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28 八百六十五、水到渠成
- 1029 七百二十二,西线捷报
- 1030 八百六十六、彰武出兵
- 1031 七百二十三、鞑靼马
- 1032 八百六十七、嵬名令公
- 1033 七百二十四、准备诈骗
- 1034 八百六十八、诱敌深入
- 1035 七百二十五、大炮显威(上)
- 1036 八百六十九、艰难无比的围歼战
- 1037 八百七十、西线胜利
- 1038 八百七十一、来得太快的兵临城下
- 1039 八百七十二、平夏
- 1040 八百七十三、登基
- 1041 八百七十四、五大兵团
- 1042 八百七十五、昭德元年
- 1043 八百七十六、还看今朝
- 1044 二百七十六、大炮显威(下)
- 1045 七百七十七、(777......)艰难
- 1046 七百七十八、刘季的战术
- 1047 七百七十九、炮击开始
- 1048 七百八十、决定胜负的时刻
- 1049 七百八十一、意志的比拼
- 1050 七百八十二、难熬的夜
- 1051 七百八十三、悲壮
- 1052 七百八十四、恐惧蔓延(上)
- 1053 七百八十五、恐惧蔓延(中)
- 1054 七百八十六、恐惧蔓延(下)
- 1055 七百八十七、北进的道路
- 1056 七百八十八、谋事在人
- 1057 七百八十九、捷报进京
- 1058 七百九十、宁远
- 1059 七百九十一、指日可待的草原一统
- 1060 七百九十二、隐患+辽王出山
- 1061 七百九十三,完颜宗弼的战术
- 1062 七百九十四、海军踪迹
- 1063 七百九十五、攻入辽阳
- 1064 七百九十六、反击开始
- 1065 七百九十七、出手了
- 1066 七百九十八、兵锋所向
- 1067 七百九十九、毕竟老夫也不是什么坏人
- 1068 八百、大金难道要完?
- 1069 八百零一、撤军圣旨
- 1070 八百零二、该站队了
- 1071 八百零三、立牌坊也省了吧
- 1072 八百零四、辽东落幕
- 1073 八百零五、礼仪和尊重
- 1074 八百零六、会面+可怕
- 1075 八百零七、谈判
- 1076 八百零八、就是馋她身子
- 1077 八百零九、金军不经打?
- 1078 八百一十、谁能做皇后+战后善后
- 1079 八百一十一、工具人+战后布局
- 1080 八百一十二、胜利的喜悦
- 1081 八百一十三、家里的女人+女人的心思
- 1082 八百一十四、开导
- 1083 八百一十五、理想主义者
- 1084 八百一十六、思念+论功
- 1085 八百一十七、何煦回归+夏国的打算
- 1086 八百一十八、微妙气氛+凯旋
- 1087 八百一十九、内院起火+小傲娇
- 1088 八百二十、往后的战略
- 1089 八百二十一、腊月初+明州大族的对策
- 1090 八百二十二、冬日的大河之上
- 1091 八百二十三、皇帝的支持
- 1092 八百二十四、改元+王府的孩子们
- 1093 八百二十五、占城稻+夏国战略误判
- 1094 八百二十六、大年初三+给夏国人投的烟幕弹
- 1095 八百二十七、封赏+时间决定胜负
- 1096 八百二十八、又一次大婚+耶律大石的心思
- 1097 八百二十九、对策+蜀中吴家
- 1098 八百 三十、东面+西面
- 1099 八百三十一、草原的欢庆+按部就班的蒙古
- 1100 八百三十二、抵达蜀中+漂亮话和心里话
- 1101 八百三十三、铜钱危机+参林手段
- 1102 八百三十三、他们来了+夏国的调度
- 1103 八百三十四、保护参林+李星洲的好办法
- 1104 八百三十五、回京+新炮舰计划
- 1105 八百五十四、两派一见+对夏战争往事
- 1106 八百五十五、战略+蒙古的进攻
- 1107 八百五十六、攻破
- 1108 八百五十七、血战+围城
- 1109 八百五十八、救还是不救?
- 1110 八百五十八、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1111 八百五十九、定国策
- 1112 八百六十、彰武元年的大事
- 1113 八百六十一、两种方案
- 1114 八百六十二、缓兵之计
- 1115 八百六十三、定下方案
- 1116 八百六十四、窝阔台的机会
- 1117 八百六十五、水到渠成
- 1118 八百六十六、彰武出兵
- 1119 八百六十七、嵬名令公
- 1120 八百六十八、诱敌深入
- 1121 八百六十九、艰难无比的围歼战
- 1122 八百七十、西线胜利
- 1123 八百七十一、来得太快的兵临城下
- 1124 八百七十二、平夏
- 1125 八百七十三、登基
- 1126 八百七十四、五大兵团
- 1127 八百七十五、昭德元年
- 1128 八百七十六、还看今朝
隐藏
显示工具栏
八百七十一、来得太快的兵临城下
八百七十一、来得太快的兵临城下
李继拜佛吃斋已经好多天,每天按时祈求佛祖保佑战事顺利,夏国大军能顶住景国进攻。
夏国崇佛尊儒,皇宫是按照前朝宫殿样式建造的,其祖上确实是前朝节度使,也曾梦想过建立前朝那样一统天下,万邦来朝的大国。
不过现实和残酷,夹在景国与辽国之前,生存便已经很困难了。
于是只得向两个国家称臣,但到如今,自保都已经很难......
夏国皇宫建筑大多方形,与中原皇宫类似,但也有不少圆形塔状建筑,就是因为夏国信佛,所以仿佛塔建造。
“望佛祖保佑,景国人早日罢兵,那些不知满足的贪婪恶徒,必会受下地狱的惩罚......”李继还没念叨完,就有近侍官急匆匆进来。
“怎么了?”他下意识心里也紧张起来,这些日子以来,就没听说过一个好消息,此时一听到有消息,就觉得心惊肉跳,那种煎熬,找不到任何安慰。
除了像佛祖寻求庇佑,诚心吃斋念佛以宽慰己心,他寻不到任何出路。
李元昌说能赢,嵬名令公让他放心,可他没法放心,前线这几天传来的都不是好消息。
西线没有半点消息,南面景国大将刘季用一种非常稳健的战术,铸堡垒,推进,铸堡垒,推挤,如此反复向前。
以前景国也用过这种战术,他们的先人集结大军猛攻,推平景军堡垒,便破解了。
这次李元昌也想用同样的做法,可猛攻之后,面对景军火枪大炮,进攻变成溃退,再变成追杀。
交战短短四天半,南线大军损失过万!士气低落,人心离散。
李元昌狼狈率军北撤,已经退到黄河北面的西平府。
他皇叔李元昌说是为拱卫京都,可谁都明白他是不敢打了,被景国打怕了,所以退守到黄河边上,只要过了黄河就是兴庆府,就是他的皇宫!
景军大将刘季得胜之后没有冒进,依旧稳扎稳打,拿下沿途所有州县村镇,向北而来,进军速度不快,所到之处却无人可敌,夏军西线部队组织过好几次反扑,结果都是徒增伤亡。
军中出现大量士兵溃逃现象,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与景军作战。
景军的火器太过可怕,隔着好几里地,敌人还没看见,自己突然就没了,这样的仗没法打,这不是打仗,而是送死。
照这样下去,即便景军进军速度再慢,月余以后,也会打到兴庆府来!
不说外面,就说皇宫上下,也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气系,他向回鹘诸部求援,也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他现在几乎不敢听任何来自外界的消息。
“你说......”
近侍官小心翼翼道:“东面沙漠那边,有人报告说有景军迹象,有村镇小民见到像是景军的人物,所以向州县长官报告.......”
李继大慌:“难道嵬名令公也败了吗?他不是让我放心吗!”
“请国主宽心,还没这样的消息,嵬名令公是我夏国宿将,久经沙场,就算打不赢,想必也能拖住景军的。
你要换个方向想想,百姓一发现有景军迹象就像州县长官报告,不就是为了告知国主,这说明东面百姓还是向着国主,拥护国主的,古之圣贤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心向您,国主不必忧心,自能逢凶化吉.......”
近侍官一番安慰,心里其实清楚,百姓向地方长官报告,是怕景军烧杀抢掠,与支持不支持是两回事,不过事到如今,也只有这样的话能安慰安慰国主了,以他来看,西路军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国主李继这才安定许多,抬手道:“不错,你说得不错,说得有礼,我要好好赏赐你,给你加官进爵,国家需要你这样的有识之士,需要你这样的栋梁之才!”
近侍大喜,连忙跪下谢恩。
李继也安稳渡过两天。
.......
不过噩耗第三天便传来,北方有官员逃回,报告兀刺海城被景军占领!
李继听闻噩耗,当时便站不稳,兀刺海城城,夏国北方屏障,北面最重要的坚城!居然落入景国人手中。
随后便觉得不对,景国人是如何到兀刺海城的?兀刺海城在夏国腹地最北面,景国大军即便再快,也不该这么快!
“景军怎么到兀刺海城的,他们飞过去的吗!”李继揪着来报信的官员质问。
“是水军!景国水军从大河北上,将领就是景国李星洲手下头号大将狄至!兀刺海城城没有防备,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景军大炮在河边隔着几里地就轰开了我们的城门,打死众多军士,还没接战士气就崩了。
再者所有大军南调,北方空虚,谁也想不到景军会北上啊!”官员几乎快哭出来了。
李继一屁股坐在地上,愣神道:“狄至,就是那个攻破辽阳,击败金军主力的狄至......”
官员连忙点头,还不断诉苦:“他们人多势众,火器无坚不摧,他们的船能在河面不分昼夜的跑,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到兴庆府城下了!”
李继说不出了,久久沉默之后,他面色扭曲:“来人,把他拖出去砍了。”
官员大声道:“冤枉啊国主,景军强盛,大军南调,我无人可用,无人可守啊!”
李继大笑,言语已经绝望癫狂,“不是能不能守,我不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与其待景军兵临城下你们投降,现在我就送你们上路!”
官员听罢,破口大骂:“李继你这蛮族杂种,你不辨忠奸,你不得好死,不得......”
声音很快就消失在门外。
李继枯坐空荡荡大厅,屁股下的白玉石砖冷得透彻心扉,令他全身发凉。
他匆匆忙忙往后宫走,有叫人去叫来宦官,如今唯一能想到的法子就是向西逃,那里是回鹘诸部的地盘。
可他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逃,如果落入回鹘人手中,他的下场不一定会比落入李星洲手中好。
再者如果李星洲继续往西打呢?
如今开战才一个月,夏国除了音讯全无的西线,已经全线崩盘,如果李星洲为追杀他继续往西打回鹘,回鹘人会不会惧怕而把他交给李星洲,到时他的处境会不会更惨!
而且回鹘中许多部族向来每年回向景国朝贡各种当地特产,也尊中原王朝为宗主......
一时间,李继心乱如麻,拿不定主意。
各种爆炸信息和紧张情绪交织下,他感觉全身疲累,不只是身体,更多是心神劳累,居然昏昏沉沉在桌边睡去。
不过等第二天醒来,他再不用犹犹豫豫,因为外面传来噩耗,景军前锋穿过沙漠戈壁,兵临兴庆府城下,在皇城中高处,已经能看到对岸景军旗帜了!
这个消息,瞬间把李继吓得魂飞魄散,睡意全无!
没想到兵临城下来得这么快!
夏国崇佛尊儒,皇宫是按照前朝宫殿样式建造的,其祖上确实是前朝节度使,也曾梦想过建立前朝那样一统天下,万邦来朝的大国。
不过现实和残酷,夹在景国与辽国之前,生存便已经很困难了。
于是只得向两个国家称臣,但到如今,自保都已经很难......
夏国皇宫建筑大多方形,与中原皇宫类似,但也有不少圆形塔状建筑,就是因为夏国信佛,所以仿佛塔建造。
“望佛祖保佑,景国人早日罢兵,那些不知满足的贪婪恶徒,必会受下地狱的惩罚......”李继还没念叨完,就有近侍官急匆匆进来。
“怎么了?”他下意识心里也紧张起来,这些日子以来,就没听说过一个好消息,此时一听到有消息,就觉得心惊肉跳,那种煎熬,找不到任何安慰。
除了像佛祖寻求庇佑,诚心吃斋念佛以宽慰己心,他寻不到任何出路。
李元昌说能赢,嵬名令公让他放心,可他没法放心,前线这几天传来的都不是好消息。
西线没有半点消息,南面景国大将刘季用一种非常稳健的战术,铸堡垒,推进,铸堡垒,推挤,如此反复向前。
以前景国也用过这种战术,他们的先人集结大军猛攻,推平景军堡垒,便破解了。
这次李元昌也想用同样的做法,可猛攻之后,面对景军火枪大炮,进攻变成溃退,再变成追杀。
交战短短四天半,南线大军损失过万!士气低落,人心离散。
李元昌狼狈率军北撤,已经退到黄河北面的西平府。
他皇叔李元昌说是为拱卫京都,可谁都明白他是不敢打了,被景国打怕了,所以退守到黄河边上,只要过了黄河就是兴庆府,就是他的皇宫!
景军大将刘季得胜之后没有冒进,依旧稳扎稳打,拿下沿途所有州县村镇,向北而来,进军速度不快,所到之处却无人可敌,夏军西线部队组织过好几次反扑,结果都是徒增伤亡。
军中出现大量士兵溃逃现象,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与景军作战。
景军的火器太过可怕,隔着好几里地,敌人还没看见,自己突然就没了,这样的仗没法打,这不是打仗,而是送死。
照这样下去,即便景军进军速度再慢,月余以后,也会打到兴庆府来!
不说外面,就说皇宫上下,也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气系,他向回鹘诸部求援,也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他现在几乎不敢听任何来自外界的消息。
“你说......”
近侍官小心翼翼道:“东面沙漠那边,有人报告说有景军迹象,有村镇小民见到像是景军的人物,所以向州县长官报告.......”
李继大慌:“难道嵬名令公也败了吗?他不是让我放心吗!”
“请国主宽心,还没这样的消息,嵬名令公是我夏国宿将,久经沙场,就算打不赢,想必也能拖住景军的。
你要换个方向想想,百姓一发现有景军迹象就像州县长官报告,不就是为了告知国主,这说明东面百姓还是向着国主,拥护国主的,古之圣贤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心向您,国主不必忧心,自能逢凶化吉.......”
近侍官一番安慰,心里其实清楚,百姓向地方长官报告,是怕景军烧杀抢掠,与支持不支持是两回事,不过事到如今,也只有这样的话能安慰安慰国主了,以他来看,西路军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国主李继这才安定许多,抬手道:“不错,你说得不错,说得有礼,我要好好赏赐你,给你加官进爵,国家需要你这样的有识之士,需要你这样的栋梁之才!”
近侍大喜,连忙跪下谢恩。
李继也安稳渡过两天。
.......
不过噩耗第三天便传来,北方有官员逃回,报告兀刺海城被景军占领!
李继听闻噩耗,当时便站不稳,兀刺海城城,夏国北方屏障,北面最重要的坚城!居然落入景国人手中。
随后便觉得不对,景国人是如何到兀刺海城的?兀刺海城在夏国腹地最北面,景国大军即便再快,也不该这么快!
“景军怎么到兀刺海城的,他们飞过去的吗!”李继揪着来报信的官员质问。
“是水军!景国水军从大河北上,将领就是景国李星洲手下头号大将狄至!兀刺海城城没有防备,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景军大炮在河边隔着几里地就轰开了我们的城门,打死众多军士,还没接战士气就崩了。
再者所有大军南调,北方空虚,谁也想不到景军会北上啊!”官员几乎快哭出来了。
李继一屁股坐在地上,愣神道:“狄至,就是那个攻破辽阳,击败金军主力的狄至......”
官员连忙点头,还不断诉苦:“他们人多势众,火器无坚不摧,他们的船能在河面不分昼夜的跑,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到兴庆府城下了!”
李继说不出了,久久沉默之后,他面色扭曲:“来人,把他拖出去砍了。”
官员大声道:“冤枉啊国主,景军强盛,大军南调,我无人可用,无人可守啊!”
李继大笑,言语已经绝望癫狂,“不是能不能守,我不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与其待景军兵临城下你们投降,现在我就送你们上路!”
官员听罢,破口大骂:“李继你这蛮族杂种,你不辨忠奸,你不得好死,不得......”
声音很快就消失在门外。
李继枯坐空荡荡大厅,屁股下的白玉石砖冷得透彻心扉,令他全身发凉。
他匆匆忙忙往后宫走,有叫人去叫来宦官,如今唯一能想到的法子就是向西逃,那里是回鹘诸部的地盘。
可他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逃,如果落入回鹘人手中,他的下场不一定会比落入李星洲手中好。
再者如果李星洲继续往西打呢?
如今开战才一个月,夏国除了音讯全无的西线,已经全线崩盘,如果李星洲为追杀他继续往西打回鹘,回鹘人会不会惧怕而把他交给李星洲,到时他的处境会不会更惨!
而且回鹘中许多部族向来每年回向景国朝贡各种当地特产,也尊中原王朝为宗主......
一时间,李继心乱如麻,拿不定主意。
各种爆炸信息和紧张情绪交织下,他感觉全身疲累,不只是身体,更多是心神劳累,居然昏昏沉沉在桌边睡去。
不过等第二天醒来,他再不用犹犹豫豫,因为外面传来噩耗,景军前锋穿过沙漠戈壁,兵临兴庆府城下,在皇城中高处,已经能看到对岸景军旗帜了!
这个消息,瞬间把李继吓得魂飞魄散,睡意全无!
没想到兵临城下来得这么快!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