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68 五百四十七、臣服背后的利益+会议开端
- 569 五百四十八,人事安排
- 570 五百四十九、忽悠
- 571 五百五十、接着忽悠+让你欠我
- 572 五百五十一、初交锋+夏国小事
- 573 五百五十二、夏国布局
- 574 五百五十三,渐起的疯狂,首战告捷
- 575 五百五十四、欲望+狂热的开端
- 576 五百五十五、玄铁令
- 577 五百五十六、赚钱之道
- 578 五百五十七、深入的细节,皇帝一生+渗透
- 579 五百五十八、势不可挡
- 580 五百五十九、挖苦
- 581 五百六十、真的打起来了(上+下)
- 582 五百六十一、心中所求+绝境
- 583 五百六十二、王府书院(有科普)
- 584 五百二十六、惊喜天的好消息
- 585 五百二十七、郭药师的奇兵+西京城破
- 586 五百二十八、郭药师的忧虑+奇袭(上)
- 587 五百二十九、觊觎中原+拼命
- 588 五百三十、血战+大好消息
- 589 五百三十一、朝堂明争暗斗+李星洲心中隐忧
- 590 五百三十二、暗流涌动+一往无前
- 591 五百三十三、转折+神将耶律大石(上)
- 592 五百三十四、风雨前的宁静
- 593 五百三十五、神将耶律大石(中)
- 594 五百三十六、神将耶律大石(下)+进退两难
- 595 五百三十七,失利的后果
- 596 五百三十八、协同作战
- 597 五百四十、钢铁直男+大新闻
- 598 五百四十一、大雨(有科普)
- 599 五百四十二、天塌了
- 600 五百四十三、历史的车轮(有科普)+绝望的处境
- 601 五百四十四、处置+蒙古情报
- 602 五百四十五、议论对策
- 603 五百四十六、第二代
- 604 五百四十七、天要绝人
- 605 五百四十八、王牌
- 606 五百四十九、榻前之辩
- 607 五百六十、扶大厦之将倾
- 608 五百六十一,时不我待+王府战前动员
- 609 五百六十二、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 610 五百六十三、各方反应
- 611 五百六十四、信任的来源(少量科普)
- 612 五百六十五、入海
- 613 五百六十六、早就知道+先说话的好处
- 614 五百六十七、萧干设防
- 615 五百六十八、山西的惨烈
- 616 五百六十九、接触战
- 617 五百七十、首战
- 618 五百七十一、神速进军
- 619 五百七十二、入海口
- 620 五百七十三、神兵天降(上)+神兵天降(下)
- 621 五百七十四、对峙
- 622 五百七十五、对陆火力
- 623 五百七十六、后续战斗
- 624 五百七十七、火烧云
- 625 五百七十八、连夜准备+下战书
- 626 五百七十九、空心阵
- 627 五百八十、契丹人(和剧情没太大关系,可以不看)
- 628 五百八十一、愤怒、仇恨
- 629 五百八十二、怎么回事
- 630 五百八十三、辽国前锋
- 631 五百八十四、河中恶龙
- 632 五百八十五、决胜+士气
- 633 五百八十六、白刃战
- 634 五百六十九、信任训练的力量
- 635 五百七十、鏖战
- 636 五百七十一、大获全胜
- 637 五百七十二、善后
- 638 五百七十三、行踪
- 639 五百七十四、斗智
- 640 五百七十五、找到耶律大石
- 641 五百七十六、北方的捷报
- 642 两百七十七、倔强的耶律大石
- 643 五百七十八、谈判+北方的好消息
- 644 五百七十九、一步先,步步先
- 645 五百八十、好消息
- 646 五百八十一、确实捉住了
- 647 五百八十二、狄至
- 648 五百八十三、天下大势的转变+冰冷现实
- 649 五百八十四、逃避
- 650 五百八十五、权变
- 651 五百八十六、怪力乱神(上+下)
- 652 五百八十七、强弩之末
- 653 五百七十、鏖战
- 654 五百八十八、老无所依(上)
- 655 五百七十一、大获全胜
- 656 五百八十九、老无所依(下)
- 657 五百七十二、善后
- 658 五百九十、政治手段+我怂活得长
- 659 五百七十三、行踪
- 660 五百九十一、此我之幸
- 661 五百七十四、斗智
- 662 五百九十二、是个人物
- 663 五百七十五、找到耶律大石
- 664 五百九十三、海军(上)
- 665 五百七十六、北方的捷报
- 666 五百九十四、海军(下)
- 667 两百七十七、倔强的耶律大石
- 668 五百九十五、凯旋仪
- 669 五百七十八、谈判+北方的好消息
- 670 五百九十六、回家+蹊跷
- 671 五百七十九、一步先,步步先
- 672 五百九十七、探望
- 673 五百八十、好消息
- 674 五百九十八、道家真人
- 675 五百八十一、确实捉住了
- 676 五百九十九、技术革新+新炮
- 677 五百八十二、狄至
- 678 六百、一鼻子灰
- 679 五百八十三、天下大势的转变+冰冷现实
- 680 六百零一、灵光+求死
- 681 五百八十四、逃避
- 682 六百零二、论功
- 683 五百八十五、权变
- 684 六百零三、哪来的人?
- 685 五百八十六、怪力乱神(上+下)
- 686 六百零四、大炮的用法+大国形势
- 687 五百八十七、强弩之末
- 688 六百零五、刘旭之谋(上)
- 689 五百八十八、老无所依(上)
- 690 六百零六、刘旭之谋(下)
- 691 六百零七、御花园晚会+富家翁之心
- 692 六百零八、事态失控
- 693 六百零九、聪明反被聪明误
- 694 六百一十、兵变+浪费感情
- 695 六百一十一、王府惊变
- 696 六百一十二、战场经验
- 697 六百一十三、晋王会仙术
- 698 六百一十四、血肉之躯的极限
- 699 六百一十五、来龙去脉
- 700 五百一十六、季春生的血
- 701 六百一十七、明主,英豪
- 702 六百一十八、铁骑绕龙城(上)
- 703 六百一十九、铁骑绕龙城(中)+弩
- 704 六百二十、铁骑绕龙城(下)
- 705 六百二十一、面圣
- 706 六百二十二、是我杀的
- 707 六百二十三、善后
- 708 六百二十四、喜讯
- 709 六百二十五、血腥
- 710 六百二十六、军权在握
- 711 五百八十九、老无所依(下)
- 712 六百二十七、雷酸汞
- 713 六百二十八、钱钱钱
- 714 六百二十九、皇家婚姻+阻力
- 715 五百九十、政治手段+我怂活得长
- 716 六百三十、铁木真
- 717 五百九十一、此我之幸
- 718 六百三十一、草原的难题
- 719 五百九十二、是个人物
- 720 六百三十二、草原和中原
- 721 五百九十三、海军(上)
- 722 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对策
- 723 五百九十四、海军(下)
- 724 六百三十三、化工厂
- 725 五百九十五、凯旋仪
- 726 六百三十四、心有阴云(有科普)
- 727 五百九十六、回家+蹊跷
- 728 六百三十五、枢密使
- 729 五百九十七、探望
- 730 六百三十六、雷酸汞,改变战争的契机
- 731 五百九十八、道家真人
- 732 六百三十七、关北
- 733 五百九十九、技术革新+新炮
- 734 六百三十八、减丁政策
- 735 六百、一鼻子灰
- 736 六百三十九、蒙古大帐
- 737 六百零一、灵光+求死
- 738 六百四十、铁木真的战略
- 739 六百零二、论功
- 740 六百四十一、日薄西山+第一批雷汞
- 741 六百零三、哪来的人?
- 742 六百四十二、火枪的新思路
- 743 六百零四、大炮的用法+大国形势
- 744 六百四十三、一一解决
- 745 六百零五、刘旭之谋(上)
- 746 六百四十四、方新
- 747 六百零六、刘旭之谋(下)
- 748 六百四十五、哲别的战术
- 749 六百零七、御花园晚会+富家翁之心
- 750 六百四十六、真实的谎言
- 751 六百零八、事态失控
- 752 六百四十七、对金战略
- 753 六百零九、聪明反被聪明误
- 754 六百四十八、魏兴平的好消息
- 755 六百一十、兵变+浪费感情
- 756 六百四十九、北方之论
- 757 六百一十一、王府惊变
- 758 六百五十、南方之论
- 759 六百一十二、战场经验
- 760 六百五十一、战略+完颜宗弼之怒
- 761 六百一十三、晋王会仙术
- 762 六百五十二、金国内部
- 763 六百一十四、血肉之躯的极限
- 764 六百五十三、魏朝仁之觉悟
- 765 六百一十五、来龙去脉
- 766 六百五十四、相遇
- 767 五百一十六、季春生的血
- 768 六百五十五,命运的邂逅
- 769 六百一十七、明主,英豪
- 770 六百五十六、找一个保护伞
- 771 六百一十八、铁骑绕龙城(上)
- 772 六百五十七、敲诈夏国
- 773 六百一十九、铁骑绕龙城(中)+弩
- 774 六百五十八、北上的路
- 775 六百二十、铁骑绕龙城(下)
- 776 六百五十九、战端开启
- 777 六百二十一、面圣
- 778 六百六十、往事+贸易网
- 779 六百二十二、是我杀的
- 780 六百六十一、商部
- 781 六百二十三、善后
- 782 六百六十二、夏国
- 783 六百二十四、喜讯
- 784 六百六十三、演讲
- 785 六百二十五、血腥
- 786 六百六十四、新枪与新战术
- 787 六百二十六、军权在握
- 788 六百六十五、借机变革
- 789 六百二十七、雷酸汞
- 790 六百六十六、天翻地覆开元城+夏国又来人了
- 791 六百二十八、钱钱钱
- 792 六百六十七、又一条大鱼+景国剑
- 793 六百二十九、皇家婚姻+阻力
- 794 六百六十八、讨价谈价
- 795 六百三十、铁木真
- 796 六百六十九、道长们的火药
- 797 六百三十一、草原的难题
- 798 六百七十、积蓄力量
- 799 六百三十二、草原和中原
- 800 六百七十一、山河、铁血
- 801 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对策
- 802 六百七十,石墨危机
- 803 六百三十三、化工厂
- 804 六百七十一,追忆,决心
- 805 六百三十四、心有阴云(有科普)
- 806 六百七十二、举国之战
- 807 六百三十五、枢密使
- 808 六百七十三、折家军
- 809 六百三十六、雷酸汞,改变战争的契机
- 810 六百七十四、迹象
- 811 六百三十七、关北
- 812 六百七十五、耶律大石心思
- 813 六百三十八、减丁政策
- 814 六百七十、迫不及待
- 815 六百三十九、蒙古大帐
- 816 六百七十一、五百年必出圣人
- 817 六百四十、铁木真的战略
- 818 六百七十二、金国皇后
- 819 六百四十一、日薄西山+第一批雷汞
- 820 六百七十八、金军南下
- 821 六百四十二、火枪的新思路
- 822 六百七十九、一触即发
- 823 六百四十三、一一解决
- 824 六百八十、人多的好处
- 825 六百四十四、方新
- 826 六百八十一、杀招
- 827 六百四十五、哲别的战术
- 828 六百八十二、三公主
- 829 六百四十六、真实的谎言
- 830 六百八十三、这三公主必须安排
- 831 六百四十七、对金战略
- 832 六百八十四、唐隆重镇
- 833 六百四十八、魏兴平的好消息
- 834 六百八十五、反击
- 835 六百四十九、北方之论
- 836 六百八十六、捷报
- 837 六百五十、南方之论
- 838 六百八十七、萝1莉控
- 839 六百五十一、战略+完颜宗弼之怒
- 840 六百八十八、八月初
- 841 六百五十二、金国内部
- 842 六百八十九、杨,折两家
- 843 六百五十三、魏朝仁之觉悟
- 844 六百九十、夏国的无奈
- 845 六百九十一、名动草原
- 846 六百九十二、起芳回京(上)
- 847 六百九十三、起芳回京(下)
- 848 六百九十三、交锋
- 849 六百九十四、心里有数
- 850 六百九十五、中秋后的布局
- 851 六百九十六、金国的困局
- 852 各位,这次真不是有意断更拖更
- 853 六百九十七、尽在“掌握”
- 854 六百九十八、怎么就天下归心
- 855 六百九十九、石墨,金国
- 856 七百、时光如梭
- 857 七百零一、不相信
- 858 六百五十四、相遇
- 859 七百零二、他是中心
- 860 六百五十五,命运的邂逅
- 861 七百零三、一切为了战争
- 862 六百五十六、找一个保护伞
- 863 七百零四、战争机器开动
- 864 六百五十七、敲诈夏国
- 865 七百零五、背后的刀
- 866 六百五十八、北上的路
- 867 七百零六、红日
- 868 六百五十九、战端开启
- 869 七百零七、德公的觉悟
- 870 六百六十、往事+贸易网
- 871 七百零八、出发!
- 872 六百六十一、商部
- 873 七百零九,离战争越来越近
- 874 六百六十二、夏国
- 875 七百一十、霸州
- 876 六百六十三、演讲
- 877 七百一十一、应对
- 878 六百六十四、新枪与新战术
- 879 七百一十二、铁浮屠、大炮
- 880 六百六十五、借机变革
- 881 七百一十三、谨慎
- 882 六百六十六、天翻地覆开元城+夏国又来人了
- 883 七百一十四、机会
- 884 六百六十七、又一条大鱼+景国剑
- 885 七百一十五、固立川
- 886 六百六十八、讨价谈价
- 887 七百一十六、现实与梦想
- 888 六百六十九、道长们的火药
- 889 七百一十七、不懂的伟大情怀
- 890 六百七十、积蓄力量
- 891 七百一十八、宁海堡
- 892 六百七十一、山河、铁血
- 893 七百一十九、李星洲的机会!
- 894 六百七十,石墨危机
- 895 七百二十、乌林晃的野心
- 896 六百七十一,追忆,决心
- 897 七百二十一、敲定战术
- 898 六百七十二、举国之战
- 899 七百二十二,西线捷报
- 900 六百七十三、折家军
- 901 七百二十三、鞑靼马
- 902 六百七十四、迹象
- 903 七百二十四、准备诈骗
- 904 六百七十五、耶律大石心思
- 905 七百二十五、大炮显威(上)
- 906 二百七十六、大炮显威(下)
- 907 七百七十七、(777......)艰难
- 908 七百七十八、刘季的战术
- 909 七百七十九、炮击开始
- 910 七百八十、决定胜负的时刻
- 911 七百八十一、意志的比拼
- 912 六百七十、迫不及待
- 913 七百八十二、难熬的夜
- 914 六百七十一、五百年必出圣人
- 915 七百八十三、悲壮
- 916 六百七十二、金国皇后
- 917 七百八十四、恐惧蔓延(上)
- 918 六百七十八、金军南下
- 919 七百八十五、恐惧蔓延(中)
- 920 六百七十九、一触即发
- 921 七百八十六、恐惧蔓延(下)
- 922 六百八十、人多的好处
- 923 七百八十七、北进的道路
- 924 六百八十一、杀招
- 925 七百八十八、谋事在人
- 926 六百八十二、三公主
- 927 七百八十九、捷报进京
- 928 六百八十三、这三公主必须安排
- 929 七百九十、宁远
- 930 六百八十四、唐隆重镇
- 931 七百九十一、指日可待的草原一统
- 932 六百八十五、反击
- 933 七百九十二、隐患+辽王出山
- 934 六百八十六、捷报
- 935 七百九十三,完颜宗弼的战术
- 936 七百九十四、海军踪迹
- 937 七百九十五、攻入辽阳
- 938 七百九十六、反击开始
- 939 七百九十七、出手了
- 940 七百九十八、兵锋所向
- 941 七百九十九、毕竟老夫也不是什么坏人
- 942 八百、大金难道要完?
- 943 八百零一、撤军圣旨
- 944 八百零二、该站队了
- 945 八百零三、立牌坊也省了吧
- 946 八百零四、辽东落幕
- 947 八百零五、礼仪和尊重
- 948 八百零六、会面+可怕
- 949 八百零七、谈判
- 950 六百八十七、萝1莉控
- 951 八百零八、就是馋她身子
- 952 八百零九、金军不经打?
- 953 六百八十八、八月初
- 954 八百一十、谁能做皇后+战后善后
- 955 六百八十九、杨,折两家
- 956 八百一十一、工具人+战后布局
- 957 六百九十、夏国的无奈
- 958 八百一十二、胜利的喜悦
- 959 六百九十一、名动草原
- 960 八百一十三、家里的女人+女人的心思
- 961 六百九十二、起芳回京(上)
- 962 八百一十四、开导
- 963 六百九十三、起芳回京(下)
- 964 八百一十五、理想主义者
- 965 六百九十三、交锋
- 966 八百一十六、思念+论功
- 967 六百九十四、心里有数
- 968 八百一十七、何煦回归+夏国的打算
- 969 八百一十八、微妙气氛+凯旋
- 970 八百一十九、内院起火+小傲娇
- 971 八百二十、往后的战略
- 972 八百二十一、腊月初+明州大族的对策
- 973 六百九十五、中秋后的布局
- 974 八百二十二、冬日的大河之上
- 975 六百九十六、金国的困局
- 976 八百二十三、皇帝的支持
- 977 各位,这次真不是有意断更拖更
- 978 八百二十四、改元+王府的孩子们
- 979 六百九十七、尽在“掌握”
- 980 八百二十五、占城稻+夏国战略误判
- 981 六百九十八、怎么就天下归心
- 982 八百二十六、大年初三+给夏国人投的烟幕弹
- 983 六百九十九、石墨,金国
- 984 八百二十七、封赏+时间决定胜负
- 985 七百、时光如梭
- 986 八百二十八、又一次大婚+耶律大石的心思
- 987 七百零一、不相信
- 988 八百二十九、对策+蜀中吴家
- 989 七百零二、他是中心
- 990 八百 三十、东面+西面
- 991 七百零三、一切为了战争
- 992 八百三十一、草原的欢庆+按部就班的蒙古
- 993 七百零四、战争机器开动
- 994 八百三十二、抵达蜀中+漂亮话和心里话
- 995 七百零五、背后的刀
- 996 八百三十三、铜钱危机+参林手段
- 997 七百零六、红日
- 998 八百三十三、他们来了+夏国的调度
- 999 七百零七、德公的觉悟
- 1000 八百三十四、保护参林+李星洲的好办法
- 1001 七百零八、出发!
- 1002 八百三十五、回京+新炮舰计划
- 1003 七百零九,离战争越来越近
- 1004 八百五十四、两派一见+对夏战争往事
- 1005 七百一十、霸州
- 1006 八百五十五、战略+蒙古的进攻
- 1007 七百一十一、应对
- 1008 八百五十六、攻破
- 1009 七百一十二、铁浮屠、大炮
- 1010 八百五十七、血战+围城
- 1011 七百一十三、谨慎
- 1012 八百五十八、救还是不救?
- 1013 七百一十四、机会
- 1014 八百五十八、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1015 七百一十五、固立川
- 1016 八百五十九、定国策
- 1017 七百一十六、现实与梦想
- 1018 八百六十、彰武元年的大事
- 1019 七百一十七、不懂的伟大情怀
- 1020 八百六十一、两种方案
- 1021 七百一十八、宁海堡
- 1022 八百六十二、缓兵之计
- 1023 七百一十九、李星洲的机会!
- 1024 八百六十三、定下方案
- 1025 七百二十、乌林晃的野心
- 1026 八百六十四、窝阔台的机会
- 1027 七百二十一、敲定战术
- 1028 八百六十五、水到渠成
- 1029 七百二十二,西线捷报
- 1030 八百六十六、彰武出兵
- 1031 七百二十三、鞑靼马
- 1032 八百六十七、嵬名令公
- 1033 七百二十四、准备诈骗
- 1034 八百六十八、诱敌深入
- 1035 七百二十五、大炮显威(上)
- 1036 八百六十九、艰难无比的围歼战
- 1037 八百七十、西线胜利
- 1038 八百七十一、来得太快的兵临城下
- 1039 八百七十二、平夏
- 1040 八百七十三、登基
- 1041 八百七十四、五大兵团
- 1042 八百七十五、昭德元年
- 1043 八百七十六、还看今朝
- 1044 二百七十六、大炮显威(下)
- 1045 七百七十七、(777......)艰难
- 1046 七百七十八、刘季的战术
- 1047 七百七十九、炮击开始
- 1048 七百八十、决定胜负的时刻
- 1049 七百八十一、意志的比拼
- 1050 七百八十二、难熬的夜
- 1051 七百八十三、悲壮
- 1052 七百八十四、恐惧蔓延(上)
- 1053 七百八十五、恐惧蔓延(中)
- 1054 七百八十六、恐惧蔓延(下)
- 1055 七百八十七、北进的道路
- 1056 七百八十八、谋事在人
- 1057 七百八十九、捷报进京
- 1058 七百九十、宁远
- 1059 七百九十一、指日可待的草原一统
- 1060 七百九十二、隐患+辽王出山
- 1061 七百九十三,完颜宗弼的战术
- 1062 七百九十四、海军踪迹
- 1063 七百九十五、攻入辽阳
- 1064 七百九十六、反击开始
- 1065 七百九十七、出手了
- 1066 七百九十八、兵锋所向
- 1067 七百九十九、毕竟老夫也不是什么坏人
- 1068 八百、大金难道要完?
- 1069 八百零一、撤军圣旨
- 1070 八百零二、该站队了
- 1071 八百零三、立牌坊也省了吧
- 1072 八百零四、辽东落幕
- 1073 八百零五、礼仪和尊重
- 1074 八百零六、会面+可怕
- 1075 八百零七、谈判
- 1076 八百零八、就是馋她身子
- 1077 八百零九、金军不经打?
- 1078 八百一十、谁能做皇后+战后善后
- 1079 八百一十一、工具人+战后布局
- 1080 八百一十二、胜利的喜悦
- 1081 八百一十三、家里的女人+女人的心思
- 1082 八百一十四、开导
- 1083 八百一十五、理想主义者
- 1084 八百一十六、思念+论功
- 1085 八百一十七、何煦回归+夏国的打算
- 1086 八百一十八、微妙气氛+凯旋
- 1087 八百一十九、内院起火+小傲娇
- 1088 八百二十、往后的战略
- 1089 八百二十一、腊月初+明州大族的对策
- 1090 八百二十二、冬日的大河之上
- 1091 八百二十三、皇帝的支持
- 1092 八百二十四、改元+王府的孩子们
- 1093 八百二十五、占城稻+夏国战略误判
- 1094 八百二十六、大年初三+给夏国人投的烟幕弹
- 1095 八百二十七、封赏+时间决定胜负
- 1096 八百二十八、又一次大婚+耶律大石的心思
- 1097 八百二十九、对策+蜀中吴家
- 1098 八百 三十、东面+西面
- 1099 八百三十一、草原的欢庆+按部就班的蒙古
- 1100 八百三十二、抵达蜀中+漂亮话和心里话
- 1101 八百三十三、铜钱危机+参林手段
- 1102 八百三十三、他们来了+夏国的调度
- 1103 八百三十四、保护参林+李星洲的好办法
- 1104 八百三十五、回京+新炮舰计划
- 1105 八百五十四、两派一见+对夏战争往事
- 1106 八百五十五、战略+蒙古的进攻
- 1107 八百五十六、攻破
- 1108 八百五十七、血战+围城
- 1109 八百五十八、救还是不救?
- 1110 八百五十八、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1111 八百五十九、定国策
- 1112 八百六十、彰武元年的大事
- 1113 八百六十一、两种方案
- 1114 八百六十二、缓兵之计
- 1115 八百六十三、定下方案
- 1116 八百六十四、窝阔台的机会
- 1117 八百六十五、水到渠成
- 1118 八百六十六、彰武出兵
- 1119 八百六十七、嵬名令公
- 1120 八百六十八、诱敌深入
- 1121 八百六十九、艰难无比的围歼战
- 1122 八百七十、西线胜利
- 1123 八百七十一、来得太快的兵临城下
- 1124 八百七十二、平夏
- 1125 八百七十三、登基
- 1126 八百七十四、五大兵团
- 1127 八百七十五、昭德元年
- 1128 八百七十六、还看今朝
隐藏
显示工具栏
五百五十七、深入的细节,皇帝一生+渗透
五百五十七、深入的细节,皇帝一生+渗透
李星洲回头,“起芳的信,说夏国之事。”
说着,他将手中信件递给身后的诗语。
诗语看了一会儿,小声问:“阿娇妹妹睡了吗。”
李星洲点点头,坏笑道:“阿娇都同意了,下次就一起睡吧,两头跑多麻烦。”
这次诗语破天荒的没反驳他,李星洲大喜,以为事成了,结果却发现她其实是心不在焉,根本没注意听刚刚的话。
“怎么了?”李星洲躺在床上,轻轻将她拉到床边。
诗语回头问他,“我是不是很刻薄?”
“怎么会。”
“是吗,其实我比她幸运得多.......”
“谁?”
“起芳,我原来最看不惯她,妖艳贱货,不守妇道......”说刻意看他一眼。
“光我毛事......”李星洲心虚的大声道。
“哼,关你什么事你自己心里有数。”诗语哼了一声,然后接着说:“慢慢看来,我觉得她也挺不容易的......一路走来,比我还难。
女儿家最好的归宿就是能找个好人家嫁了,相夫教子,夫君不差,家中老小不嫌弃,就算万事大吉。
自己心里想的,想要做的,最好都好好藏起来,漏给别人看会被嘲笑,被鄙视,说不安分;漏给自己又酸涩无奈,自己给自己灌苦水。”
李星洲搂住她,轻轻抚摸她的背。
诗语难得的回应,紧紧握住他的大手:“还好我现在没有那些顾忌,没有那些悲剧,因为......因为我遇见的是你。”
“嘿嘿......现在知道夫君的好了。”李星洲得意笑起来。
“你,你也别得意.....也有一身臭毛病。”诗语连忙说。
“她要是不那么咄咄逼人,我也不会冷眼看她。
她这一路走得怪难,怪可伶的,女儿身......南边打过仗,兄弟惨死,家里只剩一个爹,大江上下到处跑,现在西北那样地方也去,她还是一点不改,还是那样尖酸刻薄......”诗语说着语气柔软下来。
“她性格如此,要强,有权欲,她吃那些苦也是自己找的,想拦都拦不住。”李星洲无奈感慨。
“哼,你还真了解她.......”诗语放开他,撇开脸道
李星洲无语,不是你先说起这话题的吗,女人真是难对付。
.......
进入四月,从各地来到王府的挑战镗刀打磨的工匠已经超过两百人,有人的镗刀就快打磨完了,李星洲大喜过望。
王府的建筑群不断向后山扩张,工匠的居住区已经如同一个城镇,比王府还要大。
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工匠?
李星洲突然想到后世员工小区的模式,想要留住人才,就必须尊重人才。
在这样的时代,有一个安居之所就很难,如果能提供稳定的居所,必然能够笼络大量人才。
所以李星洲准备启动一个大建造计划,正好新工业区完工半年,王府没有大工程。就是在王府后山,新工业区的西北面,建造一个大的居住区,类似后世的小区规划,这既可以消耗水泥的冗余产值,又可以容纳更多工匠居住。
此时王府也有闲钱,为工匠提供优渥的住宿条件,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解决这么多外来工匠的住房问题。
一万两的奖励只是个引子,就如千金买马骨,吸引来天下各方的工匠,这其中的很多人是有真本事的,他准备将他们留下来,留在王府。
工程经过府中管事的讨论,大多数都是赞成的,但也有少数人反对,比如固封,他认为王爷尊重工匠是好,但也不用到如此地步,礼遇过了,会有恃宠而骄的风险。
这事最终还是通过了,整个工程的建造还由祝融负责,这是一次挑战,虽然之前祝融就用水泥建过王府的新工业区,但这次显然不同,要建造的是能够住人的楼。
按计划是五层的高楼,虽然水泥的粘合性远超过如今任何建筑材料,而且这个高度显然并非水泥的极限,可第一次永远是最难的。
祝融接下活也不敢怠慢,开始到处找一些师傅讨教商量,准备四月中旬正式开工。
......
御花园里,皇帝一边看书,一边问站在旁边的李星洲:“枢密院的事都熟络了吗。”
李星洲点头:“熟悉了。”
“那就好,不懂就多问问温道离,有任何事尽管开口,北伐大事,切不可怠慢。”
“臣明白。”李星洲拱拱手,他其实不想来,但皇帝最近给他弄了个规定,每隔三日,就要入宫向他汇报最近情况。
皇帝微微皱眉:“听说最近你在忙着西北之事,夏国那边的。”
李星洲点点头,他不知道谁告诉皇帝的,但至少能说明枢密院里肯定有皇帝的眼线,这倒不奇怪,能攀上皇帝,谁都不会是贞洁烈女。
“是。”他想搞乱夏国的事已经跟皇帝说过了,只是具体计划没说,很多事情,很多知识,他无法解释清楚。
皇帝只是点点头,没有太多情绪。
“你还年轻,有想法,想做事,朕都许你。”皇帝说话一如既往的平淡:“有些事光靠说你是不会明白的。
但朕也要告诫你,要分清主次,不可以小乱大,有想法是好,可异想天开就是过错,对付夏国的事你亲自试试也好,但是点到为止,不能浪费太多精力在上面。”
李星洲点头,皇帝把他对西夏的事当成儿戏了......
他也不奇怪,失落总有几分,但谈不上挫败,这种事谁会信呢?他只能应付着说几句场面话,然后慢慢退出后宫,其实他心里有很多话,想告诉皇帝这不是儿戏,可谁会信呢。
.......
出了午门,严孤已经架着马车在门外等候。
李星洲登上马车,在颠簸中昏昏欲睡......
越是深入权力的旋涡,他越要小心翼翼,也发现更多,想到更多的事。
每次与皇帝说话,他其实非常累,也许是习惯,也许是心理学留下的后遗症,一到关键场合,他都会专注于留意人的微表情,以此来推测当时人内心状态。
可这招在皇帝这不太行得通。
一般来说,人的微表情如同本能,自身无法察觉,总是不经意经流露。
只有当人自身注意到,或知道这些知识,去刻意控制时,经长期训练才有成效。像后世的特工,专业骗术大师等,都会经过这样的艰苦训练。才能做到不让本能暴露在自己。
皇帝肯定是不知道这些系统性知识的,他是如何做到掩饰微表情,李星洲不知道,大概与其本人一生经历有关吧。
皇帝的一生是所有人都避讳的话题,就算德公也刻意避开不与他谈起。
魏朝仁曾小心的跟他说过,皇上杀过自己的儿子,因为怀疑其谋反。
而与皇上同辈的兄弟如今只活下来两人,他自己还有康亲王,按照岁数推算,皇上的许多兄弟不可能是自然死的,当然还有十年前死在乱军中的吴王。
说到吴王......李星洲其实慢慢抽丝剥茧的想起更多。
他没听人说过吴王的爵位,但单字王基本都是亲王。
景国差不多与大宋是一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了无数的历史教训,皇上对皇家兄弟的权力是十分顾忌的。
皇家子弟想要封王是很难的事,要求十分严苛,更别说干预朝政。不像汉、唐时期那样,随便一个皇子皇孙,都有很大概率封王。
能受封亲王的,要么是康亲王那样,资历够了,年纪大了,给个封号安享晚年。
要么像当初林王,起初他是长子,是准备立为太子的,封王拔高地位也就合情合理,可惜林王早早病死。
之后就是潇王这样,靠着赫赫战功,加上皇帝宠爱得封潇王。
但“康”也好,“林”也罢,乃至“潇”都是十分保守,没有那么尊贵的封号,足见皇权对王爷权力的保守和不放心态度。
亲王最好的封号为“秦、晋、齐、楚”这四个。
这其中“晋”为最,古往今来,从“晋”王成为皇帝的人是最多的,因为晋国是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春秋结束也是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结束。
晋武帝司马炎、隋炀帝杨广、唐高宗李治、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周世宗柴荣、后晋高祖石敬瑭、南汉中宗刘晟、宋太宗赵光义等成为皇帝之前的封号都是“晋王”。
而“秦、齐、楚”也是春秋霸主国,都是和“晋”一样是一等的封号。
如果有人被封四个其中一个,晋王,秦王,齐王,楚王,那么就是至高荣宠,若是皇子,基本有很大概率入主东宫。
而吴王虽低于这四个,但也是用春秋国号,远高于什么林王、潇王、康王这样的封号。
皇帝为什么会给吴王这样的荣宠?
李星洲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起初吴王跟皇帝其实关系很好,很大概率在夺嫡之争中,吴王还是坚决站在皇帝这边的,甚至是左膀右臂。
所以登基之后,封为吴亲王,是当时景国除去皇帝和皇后之外最高的爵位,远高于什么林亲王、潇亲王、康亲王。
可万万没想到,吴王还是背叛了他,这或许是他当初怒杀那么多叛军的原因之一。
他杀了自己兄弟,杀了自己儿子,与地方大族斗,结果最爱的儿子惨死,信任的兄弟背叛.....这就是当今皇上的一生梗概。
最终,他变得无情狠辣,先是答应几万叛军的投降,随后将手无寸铁的叛军全部屠戮殆尽,之前朱越满门抄斩,于承安被冬日流放,活活冻死在路上.....
这样的人生经历造就出这样的皇帝,李星洲反而不奇怪他为什么看不穿了,大概是麻木了吧。
.......
张解将众多黝黑的铁片铺开,满当当的桌上铺的都是这东西,足足有四十多片,计划花光他大半积蓄,可他一点也不后悔。
因为还在涨!
玄铁令的价格还在涨,从起初的十几两,如今已经涨到九百多两一片!这才多少十来天啊!
街坊上早有传闻,有个巡城官差,一开始变卖家当买玄铁令,结果才过两三天,一出手卖了几千两!从此过上舒坦日子。还有个乞丐,用捡到的玄铁令换了八百多两上好成色的银子,买了土地,一下成了乡绅富豪。
还有人卖了酒楼去卖玄铁令,之后直接什么都不干,酒楼也不赎回来了,因为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
事到如今,玄铁令已不只是能换琉璃器的物件,还是发财的机会,白花花的银子,众人追捧之下,价格每天都在涨,到处谈论的都是这件事。
而且随着这东西的狂热,也有一些人投机取巧,仿制玄铁令卖,结果还真能卖出去,但这些仿制的玩意价格会低很多,大多用来骗不懂行的人,明白人都知道玄铁令不怕刀斧,很容易分辨。
张解这几天抱着一堆儿子送来的玄铁令,也无心朝政了,每日都在府中盯着玄铁令时不时又涨了,然后算算自己的资产。
“老爷,又涨了又涨了!”突然下人高兴的跑进来。
张解激动站起来:“涨多少了?”
下人一边喘气,一边高兴的说:“城西刚有人买了一块,一千一百两,还抵了一辆马车,这是目前最高的了!之前买卖的都是几百两,没过千的。”
张解大喜过望,一千一百两,还带马车,那他四十多块岂不是能卖五万两左右!
城西的酒楼现在成了大家交易玄铁令的主要地方,生意都在里面谈,如今也成兴庆府最热闹的地方。
“好,好啊!不过一天,就赚了一万多两!”张解大喜,随后赏赐下人五贯钱,不过他还不准备出手,他相信还会涨!
再等些时日,定能赚更多。
......
下人走没多久,前堂说他部下谏议大夫张检来求见。
张解身为国相,其实官职就是夏国中书侍郎,为中书首官,掌握行政大权,但平时都是中书下的谏议大夫帮他处理政务的,所以张检来见,想必是说大事,他小心收好玄铁令,去了前堂。
张检早在前厅等候,见他来行礼打招呼,“伯父。”
张解点头,这张检是他张家小辈中最有前途,有才学的,是二弟之子,“你来找我何事?”
“不知伯父有没有听说最近闹得满城风雨,连其它州城的人也纷纷赶往兴庆府抢买的玄铁令。”张检道。
他点头。
“伯父,我觉得此中不同寻常,似有不妥之处,可能有什么阴谋,应该封禁这玄铁令,一律上缴官府,不得再买卖!”年轻人一脸严肃的说。
张解脸色一下就不好看了,封禁!我屋里还放着四十多块呢,那可是自己的大半积蓄!
说着,他将手中信件递给身后的诗语。
诗语看了一会儿,小声问:“阿娇妹妹睡了吗。”
李星洲点点头,坏笑道:“阿娇都同意了,下次就一起睡吧,两头跑多麻烦。”
这次诗语破天荒的没反驳他,李星洲大喜,以为事成了,结果却发现她其实是心不在焉,根本没注意听刚刚的话。
“怎么了?”李星洲躺在床上,轻轻将她拉到床边。
诗语回头问他,“我是不是很刻薄?”
“怎么会。”
“是吗,其实我比她幸运得多.......”
“谁?”
“起芳,我原来最看不惯她,妖艳贱货,不守妇道......”说刻意看他一眼。
“光我毛事......”李星洲心虚的大声道。
“哼,关你什么事你自己心里有数。”诗语哼了一声,然后接着说:“慢慢看来,我觉得她也挺不容易的......一路走来,比我还难。
女儿家最好的归宿就是能找个好人家嫁了,相夫教子,夫君不差,家中老小不嫌弃,就算万事大吉。
自己心里想的,想要做的,最好都好好藏起来,漏给别人看会被嘲笑,被鄙视,说不安分;漏给自己又酸涩无奈,自己给自己灌苦水。”
李星洲搂住她,轻轻抚摸她的背。
诗语难得的回应,紧紧握住他的大手:“还好我现在没有那些顾忌,没有那些悲剧,因为......因为我遇见的是你。”
“嘿嘿......现在知道夫君的好了。”李星洲得意笑起来。
“你,你也别得意.....也有一身臭毛病。”诗语连忙说。
“她要是不那么咄咄逼人,我也不会冷眼看她。
她这一路走得怪难,怪可伶的,女儿身......南边打过仗,兄弟惨死,家里只剩一个爹,大江上下到处跑,现在西北那样地方也去,她还是一点不改,还是那样尖酸刻薄......”诗语说着语气柔软下来。
“她性格如此,要强,有权欲,她吃那些苦也是自己找的,想拦都拦不住。”李星洲无奈感慨。
“哼,你还真了解她.......”诗语放开他,撇开脸道
李星洲无语,不是你先说起这话题的吗,女人真是难对付。
.......
进入四月,从各地来到王府的挑战镗刀打磨的工匠已经超过两百人,有人的镗刀就快打磨完了,李星洲大喜过望。
王府的建筑群不断向后山扩张,工匠的居住区已经如同一个城镇,比王府还要大。
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工匠?
李星洲突然想到后世员工小区的模式,想要留住人才,就必须尊重人才。
在这样的时代,有一个安居之所就很难,如果能提供稳定的居所,必然能够笼络大量人才。
所以李星洲准备启动一个大建造计划,正好新工业区完工半年,王府没有大工程。就是在王府后山,新工业区的西北面,建造一个大的居住区,类似后世的小区规划,这既可以消耗水泥的冗余产值,又可以容纳更多工匠居住。
此时王府也有闲钱,为工匠提供优渥的住宿条件,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解决这么多外来工匠的住房问题。
一万两的奖励只是个引子,就如千金买马骨,吸引来天下各方的工匠,这其中的很多人是有真本事的,他准备将他们留下来,留在王府。
工程经过府中管事的讨论,大多数都是赞成的,但也有少数人反对,比如固封,他认为王爷尊重工匠是好,但也不用到如此地步,礼遇过了,会有恃宠而骄的风险。
这事最终还是通过了,整个工程的建造还由祝融负责,这是一次挑战,虽然之前祝融就用水泥建过王府的新工业区,但这次显然不同,要建造的是能够住人的楼。
按计划是五层的高楼,虽然水泥的粘合性远超过如今任何建筑材料,而且这个高度显然并非水泥的极限,可第一次永远是最难的。
祝融接下活也不敢怠慢,开始到处找一些师傅讨教商量,准备四月中旬正式开工。
......
御花园里,皇帝一边看书,一边问站在旁边的李星洲:“枢密院的事都熟络了吗。”
李星洲点头:“熟悉了。”
“那就好,不懂就多问问温道离,有任何事尽管开口,北伐大事,切不可怠慢。”
“臣明白。”李星洲拱拱手,他其实不想来,但皇帝最近给他弄了个规定,每隔三日,就要入宫向他汇报最近情况。
皇帝微微皱眉:“听说最近你在忙着西北之事,夏国那边的。”
李星洲点点头,他不知道谁告诉皇帝的,但至少能说明枢密院里肯定有皇帝的眼线,这倒不奇怪,能攀上皇帝,谁都不会是贞洁烈女。
“是。”他想搞乱夏国的事已经跟皇帝说过了,只是具体计划没说,很多事情,很多知识,他无法解释清楚。
皇帝只是点点头,没有太多情绪。
“你还年轻,有想法,想做事,朕都许你。”皇帝说话一如既往的平淡:“有些事光靠说你是不会明白的。
但朕也要告诫你,要分清主次,不可以小乱大,有想法是好,可异想天开就是过错,对付夏国的事你亲自试试也好,但是点到为止,不能浪费太多精力在上面。”
李星洲点头,皇帝把他对西夏的事当成儿戏了......
他也不奇怪,失落总有几分,但谈不上挫败,这种事谁会信呢?他只能应付着说几句场面话,然后慢慢退出后宫,其实他心里有很多话,想告诉皇帝这不是儿戏,可谁会信呢。
.......
出了午门,严孤已经架着马车在门外等候。
李星洲登上马车,在颠簸中昏昏欲睡......
越是深入权力的旋涡,他越要小心翼翼,也发现更多,想到更多的事。
每次与皇帝说话,他其实非常累,也许是习惯,也许是心理学留下的后遗症,一到关键场合,他都会专注于留意人的微表情,以此来推测当时人内心状态。
可这招在皇帝这不太行得通。
一般来说,人的微表情如同本能,自身无法察觉,总是不经意经流露。
只有当人自身注意到,或知道这些知识,去刻意控制时,经长期训练才有成效。像后世的特工,专业骗术大师等,都会经过这样的艰苦训练。才能做到不让本能暴露在自己。
皇帝肯定是不知道这些系统性知识的,他是如何做到掩饰微表情,李星洲不知道,大概与其本人一生经历有关吧。
皇帝的一生是所有人都避讳的话题,就算德公也刻意避开不与他谈起。
魏朝仁曾小心的跟他说过,皇上杀过自己的儿子,因为怀疑其谋反。
而与皇上同辈的兄弟如今只活下来两人,他自己还有康亲王,按照岁数推算,皇上的许多兄弟不可能是自然死的,当然还有十年前死在乱军中的吴王。
说到吴王......李星洲其实慢慢抽丝剥茧的想起更多。
他没听人说过吴王的爵位,但单字王基本都是亲王。
景国差不多与大宋是一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了无数的历史教训,皇上对皇家兄弟的权力是十分顾忌的。
皇家子弟想要封王是很难的事,要求十分严苛,更别说干预朝政。不像汉、唐时期那样,随便一个皇子皇孙,都有很大概率封王。
能受封亲王的,要么是康亲王那样,资历够了,年纪大了,给个封号安享晚年。
要么像当初林王,起初他是长子,是准备立为太子的,封王拔高地位也就合情合理,可惜林王早早病死。
之后就是潇王这样,靠着赫赫战功,加上皇帝宠爱得封潇王。
但“康”也好,“林”也罢,乃至“潇”都是十分保守,没有那么尊贵的封号,足见皇权对王爷权力的保守和不放心态度。
亲王最好的封号为“秦、晋、齐、楚”这四个。
这其中“晋”为最,古往今来,从“晋”王成为皇帝的人是最多的,因为晋国是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春秋结束也是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结束。
晋武帝司马炎、隋炀帝杨广、唐高宗李治、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周世宗柴荣、后晋高祖石敬瑭、南汉中宗刘晟、宋太宗赵光义等成为皇帝之前的封号都是“晋王”。
而“秦、齐、楚”也是春秋霸主国,都是和“晋”一样是一等的封号。
如果有人被封四个其中一个,晋王,秦王,齐王,楚王,那么就是至高荣宠,若是皇子,基本有很大概率入主东宫。
而吴王虽低于这四个,但也是用春秋国号,远高于什么林王、潇王、康王这样的封号。
皇帝为什么会给吴王这样的荣宠?
李星洲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起初吴王跟皇帝其实关系很好,很大概率在夺嫡之争中,吴王还是坚决站在皇帝这边的,甚至是左膀右臂。
所以登基之后,封为吴亲王,是当时景国除去皇帝和皇后之外最高的爵位,远高于什么林亲王、潇亲王、康亲王。
可万万没想到,吴王还是背叛了他,这或许是他当初怒杀那么多叛军的原因之一。
他杀了自己兄弟,杀了自己儿子,与地方大族斗,结果最爱的儿子惨死,信任的兄弟背叛.....这就是当今皇上的一生梗概。
最终,他变得无情狠辣,先是答应几万叛军的投降,随后将手无寸铁的叛军全部屠戮殆尽,之前朱越满门抄斩,于承安被冬日流放,活活冻死在路上.....
这样的人生经历造就出这样的皇帝,李星洲反而不奇怪他为什么看不穿了,大概是麻木了吧。
.......
张解将众多黝黑的铁片铺开,满当当的桌上铺的都是这东西,足足有四十多片,计划花光他大半积蓄,可他一点也不后悔。
因为还在涨!
玄铁令的价格还在涨,从起初的十几两,如今已经涨到九百多两一片!这才多少十来天啊!
街坊上早有传闻,有个巡城官差,一开始变卖家当买玄铁令,结果才过两三天,一出手卖了几千两!从此过上舒坦日子。还有个乞丐,用捡到的玄铁令换了八百多两上好成色的银子,买了土地,一下成了乡绅富豪。
还有人卖了酒楼去卖玄铁令,之后直接什么都不干,酒楼也不赎回来了,因为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
事到如今,玄铁令已不只是能换琉璃器的物件,还是发财的机会,白花花的银子,众人追捧之下,价格每天都在涨,到处谈论的都是这件事。
而且随着这东西的狂热,也有一些人投机取巧,仿制玄铁令卖,结果还真能卖出去,但这些仿制的玩意价格会低很多,大多用来骗不懂行的人,明白人都知道玄铁令不怕刀斧,很容易分辨。
张解这几天抱着一堆儿子送来的玄铁令,也无心朝政了,每日都在府中盯着玄铁令时不时又涨了,然后算算自己的资产。
“老爷,又涨了又涨了!”突然下人高兴的跑进来。
张解激动站起来:“涨多少了?”
下人一边喘气,一边高兴的说:“城西刚有人买了一块,一千一百两,还抵了一辆马车,这是目前最高的了!之前买卖的都是几百两,没过千的。”
张解大喜过望,一千一百两,还带马车,那他四十多块岂不是能卖五万两左右!
城西的酒楼现在成了大家交易玄铁令的主要地方,生意都在里面谈,如今也成兴庆府最热闹的地方。
“好,好啊!不过一天,就赚了一万多两!”张解大喜,随后赏赐下人五贯钱,不过他还不准备出手,他相信还会涨!
再等些时日,定能赚更多。
......
下人走没多久,前堂说他部下谏议大夫张检来求见。
张解身为国相,其实官职就是夏国中书侍郎,为中书首官,掌握行政大权,但平时都是中书下的谏议大夫帮他处理政务的,所以张检来见,想必是说大事,他小心收好玄铁令,去了前堂。
张检早在前厅等候,见他来行礼打招呼,“伯父。”
张解点头,这张检是他张家小辈中最有前途,有才学的,是二弟之子,“你来找我何事?”
“不知伯父有没有听说最近闹得满城风雨,连其它州城的人也纷纷赶往兴庆府抢买的玄铁令。”张检道。
他点头。
“伯父,我觉得此中不同寻常,似有不妥之处,可能有什么阴谋,应该封禁这玄铁令,一律上缴官府,不得再买卖!”年轻人一脸严肃的说。
张解脸色一下就不好看了,封禁!我屋里还放着四十多块呢,那可是自己的大半积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