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94 第293章 我本汉家女
- 295 第294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第五卷完)
- 296 第295章 战争使者
- 297 第296章 属国过居延
- 298 第297章 军门频纳受降书
- 299 第298章 黑戈壁
- 300 第299章 性质极其恶劣
- 301 第300章 右贤王庭
- 302 第301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
- 303 第302章 先打孩子
- 304 第303章 黄昏饮马傍交河
- 305 第304章 只要肯攀登
- 306 第305章 收刀
- 307 第306章 搂草打兔子
- 308 第307章 正议灭乌孙
- 309 第308章 背叛
- 310 第309章 家园
- 311 第310章 乌孙归去不称王
- 312 第311章 疯狂?
- 313 第312章 只有魔法能打败魔法!
- 314 第313章 为善除恶,唯光明故
- 315 第314章 潜伏
- 316 第315章 守闾者不内
- 317 第316章 此生无悔
- 318 第317章 被杀的觉悟
- 319 第318章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 320 第319章 一千个太阳
- 321 第320章 日落
- 322 第321章 选择希望
- 323 第322章 黎明
- 324 第323章 怒火燎原
- 325 第324章 一万年来谁著史
- 326 第325章 西凉铁锤
- 327 第326章 王对王
- 328 第327章 短小
- 329 第328章 太后称制
- 330 第329章 万王之王
- 331 第330章 我上我也行
- 332 第331章 猪撞树上了
- 333 第332章 李广无功缘数奇?
- 334 第333章 今天的风儿好喧嚣
- 335 第334章 七战七捷
- 336 第335章 北庭
- 337 第336章 疯狂试探
- 338 第337章 欲加之罪
- 339 第338章 抄呗
- 340 第339章 国家昏乱有忠臣
- 341 第340章 吞金兽
- 342 第341章 一个幽灵
- 343 第342章 伊尹
- 344 第343章 废立
- 345 第344章 七十二天的皇帝
- 346 第345章 摔!
- 347 第346章 太难了
- 348 第347章 壮士长歌入汉关
- 349 第348章 辈分不能乱
- 350 第349章 冠军!
- 351 第350章 只候功成朝北阙
- 352 第351章 挽尊
- 353 第352章 设使国家无有孤
- 354 第353章 友邦惊诧
- 355 第354章 因所征以名将军
- 356 第355章 世界是你们的(第六卷完)
- 357 第356章 罪恶王冠
- 358 第357章 大汉农业不发达
- 359 第358章 亩产又是一万八
- 360 第359章 主父直须食五鼎
- 361 第360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 362 第361章 国家养猪百年
- 363 第362章 盗墓笔记
- 364 第363章 当然是选择原谅他
- 365 第364章 代汉者当涂高
- 366 第365章 大礼
- 367 第366章 匈奴不灭
- 368 第367章 外戚
- 369 第368章 都是大将军逼的
- 370 第369章 白雪歌送傅都护归京
- 371 第370章 全西域一盘棋
- 372 第371章 要想富先修路
- 373 第372章 小长安
- 374 第373章 取经
- 375 第374章 精绝古城
- 376 第375章 玉出昆冈
- 377 第376章 《都护王问经》
- 378 第377章 冰山上的来客
- 379 第378章 女翕侯
- 380 第379章 碎叶城西秋月团
- 381 第380章 刘询
- 382 第381章 除恶
- 383 第382章 我是大哥大
- 384 第383章 职业病犯了
- 385 第384章 黑衣
- 386 第385章 从此葡萄入汉家
- 387 第386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
- 388 第387章 众生皆苦
- 389 第388章 绿了绿了
- 390 第389章 达坂城的姑娘
- 391 第390章 最近新进了一批汉式装备
- 392 第391章 武能越塔送人头
- 393 第392章 自干汉
- 394 第393章 菜鸡互啄
- 395 第394章 不可战胜
- 396 第395章 关白
- 397 第396章 殉情
- 398 第397章 藏剑
- 399 第398章 小棉袄
- 400 第399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 401 第400章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 402 第401章 国家大事
- 403 第402章 时代的一片雪
- 404 第403章 我的阿勒泰
- 405 第404章 匈联解体
- 406 第405章 葡萄架子倒了
- 407 第406章 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 408 第407章 批评与自我批评
- 409 第408章 铜锣湾只能有一个月氏!
- 410 第409章 舐犊情深
- 411 第410章 下贱
- 412 第411章 豫章故郡
- 413 第412章 江西老表
- 414 第413章 本始五年
- 415 第414章 介子弃觚
- 416 第415章 二进宫
- 417 第416章 我做大你做小
- 418 第417章 不入虎穴
- 419 第418章 汉军不满万
- 420 第419章 逐鹿
- 421 第420章 登临
- 422 第421章 归期
- 423 第422章 父辈的旗帜
- 424 第423章 加大力度
- 425 第424章 入关,入关!
- 426 第425章 匹马入长安
- 427 第426章 与尔万户侯
- 428 第427章 三光日月星
- 429 第428章 公今阔步蹑中朝
- 430 第429章 我在东北玩泥巴
- 431 第430章 天问
- 432 第431章 大汉明月
- 433 第432章 今年下半年
- 434 第433章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 435 第434章 不负韵华
- 436 第435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
- 437 第436章 大司马大将军
- 438 第437章 在滔滔的长河中
- 439 第438章 在绵绵的山脉里(第七卷完)
- 440 第439章 是福不是霍
- 441 第440章 专业团队
- 442 第441章 抬棺
- 443 第442章 刘与霍共天下
- 444 第443章 高产似母猪
- 445 第444章 要多想
- 446 第445章 我把你当兄弟
- 447 第446章 七月流火
- 448 第447章 遥见飞尘入建章
- 449 第448章 鼎食诸公尽鼎烹
- 450 第449章 我有一剑(上)
- 451 第450章 我有一剑(下)
- 452 第451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
- 453 第452章 黄巾军
- 454 第453章 未央宫流血夜
- 455 第454章 故剑情深
- 456 第455章 佳人再难得
- 457 第456章 大司马
- 458 第457章 埋葬过去
- 459 第458章 霍氏孤儿
- 460 第459章 太子太傅
- 461 第460章 吾爱吾师
- 462 第461章 西园八校
- 463 第462章 提封万里积跬步
- 464 第463章 浑天
- 465 第464章 是圆不是方
- 466 第465章 阿贺
- 467 第466章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 468 第467章 昏
- 469 第468章 结大汉之欢心
- 470 第469章 攻守易形了
- 471 第470章 战忽
- 472 第471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
- 473 第472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474 第473章 炼金术士刘更生
- 475 第474章 基建
- 476 第475章 此子断不可留
- 477 第476章 汉匈一家
- 478 第477章 大规模杀伤性
- 479 第478章 胡无百年之运
- 480 第479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 481 第480章 持节云中
- 482 第481章 谁寄锦书来
- 483 第482章 胡无人
- 484 第483章 绝幕
- 485 第484章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 486 第485章 曲线救匈奴
- 487 第486章 再封狼居胥
- 488 第487章 骆驼礨峞垂玄熊
- 489 第488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 490 第489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
- 491 第490章 矛盾
- 492 第491章 铁在烧
- 493 第492章 汉家多英杰
- 494 第493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495 第494章 洪流
- 496 第495章 旌旗十万斩阎罗
- 497 第496章 过河卒
- 498 第497章 破阵子
- 499 第498章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500 第499章 愿斩单于首!
- 501 第500章 壮士凯歌归
- 502 第501章 食尽鸟投林
- 503 第502章 二柄
- 504 第503章 郊迎
- 505 第504章 头悬北阙
- 506 第505章 骠骑
- 507 第506章 侠客行
- 508 第507章 洗足
- 509 第508章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510 第509章 天亮了(第八卷完)
- 511 第510章 五年后
- 512 第511章 南海使君今北海
- 513 第512章 汉罗
- 514 第513章 我的前半生
- 515 第514章 皇帝轮流做
- 516 第515章 但这一切值得吗?
- 517 第516章 正统
- 518 第517章 历史使命
- 519 第518章 我方刘更生请求出战
- 520 第519章 百花齐放
- 521 第520章 权变
- 522 第521章 标准答案
- 523 第522章 相互伤害啊
- 524 第523章 圣人
- 525 第524章 什么,我大秦亡了?
- 526 第525章 小心地滑
- 527 第526章 老子
- 528 第527章 等价交换
- 529 第528章 大吉大利
- 530 第529章 五星出东方
- 531 第530章 太白
- 532 第531章 萝卜
- 533 第532章 遗言
- 534 第533章 姑父
- 535 第534章 万里长征人未还
- 536 第535章 故乡
- 537 第536章 西出阳关
- 538 第537章 淘玉热
- 539 第538章 假虞灭虢
- 540 第539章 希腊人
- 541 第540章 纵横
- 542 第541章 这谁顶得住啊
- 543 第542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544 第543章 最遥远的亚历山大里亚
- 545 第544章 撒马尔罕的金桃
- 546 第545章 副王
- 547 第546章 楚主
- 548 第547章 打印
- 549 第548章 虽远必诛(第九卷完)
- 550 第549章 身毒都护府
- 551 第550章 武功爵(换回第三人称了)
- 552 第551章 金轮法王
- 553 第552章 海军马鹿
- 554 第553章 太师进京
- 555 第554章 女王
- 556 第555章 荷鲁斯之眼
- 557 第556章 不装了
- 558 第557章 胖虎
- 559 第558章 十年了,十年!
- 560 第559章 让学者和驴子走中间
- 561 第560章 埃及艳后
- 562 第561章 一个纯粹的人
- 563 第562章 交易
- 564 第563章 文明
- 565 第564章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 566 第565章 宙斯之雷霆
- 567 第566章 为往圣继绝学
- 568 第567章 大秦摄政
- 569 第568章 凯撒
- 570 第569章 天将雄师
- 571 第570章 时代变了
- 572 第571章 还我军团!
- 573 第572章 征服者的终点
- 574 第573章 千百年后谁又会记得谁?
- 575 第574章 请君暂上麒麟阁
- 576 第575章 汉阙(大结局)
- 577 完本感言与答疑解惑
- 578 番外1:阿贺
- 579 新书,来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303章 黄昏饮马傍交河
第303章 黄昏饮马傍交河
车师旧称“姑师”,本是塞种后裔,一百多年前游牧于罗布泊东岸,随着月氏、乌孙的迁徙也受到波及,遂北迁越过大沙海,占据了这片天山南麓炎热低洼的土地,开始定居下来。
所以车师人容貌习俗与同为塞种后裔的焉耆等邦颇似,皆是图兰人种,普通臣民半农半牧,穿的是毡衣毡帽,只因地域炎热,也有不少穿罗布麻的。
但其国内贵族上层,最钟爱的还是来自大汉轻薄凉爽的丝绸,贵人、王子着颜色较素的绢衣,唯独老迈的车师王最显眼,一身绛紫色蟠纹嵌对凤立人兽面绮服。
从他们的位置,能将交河一览无遗,它在西域,在全天下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此城不是按照一般城池那样,用砖瓦土石垒起,而是在这块位于两河中间的岛屿台地上,由车师先民们,用简陋的工具,一寸一寸向地下硬掏出来的!
若非亲眼所见,难以想象它的模样。祭坛、王宫、城门、民舍的墙体基本为厚厚的生土墙,特别是街巷,狭长而幽深,像蜿蜒曲折的战壕。一代又一代,就这样不停地掏挖雕琢,生生把交河打造成一个巨大的黄土雕塑。
它与大地连成一体,坚固到两千年的风雨冲刷,都无法将其摧毁,长安已经建起又消失数次,交河却能保持原样,遗留到后世。
作为交河的主人,车师王自然是骄傲的,左右簇拥的奴仆努力伸手,让蒲伞能为王遮阳,好让他站到高台上观察汉军动向这一小会功夫,也不至于额头冒汗。
眼下已近正午,空气十分闷热,车师王看到,扎营一夜休憩后,汉军一前一后两支队伍皆已抵达交河城外——也就是隔着两条又宽又深的河谷,在对面的数百步外的土垣干瞪眼,共有近万之众,这已经比交河城中六七千居民更多了。
却见汉军陆续下到了河谷里,一军对着河对岸的东门,一军对着已经砍断木索桥的西南门,还有大嗓门的译者,用车师和汉话大声呼唤,要车师王出去迎接他们的将军。
车师王则让译长回应,说交河以北的石城里有些粮食,是专门给大汉天兵留的,请汉军笑纳后离开,但城恐怕不能开,因为车师人正在祭祀白山神。
话是传出去了,但汉军却没有要走的意思,反而警告车师,再不开城相迎,便要自己登门拜访了!
“王,大汉可不像匈奴诸王,能用一点食物就轻易打发。”
穿着一身素白绢衣的贵人苏犹下拜,将头触到地面上:“还是应该派人相迎汉使入城款待解释,勿要得罪大国啊。”
二三十年前,车师就因为夹在汉匈之间常遇战火,后来汉军退走十余年,而匈奴右贤王直接派了四千骑来车师,效仿汉军屯田积谷,保证了几年前右部对西域的用兵。
近年来大汉开始重返西域,并且离车师越来越近,终于到兵临城下这一天,而匈奴田卒闻讯惊走。在苏犹看来,以小邦事大国,伺候不好哪边都不行。
然而车师王最信赖的王子乌贵却不这么看,这老车师王有二子,长子军宿乃是焉耆外孙,匈奴屯田之兵撤走时,将他也带走为质,而二王子乌贵乃匈奴妇所生,天然亲近匈奴,低声对车师王道:
“若是迎了,等汉人撤走,右王的使者再来,车师又要被教训了,汉军要来趟车师可不易,要跨越大沙海,十年能路过一次便不错,可匈奴,却是年年都能从白山以北南下。”
更何况,交河内还有五百匈奴人,说是协助车师抵御汉军,其实也有监视的意味。
车师王颔首,比起汉军,他还是更怕匈奴多一些,僻壤小王也不可能有汉朝中枢官员的全局意识,更不了解汉军经营西域的决心,只想像打发右地那些过来敲诈的部落一样,随便一点粮秣请他们走。
但毕竟汉军人数颇多,回到冬暖夏凉的王宫中,老车师王遂端着葡萄酒,慢悠悠说起自己的经验来。
“我做王二十多年,一共三次遇到过汉军围交河。”
约是三十年前,汉军首次兵临交河时,车师王还是王子,敌人有乌泱泱数万吧。只是太过乏食,只随便围了围,车师投降就撤兵了,他们一走,车师又一转头继续投入匈奴怀抱。
二十年前,汉朝则是派遣一个匈奴降王,将楼兰国兵击车师。楼兰是车师的老邻居,有多少斤两彼此还不清楚?这次连假意投降都不想,匈奴遣右贤王将数万骑救之,汉兵不利,引去。
最后一次是十六年前,汉军去攻击匈奴的大军路过车师以北,又让一将带着楼兰、尉犁、危须凡六国兵击车师,这次人看着多点,车师王遂主动降服,臣属于汉,但汉军仍无法留一兵一卒在车师,很快就撤离了西域。
一百年了,不管是匈奴的马王还是汉朝的将军,都无人能真正攻破这易守难攻的绝地。
“这次的人数,只与第二次差不多,远不如第一、第三次,不必惊慌。”
车师王安慰手下的领主们,骄傲地举起了葡萄酒:“龟兹国都延城号称西域最大的城郭,永不陷落。”
“那是他们自夸,在我看来,交河,才是是西域这片沙海上,永不沉没的大船!”
……
任弘能够想象,若是能与天空中盘旋的鹰共享视野,他便可看到,交河故城像是一片细长的柳树叶子,像是一艘黄土筑就的方舟,漂浮在吐鲁番盆地上。
乍一看,它确实是形势险要,易守难攻。
汉军若想进攻,首先要面对的,是秋天丰水期宽阔的河流。他让人试过了,足以没过到七尺男儿的脖颈,且河中淤沙不少,光是将队伍渡过来就颇为不易。交河城下的低地无法站太多人,摆不开进攻梯队,许多人得挤在没过小腿的泥水里等待。
第二道麻烦,则是高达三十米的黄土崖壁,外加九十度的垂直坡度,无一草一木可攀附,就算他们将中原的云梯扛来也够不到。
所以能进攻交河的道路,就只剩下一道凿除来的窄坡弯曲向上,交河如今唯一通向外界的东门了。
“原本是有西南门,与对岸土塬有木板索桥相连,如今被车师人砍了。”
去周边侦查了一圈后,赵汉儿回来回复。
而杨恽这家伙在那想破了头,将史书上见过的攻城之法一一提了出来。
“水攻如何?上游筑坝,效仿知伯水淹晋阳。”
你举个王贲水灌大梁会死么?为啥要举被赵无恤砍了头做酒器的知瑶?
任弘摸了摸自己的脖子,白了他一眼:“交河不怕水。”
“这河流来自天山,流速缓慢,筑坝蓄水不易,且洪水想要漫过交河……”
任弘笑道:“除非整个天山冰川忽然融化,将整个盆地,连同吾等都淹了,交河里的众人,才可能湿湿脚。”
旁边辛庆忌想到兵法中的“火攻”一篇,提议道:“火……”
任弘继续否定:“火也没用,交河不怕火,城内是生土硬生生挖掘而成,谓之为‘减土筑城法’,且是半入地穴,几乎不用木料,就算把整个绿洲都烧完了,交河依然能安然无恙。”
“穴攻呢?挖条地道……”
张要离说一半就自己否定了这种可能,脚踩着地上的河水自嘲道:“这种地方掘穴,不等挖到交河底下,吾等就先被水倒灌了。”
辛武贤那边遣人来提议强攻,但城内人口不少,足有六七千,车师人会冶铁,装备不弱,强攻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而且任弘记得,交河东门还有些古怪,城门进去不是通道和广场,而是一个很方便守军瓮中捉鳖的……地穴。
若是任弘三十年前和赵破奴一起来此,交河或许还有一个弱点,枯水期河流大半干涸,取水不易。但这两代人的时间里,被匈奴俘虏又送给车师的“秦人”工匠,带来了中原的科技:凿井。据抓来的当地人说,在车师王重金赏赐下,工匠一口气在交河开了几***,口口有水,补全了最后一块短板。
所以一般的做法,就是往死里围,围到弹尽粮绝为止,就比如历史上,北魏时匈奴沮渠部来围交河,也就……围了8年吧。
任弘可等不了八年,八天时间都没有。他之所以主动请缨,选择这条路为前锋,便是抱着一蹴而就,以迅雷之势解决匈奴的小弟们,再抄近道前往乌孙支援解忧公主。
眼看众人都一筹莫展,任弘却笑道:“也别尽想取巧借助水火地穴了,其实攻城最终要靠的,难道不是‘人’么?”
……
又是伐木,又是制作器械,大张旗鼓闹了一天后,到了次日,黄昏时分,车师人感觉到,汉军终于要发动进攻了。
任弘依然仰头看着,黄昏与汉军在东门外点燃的营火,将交河点缀得沧桑落没,无边的斜阳,倾斜在土墙上。这异域风情美不胜收,想必会成为许多汉军士卒一辈子无法忘怀的景象。
后世来此旅游时,任弘是很喜欢这座交河故城的,普通游客可能嫌晒,嫌全是黄土疙瘩没意思,可这种触手可及的历史废墟,他简直不要太爱。
在炎热的废墟里,闭上眼,仿佛有驼队穿城而过,人声喧嚷夹着骆铃,依然是热闹的街市,车如流水马如龙。
可睁开眼,豪华的宫阙已化为一片废墟,千年的悲欢离合,找不到一丝痕迹。
国内恐怕很难找到这样的地方了,难怪被人称为“东方庞贝”。
可任弘现在要做的,却是拔出剑,进攻它。
真是造孽啊,只希望能少些破坏,别让自己变成和匈奴人一样的文明毁灭者吧。
随着辛武贤一声令下,他的部下涌向东门,声音鼓噪喧天。
而任弘拿起鼓槌,最后一次问杨恽:“那些东西,发给众人练熟了么?”
“练了一天一夜,敢死之士们都用熟了。”
杨恽难得有些佩服,任弘明明和他一样,没来过交河,是如何在酒泉敦煌屯驻时,就悄无声息做了那么多准备的?连自己这个军司马都不知道,这莫非就是兵法所谓的“料敌于先”?
“果如道远所言,在这黄土塬上,几能飞檐走壁!”
……
车师的丁壮,都被吸引到辛武贤开始猛攻的东门去了,那边杀声震天,将平日里交河城旁清晰的虫儿尖鸣,草木沙沙全掩盖住。
一同被掩盖的,还有群摸黑顺着交河下未来得及清理的芦苇,低身前行的敢死之士。
带头的是身手矫捷的赵汉儿,其后是河西曲最精锐的三百士卒,天水曲的甘延寿等人,也在其中,来自北地的少年心跳得很快,不时仰头望着高高的交河城,似乎想永远记住这一幕。
他们在夜色和疑兵掩护下到了交河北面,紧紧贴着土塬壁,藏身于阴影之下,调整着呼吸和心跳,头顶十余丈,是车师人匆忙支援东门的脚步和呼喊。
若是在崖边巡逻的车师人警惕些,将大半身子伸出去,便能发现,这些汉军士卒将卷卷粗麻绳绕在一侧肩头,斜挎过胸,然后换上奇特的软鹿皮靴,靴子顶端有突出的铁尖刺。
而手里捏着的,赫然是一把把鹤嘴锄!
没有任何人说话,直到听到东门那边汉军士卒“必克交河”的口号此起彼伏,才立刻转过身,由赵汉儿和甘延寿带头,将鹤嘴锄深深钉进了常年被流水滋润,不是那么坚硬的天然黄色生土中。
他们今日,是攀登者!
……
PS:第二章在0点前。
所以车师人容貌习俗与同为塞种后裔的焉耆等邦颇似,皆是图兰人种,普通臣民半农半牧,穿的是毡衣毡帽,只因地域炎热,也有不少穿罗布麻的。
但其国内贵族上层,最钟爱的还是来自大汉轻薄凉爽的丝绸,贵人、王子着颜色较素的绢衣,唯独老迈的车师王最显眼,一身绛紫色蟠纹嵌对凤立人兽面绮服。
从他们的位置,能将交河一览无遗,它在西域,在全天下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此城不是按照一般城池那样,用砖瓦土石垒起,而是在这块位于两河中间的岛屿台地上,由车师先民们,用简陋的工具,一寸一寸向地下硬掏出来的!
若非亲眼所见,难以想象它的模样。祭坛、王宫、城门、民舍的墙体基本为厚厚的生土墙,特别是街巷,狭长而幽深,像蜿蜒曲折的战壕。一代又一代,就这样不停地掏挖雕琢,生生把交河打造成一个巨大的黄土雕塑。
它与大地连成一体,坚固到两千年的风雨冲刷,都无法将其摧毁,长安已经建起又消失数次,交河却能保持原样,遗留到后世。
作为交河的主人,车师王自然是骄傲的,左右簇拥的奴仆努力伸手,让蒲伞能为王遮阳,好让他站到高台上观察汉军动向这一小会功夫,也不至于额头冒汗。
眼下已近正午,空气十分闷热,车师王看到,扎营一夜休憩后,汉军一前一后两支队伍皆已抵达交河城外——也就是隔着两条又宽又深的河谷,在对面的数百步外的土垣干瞪眼,共有近万之众,这已经比交河城中六七千居民更多了。
却见汉军陆续下到了河谷里,一军对着河对岸的东门,一军对着已经砍断木索桥的西南门,还有大嗓门的译者,用车师和汉话大声呼唤,要车师王出去迎接他们的将军。
车师王则让译长回应,说交河以北的石城里有些粮食,是专门给大汉天兵留的,请汉军笑纳后离开,但城恐怕不能开,因为车师人正在祭祀白山神。
话是传出去了,但汉军却没有要走的意思,反而警告车师,再不开城相迎,便要自己登门拜访了!
“王,大汉可不像匈奴诸王,能用一点食物就轻易打发。”
穿着一身素白绢衣的贵人苏犹下拜,将头触到地面上:“还是应该派人相迎汉使入城款待解释,勿要得罪大国啊。”
二三十年前,车师就因为夹在汉匈之间常遇战火,后来汉军退走十余年,而匈奴右贤王直接派了四千骑来车师,效仿汉军屯田积谷,保证了几年前右部对西域的用兵。
近年来大汉开始重返西域,并且离车师越来越近,终于到兵临城下这一天,而匈奴田卒闻讯惊走。在苏犹看来,以小邦事大国,伺候不好哪边都不行。
然而车师王最信赖的王子乌贵却不这么看,这老车师王有二子,长子军宿乃是焉耆外孙,匈奴屯田之兵撤走时,将他也带走为质,而二王子乌贵乃匈奴妇所生,天然亲近匈奴,低声对车师王道:
“若是迎了,等汉人撤走,右王的使者再来,车师又要被教训了,汉军要来趟车师可不易,要跨越大沙海,十年能路过一次便不错,可匈奴,却是年年都能从白山以北南下。”
更何况,交河内还有五百匈奴人,说是协助车师抵御汉军,其实也有监视的意味。
车师王颔首,比起汉军,他还是更怕匈奴多一些,僻壤小王也不可能有汉朝中枢官员的全局意识,更不了解汉军经营西域的决心,只想像打发右地那些过来敲诈的部落一样,随便一点粮秣请他们走。
但毕竟汉军人数颇多,回到冬暖夏凉的王宫中,老车师王遂端着葡萄酒,慢悠悠说起自己的经验来。
“我做王二十多年,一共三次遇到过汉军围交河。”
约是三十年前,汉军首次兵临交河时,车师王还是王子,敌人有乌泱泱数万吧。只是太过乏食,只随便围了围,车师投降就撤兵了,他们一走,车师又一转头继续投入匈奴怀抱。
二十年前,汉朝则是派遣一个匈奴降王,将楼兰国兵击车师。楼兰是车师的老邻居,有多少斤两彼此还不清楚?这次连假意投降都不想,匈奴遣右贤王将数万骑救之,汉兵不利,引去。
最后一次是十六年前,汉军去攻击匈奴的大军路过车师以北,又让一将带着楼兰、尉犁、危须凡六国兵击车师,这次人看着多点,车师王遂主动降服,臣属于汉,但汉军仍无法留一兵一卒在车师,很快就撤离了西域。
一百年了,不管是匈奴的马王还是汉朝的将军,都无人能真正攻破这易守难攻的绝地。
“这次的人数,只与第二次差不多,远不如第一、第三次,不必惊慌。”
车师王安慰手下的领主们,骄傲地举起了葡萄酒:“龟兹国都延城号称西域最大的城郭,永不陷落。”
“那是他们自夸,在我看来,交河,才是是西域这片沙海上,永不沉没的大船!”
……
任弘能够想象,若是能与天空中盘旋的鹰共享视野,他便可看到,交河故城像是一片细长的柳树叶子,像是一艘黄土筑就的方舟,漂浮在吐鲁番盆地上。
乍一看,它确实是形势险要,易守难攻。
汉军若想进攻,首先要面对的,是秋天丰水期宽阔的河流。他让人试过了,足以没过到七尺男儿的脖颈,且河中淤沙不少,光是将队伍渡过来就颇为不易。交河城下的低地无法站太多人,摆不开进攻梯队,许多人得挤在没过小腿的泥水里等待。
第二道麻烦,则是高达三十米的黄土崖壁,外加九十度的垂直坡度,无一草一木可攀附,就算他们将中原的云梯扛来也够不到。
所以能进攻交河的道路,就只剩下一道凿除来的窄坡弯曲向上,交河如今唯一通向外界的东门了。
“原本是有西南门,与对岸土塬有木板索桥相连,如今被车师人砍了。”
去周边侦查了一圈后,赵汉儿回来回复。
而杨恽这家伙在那想破了头,将史书上见过的攻城之法一一提了出来。
“水攻如何?上游筑坝,效仿知伯水淹晋阳。”
你举个王贲水灌大梁会死么?为啥要举被赵无恤砍了头做酒器的知瑶?
任弘摸了摸自己的脖子,白了他一眼:“交河不怕水。”
“这河流来自天山,流速缓慢,筑坝蓄水不易,且洪水想要漫过交河……”
任弘笑道:“除非整个天山冰川忽然融化,将整个盆地,连同吾等都淹了,交河里的众人,才可能湿湿脚。”
旁边辛庆忌想到兵法中的“火攻”一篇,提议道:“火……”
任弘继续否定:“火也没用,交河不怕火,城内是生土硬生生挖掘而成,谓之为‘减土筑城法’,且是半入地穴,几乎不用木料,就算把整个绿洲都烧完了,交河依然能安然无恙。”
“穴攻呢?挖条地道……”
张要离说一半就自己否定了这种可能,脚踩着地上的河水自嘲道:“这种地方掘穴,不等挖到交河底下,吾等就先被水倒灌了。”
辛武贤那边遣人来提议强攻,但城内人口不少,足有六七千,车师人会冶铁,装备不弱,强攻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而且任弘记得,交河东门还有些古怪,城门进去不是通道和广场,而是一个很方便守军瓮中捉鳖的……地穴。
若是任弘三十年前和赵破奴一起来此,交河或许还有一个弱点,枯水期河流大半干涸,取水不易。但这两代人的时间里,被匈奴俘虏又送给车师的“秦人”工匠,带来了中原的科技:凿井。据抓来的当地人说,在车师王重金赏赐下,工匠一口气在交河开了几***,口口有水,补全了最后一块短板。
所以一般的做法,就是往死里围,围到弹尽粮绝为止,就比如历史上,北魏时匈奴沮渠部来围交河,也就……围了8年吧。
任弘可等不了八年,八天时间都没有。他之所以主动请缨,选择这条路为前锋,便是抱着一蹴而就,以迅雷之势解决匈奴的小弟们,再抄近道前往乌孙支援解忧公主。
眼看众人都一筹莫展,任弘却笑道:“也别尽想取巧借助水火地穴了,其实攻城最终要靠的,难道不是‘人’么?”
……
又是伐木,又是制作器械,大张旗鼓闹了一天后,到了次日,黄昏时分,车师人感觉到,汉军终于要发动进攻了。
任弘依然仰头看着,黄昏与汉军在东门外点燃的营火,将交河点缀得沧桑落没,无边的斜阳,倾斜在土墙上。这异域风情美不胜收,想必会成为许多汉军士卒一辈子无法忘怀的景象。
后世来此旅游时,任弘是很喜欢这座交河故城的,普通游客可能嫌晒,嫌全是黄土疙瘩没意思,可这种触手可及的历史废墟,他简直不要太爱。
在炎热的废墟里,闭上眼,仿佛有驼队穿城而过,人声喧嚷夹着骆铃,依然是热闹的街市,车如流水马如龙。
可睁开眼,豪华的宫阙已化为一片废墟,千年的悲欢离合,找不到一丝痕迹。
国内恐怕很难找到这样的地方了,难怪被人称为“东方庞贝”。
可任弘现在要做的,却是拔出剑,进攻它。
真是造孽啊,只希望能少些破坏,别让自己变成和匈奴人一样的文明毁灭者吧。
随着辛武贤一声令下,他的部下涌向东门,声音鼓噪喧天。
而任弘拿起鼓槌,最后一次问杨恽:“那些东西,发给众人练熟了么?”
“练了一天一夜,敢死之士们都用熟了。”
杨恽难得有些佩服,任弘明明和他一样,没来过交河,是如何在酒泉敦煌屯驻时,就悄无声息做了那么多准备的?连自己这个军司马都不知道,这莫非就是兵法所谓的“料敌于先”?
“果如道远所言,在这黄土塬上,几能飞檐走壁!”
……
车师的丁壮,都被吸引到辛武贤开始猛攻的东门去了,那边杀声震天,将平日里交河城旁清晰的虫儿尖鸣,草木沙沙全掩盖住。
一同被掩盖的,还有群摸黑顺着交河下未来得及清理的芦苇,低身前行的敢死之士。
带头的是身手矫捷的赵汉儿,其后是河西曲最精锐的三百士卒,天水曲的甘延寿等人,也在其中,来自北地的少年心跳得很快,不时仰头望着高高的交河城,似乎想永远记住这一幕。
他们在夜色和疑兵掩护下到了交河北面,紧紧贴着土塬壁,藏身于阴影之下,调整着呼吸和心跳,头顶十余丈,是车师人匆忙支援东门的脚步和呼喊。
若是在崖边巡逻的车师人警惕些,将大半身子伸出去,便能发现,这些汉军士卒将卷卷粗麻绳绕在一侧肩头,斜挎过胸,然后换上奇特的软鹿皮靴,靴子顶端有突出的铁尖刺。
而手里捏着的,赫然是一把把鹤嘴锄!
没有任何人说话,直到听到东门那边汉军士卒“必克交河”的口号此起彼伏,才立刻转过身,由赵汉儿和甘延寿带头,将鹤嘴锄深深钉进了常年被流水滋润,不是那么坚硬的天然黄色生土中。
他们今日,是攀登者!
……
PS:第二章在0点前。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