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4 第七十四章 新移民
- 75 第七十五章 移民路
- 76 第七十六章 新民兵
- 77 第七十七章 樊娇喜
- 78 第七十八章 新生活
- 79 第七十九章 大练兵
- 80 第八十章 聚米山
- 81 第八十一章 攻防战
- 82 第八十三章 秋收忙
- 83 第八十四章 收割机
- 84 第八十四章 贾神医
- 85 第八十五章 天理道
- 86 第八十六章 奠基石
- 87 第八十七章 废奴婢
- 88 第八十八章 广招商
- 89 第八十九章 播种机
- 90 第九十章 新制钱
- 91 第九十一章 咸鱼干
- 92 第九十二章 论形势
- 93 第九十三章 议修城
- 94 第九十四章 合江城
- 95 第九十五章 过黑河
- 96 第九十六章 见徐朗
- 97 第九十七章 新打算
- 98 第九十八章 王改候
- 99 第九十九章 做准备
- 100 第一章 五威将
- 101 第二章 码头见
- 102 第三章 初相见
- 103 第四章 新较量
- 104 第五章 宣策命
- 105 第六章 豆油张
- 106 第七章 严尤来
- 107 第八章 五均市
- 108 第九章 正确性
- 109 第十章 闻恶讯
- 110 第十一章 议方案
- 111 第十二章 初遇敌
- 112 第十三章 山口战
- 113 第十四章 前锋团
- 114 第十五章 车战威
- 115 第十六章 用飞雷
- 116 第十七章 夜袭战
- 117 第十八章 敌溃退
- 118 第十九章 左贤王
- 119 第二十章 月圆夜
- 120 第二十一章 点钢枪
- 121 第二十二章 吴奎伤
- 122 第二十三章 匈奴兵
- 123 第二十四章 约战期
- 124 第二十五章 彭仲宇
- 125 第二十六章 临大战
- 126 第二十七章 战火烈
- 127 第二十八章 长刀猛
- 128 第二十九章 全推进
- 129 第三十章 决胜机
- 130 第三十一章 要换帅
- 131 第三十二章 强将猛
- 132 第三十三章 马元帅
- 133 第三十四章 说差异
- 134 第三十五章 论文化
- 135 第三十六章 平武城
- 136 第三十七章 修城事
- 137 第三十八章 造水车
- 138 第三十九章 讲兵法
- 139 第四十章 论战争
- 140 第四十一章 彭伯海
- 141 第四十二章 做准备
- 142 第四十三章 单于庭
- 143 第四十四章 右贤王
- 144 第四十五章 夜雨急
- 145 第四十六章 当头棒
- 146 第四十七章 单于灭
- 147 第四十八章 屠宰场
- 148 第四十九章 叔侄亲
- 149 第五十章 回平州
- 150 第五十一章 物价涨
- 151 第五十二章 赵光家
- 152 第五十三章 论交易
- 153 第五十四章 官商合
- 154 第五十五章 看学校
- 155 第五十六章 补薪水
- 156 第五十七章 徐闻事
- 157 第五十八章 早铺路
- 158 第五十九章 新商机
- 159 第六十章 南阳人
- 160 第六十一章 进军营
- 161 第六十二章 肃慎人
- 162 第六十三章 低成本
- 163 第六十四章 雪中行
- 164 第六十五章 访李轶
- 165 第六十六章 新航道
- 166 第六十七章 泉州港
- 167 第六十八章 严尤谏
- 168 第六十九章 行路人
- 169 第七十章 谈论盐
- 170 第七十一章 事败露
- 171 第七十二章 畏天命
- 172 第七十三章 告缗令
- 173 第七十四章 自治会
- 174 第七十五章 要平等
- 175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 176 第七十七章 长远事
- 177 第七十八章 去京城
- 178 第七十九章 听天意
- 179 第八十章 做见证
- 180 第八十一章 雍奴岛
- 181 第八十二章 徐夫子
- 182 第八十三章 谈周公
- 183 第八十四章 钱惹祸
- 184 第八十五章 太守府
- 185 第八十六章 换算率
- 186 第八十七章 访严尤
- 187 第八十八章 书信来
- 188 第八十九章 河决口
- 189 第九十章 议救灾
- 190 第九十一章 议线路
- 191 第九十二章 羞涩郎
- 192 第九十三章 遭遇敌
- 193 第九十四章 巨野泽
- 194 第九十五章 遇流民
- 195 第九十六章 救病人
- 196 第九十七章 小动员
- 197 第九十八章 黄河水
- 198 第九十九章 故人来
- 199 第一百章 遇匪徒
- 200 第一百零一章 孤儿事
- 201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 202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 203 第一百零四章 孤独者
- 204 第一百零五章 马车事
- 205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 206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 207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 208 第一百零九章 解周礼
- 209 第一百一十章 猜作者
- 2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 2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 2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 213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高鹏
- 214 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鹏怨
- 2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鹏妻
- 216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背司市
- 21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来推演
- 218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邑来
- 219 第一百二十章 新交易
- 2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治水策
- 2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贾让策
- 2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 2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进宫
- 2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乐宫
- 2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政君
- 2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司马
- 2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运粮难
- 228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争论起
- 229 第一百三十章 再读书
- 230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政府
- 23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 23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 23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世才
- 2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玄经
- 2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拓者
- 2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抢点心
- 2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生意
- 2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阳事
- 239 第一百四十章 惊天地
- 2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抢盐了
- 2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茅土
- 2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贡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四章 贾神医
第八十四章 贾神医
新白马县雪白一片,彭大牛在自己家的新房子里,屋里生者炕,十分暖和。他感觉现在冬天,比老家还要暖和。这个炕真是好东西,不知老郑那帮人生起炕没有。彭大牛越想越担心,他当时也没留意这块,可确定的知道他们没有买煤。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彭大牛想起老郑为他们干活时候的卖力模样。
彭大牛心里有些不忍,全身穿着厚厚的冬装,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套上雪橇,后面拉几筐煤炭,赶着马去了老郑的住地。老郑住的也不是很远,30多里地,半天时间就到了。
老郑的篱笆墙院子,门是半掩着。彭大牛来到院子门口,停下马,从雪橇走下来,在门口跺着脚,高声喊道:“老郑,老郑,老郑在家吗?”
正屋的门,吱的一声向,里面探出半个头来,向外张望了一眼。老郑看到篱笆院门口,一个白人,拍打着身上的积雪,然后弯下腰去取雪橇后的一个筐子。他身后的两匹马,也成了白色的,嘴里不断的喷着白气。那门立刻完全打开,老郑飞跑着跑到院子门口道:“是彭大哥吗?怎么这个时候来了?”老郑一边说着,一边和彭大牛一起将煤炭搬进院子里。
放完之后,老郑一边拉着彭大牛进屋,一边冲屋里嚷道:“郑济,出来,郑济,出来。”从屋子里,跑出一个少年,十二三岁,眉清目秀,不过看起来甚是单薄,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
那少年冲老郑道:“父亲,何事?”
老郑一指彭大牛道:“这是我经常给你提的恩人彭伯父,你将他的两匹马牵到你三叔家,就说是咱们的恩人来了,将恩人的马放在他家马棚里,让他好好照看好这两匹马。”
那少年冲着彭大牛施礼一礼道:“侄儿郑济有礼,我定将伯父马匹料理好。”
彭大牛还没来的及说些什么,那郑济一转眼就飞过去,解开马,牵着马缰绳,向东面另一处大些的宅院而去。
彭大牛看郑济带着马走远,回过头对老郑道:“我记得上次来的时候你没买煤,这里冬天不烧炕可不行啊,我担心你,先给你送来点应应急。”
老郑向院子西边一指道:“大哥,这里是冻不到我们的,你看我准备的也不少。”
彭大牛抬头向西一看,白雪覆盖着一个大垛,垛顶白雪覆盖很深,两头看的清楚,是破好的劈材。码的整整齐齐,堆的有三间房那么多,垛的足有一人多高。
彭大牛看着那些劈材,一拍脑袋道:“哎,家里天天烧煤,我都忘了,你看看我这脑子。”说着话,咧嘴笑了起来。
老郑道:“关心则乱吗,大哥这盛情,我是感激万分。你看这么大的雪,这么冷的天,来来,赶紧进屋暖和暖和。”
说着话,老郑拉着彭大牛进了堂屋。屋子里烟气弥漫,一股呛人的味道扑面而来。往地上一看,地上正生者火。老郑拉着彭大牛到火堆旁,递过一个半截木桩道:“大哥,家里现在没椅子,只能委屈你坐这个了。”
彭大牛抓过那木桩,坐到火堆旁道:“我们还客气什么,一起坐啊。”
老郑也坐到火堆旁,从旁边的木材当中找了两块比较大的放在火堆上,火苗一下子卷了上来,火光映照着两人的面孔。
老郑一手拿着长棍子翻着火堆,一面转过脸问道:“大哥,这么远的路,怕是冻坏了吧?”
彭大牛笑道:“哪有的事,你看我这一身皮衣,能冻到自己吗?”彭大牛,一边说,一边扯着自己的大衣。
老郑道:“不冷就好,这样,先暖和一会,等下我让她们备点酒菜,咱们兄弟好好喝喝酒。”
彭大牛道:“我这样出来,时间太长,怕家里人担心啊。”
“哈哈,巧了,今天我们这里有人要去你二弟家送皮毛,让他们捎信回去就可以了。”
彭大牛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老郑站起身子,走到里屋,安排了一番。然后出来,跟彭大牛聊起天来。
彭大牛好奇的问:“最近天这么大雪,还有人打猎吗?不是那些猎物都会冬眠吗?”
“哈哈,这个你就不知道了,等下让你尝尝鹿肉你就知道冬天也是可以打猎的啦。我们虽说安定下来,可日子也想过好不是,没有农活可干,就集合起来打猎。我是家里出点小事,最近一直在家,他们打的猎物也会给我一些。”
彭大牛紧张的问道:“家里可是怎么啦?出什么事情啦?”
老郑脸色黯淡下来,叹了一口气道:“郑济身体不好,前段时间生了重病,不过现在都好了。不用担心了。哎,不过……”
彭大牛道:“不过什么,有什么话,你说啊。我能帮到忙的,你尽管说,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老郑用木棍扒拉一下火堆,火星窜出,噼啪声响起,火苗映着老郑忧郁的脸色。过了一阵,老郑道:“大哥,你今天不来,我打算过几天也去找你的。这个事真的需要你知道一下,也帮我们参详一下。”
彭大牛脱掉外面的皮衣,放在一旁,重新坐到木桩上道:“什么事啊,你从头讲起,我看看怎么帮你?”
老郑道:“我家郑济从小身子就弱,三天两头都会生病,我们可是操碎了心,天天担惊受怕的。好不容易也长大了。我平时也不让他干什么重活,就在家里帮点忙而已。你看院子的劈材,都是他砍的。半个月前,天冷下来,他还劈材,准备过冬吗。劈材时候不注意出汗了,风一吹,结果就病倒了,高烧不退,吓的我们夫妻是又抓药,又拜神,只盼能早日康复。”
火光照着彭大牛,闪烁的火苗映着红面孔,老彭不住的点着头,一边看着老郑。
老郑接着说道:“一连三天,郑济不见好转,我听一些在外面打猎的人说,50里外有个贾神医,能包治百病。当天,我借一匹马,连夜就去了。真是好命啊,贾神医也是刚从外地回来,我就把他请来了。他人也不错,当天夜里,就和我一道过来了。他背着药箱,也骑一匹马,那天也是下着雪,我们整整赶了半夜的路。到家的时候,天太冷了,老贾在我家门口从马上摔下来了。”
彭大牛大吃一惊道:“那神医没事吧?”
老郑笑了笑道:“当然没事了,只是手脚冻的厉害,有点控制不住了。我们把他扶起,过了一会,他就进屋给郑济看病了。他不光看病,还在我家帮忙煎汤熬药,忙活了两天,郑济也起床了,留一下一些药物,这才回去啊。”
彭大牛道:“这样不是很好吗?贾神医人也不错啊。”
老郑道:“人当然是很好,医术也高,他留下的药现在郑济也在吃,基本完全好了。不过他提出一个要求,他希望能让郑济跟着他,他看郑济身子毕竟有些虚,跟着他两年才能彻底好过来,另外,他说想教郑济医术。”
彭大牛笑道:“这可是你打着灯笼都找不来的好事啊,你怎么还担心呢?”
老郑接着道:“我不是舍不得孩子,孩子若能跟他两年,将身体将养好,我比谁都高兴。不过,他们是要入什么天理道的,我是担心这个。”
彭大牛道:“天理道,我从来没听说过啊?是做什么的啊?”
老郑道:“自从贾神医走后,我就去打听这个天理道。说是一个叫韩浩的红脸大汉,上山遇到一只老虎,那老虎正要吃他,结果被一个白胡子老汉所救。那老汉据说是老天派下来传授天道的,刚好救了韩浩,那神仙教了韩浩一些法力,自己就回天上去了。韩浩就按那神仙教的办法,用草啊,树皮啊,做纸,让后在纸上写下那神仙教他的话,汇成书,就是天理道。”
彭大牛问道:“那这样说来,我们现在用的纸都是天理道所造的啦?”
老郑道:“那是啊,你还知道其他地方能造纸吗?这个我只知道平州以前有羊皮纸,一般人也是用不起的,现在这个纸,平常人家也都用的起。不过要是不读书,好像一般人也没什么用啊。”
彭大牛接着问道:“那天理道都讲些什么,你知道吗?”
老郑道:“我也问过一些人,我们附近的不少人也听说过,据说都是劝人行善的,可我就是有点怕啊。我前一段在东郡,东家参与造反的事,我们也是有家不敢回,怕受牵连。若这个什么天理道,再跟造反一类的事牵扯上,我不是又有麻烦了吗?”
彭大牛道:“你不是说他们有书吗,你这里有吗?”
老郑一拍脑袋道:“哎呀,我怎么给忘了呢?我这里有书,上次那个贾神医留给郑济的,让他没事看看。我去拿出来,你也看看。”
彭大牛心里有些不忍,全身穿着厚厚的冬装,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套上雪橇,后面拉几筐煤炭,赶着马去了老郑的住地。老郑住的也不是很远,30多里地,半天时间就到了。
老郑的篱笆墙院子,门是半掩着。彭大牛来到院子门口,停下马,从雪橇走下来,在门口跺着脚,高声喊道:“老郑,老郑,老郑在家吗?”
正屋的门,吱的一声向,里面探出半个头来,向外张望了一眼。老郑看到篱笆院门口,一个白人,拍打着身上的积雪,然后弯下腰去取雪橇后的一个筐子。他身后的两匹马,也成了白色的,嘴里不断的喷着白气。那门立刻完全打开,老郑飞跑着跑到院子门口道:“是彭大哥吗?怎么这个时候来了?”老郑一边说着,一边和彭大牛一起将煤炭搬进院子里。
放完之后,老郑一边拉着彭大牛进屋,一边冲屋里嚷道:“郑济,出来,郑济,出来。”从屋子里,跑出一个少年,十二三岁,眉清目秀,不过看起来甚是单薄,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
那少年冲老郑道:“父亲,何事?”
老郑一指彭大牛道:“这是我经常给你提的恩人彭伯父,你将他的两匹马牵到你三叔家,就说是咱们的恩人来了,将恩人的马放在他家马棚里,让他好好照看好这两匹马。”
那少年冲着彭大牛施礼一礼道:“侄儿郑济有礼,我定将伯父马匹料理好。”
彭大牛还没来的及说些什么,那郑济一转眼就飞过去,解开马,牵着马缰绳,向东面另一处大些的宅院而去。
彭大牛看郑济带着马走远,回过头对老郑道:“我记得上次来的时候你没买煤,这里冬天不烧炕可不行啊,我担心你,先给你送来点应应急。”
老郑向院子西边一指道:“大哥,这里是冻不到我们的,你看我准备的也不少。”
彭大牛抬头向西一看,白雪覆盖着一个大垛,垛顶白雪覆盖很深,两头看的清楚,是破好的劈材。码的整整齐齐,堆的有三间房那么多,垛的足有一人多高。
彭大牛看着那些劈材,一拍脑袋道:“哎,家里天天烧煤,我都忘了,你看看我这脑子。”说着话,咧嘴笑了起来。
老郑道:“关心则乱吗,大哥这盛情,我是感激万分。你看这么大的雪,这么冷的天,来来,赶紧进屋暖和暖和。”
说着话,老郑拉着彭大牛进了堂屋。屋子里烟气弥漫,一股呛人的味道扑面而来。往地上一看,地上正生者火。老郑拉着彭大牛到火堆旁,递过一个半截木桩道:“大哥,家里现在没椅子,只能委屈你坐这个了。”
彭大牛抓过那木桩,坐到火堆旁道:“我们还客气什么,一起坐啊。”
老郑也坐到火堆旁,从旁边的木材当中找了两块比较大的放在火堆上,火苗一下子卷了上来,火光映照着两人的面孔。
老郑一手拿着长棍子翻着火堆,一面转过脸问道:“大哥,这么远的路,怕是冻坏了吧?”
彭大牛笑道:“哪有的事,你看我这一身皮衣,能冻到自己吗?”彭大牛,一边说,一边扯着自己的大衣。
老郑道:“不冷就好,这样,先暖和一会,等下我让她们备点酒菜,咱们兄弟好好喝喝酒。”
彭大牛道:“我这样出来,时间太长,怕家里人担心啊。”
“哈哈,巧了,今天我们这里有人要去你二弟家送皮毛,让他们捎信回去就可以了。”
彭大牛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老郑站起身子,走到里屋,安排了一番。然后出来,跟彭大牛聊起天来。
彭大牛好奇的问:“最近天这么大雪,还有人打猎吗?不是那些猎物都会冬眠吗?”
“哈哈,这个你就不知道了,等下让你尝尝鹿肉你就知道冬天也是可以打猎的啦。我们虽说安定下来,可日子也想过好不是,没有农活可干,就集合起来打猎。我是家里出点小事,最近一直在家,他们打的猎物也会给我一些。”
彭大牛紧张的问道:“家里可是怎么啦?出什么事情啦?”
老郑脸色黯淡下来,叹了一口气道:“郑济身体不好,前段时间生了重病,不过现在都好了。不用担心了。哎,不过……”
彭大牛道:“不过什么,有什么话,你说啊。我能帮到忙的,你尽管说,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老郑用木棍扒拉一下火堆,火星窜出,噼啪声响起,火苗映着老郑忧郁的脸色。过了一阵,老郑道:“大哥,你今天不来,我打算过几天也去找你的。这个事真的需要你知道一下,也帮我们参详一下。”
彭大牛脱掉外面的皮衣,放在一旁,重新坐到木桩上道:“什么事啊,你从头讲起,我看看怎么帮你?”
老郑道:“我家郑济从小身子就弱,三天两头都会生病,我们可是操碎了心,天天担惊受怕的。好不容易也长大了。我平时也不让他干什么重活,就在家里帮点忙而已。你看院子的劈材,都是他砍的。半个月前,天冷下来,他还劈材,准备过冬吗。劈材时候不注意出汗了,风一吹,结果就病倒了,高烧不退,吓的我们夫妻是又抓药,又拜神,只盼能早日康复。”
火光照着彭大牛,闪烁的火苗映着红面孔,老彭不住的点着头,一边看着老郑。
老郑接着说道:“一连三天,郑济不见好转,我听一些在外面打猎的人说,50里外有个贾神医,能包治百病。当天,我借一匹马,连夜就去了。真是好命啊,贾神医也是刚从外地回来,我就把他请来了。他人也不错,当天夜里,就和我一道过来了。他背着药箱,也骑一匹马,那天也是下着雪,我们整整赶了半夜的路。到家的时候,天太冷了,老贾在我家门口从马上摔下来了。”
彭大牛大吃一惊道:“那神医没事吧?”
老郑笑了笑道:“当然没事了,只是手脚冻的厉害,有点控制不住了。我们把他扶起,过了一会,他就进屋给郑济看病了。他不光看病,还在我家帮忙煎汤熬药,忙活了两天,郑济也起床了,留一下一些药物,这才回去啊。”
彭大牛道:“这样不是很好吗?贾神医人也不错啊。”
老郑道:“人当然是很好,医术也高,他留下的药现在郑济也在吃,基本完全好了。不过他提出一个要求,他希望能让郑济跟着他,他看郑济身子毕竟有些虚,跟着他两年才能彻底好过来,另外,他说想教郑济医术。”
彭大牛笑道:“这可是你打着灯笼都找不来的好事啊,你怎么还担心呢?”
老郑接着道:“我不是舍不得孩子,孩子若能跟他两年,将身体将养好,我比谁都高兴。不过,他们是要入什么天理道的,我是担心这个。”
彭大牛道:“天理道,我从来没听说过啊?是做什么的啊?”
老郑道:“自从贾神医走后,我就去打听这个天理道。说是一个叫韩浩的红脸大汉,上山遇到一只老虎,那老虎正要吃他,结果被一个白胡子老汉所救。那老汉据说是老天派下来传授天道的,刚好救了韩浩,那神仙教了韩浩一些法力,自己就回天上去了。韩浩就按那神仙教的办法,用草啊,树皮啊,做纸,让后在纸上写下那神仙教他的话,汇成书,就是天理道。”
彭大牛问道:“那这样说来,我们现在用的纸都是天理道所造的啦?”
老郑道:“那是啊,你还知道其他地方能造纸吗?这个我只知道平州以前有羊皮纸,一般人也是用不起的,现在这个纸,平常人家也都用的起。不过要是不读书,好像一般人也没什么用啊。”
彭大牛接着问道:“那天理道都讲些什么,你知道吗?”
老郑道:“我也问过一些人,我们附近的不少人也听说过,据说都是劝人行善的,可我就是有点怕啊。我前一段在东郡,东家参与造反的事,我们也是有家不敢回,怕受牵连。若这个什么天理道,再跟造反一类的事牵扯上,我不是又有麻烦了吗?”
彭大牛道:“你不是说他们有书吗,你这里有吗?”
老郑一拍脑袋道:“哎呀,我怎么给忘了呢?我这里有书,上次那个贾神医留给郑济的,让他没事看看。我去拿出来,你也看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