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9 第五十章 回平州
- 150 第五十一章 物价涨
- 151 第五十二章 赵光家
- 152 第五十三章 论交易
- 153 第五十四章 官商合
- 154 第五十五章 看学校
- 155 第五十六章 补薪水
- 156 第五十七章 徐闻事
- 157 第五十八章 早铺路
- 158 第五十九章 新商机
- 159 第六十章 南阳人
- 160 第六十一章 进军营
- 161 第六十二章 肃慎人
- 162 第六十三章 低成本
- 163 第六十四章 雪中行
- 164 第六十五章 访李轶
- 165 第六十六章 新航道
- 166 第六十七章 泉州港
- 167 第六十八章 严尤谏
- 168 第六十九章 行路人
- 169 第七十章 谈论盐
- 170 第七十一章 事败露
- 171 第七十二章 畏天命
- 172 第七十三章 告缗令
- 173 第七十四章 自治会
- 174 第七十五章 要平等
- 175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 176 第七十七章 长远事
- 177 第七十八章 去京城
- 178 第七十九章 听天意
- 179 第八十章 做见证
- 180 第八十一章 雍奴岛
- 181 第八十二章 徐夫子
- 182 第八十三章 谈周公
- 183 第八十四章 钱惹祸
- 184 第八十五章 太守府
- 185 第八十六章 换算率
- 186 第八十七章 访严尤
- 187 第八十八章 书信来
- 188 第八十九章 河决口
- 189 第九十章 议救灾
- 190 第九十一章 议线路
- 191 第九十二章 羞涩郎
- 192 第九十三章 遭遇敌
- 193 第九十四章 巨野泽
- 194 第九十五章 遇流民
- 195 第九十六章 救病人
- 196 第九十七章 小动员
- 197 第九十八章 黄河水
- 198 第九十九章 故人来
- 199 第一百章 遇匪徒
- 200 第一百零一章 孤儿事
- 201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 202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 203 第一百零四章 孤独者
- 204 第一百零五章 马车事
- 205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 206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 207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 208 第一百零九章 解周礼
- 209 第一百一十章 猜作者
- 2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 2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 2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 213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高鹏
- 214 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鹏怨
- 2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鹏妻
- 216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背司市
- 21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来推演
- 218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邑来
- 219 第一百二十章 新交易
- 2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治水策
- 2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贾让策
- 2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 2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进宫
- 2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乐宫
- 2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政君
- 2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司马
- 2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运粮难
- 228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争论起
- 229 第一百三十章 再读书
- 230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政府
- 23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 23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 23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世才
- 2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玄经
- 2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拓者
- 2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抢点心
- 2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生意
- 2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阳事
- 239 第一百四十章 惊天地
- 2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抢盐了
- 2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茅土
- 2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贡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十章 南阳人
第六十章 南阳人
樊嘉的事,江河行也不多问,江河行要忙于整个平州各方面事宜,那有多少时间关心樊嘉的生意。虽说天寒地冻,大雪封路,平州之事今年特别多,尤其是移民之事,虽说天气寒冷,但陆陆续续边郡依然向平州涌来。江河行和李孝文天天忙碌这些杂事,紧急做各方面的应对。
这个时候,郑义亲自来找江河行,原来是张猛的消息回来了。张猛经过几个月的追杀,在荒漠之中,将左贤王的伏兵杀的大败,然后又追左贤王穿过漠南。几乎快到新朝地界了,终于将左贤王给生擒活捉。
他生擒活捉左贤王的地方,离受降城不远。刚好被新朝的官员得知消息,便以给张猛祝贺为由,将张猛一干人等请进受降城,大摆筵席,宴请张猛全军将士。
宴请张猛的将军叫蔺包、戴级,张猛大为感动。酒席宴上,两位将军轮番劝酒,祝贺张猛和平州军为边郡百姓报仇,并拿出很多金子犒赏张猛,张猛莫名其妙,不过很是为两位将军为国为民之心折服。
不仅是两位将军,张猛手下所有士兵都受到新朝士兵热情款待。
这二位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就在受降城驻扎,受降城太小,大多还驻扎在受降城一周。当夜,两军大联欢,人困马乏的张猛特种师,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几乎都醉的一滩泥般。
那知道,大喜之后是大悲,当天夜里,蔺包、戴级并没有喝多,趁着张猛特种师喝多,居然带着人马将左贤王等俘虏带走。张猛军中,有几个没喝多的,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被人当场捉拿,捆绑起来。
第二天。张猛醒来,发现左贤王已经被抢走,蔺包和戴级,还有一万骑兵。早已经跑远,受降城就剩一空城。
派出人去找,二人早已经跑的没了踪迹,还发现蔺包留给张猛的书信,说是左贤王是朝廷要带走。二人也是迫不得已。
张猛气的大骂,但特种师为了过沙漠,几乎没带马匹,拉战车的基本都是骆驼,而蔺包戴级等人却是清一色的骑兵,特种师再有能耐,也追不上了。
无奈,张猛只得打道回府,回平州府向江河行请罪。
这些事情,提前告知郑义。张猛现在从扬武城带齐自己的马匹,顶风冒雪,走在回平州府的路上。
江河行哭笑不得,张猛还是太年轻,什么战术,什么恶劣的环境都演练过,居然被人几句话轻飘飘的骗到,看来这特种师,还是经验少,一切等他回来再说吧。
左贤王被朝廷带走。匈奴右贤王,逃回自己的王庭,自立为匈奴大单于。又加封各个王侯,将漠南和匈奴西部地区。重新控制起来。右谷蠡王,日逐王等以前没怎么听说过的人现在都得以重用,好像又一股气势起来,在西域附近一带,还有河套一带,甚至漠南一带。耀武扬威。
这些匈奴人到底想干什么,难道要激怒我,匈奴人明知道这个时候他们难以进兵,就在这个时候在原右贤王王庭大造声势,还声明要为老单于报仇等等。
江河行看匈奴人折腾的气势这么大,有点色厉内荏的感觉,心里暗笑,再让他们猖狂几天,过完年再看马援去收拾他们吧。
天气越来越冷,积雪越来越厚,出门也开始变的困难。正在这时候,吴汉带着独立师,从平武城撤退到平州府,江河行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军营,安营扎寨,做平州府的屏障。
江河行询问吴汉回来事宜,吴汉动身之际,马援已经将匈奴牧民,牛羊集中起来。李孝全一直向北扫荡有上千里地,所过之处,匈奴牧民再也没有藏身之地。虽说,李孝全所过面积很大,但毕竟匈奴地域过于广大,早就进入冬天,李孝全等已经回到平武城休整。马援在原来的单于庭又修一个简单的城堡,比平武城小不少,但是马援,吴奎,马彪等都在单于庭驻扎。准备来年再对付右贤王。
江河行命吴汉先行休整,准备明年去冀州。吴汉领命,回去挑选人马,进行各方面筹备,尤其是派一些人直接到凤凰岛,去学习制盐之法,等候明年开春,直接去冀州。
江河行想了想明年的安排,吴汉这里也非常关键。吴汉来这里几年了,自己见他不是很多,谈不上很熟悉,能重用很多程度是因为他信任吴奎,吴奎大力举荐吴汉,江河行就将吴汉从军中抽出,准备让他独当一面。
吴汉长途奔波,刚刚回到平州府休整。江河行想去看看回来的将士,顺便和吴汉聊聊。
太阳懒洋洋的挂在东南的天际,天气依旧寒冷,江河行将浑身包裹严实,乘着马车,向平州府西南角的军营而去。
一路之上,行人稀少,路两旁的积雪变的污黑不堪,马蹄踩着冰冻的路面,嗒塔的马蹄声特别的清脆。
眼看离军营不远,路上马车多了起来。他们所行甚快,纷纷超过江河行。
江河行坐在马车上向前看去,只见前面军营大门口,停了一排车,数了数有八辆。最前面的两辆车上,车厢密封着,显然寒冬之际,里面坐人更暖和一些。后面的六辆车都是货车,货车车厢上盖着帆布,鼓鼓囊囊的,看不出里面是什么东西。
前面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江河行扭头命令亲兵停下马车,就在队伍的后面观察一会。
最前面那辆车上车门一开,一个高大的黑衣大汉,从车上下来。走到军营大门口,一抱拳,冲着站岗的士兵道:“我是南阳李轶,与吴汉将军都是南阳人。还请兄弟通报一声,我来拜会吴汉将军。”
那站岗的士兵,抬头看看这个高大的青年汉子,轻轻说道:“李先生,抱歉,前天吴师长有令,现在军务繁忙,访客概不接待,若有要事,我可以帮你记下,若没有要事,您请回。”
这个小兵不卑不亢的讲完,那黑衣大汉愣了半天,显然没想到。过了半天道:“这位兄弟,我家和吴师长家不远,今天来此,也算是故人来访,请你帮忙通传一声。”
说着话,那大汉从脖子里摘下一块碧绿的玉石,显然是一块好玉。李轶将玉托在手里,笑呵呵的看着那年轻的士兵道:“兄弟,这是我们南阳的特产,送给你做个纪念吧。”
那士兵也是呵呵一笑道:“谢谢李先生,这玉是好玉,不过第一我不能收,第二我不会帮你通传,军中自有军中的规矩,还请不要让我为难。”
李轶摇摇头,叹口气道:“哎,这军纪果然不一样,我大哥果然没有骗我。”
李轶一挥手,高喊一声道:“回去。”
李轶上了马车,关上车门。车队缓缓开动,在路上画个圆弧,调转方向,顺原路回去了。(未完待续。)
这个时候,郑义亲自来找江河行,原来是张猛的消息回来了。张猛经过几个月的追杀,在荒漠之中,将左贤王的伏兵杀的大败,然后又追左贤王穿过漠南。几乎快到新朝地界了,终于将左贤王给生擒活捉。
他生擒活捉左贤王的地方,离受降城不远。刚好被新朝的官员得知消息,便以给张猛祝贺为由,将张猛一干人等请进受降城,大摆筵席,宴请张猛全军将士。
宴请张猛的将军叫蔺包、戴级,张猛大为感动。酒席宴上,两位将军轮番劝酒,祝贺张猛和平州军为边郡百姓报仇,并拿出很多金子犒赏张猛,张猛莫名其妙,不过很是为两位将军为国为民之心折服。
不仅是两位将军,张猛手下所有士兵都受到新朝士兵热情款待。
这二位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就在受降城驻扎,受降城太小,大多还驻扎在受降城一周。当夜,两军大联欢,人困马乏的张猛特种师,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几乎都醉的一滩泥般。
那知道,大喜之后是大悲,当天夜里,蔺包、戴级并没有喝多,趁着张猛特种师喝多,居然带着人马将左贤王等俘虏带走。张猛军中,有几个没喝多的,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被人当场捉拿,捆绑起来。
第二天。张猛醒来,发现左贤王已经被抢走,蔺包和戴级,还有一万骑兵。早已经跑远,受降城就剩一空城。
派出人去找,二人早已经跑的没了踪迹,还发现蔺包留给张猛的书信,说是左贤王是朝廷要带走。二人也是迫不得已。
张猛气的大骂,但特种师为了过沙漠,几乎没带马匹,拉战车的基本都是骆驼,而蔺包戴级等人却是清一色的骑兵,特种师再有能耐,也追不上了。
无奈,张猛只得打道回府,回平州府向江河行请罪。
这些事情,提前告知郑义。张猛现在从扬武城带齐自己的马匹,顶风冒雪,走在回平州府的路上。
江河行哭笑不得,张猛还是太年轻,什么战术,什么恶劣的环境都演练过,居然被人几句话轻飘飘的骗到,看来这特种师,还是经验少,一切等他回来再说吧。
左贤王被朝廷带走。匈奴右贤王,逃回自己的王庭,自立为匈奴大单于。又加封各个王侯,将漠南和匈奴西部地区。重新控制起来。右谷蠡王,日逐王等以前没怎么听说过的人现在都得以重用,好像又一股气势起来,在西域附近一带,还有河套一带,甚至漠南一带。耀武扬威。
这些匈奴人到底想干什么,难道要激怒我,匈奴人明知道这个时候他们难以进兵,就在这个时候在原右贤王王庭大造声势,还声明要为老单于报仇等等。
江河行看匈奴人折腾的气势这么大,有点色厉内荏的感觉,心里暗笑,再让他们猖狂几天,过完年再看马援去收拾他们吧。
天气越来越冷,积雪越来越厚,出门也开始变的困难。正在这时候,吴汉带着独立师,从平武城撤退到平州府,江河行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军营,安营扎寨,做平州府的屏障。
江河行询问吴汉回来事宜,吴汉动身之际,马援已经将匈奴牧民,牛羊集中起来。李孝全一直向北扫荡有上千里地,所过之处,匈奴牧民再也没有藏身之地。虽说,李孝全所过面积很大,但毕竟匈奴地域过于广大,早就进入冬天,李孝全等已经回到平武城休整。马援在原来的单于庭又修一个简单的城堡,比平武城小不少,但是马援,吴奎,马彪等都在单于庭驻扎。准备来年再对付右贤王。
江河行命吴汉先行休整,准备明年去冀州。吴汉领命,回去挑选人马,进行各方面筹备,尤其是派一些人直接到凤凰岛,去学习制盐之法,等候明年开春,直接去冀州。
江河行想了想明年的安排,吴汉这里也非常关键。吴汉来这里几年了,自己见他不是很多,谈不上很熟悉,能重用很多程度是因为他信任吴奎,吴奎大力举荐吴汉,江河行就将吴汉从军中抽出,准备让他独当一面。
吴汉长途奔波,刚刚回到平州府休整。江河行想去看看回来的将士,顺便和吴汉聊聊。
太阳懒洋洋的挂在东南的天际,天气依旧寒冷,江河行将浑身包裹严实,乘着马车,向平州府西南角的军营而去。
一路之上,行人稀少,路两旁的积雪变的污黑不堪,马蹄踩着冰冻的路面,嗒塔的马蹄声特别的清脆。
眼看离军营不远,路上马车多了起来。他们所行甚快,纷纷超过江河行。
江河行坐在马车上向前看去,只见前面军营大门口,停了一排车,数了数有八辆。最前面的两辆车上,车厢密封着,显然寒冬之际,里面坐人更暖和一些。后面的六辆车都是货车,货车车厢上盖着帆布,鼓鼓囊囊的,看不出里面是什么东西。
前面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江河行扭头命令亲兵停下马车,就在队伍的后面观察一会。
最前面那辆车上车门一开,一个高大的黑衣大汉,从车上下来。走到军营大门口,一抱拳,冲着站岗的士兵道:“我是南阳李轶,与吴汉将军都是南阳人。还请兄弟通报一声,我来拜会吴汉将军。”
那站岗的士兵,抬头看看这个高大的青年汉子,轻轻说道:“李先生,抱歉,前天吴师长有令,现在军务繁忙,访客概不接待,若有要事,我可以帮你记下,若没有要事,您请回。”
这个小兵不卑不亢的讲完,那黑衣大汉愣了半天,显然没想到。过了半天道:“这位兄弟,我家和吴师长家不远,今天来此,也算是故人来访,请你帮忙通传一声。”
说着话,那大汉从脖子里摘下一块碧绿的玉石,显然是一块好玉。李轶将玉托在手里,笑呵呵的看着那年轻的士兵道:“兄弟,这是我们南阳的特产,送给你做个纪念吧。”
那士兵也是呵呵一笑道:“谢谢李先生,这玉是好玉,不过第一我不能收,第二我不会帮你通传,军中自有军中的规矩,还请不要让我为难。”
李轶摇摇头,叹口气道:“哎,这军纪果然不一样,我大哥果然没有骗我。”
李轶一挥手,高喊一声道:“回去。”
李轶上了马车,关上车门。车队缓缓开动,在路上画个圆弧,调转方向,顺原路回去了。(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