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1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 202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 203 第一百零四章 孤独者
- 204 第一百零五章 马车事
- 205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 206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 207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 208 第一百零九章 解周礼
- 209 第一百一十章 猜作者
- 2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 2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 2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 213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高鹏
- 214 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鹏怨
- 2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鹏妻
- 216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背司市
- 21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来推演
- 218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邑来
- 219 第一百二十章 新交易
- 2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治水策
- 2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贾让策
- 2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 2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进宫
- 2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乐宫
- 2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政君
- 2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司马
- 2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运粮难
- 228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争论起
- 229 第一百三十章 再读书
- 230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政府
- 23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 23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 23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世才
- 2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玄经
- 2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拓者
- 2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抢点心
- 2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生意
- 2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阳事
- 239 第一百四十章 惊天地
- 2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抢盐了
- 2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茅土
- 2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贡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周礼》一书,江河行看来,注定是跨时代的。对政治改革者,有着致命的诱惑。可历史上王莽、王安石都是败的一败涂地,原因何在呢?
好在江河行是个历史老师,在脑海之中,浮现出一个个历史人物,周厉王,管仲,桑弘羊,王莽,王安石等,想了许久,还是没什么头绪。
烛火不停的闪动,外面的雨声淅沥沥的响着,感觉小了许多。
突然,窗外火光闪动,有人在大声叫喊:“什么人?”
江河行心中一动,已经这么晚,谁来蛮夷馆呢?
江河行还在猜想,有亲兵进屋报告,说皇帝派一队人马,要自己连夜进宫。
江河行连忙走到院中,只见上次送书的那个宦官,身后还有几个人,举着火把,在等候江河行。
江河行虽感意外,也没多问,命亲兵套好自己的马车,趁着雨势变小,跟着这群宦官,朝宫中走去。
一路之上,没什么行人,不到半个时辰,来到一堵高大的城墙前,城墙上下都有灯火,江河行看的清楚,上面写着西司马门。
宦官们下马,江河行马车也停在门口。那个矮胖子笑着来到江河行面前,道:“和顺候,陛下就在里面,请和顺候随我来吧。”
江河行问道:“这是哪里?”
那宦官道:“这里也是未央宫的西门,里面就是天禄阁,陛下今晚在天禄阁。”
江河行很是诧异,王莽难道半夜还读书吗?
江河行下了马车,跟随这个宦官,顺着城门进去,前面的一池湖水,夜里虽看不太清,里面蛙声鸣叫不已。
顺着砖石路,经过一个个大的宅院,这里大概不是寝宫,晚上一片黑暗。走了没多久,远远的看到一个院子里,灯火闪烁。
这院子是开放式的,没有大门,江河行跟着那宦官直接走了进来。院子里没有树木,只有一口口的大缸,江河行心想这就是天禄阁吗?
房子是不少,彼此都不相连,大概三间房大小。正中间,有处比较高大一些的房子,有五间房大小,里面灯火通明。
大门敞开着,王莽跪在地上,面前一个低矮的饭桌,上面杯盘罗列。王莽正抓着一个土色的酒壶,往自己的碗里倒酒。
那宦官连忙跑了过去,接过酒壶,给王莽斟酒。
王莽扭头一看,一挥手道:“和顺候,还愣着干什么,进来,进来,这又不是朝会。”
江河行紧走几步,进到屋里,连忙跪倒施礼。王莽道:“起来,起来,来陪我喝酒。”
江河行不敢怠慢,起身跪到王莽对面,那个宦官早已经将酒斟满。
王莽一摆手,将那宦官呵退,端起酒杯,点指着江河行道:“和顺候,你不怪我吧,以前称呼和王,现在改为和顺候?”
江河行看了看王莽,闪烁的灯光下,脸色有些发红,头发已比上次白了很多,满脸的倦意。他身后一堆的竹简书,想了是来查什么资料。
江河行微微一笑,举起酒杯,一口喝掉,然后开口道:“陛下,您又不给我薪水,称呼改了是有些别扭,不过也没什么,我们内部人还是叫我和王。”
王莽笑着点指江河行,说道:“《礼记》有云,天无二日,地无二王。既然是我朝之疆土,就不能再称王,这与古典不符。”
气氛有些尴尬,江河行心说,王莽是要找事吗?
江河行没说话,看了看王莽。
王莽接着说道:“哎,今天来不是和你说这些的,那个《周礼》看过了吗?”
江河行点点头。
“和顺候,你也许不知道,我心中是把你当知己的,想必你一定能理解我的。”王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嘭”地一下又将酒杯摔在红红的案几上。
江河行听的没头没脑,上次见王莽,他还不是皇帝,两人聊的热火,有很多共同点。王莽就把江河行引为知己,今天看来,似乎有什么烦恼事要找人倾诉一般。
江河行道:“陛下,可有什么事?”
王莽从身边拿出一张白帛,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东西。江河行就着烛光,简单看了看,原来是人家给王莽的上书。里面力陈井田制不可再实行,再不停止推行井田制,非要天下大乱不可。
江河行问道:“陛下,这是有人要你废除井田制吗?”
王莽猛地一锤桌子,咬牙切齿的说道:“是,这些人简直毫无心肝,从不想想那些没有地之人。井田制我都讲几年了,现在没什么进展。
有钱人家上百顷地都是寻常,上千顷的也有不少。有的人简直没有立锥之地,和顺候,你说,他们该怎么活呢?
每想到此,我都睡不着觉啊。”
江河行看王莽,眼睛简直要喷出火,抓过酒壶,给他将酒杯倒满。端起自己的酒杯,敬了王莽一杯。
喝完这杯酒,江河行开口道:“陛下,那井田制您打算放下吗?”
王莽叹口气道:“哎,我是皇帝,又能如何,从上到下,全部都反对。”
说到这里,王莽又喝了一杯酒,喝完又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也难啊。”
江河行问道:“那陛下,你。”
刚说到“你”字,王莽一摆手道,“和顺候,天意啊,天意啊,也只得如此了,先放放吧。今年事也太多,匈奴那里要打仗,西南也要用兵,黄河偏偏这个时候,又发了大水,现在,哎,我如何睡的着啊?”
江河行问道:“陛下,是不是打算先治理黄河啊?”
王莽一摆手道:“和顺候,你不知道这个黄河的厉害,我们家可是在黄河边上。孝武帝治水你听说过吗?”
江河行摇摇头。
王莽开口道:“从黄河决口到武帝堵住缺口,足足二十多年啊。”
江河行吓的差点站起来,碰倒了身旁的酒杯,酒水洒在地上。江河行连忙将酒杯扶起,连声抱歉。
王莽微笑着看着江河行道:“哎,和顺候,想必是在担心无数流民吧,关心则乱,我何尝不是如此呢?”(未完待续。)
好在江河行是个历史老师,在脑海之中,浮现出一个个历史人物,周厉王,管仲,桑弘羊,王莽,王安石等,想了许久,还是没什么头绪。
烛火不停的闪动,外面的雨声淅沥沥的响着,感觉小了许多。
突然,窗外火光闪动,有人在大声叫喊:“什么人?”
江河行心中一动,已经这么晚,谁来蛮夷馆呢?
江河行还在猜想,有亲兵进屋报告,说皇帝派一队人马,要自己连夜进宫。
江河行连忙走到院中,只见上次送书的那个宦官,身后还有几个人,举着火把,在等候江河行。
江河行虽感意外,也没多问,命亲兵套好自己的马车,趁着雨势变小,跟着这群宦官,朝宫中走去。
一路之上,没什么行人,不到半个时辰,来到一堵高大的城墙前,城墙上下都有灯火,江河行看的清楚,上面写着西司马门。
宦官们下马,江河行马车也停在门口。那个矮胖子笑着来到江河行面前,道:“和顺候,陛下就在里面,请和顺候随我来吧。”
江河行问道:“这是哪里?”
那宦官道:“这里也是未央宫的西门,里面就是天禄阁,陛下今晚在天禄阁。”
江河行很是诧异,王莽难道半夜还读书吗?
江河行下了马车,跟随这个宦官,顺着城门进去,前面的一池湖水,夜里虽看不太清,里面蛙声鸣叫不已。
顺着砖石路,经过一个个大的宅院,这里大概不是寝宫,晚上一片黑暗。走了没多久,远远的看到一个院子里,灯火闪烁。
这院子是开放式的,没有大门,江河行跟着那宦官直接走了进来。院子里没有树木,只有一口口的大缸,江河行心想这就是天禄阁吗?
房子是不少,彼此都不相连,大概三间房大小。正中间,有处比较高大一些的房子,有五间房大小,里面灯火通明。
大门敞开着,王莽跪在地上,面前一个低矮的饭桌,上面杯盘罗列。王莽正抓着一个土色的酒壶,往自己的碗里倒酒。
那宦官连忙跑了过去,接过酒壶,给王莽斟酒。
王莽扭头一看,一挥手道:“和顺候,还愣着干什么,进来,进来,这又不是朝会。”
江河行紧走几步,进到屋里,连忙跪倒施礼。王莽道:“起来,起来,来陪我喝酒。”
江河行不敢怠慢,起身跪到王莽对面,那个宦官早已经将酒斟满。
王莽一摆手,将那宦官呵退,端起酒杯,点指着江河行道:“和顺候,你不怪我吧,以前称呼和王,现在改为和顺候?”
江河行看了看王莽,闪烁的灯光下,脸色有些发红,头发已比上次白了很多,满脸的倦意。他身后一堆的竹简书,想了是来查什么资料。
江河行微微一笑,举起酒杯,一口喝掉,然后开口道:“陛下,您又不给我薪水,称呼改了是有些别扭,不过也没什么,我们内部人还是叫我和王。”
王莽笑着点指江河行,说道:“《礼记》有云,天无二日,地无二王。既然是我朝之疆土,就不能再称王,这与古典不符。”
气氛有些尴尬,江河行心说,王莽是要找事吗?
江河行没说话,看了看王莽。
王莽接着说道:“哎,今天来不是和你说这些的,那个《周礼》看过了吗?”
江河行点点头。
“和顺候,你也许不知道,我心中是把你当知己的,想必你一定能理解我的。”王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嘭”地一下又将酒杯摔在红红的案几上。
江河行听的没头没脑,上次见王莽,他还不是皇帝,两人聊的热火,有很多共同点。王莽就把江河行引为知己,今天看来,似乎有什么烦恼事要找人倾诉一般。
江河行道:“陛下,可有什么事?”
王莽从身边拿出一张白帛,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东西。江河行就着烛光,简单看了看,原来是人家给王莽的上书。里面力陈井田制不可再实行,再不停止推行井田制,非要天下大乱不可。
江河行问道:“陛下,这是有人要你废除井田制吗?”
王莽猛地一锤桌子,咬牙切齿的说道:“是,这些人简直毫无心肝,从不想想那些没有地之人。井田制我都讲几年了,现在没什么进展。
有钱人家上百顷地都是寻常,上千顷的也有不少。有的人简直没有立锥之地,和顺候,你说,他们该怎么活呢?
每想到此,我都睡不着觉啊。”
江河行看王莽,眼睛简直要喷出火,抓过酒壶,给他将酒杯倒满。端起自己的酒杯,敬了王莽一杯。
喝完这杯酒,江河行开口道:“陛下,那井田制您打算放下吗?”
王莽叹口气道:“哎,我是皇帝,又能如何,从上到下,全部都反对。”
说到这里,王莽又喝了一杯酒,喝完又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也难啊。”
江河行问道:“那陛下,你。”
刚说到“你”字,王莽一摆手道,“和顺候,天意啊,天意啊,也只得如此了,先放放吧。今年事也太多,匈奴那里要打仗,西南也要用兵,黄河偏偏这个时候,又发了大水,现在,哎,我如何睡的着啊?”
江河行问道:“陛下,是不是打算先治理黄河啊?”
王莽一摆手道:“和顺候,你不知道这个黄河的厉害,我们家可是在黄河边上。孝武帝治水你听说过吗?”
江河行摇摇头。
王莽开口道:“从黄河决口到武帝堵住缺口,足足二十多年啊。”
江河行吓的差点站起来,碰倒了身旁的酒杯,酒水洒在地上。江河行连忙将酒杯扶起,连声抱歉。
王莽微笑着看着江河行道:“哎,和顺候,想必是在担心无数流民吧,关心则乱,我何尝不是如此呢?”(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