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9 第二十九章 见王莽
- 30 第三十章 见皇帝
- 31 第三十一章 教军场
- 32 第三十二章 意外客
- 33 第三十三章 归程路
- 34 第三十四章 押人质
- 35 第三十五章 战再起
- 36 第三十六章 遇突袭
- 37 第三十七章 高类利
- 38 第三十八章 云雷兵
- 39 第三十九章 追残敌
- 40 第四十章 国内城
- 41 第四十一章 高地租
- 42 第四十二章 逼敌降
- 43 第四十三章 来亲戚
- 44 第四十四章 铜火锅
- 45 第四十五章 特种兵
- 46 第四十六章 牢狱灾
- 47 第四十七章 自利性
- 48 第四十八章 观星人
- 49 第四十九章 试铁车
- 50 第五十章 指南针
- 51 第五十一章 论得失
- 52 第五十二章 盐铁威
- 53 第五十三章 新征途
- 54 第五十四章 驱敌战
- 55 第五十五章 战南湖
- 56 第五十六章 新筹划
- 57 第五十七章 两湖城
- 58 第五十八章 立商法
- 59 第五十九章 凤凰岛
- 60 第六十章 棉花种
- 61 第六十一章 阅水兵
- 62 第六十二章 新装备
- 63 第六十三章 收吴汉
- 64 第六十四章 苏隆来
- 65 第六十五章 去东郡
- 66 第六十六章 救李宾
- 67 第六十七章 东郡府
- 68 第六十八章 战流匪
- 69 第六十九章 苦周仁
- 70 第七十章 难抉择
- 71 第七十一章 新药厂
- 72 第七十二章 新学徒
- 73 第七十三章 平州府
- 74 第七十四章 新移民
- 75 第七十五章 移民路
- 76 第七十六章 新民兵
- 77 第七十七章 樊娇喜
- 78 第七十八章 新生活
- 79 第七十九章 大练兵
- 80 第八十章 聚米山
- 81 第八十一章 攻防战
- 82 第八十三章 秋收忙
- 83 第八十四章 收割机
- 84 第八十四章 贾神医
- 85 第八十五章 天理道
- 86 第八十六章 奠基石
- 87 第八十七章 废奴婢
- 88 第八十八章 广招商
- 89 第八十九章 播种机
- 90 第九十章 新制钱
- 91 第九十一章 咸鱼干
- 92 第九十二章 论形势
- 93 第九十三章 议修城
- 94 第九十四章 合江城
- 95 第九十五章 过黑河
- 96 第九十六章 见徐朗
- 97 第九十七章 新打算
- 98 第九十八章 王改候
- 99 第九十九章 做准备
- 100 第一章 五威将
- 101 第二章 码头见
- 102 第三章 初相见
- 103 第四章 新较量
- 104 第五章 宣策命
- 105 第六章 豆油张
- 106 第七章 严尤来
- 107 第八章 五均市
- 108 第九章 正确性
- 109 第十章 闻恶讯
- 110 第十一章 议方案
- 111 第十二章 初遇敌
- 112 第十三章 山口战
- 113 第十四章 前锋团
- 114 第十五章 车战威
- 115 第十六章 用飞雷
- 116 第十七章 夜袭战
- 117 第十八章 敌溃退
- 118 第十九章 左贤王
- 119 第二十章 月圆夜
- 120 第二十一章 点钢枪
- 121 第二十二章 吴奎伤
- 122 第二十三章 匈奴兵
- 123 第二十四章 约战期
- 124 第二十五章 彭仲宇
- 125 第二十六章 临大战
- 126 第二十七章 战火烈
- 127 第二十八章 长刀猛
- 128 第二十九章 全推进
- 129 第三十章 决胜机
- 130 第三十一章 要换帅
- 131 第三十二章 强将猛
- 132 第三十三章 马元帅
- 133 第三十四章 说差异
- 134 第三十五章 论文化
- 135 第三十六章 平武城
- 136 第三十七章 修城事
- 137 第三十八章 造水车
- 138 第三十九章 讲兵法
- 139 第四十章 论战争
- 140 第四十一章 彭伯海
- 141 第四十二章 做准备
- 142 第四十三章 单于庭
- 143 第四十四章 右贤王
- 144 第四十五章 夜雨急
- 145 第四十六章 当头棒
- 146 第四十七章 单于灭
- 147 第四十八章 屠宰场
- 148 第四十九章 叔侄亲
- 149 第五十章 回平州
- 150 第五十一章 物价涨
- 151 第五十二章 赵光家
- 152 第五十三章 论交易
- 153 第五十四章 官商合
- 154 第五十五章 看学校
- 155 第五十六章 补薪水
- 156 第五十七章 徐闻事
- 157 第五十八章 早铺路
- 158 第五十九章 新商机
- 159 第六十章 南阳人
- 160 第六十一章 进军营
- 161 第六十二章 肃慎人
- 162 第六十三章 低成本
- 163 第六十四章 雪中行
- 164 第六十五章 访李轶
- 165 第六十六章 新航道
- 166 第六十七章 泉州港
- 167 第六十八章 严尤谏
- 168 第六十九章 行路人
- 169 第七十章 谈论盐
- 170 第七十一章 事败露
- 171 第七十二章 畏天命
- 172 第七十三章 告缗令
- 173 第七十四章 自治会
- 174 第七十五章 要平等
- 175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 176 第七十七章 长远事
- 177 第七十八章 去京城
- 178 第七十九章 听天意
- 179 第八十章 做见证
- 180 第八十一章 雍奴岛
- 181 第八十二章 徐夫子
- 182 第八十三章 谈周公
- 183 第八十四章 钱惹祸
- 184 第八十五章 太守府
- 185 第八十六章 换算率
- 186 第八十七章 访严尤
- 187 第八十八章 书信来
- 188 第八十九章 河决口
- 189 第九十章 议救灾
- 190 第九十一章 议线路
- 191 第九十二章 羞涩郎
- 192 第九十三章 遭遇敌
- 193 第九十四章 巨野泽
- 194 第九十五章 遇流民
- 195 第九十六章 救病人
- 196 第九十七章 小动员
- 197 第九十八章 黄河水
- 198 第九十九章 故人来
- 199 第一百章 遇匪徒
- 200 第一百零一章 孤儿事
- 201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 202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 203 第一百零四章 孤独者
- 204 第一百零五章 马车事
- 205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 206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 207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 208 第一百零九章 解周礼
- 209 第一百一十章 猜作者
- 2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 2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 2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 213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高鹏
- 214 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鹏怨
- 2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鹏妻
- 216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背司市
- 21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来推演
- 218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邑来
- 219 第一百二十章 新交易
- 2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治水策
- 2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贾让策
- 2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 2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进宫
- 2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乐宫
- 2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政君
- 2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司马
- 2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运粮难
- 228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争论起
- 229 第一百三十章 再读书
- 230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政府
- 23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 23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 23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世才
- 2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玄经
- 2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拓者
- 2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抢点心
- 2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生意
- 2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阳事
- 239 第一百四十章 惊天地
- 2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抢盐了
- 2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茅土
- 2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贡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九章 追残敌
第三十九章 追残敌
就在他们喝酒庆祝的时候,高类利也喝着闷酒,此一战,损失一万五千人,受伤的都留在山下,被平州军抬走了,还不知怎么折磨他们呢。还有不少,四散奔逃,全无方向,看来要人四处寻找了。
现在军中只剩下3万人,全无斗志,好在现在有地形之利,他们难以进攻,可以后怎么办呢?打还是撤呢?
双方都没动静,彼此在远远的对峙,过了两天,李孝全带着大队人马到了。李孝全说道,路中遇到大雨,怎么也过不来,故此耽搁了。要不然若能赶上前天的大战,非一举歼灭卒本扶余不可。
李孝全派探子死死盯着山上,并封锁各个路口,在山下开始囤积重兵,准备时机合适一举吃掉这三万人。只要没了粮食上山,我看你能耗多久。
又过了有5日,这一天,也许是夏天迟迟不肯离开,天气依旧炎热。李孝全带着吴奎,二人打马来到山下,也算在山下乘凉吧。高大的树木遮映下,热气消散,绿荫道旁边,山里石头里都渗出泉水来。沿着山道,向上走,看到卒本扶余的旗帜依旧迎风飘扬,二人火起。
李孝全道:“吴奎,我们两个都称猛将,你可敢跟我比试弓箭吗?”
吴奎一笑道:“比什么我都不会怕你。”
李孝全指了指那面旗帜,旗帜刚好在上山的入口处,在两块巨石后面。巨石那里设置的有两扇木门,成为上山的道路。所以攻此山难度全在这样的路口,而且还不是一个。上面只要有弓箭手,下面就很难上的去。
吴奎也不说话,从背后取出弓箭,拈弓搭箭,箭头冲着山上。弓拉的满,箭射的快,只见那弓箭居然穿旗而过,在旗帜上留个洞口。
吴奎得意洋洋的看着李孝全,李孝全眼睛只盯着那旗帜,居然发现惊起一群飞鸟。李孝全脸色沉下来,不知是气的还是急的,刚刚举起的弓箭往地下一摔,骂道:“上当了,他们全跑了。”
说着李孝全提起自己的大刀,飞身上马,催开战马,向前飞驰。吴奎不知发生什么事,后面高喊道:“危险,危险,他们都有弓箭的,小心,小心。”一边喊,一边举起长枪,背好弓箭,带着自己的卫队,向山上走来。
他们往上走的路上,不时有飞鸟惊起,吴奎也意识到什么。路不长,来到门前,也不见有弓箭袭来。李孝全挥动大刀,对着那木门猛砸过去,“啪”地一下,两扇木门全部倒地。
李孝全再次催马向前,还是同样的山道,还是差不多的木门。一连过了三关,才到山上。山上是一块巨大的平地,上面是新搭建的帐篷,木房之类,上面还有一些卒本扶余的士兵。看到李孝全举着大刀凶神恶煞般的看着他们,吓得纷纷跪倒。居然有会讲汉话的,李孝全将他叫过来,问个明白。
原来这些人都不是士兵,都是附近抓来的乡民,在这里做些杂役。几天前,李孝全的部队到来那天,山上惊恐不安,有人偷偷的溜走,结果被抓,居然因此一条逃命之路被发现。从那天起,人马不分白天黑夜的沿着小路往下撤,因为很隐秘,出口也是在东南方向的大山里。所以撤的也不快。两天前就快撤完之际,将这些杂役的家人都抓走了,以做人质。
这些杂役只得按他们说的那样,让山上看起来还有人马的样子,该做饭就作饭,而且点起很多炉灶,山上还有人专门负责定时击鼓,有人负责牵着马匹在空地上跑来跑去,以升起烟尘。
李孝全真是感慨自己的武将命不好,自己还没出手,敌人就跑了,哪像吴奎那么过瘾。
李孝全立刻回去,叫齐军马,准备出击。这个时候李孝武制止了他,问他都带哪些队伍出击。李孝全表示当然是越多越好,他打算手里兵马全部派出去,争取对敌实施全歼。李孝武告诉他,往国内城走的地方很多山路,最好不要用骑兵,用3000左右步兵去追,可以克服地形问题。能全歼最好,若不能也是无可奈何。
李孝全仔细想想,从各队抽出精干人员,全部组成步兵大队,由他和吴奎带队,由向导带路,向大山里追去,后勤由李孝武支援。
初秋的深山风景极度秀美,树叶金黄一片,地下铺满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李孝全的队伍拉成长长的一条线,蜿蜒在上山下山的路上。前头已在下山,后面才开始登山。好在前头有人走过,否则真的不知道这里究竟有没有路。
山里面不断有野兔野鸡等和人走在一起,他们似乎一点也不害怕,将士们各个走的喉咙冒烟,只想能有凉水喝就行,好在山里就是不缺水,不时有清泉,到处有飞瀑,队伍里面走走就有人要不停的喝水、洗漱。
饿了就吃干粮,渴了就喝泉水,天亮就行军,天黑就地歇息。刚走两天,一条大河拦住去路,只得伐木做舟,整整忙了一天,才全部渡过这条大河,不是河很宽,是人到的很不齐。过了河,前面向南走,没有什么大山拦路,加快行军。又向南跑了有5天,一路上都是低矮的山丘,山里面也有不少平地,人烟稀少,好在准备的干粮充足,要不然非要打猎追击了。虽说山不多,不过到处茂密的森林,想快也快不到哪儿。
李孝全相信高类利应该已经到了国内城,自己的追击也许意义不大。但现在放弃对他来说太难,他要狠狠的打一仗才能发泄一下自己。
再往前走,低矮的山丘不见了,前面是延绵的大山。在向导的带领下,再次上了山,风景一样秀丽,李孝全发现天气变冷了,居然带的衣服不够,晚上常常感觉到有些凉意。心里更是恼火,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总不能买衣服吧。为了御寒,晚上宿营地,篝火一堆堆燃起。白天队伍穿行在山里,看着树叶一片片的掉落,前面的路却看的更清楚了,视野里的障碍越来越少。又足足在山里走了五天,这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大河边,河水碧绿碧绿的,向导说国内城应该很近了。
李孝全大喜,居然被他们抓到了一些当地人,通过翻译才知道,国内城,就是沿着河南行50里就到了。
李孝全命令急行军,不分白天黑夜急速向南行进,等估计离城有5里地,找一空旷之处,全部歇息。大家在寒风中开始瑟瑟发抖,为怕敌人发现,也不敢点起篝火。想起明天就围城攻城,大家都期待明天的胜利,和胜利后就有暖和的衣服和饭菜了,想起这些,大家似乎感觉都暖和了。打仗虽然人少,毕竟掷雷兵全带来了,就看如何扩大战果了。
现在军中只剩下3万人,全无斗志,好在现在有地形之利,他们难以进攻,可以后怎么办呢?打还是撤呢?
双方都没动静,彼此在远远的对峙,过了两天,李孝全带着大队人马到了。李孝全说道,路中遇到大雨,怎么也过不来,故此耽搁了。要不然若能赶上前天的大战,非一举歼灭卒本扶余不可。
李孝全派探子死死盯着山上,并封锁各个路口,在山下开始囤积重兵,准备时机合适一举吃掉这三万人。只要没了粮食上山,我看你能耗多久。
又过了有5日,这一天,也许是夏天迟迟不肯离开,天气依旧炎热。李孝全带着吴奎,二人打马来到山下,也算在山下乘凉吧。高大的树木遮映下,热气消散,绿荫道旁边,山里石头里都渗出泉水来。沿着山道,向上走,看到卒本扶余的旗帜依旧迎风飘扬,二人火起。
李孝全道:“吴奎,我们两个都称猛将,你可敢跟我比试弓箭吗?”
吴奎一笑道:“比什么我都不会怕你。”
李孝全指了指那面旗帜,旗帜刚好在上山的入口处,在两块巨石后面。巨石那里设置的有两扇木门,成为上山的道路。所以攻此山难度全在这样的路口,而且还不是一个。上面只要有弓箭手,下面就很难上的去。
吴奎也不说话,从背后取出弓箭,拈弓搭箭,箭头冲着山上。弓拉的满,箭射的快,只见那弓箭居然穿旗而过,在旗帜上留个洞口。
吴奎得意洋洋的看着李孝全,李孝全眼睛只盯着那旗帜,居然发现惊起一群飞鸟。李孝全脸色沉下来,不知是气的还是急的,刚刚举起的弓箭往地下一摔,骂道:“上当了,他们全跑了。”
说着李孝全提起自己的大刀,飞身上马,催开战马,向前飞驰。吴奎不知发生什么事,后面高喊道:“危险,危险,他们都有弓箭的,小心,小心。”一边喊,一边举起长枪,背好弓箭,带着自己的卫队,向山上走来。
他们往上走的路上,不时有飞鸟惊起,吴奎也意识到什么。路不长,来到门前,也不见有弓箭袭来。李孝全挥动大刀,对着那木门猛砸过去,“啪”地一下,两扇木门全部倒地。
李孝全再次催马向前,还是同样的山道,还是差不多的木门。一连过了三关,才到山上。山上是一块巨大的平地,上面是新搭建的帐篷,木房之类,上面还有一些卒本扶余的士兵。看到李孝全举着大刀凶神恶煞般的看着他们,吓得纷纷跪倒。居然有会讲汉话的,李孝全将他叫过来,问个明白。
原来这些人都不是士兵,都是附近抓来的乡民,在这里做些杂役。几天前,李孝全的部队到来那天,山上惊恐不安,有人偷偷的溜走,结果被抓,居然因此一条逃命之路被发现。从那天起,人马不分白天黑夜的沿着小路往下撤,因为很隐秘,出口也是在东南方向的大山里。所以撤的也不快。两天前就快撤完之际,将这些杂役的家人都抓走了,以做人质。
这些杂役只得按他们说的那样,让山上看起来还有人马的样子,该做饭就作饭,而且点起很多炉灶,山上还有人专门负责定时击鼓,有人负责牵着马匹在空地上跑来跑去,以升起烟尘。
李孝全真是感慨自己的武将命不好,自己还没出手,敌人就跑了,哪像吴奎那么过瘾。
李孝全立刻回去,叫齐军马,准备出击。这个时候李孝武制止了他,问他都带哪些队伍出击。李孝全表示当然是越多越好,他打算手里兵马全部派出去,争取对敌实施全歼。李孝武告诉他,往国内城走的地方很多山路,最好不要用骑兵,用3000左右步兵去追,可以克服地形问题。能全歼最好,若不能也是无可奈何。
李孝全仔细想想,从各队抽出精干人员,全部组成步兵大队,由他和吴奎带队,由向导带路,向大山里追去,后勤由李孝武支援。
初秋的深山风景极度秀美,树叶金黄一片,地下铺满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李孝全的队伍拉成长长的一条线,蜿蜒在上山下山的路上。前头已在下山,后面才开始登山。好在前头有人走过,否则真的不知道这里究竟有没有路。
山里面不断有野兔野鸡等和人走在一起,他们似乎一点也不害怕,将士们各个走的喉咙冒烟,只想能有凉水喝就行,好在山里就是不缺水,不时有清泉,到处有飞瀑,队伍里面走走就有人要不停的喝水、洗漱。
饿了就吃干粮,渴了就喝泉水,天亮就行军,天黑就地歇息。刚走两天,一条大河拦住去路,只得伐木做舟,整整忙了一天,才全部渡过这条大河,不是河很宽,是人到的很不齐。过了河,前面向南走,没有什么大山拦路,加快行军。又向南跑了有5天,一路上都是低矮的山丘,山里面也有不少平地,人烟稀少,好在准备的干粮充足,要不然非要打猎追击了。虽说山不多,不过到处茂密的森林,想快也快不到哪儿。
李孝全相信高类利应该已经到了国内城,自己的追击也许意义不大。但现在放弃对他来说太难,他要狠狠的打一仗才能发泄一下自己。
再往前走,低矮的山丘不见了,前面是延绵的大山。在向导的带领下,再次上了山,风景一样秀丽,李孝全发现天气变冷了,居然带的衣服不够,晚上常常感觉到有些凉意。心里更是恼火,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总不能买衣服吧。为了御寒,晚上宿营地,篝火一堆堆燃起。白天队伍穿行在山里,看着树叶一片片的掉落,前面的路却看的更清楚了,视野里的障碍越来越少。又足足在山里走了五天,这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大河边,河水碧绿碧绿的,向导说国内城应该很近了。
李孝全大喜,居然被他们抓到了一些当地人,通过翻译才知道,国内城,就是沿着河南行50里就到了。
李孝全命令急行军,不分白天黑夜急速向南行进,等估计离城有5里地,找一空旷之处,全部歇息。大家在寒风中开始瑟瑟发抖,为怕敌人发现,也不敢点起篝火。想起明天就围城攻城,大家都期待明天的胜利,和胜利后就有暖和的衣服和饭菜了,想起这些,大家似乎感觉都暖和了。打仗虽然人少,毕竟掷雷兵全带来了,就看如何扩大战果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