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 第十二章 骑兵队
- 13 第十三章 救汉奴
- 14 第十四章 显武城
- 15 第十五章 谁勇猛
- 16 第十六章 新兵器
- 17 第十七章 战夫余
- 18 第十八章 扫残敌
- 19 第十九章 织帆布
- 20 第二十章 造帆船
- 21 第二十一章 船模型
- 22 第二十二章 春耕忙
- 23 第二十三章 战鲜卑
- 24 第二十四章 灭夫余
- 25 第二十五章 救刘庆
- 26 第二十六章 江安北
- 27 第二十七章 铁轨车
- 28 第二十八章 进长安
- 29 第二十九章 见王莽
- 30 第三十章 见皇帝
- 31 第三十一章 教军场
- 32 第三十二章 意外客
- 33 第三十三章 归程路
- 34 第三十四章 押人质
- 35 第三十五章 战再起
- 36 第三十六章 遇突袭
- 37 第三十七章 高类利
- 38 第三十八章 云雷兵
- 39 第三十九章 追残敌
- 40 第四十章 国内城
- 41 第四十一章 高地租
- 42 第四十二章 逼敌降
- 43 第四十三章 来亲戚
- 44 第四十四章 铜火锅
- 45 第四十五章 特种兵
- 46 第四十六章 牢狱灾
- 47 第四十七章 自利性
- 48 第四十八章 观星人
- 49 第四十九章 试铁车
- 50 第五十章 指南针
- 51 第五十一章 论得失
- 52 第五十二章 盐铁威
- 53 第五十三章 新征途
- 54 第五十四章 驱敌战
- 55 第五十五章 战南湖
- 56 第五十六章 新筹划
- 57 第五十七章 两湖城
- 58 第五十八章 立商法
- 59 第五十九章 凤凰岛
- 60 第六十章 棉花种
- 61 第六十一章 阅水兵
- 62 第六十二章 新装备
- 63 第六十三章 收吴汉
- 64 第六十四章 苏隆来
- 65 第六十五章 去东郡
- 66 第六十六章 救李宾
- 67 第六十七章 东郡府
- 68 第六十八章 战流匪
- 69 第六十九章 苦周仁
- 70 第七十章 难抉择
- 71 第七十一章 新药厂
- 72 第七十二章 新学徒
- 73 第七十三章 平州府
- 74 第七十四章 新移民
- 75 第七十五章 移民路
- 76 第七十六章 新民兵
- 77 第七十七章 樊娇喜
- 78 第七十八章 新生活
- 79 第七十九章 大练兵
- 80 第八十章 聚米山
- 81 第八十一章 攻防战
- 82 第八十三章 秋收忙
- 83 第八十四章 收割机
- 84 第八十四章 贾神医
- 85 第八十五章 天理道
- 86 第八十六章 奠基石
- 87 第八十七章 废奴婢
- 88 第八十八章 广招商
- 89 第八十九章 播种机
- 90 第九十章 新制钱
- 91 第九十一章 咸鱼干
- 92 第九十二章 论形势
- 93 第九十三章 议修城
- 94 第九十四章 合江城
- 95 第九十五章 过黑河
- 96 第九十六章 见徐朗
- 97 第九十七章 新打算
- 98 第九十八章 王改候
- 99 第九十九章 做准备
- 100 第一章 五威将
- 101 第二章 码头见
- 102 第三章 初相见
- 103 第四章 新较量
- 104 第五章 宣策命
- 105 第六章 豆油张
- 106 第七章 严尤来
- 107 第八章 五均市
- 108 第九章 正确性
- 109 第十章 闻恶讯
- 110 第十一章 议方案
- 111 第十二章 初遇敌
- 112 第十三章 山口战
- 113 第十四章 前锋团
- 114 第十五章 车战威
- 115 第十六章 用飞雷
- 116 第十七章 夜袭战
- 117 第十八章 敌溃退
- 118 第十九章 左贤王
- 119 第二十章 月圆夜
- 120 第二十一章 点钢枪
- 121 第二十二章 吴奎伤
- 122 第二十三章 匈奴兵
- 123 第二十四章 约战期
- 124 第二十五章 彭仲宇
- 125 第二十六章 临大战
- 126 第二十七章 战火烈
- 127 第二十八章 长刀猛
- 128 第二十九章 全推进
- 129 第三十章 决胜机
- 130 第三十一章 要换帅
- 131 第三十二章 强将猛
- 132 第三十三章 马元帅
- 133 第三十四章 说差异
- 134 第三十五章 论文化
- 135 第三十六章 平武城
- 136 第三十七章 修城事
- 137 第三十八章 造水车
- 138 第三十九章 讲兵法
- 139 第四十章 论战争
- 140 第四十一章 彭伯海
- 141 第四十二章 做准备
- 142 第四十三章 单于庭
- 143 第四十四章 右贤王
- 144 第四十五章 夜雨急
- 145 第四十六章 当头棒
- 146 第四十七章 单于灭
- 147 第四十八章 屠宰场
- 148 第四十九章 叔侄亲
- 149 第五十章 回平州
- 150 第五十一章 物价涨
- 151 第五十二章 赵光家
- 152 第五十三章 论交易
- 153 第五十四章 官商合
- 154 第五十五章 看学校
- 155 第五十六章 补薪水
- 156 第五十七章 徐闻事
- 157 第五十八章 早铺路
- 158 第五十九章 新商机
- 159 第六十章 南阳人
- 160 第六十一章 进军营
- 161 第六十二章 肃慎人
- 162 第六十三章 低成本
- 163 第六十四章 雪中行
- 164 第六十五章 访李轶
- 165 第六十六章 新航道
- 166 第六十七章 泉州港
- 167 第六十八章 严尤谏
- 168 第六十九章 行路人
- 169 第七十章 谈论盐
- 170 第七十一章 事败露
- 171 第七十二章 畏天命
- 172 第七十三章 告缗令
- 173 第七十四章 自治会
- 174 第七十五章 要平等
- 175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 176 第七十七章 长远事
- 177 第七十八章 去京城
- 178 第七十九章 听天意
- 179 第八十章 做见证
- 180 第八十一章 雍奴岛
- 181 第八十二章 徐夫子
- 182 第八十三章 谈周公
- 183 第八十四章 钱惹祸
- 184 第八十五章 太守府
- 185 第八十六章 换算率
- 186 第八十七章 访严尤
- 187 第八十八章 书信来
- 188 第八十九章 河决口
- 189 第九十章 议救灾
- 190 第九十一章 议线路
- 191 第九十二章 羞涩郎
- 192 第九十三章 遭遇敌
- 193 第九十四章 巨野泽
- 194 第九十五章 遇流民
- 195 第九十六章 救病人
- 196 第九十七章 小动员
- 197 第九十八章 黄河水
- 198 第九十九章 故人来
- 199 第一百章 遇匪徒
- 200 第一百零一章 孤儿事
- 201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 202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 203 第一百零四章 孤独者
- 204 第一百零五章 马车事
- 205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 206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 207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 208 第一百零九章 解周礼
- 209 第一百一十章 猜作者
- 2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 2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 2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 213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高鹏
- 214 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鹏怨
- 2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鹏妻
- 216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背司市
- 21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来推演
- 218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邑来
- 219 第一百二十章 新交易
- 2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治水策
- 2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贾让策
- 2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 2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进宫
- 2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乐宫
- 2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政君
- 2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司马
- 2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运粮难
- 228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争论起
- 229 第一百三十章 再读书
- 230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政府
- 23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 23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 23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世才
- 2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玄经
- 2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拓者
- 2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抢点心
- 2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生意
- 2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阳事
- 239 第一百四十章 惊天地
- 2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抢盐了
- 2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茅土
- 2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贡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二章 春耕忙
第二十二章 春耕忙
王柯走了,李原来了,而且是跑来的,身后还跟着两个人。身后两人也是风尘仆仆的,一路奔波的感觉。
江河行请三人坐下后,给每人倒上一杯水,李原这才说明来由,这两人找到硫矿了,离此地西200里。
江河行猛地站起来,走到二人面前深深施礼。这两人吓的跪了下来,口里连称不敢。江河行把两人搀扶起来,依旧落座后。江河行问道:“两位如何称呼,如何立得此功,立此大功可有什么要求?”
一位面孔红红的汉子道:“我叫孔飞”,他一指旁边的黑脸汉子道:“这是我堂弟,孔宇。”
“我们以前是在辽东郡铁官处炼铁,后被乌桓所掠走,幸得李孝武将军去年将我等解救出来。回来路上遇到一山,我等发现像铁矿山,当时行军甚急,没有停留,只得告诉李原将军。李原将军让我等做下记号,今年开春,路可行,李原将军派我等快去查探,因此去探得确认是很大硫矿所在,回报李将军。李将军这才立刻将我等带到和王处,好让和王得知。”
江河行心情平复下来,坐在位置上,笑眯眯的看着孔飞继续说道:“我两人侥幸碰到此矿山,不敢居功,只愿能解我显武之忧。再说微末功劳,实在不值得江先生挂齿。”
“呵呵,你们太客气了。小功不赏,大功不立。你们都是跟铁打交道的,我这里有一些图,是比较好的铁具,你们两可以去做,如果能做的好,估计日子会好过不少。”江河行进里面拿了一些羊皮纸出来,里面不少图纸。两人接过来看看,都是农具,很多见过,但样子有不小的变化,还有没见过的。
江河行说道:“我看这里的农具不是太好,这些应该好不少,用起来又快又耐用,希望你们尽快回来,找人也好,自己办也好,办个大的铁匠铺,专门生产这些。希望在春耕的时候,你们的这些东西,能在我们这里用上。”
两人没想到,看着图纸不知所措。李明过来拍拍他们的肩膀道:“这是挑你们发财呢,还不快快谢过江先生,回去忙起来,争取让显武都用你们的铁具。”
两人赶紧站起来谢过江河行,将图纸藏到衣服里,飞快的回去准备了。
看他们离去,李明不解地问道:“和王,这是为何,他们假如不好好做不是耽误春耕了吗?”
“舅舅,假如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江河行风轻云淡的坐在椅子上,悠闲地喝了一口水,眼睛看着李明。
“这样的发财机会不好找啊,我会找人说江先生给我了图纸,让我生产铁具,借钱,雇人,买铁,打造铁具,尽快赚钱。”李明说着说着自己也笑了,他明白了。
“舅舅,彰武、承武、显武,明武我各找了一家,再说其他的铁匠铺,打造什么我从不管,看他们的好东西,不也会打吗?”江河行嘴角上翘,好像找到一个替他们干活的免费劳力似的。
看李明很是惊讶,仿佛江河行欺骗人似的,江河行接着说道:“他们做事认真,用心,又是炼铁的出身,比一般的工匠更懂铁,你不用替他们担心赚不到钱。你是不是奇怪我为什么不安排人自己做?”
李明点点头,反问道:“这样不是更快吗?”
江河行道:“真正快捷又高效的只有私人去做,初期可能显的慢又杂乱,时间久了,做的差的,就不会有人要了。做的好的,自然是被大家认可的,只会越来越好。我们来派人管理,征税,三十税一。我们只有这一种税,叫单一税。你把手头的事交给郑三,以后专门负责征税如何?”
“好,那硫矿呢?”
“硫矿我先派人过去,尽快开采。”
孔氏兄弟的铺子已经开张了,他们拿到图纸后,飞快的找了三个辽东郡过来的,五个人合伙,一家孔氏铁铺就出现在彰武的大街上,门面不是很显眼,没挂什么牌子,院子里好几个炉子,火苗高高的。院子里叮叮当当,新请的工人有八个左右,在孔宇的指挥下,正奋力的敲打着。临街的铺面外,摆了有铁犁,铁锹,锄头,耘锄,马蹄铁等等。来来往往的人看着新开的铁铺,有准备春耕之人,上去询问,孔飞面带笑容一个个介绍,并专门指明那些是江先生亲自画图送与他孔家铁铺的。
哎呀,这是和王亲自画图的造的啊。显武哪有不知道和王之神奇的,看来今年春耕的东西要这里备货才好,很快就排出一条长龙来。孔飞一看,叫过两个小伙计,三人一起售卖起铁具,不到半天,队伍还是那么长,可他的铁铺已经空了。孔飞虽是很累,感觉比里面打铁还辛苦,嘶哑着喉咙解释道,明天一定多多备货,让大家都能买到。队伍散去,孔飞叫过孔宇,商量后,继续扩大生产,再招几个打过铁的,或者问问能不能找几个乌桓俘虏也好。
在孔氏兄弟为了自己的铁铺奔波之际,整个大地开始回春,春耕开始了,人们开始走出炕头,来到田间,开始为春耕做准备。江河行命令郑义和吴奎在占得地盘后,尽快分地,切莫耽误了春耕。
春耕还在忙碌,江河行自己也要了百顷地,他自己不亲自做,交给了何鸣。何鸣带了不少乌桓人,在这块大田地里,犁地,耙地,播种,江河行今天也来看看,赵光也站在地头。学校放假了,为了春耕,大人孩子都在田地里忙碌了,即使如此,很远也难得看见一家人。地太多了,所以还是难以见到几个人,赵光家也有地,他也是有功之人,分了不少地,可他一直在教书,地也会种,毕竟怎么也忙不过来。现在老婆和小女儿在忙帆布的事情,根本也不愿理睬地里的农活。今天来这里是想让何鸣忙完帮他的,老何老好人一个,估计不好拒绝他。老何自己提早将自己地里忙活完了,江先生不是自己要种地,是试验田,是试验哪种稻谷这里能种的。
老何手下一帮乌桓俘虏,主要都是他们在忙碌,他们对马很熟悉。马耕田大家都没做过,他们能很好的掌控马,孔家铁铺的铁犁,很好用,犁地又深又快,最是适合此地耕种。那些乌桓人一个个短发,他们本来也不怎么留长发的,穿着帆布的长裤,赤膊上阵。他们吆喝声中,马前面跑,人扶着铁犁,飞快的跟着,看他们做事,简直玩一样。
一群乌桓人各忙各的,有一拨人正在撒稻种,有人抱着簸箩,里面是发了根芽的稻种,前面快速的撒着,后面有人撒在青灰,覆盖稻种,青灰起了一阵阵青烟般,何鸣高声叫喊让撒青灰的撒的低些,要盖住稻种,那个乌桓人不敢怠慢,忙弯下腰,轻轻的撒。
老何手里拿着木牌,上面写着各种地名,他一个个的插进地里。
老何忙完,赵光上前说明来意,老何笑笑道:“和王已经安排好了,不过和王将你家的地也要种上稻谷,种子他这里出。”
赵光其实只是不想让地里闲着,他前年这个时候饿肚子的经历,让他对粮食简直有种变态的爱惜。他不舍得浪费一粒粮食,当然也不愿浪费产粮食的田地了。他听说这里其实是不能种稻子的,所以江河行种稻田的意思,他不是很满意,他怕一年下来颗粒无收,还白白浪费种子。可现在江河行简直拿赵光的地也当试验田了,沉吟了一阵,赵光还是点头称是。
江河行看了看地里的情况,看到他二人在聊天,也走了过来。边走边问道:“老何,忙的怎么样啦?”
何鸣见江河行走到近前,试了一礼道:“忙有一小半了,今天我叫来的人多,估计两三天就可以结束。”
江河行点点头,扭过头对赵光道:“岳父,你的地不用着急,老何我前几天都跟他说了,忙完这边,让他去你那边。”
“可是种稻子行吗?”
“我想应该有行的,一开始不多,就看什么稻种在这里适合了,我们今年少收点,以后可能都是丰收。”
赵光知道他也不能当着老何的面说不行,点点头道:“你看着办就行。”
江河行将这里安排给何鸣,自己又去其他地方看看,很多人用马耕,效率提高很多,以前种1亩地的,现在可以种4到5亩,再加上都不是精耕细作,速度可以再加上一倍,这样一个人播种季节可以种300亩地左右,这样下去粮食一年种,基本可以保证几年内粮食无忧了。
半个月后,陆陆续续的青苗从田地里探出头来,老天帮忙,淅淅沥沥下起连绵的细雨,青苗在微风中显得格外的精神。
江河行带着何鸣等人,身披斗笠蓑衣,再次来到稻田里,稻苗大多长的不好,半死不活的,也许这里太冷了,但有一部分水田中,稻苗格外精神,黑青黑青的。何鸣有些失望,他没想到种这么多,居然可能活下来的估计只有一部分。他看了看江河行,江河行眼睛直盯着那一块稻田,面带笑意,看的出江河行格外的高兴。江河行也扭过头,看着何鸣,“你看这块稻田是哪里的稻谷,看看还有没有,找些没种的空地,尽快多补种一些,秋天再看看效果。走,马上回去,尽快找人,找稻种,找地块补种。”
江河行这样又忙了差不多10天,终于看着补种的稻谷都长出了小苗,才放心的回去忙其他事情。
郑义回来了,江河行询问接收情况,郑义道:“一起都很顺利,没有任何拦阻。前一段一直忙于分地、春耕,现在春耕忙完了,我才回来。”
江河行点点头道:“你们辛苦了,当地是什么样?”
“当地有很多良田,都是以前夫余开垦的,其余就是大片的森林,草原,恐怕最多的还是是沼泽地,全是黑土地,非常肥沃,如果沼泽地能变成良田就好了。和王,那地是好地,可我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妥,可我在那里也没看出什么端倪。”
“哦,我们在夫余王城的探子有什么消息吗?”
郑义眉头紧锁,摇摇头道:“现在还没有消息,我就是感觉不安,好像夫余要搞什么事似的。和王,接收太顺利,我们原来设想的他们会有些小的阻挠动作,一概没有,相反配合的不得了。”
江河行手轻轻地敲着桌子,过了一阵道:“派人去吴奎那里,协助吴奎建城,要靠近大河。此城命名耀武,要建的比显武还要大一半,可做军城,可做商城。建城之事,我来安排。你回来之后注意各方信息,有什么不对的立刻报告。”
江河行和以前一样,找来承包商,将要建耀武城消息释放出去。显武城再此热闹起来,建筑商、水泥厂老板,砖瓦厂老板,家具厂老板,他们一个个眼中又一个发大财的机会来了,他们开始探听消息,打听方案,找寻负责人等等,忙各不亦乐乎,吓得显武城的新贵们各个避之不及,唯恐给江河行知道,落下麻烦。
很快,孙忠家族抢到了第一单,当天就带着大队人马走了。接着杨弘之弟,杨毅,抢到了第二单,也带着人员走了。合同一个个发出去,人员一个个离开,水泥厂的人走了一大半,他们看来要在耀武再建一个水泥厂了,砖瓦厂也是跑了一半,家具厂几乎人去楼空,就连孔家铁匠铺也去了一半。
显武城一下子冷清了很多,江河行下班回到家中,看见丈母娘赵李氏也在,还有小姨子赵清扬,两人正悠闲的喝着水,和赵清漪聊着如何保胎的事项。她们很久没来了,也许他们的帆布生意太好了,动不动还把赵清漪叫去帮忙,幸亏江河行现在是和王了,要不然也要给她们干活。看来今天肯定是不忙了,两人居然一起来了。江河行连忙问候道:“岳母近来可好?帆布生意可好?”
赵李氏扭过头来,满头珠翠,光彩夺目。头发长虽说见识短,可头发长的好处是首饰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赵清扬同样光彩照人,可赵清扬虽说也有不少首饰,主要还是其青春美貌,首饰更是点缀之用。而赵李氏的首饰怎么看都有些喧宾夺主了,只能看出其名贵,怎么也显不出人的美来。
珠光一晃,赵李氏开口道:“小江啊,不是我说你,好歹你也是和王了,你看的王府,连个下人也没有。全是我们家清漪忙,她可是有孩子的人啊,肚子里可是未来的王子啊。我呢,最近是忙,连来看看清漪的时间都不多,可你也不该这样对清漪啊。”
自从赵清漪怀孕,江河行最大的感觉是赵清漪还是赵清漪,丈母娘却不是那个丈母娘了,地位直线上升,别人口里的和王变成了小江,好在都是家务事,她只要不过问其他的,江河行都高高兴兴的附和她。江河行每每想到赵光的日子,心里感觉畅快很多。
江河行正要说话,赵清漪说道:“母亲,我忙的过来,再说夫君说,现在多活动活动,对胎儿是有好处的。反正也没什么重活,无非是多走动走动,再说太空闲也不好。”
“哎呀,你呀,你呀,就知道替他说话。都有孩子了,还不知道疼惜自己。”
江河行看这件事扯下去恐怕会越扯越说不清楚,赶紧上前道:“岳母,我明天就叫些人来服侍清漪,让她好生将养。”
“早该这样了,我们在家忙的时候心里也才安心,你呀,就是不懂我们的心。”
江河行连忙将话题一转:“岳母,听说你们帆布生意现在做的好大,织布机又添了不少是吗?”
赵李氏将头一抬道:“那是自然,现在我们的织布机已经有50台了,不光显武城的成衣铺子,现在彰武城,承武城还有明武城的成衣铺,都来我们这里进布料呢。还有那个杨弘,前天说要把我们的布料卖到汉地去呢,看来再有50台织布机也不够啊。我们的布做出的衣服厚实,冬天暖和,现在春耕更是耐穿,怎么都穿不破,就一个春耕忙的我们比在地里面还辛苦呢,哈哈。”
赵清扬看了看母亲,喝了口水,然后说道:“姐夫啊,听说耀武城将来比显武还要大,人还要多。我们就是想来问问,你看着两天显武城都快走空了,这两天我们的织布机都停了不少呢。我们要不要搬去啊,什么时候去好啊?”
江河行不愿掺和太深,随口说道:“这个你们自己定就好了,我对布料衣服类的也不怎么懂啊。”
赵李氏道:“小江啊,那些个盖房的,修路的,烧砖的,哪家不用我们这种布料呢,他们干活时候最是合适。只是耀武刚建,我们就是想了解一下,现在去合适不合适?”
江河行想了想,回答道:“生意是人做出来的,人多的地方都是好的做生意的地方。如果要去,你们就去吧,我们所有的地盘,只要是我们管的,我都会保障所有人的安全。”
赵李氏和赵清扬大喜,也不留下吃饭,径直一溜烟回去,据说要尽快安排耀武事宜。
江河行安排何鸣做他的管家,其他仆人事宜交给老何去办。
江河行请三人坐下后,给每人倒上一杯水,李原这才说明来由,这两人找到硫矿了,离此地西200里。
江河行猛地站起来,走到二人面前深深施礼。这两人吓的跪了下来,口里连称不敢。江河行把两人搀扶起来,依旧落座后。江河行问道:“两位如何称呼,如何立得此功,立此大功可有什么要求?”
一位面孔红红的汉子道:“我叫孔飞”,他一指旁边的黑脸汉子道:“这是我堂弟,孔宇。”
“我们以前是在辽东郡铁官处炼铁,后被乌桓所掠走,幸得李孝武将军去年将我等解救出来。回来路上遇到一山,我等发现像铁矿山,当时行军甚急,没有停留,只得告诉李原将军。李原将军让我等做下记号,今年开春,路可行,李原将军派我等快去查探,因此去探得确认是很大硫矿所在,回报李将军。李将军这才立刻将我等带到和王处,好让和王得知。”
江河行心情平复下来,坐在位置上,笑眯眯的看着孔飞继续说道:“我两人侥幸碰到此矿山,不敢居功,只愿能解我显武之忧。再说微末功劳,实在不值得江先生挂齿。”
“呵呵,你们太客气了。小功不赏,大功不立。你们都是跟铁打交道的,我这里有一些图,是比较好的铁具,你们两可以去做,如果能做的好,估计日子会好过不少。”江河行进里面拿了一些羊皮纸出来,里面不少图纸。两人接过来看看,都是农具,很多见过,但样子有不小的变化,还有没见过的。
江河行说道:“我看这里的农具不是太好,这些应该好不少,用起来又快又耐用,希望你们尽快回来,找人也好,自己办也好,办个大的铁匠铺,专门生产这些。希望在春耕的时候,你们的这些东西,能在我们这里用上。”
两人没想到,看着图纸不知所措。李明过来拍拍他们的肩膀道:“这是挑你们发财呢,还不快快谢过江先生,回去忙起来,争取让显武都用你们的铁具。”
两人赶紧站起来谢过江河行,将图纸藏到衣服里,飞快的回去准备了。
看他们离去,李明不解地问道:“和王,这是为何,他们假如不好好做不是耽误春耕了吗?”
“舅舅,假如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江河行风轻云淡的坐在椅子上,悠闲地喝了一口水,眼睛看着李明。
“这样的发财机会不好找啊,我会找人说江先生给我了图纸,让我生产铁具,借钱,雇人,买铁,打造铁具,尽快赚钱。”李明说着说着自己也笑了,他明白了。
“舅舅,彰武、承武、显武,明武我各找了一家,再说其他的铁匠铺,打造什么我从不管,看他们的好东西,不也会打吗?”江河行嘴角上翘,好像找到一个替他们干活的免费劳力似的。
看李明很是惊讶,仿佛江河行欺骗人似的,江河行接着说道:“他们做事认真,用心,又是炼铁的出身,比一般的工匠更懂铁,你不用替他们担心赚不到钱。你是不是奇怪我为什么不安排人自己做?”
李明点点头,反问道:“这样不是更快吗?”
江河行道:“真正快捷又高效的只有私人去做,初期可能显的慢又杂乱,时间久了,做的差的,就不会有人要了。做的好的,自然是被大家认可的,只会越来越好。我们来派人管理,征税,三十税一。我们只有这一种税,叫单一税。你把手头的事交给郑三,以后专门负责征税如何?”
“好,那硫矿呢?”
“硫矿我先派人过去,尽快开采。”
孔氏兄弟的铺子已经开张了,他们拿到图纸后,飞快的找了三个辽东郡过来的,五个人合伙,一家孔氏铁铺就出现在彰武的大街上,门面不是很显眼,没挂什么牌子,院子里好几个炉子,火苗高高的。院子里叮叮当当,新请的工人有八个左右,在孔宇的指挥下,正奋力的敲打着。临街的铺面外,摆了有铁犁,铁锹,锄头,耘锄,马蹄铁等等。来来往往的人看着新开的铁铺,有准备春耕之人,上去询问,孔飞面带笑容一个个介绍,并专门指明那些是江先生亲自画图送与他孔家铁铺的。
哎呀,这是和王亲自画图的造的啊。显武哪有不知道和王之神奇的,看来今年春耕的东西要这里备货才好,很快就排出一条长龙来。孔飞一看,叫过两个小伙计,三人一起售卖起铁具,不到半天,队伍还是那么长,可他的铁铺已经空了。孔飞虽是很累,感觉比里面打铁还辛苦,嘶哑着喉咙解释道,明天一定多多备货,让大家都能买到。队伍散去,孔飞叫过孔宇,商量后,继续扩大生产,再招几个打过铁的,或者问问能不能找几个乌桓俘虏也好。
在孔氏兄弟为了自己的铁铺奔波之际,整个大地开始回春,春耕开始了,人们开始走出炕头,来到田间,开始为春耕做准备。江河行命令郑义和吴奎在占得地盘后,尽快分地,切莫耽误了春耕。
春耕还在忙碌,江河行自己也要了百顷地,他自己不亲自做,交给了何鸣。何鸣带了不少乌桓人,在这块大田地里,犁地,耙地,播种,江河行今天也来看看,赵光也站在地头。学校放假了,为了春耕,大人孩子都在田地里忙碌了,即使如此,很远也难得看见一家人。地太多了,所以还是难以见到几个人,赵光家也有地,他也是有功之人,分了不少地,可他一直在教书,地也会种,毕竟怎么也忙不过来。现在老婆和小女儿在忙帆布的事情,根本也不愿理睬地里的农活。今天来这里是想让何鸣忙完帮他的,老何老好人一个,估计不好拒绝他。老何自己提早将自己地里忙活完了,江先生不是自己要种地,是试验田,是试验哪种稻谷这里能种的。
老何手下一帮乌桓俘虏,主要都是他们在忙碌,他们对马很熟悉。马耕田大家都没做过,他们能很好的掌控马,孔家铁铺的铁犁,很好用,犁地又深又快,最是适合此地耕种。那些乌桓人一个个短发,他们本来也不怎么留长发的,穿着帆布的长裤,赤膊上阵。他们吆喝声中,马前面跑,人扶着铁犁,飞快的跟着,看他们做事,简直玩一样。
一群乌桓人各忙各的,有一拨人正在撒稻种,有人抱着簸箩,里面是发了根芽的稻种,前面快速的撒着,后面有人撒在青灰,覆盖稻种,青灰起了一阵阵青烟般,何鸣高声叫喊让撒青灰的撒的低些,要盖住稻种,那个乌桓人不敢怠慢,忙弯下腰,轻轻的撒。
老何手里拿着木牌,上面写着各种地名,他一个个的插进地里。
老何忙完,赵光上前说明来意,老何笑笑道:“和王已经安排好了,不过和王将你家的地也要种上稻谷,种子他这里出。”
赵光其实只是不想让地里闲着,他前年这个时候饿肚子的经历,让他对粮食简直有种变态的爱惜。他不舍得浪费一粒粮食,当然也不愿浪费产粮食的田地了。他听说这里其实是不能种稻子的,所以江河行种稻田的意思,他不是很满意,他怕一年下来颗粒无收,还白白浪费种子。可现在江河行简直拿赵光的地也当试验田了,沉吟了一阵,赵光还是点头称是。
江河行看了看地里的情况,看到他二人在聊天,也走了过来。边走边问道:“老何,忙的怎么样啦?”
何鸣见江河行走到近前,试了一礼道:“忙有一小半了,今天我叫来的人多,估计两三天就可以结束。”
江河行点点头,扭过头对赵光道:“岳父,你的地不用着急,老何我前几天都跟他说了,忙完这边,让他去你那边。”
“可是种稻子行吗?”
“我想应该有行的,一开始不多,就看什么稻种在这里适合了,我们今年少收点,以后可能都是丰收。”
赵光知道他也不能当着老何的面说不行,点点头道:“你看着办就行。”
江河行将这里安排给何鸣,自己又去其他地方看看,很多人用马耕,效率提高很多,以前种1亩地的,现在可以种4到5亩,再加上都不是精耕细作,速度可以再加上一倍,这样一个人播种季节可以种300亩地左右,这样下去粮食一年种,基本可以保证几年内粮食无忧了。
半个月后,陆陆续续的青苗从田地里探出头来,老天帮忙,淅淅沥沥下起连绵的细雨,青苗在微风中显得格外的精神。
江河行带着何鸣等人,身披斗笠蓑衣,再次来到稻田里,稻苗大多长的不好,半死不活的,也许这里太冷了,但有一部分水田中,稻苗格外精神,黑青黑青的。何鸣有些失望,他没想到种这么多,居然可能活下来的估计只有一部分。他看了看江河行,江河行眼睛直盯着那一块稻田,面带笑意,看的出江河行格外的高兴。江河行也扭过头,看着何鸣,“你看这块稻田是哪里的稻谷,看看还有没有,找些没种的空地,尽快多补种一些,秋天再看看效果。走,马上回去,尽快找人,找稻种,找地块补种。”
江河行这样又忙了差不多10天,终于看着补种的稻谷都长出了小苗,才放心的回去忙其他事情。
郑义回来了,江河行询问接收情况,郑义道:“一起都很顺利,没有任何拦阻。前一段一直忙于分地、春耕,现在春耕忙完了,我才回来。”
江河行点点头道:“你们辛苦了,当地是什么样?”
“当地有很多良田,都是以前夫余开垦的,其余就是大片的森林,草原,恐怕最多的还是是沼泽地,全是黑土地,非常肥沃,如果沼泽地能变成良田就好了。和王,那地是好地,可我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妥,可我在那里也没看出什么端倪。”
“哦,我们在夫余王城的探子有什么消息吗?”
郑义眉头紧锁,摇摇头道:“现在还没有消息,我就是感觉不安,好像夫余要搞什么事似的。和王,接收太顺利,我们原来设想的他们会有些小的阻挠动作,一概没有,相反配合的不得了。”
江河行手轻轻地敲着桌子,过了一阵道:“派人去吴奎那里,协助吴奎建城,要靠近大河。此城命名耀武,要建的比显武还要大一半,可做军城,可做商城。建城之事,我来安排。你回来之后注意各方信息,有什么不对的立刻报告。”
江河行和以前一样,找来承包商,将要建耀武城消息释放出去。显武城再此热闹起来,建筑商、水泥厂老板,砖瓦厂老板,家具厂老板,他们一个个眼中又一个发大财的机会来了,他们开始探听消息,打听方案,找寻负责人等等,忙各不亦乐乎,吓得显武城的新贵们各个避之不及,唯恐给江河行知道,落下麻烦。
很快,孙忠家族抢到了第一单,当天就带着大队人马走了。接着杨弘之弟,杨毅,抢到了第二单,也带着人员走了。合同一个个发出去,人员一个个离开,水泥厂的人走了一大半,他们看来要在耀武再建一个水泥厂了,砖瓦厂也是跑了一半,家具厂几乎人去楼空,就连孔家铁匠铺也去了一半。
显武城一下子冷清了很多,江河行下班回到家中,看见丈母娘赵李氏也在,还有小姨子赵清扬,两人正悠闲的喝着水,和赵清漪聊着如何保胎的事项。她们很久没来了,也许他们的帆布生意太好了,动不动还把赵清漪叫去帮忙,幸亏江河行现在是和王了,要不然也要给她们干活。看来今天肯定是不忙了,两人居然一起来了。江河行连忙问候道:“岳母近来可好?帆布生意可好?”
赵李氏扭过头来,满头珠翠,光彩夺目。头发长虽说见识短,可头发长的好处是首饰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赵清扬同样光彩照人,可赵清扬虽说也有不少首饰,主要还是其青春美貌,首饰更是点缀之用。而赵李氏的首饰怎么看都有些喧宾夺主了,只能看出其名贵,怎么也显不出人的美来。
珠光一晃,赵李氏开口道:“小江啊,不是我说你,好歹你也是和王了,你看的王府,连个下人也没有。全是我们家清漪忙,她可是有孩子的人啊,肚子里可是未来的王子啊。我呢,最近是忙,连来看看清漪的时间都不多,可你也不该这样对清漪啊。”
自从赵清漪怀孕,江河行最大的感觉是赵清漪还是赵清漪,丈母娘却不是那个丈母娘了,地位直线上升,别人口里的和王变成了小江,好在都是家务事,她只要不过问其他的,江河行都高高兴兴的附和她。江河行每每想到赵光的日子,心里感觉畅快很多。
江河行正要说话,赵清漪说道:“母亲,我忙的过来,再说夫君说,现在多活动活动,对胎儿是有好处的。反正也没什么重活,无非是多走动走动,再说太空闲也不好。”
“哎呀,你呀,你呀,就知道替他说话。都有孩子了,还不知道疼惜自己。”
江河行看这件事扯下去恐怕会越扯越说不清楚,赶紧上前道:“岳母,我明天就叫些人来服侍清漪,让她好生将养。”
“早该这样了,我们在家忙的时候心里也才安心,你呀,就是不懂我们的心。”
江河行连忙将话题一转:“岳母,听说你们帆布生意现在做的好大,织布机又添了不少是吗?”
赵李氏将头一抬道:“那是自然,现在我们的织布机已经有50台了,不光显武城的成衣铺子,现在彰武城,承武城还有明武城的成衣铺,都来我们这里进布料呢。还有那个杨弘,前天说要把我们的布料卖到汉地去呢,看来再有50台织布机也不够啊。我们的布做出的衣服厚实,冬天暖和,现在春耕更是耐穿,怎么都穿不破,就一个春耕忙的我们比在地里面还辛苦呢,哈哈。”
赵清扬看了看母亲,喝了口水,然后说道:“姐夫啊,听说耀武城将来比显武还要大,人还要多。我们就是想来问问,你看着两天显武城都快走空了,这两天我们的织布机都停了不少呢。我们要不要搬去啊,什么时候去好啊?”
江河行不愿掺和太深,随口说道:“这个你们自己定就好了,我对布料衣服类的也不怎么懂啊。”
赵李氏道:“小江啊,那些个盖房的,修路的,烧砖的,哪家不用我们这种布料呢,他们干活时候最是合适。只是耀武刚建,我们就是想了解一下,现在去合适不合适?”
江河行想了想,回答道:“生意是人做出来的,人多的地方都是好的做生意的地方。如果要去,你们就去吧,我们所有的地盘,只要是我们管的,我都会保障所有人的安全。”
赵李氏和赵清扬大喜,也不留下吃饭,径直一溜烟回去,据说要尽快安排耀武事宜。
江河行安排何鸣做他的管家,其他仆人事宜交给老何去办。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