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1 第二十二章 吴奎伤
- 122 第二十三章 匈奴兵
- 123 第二十四章 约战期
- 124 第二十五章 彭仲宇
- 125 第二十六章 临大战
- 126 第二十七章 战火烈
- 127 第二十八章 长刀猛
- 128 第二十九章 全推进
- 129 第三十章 决胜机
- 130 第三十一章 要换帅
- 131 第三十二章 强将猛
- 132 第三十三章 马元帅
- 133 第三十四章 说差异
- 134 第三十五章 论文化
- 135 第三十六章 平武城
- 136 第三十七章 修城事
- 137 第三十八章 造水车
- 138 第三十九章 讲兵法
- 139 第四十章 论战争
- 140 第四十一章 彭伯海
- 141 第四十二章 做准备
- 142 第四十三章 单于庭
- 143 第四十四章 右贤王
- 144 第四十五章 夜雨急
- 145 第四十六章 当头棒
- 146 第四十七章 单于灭
- 147 第四十八章 屠宰场
- 148 第四十九章 叔侄亲
- 149 第五十章 回平州
- 150 第五十一章 物价涨
- 151 第五十二章 赵光家
- 152 第五十三章 论交易
- 153 第五十四章 官商合
- 154 第五十五章 看学校
- 155 第五十六章 补薪水
- 156 第五十七章 徐闻事
- 157 第五十八章 早铺路
- 158 第五十九章 新商机
- 159 第六十章 南阳人
- 160 第六十一章 进军营
- 161 第六十二章 肃慎人
- 162 第六十三章 低成本
- 163 第六十四章 雪中行
- 164 第六十五章 访李轶
- 165 第六十六章 新航道
- 166 第六十七章 泉州港
- 167 第六十八章 严尤谏
- 168 第六十九章 行路人
- 169 第七十章 谈论盐
- 170 第七十一章 事败露
- 171 第七十二章 畏天命
- 172 第七十三章 告缗令
- 173 第七十四章 自治会
- 174 第七十五章 要平等
- 175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 176 第七十七章 长远事
- 177 第七十八章 去京城
- 178 第七十九章 听天意
- 179 第八十章 做见证
- 180 第八十一章 雍奴岛
- 181 第八十二章 徐夫子
- 182 第八十三章 谈周公
- 183 第八十四章 钱惹祸
- 184 第八十五章 太守府
- 185 第八十六章 换算率
- 186 第八十七章 访严尤
- 187 第八十八章 书信来
- 188 第八十九章 河决口
- 189 第九十章 议救灾
- 190 第九十一章 议线路
- 191 第九十二章 羞涩郎
- 192 第九十三章 遭遇敌
- 193 第九十四章 巨野泽
- 194 第九十五章 遇流民
- 195 第九十六章 救病人
- 196 第九十七章 小动员
- 197 第九十八章 黄河水
- 198 第九十九章 故人来
- 199 第一百章 遇匪徒
- 200 第一百零一章 孤儿事
- 201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 202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 203 第一百零四章 孤独者
- 204 第一百零五章 马车事
- 205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 206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 207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 208 第一百零九章 解周礼
- 209 第一百一十章 猜作者
- 2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 2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 2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 213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高鹏
- 214 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鹏怨
- 2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鹏妻
- 216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背司市
- 21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来推演
- 218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邑来
- 219 第一百二十章 新交易
- 2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治水策
- 2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贾让策
- 2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 2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进宫
- 2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乐宫
- 2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政君
- 2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司马
- 2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运粮难
- 228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争论起
- 229 第一百三十章 再读书
- 230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政府
- 23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 23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 23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世才
- 2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玄经
- 2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拓者
- 2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抢点心
- 2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生意
- 2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阳事
- 239 第一百四十章 惊天地
- 2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抢盐了
- 2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茅土
- 2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贡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二章 强将猛
第三十二章 强将猛
正在这时,有亲兵报告,马援派人送来战报。
江河行连忙将人请进营帐,灯火之下,看来的是两名年轻亲兵,满头大汗,有些气喘吁吁。
两人喝点水,休息一会之后,将马援今天的战况全部讲出来,两人大加佩服,暗道,马援果然是帅才。
原来马援在西北的营地做了层层布置,考虑到匈奴人过来,为了大军吃水方便,极有可能沿着各个河道而来。马援派出云雷兵,沿河道两侧埋伏,待匈奴骑兵来,驱赶匈奴人到预设的战场之上,不要有大的偏离。这是马援做的第一道布置。
第二道布置是马援将自己的营地布置在两道大的河水中间,取匈奴人救援的毕竟之路,屯兵驻扎,彻底堵住匈奴人大军。
第三道布置乃是将自己的营地前面布置壕沟,减缓匈奴人的骑兵速度,待真正进入战场之后,骑兵难以发威。
今天早上,天快亮之际,匈奴人大军从单于庭那边日夜兼程赶到马援布置的的两个河谷之间,看其迹象是想迅速赶来,和左贤王大军左右夹击,结果,在河水两侧的云雷兵,一通云雷放过,大军惊惧不已,迅速收拢,直接向中间冲来。
哪知道没有走多远,匈奴骑兵发现前面一道道壕沟,不是绕道,就得放缓速度。
待匈奴人进入全部进入战场,马援在后面埋伏的云雷兵,逐步向前推,云雷的爆炸将匈奴的骑兵只得向前冲。
马援在正面战场,没有布置云雷兵,前面排列的是战车,战车之上,全部放弓箭手,由于这里的弓箭射程远,杀伤力大,因此当匈奴人的骑兵进入弓箭射程之后,几乎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后来匈奴人看无路可走,只得硬着头皮冲锋,拼命的加速向战车轮番冲击,虽遭受重创,还是冲到战车之前,这个时候马援将自己训练几年的铁甲师,全部放了出来。
铁甲师就是重装骑兵,马全身披甲,战士也是全身披甲,除了眼睛,身上几乎没有地方可以攻击。
铁甲师从战车后面开出来,匈奴人一开始并不在意,同样是弓箭连番攻击。任凭他们怎么密集的弓箭,铁甲师依旧不缓不慢的踩着整齐的步伐,冲着匈奴人的骑兵开去。
攻击许久,铁甲师已经开到匈奴人面前,弓箭没有造成铁甲师多大的伤亡,铁甲师开到匈奴人面前,全师全部手执大刀。
铁甲师不是同时进攻的,先出发的为一个团,攻入匈奴人大队之后,所向披靡,这时左右两边同时出了铁甲师的两个团,分别在先前那个团左右,杀入匈奴人的队伍。
匈奴人再也承受不住这么强悍的进攻,在铁甲师冲击之下,前面的队伍被冲击的七零八落,互相难以支援,这个时候马刀队杀进战场,作为最后的解决力量,几乎平推一般将匈奴人杀的几乎片甲无存。
匈奴人看不是对手,前面的人被杀,后面的人又被云雷兵恐吓,纷纷往两侧奔逃。
奔逃的敌人本就是最好的杀戮对象,铁甲师虽慢,但在匈奴人大队溃散之际,还是大杀四方,追到那里杀到那里,只杀得草地染红。
后匈奴人一路向两侧奔逃,铁甲师在前追,马刀队在后一路追着匈奴人打,待匈奴人跑到河边,勇敢的跳下河去,河谷又宽又深,下去容易,上去难,这个时候河两边的云雷兵,不断的朝河里扔云雷。
云雷的连番爆炸,后面的追兵让匈奴人乱做一团,互相开始践踏,有跳入河中的,有被后面的大队人马挤到河里面的。
前面的人马没有去路,后面的又不断被马援大军砍杀,匈奴人彻底崩溃,河里面战马,尸体,几乎堆平河谷,这个时候马援大军,无论是铁甲师,马刀队,车战队,还有后勤等人员,一起涌上去,做最后的刺杀。
大战整整几个时辰,直到黄昏之际,才彻底将敌人歼灭,最后打扫战场,敌人尸体将近5万具,大概有几千名逃窜,不过里面几个大人物,好几个万骑长,最后被发现都是被刺的面目全非。
两位亲兵讲的简单,两人听的倒是惊心动魄,知道马援此仗打的极其漂亮,以一个军万余人马,对付匈奴单于庭派来的6万左右援军,几乎实现全歼。
尤其是马援做的准备,先沿河做准备,将匈奴人的作战路线,进军路线,都是由他提供,最后匈奴人也不得不沿此路线进军。
可一旦走此路线,等于以后完全被马援所控制,后面马援在一周埋伏云雷兵,控制住匈奴骑兵的范围,让他们集中,然后铁甲师如泰山压顶般一冲,后面马刀队斩草除根似的冲杀,足以让匈奴人的战队毫无战斗意志,只得向两下奔逃。
两侧早就是马援准备好的河谷,匈奴骑兵难以一下冲过,原本的河谷成为了屠戮的战场,前进不得,又后退不得,活活的闷死在里面。
第二天,江河行召集众将领开会,就连吴奎也从病床上搀扶到会场,商议下一步的事项。
江河行首先让亲兵通报了马援昨天的战事,战事讲得很细致,众人听的连连赞叹,就像自己和马援并肩战斗般兴奋。
接着江河行将昨天李孝文的书信拿了出来,让众将领全部传阅了一遍。
张捷将昨天商议的事项当中做了宣布,也许是太过突然,大家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会场上鸦雀无声,大家都默默的想着事情。
过了半天,李孝全站起身道:“和王的事务都是大事,如果和王认为需要去长安一趟,我是没有二话的。马援虽说智勇双全,打仗更是一等一的好手,可毕竟军中资历有限。和马援一起从军的,很多也就是团长营长的。若不是马援刚刚打这个极漂亮的胜仗,想让我佩服也是不易的。吴奎,你怎么看?”
吴奎心中盘算了一下:李孝全、马彪在军长中资历最老,马彪一向对马援十分推崇,虽然现在不在,但他肯定是赞同的。郝战军长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一直在凤凰岛,打交道不多,估计他不会反对。而李孝全口头上不会反对,只是心里有些别扭而已。自己呢,本来也很欣赏马援,可马援一下要管着自己,心里也是有些不爽的。
不爽归不爽,和王和张参谋长的态度明明确确,自己何苦跟他们对抗呢,再说,马援的确是个人才。
吴奎想了半天道:“马援虽资历不够老,可能力却是一等一的,在用兵方面,我自愧不如,因此,我赞同马援挂帅。”
李孝全看看吴奎,又看看郝战道:“郝军长,你怎么看?”
郝战一笑道:“当年汉高祖拜韩信为帅,是看他的资历吗?若论资历的话,恐怕韩信永远也比不上樊哙等人了。因此,我赞同马援为帅。”
李孝全咂摸咂摸嘴,说道:“我也赞同马援为帅。”
张捷看在坐的几个军长都无异议,脸上露出笑容,马援为帅之事算是基本定下来了。张捷又讲了下一步的打算,建立补给基地,以供长期作战。
会议又商量了其他事宜,大家各自散去。
江河行连忙将人请进营帐,灯火之下,看来的是两名年轻亲兵,满头大汗,有些气喘吁吁。
两人喝点水,休息一会之后,将马援今天的战况全部讲出来,两人大加佩服,暗道,马援果然是帅才。
原来马援在西北的营地做了层层布置,考虑到匈奴人过来,为了大军吃水方便,极有可能沿着各个河道而来。马援派出云雷兵,沿河道两侧埋伏,待匈奴骑兵来,驱赶匈奴人到预设的战场之上,不要有大的偏离。这是马援做的第一道布置。
第二道布置是马援将自己的营地布置在两道大的河水中间,取匈奴人救援的毕竟之路,屯兵驻扎,彻底堵住匈奴人大军。
第三道布置乃是将自己的营地前面布置壕沟,减缓匈奴人的骑兵速度,待真正进入战场之后,骑兵难以发威。
今天早上,天快亮之际,匈奴人大军从单于庭那边日夜兼程赶到马援布置的的两个河谷之间,看其迹象是想迅速赶来,和左贤王大军左右夹击,结果,在河水两侧的云雷兵,一通云雷放过,大军惊惧不已,迅速收拢,直接向中间冲来。
哪知道没有走多远,匈奴骑兵发现前面一道道壕沟,不是绕道,就得放缓速度。
待匈奴人进入全部进入战场,马援在后面埋伏的云雷兵,逐步向前推,云雷的爆炸将匈奴的骑兵只得向前冲。
马援在正面战场,没有布置云雷兵,前面排列的是战车,战车之上,全部放弓箭手,由于这里的弓箭射程远,杀伤力大,因此当匈奴人的骑兵进入弓箭射程之后,几乎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后来匈奴人看无路可走,只得硬着头皮冲锋,拼命的加速向战车轮番冲击,虽遭受重创,还是冲到战车之前,这个时候马援将自己训练几年的铁甲师,全部放了出来。
铁甲师就是重装骑兵,马全身披甲,战士也是全身披甲,除了眼睛,身上几乎没有地方可以攻击。
铁甲师从战车后面开出来,匈奴人一开始并不在意,同样是弓箭连番攻击。任凭他们怎么密集的弓箭,铁甲师依旧不缓不慢的踩着整齐的步伐,冲着匈奴人的骑兵开去。
攻击许久,铁甲师已经开到匈奴人面前,弓箭没有造成铁甲师多大的伤亡,铁甲师开到匈奴人面前,全师全部手执大刀。
铁甲师不是同时进攻的,先出发的为一个团,攻入匈奴人大队之后,所向披靡,这时左右两边同时出了铁甲师的两个团,分别在先前那个团左右,杀入匈奴人的队伍。
匈奴人再也承受不住这么强悍的进攻,在铁甲师冲击之下,前面的队伍被冲击的七零八落,互相难以支援,这个时候马刀队杀进战场,作为最后的解决力量,几乎平推一般将匈奴人杀的几乎片甲无存。
匈奴人看不是对手,前面的人被杀,后面的人又被云雷兵恐吓,纷纷往两侧奔逃。
奔逃的敌人本就是最好的杀戮对象,铁甲师虽慢,但在匈奴人大队溃散之际,还是大杀四方,追到那里杀到那里,只杀得草地染红。
后匈奴人一路向两侧奔逃,铁甲师在前追,马刀队在后一路追着匈奴人打,待匈奴人跑到河边,勇敢的跳下河去,河谷又宽又深,下去容易,上去难,这个时候河两边的云雷兵,不断的朝河里扔云雷。
云雷的连番爆炸,后面的追兵让匈奴人乱做一团,互相开始践踏,有跳入河中的,有被后面的大队人马挤到河里面的。
前面的人马没有去路,后面的又不断被马援大军砍杀,匈奴人彻底崩溃,河里面战马,尸体,几乎堆平河谷,这个时候马援大军,无论是铁甲师,马刀队,车战队,还有后勤等人员,一起涌上去,做最后的刺杀。
大战整整几个时辰,直到黄昏之际,才彻底将敌人歼灭,最后打扫战场,敌人尸体将近5万具,大概有几千名逃窜,不过里面几个大人物,好几个万骑长,最后被发现都是被刺的面目全非。
两位亲兵讲的简单,两人听的倒是惊心动魄,知道马援此仗打的极其漂亮,以一个军万余人马,对付匈奴单于庭派来的6万左右援军,几乎实现全歼。
尤其是马援做的准备,先沿河做准备,将匈奴人的作战路线,进军路线,都是由他提供,最后匈奴人也不得不沿此路线进军。
可一旦走此路线,等于以后完全被马援所控制,后面马援在一周埋伏云雷兵,控制住匈奴骑兵的范围,让他们集中,然后铁甲师如泰山压顶般一冲,后面马刀队斩草除根似的冲杀,足以让匈奴人的战队毫无战斗意志,只得向两下奔逃。
两侧早就是马援准备好的河谷,匈奴骑兵难以一下冲过,原本的河谷成为了屠戮的战场,前进不得,又后退不得,活活的闷死在里面。
第二天,江河行召集众将领开会,就连吴奎也从病床上搀扶到会场,商议下一步的事项。
江河行首先让亲兵通报了马援昨天的战事,战事讲得很细致,众人听的连连赞叹,就像自己和马援并肩战斗般兴奋。
接着江河行将昨天李孝文的书信拿了出来,让众将领全部传阅了一遍。
张捷将昨天商议的事项当中做了宣布,也许是太过突然,大家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会场上鸦雀无声,大家都默默的想着事情。
过了半天,李孝全站起身道:“和王的事务都是大事,如果和王认为需要去长安一趟,我是没有二话的。马援虽说智勇双全,打仗更是一等一的好手,可毕竟军中资历有限。和马援一起从军的,很多也就是团长营长的。若不是马援刚刚打这个极漂亮的胜仗,想让我佩服也是不易的。吴奎,你怎么看?”
吴奎心中盘算了一下:李孝全、马彪在军长中资历最老,马彪一向对马援十分推崇,虽然现在不在,但他肯定是赞同的。郝战军长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一直在凤凰岛,打交道不多,估计他不会反对。而李孝全口头上不会反对,只是心里有些别扭而已。自己呢,本来也很欣赏马援,可马援一下要管着自己,心里也是有些不爽的。
不爽归不爽,和王和张参谋长的态度明明确确,自己何苦跟他们对抗呢,再说,马援的确是个人才。
吴奎想了半天道:“马援虽资历不够老,可能力却是一等一的,在用兵方面,我自愧不如,因此,我赞同马援挂帅。”
李孝全看看吴奎,又看看郝战道:“郝军长,你怎么看?”
郝战一笑道:“当年汉高祖拜韩信为帅,是看他的资历吗?若论资历的话,恐怕韩信永远也比不上樊哙等人了。因此,我赞同马援为帅。”
李孝全咂摸咂摸嘴,说道:“我也赞同马援为帅。”
张捷看在坐的几个军长都无异议,脸上露出笑容,马援为帅之事算是基本定下来了。张捷又讲了下一步的打算,建立补给基地,以供长期作战。
会议又商量了其他事宜,大家各自散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