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38 第437章 在滔滔的长河中
- 439 第438章 在绵绵的山脉里(第七卷完)
- 440 第439章 是福不是霍
- 441 第440章 专业团队
- 442 第441章 抬棺
- 443 第442章 刘与霍共天下
- 444 第443章 高产似母猪
- 445 第444章 要多想
- 446 第445章 我把你当兄弟
- 447 第446章 七月流火
- 448 第447章 遥见飞尘入建章
- 449 第448章 鼎食诸公尽鼎烹
- 450 第449章 我有一剑(上)
- 451 第450章 我有一剑(下)
- 452 第451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
- 453 第452章 黄巾军
- 454 第453章 未央宫流血夜
- 455 第454章 故剑情深
- 456 第455章 佳人再难得
- 457 第456章 大司马
- 458 第457章 埋葬过去
- 459 第458章 霍氏孤儿
- 460 第459章 太子太傅
- 461 第460章 吾爱吾师
- 462 第461章 西园八校
- 463 第462章 提封万里积跬步
- 464 第463章 浑天
- 465 第464章 是圆不是方
- 466 第465章 阿贺
- 467 第466章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 468 第467章 昏
- 469 第468章 结大汉之欢心
- 470 第469章 攻守易形了
- 471 第470章 战忽
- 472 第471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
- 473 第472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474 第473章 炼金术士刘更生
- 475 第474章 基建
- 476 第475章 此子断不可留
- 477 第476章 汉匈一家
- 478 第477章 大规模杀伤性
- 479 第478章 胡无百年之运
- 480 第479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 481 第480章 持节云中
- 482 第481章 谁寄锦书来
- 483 第482章 胡无人
- 484 第483章 绝幕
- 485 第484章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 486 第485章 曲线救匈奴
- 487 第486章 再封狼居胥
- 488 第487章 骆驼礨峞垂玄熊
- 489 第488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 490 第489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
- 491 第490章 矛盾
- 492 第491章 铁在烧
- 493 第492章 汉家多英杰
- 494 第493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495 第494章 洪流
- 496 第495章 旌旗十万斩阎罗
- 497 第496章 过河卒
- 498 第497章 破阵子
- 499 第498章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500 第499章 愿斩单于首!
- 501 第500章 壮士凯歌归
- 502 第501章 食尽鸟投林
- 503 第502章 二柄
- 504 第503章 郊迎
- 505 第504章 头悬北阙
- 506 第505章 骠骑
- 507 第506章 侠客行
- 508 第507章 洗足
- 509 第508章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510 第509章 天亮了(第八卷完)
- 511 第510章 五年后
- 512 第511章 南海使君今北海
- 513 第512章 汉罗
- 514 第513章 我的前半生
- 515 第514章 皇帝轮流做
- 516 第515章 但这一切值得吗?
- 517 第516章 正统
- 518 第517章 历史使命
- 519 第518章 我方刘更生请求出战
- 520 第519章 百花齐放
- 521 第520章 权变
- 522 第521章 标准答案
- 523 第522章 相互伤害啊
- 524 第523章 圣人
- 525 第524章 什么,我大秦亡了?
- 526 第525章 小心地滑
- 527 第526章 老子
- 528 第527章 等价交换
- 529 第528章 大吉大利
- 530 第529章 五星出东方
- 531 第530章 太白
- 532 第531章 萝卜
- 533 第532章 遗言
- 534 第533章 姑父
- 535 第534章 万里长征人未还
- 536 第535章 故乡
- 537 第536章 西出阳关
- 538 第537章 淘玉热
- 539 第538章 假虞灭虢
- 540 第539章 希腊人
- 541 第540章 纵横
- 542 第541章 这谁顶得住啊
- 543 第542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544 第543章 最遥远的亚历山大里亚
- 545 第544章 撒马尔罕的金桃
- 546 第545章 副王
- 547 第546章 楚主
- 548 第547章 打印
- 549 第548章 虽远必诛(第九卷完)
- 550 第549章 身毒都护府
- 551 第550章 武功爵(换回第三人称了)
- 552 第551章 金轮法王
- 553 第552章 海军马鹿
- 554 第553章 太师进京
- 555 第554章 女王
- 556 第555章 荷鲁斯之眼
- 557 第556章 不装了
- 558 第557章 胖虎
- 559 第558章 十年了,十年!
- 560 第559章 让学者和驴子走中间
- 561 第560章 埃及艳后
- 562 第561章 一个纯粹的人
- 563 第562章 交易
- 564 第563章 文明
- 565 第564章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 566 第565章 宙斯之雷霆
- 567 第566章 为往圣继绝学
- 568 第567章 大秦摄政
- 569 第568章 凯撒
- 570 第569章 天将雄师
- 571 第570章 时代变了
- 572 第571章 还我军团!
- 573 第572章 征服者的终点
- 574 第573章 千百年后谁又会记得谁?
- 575 第574章 请君暂上麒麟阁
- 576 第575章 汉阙(大结局)
- 577 完本感言与答疑解惑
- 578 番外1:阿贺
- 579 新书,来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47章 遥见飞尘入建章
第447章 遥见飞尘入建章
据刘询所知,建章宫的建立源于太初元年。
那一年,柏梁殿灾。孝武皇帝笃信的越巫占卜说:“越人之俗,有火灾即复大起屋,以厌胜之。”孝武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宫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
太初元年建,到了几个月后就基本落成主体大殿,可谓神速,后又经过十多年修缮,让建章宫看上去比闭塞于长安城中的未央更加大气,光说那巍峨两阙,就高足足二十丈!可谓大汉最高的人工建筑了。
阙上有铜凤凰迎风而立,宫中除了筑三山以像蓬莱,又刻石为鲸鱼的太液池外,亦有迎接神明的台阁,是孝武晚年修仙冀求长生的地方。
“所以比起未央,孝武更喜欢来建章宫,连处置朝政的主要场地也移到了此处。”
踱步在建章宫中,刘询能从随驾的宗正刘德口中,知晓这座宫殿中晦暗的历史。
孝武晚年,将政治中心正式从未央挪到建章,还是因为巫蛊之祸。
“当时孝武得知戾太子起兵,为人所谗,便从甘泉来,幸建章宫,诏发三辅近县兵,部中二千石以下,丞相兼将军平定之……”
而镇压过卫太子兵变后,孝武继续留在建章宫。
刘德那时候还年少,但已得孝武赏识,赞他为“千里驹”,常带在身边,对这段历史颇为了解。
他叹息道:“孝武生性多疑,以为太子为储君数十年,及冠就宫,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宾客门人多达数千人。虽然事后将戾太子宾客但凡出入过宫门的统统诛杀,只余富平侯兄张贺一人,但孝武仍不放心。”
“于是不再回未央宫,而改建章营骑为羽林,以天有羽林天军之星,故取名焉。”
孝武驾崩后,孝昭早年,也是由其姊盖公主抚养,长期呆在建章宫,而霍氏与上官氏的政治斗争,就围绕着建章宫展开。
“孝武择宗室子侍奉少主,皆听从于盖主之令,而上官父子始有椒房之重,由是与光争权。又拉拢盖主,替其私夫丁外人谋求封侯任官,建章宫羽林卫当时便是站在上官、盖主一方……”
所以一场政变下来,失败者统统出局,在京的羽林卫宗室子,除了刘德等少数外,其余大多被牵连驱逐。
“宗正当时做得对。”刘询笑着宽慰刘德,他的父亲刘辟疆乃霍光所举荐,而刘德作为宗正丞时,曾参与处治燕王同党,齐孝王之孙刘泽诏狱,已经站过队,再难抽身。
更何况上官一党连个政变都搞不好,如何能与虽有私心,却仍能治国安邦的大将军相提并论呢?
这之后的事情就不用说了,霍光惩燕王、上官之难,使其霍氏子孙党亲典兵居中以自卫,不但子侄为中郎将,连建章宫羽林监也落入了霍氏女婿任胜手中。
这样霍光还不放心,直接将政治中心重新迁回未央,以便控制留在长安的两府。
如此一来,孝昭能够信任的亲近之臣,唯金赏兄弟而已。而且刘询听西安侯任弘暗暗与他唠叨,金赏可是做过一次卖主之人的,孝昭至死不知此事,实在是太惨了。
“虽不可引为亲信,但若是霍氏倒台,金氏亦将见风使舵,不足为虑也。”这是任弘对金赏的判断。
所以这几个月,刘询也没敢对光禄勋太过拉拢,只忽然重视起金赏的族弟金安上来,以其为侍中郎官,只望隔山打牛,将力道传到金赏那边去……
连身边贴心人都是内鬼,难怪面对完全掌握宫廷内外的霍光,昭帝即便行了冠礼,也唯有垂拱南面而已。那一年的叩阙事件,若非孝昭忽然猝死,又会如何收场呢?
废帝刘贺更无奈,身边一个能用的人都没有,从始至终被大将军玩弄于股掌之中,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扔印玺出去砸一砸霍光表示抗议。
刘询面临的情况很像啊,唯一的区别就是……
大汉少年天子露出了一丝笑。
那如同月亮般运行于天际,又像滴漏一样精准可怕的大将军,已经不在了。
这几个月的对弈玩下来,虽然他看似还在劣势,可刘询完全没了当日车上如芒刺背的压制,简直有种在和西安侯欺负霍家孤儿寡母的感觉。
霍氏足以忌惮者二人而已,一是范明友,以出征匈奴的借口调走了,二是操控北军的任宣,这个比较难办,一旦动了他,霍氏必起警觉。
现在,就差最后一击,只需要一场精心策划的狩猎事故,便能让功臣之家交出他们不该再攒着的权力,好好安享富贵了。
刘德也隐隐感觉到,天子这次驾临建章宫,和孝武、孝昭时两度移宫一样,恐怕不止是来打猎的。
今年夏六月时,天子下了一道诏令:“盖闻尧亲九族,以和万国。朕蒙遗德,奉承圣业,惟念宗室属未尽而以罪绝,若有贤材,改行劝善,其复属,使得自新。”
他赦免了一大批因犯罪削籍的宗室,提拔了其中一部分年轻宗室子弟,比如刘德的长子刘安民入朝为侍中——刘更生年纪太小了,再加上沉迷看书,这个十岁的小天才,最近又不知看了哪本淮南遗策,迷上了卤水点豆腐,又幻想着把沙土点成黄金,对入侍兴趣寥寥。
不过来到建章宫数日,皇帝的兴趣确实集中在狩猎上,带着羽林卫和侍中们出入上林。这上林苑方三百里,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苑中养百兽,供天子与贵族冬射猎取之,只可惜虎园豹园里的猛兽要么被放生,要么被赵充国故意饿死省钱。
而在狩猎骑射之余,刘询则沉迷于看他亲自挑选入宫的近侍们斗鸡走犬,玩角抵之戏。
“陛下果然起于民间,年纪也轻,所好借是游侠之事啊。”
长子刘安民就跟刘德诉苦过,他家是诗书传家,腰上的佩剑也是做个样子,哪里能像那群来自民间的没落宗室、皇帝旧友一般,赤裸上身,着短绔穿翘首鞋,像两头野兽一般,在沙地上扭打在一起呢?
刘德不以为然,年轻人嘛,他笑道:“太上皇与高皇帝亦爱此事,昔日高皇帝建都关中,然太上皇郁郁不乐,直到为其兴建新丰,迁家乡丰沛斗鸡蹴鞠少年居之,太上皇这才复欢。”
不过,皇帝的这爱好,确实是让担任羽林监的霍家女婿任胜松了口气,这样也好,天子在大将军驾崩后,也渐渐显露出原本的天性来了,不贪权力,如此霍氏方能继续掌权,为君分忧。
刘询在民间的好友戴长乐便颇精此道,只是近来天子不太愿意亲近他,将戴长乐和史高留在了未央宫中传递消息,反而开始宠爱起号称“大汉最年轻列侯”,刚从河间国学左传归来的辛庆忌来,几乎是形影不离。
搞得侍从们窃窃私语,说:“若西安侯为陛下之长平,新阳侯则为陛下之冠军”。
这一夜,一如往常那般,皇帝的侍从们吃完了饭食,仍点着火在庭院里挥汗如雨,赤身裸体扭打在一块,而天子在一旁拊掌大笑,却有人来报,说侍中金安上来此。
羽林监任胜得了亲戚任宣的叮嘱,自然不会轻易放人,先让金安上来询问了一番。
“金侍中所来何事?”
金安上二十上下年纪,面色如常,笑道:“掖庭走水,族兄恐建章也见到了烟柱让陛下与羽林监惊疑,特遣我来禀报天子。“
金家是亲戚,任胜并未有疑,只随口问了一下,觉得是小事,便放金安上去天子所在宫中。
但金安上要禀报刘询的,显然不止掖庭失火这件事,他低着头走入一群浑身肌肉的近侍中,拜见正摇着便扇纳凉的皇帝,却欲言又止。
刘询看出金安上有话要说,让众人退下,只留下辛庆忌等一二人在旁以防不测。
他对金家,心存拉拢,但信任程度,远不如富平侯张氏,毕竟金氏与霍氏纠葛太深,而金赏更有卖主先例,万万不能作为胜负手。
可当金安上低声将事情一说,刘询先是一愣,然后不远处的辛庆忌就看到,一向好脾气,从不发火的皇帝居然愤怒到折断了手里的便扇,牙齿咬着咯咯作响!
究竟是怎样的消息,能让天子龙颜大怒啊?
“好,好一个天下母。”
但旋即,刘询却又忽然发笑,眉目舒展开来。
“善,大善,金安上!”
他亲自将金安上扶起来,替其拍去匆匆来此身上落了的尘土,叹息道:“朕素闻休屠王阏氏家教有方,连孝武皇帝都敬佩有加,为其画像,今日果知不虚也。秺敬侯以笃敬寤主,以身为世宗皇帝挡刃诛逆,而其子侄也忠孝如此!当受大赏!”
刘询又解下了自己的槃带,亲手系到金安上的腰上,这做工精美的皇帝鞶带里倒是没什么密诏,也来不及写,只代表了天子的承诺,让金安上连连推让连道不敢,刘询只在金安上耳边低声两句话。
“替朕将这鞶带送给光禄勋,告诉他,今日之事,朕会永远记得!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金氏当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
……
未央宫处,皇后眼里的“自家人”金赏也站在两宫之间的飞阁辇道上,焦急地等待族弟金安上归来。
掖庭那场火,烧死了罗户卫,但史高却侥幸未亡,金赏带人赶到时,史高虽然身上烧伤许多处,处于昏迷之中。
金赏下意识弟觉得此事绝不简单,只将另一个烧死在火中的掖庭奴仆尸体当成史高,交给持皇后诏令而来的冯子都,却留下了史高,藏在掖庭厕中。
等史高转醒后,意识模糊,只将金赏当成了救命稻草,把此事断断续续告知于他。
“霍夫人这是想害死全家?顺便拖金氏陪葬么?”
而金赏在震惊之余,脑子里闪过的,是一个画面。
多年前,孝昭欲拉拢西安侯任弘,在军中培育势力,与霍氏暗暗较量,在温室殿里当着他弟弟金建的面,夸任弘为“朕之卫、霍”。
金建将此事告知金赏,金赏后脚就将此事一五一十禀报霍光。
虽然孝昭睿智,但身体虚弱,随时可能撒手而去,任弘虽如旭日初升,但当时大将军想弄死他,也如碾死一只小蚂蚁般简单。
他们不会有胜算,连对抗都不要妄想。
孝昭是待金赏不薄,但家族的存亡显然更重要,作为匈奴人的后裔,金氏能跻身朝堂已是不易,随时要给自己找好靠山。
自从大将军薨后,金赏颇为焦虑,他很了解妻家的秉性,全家上下,几乎就霍光一个明白人。大将军这棵大树一倒,还不知霍夫人和她儿子侄孙会做出什么事来。而天子富于春秋,自不会甘心大权旁落太久,加上西安侯相助,若是双方斗起来,胜负之势与当年全然不同。
故天子召金安上为侍中时,金赏是乐见其成的。
但以金赏想来,这场争斗,最多是稍夺其权,慢慢将霍氏军权剥夺,排挤出决策圈,不会有剧烈的政变,他也能小心看着方向,随时准备跳船,他和西安侯,好歹是有些交情的。
但霍夫人的胆大和愚蠢,仍超出了金赏想象,他骤闻时嘴张了好久都合不拢,然后就想,此事究竟是替霍氏瞒下来,还是……
根本就不必想!
“这是谋逆夷族之罪,我不知还好,若是知而不报,岂不是从逆,要带着金氏全族,随霍氏一同去死?”
金赏立刻做出了决策,唤来他的族弟金安上,将此事托付之。
“我最初乃孝昭亲信,却背主卖之。”
“又为霍氏之婿,遭逢惊变而弃之。”
金赏很有自觉,指着自己道:“如此反复之人,为天下不齿,即便在此事中立了再大功劳,陛下日后也不会信任,恐会尊吾名而夺走实权,金氏将衰矣。”
金赏太明白了,他自己这一生,不管怎么选,都已是废掉了。
他在温室殿有过耻辱卑劣的时候,也曾在天山和乌孙与西安侯一起跃马绝域,共创辉煌,此生足矣,等死了到平陵去陪孝昭时,也有很多歉意和故事能说给先帝听了。
但家族却不能就此沉寂!
金赏看着金安上道:“但你不同,少为侍中,惇笃有智,天子爱之,楚王廷寿谋反之事,便是让你去楚国传诏勒令其自杀,若这次能立功,必贵显封侯。”
“安上,金氏未来几代人的生死荣辱,就系于你一身了!”
“去吧,驰往建章宫!”
金赏亲自送金安上上了飞阁辇道,他手里信得过的郎卫不算多,且被未央卫尉的兵包围。而在此之外,又有任宣控制下的北军诸校,其中人数最多,曾为大将军霍光抬棺的步兵营就驻扎在建章、未央两宫中间,金赏不知道皇帝和西安侯有何计划,只觉得事情还是颇有风险的。
但正因如此,才显得雪中送炭的宝贵啊!只要金安上能传回口讯,自己便能配合天子,完成这场站队。
可今夜意外怪多,就在金赏焦虑等待时,忽然间,代替范明友、临时担任卫尉的霍家女婿赵平派人赶到,二话不说,就封锁了两宫的通道!
以及未央宫通往外界的东、北两座阙门,也死死关闭,不得进出,未央宫中气氛忽然紧张了起来。
金赏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事情泄露,或是皇后发现史高没死了?
“出了何事?”
他只能打着哈欠出来,故作不知,却被卫尉属官告知的事惊到了。
“侍中戴长乐欲带人翻出宫墙去往建章,被北军步兵营的人抓了?”
金赏也是这时才想起此人来,那是皇帝留在未央的亲信之一,史高曾恳求金赏将事告诉戴长乐,由他去禀明天子,但金赏不想将功劳送给别人,遂使弟金安上为之。
岂料戴长乐那边,听说史高死了,而两阙又被封锁,非光禄勋亲信不得进出,情急之下,居然翻墙出宫,大概是想去建章宫给刘询报信。
蠢,实在是太蠢了。
结果竟被任宣绕宫墙巡视的手下逮了个正着,任宣是霍家亲戚里唯一的聪明人了,得知后,立刻宣布戴长乐秽乱宫廷,意欲行刺天子,未央、建章立刻戒严,并亲自赶往霍家与霍禹、山、云三人商议……
这么一来,金安上还能回得来么?皇帝还能派人去给茂陵的西安侯报信么?
金赏只能先将赵平派来的人送走,答应加强宫中巡视后,转身暗骂道:“天子身边不止有聪慧如西安侯者,也有愚笨如戴长乐之辈。”
最关键的是,不知道那戴长乐对皇帝、西安侯的谋划,又知道多少?若是熬不住拷掠说漏了嘴,那霍氏恐怕也会惊觉,一旦双方都赶鸭子上架,匆匆忙忙动起手来……
金赏不由打了个寒颤,抬起头看着晦暗不明的天幕,想到了大汉历史上,一幕幕鲜血淋漓的场面。
“这莫非,又是一场未央血夜?”
……
PS:第二章在0点前。
那一年,柏梁殿灾。孝武皇帝笃信的越巫占卜说:“越人之俗,有火灾即复大起屋,以厌胜之。”孝武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宫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
太初元年建,到了几个月后就基本落成主体大殿,可谓神速,后又经过十多年修缮,让建章宫看上去比闭塞于长安城中的未央更加大气,光说那巍峨两阙,就高足足二十丈!可谓大汉最高的人工建筑了。
阙上有铜凤凰迎风而立,宫中除了筑三山以像蓬莱,又刻石为鲸鱼的太液池外,亦有迎接神明的台阁,是孝武晚年修仙冀求长生的地方。
“所以比起未央,孝武更喜欢来建章宫,连处置朝政的主要场地也移到了此处。”
踱步在建章宫中,刘询能从随驾的宗正刘德口中,知晓这座宫殿中晦暗的历史。
孝武晚年,将政治中心正式从未央挪到建章,还是因为巫蛊之祸。
“当时孝武得知戾太子起兵,为人所谗,便从甘泉来,幸建章宫,诏发三辅近县兵,部中二千石以下,丞相兼将军平定之……”
而镇压过卫太子兵变后,孝武继续留在建章宫。
刘德那时候还年少,但已得孝武赏识,赞他为“千里驹”,常带在身边,对这段历史颇为了解。
他叹息道:“孝武生性多疑,以为太子为储君数十年,及冠就宫,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宾客门人多达数千人。虽然事后将戾太子宾客但凡出入过宫门的统统诛杀,只余富平侯兄张贺一人,但孝武仍不放心。”
“于是不再回未央宫,而改建章营骑为羽林,以天有羽林天军之星,故取名焉。”
孝武驾崩后,孝昭早年,也是由其姊盖公主抚养,长期呆在建章宫,而霍氏与上官氏的政治斗争,就围绕着建章宫展开。
“孝武择宗室子侍奉少主,皆听从于盖主之令,而上官父子始有椒房之重,由是与光争权。又拉拢盖主,替其私夫丁外人谋求封侯任官,建章宫羽林卫当时便是站在上官、盖主一方……”
所以一场政变下来,失败者统统出局,在京的羽林卫宗室子,除了刘德等少数外,其余大多被牵连驱逐。
“宗正当时做得对。”刘询笑着宽慰刘德,他的父亲刘辟疆乃霍光所举荐,而刘德作为宗正丞时,曾参与处治燕王同党,齐孝王之孙刘泽诏狱,已经站过队,再难抽身。
更何况上官一党连个政变都搞不好,如何能与虽有私心,却仍能治国安邦的大将军相提并论呢?
这之后的事情就不用说了,霍光惩燕王、上官之难,使其霍氏子孙党亲典兵居中以自卫,不但子侄为中郎将,连建章宫羽林监也落入了霍氏女婿任胜手中。
这样霍光还不放心,直接将政治中心重新迁回未央,以便控制留在长安的两府。
如此一来,孝昭能够信任的亲近之臣,唯金赏兄弟而已。而且刘询听西安侯任弘暗暗与他唠叨,金赏可是做过一次卖主之人的,孝昭至死不知此事,实在是太惨了。
“虽不可引为亲信,但若是霍氏倒台,金氏亦将见风使舵,不足为虑也。”这是任弘对金赏的判断。
所以这几个月,刘询也没敢对光禄勋太过拉拢,只忽然重视起金赏的族弟金安上来,以其为侍中郎官,只望隔山打牛,将力道传到金赏那边去……
连身边贴心人都是内鬼,难怪面对完全掌握宫廷内外的霍光,昭帝即便行了冠礼,也唯有垂拱南面而已。那一年的叩阙事件,若非孝昭忽然猝死,又会如何收场呢?
废帝刘贺更无奈,身边一个能用的人都没有,从始至终被大将军玩弄于股掌之中,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扔印玺出去砸一砸霍光表示抗议。
刘询面临的情况很像啊,唯一的区别就是……
大汉少年天子露出了一丝笑。
那如同月亮般运行于天际,又像滴漏一样精准可怕的大将军,已经不在了。
这几个月的对弈玩下来,虽然他看似还在劣势,可刘询完全没了当日车上如芒刺背的压制,简直有种在和西安侯欺负霍家孤儿寡母的感觉。
霍氏足以忌惮者二人而已,一是范明友,以出征匈奴的借口调走了,二是操控北军的任宣,这个比较难办,一旦动了他,霍氏必起警觉。
现在,就差最后一击,只需要一场精心策划的狩猎事故,便能让功臣之家交出他们不该再攒着的权力,好好安享富贵了。
刘德也隐隐感觉到,天子这次驾临建章宫,和孝武、孝昭时两度移宫一样,恐怕不止是来打猎的。
今年夏六月时,天子下了一道诏令:“盖闻尧亲九族,以和万国。朕蒙遗德,奉承圣业,惟念宗室属未尽而以罪绝,若有贤材,改行劝善,其复属,使得自新。”
他赦免了一大批因犯罪削籍的宗室,提拔了其中一部分年轻宗室子弟,比如刘德的长子刘安民入朝为侍中——刘更生年纪太小了,再加上沉迷看书,这个十岁的小天才,最近又不知看了哪本淮南遗策,迷上了卤水点豆腐,又幻想着把沙土点成黄金,对入侍兴趣寥寥。
不过来到建章宫数日,皇帝的兴趣确实集中在狩猎上,带着羽林卫和侍中们出入上林。这上林苑方三百里,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苑中养百兽,供天子与贵族冬射猎取之,只可惜虎园豹园里的猛兽要么被放生,要么被赵充国故意饿死省钱。
而在狩猎骑射之余,刘询则沉迷于看他亲自挑选入宫的近侍们斗鸡走犬,玩角抵之戏。
“陛下果然起于民间,年纪也轻,所好借是游侠之事啊。”
长子刘安民就跟刘德诉苦过,他家是诗书传家,腰上的佩剑也是做个样子,哪里能像那群来自民间的没落宗室、皇帝旧友一般,赤裸上身,着短绔穿翘首鞋,像两头野兽一般,在沙地上扭打在一起呢?
刘德不以为然,年轻人嘛,他笑道:“太上皇与高皇帝亦爱此事,昔日高皇帝建都关中,然太上皇郁郁不乐,直到为其兴建新丰,迁家乡丰沛斗鸡蹴鞠少年居之,太上皇这才复欢。”
不过,皇帝的这爱好,确实是让担任羽林监的霍家女婿任胜松了口气,这样也好,天子在大将军驾崩后,也渐渐显露出原本的天性来了,不贪权力,如此霍氏方能继续掌权,为君分忧。
刘询在民间的好友戴长乐便颇精此道,只是近来天子不太愿意亲近他,将戴长乐和史高留在了未央宫中传递消息,反而开始宠爱起号称“大汉最年轻列侯”,刚从河间国学左传归来的辛庆忌来,几乎是形影不离。
搞得侍从们窃窃私语,说:“若西安侯为陛下之长平,新阳侯则为陛下之冠军”。
这一夜,一如往常那般,皇帝的侍从们吃完了饭食,仍点着火在庭院里挥汗如雨,赤身裸体扭打在一块,而天子在一旁拊掌大笑,却有人来报,说侍中金安上来此。
羽林监任胜得了亲戚任宣的叮嘱,自然不会轻易放人,先让金安上来询问了一番。
“金侍中所来何事?”
金安上二十上下年纪,面色如常,笑道:“掖庭走水,族兄恐建章也见到了烟柱让陛下与羽林监惊疑,特遣我来禀报天子。“
金家是亲戚,任胜并未有疑,只随口问了一下,觉得是小事,便放金安上去天子所在宫中。
但金安上要禀报刘询的,显然不止掖庭失火这件事,他低着头走入一群浑身肌肉的近侍中,拜见正摇着便扇纳凉的皇帝,却欲言又止。
刘询看出金安上有话要说,让众人退下,只留下辛庆忌等一二人在旁以防不测。
他对金家,心存拉拢,但信任程度,远不如富平侯张氏,毕竟金氏与霍氏纠葛太深,而金赏更有卖主先例,万万不能作为胜负手。
可当金安上低声将事情一说,刘询先是一愣,然后不远处的辛庆忌就看到,一向好脾气,从不发火的皇帝居然愤怒到折断了手里的便扇,牙齿咬着咯咯作响!
究竟是怎样的消息,能让天子龙颜大怒啊?
“好,好一个天下母。”
但旋即,刘询却又忽然发笑,眉目舒展开来。
“善,大善,金安上!”
他亲自将金安上扶起来,替其拍去匆匆来此身上落了的尘土,叹息道:“朕素闻休屠王阏氏家教有方,连孝武皇帝都敬佩有加,为其画像,今日果知不虚也。秺敬侯以笃敬寤主,以身为世宗皇帝挡刃诛逆,而其子侄也忠孝如此!当受大赏!”
刘询又解下了自己的槃带,亲手系到金安上的腰上,这做工精美的皇帝鞶带里倒是没什么密诏,也来不及写,只代表了天子的承诺,让金安上连连推让连道不敢,刘询只在金安上耳边低声两句话。
“替朕将这鞶带送给光禄勋,告诉他,今日之事,朕会永远记得!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金氏当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
……
未央宫处,皇后眼里的“自家人”金赏也站在两宫之间的飞阁辇道上,焦急地等待族弟金安上归来。
掖庭那场火,烧死了罗户卫,但史高却侥幸未亡,金赏带人赶到时,史高虽然身上烧伤许多处,处于昏迷之中。
金赏下意识弟觉得此事绝不简单,只将另一个烧死在火中的掖庭奴仆尸体当成史高,交给持皇后诏令而来的冯子都,却留下了史高,藏在掖庭厕中。
等史高转醒后,意识模糊,只将金赏当成了救命稻草,把此事断断续续告知于他。
“霍夫人这是想害死全家?顺便拖金氏陪葬么?”
而金赏在震惊之余,脑子里闪过的,是一个画面。
多年前,孝昭欲拉拢西安侯任弘,在军中培育势力,与霍氏暗暗较量,在温室殿里当着他弟弟金建的面,夸任弘为“朕之卫、霍”。
金建将此事告知金赏,金赏后脚就将此事一五一十禀报霍光。
虽然孝昭睿智,但身体虚弱,随时可能撒手而去,任弘虽如旭日初升,但当时大将军想弄死他,也如碾死一只小蚂蚁般简单。
他们不会有胜算,连对抗都不要妄想。
孝昭是待金赏不薄,但家族的存亡显然更重要,作为匈奴人的后裔,金氏能跻身朝堂已是不易,随时要给自己找好靠山。
自从大将军薨后,金赏颇为焦虑,他很了解妻家的秉性,全家上下,几乎就霍光一个明白人。大将军这棵大树一倒,还不知霍夫人和她儿子侄孙会做出什么事来。而天子富于春秋,自不会甘心大权旁落太久,加上西安侯相助,若是双方斗起来,胜负之势与当年全然不同。
故天子召金安上为侍中时,金赏是乐见其成的。
但以金赏想来,这场争斗,最多是稍夺其权,慢慢将霍氏军权剥夺,排挤出决策圈,不会有剧烈的政变,他也能小心看着方向,随时准备跳船,他和西安侯,好歹是有些交情的。
但霍夫人的胆大和愚蠢,仍超出了金赏想象,他骤闻时嘴张了好久都合不拢,然后就想,此事究竟是替霍氏瞒下来,还是……
根本就不必想!
“这是谋逆夷族之罪,我不知还好,若是知而不报,岂不是从逆,要带着金氏全族,随霍氏一同去死?”
金赏立刻做出了决策,唤来他的族弟金安上,将此事托付之。
“我最初乃孝昭亲信,却背主卖之。”
“又为霍氏之婿,遭逢惊变而弃之。”
金赏很有自觉,指着自己道:“如此反复之人,为天下不齿,即便在此事中立了再大功劳,陛下日后也不会信任,恐会尊吾名而夺走实权,金氏将衰矣。”
金赏太明白了,他自己这一生,不管怎么选,都已是废掉了。
他在温室殿有过耻辱卑劣的时候,也曾在天山和乌孙与西安侯一起跃马绝域,共创辉煌,此生足矣,等死了到平陵去陪孝昭时,也有很多歉意和故事能说给先帝听了。
但家族却不能就此沉寂!
金赏看着金安上道:“但你不同,少为侍中,惇笃有智,天子爱之,楚王廷寿谋反之事,便是让你去楚国传诏勒令其自杀,若这次能立功,必贵显封侯。”
“安上,金氏未来几代人的生死荣辱,就系于你一身了!”
“去吧,驰往建章宫!”
金赏亲自送金安上上了飞阁辇道,他手里信得过的郎卫不算多,且被未央卫尉的兵包围。而在此之外,又有任宣控制下的北军诸校,其中人数最多,曾为大将军霍光抬棺的步兵营就驻扎在建章、未央两宫中间,金赏不知道皇帝和西安侯有何计划,只觉得事情还是颇有风险的。
但正因如此,才显得雪中送炭的宝贵啊!只要金安上能传回口讯,自己便能配合天子,完成这场站队。
可今夜意外怪多,就在金赏焦虑等待时,忽然间,代替范明友、临时担任卫尉的霍家女婿赵平派人赶到,二话不说,就封锁了两宫的通道!
以及未央宫通往外界的东、北两座阙门,也死死关闭,不得进出,未央宫中气氛忽然紧张了起来。
金赏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事情泄露,或是皇后发现史高没死了?
“出了何事?”
他只能打着哈欠出来,故作不知,却被卫尉属官告知的事惊到了。
“侍中戴长乐欲带人翻出宫墙去往建章,被北军步兵营的人抓了?”
金赏也是这时才想起此人来,那是皇帝留在未央的亲信之一,史高曾恳求金赏将事告诉戴长乐,由他去禀明天子,但金赏不想将功劳送给别人,遂使弟金安上为之。
岂料戴长乐那边,听说史高死了,而两阙又被封锁,非光禄勋亲信不得进出,情急之下,居然翻墙出宫,大概是想去建章宫给刘询报信。
蠢,实在是太蠢了。
结果竟被任宣绕宫墙巡视的手下逮了个正着,任宣是霍家亲戚里唯一的聪明人了,得知后,立刻宣布戴长乐秽乱宫廷,意欲行刺天子,未央、建章立刻戒严,并亲自赶往霍家与霍禹、山、云三人商议……
这么一来,金安上还能回得来么?皇帝还能派人去给茂陵的西安侯报信么?
金赏只能先将赵平派来的人送走,答应加强宫中巡视后,转身暗骂道:“天子身边不止有聪慧如西安侯者,也有愚笨如戴长乐之辈。”
最关键的是,不知道那戴长乐对皇帝、西安侯的谋划,又知道多少?若是熬不住拷掠说漏了嘴,那霍氏恐怕也会惊觉,一旦双方都赶鸭子上架,匆匆忙忙动起手来……
金赏不由打了个寒颤,抬起头看着晦暗不明的天幕,想到了大汉历史上,一幕幕鲜血淋漓的场面。
“这莫非,又是一场未央血夜?”
……
PS:第二章在0点前。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