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0 第八十章 聚米山
- 81 第八十一章 攻防战
- 82 第八十三章 秋收忙
- 83 第八十四章 收割机
- 84 第八十四章 贾神医
- 85 第八十五章 天理道
- 86 第八十六章 奠基石
- 87 第八十七章 废奴婢
- 88 第八十八章 广招商
- 89 第八十九章 播种机
- 90 第九十章 新制钱
- 91 第九十一章 咸鱼干
- 92 第九十二章 论形势
- 93 第九十三章 议修城
- 94 第九十四章 合江城
- 95 第九十五章 过黑河
- 96 第九十六章 见徐朗
- 97 第九十七章 新打算
- 98 第九十八章 王改候
- 99 第九十九章 做准备
- 100 第一章 五威将
- 101 第二章 码头见
- 102 第三章 初相见
- 103 第四章 新较量
- 104 第五章 宣策命
- 105 第六章 豆油张
- 106 第七章 严尤来
- 107 第八章 五均市
- 108 第九章 正确性
- 109 第十章 闻恶讯
- 110 第十一章 议方案
- 111 第十二章 初遇敌
- 112 第十三章 山口战
- 113 第十四章 前锋团
- 114 第十五章 车战威
- 115 第十六章 用飞雷
- 116 第十七章 夜袭战
- 117 第十八章 敌溃退
- 118 第十九章 左贤王
- 119 第二十章 月圆夜
- 120 第二十一章 点钢枪
- 121 第二十二章 吴奎伤
- 122 第二十三章 匈奴兵
- 123 第二十四章 约战期
- 124 第二十五章 彭仲宇
- 125 第二十六章 临大战
- 126 第二十七章 战火烈
- 127 第二十八章 长刀猛
- 128 第二十九章 全推进
- 129 第三十章 决胜机
- 130 第三十一章 要换帅
- 131 第三十二章 强将猛
- 132 第三十三章 马元帅
- 133 第三十四章 说差异
- 134 第三十五章 论文化
- 135 第三十六章 平武城
- 136 第三十七章 修城事
- 137 第三十八章 造水车
- 138 第三十九章 讲兵法
- 139 第四十章 论战争
- 140 第四十一章 彭伯海
- 141 第四十二章 做准备
- 142 第四十三章 单于庭
- 143 第四十四章 右贤王
- 144 第四十五章 夜雨急
- 145 第四十六章 当头棒
- 146 第四十七章 单于灭
- 147 第四十八章 屠宰场
- 148 第四十九章 叔侄亲
- 149 第五十章 回平州
- 150 第五十一章 物价涨
- 151 第五十二章 赵光家
- 152 第五十三章 论交易
- 153 第五十四章 官商合
- 154 第五十五章 看学校
- 155 第五十六章 补薪水
- 156 第五十七章 徐闻事
- 157 第五十八章 早铺路
- 158 第五十九章 新商机
- 159 第六十章 南阳人
- 160 第六十一章 进军营
- 161 第六十二章 肃慎人
- 162 第六十三章 低成本
- 163 第六十四章 雪中行
- 164 第六十五章 访李轶
- 165 第六十六章 新航道
- 166 第六十七章 泉州港
- 167 第六十八章 严尤谏
- 168 第六十九章 行路人
- 169 第七十章 谈论盐
- 170 第七十一章 事败露
- 171 第七十二章 畏天命
- 172 第七十三章 告缗令
- 173 第七十四章 自治会
- 174 第七十五章 要平等
- 175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 176 第七十七章 长远事
- 177 第七十八章 去京城
- 178 第七十九章 听天意
- 179 第八十章 做见证
- 180 第八十一章 雍奴岛
- 181 第八十二章 徐夫子
- 182 第八十三章 谈周公
- 183 第八十四章 钱惹祸
- 184 第八十五章 太守府
- 185 第八十六章 换算率
- 186 第八十七章 访严尤
- 187 第八十八章 书信来
- 188 第八十九章 河决口
- 189 第九十章 议救灾
- 190 第九十一章 议线路
- 191 第九十二章 羞涩郎
- 192 第九十三章 遭遇敌
- 193 第九十四章 巨野泽
- 194 第九十五章 遇流民
- 195 第九十六章 救病人
- 196 第九十七章 小动员
- 197 第九十八章 黄河水
- 198 第九十九章 故人来
- 199 第一百章 遇匪徒
- 200 第一百零一章 孤儿事
- 201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 202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 203 第一百零四章 孤独者
- 204 第一百零五章 马车事
- 205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 206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 207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 208 第一百零九章 解周礼
- 209 第一百一十章 猜作者
- 2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 2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 2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 213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高鹏
- 214 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鹏怨
- 2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鹏妻
- 216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背司市
- 21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来推演
- 218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邑来
- 219 第一百二十章 新交易
- 2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治水策
- 2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贾让策
- 2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 2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进宫
- 2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乐宫
- 2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政君
- 2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司马
- 2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运粮难
- 228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争论起
- 229 第一百三十章 再读书
- 230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政府
- 23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 23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 23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世才
- 2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玄经
- 2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拓者
- 2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抢点心
- 2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生意
- 2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阳事
- 239 第一百四十章 惊天地
- 2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抢盐了
- 2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茅土
- 2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贡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十章 新制钱
第九十章 新制钱
平州府内,江河行拿着几枚新出的钱样,细细端详,还有几个大商人也在场。江河行道:“我们这里五铢钱照样用,大家先放心。另外,我们也要自己造钱了。你们几个也看看,毕竟你们用的最多。”
杨弘、孔氏兄弟,还有杜邦老汉,看着桌子上的新钱,一个个拿到手里细细端详。杜邦问道:“和王,这个钱我看比五铢钱轻不少啊,两个也没一个五铢钱重啊。”
江河行手里托着新的铜钱道:“那是当然了,我这个10个是一两,一个一钱重呢。你说说这五铢钱多重啊?”
杜邦哈哈一笑道:“五铢钱是五铢重啊,一两24铢,差不多5枚钱就一两多。”
江河行道:“这个发多少钱可是要害啊,不在于大小,而在于要跟产出多少要适应,太多太少都有麻烦。我们先不发,先有多少五铢钱在这里,先来兑换,三年后再考虑发新钱,到时候心里也有个数,不能乱来。”
杨弘、杜邦、还有孔氏兄弟都表示赞同。
孔飞拿起一枚银钱道:“和王,这个银钱如果大点就好了。”
江河行看着他道:“怎么说?”
孔飞道:“有时候我们买东西,拉的铜钱比要买的东西还重,如果是银子就方便,可小银钱也麻烦,能有大的银块就好了。”
江河行眼前一亮道:“你这个建议不错,以后我们会做的,不会让你们带太重的钱,不然也是太麻烦。”
他们几个都很高兴。
江河行本来请来他们是想问下纺织的事情,还有收割机的事情,还有商会的一些事宜,刚好张捷送样钱过来,江河行也就给他们也看一下。
杜邦告诉江河行棉布已经做出不少,不过看的人多,用的人少,大家好像都不太习惯。本来也做的不多,因为去年大家都堵住家门给他要棉花,他看大家喜欢棉花,能卖就先卖了不少,反正能同样赚钱,他也省不少事。
江河行安慰他道,新东西的推广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棉布慢慢来,将来人家习惯了,说不定麻布穿的就不多了。平州天气严寒,棉花做被子是个好主意,棉布也可以先用在被子上,不一定都要做成衣服。
杜邦点头称是。
孔飞讲了自己做播种机的事,还有筹备收割机的事,他说按照江河行的吩咐,一个个都是做成标准化的零件,到各个县才让他们拼装,做的又快,运输也很方便,不过前一段播种机的任务看来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实在是一下子量来的太多。又说了筹备收割机的事情,钢铁都不成问题,现在手里熟手工匠也多,完成应该不成问题。
江河行点头,比较满意孔氏兄弟的配合,没有他们,光靠王柯组织的生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推广到平州。
最后江河行看着杨弘道:“杨弘啊,今年以后,很多事要麻烦你了。”
杨弘满面笑容道:“和王,我最爱有和王给我交代任务。”
江河行一笑道:“杨弘,你一直是商会会长,我呢,看你各方面关系维持的不错。希望你做的长久一些,再说对你的生意只有好处,绝对没有坏处。这两年丝绸没少赚钱,不过这次给你的任务要耽误你赚钱了。”
杨弘还是继续满面笑容说道:“不管赚不赚钱,我都愿意为平州多做点事。”
江河行说道:“我估计最近一段时间,长安,洛阳,南阳,邯郸等地的商人,可能来的更多,到时候你要多帮忙,最要看着不要让人欺负。你知道同行是冤家,虽说有些事按法还可以,可背后阴招也许很多,也令人无奈,就是做的让你恶心。我要你代我传个话,正常的生意我不会管,不会问。谁若是欺生,就是跟我过不去。我们认识好几年了,你也了解我的,能体谅大家的,我尽量体谅大家的难处。”
杨弘满脸严肃起来,连连点头道:“和王一向对我等优容有加,我不敢忘记和王大恩。”
江河行接着说道:“我也不是对人没有优待,我只是希望到时候可能生意会没有现在好赚钱,有些人心里会不舒服,对新来之人,多方刁难。你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有些人你觉的实在为难的话,直接告诉我。我看到时候谁敢找茬。”
江河行说着这话也是满脸严肃。
杜邦和何氏兄弟听到这里,也是身体一颤,面色严肃起来。杜邦胆子大一些,红着脸道:“和王,可是听到什么消息了?”
江河行道:“这倒没有,我只是提早做个预防罢了,你们两个也将话放出去,到时候别让老杨一个人为难。”
杜邦道:“虽说这是一方面,来的人多,做生意的机会就更多,大多数时候还是好事。我们有机会一定将和王的心意说出去,给那些想做小动作的一个警惕。”
何氏兄弟也是如此表态,江河行很是满意。
他们走后,江河行仔细梳理了平州的事情,近期的事情基本料理,江河行想想老呆在这里,也不是个事。过段时间,周边地方都去看看,也好做到心里有数。打定主意,江河行便将事情交代张凯,李孝文他们。
他回家了一段时间,陪陪赵清漪,看看樊娇,抱抱孩子,安心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有些地方春耕已经开始了。
江河行收拾行装,告别妻儿,带着几个亲兵,轻装简从,乘着两辆马车,出了平州府,向东而去。
一路之上,走的甚慢,江河行看着道路两旁忙于春耕的人们,播种机被大量的使用,今年的种植面积看的出,比往年大多了。一路上看到忙碌的农民,虽然忙碌,脸上并不忧愁之色,各个忙于这块地之后,又要赶往下一块田,一副急匆匆的样子。
一路走走停停,看着路边的农田,只是这个时候太过于忙碌,不能到人家家里去看看。江河行略有遗憾,路上走了四天,这才到了吉林城。
吉林城变了模样,不像以前,都在河东一侧,现在河西也同样盖了好多房子。江河行下了车,下去转转,发现前面有个很大的市场。
江河行带着两个亲兵,走到市场入口之处,一股鱼腥冲扑面而来。市场很大。宽敞的大路之上,两面都是高大的门面店。一个个招牌挂的都是很显眼,有的还挂木制的扁鱼挂在门口。江河行注意到,大路的两面都是跟鱼相关的。
江河行迈步走了进来,里面没什么人,各个店门口的伙计无精打采的站在门口。看到江河行衣着打扮,各个睁大眼睛看着他,嘴里高声叫喊。一个喊道:“客官,这边来瞧瞧哎,新鲜的活鱼,刚刚运到的,你来瞧瞧。”另一个则喊着:“先生,瞧瞧吧,新鲜的活鱼,吉林城最大的活鱼。”
江河行反正也无所事事,打算全部看看。他先走进了靠近市场门口的第一家店,这家店招牌做的大,上写着“赵家鱼行”四个大字,招牌黑底,字则是金黄的,似乎还抹了金粉,显得光彩夺目,异常耀眼。两个年轻的伙计,利索的短发,黑帆布的制服,脚下穿着长长的鹿皮靴子。衣服上还有不少泥点和鱼鳞,看起来有点脏兮兮的感觉。不过两位看到江河行一行人,立马站到门口两边,高声喊道:“客官请进。”
杨弘、孔氏兄弟,还有杜邦老汉,看着桌子上的新钱,一个个拿到手里细细端详。杜邦问道:“和王,这个钱我看比五铢钱轻不少啊,两个也没一个五铢钱重啊。”
江河行手里托着新的铜钱道:“那是当然了,我这个10个是一两,一个一钱重呢。你说说这五铢钱多重啊?”
杜邦哈哈一笑道:“五铢钱是五铢重啊,一两24铢,差不多5枚钱就一两多。”
江河行道:“这个发多少钱可是要害啊,不在于大小,而在于要跟产出多少要适应,太多太少都有麻烦。我们先不发,先有多少五铢钱在这里,先来兑换,三年后再考虑发新钱,到时候心里也有个数,不能乱来。”
杨弘、杜邦、还有孔氏兄弟都表示赞同。
孔飞拿起一枚银钱道:“和王,这个银钱如果大点就好了。”
江河行看着他道:“怎么说?”
孔飞道:“有时候我们买东西,拉的铜钱比要买的东西还重,如果是银子就方便,可小银钱也麻烦,能有大的银块就好了。”
江河行眼前一亮道:“你这个建议不错,以后我们会做的,不会让你们带太重的钱,不然也是太麻烦。”
他们几个都很高兴。
江河行本来请来他们是想问下纺织的事情,还有收割机的事情,还有商会的一些事宜,刚好张捷送样钱过来,江河行也就给他们也看一下。
杜邦告诉江河行棉布已经做出不少,不过看的人多,用的人少,大家好像都不太习惯。本来也做的不多,因为去年大家都堵住家门给他要棉花,他看大家喜欢棉花,能卖就先卖了不少,反正能同样赚钱,他也省不少事。
江河行安慰他道,新东西的推广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棉布慢慢来,将来人家习惯了,说不定麻布穿的就不多了。平州天气严寒,棉花做被子是个好主意,棉布也可以先用在被子上,不一定都要做成衣服。
杜邦点头称是。
孔飞讲了自己做播种机的事,还有筹备收割机的事,他说按照江河行的吩咐,一个个都是做成标准化的零件,到各个县才让他们拼装,做的又快,运输也很方便,不过前一段播种机的任务看来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实在是一下子量来的太多。又说了筹备收割机的事情,钢铁都不成问题,现在手里熟手工匠也多,完成应该不成问题。
江河行点头,比较满意孔氏兄弟的配合,没有他们,光靠王柯组织的生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推广到平州。
最后江河行看着杨弘道:“杨弘啊,今年以后,很多事要麻烦你了。”
杨弘满面笑容道:“和王,我最爱有和王给我交代任务。”
江河行一笑道:“杨弘,你一直是商会会长,我呢,看你各方面关系维持的不错。希望你做的长久一些,再说对你的生意只有好处,绝对没有坏处。这两年丝绸没少赚钱,不过这次给你的任务要耽误你赚钱了。”
杨弘还是继续满面笑容说道:“不管赚不赚钱,我都愿意为平州多做点事。”
江河行说道:“我估计最近一段时间,长安,洛阳,南阳,邯郸等地的商人,可能来的更多,到时候你要多帮忙,最要看着不要让人欺负。你知道同行是冤家,虽说有些事按法还可以,可背后阴招也许很多,也令人无奈,就是做的让你恶心。我要你代我传个话,正常的生意我不会管,不会问。谁若是欺生,就是跟我过不去。我们认识好几年了,你也了解我的,能体谅大家的,我尽量体谅大家的难处。”
杨弘满脸严肃起来,连连点头道:“和王一向对我等优容有加,我不敢忘记和王大恩。”
江河行接着说道:“我也不是对人没有优待,我只是希望到时候可能生意会没有现在好赚钱,有些人心里会不舒服,对新来之人,多方刁难。你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有些人你觉的实在为难的话,直接告诉我。我看到时候谁敢找茬。”
江河行说着这话也是满脸严肃。
杜邦和何氏兄弟听到这里,也是身体一颤,面色严肃起来。杜邦胆子大一些,红着脸道:“和王,可是听到什么消息了?”
江河行道:“这倒没有,我只是提早做个预防罢了,你们两个也将话放出去,到时候别让老杨一个人为难。”
杜邦道:“虽说这是一方面,来的人多,做生意的机会就更多,大多数时候还是好事。我们有机会一定将和王的心意说出去,给那些想做小动作的一个警惕。”
何氏兄弟也是如此表态,江河行很是满意。
他们走后,江河行仔细梳理了平州的事情,近期的事情基本料理,江河行想想老呆在这里,也不是个事。过段时间,周边地方都去看看,也好做到心里有数。打定主意,江河行便将事情交代张凯,李孝文他们。
他回家了一段时间,陪陪赵清漪,看看樊娇,抱抱孩子,安心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有些地方春耕已经开始了。
江河行收拾行装,告别妻儿,带着几个亲兵,轻装简从,乘着两辆马车,出了平州府,向东而去。
一路之上,走的甚慢,江河行看着道路两旁忙于春耕的人们,播种机被大量的使用,今年的种植面积看的出,比往年大多了。一路上看到忙碌的农民,虽然忙碌,脸上并不忧愁之色,各个忙于这块地之后,又要赶往下一块田,一副急匆匆的样子。
一路走走停停,看着路边的农田,只是这个时候太过于忙碌,不能到人家家里去看看。江河行略有遗憾,路上走了四天,这才到了吉林城。
吉林城变了模样,不像以前,都在河东一侧,现在河西也同样盖了好多房子。江河行下了车,下去转转,发现前面有个很大的市场。
江河行带着两个亲兵,走到市场入口之处,一股鱼腥冲扑面而来。市场很大。宽敞的大路之上,两面都是高大的门面店。一个个招牌挂的都是很显眼,有的还挂木制的扁鱼挂在门口。江河行注意到,大路的两面都是跟鱼相关的。
江河行迈步走了进来,里面没什么人,各个店门口的伙计无精打采的站在门口。看到江河行衣着打扮,各个睁大眼睛看着他,嘴里高声叫喊。一个喊道:“客官,这边来瞧瞧哎,新鲜的活鱼,刚刚运到的,你来瞧瞧。”另一个则喊着:“先生,瞧瞧吧,新鲜的活鱼,吉林城最大的活鱼。”
江河行反正也无所事事,打算全部看看。他先走进了靠近市场门口的第一家店,这家店招牌做的大,上写着“赵家鱼行”四个大字,招牌黑底,字则是金黄的,似乎还抹了金粉,显得光彩夺目,异常耀眼。两个年轻的伙计,利索的短发,黑帆布的制服,脚下穿着长长的鹿皮靴子。衣服上还有不少泥点和鱼鳞,看起来有点脏兮兮的感觉。不过两位看到江河行一行人,立马站到门口两边,高声喊道:“客官请进。”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