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55 七百八十七、北进的道路
- 1056 七百八十八、谋事在人
- 1057 七百八十九、捷报进京
- 1058 七百九十、宁远
- 1059 七百九十一、指日可待的草原一统
- 1060 七百九十二、隐患+辽王出山
- 1061 七百九十三,完颜宗弼的战术
- 1062 七百九十四、海军踪迹
- 1063 七百九十五、攻入辽阳
- 1064 七百九十六、反击开始
- 1065 七百九十七、出手了
- 1066 七百九十八、兵锋所向
- 1067 七百九十九、毕竟老夫也不是什么坏人
- 1068 八百、大金难道要完?
- 1069 八百零一、撤军圣旨
- 1070 八百零二、该站队了
- 1071 八百零三、立牌坊也省了吧
- 1072 八百零四、辽东落幕
- 1073 八百零五、礼仪和尊重
- 1074 八百零六、会面+可怕
- 1075 八百零七、谈判
- 1076 八百零八、就是馋她身子
- 1077 八百零九、金军不经打?
- 1078 八百一十、谁能做皇后+战后善后
- 1079 八百一十一、工具人+战后布局
- 1080 八百一十二、胜利的喜悦
- 1081 八百一十三、家里的女人+女人的心思
- 1082 八百一十四、开导
- 1083 八百一十五、理想主义者
- 1084 八百一十六、思念+论功
- 1085 八百一十七、何煦回归+夏国的打算
- 1086 八百一十八、微妙气氛+凯旋
- 1087 八百一十九、内院起火+小傲娇
- 1088 八百二十、往后的战略
- 1089 八百二十一、腊月初+明州大族的对策
- 1090 八百二十二、冬日的大河之上
- 1091 八百二十三、皇帝的支持
- 1092 八百二十四、改元+王府的孩子们
- 1093 八百二十五、占城稻+夏国战略误判
- 1094 八百二十六、大年初三+给夏国人投的烟幕弹
- 1095 八百二十七、封赏+时间决定胜负
- 1096 八百二十八、又一次大婚+耶律大石的心思
- 1097 八百二十九、对策+蜀中吴家
- 1098 八百 三十、东面+西面
- 1099 八百三十一、草原的欢庆+按部就班的蒙古
- 1100 八百三十二、抵达蜀中+漂亮话和心里话
- 1101 八百三十三、铜钱危机+参林手段
- 1102 八百三十三、他们来了+夏国的调度
- 1103 八百三十四、保护参林+李星洲的好办法
- 1104 八百三十五、回京+新炮舰计划
- 1105 八百五十四、两派一见+对夏战争往事
- 1106 八百五十五、战略+蒙古的进攻
- 1107 八百五十六、攻破
- 1108 八百五十七、血战+围城
- 1109 八百五十八、救还是不救?
- 1110 八百五十八、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1111 八百五十九、定国策
- 1112 八百六十、彰武元年的大事
- 1113 八百六十一、两种方案
- 1114 八百六十二、缓兵之计
- 1115 八百六十三、定下方案
- 1116 八百六十四、窝阔台的机会
- 1117 八百六十五、水到渠成
- 1118 八百六十六、彰武出兵
- 1119 八百六十七、嵬名令公
- 1120 八百六十八、诱敌深入
- 1121 八百六十九、艰难无比的围歼战
- 1122 八百七十、西线胜利
- 1123 八百七十一、来得太快的兵临城下
- 1124 八百七十二、平夏
- 1125 八百七十三、登基
- 1126 八百七十四、五大兵团
- 1127 八百七十五、昭德元年
- 1128 八百七十六、还看今朝
隐藏
显示工具栏
七百九十七、出手了
七百九十七、出手了
狭长的辽西走廊,东西跨度七十里左右,十万大军展开,再除去中间许多无法通行的地貌,其实比较拥挤。
所以第五师和禁军步兵只能作为预备队跟在后方。
而李星洲中军行辕亚距离前方推进的大军十里左右。
战马不断来回奔波,报告着前方的战事。
李星洲也是练过的,不过这种时候他不会去前线逞能,十万大军是个什么概念,如果肩并肩排开,可以延绵一百里。
这样庞大的规模的大军团决战面前,个人的勇武翻不起任何浪花。
同时,吸取前几次的教训,李星洲果断下令,大军进军途中,任何在行进路上的人格杀勿论,无论是不是金军。
经历一路教训,第一次统筹指挥如此大规模军团的李星洲终于明白什么叫心慈手软是为帅者的大忌。
其实抛开道德的审判,站在如今的位置,李星洲反而越来越理解许多他曾经想不通的行为了。
比如白起的杀戮,比如铁木真的铁血。
将领首先必须对自己的士兵负责,至于敌人和其他人,那是政治家考虑的事情。
大军不断前进进,当李星洲骑着眉雪登上山坡隐约可以看见远处宁远城时,前方传来枪炮声,随后越演越烈。
远远看去,硝烟弥漫不散,北面天空变得朦胧。
通过望远镜观察和士兵不断汇报,李星洲大体掌握战场的情况。
右前方枪声最为激烈,很有可能撞上了金军主力精锐,他们这么大规模的进军,摆出进攻架势,金军不会坐以待毙,放弃他们好不容易收回的土地,交战是不可避免的。
但正面交战,李星洲从不担心。
随后他又看向左翼,左前方五里之外是一片不大不小的树林,左翼似乎没有遭遇敌人。
不一会,就有快马飞奔而来,传令兵翻身下马,“报!禀报大帅,第四师前锋团遇敌交火,魏将军、杨将军询问大帅是否向东增援!”
“不必增援,让他们按照既定路线继续北上。”李星洲思考一会儿下令。
传令兵翻身上马回去传达命令了。
战线西面交火很激烈,从密集枪声就能听出来,不过东线兵力还是不能调动,东面靠山,有大片树林。
李星洲用望远镜,十里外的地方也能看得清楚,他能看到树林里的鸟群在上空盘旋,久久不敢落下。
东面树林里有人,只是不知道多少,他很快有了这个判断,基于此判断,李星洲猜测了完颜宗弼可能采取的战术。
完颜宗弼是沙场老手,这样的宿将往往并非像戏曲里唱的那样有什么奇门遁甲,稀奇阵法,而是千锤百炼的战场经验和直觉。
就像之前的轻骑夜袭战术,耶律脱乎身死魂消,山海关旦日攻破,连战连捷的景军第一次吃瘪就是因为完颜宗弼一眼看出他们的弱点。
既然他能看穿弱点那肯定也明白正面与景军交锋等于找死,所以李星洲推断东线应该是佯攻。
完颜宗弼的想法可能是通过猛攻东线,让他坐不住,派西线部队增援,然后早埋伏好的精锐从防御空虚的西线直接突入,目标直指他这个坐镇后方的大帅。
望远镜里看到的更加支持了李星洲的想法,西面山上肯定埋伏有人马,只是不知道有多少。
李星洲不动如山,没有让西面的第一、二师增援,也没有向山上靠拢,只是让所有部队按照计划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层层推进。
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新军也完全执行了。
西侧有魏雨白、杨洪昭,东线有刘季、严申;大军连战连捷,士气正旺,李星洲在军中威望与日俱增,如今他们更是踏足先祖可望而不可求的土地,情绪激昂!
一直到正午,大军已经平推到宁远城下,战报不断更替交迭,李星洲也知道袭击东线的果然是金军最精锐的铁骑。
不过再精锐也扛不住火枪大炮,一上午的交锋已将他们彻底打垮。
而在西面,山上的伏兵随着景军有条不紊的逼近,最后也不敢交火逃回城内。
下午,各路大军齐聚宁远城下,五个师的炮兵都已经找好阵地,架设好火炮,测算射角,只等一声令下将宁远城门轰开。
.......
李星洲远远看着城头有些疑惑,因为宁远城头没有任何人。
之前金军也会只留岗哨,其余人在城墙下等待的战术,却会留岗哨在城头,此次则完全不同,城头是真的空无一人!
这搞得什么名堂?
李星洲也不解,就在这时候,前方人群分开,严申骑马从前方回来,直接向他拱手道:“殿下,我看城里好像没人,属下请求先不好开炮,让我带人爬上去看看金国摆的什么龙门阵。”
“不行!”李星洲立即拒绝,随即道:“派人上去看看可以,不过你别去。”
严申点头:“是!”
........
不一会儿,前方军阵中就挑出几个人,然后缓缓架起梯子晚上爬,在此过程中,无数枪口对着城头,只要金人敢露头就是死。
半刻钟后,十几个精兵爬上了城头,他在后方看得清楚。
不久之后,几个人在城头转了一圈,又看了城内情况,随后有呢在城头手舞足蹈大喊着什么。
由于距离原因,李星洲不知道他说了什么。
不过很快就有人匆匆赶来报告:“大帅!宁远成了一座空城,金军裹挟百姓逃了!”
李星洲一听,实在太过出乎意料,马上命令先上城头的人打开城门,禁军步军进城接管城防。
其余大军绕过宁远向北追击,路上所有人投降不杀,有了宁远城,就不必在意俘虏的问题了。
很快大军绕过宁远一路追杀,路上无数宁远逃出的溃兵,百姓纷纷跪地投降。
不过令李星洲和所有将领疑惑的是完颜宗弼为何会弃城而走。
按理说宁远这样一个重镇,若是放弃南线金军会变得非常被动,所以之前众人议事时李星洲认为金军即便死磕也会牢牢扎在宁远,众将都同意这种说法,做好心理准备。
本以为一场硬战在所难免,结果兵临城下对方却逃了?
........
傍晚,追击的大军陆陆续续回来,押送各种各样的战俘,男女老幼都有,当天就超过万数。
而宁远城内府衙大厅,炭火旺盛,李星洲和众将正讨论眼下这种局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要我说就是那狗日的怕了,不用想那么多,继续往北打就对了。”严申发言。
刘[烟雨红尘小说 www.yyhc.info]季则默默不言。
“老夫看来还是多派斥候,打探清情况再做决定,完颜宗弼不是战场庸手,金国江山有半数都是他打下来的,不可大意轻敌。”杨洪昭比较稳重。
“新军骑兵都可以当成斥候派出去,只要严明军纪,应该不会出事,四五日之内定有眉目。”魏雨白比较直接,干脆提出解决的办法。
李星洲听着他们的议论,不断点头,脑子飞快转动,不过他很快想到一种可能.......
会不会辽东那边狄至动手了!而且取得的战果非常辉煌,以至于金军无法在南边跟他们焦灼对峙,被迫北撤去辽东救急?
越想他越觉得有这种可能,不过他又很快想到一个问题,按理说,辽东地理位置没有辽西走廊这样的咽喉重要。
放弃辽西去救辽东未免得不偿失,完颜宗弼该不会如此。
见他眉头紧皱,魏雨白关心的道:“殿下是不是想到什么?”
李星洲抬头,“你们说辽西重要还是辽东重要?”
众人一愣,不明白他为何问这么没头没脑的问题。
魏雨白捏着洁白好看的下巴想了一下:“对于我们来说辽西重要,打通辽西要道才能进军金国腹地。
不过......对于金人来说辽东重要,那是他们的发家之本,很多大族,士兵的家属都在那一片。”
对啊!李星洲一拍腿,他是纯理智去思考这个问题的,但人不是机器,女真士兵的家属亲眷,还有很多女真大族的根基都在辽东,辽东若是出事,别说高层着急,就是普通士兵也无心恋战!
狄至出手了!他很快得出这个论断,而且至少有八成把握!
如果是这样就不能犹豫,不能被各个击破,而是要两面夹击!
“传我帅令,明日一早第四,第五师即可启程北上追击金军!”李星洲道。
“恐有埋伏........”
“不必担心,追击就是。”杨洪昭还有余虑,不过被他打断,随即拱手听令不再多言。
李星洲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北方的格局就要在未来一个月内决定了!
所以第五师和禁军步兵只能作为预备队跟在后方。
而李星洲中军行辕亚距离前方推进的大军十里左右。
战马不断来回奔波,报告着前方的战事。
李星洲也是练过的,不过这种时候他不会去前线逞能,十万大军是个什么概念,如果肩并肩排开,可以延绵一百里。
这样庞大的规模的大军团决战面前,个人的勇武翻不起任何浪花。
同时,吸取前几次的教训,李星洲果断下令,大军进军途中,任何在行进路上的人格杀勿论,无论是不是金军。
经历一路教训,第一次统筹指挥如此大规模军团的李星洲终于明白什么叫心慈手软是为帅者的大忌。
其实抛开道德的审判,站在如今的位置,李星洲反而越来越理解许多他曾经想不通的行为了。
比如白起的杀戮,比如铁木真的铁血。
将领首先必须对自己的士兵负责,至于敌人和其他人,那是政治家考虑的事情。
大军不断前进进,当李星洲骑着眉雪登上山坡隐约可以看见远处宁远城时,前方传来枪炮声,随后越演越烈。
远远看去,硝烟弥漫不散,北面天空变得朦胧。
通过望远镜观察和士兵不断汇报,李星洲大体掌握战场的情况。
右前方枪声最为激烈,很有可能撞上了金军主力精锐,他们这么大规模的进军,摆出进攻架势,金军不会坐以待毙,放弃他们好不容易收回的土地,交战是不可避免的。
但正面交战,李星洲从不担心。
随后他又看向左翼,左前方五里之外是一片不大不小的树林,左翼似乎没有遭遇敌人。
不一会,就有快马飞奔而来,传令兵翻身下马,“报!禀报大帅,第四师前锋团遇敌交火,魏将军、杨将军询问大帅是否向东增援!”
“不必增援,让他们按照既定路线继续北上。”李星洲思考一会儿下令。
传令兵翻身上马回去传达命令了。
战线西面交火很激烈,从密集枪声就能听出来,不过东线兵力还是不能调动,东面靠山,有大片树林。
李星洲用望远镜,十里外的地方也能看得清楚,他能看到树林里的鸟群在上空盘旋,久久不敢落下。
东面树林里有人,只是不知道多少,他很快有了这个判断,基于此判断,李星洲猜测了完颜宗弼可能采取的战术。
完颜宗弼是沙场老手,这样的宿将往往并非像戏曲里唱的那样有什么奇门遁甲,稀奇阵法,而是千锤百炼的战场经验和直觉。
就像之前的轻骑夜袭战术,耶律脱乎身死魂消,山海关旦日攻破,连战连捷的景军第一次吃瘪就是因为完颜宗弼一眼看出他们的弱点。
既然他能看穿弱点那肯定也明白正面与景军交锋等于找死,所以李星洲推断东线应该是佯攻。
完颜宗弼的想法可能是通过猛攻东线,让他坐不住,派西线部队增援,然后早埋伏好的精锐从防御空虚的西线直接突入,目标直指他这个坐镇后方的大帅。
望远镜里看到的更加支持了李星洲的想法,西面山上肯定埋伏有人马,只是不知道有多少。
李星洲不动如山,没有让西面的第一、二师增援,也没有向山上靠拢,只是让所有部队按照计划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层层推进。
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新军也完全执行了。
西侧有魏雨白、杨洪昭,东线有刘季、严申;大军连战连捷,士气正旺,李星洲在军中威望与日俱增,如今他们更是踏足先祖可望而不可求的土地,情绪激昂!
一直到正午,大军已经平推到宁远城下,战报不断更替交迭,李星洲也知道袭击东线的果然是金军最精锐的铁骑。
不过再精锐也扛不住火枪大炮,一上午的交锋已将他们彻底打垮。
而在西面,山上的伏兵随着景军有条不紊的逼近,最后也不敢交火逃回城内。
下午,各路大军齐聚宁远城下,五个师的炮兵都已经找好阵地,架设好火炮,测算射角,只等一声令下将宁远城门轰开。
.......
李星洲远远看着城头有些疑惑,因为宁远城头没有任何人。
之前金军也会只留岗哨,其余人在城墙下等待的战术,却会留岗哨在城头,此次则完全不同,城头是真的空无一人!
这搞得什么名堂?
李星洲也不解,就在这时候,前方人群分开,严申骑马从前方回来,直接向他拱手道:“殿下,我看城里好像没人,属下请求先不好开炮,让我带人爬上去看看金国摆的什么龙门阵。”
“不行!”李星洲立即拒绝,随即道:“派人上去看看可以,不过你别去。”
严申点头:“是!”
........
不一会儿,前方军阵中就挑出几个人,然后缓缓架起梯子晚上爬,在此过程中,无数枪口对着城头,只要金人敢露头就是死。
半刻钟后,十几个精兵爬上了城头,他在后方看得清楚。
不久之后,几个人在城头转了一圈,又看了城内情况,随后有呢在城头手舞足蹈大喊着什么。
由于距离原因,李星洲不知道他说了什么。
不过很快就有人匆匆赶来报告:“大帅!宁远成了一座空城,金军裹挟百姓逃了!”
李星洲一听,实在太过出乎意料,马上命令先上城头的人打开城门,禁军步军进城接管城防。
其余大军绕过宁远向北追击,路上所有人投降不杀,有了宁远城,就不必在意俘虏的问题了。
很快大军绕过宁远一路追杀,路上无数宁远逃出的溃兵,百姓纷纷跪地投降。
不过令李星洲和所有将领疑惑的是完颜宗弼为何会弃城而走。
按理说宁远这样一个重镇,若是放弃南线金军会变得非常被动,所以之前众人议事时李星洲认为金军即便死磕也会牢牢扎在宁远,众将都同意这种说法,做好心理准备。
本以为一场硬战在所难免,结果兵临城下对方却逃了?
........
傍晚,追击的大军陆陆续续回来,押送各种各样的战俘,男女老幼都有,当天就超过万数。
而宁远城内府衙大厅,炭火旺盛,李星洲和众将正讨论眼下这种局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要我说就是那狗日的怕了,不用想那么多,继续往北打就对了。”严申发言。
刘[烟雨红尘小说 www.yyhc.info]季则默默不言。
“老夫看来还是多派斥候,打探清情况再做决定,完颜宗弼不是战场庸手,金国江山有半数都是他打下来的,不可大意轻敌。”杨洪昭比较稳重。
“新军骑兵都可以当成斥候派出去,只要严明军纪,应该不会出事,四五日之内定有眉目。”魏雨白比较直接,干脆提出解决的办法。
李星洲听着他们的议论,不断点头,脑子飞快转动,不过他很快想到一种可能.......
会不会辽东那边狄至动手了!而且取得的战果非常辉煌,以至于金军无法在南边跟他们焦灼对峙,被迫北撤去辽东救急?
越想他越觉得有这种可能,不过他又很快想到一个问题,按理说,辽东地理位置没有辽西走廊这样的咽喉重要。
放弃辽西去救辽东未免得不偿失,完颜宗弼该不会如此。
见他眉头紧皱,魏雨白关心的道:“殿下是不是想到什么?”
李星洲抬头,“你们说辽西重要还是辽东重要?”
众人一愣,不明白他为何问这么没头没脑的问题。
魏雨白捏着洁白好看的下巴想了一下:“对于我们来说辽西重要,打通辽西要道才能进军金国腹地。
不过......对于金人来说辽东重要,那是他们的发家之本,很多大族,士兵的家属都在那一片。”
对啊!李星洲一拍腿,他是纯理智去思考这个问题的,但人不是机器,女真士兵的家属亲眷,还有很多女真大族的根基都在辽东,辽东若是出事,别说高层着急,就是普通士兵也无心恋战!
狄至出手了!他很快得出这个论断,而且至少有八成把握!
如果是这样就不能犹豫,不能被各个击破,而是要两面夹击!
“传我帅令,明日一早第四,第五师即可启程北上追击金军!”李星洲道。
“恐有埋伏........”
“不必担心,追击就是。”杨洪昭还有余虑,不过被他打断,随即拱手听令不再多言。
李星洲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北方的格局就要在未来一个月内决定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