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5 第六十六章 新航道
- 166 第六十七章 泉州港
- 167 第六十八章 严尤谏
- 168 第六十九章 行路人
- 169 第七十章 谈论盐
- 170 第七十一章 事败露
- 171 第七十二章 畏天命
- 172 第七十三章 告缗令
- 173 第七十四章 自治会
- 174 第七十五章 要平等
- 175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 176 第七十七章 长远事
- 177 第七十八章 去京城
- 178 第七十九章 听天意
- 179 第八十章 做见证
- 180 第八十一章 雍奴岛
- 181 第八十二章 徐夫子
- 182 第八十三章 谈周公
- 183 第八十四章 钱惹祸
- 184 第八十五章 太守府
- 185 第八十六章 换算率
- 186 第八十七章 访严尤
- 187 第八十八章 书信来
- 188 第八十九章 河决口
- 189 第九十章 议救灾
- 190 第九十一章 议线路
- 191 第九十二章 羞涩郎
- 192 第九十三章 遭遇敌
- 193 第九十四章 巨野泽
- 194 第九十五章 遇流民
- 195 第九十六章 救病人
- 196 第九十七章 小动员
- 197 第九十八章 黄河水
- 198 第九十九章 故人来
- 199 第一百章 遇匪徒
- 200 第一百零一章 孤儿事
- 201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 202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 203 第一百零四章 孤独者
- 204 第一百零五章 马车事
- 205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 206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 207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 208 第一百零九章 解周礼
- 209 第一百一十章 猜作者
- 2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 2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 2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 213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高鹏
- 214 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鹏怨
- 2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鹏妻
- 216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背司市
- 21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来推演
- 218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邑来
- 219 第一百二十章 新交易
- 2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治水策
- 2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贾让策
- 2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 2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进宫
- 2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乐宫
- 2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政君
- 2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司马
- 2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运粮难
- 228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争论起
- 229 第一百三十章 再读书
- 230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政府
- 23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 23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 23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世才
- 2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玄经
- 2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拓者
- 2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抢点心
- 2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生意
- 2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阳事
- 239 第一百四十章 惊天地
- 2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抢盐了
- 2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茅土
- 2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贡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李孝文这次是真生气了,脸色明显的不对,眼睛要喷出火来,直接走到秦孟面前。他一把抓住秦孟的大红锦袍,往怀里一带,秦孟差点摔倒。
秦孟吓了一跳,连忙说道:“李厅长,李厅长,这是何意?”
众人连忙上前,好不容易将李孝文拉开。李孝文被人拉到旁边,不过眼睛一直盯着秦孟,嘴里说着:“秦孟,你这想的也太多了吧,你们商人还要这个要那个,你们什么都要,显武城可不只是有商人啊,士农工商,四民都有,为何你们商人要这么多权力,那其他三民还有生存之地吗?”
秦孟缓过劲来,虽有些怯,还是开口道:“李厅长,我不是说我们商人要这么大权力,我意思是自治会要有这个权力。至于商人与其他三民之权力,我们都可以再谈吗?”
“怎么谈,怎么谈?你们有钱,一旦做官,就真正的有钱有势。到时候谁还能制约你们,你们又跟平州府要来平等的权力,那还不翻天啊。如果只能给商人的权力,我是绝对不可能同意。”李孝文很激动,吐沫星子乱飞,好不容易才将话说完。
江河行还没来的及说些什么,他看也许他的异想天开,要在显武城试验自治会之事,看来要实现可是难度重重。
这个时候,杜邦老先生又站起来,说道:“和王,李厅长,秦先生,众位显武来的朋友,我有个想法,既能让和王的自治会办起来,又能让李厅长放心,又能让秦先生满意。”
杜邦话刚讲到这里,众人全部看着这个红脸的老人。虽说一身蓝布棉袍,显得非常朴素,但今天杜邦这话可把大家都镇住了。
杜邦看众人一起看他,李孝文也安稳地坐下。秦孟双眼盯着他。
秦孟问道:“杜老先生,你有什么高见,请给我们说下,也让我们看看有什么办法。能让几方面都满意。”
杜邦道:“我虽是商人,但我想未必都要我们商人要那么多权力。如果显武城的士农工商都能进自治会不就行了,我们选其贤能,这样就不是商人来主导这自治会,也就没有商人权力一家独大。
另外。秦先生所讲,也是有些道理。大家看这样行不行,一呢,我们显武城内部保证,士农工商都一视同仁对待。二呢,希望平州府也能给我们某些承诺。”
杜邦说话一向有些分量,每次说话,众人都是认真来听,今天更是如此。
众人听完杜邦所讲,眼睛同时看看江河行。这里说到底,还是他说了算。
江河行深思一会,杜邦说的有些道理,要实施自治会,一呢,充分授权,二呢,内部人人平等的权利。
江河行点点头道:“杜先生说的有道理,不过这些如何能做到呢?”
杜邦道:“和王,你看这样如何?平州府可以给出某些承诺。不过不能私下做,一切都要正大光明。如何正大光明呢?我有个建议,和王,能否立碑。将所有承诺立在石碑上,所有人都看的到。同样,我们自治会将来也要有对内的承诺,对内各种的承诺,也同样刻在石碑上。
这个办法如何?”
江河行看看众人道:“你们觉得如何?”
众人都点点头,似乎都是赞同。
江河行扫视一圈。站起身子。众人眼光纷纷向他看来,不知道他要做何表示。
江河行开口道:“为了显武城的长远稳定与繁荣,也为了我平州的长治久安。我决定先在显武城建天宫庙,以表示我平州对天之敬意。”
众人不知江河行为何做此表示,表情有些惊讶,没人敢说话,呆呆的看着江河行。
江河行接着说道:“我们的石碑设置在天宫庙之前,一是向天表示我们的诚意,二是让显武百姓都能看到。石碑刻三个,第一个碑文写,敬天爱民。第二个碑文写,万民都是天之子民。第三个碑文写,人在做,天在看。”
江河行讲完,坐到椅子上。一周众人窃窃私语,讨论江河行所说之意。
秦孟再次站起来道:“和王,设置天宫庙,敬奉上天,原本也是应该,可这个跟我们成立自治会有何相干呢?”
江河行笑道:“问的好,这个天宫庙设置好之后,放好石碑,我们在石碑前做下约定如何?这个约是我们双方之约,就像你买买丝绸一般,买卖双方的文书。不同的是,我们在天宫庙之前做这个约定,算是老天看着我们做这个约定。这样,你们能放心吗?”
秦孟连忙说道:“能,能,人在做,天在看,我相信这样的约定。”
众人纷纷站起身,杨弘、杜邦,还有其他商人都表示赞同。
江河行将杨弘叫过来,给他交代两件事,一是,作为商会会长,暂时代管显武城。二呢,组织自治会。
旁边的商人都看着江河行当面将两件重任交给杨弘。
杨弘一开始有些不敢接,后来看江河行态度坚决,也只得将这份差事揽下来。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先行离开,回去先安定住显武城,再组织自治会。
杨弘走后,商人们纷纷告辞,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杨弘已经成为关键人物,跟在杨弘面前绝对好处多。
不一会,会议室就剩下江河行、李孝文。
李孝文看人走完,开口问道:“和王,为何今天说起要设置天宫庙之事,为什么不将对他们自治的要求直接写在石碑上,而是要立下约定呢?”
江河行道:“孝文啊,你是儒生,我却不是啊。有些事你认为天经地义之事,在我这里恐怕就是荒谬之事。设置天宫庙,可谓一箭多雕之意。一呢,显武城商贾众多,商人辗转千里来此,一路上不知多么辛苦,多少风险。设置天宫庙,为他们以后求天之保佑,有一个方便所在。如果是他们经常拜会上天保佑之地,他们敢放肆的违反与我的约定吗?”
李孝文哈哈一笑道:“和王,还是你高明,刚才我还纳闷,你为何提出一天宫庙之事呢?现在明白了,商人肯定会常来此拜会。那这约定,应是牢靠许多。不过,将来一旦约定已成,对我们现在可也很大。我怕是以后,假如是安北理政,怕也难改这个约定啊。”
江河行脸色变的严肃起来道:“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未完待续。)
秦孟吓了一跳,连忙说道:“李厅长,李厅长,这是何意?”
众人连忙上前,好不容易将李孝文拉开。李孝文被人拉到旁边,不过眼睛一直盯着秦孟,嘴里说着:“秦孟,你这想的也太多了吧,你们商人还要这个要那个,你们什么都要,显武城可不只是有商人啊,士农工商,四民都有,为何你们商人要这么多权力,那其他三民还有生存之地吗?”
秦孟缓过劲来,虽有些怯,还是开口道:“李厅长,我不是说我们商人要这么大权力,我意思是自治会要有这个权力。至于商人与其他三民之权力,我们都可以再谈吗?”
“怎么谈,怎么谈?你们有钱,一旦做官,就真正的有钱有势。到时候谁还能制约你们,你们又跟平州府要来平等的权力,那还不翻天啊。如果只能给商人的权力,我是绝对不可能同意。”李孝文很激动,吐沫星子乱飞,好不容易才将话说完。
江河行还没来的及说些什么,他看也许他的异想天开,要在显武城试验自治会之事,看来要实现可是难度重重。
这个时候,杜邦老先生又站起来,说道:“和王,李厅长,秦先生,众位显武来的朋友,我有个想法,既能让和王的自治会办起来,又能让李厅长放心,又能让秦先生满意。”
杜邦话刚讲到这里,众人全部看着这个红脸的老人。虽说一身蓝布棉袍,显得非常朴素,但今天杜邦这话可把大家都镇住了。
杜邦看众人一起看他,李孝文也安稳地坐下。秦孟双眼盯着他。
秦孟问道:“杜老先生,你有什么高见,请给我们说下,也让我们看看有什么办法。能让几方面都满意。”
杜邦道:“我虽是商人,但我想未必都要我们商人要那么多权力。如果显武城的士农工商都能进自治会不就行了,我们选其贤能,这样就不是商人来主导这自治会,也就没有商人权力一家独大。
另外。秦先生所讲,也是有些道理。大家看这样行不行,一呢,我们显武城内部保证,士农工商都一视同仁对待。二呢,希望平州府也能给我们某些承诺。”
杜邦说话一向有些分量,每次说话,众人都是认真来听,今天更是如此。
众人听完杜邦所讲,眼睛同时看看江河行。这里说到底,还是他说了算。
江河行深思一会,杜邦说的有些道理,要实施自治会,一呢,充分授权,二呢,内部人人平等的权利。
江河行点点头道:“杜先生说的有道理,不过这些如何能做到呢?”
杜邦道:“和王,你看这样如何?平州府可以给出某些承诺。不过不能私下做,一切都要正大光明。如何正大光明呢?我有个建议,和王,能否立碑。将所有承诺立在石碑上,所有人都看的到。同样,我们自治会将来也要有对内的承诺,对内各种的承诺,也同样刻在石碑上。
这个办法如何?”
江河行看看众人道:“你们觉得如何?”
众人都点点头,似乎都是赞同。
江河行扫视一圈。站起身子。众人眼光纷纷向他看来,不知道他要做何表示。
江河行开口道:“为了显武城的长远稳定与繁荣,也为了我平州的长治久安。我决定先在显武城建天宫庙,以表示我平州对天之敬意。”
众人不知江河行为何做此表示,表情有些惊讶,没人敢说话,呆呆的看着江河行。
江河行接着说道:“我们的石碑设置在天宫庙之前,一是向天表示我们的诚意,二是让显武百姓都能看到。石碑刻三个,第一个碑文写,敬天爱民。第二个碑文写,万民都是天之子民。第三个碑文写,人在做,天在看。”
江河行讲完,坐到椅子上。一周众人窃窃私语,讨论江河行所说之意。
秦孟再次站起来道:“和王,设置天宫庙,敬奉上天,原本也是应该,可这个跟我们成立自治会有何相干呢?”
江河行笑道:“问的好,这个天宫庙设置好之后,放好石碑,我们在石碑前做下约定如何?这个约是我们双方之约,就像你买买丝绸一般,买卖双方的文书。不同的是,我们在天宫庙之前做这个约定,算是老天看着我们做这个约定。这样,你们能放心吗?”
秦孟连忙说道:“能,能,人在做,天在看,我相信这样的约定。”
众人纷纷站起身,杨弘、杜邦,还有其他商人都表示赞同。
江河行将杨弘叫过来,给他交代两件事,一是,作为商会会长,暂时代管显武城。二呢,组织自治会。
旁边的商人都看着江河行当面将两件重任交给杨弘。
杨弘一开始有些不敢接,后来看江河行态度坚决,也只得将这份差事揽下来。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先行离开,回去先安定住显武城,再组织自治会。
杨弘走后,商人们纷纷告辞,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杨弘已经成为关键人物,跟在杨弘面前绝对好处多。
不一会,会议室就剩下江河行、李孝文。
李孝文看人走完,开口问道:“和王,为何今天说起要设置天宫庙之事,为什么不将对他们自治的要求直接写在石碑上,而是要立下约定呢?”
江河行道:“孝文啊,你是儒生,我却不是啊。有些事你认为天经地义之事,在我这里恐怕就是荒谬之事。设置天宫庙,可谓一箭多雕之意。一呢,显武城商贾众多,商人辗转千里来此,一路上不知多么辛苦,多少风险。设置天宫庙,为他们以后求天之保佑,有一个方便所在。如果是他们经常拜会上天保佑之地,他们敢放肆的违反与我的约定吗?”
李孝文哈哈一笑道:“和王,还是你高明,刚才我还纳闷,你为何提出一天宫庙之事呢?现在明白了,商人肯定会常来此拜会。那这约定,应是牢靠许多。不过,将来一旦约定已成,对我们现在可也很大。我怕是以后,假如是安北理政,怕也难改这个约定啊。”
江河行脸色变的严肃起来道:“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