢处理了,所以今天来请示主人,看该怎么办?”
“李孝全工作勤勉负责,给予奖励,奖多少你定吧,毕竟这种事情你该有个章程的。不过要私下奖励,让他知道我们是认可他的就行,别让他有心里负担。赵清漪这边,我去跟大家解释好了。”江河行马上有了决断。
郑三没有马上去办,相反倒是一笑道:“主人还没娶亲吧。以前我们都很好奇,也不敢问,现在倒是要问个清楚了”说着郑三笑起来,又说:“赵清漪也没嫁,人长的又好,读书识字女工都是好手,若不是遭灾,也会找个很好的人家。不如主人考虑下,若是结成亲,定是一对好姻缘。”
江河行对这个时代的风俗到现在还不是很了解,昨天的事会给人家带来多大的麻烦自己不清楚,想想赵清漪,心里觉得甜蜜,感觉一下子发现了很多她的好似的。
“我是还没成亲。既然这样,那我就先找人去打听一下,看看女方什么意思再说。”江河行终于松口了。
“一定肯的,一定肯的。”郑三喃喃的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