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 第六章 结亲事
- 7 第七章 制云雷
- 8 第八章 练兵马
- 9 第九章 首开战
- 10 第十章 新云雷
- 11 第十一章 长枪队
- 12 第十二章 骑兵队
- 13 第十三章 救汉奴
- 14 第十四章 显武城
- 15 第十五章 谁勇猛
- 16 第十六章 新兵器
- 17 第十七章 战夫余
- 18 第十八章 扫残敌
- 19 第十九章 织帆布
- 20 第二十章 造帆船
- 21 第二十一章 船模型
- 22 第二十二章 春耕忙
- 23 第二十三章 战鲜卑
- 24 第二十四章 灭夫余
- 25 第二十五章 救刘庆
- 26 第二十六章 江安北
- 27 第二十七章 铁轨车
- 28 第二十八章 进长安
- 29 第二十九章 见王莽
- 30 第三十章 见皇帝
- 31 第三十一章 教军场
- 32 第三十二章 意外客
- 33 第三十三章 归程路
- 34 第三十四章 押人质
- 35 第三十五章 战再起
- 36 第三十六章 遇突袭
- 37 第三十七章 高类利
- 38 第三十八章 云雷兵
- 39 第三十九章 追残敌
- 40 第四十章 国内城
- 41 第四十一章 高地租
- 42 第四十二章 逼敌降
- 43 第四十三章 来亲戚
- 44 第四十四章 铜火锅
- 45 第四十五章 特种兵
- 46 第四十六章 牢狱灾
- 47 第四十七章 自利性
- 48 第四十八章 观星人
- 49 第四十九章 试铁车
- 50 第五十章 指南针
- 51 第五十一章 论得失
- 52 第五十二章 盐铁威
- 53 第五十三章 新征途
- 54 第五十四章 驱敌战
- 55 第五十五章 战南湖
- 56 第五十六章 新筹划
- 57 第五十七章 两湖城
- 58 第五十八章 立商法
- 59 第五十九章 凤凰岛
- 60 第六十章 棉花种
- 61 第六十一章 阅水兵
- 62 第六十二章 新装备
- 63 第六十三章 收吴汉
- 64 第六十四章 苏隆来
- 65 第六十五章 去东郡
- 66 第六十六章 救李宾
- 67 第六十七章 东郡府
- 68 第六十八章 战流匪
- 69 第六十九章 苦周仁
- 70 第七十章 难抉择
- 71 第七十一章 新药厂
- 72 第七十二章 新学徒
- 73 第七十三章 平州府
- 74 第七十四章 新移民
- 75 第七十五章 移民路
- 76 第七十六章 新民兵
- 77 第七十七章 樊娇喜
- 78 第七十八章 新生活
- 79 第七十九章 大练兵
- 80 第八十章 聚米山
- 81 第八十一章 攻防战
- 82 第八十三章 秋收忙
- 83 第八十四章 收割机
- 84 第八十四章 贾神医
- 85 第八十五章 天理道
- 86 第八十六章 奠基石
- 87 第八十七章 废奴婢
- 88 第八十八章 广招商
- 89 第八十九章 播种机
- 90 第九十章 新制钱
- 91 第九十一章 咸鱼干
- 92 第九十二章 论形势
- 93 第九十三章 议修城
- 94 第九十四章 合江城
- 95 第九十五章 过黑河
- 96 第九十六章 见徐朗
- 97 第九十七章 新打算
- 98 第九十八章 王改候
- 99 第九十九章 做准备
- 100 第一章 五威将
- 101 第二章 码头见
- 102 第三章 初相见
- 103 第四章 新较量
- 104 第五章 宣策命
- 105 第六章 豆油张
- 106 第七章 严尤来
- 107 第八章 五均市
- 108 第九章 正确性
- 109 第十章 闻恶讯
- 110 第十一章 议方案
- 111 第十二章 初遇敌
- 112 第十三章 山口战
- 113 第十四章 前锋团
- 114 第十五章 车战威
- 115 第十六章 用飞雷
- 116 第十七章 夜袭战
- 117 第十八章 敌溃退
- 118 第十九章 左贤王
- 119 第二十章 月圆夜
- 120 第二十一章 点钢枪
- 121 第二十二章 吴奎伤
- 122 第二十三章 匈奴兵
- 123 第二十四章 约战期
- 124 第二十五章 彭仲宇
- 125 第二十六章 临大战
- 126 第二十七章 战火烈
- 127 第二十八章 长刀猛
- 128 第二十九章 全推进
- 129 第三十章 决胜机
- 130 第三十一章 要换帅
- 131 第三十二章 强将猛
- 132 第三十三章 马元帅
- 133 第三十四章 说差异
- 134 第三十五章 论文化
- 135 第三十六章 平武城
- 136 第三十七章 修城事
- 137 第三十八章 造水车
- 138 第三十九章 讲兵法
- 139 第四十章 论战争
- 140 第四十一章 彭伯海
- 141 第四十二章 做准备
- 142 第四十三章 单于庭
- 143 第四十四章 右贤王
- 144 第四十五章 夜雨急
- 145 第四十六章 当头棒
- 146 第四十七章 单于灭
- 147 第四十八章 屠宰场
- 148 第四十九章 叔侄亲
- 149 第五十章 回平州
- 150 第五十一章 物价涨
- 151 第五十二章 赵光家
- 152 第五十三章 论交易
- 153 第五十四章 官商合
- 154 第五十五章 看学校
- 155 第五十六章 补薪水
- 156 第五十七章 徐闻事
- 157 第五十八章 早铺路
- 158 第五十九章 新商机
- 159 第六十章 南阳人
- 160 第六十一章 进军营
- 161 第六十二章 肃慎人
- 162 第六十三章 低成本
- 163 第六十四章 雪中行
- 164 第六十五章 访李轶
- 165 第六十六章 新航道
- 166 第六十七章 泉州港
- 167 第六十八章 严尤谏
- 168 第六十九章 行路人
- 169 第七十章 谈论盐
- 170 第七十一章 事败露
- 171 第七十二章 畏天命
- 172 第七十三章 告缗令
- 173 第七十四章 自治会
- 174 第七十五章 要平等
- 175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 176 第七十七章 长远事
- 177 第七十八章 去京城
- 178 第七十九章 听天意
- 179 第八十章 做见证
- 180 第八十一章 雍奴岛
- 181 第八十二章 徐夫子
- 182 第八十三章 谈周公
- 183 第八十四章 钱惹祸
- 184 第八十五章 太守府
- 185 第八十六章 换算率
- 186 第八十七章 访严尤
- 187 第八十八章 书信来
- 188 第八十九章 河决口
- 189 第九十章 议救灾
- 190 第九十一章 议线路
- 191 第九十二章 羞涩郎
- 192 第九十三章 遭遇敌
- 193 第九十四章 巨野泽
- 194 第九十五章 遇流民
- 195 第九十六章 救病人
- 196 第九十七章 小动员
- 197 第九十八章 黄河水
- 198 第九十九章 故人来
- 199 第一百章 遇匪徒
- 200 第一百零一章 孤儿事
- 201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 202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 203 第一百零四章 孤独者
- 204 第一百零五章 马车事
- 205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 206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 207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 208 第一百零九章 解周礼
- 209 第一百一十章 猜作者
- 2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 2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 2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 213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高鹏
- 214 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鹏怨
- 2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鹏妻
- 216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背司市
- 21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来推演
- 218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邑来
- 219 第一百二十章 新交易
- 2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治水策
- 2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贾让策
- 2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 2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进宫
- 2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乐宫
- 2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政君
- 2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司马
- 2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运粮难
- 228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争论起
- 229 第一百三十章 再读书
- 230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政府
- 23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 23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 23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世才
- 2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玄经
- 2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拓者
- 2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抢点心
- 2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生意
- 2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阳事
- 239 第一百四十章 惊天地
- 2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抢盐了
- 2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茅土
- 2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贡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六章 新兵器
第十六章 新兵器
第二天中午,张捷带着大队人马赶到这里,才有人告诉张捷。李孝全病倒了,张捷吓了一跳,立刻叫来医匠,立刻诊治,好在没什么大的问题要休息几天。
张捷立刻将人马在此休整,把消息告诉飞马告诉江河行。很快江河行传下令来,让张捷在此地靠近大河之处,建城,命名为承武,让李孝全将来领此城,俘虏不必要往显武送了,新兵也在承武编练。江河行派来一些工匠,承武一切仿显武而建,城修得有了基础之后,再考虑继续进兵。
几天后,李孝全身体完全康复,他对城建没什么兴趣,写信告诉江河行,自己愿继续带兵扫平乌桓,解救汉奴。
江河行回信到了,意思是李孝全继续领兵,待乌桓平定后,李孝全守此城,屏障显武,不是让他现在在城里守着不动,江河行信里骂了李孝全一顿,骂他不爱惜自己,不爱惜兄弟,杀戮过重。李孝全接到信后,大喜,看来不是解除自己兵权就好。
休整有半个月了,马彪的队伍也找出一批骑马很好的人,在吴奎的带领下,命名为长枪突击队,以后就和马刀队并驾齐驱了。李孝全也不全是休息,趁机将自己的骑兵队扩充到1500人,虽然新手不那么在行,毕竟都是有些骑射基础的,马刀不太熟悉,但上战场不成大的问题,毕竟很多人以前什么都不会就上战场了。
张捷现在统帅将近6000多人,就连弓箭手居然也给他凑了有500人,毕竟边郡这些奴隶很多像张捷一样从小就练习这些的,现在从乌桓手里获取弓箭也很多。
张捷再次带队出征,不到半个月就把辽西郡附近的乌桓人清空了,又向右北平郡和渔阳郡附近的乌桓人进攻了,这次李孝武带着彰武的兵也一起出征了。
战场上没什么意外,意外出现在显武。
江河行最近一直忙于城建的事,鼓励商贸,推广新式家具,推广水泥的运用,眼看着水泥大量使用,显武城修的有模有样,贸易已经做开了,辽东郡的粮食食盐开始从辽河运输过来。前线的捷报不断传来,显武日子越来越安稳,已经初显繁华迹象。
江河行看基础做的差不多,准备找人将兵器所和研究所成立起来,他正在寻找合适的工匠。
这一日,有亲兵来报,说夫余王带素派遣使者而来,现在已在门口。
江河行心中疑惑,还是请使者进来。来了一个高个使者,一身白色汉服,长发束冠,乍一看好似一个富家读书公子般,年纪30不到,稳重又潇洒。
江河行很有好感道:“不知使者如何称呼,来此何事?”
那使者昂头道:“在下乃夫余王带素之弟玄和,奉我王之命来与显武城主江先生会谈,主要是想希望江先生重新划分地界,我夫余之南境距此200里,我王地域过于狭小,因此想与先生谈谈,我南境向南150里,以后江先生的北面由我们来保护,你看可好?”
江先生气的乐了,呵呵一笑道:“玄和王子,你还有什么要求吗,一并说来,我看是否能否一起答应你。”
这个玄和王子还当真道:“若是江先生有意,可归顺我夫余王,将来我保先生至少得马加、牛加之官。”
“那是什么官职啊”
“我夫余之大官,管马的加马加,管牛的叫牛加,管狗的就叫狗加。”
江河行继续笑道:“王子,我想问你,你夫余可有汉奴啊?”
那王子愈发得意起来,胸脯一挺道:“江先生,你可能不知,我夫余各位马加,牛加这样的豪族富户,手下尽是奴仆,汉奴也有很多,去年我们还从乌桓买来不少汉奴呢。若先生臣服我夫余,我自己就可做主赏于先生奴仆,你要多少?”
江河行陡然变色,一拍桌子道:“回去告诉你王,将汉奴全部释放,不然你们夫余就全部洗干净脖子吧。我们的刀不够快,怕砍起来有麻烦,只会让你们更加疼痛。”
那玄和王子倒也硬气道:“只怕先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吧,据我所知,现在显武城有的
只有新兵,也只有2000人吧。我夫余方圆两千里,兵精粮足。家家有铠甲,户户有刀枪,人口有10万户,成10万之军,只在我王一念之间,望先生三思。”
江河行再也不愿跟他废话,将手里的杯子一摔道:“你再啰嗦半句,我现在就杀了你,赶紧给我滚,回去尽快释放汉奴,不然我杀的你们后悔终生。”
玄和王子发现出现不少亲兵,各个刀剑出鞘,怒目而视,不敢耽搁,带着随从立马灰溜溜的走了。江河行私下派人跟踪他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不轨之行动没有。
玄和王子走后,江河行仔细考虑一下,现在显武兵力是不太足,编练弓箭手太慢,火药又用完了。打仗很是被动,面对弓箭手的硬攻,总是伤亡惨重。
江河行给李孝文写信一封,然后给张凯也写信一封,派亲兵带50个骑兵,一人双马先去给李孝文送信,然后在彰武休整,让李孝文安排走小道,避开战场,尽快赶到代郡。赶到代郡之后,让张凯送人过来,并收集硫磺和硝石,最好是把舒邑县的方士给叫来。
安排完之后,江河行考虑在显武北险要之地设立一城堡,一是监视夫余,二是防守夫余。
这时,监视玄和王子之人回来禀报,说玄和已经回去了,只是他们在显武东北70之地,一座大山里徘徊良久,拿起石头来回看,监视之人将他们仔细看的石头也带回来几块。江河行一看,心里很是感激这个玄和王子,原来是铁矿石。
怪不得他要这块地呢,很大是因为铁矿吧,江河行不去多想,立刻派人去控制这座山,开采铁矿石,并征集乌桓奴隶修从显武到铁矿山之路,同时在显武城北修高炉,开始大炼钢铁。同时在靠近夫余地界派出警戒哨探,想夫余没有两个月也难以集合队伍,夫余毕竟不是职业军队,养兵于民,岂能朝夕之间集中。
张捷的队伍再也没有硬敌,继承武之后,在承武西500里左右,与渔阳郡的正北面修城明武,以震慑乌桓西南地区。这样,大部分的乌桓已经被清扫,汉奴解救有几万人,剩下的乌桓人,要么去了汉地,要么去了鲜卑,要么去了匈奴,总之在几路大军来回纵横之下,几乎难以立足。
天已入秋,一天凉爽过一天,树叶已有开始泛黄的,片片飘落。这时候,江河行的命令到了,抽调人马协防显武,传令之人,讲诉了前一段江河行会见夫余的事情,各个将领气愤非常。李孝全第一个跳出来,冲张捷道:“打夫余我是一定要去的,欺负到我们头上了,也不看看自己是谁,哼,真是不知道我们的厉害。”
正说到这里,李孝武咳嗽了一声,李孝全看到他哥哥脸色不善,眼睛只盯着自己看,感觉自己可能有些过了,忙站到一边去了。
众人看到李孝全看到李孝武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全不见平时的跋扈,想乐又有点不敢,一个个憋着笑。
张捷讲江河行的观点,汉地这边,几乎灭了乌桓,将来要跟汉朝解释,大的战争应该不会的,承武与继武之城建,已备万一之用,目前主要做商贸,现在由李孝文来管,因彰武城要防备鲜卑和匈奴城之敌,由李孝武负责。
其余的人马,留足这几个城市守备之用,尽皆调往显武,准备打前所未有之大仗,打前所未有之恶仗。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李孝全、吴奎等“屠夫”庆贺还有恶仗可打之时,后勤李明头疼的很,原以为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这下可好更大的敌人又快来了。又要无数的钱粮,无数的工匠,无数的牛羊消耗。一想起要准备这,要准备那,李明只感觉有些发憷,虽然他的家人已经得以解救了,但还有很多汉奴在夫余手里。更重要的时,江河行是自己外甥女婿,别人还可以打退堂鼓,自己却万万不可。李明收拾一下手里的工作,和大队人马一起,开赴显武城北驻扎。
部队驻扎完毕,江河行也到了,传下令来,整编部队,继续称飞虎军,军下设置师,一军三师,一师三团,一团三营,一营三连,一连三排,一排三班,一班12人。另外设置一个独立旅,大批表现卓越的小队长中队长被提拔,全军欢动。江河行改称司令,军长为张捷,李孝武,李孝全,马彪皆为师长,吴奎因战功卓著,授予独立旅旅长,平时无特令之下,受马彪节制,配合马彪作战。
全军开展大练兵活动,还是法度、力度、速度三方面要求,不过开始要求各兵种配合作战了,骑兵开始练习骑射了,尤其是在马镫上,来回奔跑之际的射箭。俘获的铠甲配给一部分军队,基本是军官有,普通的士兵还是麻布衣服,前一段从各个商家定的皮靴,羊皮衣服开始配发全军,随着天气变凉,此地的鹿皮靴子,还是保暖的好东西。
练兵由各个基层军官就能完成,更重要的是睿智的将领,江河行将营长以上军官召集起来,开始进行轮训。江河行虽然不是军事专业,后作为后世之人,见识原非这些人可比。他对战争的解读也是简单:就是力量的碰撞。在一定时间空间内,谁的力量更大,谁的组织更严密,谁的持续性强,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当然真正战争中,还要看谁会借力,借助地形,天气,借助流言等不一而足,看谁如何借,这才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之解读,如何化一切之力量为自己的力量,这要看经验,看机智,也要胆量,毕竟绝对优势的胜仗几乎不存在的,敌人若知道你绝对优势还不跑,那只能说明他死有余辜。可这样的敌人总是不多的,大多数仗很多胜负都在未定之间,还要有足够的勇气,尤其为帅者,要勇,要在任何时候解读战场信息,心一乱,再好的局面都有可能输掉。
江河行还好是历史老师,满肚子都是历史故事,当然他没办法告诉众位将领这些故事那里来的。从用水,用火,要药,用毒,用恐吓,用离间等,众位将领脑子犹如开了一扇窗般,结合自己的战例,感觉自己都提升不少。
虽说讲战例,提高警觉,毕竟力量还是第一位的,兵器还是特别关键的,谁兵器好,谁力量就大。好在前一段的高炉出钢了,现在江河行的高炉烧的是焦炭,自己有煤炭,很早就要李孝文组织人马运过来。煤做焦炭很简单,土法炼焦在江河行的时代简直成了常识,新闻天天有讲,很早就造好的焦炭。虽然小炉窑污染大了些,但这个时代似乎没那么大影响,江河行勉强安慰自己道现在空气好,不碍事的。
有了焦炭,炼钢时候用熟铁在炉子里,炉口用火钳夹着生铁板子来回摆动,高温下,生铁液不断滴下,均匀的浇灌在炉子里熟铁里,这样质量均匀的钢就出现了。
飞虎军的马刀也全部改成钢刀,以前这种马刀为了更快让新兵接受,只教授刺一个动作,不教劈,不教砍,以后开始教习劈砍的动作了,以前老是担心劈砍的多了,会卷刃,影响使用。即使教了劈砍的动作,不过还是以刺为主,这样杀伤力更大。
马刀,长枪,都换新的,几个将军也为他们定制特制兵器。关于盾牌,江河行还是步兵采用罗马大盾的样式,做了木盾,这个轻便,不会太吃力,防御力也是极好。骑兵盾牌就稍微小一些,圆形的,方便马上拿放。
这一日,江河行叫几个主要将官来看给他们定制的武器。到了演武厅,李孝全眼睛开始放光,他订制的大刀就摆在那里,约有一丈长,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近的前来,寒气逼人,刀把很长,镔铁制的,跟一般大枪粗细,李孝行提起大刀来,一上手,感觉特别合手,以前的马刀老感觉轻飘飘,没什么味道,这个大刀,三尖两刃,可刺可砍,李孝全舞了两下,满意的再也不肯放下,怕别人抢走似的。
吴奎选了一把点钢枪,通身漆黑,枪尖精钢所制,吴奎拿在手里,轻轻耍了耍,旁边的马彪的大枪和吴奎的很像,枪身颜色淡一些。他看吴奎玩的好,也拿过吴奎的枪,一拿不要紧,感觉枪直往下沉,马彪脑子转的快:“这个不好,还是我的好。”立马把枪给了吴奎,吴奎接过,他知道他这个顶头上司没有他那么大力气,玩不来,当然也不会当面揭破。
张捷作为主帅,特意给他打制加长加宽的马刀,以做指挥刀用,当然也是宝刀,无论是刺是砍,都是所向无敌的。
张捷立刻将人马在此休整,把消息告诉飞马告诉江河行。很快江河行传下令来,让张捷在此地靠近大河之处,建城,命名为承武,让李孝全将来领此城,俘虏不必要往显武送了,新兵也在承武编练。江河行派来一些工匠,承武一切仿显武而建,城修得有了基础之后,再考虑继续进兵。
几天后,李孝全身体完全康复,他对城建没什么兴趣,写信告诉江河行,自己愿继续带兵扫平乌桓,解救汉奴。
江河行回信到了,意思是李孝全继续领兵,待乌桓平定后,李孝全守此城,屏障显武,不是让他现在在城里守着不动,江河行信里骂了李孝全一顿,骂他不爱惜自己,不爱惜兄弟,杀戮过重。李孝全接到信后,大喜,看来不是解除自己兵权就好。
休整有半个月了,马彪的队伍也找出一批骑马很好的人,在吴奎的带领下,命名为长枪突击队,以后就和马刀队并驾齐驱了。李孝全也不全是休息,趁机将自己的骑兵队扩充到1500人,虽然新手不那么在行,毕竟都是有些骑射基础的,马刀不太熟悉,但上战场不成大的问题,毕竟很多人以前什么都不会就上战场了。
张捷现在统帅将近6000多人,就连弓箭手居然也给他凑了有500人,毕竟边郡这些奴隶很多像张捷一样从小就练习这些的,现在从乌桓手里获取弓箭也很多。
张捷再次带队出征,不到半个月就把辽西郡附近的乌桓人清空了,又向右北平郡和渔阳郡附近的乌桓人进攻了,这次李孝武带着彰武的兵也一起出征了。
战场上没什么意外,意外出现在显武。
江河行最近一直忙于城建的事,鼓励商贸,推广新式家具,推广水泥的运用,眼看着水泥大量使用,显武城修的有模有样,贸易已经做开了,辽东郡的粮食食盐开始从辽河运输过来。前线的捷报不断传来,显武日子越来越安稳,已经初显繁华迹象。
江河行看基础做的差不多,准备找人将兵器所和研究所成立起来,他正在寻找合适的工匠。
这一日,有亲兵来报,说夫余王带素派遣使者而来,现在已在门口。
江河行心中疑惑,还是请使者进来。来了一个高个使者,一身白色汉服,长发束冠,乍一看好似一个富家读书公子般,年纪30不到,稳重又潇洒。
江河行很有好感道:“不知使者如何称呼,来此何事?”
那使者昂头道:“在下乃夫余王带素之弟玄和,奉我王之命来与显武城主江先生会谈,主要是想希望江先生重新划分地界,我夫余之南境距此200里,我王地域过于狭小,因此想与先生谈谈,我南境向南150里,以后江先生的北面由我们来保护,你看可好?”
江先生气的乐了,呵呵一笑道:“玄和王子,你还有什么要求吗,一并说来,我看是否能否一起答应你。”
这个玄和王子还当真道:“若是江先生有意,可归顺我夫余王,将来我保先生至少得马加、牛加之官。”
“那是什么官职啊”
“我夫余之大官,管马的加马加,管牛的叫牛加,管狗的就叫狗加。”
江河行继续笑道:“王子,我想问你,你夫余可有汉奴啊?”
那王子愈发得意起来,胸脯一挺道:“江先生,你可能不知,我夫余各位马加,牛加这样的豪族富户,手下尽是奴仆,汉奴也有很多,去年我们还从乌桓买来不少汉奴呢。若先生臣服我夫余,我自己就可做主赏于先生奴仆,你要多少?”
江河行陡然变色,一拍桌子道:“回去告诉你王,将汉奴全部释放,不然你们夫余就全部洗干净脖子吧。我们的刀不够快,怕砍起来有麻烦,只会让你们更加疼痛。”
那玄和王子倒也硬气道:“只怕先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吧,据我所知,现在显武城有的
只有新兵,也只有2000人吧。我夫余方圆两千里,兵精粮足。家家有铠甲,户户有刀枪,人口有10万户,成10万之军,只在我王一念之间,望先生三思。”
江河行再也不愿跟他废话,将手里的杯子一摔道:“你再啰嗦半句,我现在就杀了你,赶紧给我滚,回去尽快释放汉奴,不然我杀的你们后悔终生。”
玄和王子发现出现不少亲兵,各个刀剑出鞘,怒目而视,不敢耽搁,带着随从立马灰溜溜的走了。江河行私下派人跟踪他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不轨之行动没有。
玄和王子走后,江河行仔细考虑一下,现在显武兵力是不太足,编练弓箭手太慢,火药又用完了。打仗很是被动,面对弓箭手的硬攻,总是伤亡惨重。
江河行给李孝文写信一封,然后给张凯也写信一封,派亲兵带50个骑兵,一人双马先去给李孝文送信,然后在彰武休整,让李孝文安排走小道,避开战场,尽快赶到代郡。赶到代郡之后,让张凯送人过来,并收集硫磺和硝石,最好是把舒邑县的方士给叫来。
安排完之后,江河行考虑在显武北险要之地设立一城堡,一是监视夫余,二是防守夫余。
这时,监视玄和王子之人回来禀报,说玄和已经回去了,只是他们在显武东北70之地,一座大山里徘徊良久,拿起石头来回看,监视之人将他们仔细看的石头也带回来几块。江河行一看,心里很是感激这个玄和王子,原来是铁矿石。
怪不得他要这块地呢,很大是因为铁矿吧,江河行不去多想,立刻派人去控制这座山,开采铁矿石,并征集乌桓奴隶修从显武到铁矿山之路,同时在显武城北修高炉,开始大炼钢铁。同时在靠近夫余地界派出警戒哨探,想夫余没有两个月也难以集合队伍,夫余毕竟不是职业军队,养兵于民,岂能朝夕之间集中。
张捷的队伍再也没有硬敌,继承武之后,在承武西500里左右,与渔阳郡的正北面修城明武,以震慑乌桓西南地区。这样,大部分的乌桓已经被清扫,汉奴解救有几万人,剩下的乌桓人,要么去了汉地,要么去了鲜卑,要么去了匈奴,总之在几路大军来回纵横之下,几乎难以立足。
天已入秋,一天凉爽过一天,树叶已有开始泛黄的,片片飘落。这时候,江河行的命令到了,抽调人马协防显武,传令之人,讲诉了前一段江河行会见夫余的事情,各个将领气愤非常。李孝全第一个跳出来,冲张捷道:“打夫余我是一定要去的,欺负到我们头上了,也不看看自己是谁,哼,真是不知道我们的厉害。”
正说到这里,李孝武咳嗽了一声,李孝全看到他哥哥脸色不善,眼睛只盯着自己看,感觉自己可能有些过了,忙站到一边去了。
众人看到李孝全看到李孝武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全不见平时的跋扈,想乐又有点不敢,一个个憋着笑。
张捷讲江河行的观点,汉地这边,几乎灭了乌桓,将来要跟汉朝解释,大的战争应该不会的,承武与继武之城建,已备万一之用,目前主要做商贸,现在由李孝文来管,因彰武城要防备鲜卑和匈奴城之敌,由李孝武负责。
其余的人马,留足这几个城市守备之用,尽皆调往显武,准备打前所未有之大仗,打前所未有之恶仗。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李孝全、吴奎等“屠夫”庆贺还有恶仗可打之时,后勤李明头疼的很,原以为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这下可好更大的敌人又快来了。又要无数的钱粮,无数的工匠,无数的牛羊消耗。一想起要准备这,要准备那,李明只感觉有些发憷,虽然他的家人已经得以解救了,但还有很多汉奴在夫余手里。更重要的时,江河行是自己外甥女婿,别人还可以打退堂鼓,自己却万万不可。李明收拾一下手里的工作,和大队人马一起,开赴显武城北驻扎。
部队驻扎完毕,江河行也到了,传下令来,整编部队,继续称飞虎军,军下设置师,一军三师,一师三团,一团三营,一营三连,一连三排,一排三班,一班12人。另外设置一个独立旅,大批表现卓越的小队长中队长被提拔,全军欢动。江河行改称司令,军长为张捷,李孝武,李孝全,马彪皆为师长,吴奎因战功卓著,授予独立旅旅长,平时无特令之下,受马彪节制,配合马彪作战。
全军开展大练兵活动,还是法度、力度、速度三方面要求,不过开始要求各兵种配合作战了,骑兵开始练习骑射了,尤其是在马镫上,来回奔跑之际的射箭。俘获的铠甲配给一部分军队,基本是军官有,普通的士兵还是麻布衣服,前一段从各个商家定的皮靴,羊皮衣服开始配发全军,随着天气变凉,此地的鹿皮靴子,还是保暖的好东西。
练兵由各个基层军官就能完成,更重要的是睿智的将领,江河行将营长以上军官召集起来,开始进行轮训。江河行虽然不是军事专业,后作为后世之人,见识原非这些人可比。他对战争的解读也是简单:就是力量的碰撞。在一定时间空间内,谁的力量更大,谁的组织更严密,谁的持续性强,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当然真正战争中,还要看谁会借力,借助地形,天气,借助流言等不一而足,看谁如何借,这才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之解读,如何化一切之力量为自己的力量,这要看经验,看机智,也要胆量,毕竟绝对优势的胜仗几乎不存在的,敌人若知道你绝对优势还不跑,那只能说明他死有余辜。可这样的敌人总是不多的,大多数仗很多胜负都在未定之间,还要有足够的勇气,尤其为帅者,要勇,要在任何时候解读战场信息,心一乱,再好的局面都有可能输掉。
江河行还好是历史老师,满肚子都是历史故事,当然他没办法告诉众位将领这些故事那里来的。从用水,用火,要药,用毒,用恐吓,用离间等,众位将领脑子犹如开了一扇窗般,结合自己的战例,感觉自己都提升不少。
虽说讲战例,提高警觉,毕竟力量还是第一位的,兵器还是特别关键的,谁兵器好,谁力量就大。好在前一段的高炉出钢了,现在江河行的高炉烧的是焦炭,自己有煤炭,很早就要李孝文组织人马运过来。煤做焦炭很简单,土法炼焦在江河行的时代简直成了常识,新闻天天有讲,很早就造好的焦炭。虽然小炉窑污染大了些,但这个时代似乎没那么大影响,江河行勉强安慰自己道现在空气好,不碍事的。
有了焦炭,炼钢时候用熟铁在炉子里,炉口用火钳夹着生铁板子来回摆动,高温下,生铁液不断滴下,均匀的浇灌在炉子里熟铁里,这样质量均匀的钢就出现了。
飞虎军的马刀也全部改成钢刀,以前这种马刀为了更快让新兵接受,只教授刺一个动作,不教劈,不教砍,以后开始教习劈砍的动作了,以前老是担心劈砍的多了,会卷刃,影响使用。即使教了劈砍的动作,不过还是以刺为主,这样杀伤力更大。
马刀,长枪,都换新的,几个将军也为他们定制特制兵器。关于盾牌,江河行还是步兵采用罗马大盾的样式,做了木盾,这个轻便,不会太吃力,防御力也是极好。骑兵盾牌就稍微小一些,圆形的,方便马上拿放。
这一日,江河行叫几个主要将官来看给他们定制的武器。到了演武厅,李孝全眼睛开始放光,他订制的大刀就摆在那里,约有一丈长,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近的前来,寒气逼人,刀把很长,镔铁制的,跟一般大枪粗细,李孝行提起大刀来,一上手,感觉特别合手,以前的马刀老感觉轻飘飘,没什么味道,这个大刀,三尖两刃,可刺可砍,李孝全舞了两下,满意的再也不肯放下,怕别人抢走似的。
吴奎选了一把点钢枪,通身漆黑,枪尖精钢所制,吴奎拿在手里,轻轻耍了耍,旁边的马彪的大枪和吴奎的很像,枪身颜色淡一些。他看吴奎玩的好,也拿过吴奎的枪,一拿不要紧,感觉枪直往下沉,马彪脑子转的快:“这个不好,还是我的好。”立马把枪给了吴奎,吴奎接过,他知道他这个顶头上司没有他那么大力气,玩不来,当然也不会当面揭破。
张捷作为主帅,特意给他打制加长加宽的马刀,以做指挥刀用,当然也是宝刀,无论是刺是砍,都是所向无敌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