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自来火
- 2 第二章 见太守
- 3 第三章 遇难民
- 4 第四章 羊皮纸
- 5 第五章 赵清漪
- 6 第六章 结亲事
- 7 第七章 制云雷
- 8 第八章 练兵马
- 9 第九章 首开战
- 10 第十章 新云雷
- 11 第十一章 长枪队
- 12 第十二章 骑兵队
- 13 第十三章 救汉奴
- 14 第十四章 显武城
- 15 第十五章 谁勇猛
- 16 第十六章 新兵器
- 17 第十七章 战夫余
- 18 第十八章 扫残敌
- 19 第十九章 织帆布
- 20 第二十章 造帆船
- 21 第二十一章 船模型
- 22 第二十二章 春耕忙
- 23 第二十三章 战鲜卑
- 24 第二十四章 灭夫余
- 25 第二十五章 救刘庆
- 26 第二十六章 江安北
- 27 第二十七章 铁轨车
- 28 第二十八章 进长安
- 29 第二十九章 见王莽
- 30 第三十章 见皇帝
- 31 第三十一章 教军场
- 32 第三十二章 意外客
- 33 第三十三章 归程路
- 34 第三十四章 押人质
- 35 第三十五章 战再起
- 36 第三十六章 遇突袭
- 37 第三十七章 高类利
- 38 第三十八章 云雷兵
- 39 第三十九章 追残敌
- 40 第四十章 国内城
- 41 第四十一章 高地租
- 42 第四十二章 逼敌降
- 43 第四十三章 来亲戚
- 44 第四十四章 铜火锅
- 45 第四十五章 特种兵
- 46 第四十六章 牢狱灾
- 47 第四十七章 自利性
- 48 第四十八章 观星人
- 49 第四十九章 试铁车
- 50 第五十章 指南针
- 51 第五十一章 论得失
- 52 第五十二章 盐铁威
- 53 第五十三章 新征途
- 54 第五十四章 驱敌战
- 55 第五十五章 战南湖
- 56 第五十六章 新筹划
- 57 第五十七章 两湖城
- 58 第五十八章 立商法
- 59 第五十九章 凤凰岛
- 60 第六十章 棉花种
- 61 第六十一章 阅水兵
- 62 第六十二章 新装备
- 63 第六十三章 收吴汉
- 64 第六十四章 苏隆来
- 65 第六十五章 去东郡
- 66 第六十六章 救李宾
- 67 第六十七章 东郡府
- 68 第六十八章 战流匪
- 69 第六十九章 苦周仁
- 70 第七十章 难抉择
- 71 第七十一章 新药厂
- 72 第七十二章 新学徒
- 73 第七十三章 平州府
- 74 第七十四章 新移民
- 75 第七十五章 移民路
- 76 第七十六章 新民兵
- 77 第七十七章 樊娇喜
- 78 第七十八章 新生活
- 79 第七十九章 大练兵
- 80 第八十章 聚米山
- 81 第八十一章 攻防战
- 82 第八十三章 秋收忙
- 83 第八十四章 收割机
- 84 第八十四章 贾神医
- 85 第八十五章 天理道
- 86 第八十六章 奠基石
- 87 第八十七章 废奴婢
- 88 第八十八章 广招商
- 89 第八十九章 播种机
- 90 第九十章 新制钱
- 91 第九十一章 咸鱼干
- 92 第九十二章 论形势
- 93 第九十三章 议修城
- 94 第九十四章 合江城
- 95 第九十五章 过黑河
- 96 第九十六章 见徐朗
- 97 第九十七章 新打算
- 98 第九十八章 王改候
- 99 第九十九章 做准备
- 100 第一章 五威将
- 101 第二章 码头见
- 102 第三章 初相见
- 103 第四章 新较量
- 104 第五章 宣策命
- 105 第六章 豆油张
- 106 第七章 严尤来
- 107 第八章 五均市
- 108 第九章 正确性
- 109 第十章 闻恶讯
- 110 第十一章 议方案
- 111 第十二章 初遇敌
- 112 第十三章 山口战
- 113 第十四章 前锋团
- 114 第十五章 车战威
- 115 第十六章 用飞雷
- 116 第十七章 夜袭战
- 117 第十八章 敌溃退
- 118 第十九章 左贤王
- 119 第二十章 月圆夜
- 120 第二十一章 点钢枪
- 121 第二十二章 吴奎伤
- 122 第二十三章 匈奴兵
- 123 第二十四章 约战期
- 124 第二十五章 彭仲宇
- 125 第二十六章 临大战
- 126 第二十七章 战火烈
- 127 第二十八章 长刀猛
- 128 第二十九章 全推进
- 129 第三十章 决胜机
- 130 第三十一章 要换帅
- 131 第三十二章 强将猛
- 132 第三十三章 马元帅
- 133 第三十四章 说差异
- 134 第三十五章 论文化
- 135 第三十六章 平武城
- 136 第三十七章 修城事
- 137 第三十八章 造水车
- 138 第三十九章 讲兵法
- 139 第四十章 论战争
- 140 第四十一章 彭伯海
- 141 第四十二章 做准备
- 142 第四十三章 单于庭
- 143 第四十四章 右贤王
- 144 第四十五章 夜雨急
- 145 第四十六章 当头棒
- 146 第四十七章 单于灭
- 147 第四十八章 屠宰场
- 148 第四十九章 叔侄亲
- 149 第五十章 回平州
- 150 第五十一章 物价涨
- 151 第五十二章 赵光家
- 152 第五十三章 论交易
- 153 第五十四章 官商合
- 154 第五十五章 看学校
- 155 第五十六章 补薪水
- 156 第五十七章 徐闻事
- 157 第五十八章 早铺路
- 158 第五十九章 新商机
- 159 第六十章 南阳人
- 160 第六十一章 进军营
- 161 第六十二章 肃慎人
- 162 第六十三章 低成本
- 163 第六十四章 雪中行
- 164 第六十五章 访李轶
- 165 第六十六章 新航道
- 166 第六十七章 泉州港
- 167 第六十八章 严尤谏
- 168 第六十九章 行路人
- 169 第七十章 谈论盐
- 170 第七十一章 事败露
- 171 第七十二章 畏天命
- 172 第七十三章 告缗令
- 173 第七十四章 自治会
- 174 第七十五章 要平等
- 175 第七十六章 敬上天
- 176 第七十七章 长远事
- 177 第七十八章 去京城
- 178 第七十九章 听天意
- 179 第八十章 做见证
- 180 第八十一章 雍奴岛
- 181 第八十二章 徐夫子
- 182 第八十三章 谈周公
- 183 第八十四章 钱惹祸
- 184 第八十五章 太守府
- 185 第八十六章 换算率
- 186 第八十七章 访严尤
- 187 第八十八章 书信来
- 188 第八十九章 河决口
- 189 第九十章 议救灾
- 190 第九十一章 议线路
- 191 第九十二章 羞涩郎
- 192 第九十三章 遭遇敌
- 193 第九十四章 巨野泽
- 194 第九十五章 遇流民
- 195 第九十六章 救病人
- 196 第九十七章 小动员
- 197 第九十八章 黄河水
- 198 第九十九章 故人来
- 199 第一百章 遇匪徒
- 200 第一百零一章 孤儿事
- 201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 202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 203 第一百零四章 孤独者
- 204 第一百零五章 马车事
- 205 第一百零六章 论正宗
- 206 第一百零七章 争论车
- 207 第一百零八章 见奇书
- 208 第一百零九章 解周礼
- 209 第一百一十章 猜作者
- 2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 211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 2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 213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高鹏
- 214 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鹏怨
- 215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鹏妻
- 216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背司市
- 217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来推演
- 218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邑来
- 219 第一百二十章 新交易
- 22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治水策
- 221 第一百二十二章 贾让策
- 222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下策
- 22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进宫
- 22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乐宫
- 225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政君
- 22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司马
- 227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运粮难
- 228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争论起
- 229 第一百三十章 再读书
- 230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政府
- 23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 232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 233 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世才
- 23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玄经
- 23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拓者
- 2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抢点心
- 237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生意
- 23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阳事
- 239 第一百四十章 惊天地
- 2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抢盐了
- 2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茅土
- 24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贡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章 羊皮纸
第四章 羊皮纸
回到张家庄,安顿好之后。江河行去找张凯,询问他羊皮收购之情况,一进张凯院子,发现非常热闹。有一人有些像张凯,正站在园中和张凯之子张原闲聊。张原对那人道:“二叔,这就是江先生。”
原来此人就是张凯的二弟张捷,前些时候江河行住的就是他的院子。
张捷快步走到江河行面前,深施一礼道:“张捷见过江先生,小侄原儿蒙先生搭救,家兄一家蒙先生惠顾良多,在下谢过了。”
“张先生,客气了,其实感谢的应该是我。刚来时一文不名,若非张凯大哥一家多多照顾,恐怕我现在不知流落到哪儿呢。”
“二弟啊,江先生,你们这些人就是麻烦,都自家兄弟,还谢来谢去的,客气的都成外人了。”张凯从屋里走了出来,边走边说道“今天我们好好喝酒,也跟张捷接风,有什么话酒桌上说好了。”
三人哈哈大笑,江河行和张捷手一起携手进屋。
酒过三巡,张捷就问道:“江先生,听我大哥说,你要买羊皮。为此,大哥特地托人叫我回来。不知先生所需量多大,我好有个准备。”
“现在还没开始,销量打开估计也要一段时间,新东西大家也要一个适应过程,估计要个半年左右时间,需求量就会大起来。初期我打算先买1000张左右,试一下效果。以后的需求我估计会很大,至于多大,现在不太好讲。我想最少一年几万张羊皮是需要的。不过再有半个月,我打算就开始生产了,不知二哥这段时间内可否买够1000张。”
听江河行认真的回答,张捷心里有了底,看起来江河行不是空口说大话的人,以后自己就是专门收购羊皮,这个生意也不得了啊。不过第一次合作,还是要做的漂亮才好,以后才会有大的合作。
想到这里,心里有了计较,便问道:“江先生,现在羊皮收购120钱一张,不知张先生厂里打算出什么价格大批收购呢。”
“收购价120钱,我这里就要出150钱,我比你收购价高出四分之一,你看如何?”
“看起来利润不高,不过这个是周转的生意,要的就是周转速度。一张羊皮有10钱净利就是好生意了。这个生意我接了。”
张凯毕竟没做过什么生意,听的一头雾水,一方面是亲弟弟,一方面是好友合作伙伴。他不知道这个价格谁会吃亏。
江河行看着张凯,大致知道你担心什么:“大哥,你管进货,只管羊皮好不好,不管价格,不要说150钱,就是120钱我们收购,他们这帮人也能赚到钱,不要为他们担心好了。我出这个价格主要是为卖羊皮的考虑的。以后做的久你就明白了”
张凯越发迷茫起来,张捷犹如遇到知己般看着江河行“江先生,你以前做过这些生意吗,怎么这么门清呢。知我者,江先生也。”
酒吃的很开心,江河行确认张捷是适合的人。便取了5斤金做为定金,交给张捷,剩下的10金,待羊皮运到无误后再付清。
冬小麦完全种好了,郑三来到纸厂汇报工作,这是郑三第二次到这里了,刚好也是第一批试验纸张做好的日子。在江河行的桌面上,摆着几张土黄色的纸张,被切割成整整齐齐长方形,摞在一起。
“郑三啊,你看看,这个写字怎么样,做书如何?”
“做书极好,不过看起来不便宜吧,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
“有见识,一张羊皮能做四张纸{A4大小},一张纸不卖个150钱,就不划算了。郑三啊,你们那群人中,可还有识文断字的人吗?”
“有不少呢,其中有几个相当不错,以前家境也是好的,这次遭灾,家也被人抢了,只能和我们一样逃难了。”
“哦,你找几个合适的我认识下,再挑个年龄大些的,有威望的,在田地那边看着。你以后就在纸厂这边,先熟悉起来,以后你就管起来。我们这个活可是又脏又累的,工人们住的地方,不能太差。我都交给你了,好好办。”
郑三点头称是,但犹豫看着江河行,有些欲言又止。
江河行问道:“郑三,有什么事情直接说,能帮的我一定帮你。”
郑三说起他们一起来的家人,不少人家路上因为遇到乱匪,被冲散了,再也没有找到,现在自己安顿下来,他想让他二儿子带着人去来的路上找找。江河行答应了,并给了他们足够的钱,让他们安心寻找。
江河行安排好郑三,拿了10张做好的纸张,赶去县里去找刘县令了。
刘县令拿过纸张端详了一番,扭头问道:“此物何用?”
“若是在此上面两面书写,做成书,学富五车恐怕不易了吧,呵呵。”江河行揶揄刘县令道,“以后怕是刀笔吏,无下刀之处了,我们一起做此大事,你看如何?”
“哈哈,无处下刀怕是难不住他们,他们有笔怕是一样如刀犀利啊。”一边说着,一边在羊皮纸上书写,字体大小如同蝇头小楷般,不过他写的好像是隶书。
写完之后,刘县令看看羊皮纸,感觉效果不错。转头问江河行:“先生此来怕不只是让我见见这纸的。此物一出,大利天下。先生可是想进献朝廷的?”
这什么人啊,什么好东西都要进献朝廷。江河行说道:“我想做这个生意,以后卖纸糊口。此物推广开来,多少人将受益啊。只是推广第一步,有些难。我想刘县令推广石磨,造福于人。纸张推广百倍于石磨推广,想此为天下人造福之事,刘县令不肯列于人后吧。”
“石磨是个好东西,可还有人只肯吃麦饭,不想吃面食,看来推广也要个过程啊。你这个纸怎么推广法?”
“这个很简单,县令只需拿钱来买一些,以后给太守或其他同僚书信来往,用此纸张就可,还有给朝廷的奏章用此纸张即可。”
“这个价格多少?”
“一张纸150钱。先买者优惠120钱即可。”
刘县令听到这里,手一哆嗦。“这个也太贵了,平民之家如何用的起,中等之家一年收入万钱已是好收成。在整个代郡,用的起你这个纸的估计不到百家。”
“我目标本不是平民之用,先有钱人用起来就好了,至少大家免去竹简之苦。”
刘县令发现江河行已经快成奸商了,前面讲那么多什么为民造福的大话,目标只有想赚钱而已。他原本也想再次为民造福,好好帮帮这个“共和国”来的朋友,可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快就钻钱眼里了,看来圣人的教导他是一点都不知道。也是,共和元年的时候,孔子都还没有呢,怪不得他满脑子奸商思想。可前面人家毕竟帮过他大忙,思虑良久,他也为江河行出个主意。刘县令建议江河行找人用纸写成书,争取送到长安,那里才是用的起的地方。
刘县令的主意虽好,可不是一下子能成。江河行无奈,只好先行回去。
天气有点冷了,草木萧瑟,枯黄一片。江河行想来这里应经两个多月了吧,总觉得少点什么。这几天一直培训那帮难民了,本来工序都是很简单的,他们接受起来这个难啊,讲课的江河行差点跳起来打人了。每个人只学一点点,只是自己的工序而已。还有人居然看到熟石灰当成面粉,差点出事故。就郑三还不错,只是略通而已,不过也算很好了,毕竟时日尚短。原来还担心这技术被外人窃取,看来不是专业人士,别说窃取,解释都要半天。熟石灰是自己招人在山里烧的,光这个东西,大家都整不明白。哎,也许时代差距吧。
这两天闲暇下来,感觉自己忙来忙去,连个自己的窝都没有,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现在手里还那么多钱,房子今年是建不成了,先住在厂里再说吧。看来总要把钱流动起来,不然放在那里也是巨大的浪费。做事要靠人的,可人呢?
“郑三!郑三!”
听到江河行喊他,他飞一般跑过来,“我让你找的人呢,这两天一忙,我都忘了,你小子也不吭一声。”江河行质问道。
看江河行脸色铁青,郑三心里打鼓道:“人是找好了,你从县城一回来,天天让学羊皮纸。我以为你是准备让我们学好之后再和他们几个见面呢。另外,再找几个会纺纱和织布的,我要事情安排。”
他这个厂子位于张家庄和他田地中间,按现在的距离基本各有一千米左右。约有一个小时左右时间,人都到了。六个男的,五个女的。男的都是短发,女的都包了头巾。看气色都还好,至少最近能吃饱了,一个个又焕发了精神。
看到江河行,他们都要下跪,江河行赶忙拦住,时间都耽误这些礼节上了。看江河行不让大家跪,一个个低着头,几个女的还手搓衣角,看来郑三选的精英有点不适应自己的要求。
他让几个女的进屋,拿出自己的帆布包,和以前穿的牛仔裤,让大家先看着。交代完自己就出来了,免的别人不自在。
郑三一一介绍他推荐的人,年纪最大的那个看起来和郑三差不多,虽是短发,已经看出不少白发,叫何鸣。看起来是个憨厚的人,据说是个种地的老把式。江河行简单问他几句,发现是不错的人,管地里那一摊绝对没问题。
还有个稍微小一些的,穿着女人的衣服,叫赵光。赵光是个教书的,脾气极好,能写一笔好字。
有两兄弟一起的,叫分别卢信、卢义。最后还有两个都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一个叫李孝全,一个叫马彪。李孝全长的很是精壮,虽然前期饿的不轻,看起来恢复的差不多了,叫做李孝全。李孝全据说力量极大,饭量也是极大,以前在家里的时候都吃不饱,此人不光读书识字,还能骑马射箭,上次安排住宿盖的跟军营一样就是他的主意。马彪也是身高体壮之人,面色黝黑。
江河行暂安排赵光在厂里做文书,负责誊写记录之事。卢信、卢义都是读书人,先回去教小孩子读书识字,回头统一安排。
最后江河行笑笑看看李孝全:“听说你老是吃不饱,现在能吃饱了吗?”李孝全不安的看看郑三,慌张地说道:“吃的饱,吃的饱。”江河行知道他肯定没怎么吃饱过,毕竟粮食是按正常人发的,有种人能吃几个人的分量,就算郑三照顾也吃不饱。
“李孝全,马彪,你们做厂里的保安,晚上轮流巡夜,看好厂里安全,发粮食加倍。”
李孝全高兴的只想蹦,看郑三瞪他一下,他老老实实地听候安排。马彪一直只是点头。
原来此人就是张凯的二弟张捷,前些时候江河行住的就是他的院子。
张捷快步走到江河行面前,深施一礼道:“张捷见过江先生,小侄原儿蒙先生搭救,家兄一家蒙先生惠顾良多,在下谢过了。”
“张先生,客气了,其实感谢的应该是我。刚来时一文不名,若非张凯大哥一家多多照顾,恐怕我现在不知流落到哪儿呢。”
“二弟啊,江先生,你们这些人就是麻烦,都自家兄弟,还谢来谢去的,客气的都成外人了。”张凯从屋里走了出来,边走边说道“今天我们好好喝酒,也跟张捷接风,有什么话酒桌上说好了。”
三人哈哈大笑,江河行和张捷手一起携手进屋。
酒过三巡,张捷就问道:“江先生,听我大哥说,你要买羊皮。为此,大哥特地托人叫我回来。不知先生所需量多大,我好有个准备。”
“现在还没开始,销量打开估计也要一段时间,新东西大家也要一个适应过程,估计要个半年左右时间,需求量就会大起来。初期我打算先买1000张左右,试一下效果。以后的需求我估计会很大,至于多大,现在不太好讲。我想最少一年几万张羊皮是需要的。不过再有半个月,我打算就开始生产了,不知二哥这段时间内可否买够1000张。”
听江河行认真的回答,张捷心里有了底,看起来江河行不是空口说大话的人,以后自己就是专门收购羊皮,这个生意也不得了啊。不过第一次合作,还是要做的漂亮才好,以后才会有大的合作。
想到这里,心里有了计较,便问道:“江先生,现在羊皮收购120钱一张,不知张先生厂里打算出什么价格大批收购呢。”
“收购价120钱,我这里就要出150钱,我比你收购价高出四分之一,你看如何?”
“看起来利润不高,不过这个是周转的生意,要的就是周转速度。一张羊皮有10钱净利就是好生意了。这个生意我接了。”
张凯毕竟没做过什么生意,听的一头雾水,一方面是亲弟弟,一方面是好友合作伙伴。他不知道这个价格谁会吃亏。
江河行看着张凯,大致知道你担心什么:“大哥,你管进货,只管羊皮好不好,不管价格,不要说150钱,就是120钱我们收购,他们这帮人也能赚到钱,不要为他们担心好了。我出这个价格主要是为卖羊皮的考虑的。以后做的久你就明白了”
张凯越发迷茫起来,张捷犹如遇到知己般看着江河行“江先生,你以前做过这些生意吗,怎么这么门清呢。知我者,江先生也。”
酒吃的很开心,江河行确认张捷是适合的人。便取了5斤金做为定金,交给张捷,剩下的10金,待羊皮运到无误后再付清。
冬小麦完全种好了,郑三来到纸厂汇报工作,这是郑三第二次到这里了,刚好也是第一批试验纸张做好的日子。在江河行的桌面上,摆着几张土黄色的纸张,被切割成整整齐齐长方形,摞在一起。
“郑三啊,你看看,这个写字怎么样,做书如何?”
“做书极好,不过看起来不便宜吧,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
“有见识,一张羊皮能做四张纸{A4大小},一张纸不卖个150钱,就不划算了。郑三啊,你们那群人中,可还有识文断字的人吗?”
“有不少呢,其中有几个相当不错,以前家境也是好的,这次遭灾,家也被人抢了,只能和我们一样逃难了。”
“哦,你找几个合适的我认识下,再挑个年龄大些的,有威望的,在田地那边看着。你以后就在纸厂这边,先熟悉起来,以后你就管起来。我们这个活可是又脏又累的,工人们住的地方,不能太差。我都交给你了,好好办。”
郑三点头称是,但犹豫看着江河行,有些欲言又止。
江河行问道:“郑三,有什么事情直接说,能帮的我一定帮你。”
郑三说起他们一起来的家人,不少人家路上因为遇到乱匪,被冲散了,再也没有找到,现在自己安顿下来,他想让他二儿子带着人去来的路上找找。江河行答应了,并给了他们足够的钱,让他们安心寻找。
江河行安排好郑三,拿了10张做好的纸张,赶去县里去找刘县令了。
刘县令拿过纸张端详了一番,扭头问道:“此物何用?”
“若是在此上面两面书写,做成书,学富五车恐怕不易了吧,呵呵。”江河行揶揄刘县令道,“以后怕是刀笔吏,无下刀之处了,我们一起做此大事,你看如何?”
“哈哈,无处下刀怕是难不住他们,他们有笔怕是一样如刀犀利啊。”一边说着,一边在羊皮纸上书写,字体大小如同蝇头小楷般,不过他写的好像是隶书。
写完之后,刘县令看看羊皮纸,感觉效果不错。转头问江河行:“先生此来怕不只是让我见见这纸的。此物一出,大利天下。先生可是想进献朝廷的?”
这什么人啊,什么好东西都要进献朝廷。江河行说道:“我想做这个生意,以后卖纸糊口。此物推广开来,多少人将受益啊。只是推广第一步,有些难。我想刘县令推广石磨,造福于人。纸张推广百倍于石磨推广,想此为天下人造福之事,刘县令不肯列于人后吧。”
“石磨是个好东西,可还有人只肯吃麦饭,不想吃面食,看来推广也要个过程啊。你这个纸怎么推广法?”
“这个很简单,县令只需拿钱来买一些,以后给太守或其他同僚书信来往,用此纸张就可,还有给朝廷的奏章用此纸张即可。”
“这个价格多少?”
“一张纸150钱。先买者优惠120钱即可。”
刘县令听到这里,手一哆嗦。“这个也太贵了,平民之家如何用的起,中等之家一年收入万钱已是好收成。在整个代郡,用的起你这个纸的估计不到百家。”
“我目标本不是平民之用,先有钱人用起来就好了,至少大家免去竹简之苦。”
刘县令发现江河行已经快成奸商了,前面讲那么多什么为民造福的大话,目标只有想赚钱而已。他原本也想再次为民造福,好好帮帮这个“共和国”来的朋友,可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快就钻钱眼里了,看来圣人的教导他是一点都不知道。也是,共和元年的时候,孔子都还没有呢,怪不得他满脑子奸商思想。可前面人家毕竟帮过他大忙,思虑良久,他也为江河行出个主意。刘县令建议江河行找人用纸写成书,争取送到长安,那里才是用的起的地方。
刘县令的主意虽好,可不是一下子能成。江河行无奈,只好先行回去。
天气有点冷了,草木萧瑟,枯黄一片。江河行想来这里应经两个多月了吧,总觉得少点什么。这几天一直培训那帮难民了,本来工序都是很简单的,他们接受起来这个难啊,讲课的江河行差点跳起来打人了。每个人只学一点点,只是自己的工序而已。还有人居然看到熟石灰当成面粉,差点出事故。就郑三还不错,只是略通而已,不过也算很好了,毕竟时日尚短。原来还担心这技术被外人窃取,看来不是专业人士,别说窃取,解释都要半天。熟石灰是自己招人在山里烧的,光这个东西,大家都整不明白。哎,也许时代差距吧。
这两天闲暇下来,感觉自己忙来忙去,连个自己的窝都没有,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现在手里还那么多钱,房子今年是建不成了,先住在厂里再说吧。看来总要把钱流动起来,不然放在那里也是巨大的浪费。做事要靠人的,可人呢?
“郑三!郑三!”
听到江河行喊他,他飞一般跑过来,“我让你找的人呢,这两天一忙,我都忘了,你小子也不吭一声。”江河行质问道。
看江河行脸色铁青,郑三心里打鼓道:“人是找好了,你从县城一回来,天天让学羊皮纸。我以为你是准备让我们学好之后再和他们几个见面呢。另外,再找几个会纺纱和织布的,我要事情安排。”
他这个厂子位于张家庄和他田地中间,按现在的距离基本各有一千米左右。约有一个小时左右时间,人都到了。六个男的,五个女的。男的都是短发,女的都包了头巾。看气色都还好,至少最近能吃饱了,一个个又焕发了精神。
看到江河行,他们都要下跪,江河行赶忙拦住,时间都耽误这些礼节上了。看江河行不让大家跪,一个个低着头,几个女的还手搓衣角,看来郑三选的精英有点不适应自己的要求。
他让几个女的进屋,拿出自己的帆布包,和以前穿的牛仔裤,让大家先看着。交代完自己就出来了,免的别人不自在。
郑三一一介绍他推荐的人,年纪最大的那个看起来和郑三差不多,虽是短发,已经看出不少白发,叫何鸣。看起来是个憨厚的人,据说是个种地的老把式。江河行简单问他几句,发现是不错的人,管地里那一摊绝对没问题。
还有个稍微小一些的,穿着女人的衣服,叫赵光。赵光是个教书的,脾气极好,能写一笔好字。
有两兄弟一起的,叫分别卢信、卢义。最后还有两个都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一个叫李孝全,一个叫马彪。李孝全长的很是精壮,虽然前期饿的不轻,看起来恢复的差不多了,叫做李孝全。李孝全据说力量极大,饭量也是极大,以前在家里的时候都吃不饱,此人不光读书识字,还能骑马射箭,上次安排住宿盖的跟军营一样就是他的主意。马彪也是身高体壮之人,面色黝黑。
江河行暂安排赵光在厂里做文书,负责誊写记录之事。卢信、卢义都是读书人,先回去教小孩子读书识字,回头统一安排。
最后江河行笑笑看看李孝全:“听说你老是吃不饱,现在能吃饱了吗?”李孝全不安的看看郑三,慌张地说道:“吃的饱,吃的饱。”江河行知道他肯定没怎么吃饱过,毕竟粮食是按正常人发的,有种人能吃几个人的分量,就算郑三照顾也吃不饱。
“李孝全,马彪,你们做厂里的保安,晚上轮流巡夜,看好厂里安全,发粮食加倍。”
李孝全高兴的只想蹦,看郑三瞪他一下,他老老实实地听候安排。马彪一直只是点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