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 第八章 练兵马
- 9 第九章 首开战
- 10 第十章 新云雷
- 11 第十一章 长枪队
- 12 第十二章 骑兵队
- 13 第十三章 救汉奴
- 14 第十四章 显武城
- 15 第十五章 谁勇猛
- 16 第十六章 新兵器
- 17 第十七章 战夫余
- 18 第十八章 扫残敌
- 19 第十九章 织帆布
- 20 第二十章 造帆船
- 21 第二十一章 船模型
- 22 第二十二章 春耕忙
- 23 第二十三章 战鲜卑
- 24 第二十四章 灭夫余
- 25 第二十五章 救刘庆
- 26 第二十六章 江安北
- 27 第二十七章 铁轨车
- 28 第二十八章 进长安
- 29 第二十九章 见王莽
- 30 第三十章 见皇帝
- 31 第三十一章 教军场
- 32 第三十二章 意外客
- 33 第三十三章 归程路
- 34 第三十四章 押人质
- 35 第三十五章 战再起
- 36 第三十六章 遇突袭
- 37 第三十七章 高类利
- 38 第三十八章 云雷兵
- 39 第三十九章 追残敌
- 40 第四十章 国内城
- 41 第四十一章 高地租
- 42 第四十二章 逼敌降
- 43 第四十三章 来亲戚
- 44 第四十四章 铜火锅
- 45 第四十五章 特种兵
- 46 第四十六章 牢狱灾
- 47 第四十七章 自利性
- 48 第四十八章 观星人
- 49 第四十九章 试铁车
- 50 第五十章 指南针
- 51 第五十一章 论得失
- 52 第五十二章 盐铁威
- 53 第五十三章 新征途
- 54 第五十四章 驱敌战
- 55 第五十五章 战南湖
- 56 第五十六章 新筹划
- 57 第五十七章 两湖城
- 58 第五十八章 立商法
- 59 第五十九章 凤凰岛
- 60 第六十章 棉花种
- 61 第六十一章 阅水兵
- 62 第六十二章 新装备
- 63 第六十三章 收吴汉
- 64 第六十四章 苏隆来
- 65 第六十五章 去东郡
- 66 第六十六章 救李宾
- 67 第六十七章 东郡府
- 68 第六十八章 战流匪
- 69 第六十九章 苦周仁
- 70 第七十章 难抉择
- 71 第七十一章 新药厂
- 72 第七十二章 新学徒
- 73 第七十三章 平州府
- 74 第七十四章 新移民
- 75 第七十五章 移民路
- 76 第七十六章 新民兵
- 77 第七十七章 樊娇喜
- 78 第七十八章 新生活
- 79 第七十九章 大练兵
- 80 第八十章 聚米山
- 81 第八十一章 攻防战
- 82 第八十三章 秋收忙
- 83 第八十四章 收割机
- 84 第八十四章 贾神医
- 85 第八十五章 天理道
- 86 第八十六章 奠基石
- 87 第八十七章 废奴婢
- 88 第八十八章 广招商
- 89 第八十九章 播种机
- 90 第九十章 新制钱
- 91 第九十一章 咸鱼干
- 92 第九十二章 论形势
- 93 第九十三章 议修城
- 94 第九十四章 合江城
- 95 第九十五章 过黑河
- 96 第九十六章 见徐朗
- 97 第九十七章 新打算
- 98 第九十八章 王改候
- 99 第九十九章 做准备
- 100 第一章 五威将
- 101 第二章 码头见
- 102 第三章 初相见
- 103 第四章 新较量
- 104 第五章 宣策命
- 105 第六章 豆油张
- 106 第七章 严尤来
- 107 第八章 五均市
- 108 第九章 正确性
- 109 第十章 闻恶讯
- 110 第十一章 议方案
- 111 第十二章 初遇敌
- 112 第十三章 山口战
- 113 第十四章 前锋团
- 114 第十五章 车战威
- 115 第十六章 用飞雷
- 116 第十七章 夜袭战
- 117 第十八章 敌溃退
- 118 第十九章 左贤王
- 119 第二十章 月圆夜
- 120 第二十一章 点钢枪
- 121 第二十二章 吴奎伤
- 122 第二十三章 匈奴兵
- 123 第二十四章 约战期
- 124 第二十五章 彭仲宇
- 125 第二十六章 临大战
- 126 第二十七章 战火烈
- 127 第二十八章 长刀猛
- 128 第二十九章 全推进
- 129 第三十章 决胜机
- 130 第三十一章 要换帅
- 131 第三十二章 强将猛
- 132 第三十三章 马元帅
- 133 第三十四章 说差异
- 134 第三十五章 论文化
- 135 第三十六章 平武城
- 136 第三十七章 修城事
- 137 第三十八章 造水车
- 138 第三十九章 讲兵法
- 139 第四十章 论战争
- 140 第四十一章 彭伯海
- 141 第四十二章 做准备
- 142 第四十三章 单于庭
- 143 第四十四章 右贤王
- 144 第四十五章 夜雨急
- 145 第四十六章 当头棒
- 146 第四十七章 单于灭
- 147 第四十八章 屠宰场
- 148 第四十九章 叔侄亲
- 149 第五十章 回平州
- 150 第五十一章 物价涨
- 151 第五十二章 赵光家
- 152 第五十三章 论交易
- 153 第五十四章 官商合
- 154 第五十五章 看学校
- 155 第五十六章 补薪水
- 156 第五十七章 徐闻事
- 157 第五十八章 早铺路
- 158 第五十九章 新商机
- 159 第六十章 南阳人
- 160 第六十一章 进军营
- 161 第六十二章 肃慎人
- 162 第六十三章 低成本
- 163 第六十四章 雪中行
- 164 第六十五章 访李轶
- 165 第六十六章 新航道
- 166 第六十七章 泉州港
- 167 第六十八章 严尤谏
- 168 第六十九章 行路人
- 169 第七十章 谈论盐
- 170 第七十一章 事败露
- 171 第七十二章 畏天命
- 172 第七十三章 告缗令
- 173 第七十四章 自治会
- 174 第七十五章 要平等
- 175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 176 第七十七章 长远事
- 177 第七十八章 去京城
- 178 第七十九章 听天意
- 179 第八十章 做见证
- 180 第八十一章 雍奴岛
- 181 第八十二章 徐夫子
- 182 第八十三章 谈周公
- 183 第八十四章 钱惹祸
- 184 第八十五章 太守府
- 185 第八十六章 换算率
- 186 第八十七章 访严尤
- 187 第八十八章 书信来
- 188 第八十九章 河决口
- 189 第九十章 议救灾
- 190 第九十一章 议线路
- 191 第九十二章 羞涩郎
- 192 第九十三章 遭遇敌
- 193 第九十四章 巨野泽
- 194 第九十五章 遇流民
- 195 第九十六章 救病人
- 196 第九十七章 小动员
- 197 第九十八章 黄河水
- 198 第九十九章 故人来
- 199 第一百章 遇匪徒
- 200 第一百零一章 孤儿事
- 201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 202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 203 第一百零四章 孤独者
- 204 第一百零五章 马车事
- 205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 206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 207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 208 第一百零九章 解周礼
- 209 第一百一十章 猜作者
- 2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 2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 2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 213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高鹏
- 214 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鹏怨
- 2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鹏妻
- 216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背司市
- 21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来推演
- 218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邑来
- 219 第一百二十章 新交易
- 2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治水策
- 2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贾让策
- 2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 2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进宫
- 2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乐宫
- 2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政君
- 2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司马
- 2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运粮难
- 228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争论起
- 229 第一百三十章 再读书
- 230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政府
- 23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 23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 23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世才
- 2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玄经
- 2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拓者
- 2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抢点心
- 2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生意
- 2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阳事
- 239 第一百四十章 惊天地
- 2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抢盐了
- 2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茅土
- 2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贡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八章 扫残敌
第十八章 扫残敌
战场上厮杀依旧,不,是屠杀。夫余人被刚才的云雷吓得魂飞魄散,不知道是否得罪了天神,关键人物的离去,战场上再也组织不起来。李孝全白盔白甲,手举三尖两刃刀,胯下白龙马,一马当先,四蹄翻飞。他身后的骑兵们一样白盔白甲,各个平举马刀,各个弓着腰,站在马镫上,眼睛平视前面。这一队人马犹如离弦之箭般,冲进夫余人的队伍。
夫余人已经没了队伍,要么孤单单的站在那里,犹如傻了般,不知是打还是逃,还有一堆堆的集在一起,手里的弓箭已经拉不开,刀枪似乎万般沉重,难以举起般,目光呆滞地看着骑兵马刀杀将过来。
不知道谁高喊一声:“逃啊!”仿佛得到了最高指示一样,夫余人刀枪开始丢在地上,扭过头去,再也不愿看到对面的骑兵马刀般,双脚飞奔起来,真正是恨自己少生两双腿。毕竟还是马比人快多了,李孝全先刺一个,然后右砍一个,接着向左又劈了一个。李孝全发现这个真正是宝刀,夫余人的盔甲在宝刀面前犹如豆腐般,根本经不起他大刀的劈砍,也许他不明白,他是在高速冲锋中的动作,很多是刀借马势,冲击力非凡。他手下的骑兵们,也是猛虎下山般,催动战马紧紧跟随李孝全,平举的马刀刺进一个个夫余人的盔甲。他的队形前面箭头般向前冲,后面跟随的一队队骑兵们,将西面城墙边的敌人几乎清扫一空。
马彪站在城楼看到李孝全的威风凛凛,他立马将城头的弓箭,标枪停下,再不停,就要射到自己人了。看到夫余人的兵败如山倒般的溃败,他既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又打一个胜仗,担心的是看来李孝全又要来抢自己的头功了。
马彪一声令下,全军出城,这个时候才发现就一个城门,真是麻烦。过了好长一阵,马彪的队伍才集合在城门下,这个时候才是他们的本色,长枪队,守城之际有所调整而已。各个手举长枪,高声叫嚷。城门咯吱吱的打开了,一排排长枪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咵咵的声音,长枪队已经全部出了南门——唯一的城门。
马彪师长给手下三个团长命令,能投降者不杀,减少抵抗,尽快结束战斗。看那长枪队三个团,在各自的团长带领下,团长都是骑着马,手举长枪,在前面高喊着“投降者免死”,后面的队伍一排排手举长枪,同样高呼道:“投降者免死。”
刚开始没有夫余人知道他们的敌人说些什么,一个一个在长枪刺进了胸膛,倒地不起,好在还有明白人,有一个高举双手,跪在路边,长枪再也不刺他。失败的情绪,一旦传染,犹如劲风吹过战场。
长枪队一排排手举长枪向前而去,路两边跪了满满的夫余人,双手高举,低头沉默。长枪队开始慢跑起来,咵咵的脚步声,向前而去,长枪如林,路两边的一直不敢看什么时候长枪队过完。城墙南边已经全部降服,长枪队在团长的带领下,绕向东北城墙,这里更是没有什么抵抗,有一团的长枪队,飞奔北城方向,到了一看,地上一地的夫余人尸体,其余人早已跑的没了踪影。刚好李孝全也正往东城而去,合兵一处,打扫战场。
夫余人死伤的有5000多人,所有战斗中攻城最是伤人,一座座城池都是尸体累积出来的。这其中李孝全在西城也杀的有一半左右,马彪出城后杀的人不多,基本都是俘虏。
两人相见之后,哈哈一笑,心中甚感畅快,挽手去见江河行。两人刚到江河行的营帐,发现吴奎跪在营帐的门口,伏地大哭。两人甚感奇怪,突然想起来,刚才战场上,居然吴奎缺席了,原本李孝全就是想着要压着吴奎一头的,这次吴奎被选到江河行身边,准备关键时刻用的。看来吴奎好像没上战场,两人看的一头雾水,这不对啊,吴奎什么时候客气过了。
马彪偷偷叫过人打听,这才知道,原来刚才云雷爆炸的时候,第一声响过,准备冲锋的吴奎的长枪脱手,后来连响巨雷响过,吴奎就摔落马下,人事不醒,手下人吓坏了,赶忙禀报江河行。江河行也发现不对,立马叫人叫过医匠,赶快抢救。
也没什么大问题,很快抢救过来,医匠诊断为惊吓过度,江河行哭笑不得,命医匠好生照料,自己去前线去看看。
吴奎醒来之后,别人跟他说了经过,悔恨交加,连忙来请罪。赶来的马彪和李孝全要搀起他,吴奎不依,非要等江河行,他在此请罪。
不大时间,江河行安顿好俘虏就回来了。看到吴奎请罪,心里大安,看来他基本痊愈了。连忙过来搀起吴奎,拉着他进了营帐,马彪和李孝全也一起进了营帐。将其他人差遣出去,里面就剩几个人,江河行才问吴奎缘由。
吴奎这才断断续续的讲了出来,他特别怕打雷,不过还好,基本就是心惊肉跳一阵就过了,就是这一次,没想到这个云雷又响又密,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一下子控制不住自己。
吴奎后来讲起他的身世,他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刚刚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就被掠夺到乌桓。当时是他的父母被安排放羊,可没多久就生病离去了,才三四岁的孩子也没人管,天天在草原上跟羊混在一起,吃过牛羊奶,勉强留一命在。一个人在草原上,野蛮成长,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但是就是害怕雷电,他童年最多的恐怖记忆就是雷电,一批批牛羊死去,一片片山林起火,他就特别恐惧雷电,一有雷电,童年的他只得呆在一个山洞里,战战兢兢等着雷电过去。
后来长到七八岁左右,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年龄,有个姓吴的汉奴在野地里发现了他,将他带回去,继续放羊,给他起名吴奎。
前两年因为大旱灾,牛羊死的厉害,他的养父不知是担心,还是生病也过世了,他也长大成人了,继续一个人放羊,天天跟牛羊一起,还要经常跟群狼斗,也许是天生神力,也许跟狼群斗教会了他。练就一些本领,这才在战场上有所展现。
最后,吴奎再次跪地请求,立功赎罪,他要带他的独立旅去打夫余。江河行好言安慰他一番,也说道自己考虑不周,因为战事紧急,云雷的使用,没有提早准备,害的了敌人,也害了自己。最后江河行考虑一会,答应吴奎,让他们备齐10天干粮草料,备齐就开始出征。
吴奎领命而去,李孝全坐立不安,江河行笑道:“仗有你打的时候,现在天气快冷了,你们全军开始休整。夫余地盘大,一下子打不下来,本来我们也是只想给他们个教训而已。”
吴奎的独立旅,一人双马,在第二天天将拂晓之际开始向北进发。独立旅和吴奎一样,心里憋了一口气,这次战场上独立旅脸丢的太大了,不找回这口气,简直过不下去般。半天时间不到,他们已经进入夫余地界,夫余没有那么大的草原,到处是农田,吴奎可不会爱惜农田,一路上就食于敌。夫余人的村庄,也有不少人集结起来,对抗这帮长枪兵,结果只是多余的反抗罢了。连着几天,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反抗,吴奎一路只是向前冲,这一日,来到一条大河边,天空下起了细雨,吴奎安营扎寨,等待雨停,雨到晚上就停了,却开始纷纷洒洒的下起雪来。
吴奎知道不能在往前去了,在此立下营帐,作为标志,然后趁着小雪,全军回师。
等到吴奎回到城堡,才知道此地现在只有一连人马,在此警戒之用,大军已经回师显武了。连长拿出江河行的命令,命他先在此休整,等到彻底大雪封山,夫余人不可能进军之际,调回显武,接受新的编练。
夫余人已经没了队伍,要么孤单单的站在那里,犹如傻了般,不知是打还是逃,还有一堆堆的集在一起,手里的弓箭已经拉不开,刀枪似乎万般沉重,难以举起般,目光呆滞地看着骑兵马刀杀将过来。
不知道谁高喊一声:“逃啊!”仿佛得到了最高指示一样,夫余人刀枪开始丢在地上,扭过头去,再也不愿看到对面的骑兵马刀般,双脚飞奔起来,真正是恨自己少生两双腿。毕竟还是马比人快多了,李孝全先刺一个,然后右砍一个,接着向左又劈了一个。李孝全发现这个真正是宝刀,夫余人的盔甲在宝刀面前犹如豆腐般,根本经不起他大刀的劈砍,也许他不明白,他是在高速冲锋中的动作,很多是刀借马势,冲击力非凡。他手下的骑兵们,也是猛虎下山般,催动战马紧紧跟随李孝全,平举的马刀刺进一个个夫余人的盔甲。他的队形前面箭头般向前冲,后面跟随的一队队骑兵们,将西面城墙边的敌人几乎清扫一空。
马彪站在城楼看到李孝全的威风凛凛,他立马将城头的弓箭,标枪停下,再不停,就要射到自己人了。看到夫余人的兵败如山倒般的溃败,他既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又打一个胜仗,担心的是看来李孝全又要来抢自己的头功了。
马彪一声令下,全军出城,这个时候才发现就一个城门,真是麻烦。过了好长一阵,马彪的队伍才集合在城门下,这个时候才是他们的本色,长枪队,守城之际有所调整而已。各个手举长枪,高声叫嚷。城门咯吱吱的打开了,一排排长枪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咵咵的声音,长枪队已经全部出了南门——唯一的城门。
马彪师长给手下三个团长命令,能投降者不杀,减少抵抗,尽快结束战斗。看那长枪队三个团,在各自的团长带领下,团长都是骑着马,手举长枪,在前面高喊着“投降者免死”,后面的队伍一排排手举长枪,同样高呼道:“投降者免死。”
刚开始没有夫余人知道他们的敌人说些什么,一个一个在长枪刺进了胸膛,倒地不起,好在还有明白人,有一个高举双手,跪在路边,长枪再也不刺他。失败的情绪,一旦传染,犹如劲风吹过战场。
长枪队一排排手举长枪向前而去,路两边跪了满满的夫余人,双手高举,低头沉默。长枪队开始慢跑起来,咵咵的脚步声,向前而去,长枪如林,路两边的一直不敢看什么时候长枪队过完。城墙南边已经全部降服,长枪队在团长的带领下,绕向东北城墙,这里更是没有什么抵抗,有一团的长枪队,飞奔北城方向,到了一看,地上一地的夫余人尸体,其余人早已跑的没了踪影。刚好李孝全也正往东城而去,合兵一处,打扫战场。
夫余人死伤的有5000多人,所有战斗中攻城最是伤人,一座座城池都是尸体累积出来的。这其中李孝全在西城也杀的有一半左右,马彪出城后杀的人不多,基本都是俘虏。
两人相见之后,哈哈一笑,心中甚感畅快,挽手去见江河行。两人刚到江河行的营帐,发现吴奎跪在营帐的门口,伏地大哭。两人甚感奇怪,突然想起来,刚才战场上,居然吴奎缺席了,原本李孝全就是想着要压着吴奎一头的,这次吴奎被选到江河行身边,准备关键时刻用的。看来吴奎好像没上战场,两人看的一头雾水,这不对啊,吴奎什么时候客气过了。
马彪偷偷叫过人打听,这才知道,原来刚才云雷爆炸的时候,第一声响过,准备冲锋的吴奎的长枪脱手,后来连响巨雷响过,吴奎就摔落马下,人事不醒,手下人吓坏了,赶忙禀报江河行。江河行也发现不对,立马叫人叫过医匠,赶快抢救。
也没什么大问题,很快抢救过来,医匠诊断为惊吓过度,江河行哭笑不得,命医匠好生照料,自己去前线去看看。
吴奎醒来之后,别人跟他说了经过,悔恨交加,连忙来请罪。赶来的马彪和李孝全要搀起他,吴奎不依,非要等江河行,他在此请罪。
不大时间,江河行安顿好俘虏就回来了。看到吴奎请罪,心里大安,看来他基本痊愈了。连忙过来搀起吴奎,拉着他进了营帐,马彪和李孝全也一起进了营帐。将其他人差遣出去,里面就剩几个人,江河行才问吴奎缘由。
吴奎这才断断续续的讲了出来,他特别怕打雷,不过还好,基本就是心惊肉跳一阵就过了,就是这一次,没想到这个云雷又响又密,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一下子控制不住自己。
吴奎后来讲起他的身世,他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刚刚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就被掠夺到乌桓。当时是他的父母被安排放羊,可没多久就生病离去了,才三四岁的孩子也没人管,天天在草原上跟羊混在一起,吃过牛羊奶,勉强留一命在。一个人在草原上,野蛮成长,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但是就是害怕雷电,他童年最多的恐怖记忆就是雷电,一批批牛羊死去,一片片山林起火,他就特别恐惧雷电,一有雷电,童年的他只得呆在一个山洞里,战战兢兢等着雷电过去。
后来长到七八岁左右,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年龄,有个姓吴的汉奴在野地里发现了他,将他带回去,继续放羊,给他起名吴奎。
前两年因为大旱灾,牛羊死的厉害,他的养父不知是担心,还是生病也过世了,他也长大成人了,继续一个人放羊,天天跟牛羊一起,还要经常跟群狼斗,也许是天生神力,也许跟狼群斗教会了他。练就一些本领,这才在战场上有所展现。
最后,吴奎再次跪地请求,立功赎罪,他要带他的独立旅去打夫余。江河行好言安慰他一番,也说道自己考虑不周,因为战事紧急,云雷的使用,没有提早准备,害的了敌人,也害了自己。最后江河行考虑一会,答应吴奎,让他们备齐10天干粮草料,备齐就开始出征。
吴奎领命而去,李孝全坐立不安,江河行笑道:“仗有你打的时候,现在天气快冷了,你们全军开始休整。夫余地盘大,一下子打不下来,本来我们也是只想给他们个教训而已。”
吴奎的独立旅,一人双马,在第二天天将拂晓之际开始向北进发。独立旅和吴奎一样,心里憋了一口气,这次战场上独立旅脸丢的太大了,不找回这口气,简直过不下去般。半天时间不到,他们已经进入夫余地界,夫余没有那么大的草原,到处是农田,吴奎可不会爱惜农田,一路上就食于敌。夫余人的村庄,也有不少人集结起来,对抗这帮长枪兵,结果只是多余的反抗罢了。连着几天,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反抗,吴奎一路只是向前冲,这一日,来到一条大河边,天空下起了细雨,吴奎安营扎寨,等待雨停,雨到晚上就停了,却开始纷纷洒洒的下起雪来。
吴奎知道不能在往前去了,在此立下营帐,作为标志,然后趁着小雪,全军回师。
等到吴奎回到城堡,才知道此地现在只有一连人马,在此警戒之用,大军已经回师显武了。连长拿出江河行的命令,命他先在此休整,等到彻底大雪封山,夫余人不可能进军之际,调回显武,接受新的编练。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