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52 第451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
- 453 第452章 黄巾军
- 454 第453章 未央宫流血夜
- 455 第454章 故剑情深
- 456 第455章 佳人再难得
- 457 第456章 大司马
- 458 第457章 埋葬过去
- 459 第458章 霍氏孤儿
- 460 第459章 太子太傅
- 461 第460章 吾爱吾师
- 462 第461章 西园八校
- 463 第462章 提封万里积跬步
- 464 第463章 浑天
- 465 第464章 是圆不是方
- 466 第465章 阿贺
- 467 第466章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 468 第467章 昏
- 469 第468章 结大汉之欢心
- 470 第469章 攻守易形了
- 471 第470章 战忽
- 472 第471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
- 473 第472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474 第473章 炼金术士刘更生
- 475 第474章 基建
- 476 第475章 此子断不可留
- 477 第476章 汉匈一家
- 478 第477章 大规模杀伤性
- 479 第478章 胡无百年之运
- 480 第479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 481 第480章 持节云中
- 482 第481章 谁寄锦书来
- 483 第482章 胡无人
- 484 第483章 绝幕
- 485 第484章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 486 第485章 曲线救匈奴
- 487 第486章 再封狼居胥
- 488 第487章 骆驼礨峞垂玄熊
- 489 第488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 490 第489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
- 491 第490章 矛盾
- 492 第491章 铁在烧
- 493 第492章 汉家多英杰
- 494 第493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495 第494章 洪流
- 496 第495章 旌旗十万斩阎罗
- 497 第496章 过河卒
- 498 第497章 破阵子
- 499 第498章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500 第499章 愿斩单于首!
- 501 第500章 壮士凯歌归
- 502 第501章 食尽鸟投林
- 503 第502章 二柄
- 504 第503章 郊迎
- 505 第504章 头悬北阙
- 506 第505章 骠骑
- 507 第506章 侠客行
- 508 第507章 洗足
- 509 第508章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510 第509章 天亮了(第八卷完)
- 511 第510章 五年后
- 512 第511章 南海使君今北海
- 513 第512章 汉罗
- 514 第513章 我的前半生
- 515 第514章 皇帝轮流做
- 516 第515章 但这一切值得吗?
- 517 第516章 正统
- 518 第517章 历史使命
- 519 第518章 我方刘更生请求出战
- 520 第519章 百花齐放
- 521 第520章 权变
- 522 第521章 标准答案
- 523 第522章 相互伤害啊
- 524 第523章 圣人
- 525 第524章 什么,我大秦亡了?
- 526 第525章 小心地滑
- 527 第526章 老子
- 528 第527章 等价交换
- 529 第528章 大吉大利
- 530 第529章 五星出东方
- 531 第530章 太白
- 532 第531章 萝卜
- 533 第532章 遗言
- 534 第533章 姑父
- 535 第534章 万里长征人未还
- 536 第535章 故乡
- 537 第536章 西出阳关
- 538 第537章 淘玉热
- 539 第538章 假虞灭虢
- 540 第539章 希腊人
- 541 第540章 纵横
- 542 第541章 这谁顶得住啊
- 543 第542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544 第543章 最遥远的亚历山大里亚
- 545 第544章 撒马尔罕的金桃
- 546 第545章 副王
- 547 第546章 楚主
- 548 第547章 打印
- 549 第548章 虽远必诛(第九卷完)
- 550 第549章 身毒都护府
- 551 第550章 武功爵(换回第三人称了)
- 552 第551章 金轮法王
- 553 第552章 海军马鹿
- 554 第553章 太师进京
- 555 第554章 女王
- 556 第555章 荷鲁斯之眼
- 557 第556章 不装了
- 558 第557章 胖虎
- 559 第558章 十年了,十年!
- 560 第559章 让学者和驴子走中间
- 561 第560章 埃及艳后
- 562 第561章 一个纯粹的人
- 563 第562章 交易
- 564 第563章 文明
- 565 第564章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 566 第565章 宙斯之雷霆
- 567 第566章 为往圣继绝学
- 568 第567章 大秦摄政
- 569 第568章 凯撒
- 570 第569章 天将雄师
- 571 第570章 时代变了
- 572 第571章 还我军团!
- 573 第572章 征服者的终点
- 574 第573章 千百年后谁又会记得谁?
- 575 第574章 请君暂上麒麟阁
- 576 第575章 汉阙(大结局)
- 577 完本感言与答疑解惑
- 578 番外1:阿贺
- 579 新书,来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61章 西园八校
第461章 西园八校
自从干掉霍氏一家子后,刘询最近万事皆顺,不止是熬了三年终于能抱抱发妻和长女长子,还因为太皇太后上官澹也松了口。
刘询等的便是她那句话,在推让了三次后,便顺水推舟,参照高皇帝之父为太上皇,配享天子葬的旧例,将他父亲史皇孙刘进的悼园因园为寝,尊号曰“皇考”,立庙,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奉明县”。
刘据倒是没转正,还是戾太子,但那位在刘询臂上系了身毒宝镜,据说婴孩时最疼爱他的卫太子妃史良娣,却从“戾夫人”加尊为戾后。
作为刘询为数不多的亲戚,史家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在那场火里毁容的史高便是证明,刘询亲令太医为其诊治,封“乐陵侯”,史高的儿子史丹也做了奉车都尉。
还有那个翻墙逃走引发了霍氏惊恐之下反叛的戴长乐,虽然办了蠢事,但念在他忠心且没了舌头,皇帝可怜他,也封了关内侯。
去生父墓园祭拜一番后,刘询一桩心事去了,心情极佳。
直到听说了一件尚冠里的趣闻,才转晴为阴。
“听说宗正家中子刘更生拜卿为师?”
在大司马卫将军入宫来时,刘询如此问他。
毕竟刘更生是在门口堵的,尚冠里就那么大,根本没有秘密。
任弘笑道:“臣本欲拒绝,但实在拽不过,那刘更生年纪虽小却能说会道,引经据典,臣都说不过他,加上宗正也代其恳求,只能允之。”
刚开始,任弘确实是不想收的,他想收的人叫“刘向”,正派门客满世界找去找,尤其是刘姓宗室里,还真找到了几个“刘向”。
但年龄却不太对,要么七老八十,或者人至壮年,和历史上那个活跃在元、成时代,编撰了《战国策》《列女传》,又发扬了《左传》之学的大学问家刘向绝不是一个。
想要的人找不到,名字一听就普普通通的刘更生却送上了门,任弘很是嫌弃。
但见他天赋不错,已通了两经,还颇有好奇心,当初任弘去刘德家拜访时,此子对雷霆闪电之类的事极有兴趣,说不定引导引导就能培养个古典自然科学家。
“也罢,我家驹儿喜好玩耍,不好读书,若是让一个年长他的好学生到家中来,或能带着驹儿一起向学。”
任弘存了把刘更生当伴读的打算,便勉强答应了,让刘更生每逢休沐日来家里一趟。
不过任弘还是给好奇宝宝的刘更生加了个条件:“更生,你得先跟我学《左传》!”
想到这任弘一抬头,等等,皇帝听说刘更生拜师之事后,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太高兴。
已经喜怒不形于色的刘询,极少有这样的时候,是在猜忌他么?以为他和刘德往来太密切了?
空气中似乎有一点酸味,刘询眼睛直溜溜转,不知在想什么,最后只板着脸道:“卿忙于国家大事,更要替朕整顿京畿军务,勿要为小竖子之事所耽!”
别人家的娃是小竖子,自家的娃就是宝贝儿,谁都这样。
“耽不了。”
这一次,任弘没能领会上意,奉上了奏疏,这是对长安南北军的整顿情况。
对南北军的清理做了一个月,总算是弄完了,首先是削了刘贺继位后,霍光给长乐宫增加的太后屯兵——霍光倒不是真怕刘贺对太后做点什么,而是因为,上官太后是他的王牌。
如今天子亲政,太皇太后退居二线,但任弘对这个女人是很关注的。
虽然平日不显山不露水,但那一夜长乐宫中擒邓广汉的决断,大义灭亲交出霍氏的狠辣,再加上毒杀霍皇后——任弘才不信霍成君是自杀的。
“此女不可不防,还是将屯兵取消为妙。”但这些话没有嘴上说,只隐约提及,刘询心领神会,欣然采纳。
一同取消的还有长乐卫尉,反正就隔着一条街,让未央卫尉韩敢当兼顾长乐宫防务即可。以老韩的力气,一群壮婢应该是扑不倒的,反过来还差不多。
另一面,则增加一个“建章卫尉”,因为刘询已将政治中心搬到了建章宫,未央宫里机构太繁杂,尚书台和九卿常年进出,又要禁后宫之防,太过麻烦。索性将后宫嫔妃皇子全搬到宽敞崭新的建章宫,将老房子留给糟老头子们办公吧。
这便是南军的变动。
“北军那边,则要削掉三个营!”
站错队跟着任宣反叛的射声营直接取消,长水与胡骑营合并为胡骑营,因为胡骑营跟着田广明站队更早,越骑营虽然擒了霍云,但这个营早就名不副实,早就没越人加入了,遂与屯骑营合并。
一下子,三个营番号没了,只剩下虎贲、步兵、胡骑、中垒、屯骑,驻地都移到长安以北,遂被称之为“老五校”。
既然有老,便有新。
“陛下先前以为,北军建立多年,早已为长安显贵旁支子弟充斥,战力大减。”
北军腐败早近日之事了,早在汉武帝时,北军监军御史为谋取私利,便派人将军营垣墙打通,让商贾入营做买卖,虽被守军正丞名为胡建者所斩,但北军已积重难返。
霍氏专权后,北军里更是被各种霍氏亲戚充斥,看看霍显和霍家三傻,就可以想见他们的德性,平叛期间固然有大义、士气因素影响,但北军除了射声营还算坚挺外,其余多不堪战已是事实。
所以刘询希望能引入新鲜血液,建立一支平民的、全新的,最重要的是,只忠于他的禁卫军!
“故奉陛下之命,以三河卒与五陵少年为基础,建了八个新营,驻扎在建章宫附近西郊苑操练,称之为’西苑八校‘……”
苑与园通,故亦有称之为西园八校者。
一共八千人,主体是平叛立功的三河卒,又拉进来了五陵少年,等三河卒们退役回家后,刘询打算招募长安三辅游侠为士卒,以为惯例。一方面让他们作为禁军,同时还能帮三辅的无业青年再就业……
任弘乍一听只觉得耳熟,这是大汉版的……厢军?
不过汉代轻侠和宋朝无业市民的战斗力还是大不相同的,前几年,那五千送去北庭的轻侠兵,已经在风沙冰雪中磨练成了大汉忠实的卫士,顶得住匈奴单于的进攻,也能跟任弘远征七河。
任弘一一向天子提议了新八校的校尉名单,刘询竟随便看了一眼就统统同意。
他不怕任弘安插人手,经过那一夜平叛一呼百应后,刘询现在有迷之自信,哪怕任弘暗藏私心,插进来几个人,他就能吃下几个!诸如辛庆忌、韩敢当等任弘老部下,天子照单全收。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但唯独统帅八校的将军一职,却还是空的,任弘没有举荐,但刘询非要他推荐。
“既然委命于卿,那便是信之不疑,卿尽管提!”
嘴上是这么说,但还是想看看,任弘最看好谁人,魏相暗暗上奏疏提醒天子,勿要让霍氏之事重蹈,虽然刘询一笑而过,天子时不时还是得试任弘一试,毕竟人是会变的。
“那臣就真的举荐了。”任弘朝面前一拱手。
“弘举荐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刘询一愣,任弘却道:“陛下既然已让远赴西域的五千轻侠从天子而游,当仁不让,做了大汉的轻侠领袖,豪侠做得,将军就做不得?”
“这西苑将军,陛下大可自为之!”
……
西郊苑乃是长安西郊苑囿,从镐池一直延伸到右扶风,林麓薮泽连亘,缭以周垣四十余里,平素较为冷静,眼下却成了一座大军营。
在平定叛乱后,三河卒被移到了这里,天子履行承诺,给所有人都发了一大笔钱,又让任弘甄别老弱疾病者打发回家,留下壮年者。答应他们在天子新修的陵寝杜陵附近安家,发屋舍和安家费,可留于军中为卒伍,每个月有一笔军饷。
一群外省人忽然得到了在首都落户籍并捧铁饭碗的机会,还分房子!天大的好事啊,自是高兴极了,大多数人都留了下来,在平叛过程中表现优越者更能为军吏,霍家楼的倒塌,让很多人实现了阶级飞跃。
之后又募了一群五陵少年作为骑队,凑了八千人,新八校就这么建立了。
八校尉中,为首的便是上军校尉、义成侯甘延寿,甘延寿年纪轻轻便在西域斩匈奴小王而封侯,平叛期间为任弘前锋,夺便门桥,击降长水营,是大功臣之一。
其次为中军校尉,用匈奴摔跤法擒了霍光女婿任胜,帮天子夺羽林卫的金安上,封都成侯。
再次为下军校尉,由天子的同学,张安世的幼子,阳都侯张彭祖担任。
之后是典军校尉,由前右都水陈万年担当,他当天率先跟着任弘,也蹭了些功劳,封关内侯。
剩下四人都是二代,右校尉韩宝,乃是前将军韩增的儿子;左校尉苏通国,苏武之子也;助军右校尉刘安民,宗正刘德长子,任弘刚收的弟子刘更生之兄;助军左校尉傅敞,这位是傅介子的长子。
不得不说任弘这人选得十分漂亮,虽是一群二代,但多是倒霍功臣,照顾到了朝臣的态度,里面又加上甘延寿陈万年一武一文,足以维持这八校。
只差一位将军未来了。
“只说是刘将军。”张彭祖打听到了消息,对其余都尉笑道:“莫非是是刘宗正?”
刘安民觉得不可能,他父亲一个文士如何统领八校?甘延寿听在耳中,却有个了大胆的想法。
“难说是安平公主呢,大司马卫将军之妻也姓刘啊,她在西域也当过将军,率乌孙人迎击匈奴,箭术比我还好。”
他听说前两天,因女儿体弱滞留西域一年的安平公主,已经带着任侯爷家的小女昭苏回来了。
而等到西苑八校的将军乘车驰入军中时,却见是个年纪轻轻的将领,一身赤甲,亲带斩蛇宝剑威风凛凛,一亮虎符,笑着说自己便是“刘将军”。
众人先是一愣,然后纷纷拜倒在地,玩笑开大了,这哪里是什么“刘将军”,分明是天子本人驾到!
……
西郊苑的阵阵“陛下万岁”传入长安后,让满朝文武震惊,尤其是希望“掰直”皇帝的儒臣,都觉得这是儿戏胡闹,气得太常韦贤直跺脚,觉得天子真是被某个人带坏了,简直是乱命。
但又没有敢有异议,因为天子对此事乐在其中——任弘看得很准确,从小无父无母,在监狱里长大的刘询很缺乏安全感,又被大将军吓唬得芒刺在背六年,在他表面的大度和豪情下,对权力和安全是极度渴望的,兵权虎符捏在自己手里最放心。
这种时候,不管谁去统领新八校都很难让天子百分百安心,不如不设将军,让天子直接掌控——还是那句话,游侠老大做得,将军做不得?此事古时候没先例,但有后例,汉灵帝、正德帝什么的,虽然都不是啥好例子……
再说了,让天子整天闷在建章宫里也不是好事,等他玩够了,长安附近彻底稳定下来,皇帝不再担心所谓的“霍党余孽”了,再慢慢设个老成持重,擅长练兵的将军统帅即可,这支兵未来甚至能开到北方面参加对匈奴的最后一役。
任弘觉得,赵充国就是个好人选。
此时此刻,任弘正在家里榻上与妻子温存——帮她捏车马劳顿,赶了一路后酸痛的脚。
而瑶光则觉得任弘没了女人照顾,像是老了五岁,嫌弃地看看这看看那,比如发现任弘耳朵后多了层垢,往常都是她帮任弘沐发的,儿子任白似乎也更跳了。他刚六岁,正是调皮得不行的年纪,瑶光手顿时有些痒。
但天子显然不乐意让任弘闲着,他才搞定了南北军和长安京畿防务,一个新的差事就迅速落了下来。
等接完弘恭送来的制书,瑶光问任弘又被天子指派去作甚,总不能她才回来就又要一家人天各一方吧。
“这次不必走远,且是我想要了许久的职务,以大司马卫将军身份,兼领大司农,司天下钱粮盐铁,为北击匈奴做准备!”
任弘晃着奏疏笑道:“县官知我,确实,吾不好杀人,而更好灌园种田!”
……
PS:月末了,推荐下古道热肠的“全金属弹壳”新书,仙侠分类的《妖魔哪里走》,明天上架。
人道式微,诡道猖獗。
百鬼夜行,苍生太苦。
我王七麟愿以一柄斩鬼刀,于妖魔环伺之中为我人族杀出一条阳关大道!
刘询等的便是她那句话,在推让了三次后,便顺水推舟,参照高皇帝之父为太上皇,配享天子葬的旧例,将他父亲史皇孙刘进的悼园因园为寝,尊号曰“皇考”,立庙,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奉明县”。
刘据倒是没转正,还是戾太子,但那位在刘询臂上系了身毒宝镜,据说婴孩时最疼爱他的卫太子妃史良娣,却从“戾夫人”加尊为戾后。
作为刘询为数不多的亲戚,史家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在那场火里毁容的史高便是证明,刘询亲令太医为其诊治,封“乐陵侯”,史高的儿子史丹也做了奉车都尉。
还有那个翻墙逃走引发了霍氏惊恐之下反叛的戴长乐,虽然办了蠢事,但念在他忠心且没了舌头,皇帝可怜他,也封了关内侯。
去生父墓园祭拜一番后,刘询一桩心事去了,心情极佳。
直到听说了一件尚冠里的趣闻,才转晴为阴。
“听说宗正家中子刘更生拜卿为师?”
在大司马卫将军入宫来时,刘询如此问他。
毕竟刘更生是在门口堵的,尚冠里就那么大,根本没有秘密。
任弘笑道:“臣本欲拒绝,但实在拽不过,那刘更生年纪虽小却能说会道,引经据典,臣都说不过他,加上宗正也代其恳求,只能允之。”
刚开始,任弘确实是不想收的,他想收的人叫“刘向”,正派门客满世界找去找,尤其是刘姓宗室里,还真找到了几个“刘向”。
但年龄却不太对,要么七老八十,或者人至壮年,和历史上那个活跃在元、成时代,编撰了《战国策》《列女传》,又发扬了《左传》之学的大学问家刘向绝不是一个。
想要的人找不到,名字一听就普普通通的刘更生却送上了门,任弘很是嫌弃。
但见他天赋不错,已通了两经,还颇有好奇心,当初任弘去刘德家拜访时,此子对雷霆闪电之类的事极有兴趣,说不定引导引导就能培养个古典自然科学家。
“也罢,我家驹儿喜好玩耍,不好读书,若是让一个年长他的好学生到家中来,或能带着驹儿一起向学。”
任弘存了把刘更生当伴读的打算,便勉强答应了,让刘更生每逢休沐日来家里一趟。
不过任弘还是给好奇宝宝的刘更生加了个条件:“更生,你得先跟我学《左传》!”
想到这任弘一抬头,等等,皇帝听说刘更生拜师之事后,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太高兴。
已经喜怒不形于色的刘询,极少有这样的时候,是在猜忌他么?以为他和刘德往来太密切了?
空气中似乎有一点酸味,刘询眼睛直溜溜转,不知在想什么,最后只板着脸道:“卿忙于国家大事,更要替朕整顿京畿军务,勿要为小竖子之事所耽!”
别人家的娃是小竖子,自家的娃就是宝贝儿,谁都这样。
“耽不了。”
这一次,任弘没能领会上意,奉上了奏疏,这是对长安南北军的整顿情况。
对南北军的清理做了一个月,总算是弄完了,首先是削了刘贺继位后,霍光给长乐宫增加的太后屯兵——霍光倒不是真怕刘贺对太后做点什么,而是因为,上官太后是他的王牌。
如今天子亲政,太皇太后退居二线,但任弘对这个女人是很关注的。
虽然平日不显山不露水,但那一夜长乐宫中擒邓广汉的决断,大义灭亲交出霍氏的狠辣,再加上毒杀霍皇后——任弘才不信霍成君是自杀的。
“此女不可不防,还是将屯兵取消为妙。”但这些话没有嘴上说,只隐约提及,刘询心领神会,欣然采纳。
一同取消的还有长乐卫尉,反正就隔着一条街,让未央卫尉韩敢当兼顾长乐宫防务即可。以老韩的力气,一群壮婢应该是扑不倒的,反过来还差不多。
另一面,则增加一个“建章卫尉”,因为刘询已将政治中心搬到了建章宫,未央宫里机构太繁杂,尚书台和九卿常年进出,又要禁后宫之防,太过麻烦。索性将后宫嫔妃皇子全搬到宽敞崭新的建章宫,将老房子留给糟老头子们办公吧。
这便是南军的变动。
“北军那边,则要削掉三个营!”
站错队跟着任宣反叛的射声营直接取消,长水与胡骑营合并为胡骑营,因为胡骑营跟着田广明站队更早,越骑营虽然擒了霍云,但这个营早就名不副实,早就没越人加入了,遂与屯骑营合并。
一下子,三个营番号没了,只剩下虎贲、步兵、胡骑、中垒、屯骑,驻地都移到长安以北,遂被称之为“老五校”。
既然有老,便有新。
“陛下先前以为,北军建立多年,早已为长安显贵旁支子弟充斥,战力大减。”
北军腐败早近日之事了,早在汉武帝时,北军监军御史为谋取私利,便派人将军营垣墙打通,让商贾入营做买卖,虽被守军正丞名为胡建者所斩,但北军已积重难返。
霍氏专权后,北军里更是被各种霍氏亲戚充斥,看看霍显和霍家三傻,就可以想见他们的德性,平叛期间固然有大义、士气因素影响,但北军除了射声营还算坚挺外,其余多不堪战已是事实。
所以刘询希望能引入新鲜血液,建立一支平民的、全新的,最重要的是,只忠于他的禁卫军!
“故奉陛下之命,以三河卒与五陵少年为基础,建了八个新营,驻扎在建章宫附近西郊苑操练,称之为’西苑八校‘……”
苑与园通,故亦有称之为西园八校者。
一共八千人,主体是平叛立功的三河卒,又拉进来了五陵少年,等三河卒们退役回家后,刘询打算招募长安三辅游侠为士卒,以为惯例。一方面让他们作为禁军,同时还能帮三辅的无业青年再就业……
任弘乍一听只觉得耳熟,这是大汉版的……厢军?
不过汉代轻侠和宋朝无业市民的战斗力还是大不相同的,前几年,那五千送去北庭的轻侠兵,已经在风沙冰雪中磨练成了大汉忠实的卫士,顶得住匈奴单于的进攻,也能跟任弘远征七河。
任弘一一向天子提议了新八校的校尉名单,刘询竟随便看了一眼就统统同意。
他不怕任弘安插人手,经过那一夜平叛一呼百应后,刘询现在有迷之自信,哪怕任弘暗藏私心,插进来几个人,他就能吃下几个!诸如辛庆忌、韩敢当等任弘老部下,天子照单全收。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但唯独统帅八校的将军一职,却还是空的,任弘没有举荐,但刘询非要他推荐。
“既然委命于卿,那便是信之不疑,卿尽管提!”
嘴上是这么说,但还是想看看,任弘最看好谁人,魏相暗暗上奏疏提醒天子,勿要让霍氏之事重蹈,虽然刘询一笑而过,天子时不时还是得试任弘一试,毕竟人是会变的。
“那臣就真的举荐了。”任弘朝面前一拱手。
“弘举荐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刘询一愣,任弘却道:“陛下既然已让远赴西域的五千轻侠从天子而游,当仁不让,做了大汉的轻侠领袖,豪侠做得,将军就做不得?”
“这西苑将军,陛下大可自为之!”
……
西郊苑乃是长安西郊苑囿,从镐池一直延伸到右扶风,林麓薮泽连亘,缭以周垣四十余里,平素较为冷静,眼下却成了一座大军营。
在平定叛乱后,三河卒被移到了这里,天子履行承诺,给所有人都发了一大笔钱,又让任弘甄别老弱疾病者打发回家,留下壮年者。答应他们在天子新修的陵寝杜陵附近安家,发屋舍和安家费,可留于军中为卒伍,每个月有一笔军饷。
一群外省人忽然得到了在首都落户籍并捧铁饭碗的机会,还分房子!天大的好事啊,自是高兴极了,大多数人都留了下来,在平叛过程中表现优越者更能为军吏,霍家楼的倒塌,让很多人实现了阶级飞跃。
之后又募了一群五陵少年作为骑队,凑了八千人,新八校就这么建立了。
八校尉中,为首的便是上军校尉、义成侯甘延寿,甘延寿年纪轻轻便在西域斩匈奴小王而封侯,平叛期间为任弘前锋,夺便门桥,击降长水营,是大功臣之一。
其次为中军校尉,用匈奴摔跤法擒了霍光女婿任胜,帮天子夺羽林卫的金安上,封都成侯。
再次为下军校尉,由天子的同学,张安世的幼子,阳都侯张彭祖担任。
之后是典军校尉,由前右都水陈万年担当,他当天率先跟着任弘,也蹭了些功劳,封关内侯。
剩下四人都是二代,右校尉韩宝,乃是前将军韩增的儿子;左校尉苏通国,苏武之子也;助军右校尉刘安民,宗正刘德长子,任弘刚收的弟子刘更生之兄;助军左校尉傅敞,这位是傅介子的长子。
不得不说任弘这人选得十分漂亮,虽是一群二代,但多是倒霍功臣,照顾到了朝臣的态度,里面又加上甘延寿陈万年一武一文,足以维持这八校。
只差一位将军未来了。
“只说是刘将军。”张彭祖打听到了消息,对其余都尉笑道:“莫非是是刘宗正?”
刘安民觉得不可能,他父亲一个文士如何统领八校?甘延寿听在耳中,却有个了大胆的想法。
“难说是安平公主呢,大司马卫将军之妻也姓刘啊,她在西域也当过将军,率乌孙人迎击匈奴,箭术比我还好。”
他听说前两天,因女儿体弱滞留西域一年的安平公主,已经带着任侯爷家的小女昭苏回来了。
而等到西苑八校的将军乘车驰入军中时,却见是个年纪轻轻的将领,一身赤甲,亲带斩蛇宝剑威风凛凛,一亮虎符,笑着说自己便是“刘将军”。
众人先是一愣,然后纷纷拜倒在地,玩笑开大了,这哪里是什么“刘将军”,分明是天子本人驾到!
……
西郊苑的阵阵“陛下万岁”传入长安后,让满朝文武震惊,尤其是希望“掰直”皇帝的儒臣,都觉得这是儿戏胡闹,气得太常韦贤直跺脚,觉得天子真是被某个人带坏了,简直是乱命。
但又没有敢有异议,因为天子对此事乐在其中——任弘看得很准确,从小无父无母,在监狱里长大的刘询很缺乏安全感,又被大将军吓唬得芒刺在背六年,在他表面的大度和豪情下,对权力和安全是极度渴望的,兵权虎符捏在自己手里最放心。
这种时候,不管谁去统领新八校都很难让天子百分百安心,不如不设将军,让天子直接掌控——还是那句话,游侠老大做得,将军做不得?此事古时候没先例,但有后例,汉灵帝、正德帝什么的,虽然都不是啥好例子……
再说了,让天子整天闷在建章宫里也不是好事,等他玩够了,长安附近彻底稳定下来,皇帝不再担心所谓的“霍党余孽”了,再慢慢设个老成持重,擅长练兵的将军统帅即可,这支兵未来甚至能开到北方面参加对匈奴的最后一役。
任弘觉得,赵充国就是个好人选。
此时此刻,任弘正在家里榻上与妻子温存——帮她捏车马劳顿,赶了一路后酸痛的脚。
而瑶光则觉得任弘没了女人照顾,像是老了五岁,嫌弃地看看这看看那,比如发现任弘耳朵后多了层垢,往常都是她帮任弘沐发的,儿子任白似乎也更跳了。他刚六岁,正是调皮得不行的年纪,瑶光手顿时有些痒。
但天子显然不乐意让任弘闲着,他才搞定了南北军和长安京畿防务,一个新的差事就迅速落了下来。
等接完弘恭送来的制书,瑶光问任弘又被天子指派去作甚,总不能她才回来就又要一家人天各一方吧。
“这次不必走远,且是我想要了许久的职务,以大司马卫将军身份,兼领大司农,司天下钱粮盐铁,为北击匈奴做准备!”
任弘晃着奏疏笑道:“县官知我,确实,吾不好杀人,而更好灌园种田!”
……
PS:月末了,推荐下古道热肠的“全金属弹壳”新书,仙侠分类的《妖魔哪里走》,明天上架。
人道式微,诡道猖獗。
百鬼夜行,苍生太苦。
我王七麟愿以一柄斩鬼刀,于妖魔环伺之中为我人族杀出一条阳关大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