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39 七百九十七、出手了
- 940 七百九十八、兵锋所向
- 941 七百九十九、毕竟老夫也不是什么坏人
- 942 八百、大金难道要完?
- 943 八百零一、撤军圣旨
- 944 八百零二、该站队了
- 945 八百零三、立牌坊也省了吧
- 946 八百零四、辽东落幕
- 947 八百零五、礼仪和尊重
- 948 八百零六、会面+可怕
- 949 八百零七、谈判
- 950 六百八十七、萝1莉控
- 951 八百零八、就是馋她身子
- 952 八百零九、金军不经打?
- 953 六百八十八、八月初
- 954 八百一十、谁能做皇后+战后善后
- 955 六百八十九、杨,折两家
- 956 八百一十一、工具人+战后布局
- 957 六百九十、夏国的无奈
- 958 八百一十二、胜利的喜悦
- 959 六百九十一、名动草原
- 960 八百一十三、家里的女人+女人的心思
- 961 六百九十二、起芳回京(上)
- 962 八百一十四、开导
- 963 六百九十三、起芳回京(下)
- 964 八百一十五、理想主义者
- 965 六百九十三、交锋
- 966 八百一十六、思念+论功
- 967 六百九十四、心里有数
- 968 八百一十七、何煦回归+夏国的打算
- 969 八百一十八、微妙气氛+凯旋
- 970 八百一十九、内院起火+小傲娇
- 971 八百二十、往后的战略
- 972 八百二十一、腊月初+明州大族的对策
- 973 六百九十五、中秋后的布局
- 974 八百二十二、冬日的大河之上
- 975 六百九十六、金国的困局
- 976 八百二十三、皇帝的支持
- 977 各位,这次真不是有意断更拖更
- 978 八百二十四、改元+王府的孩子们
- 979 六百九十七、尽在“掌握”
- 980 八百二十五、占城稻+夏国战略误判
- 981 六百九十八、怎么就天下归心
- 982 八百二十六、大年初三+给夏国人投的烟幕弹
- 983 六百九十九、石墨,金国
- 984 八百二十七、封赏+时间决定胜负
- 985 七百、时光如梭
- 986 八百二十八、又一次大婚+耶律大石的心思
- 987 七百零一、不相信
- 988 八百二十九、对策+蜀中吴家
- 989 七百零二、他是中心
- 990 八百 三十、东面+西面
- 991 七百零三、一切为了战争
- 992 八百三十一、草原的欢庆+按部就班的蒙古
- 993 七百零四、战争机器开动
- 994 八百三十二、抵达蜀中+漂亮话和心里话
- 995 七百零五、背后的刀
- 996 八百三十三、铜钱危机+参林手段
- 997 七百零六、红日
- 998 八百三十三、他们来了+夏国的调度
- 999 七百零七、德公的觉悟
- 1000 八百三十四、保护参林+李星洲的好办法
- 1001 七百零八、出发!
- 1002 八百三十五、回京+新炮舰计划
- 1003 七百零九,离战争越来越近
- 1004 八百五十四、两派一见+对夏战争往事
- 1005 七百一十、霸州
- 1006 八百五十五、战略+蒙古的进攻
- 1007 七百一十一、应对
- 1008 八百五十六、攻破
- 1009 七百一十二、铁浮屠、大炮
- 1010 八百五十七、血战+围城
- 1011 七百一十三、谨慎
- 1012 八百五十八、救还是不救?
- 1013 七百一十四、机会
- 1014 八百五十八、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1015 七百一十五、固立川
- 1016 八百五十九、定国策
- 1017 七百一十六、现实与梦想
- 1018 八百六十、彰武元年的大事
- 1019 七百一十七、不懂的伟大情怀
- 1020 八百六十一、两种方案
- 1021 七百一十八、宁海堡
- 1022 八百六十二、缓兵之计
- 1023 七百一十九、李星洲的机会!
- 1024 八百六十三、定下方案
- 1025 七百二十、乌林晃的野心
- 1026 八百六十四、窝阔台的机会
- 1027 七百二十一、敲定战术
- 1028 八百六十五、水到渠成
- 1029 七百二十二,西线捷报
- 1030 八百六十六、彰武出兵
- 1031 七百二十三、鞑靼马
- 1032 八百六十七、嵬名令公
- 1033 七百二十四、准备诈骗
- 1034 八百六十八、诱敌深入
- 1035 七百二十五、大炮显威(上)
- 1036 八百六十九、艰难无比的围歼战
- 1037 八百七十、西线胜利
- 1038 八百七十一、来得太快的兵临城下
- 1039 八百七十二、平夏
- 1040 八百七十三、登基
- 1041 八百七十四、五大兵团
- 1042 八百七十五、昭德元年
- 1043 八百七十六、还看今朝
- 1044 二百七十六、大炮显威(下)
- 1045 七百七十七、(777......)艰难
- 1046 七百七十八、刘季的战术
- 1047 七百七十九、炮击开始
- 1048 七百八十、决定胜负的时刻
- 1049 七百八十一、意志的比拼
- 1050 七百八十二、难熬的夜
- 1051 七百八十三、悲壮
- 1052 七百八十四、恐惧蔓延(上)
- 1053 七百八十五、恐惧蔓延(中)
- 1054 七百八十六、恐惧蔓延(下)
- 1055 七百八十七、北进的道路
- 1056 七百八十八、谋事在人
- 1057 七百八十九、捷报进京
- 1058 七百九十、宁远
- 1059 七百九十一、指日可待的草原一统
- 1060 七百九十二、隐患+辽王出山
- 1061 七百九十三,完颜宗弼的战术
- 1062 七百九十四、海军踪迹
- 1063 七百九十五、攻入辽阳
- 1064 七百九十六、反击开始
- 1065 七百九十七、出手了
- 1066 七百九十八、兵锋所向
- 1067 七百九十九、毕竟老夫也不是什么坏人
- 1068 八百、大金难道要完?
- 1069 八百零一、撤军圣旨
- 1070 八百零二、该站队了
- 1071 八百零三、立牌坊也省了吧
- 1072 八百零四、辽东落幕
- 1073 八百零五、礼仪和尊重
- 1074 八百零六、会面+可怕
- 1075 八百零七、谈判
- 1076 八百零八、就是馋她身子
- 1077 八百零九、金军不经打?
- 1078 八百一十、谁能做皇后+战后善后
- 1079 八百一十一、工具人+战后布局
- 1080 八百一十二、胜利的喜悦
- 1081 八百一十三、家里的女人+女人的心思
- 1082 八百一十四、开导
- 1083 八百一十五、理想主义者
- 1084 八百一十六、思念+论功
- 1085 八百一十七、何煦回归+夏国的打算
- 1086 八百一十八、微妙气氛+凯旋
- 1087 八百一十九、内院起火+小傲娇
- 1088 八百二十、往后的战略
- 1089 八百二十一、腊月初+明州大族的对策
- 1090 八百二十二、冬日的大河之上
- 1091 八百二十三、皇帝的支持
- 1092 八百二十四、改元+王府的孩子们
- 1093 八百二十五、占城稻+夏国战略误判
- 1094 八百二十六、大年初三+给夏国人投的烟幕弹
- 1095 八百二十七、封赏+时间决定胜负
- 1096 八百二十八、又一次大婚+耶律大石的心思
- 1097 八百二十九、对策+蜀中吴家
- 1098 八百 三十、东面+西面
- 1099 八百三十一、草原的欢庆+按部就班的蒙古
- 1100 八百三十二、抵达蜀中+漂亮话和心里话
- 1101 八百三十三、铜钱危机+参林手段
- 1102 八百三十三、他们来了+夏国的调度
- 1103 八百三十四、保护参林+李星洲的好办法
- 1104 八百三十五、回京+新炮舰计划
- 1105 八百五十四、两派一见+对夏战争往事
- 1106 八百五十五、战略+蒙古的进攻
- 1107 八百五十六、攻破
- 1108 八百五十七、血战+围城
- 1109 八百五十八、救还是不救?
- 1110 八百五十八、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1111 八百五十九、定国策
- 1112 八百六十、彰武元年的大事
- 1113 八百六十一、两种方案
- 1114 八百六十二、缓兵之计
- 1115 八百六十三、定下方案
- 1116 八百六十四、窝阔台的机会
- 1117 八百六十五、水到渠成
- 1118 八百六十六、彰武出兵
- 1119 八百六十七、嵬名令公
- 1120 八百六十八、诱敌深入
- 1121 八百六十九、艰难无比的围歼战
- 1122 八百七十、西线胜利
- 1123 八百七十一、来得太快的兵临城下
- 1124 八百七十二、平夏
- 1125 八百七十三、登基
- 1126 八百七十四、五大兵团
- 1127 八百七十五、昭德元年
- 1128 八百七十六、还看今朝
隐藏
显示工具栏
八百零七、谈判
八百零七、谈判
“先说土地,西部大同府,辽西走廊一带,辽东一带当下我军所占之地,只有辽阳以北的州可以大发慈悲归还你们。”李星洲在完颜离,蒲察翼,刘旭面前侃侃而谈。
许多条件他早在之前便想好了。
对于此提议,金国众人并没反对,他们也不妄想还能要回,此时金国两大主力军,天下兵马大元帅完颜宗弼手下的金军主力,以及齐王蒲察翼手中的禁卫军都被打散,已然没有要土地的资格。
反倒李星洲归还辽阳以北的几个州让他们受宠若惊。
对于李星洲而言,再北面的雪原地区他不想要,不好管理,不好控制。
而且杨洪昭,狄至,魏雨白都来信跟他说了辽东情况,其中杨洪昭提到不应继续挤压辽阳以北女真人的生存空间。
杨洪昭认为辽王完颜宗弼本来与金国国主关系紧张,完颜离甚至软禁过完颜宗弼。
加之之前上京危在旦夕,完颜宗弼却率大军在辽阳北逃,更是火上浇油。
金国国主肯定对他的叔父恨之入骨,甚至可能怀疑其叛变,而在地理上,金军也被分成两股。
老派精锐军队在完颜宗弼手下,在东面;金国建国之后新组建的禁卫军残部在上京,在西面。
如果施以压力,说不定他们叔侄会放下仇恨联合起来对抗景国,若给予其生存空间,并表明不再威胁双方的态度,他们大概率会互相攻击内斗。
到时说不定金国一战裂土,变成东金和西金。
李星洲觉得杨洪昭的提议很高,还几个贫瘠且气候恶劣的州给他们,却给金国埋下给大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引爆。
即便不炸也不算亏,就当赌博的筹码了。
刘旭还激动的向他表达了谢意,李星洲大度一笑:“不谢,谁叫本帅乐善好施呢,天下大善人中肯定有我一个。”
对方尴尬一笑,也没反驳。
李星洲对着完颜离开口:“其二,自今日之后,金国皇帝必须去掉皇帝尊号。
天下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我景国的皇上!
届时皇上会封你为金王,你也可以自称国主,每年向我景国进贡良马三千匹,白银十万两。”李星洲没要太多,因为富庶的地方大多被他拿走了,金国也拿不出太多。
此话一出,经过翻译,许多人脸色都变了。
“殿下,这......太过了,我金国乃北方正朔,草原诸部,夏国,高丽之宗主,怎可去皇帝封号,屈就金王,这.......这不合礼法。”刘旭脸色难看的争辩。
对于赔钱和进贡良马,他们都没一句,关键在于俯首称臣,去除皇帝尊号。
刘旭和蒲察翼神情愤慨,反倒是年轻的皇帝完颜离显得有些焦急,他大概是三个人中最怕死的一个。
“我们确实不是你的对手,但无论如何,这是先皇留下的基业!
有无数的勇士为皇卫前仆后继,死在辽人刀下,有无数妇女失去他们的丈夫,孩子失去父亲才换来的基业!
从辽东杀过来的时候我们留的血不比这半年少,我们遭受的困难苦难不比这半年少!
在先皇带领下,我们的族人经历那么多苦难才赶跑辽人,打败鞑靼人,获得九五之尊的地位。如果你想夺去大金国的国祚,除非从我尸体上踩过去!”蒲察翼义愤填膺道,目光炯炯直视面前年轻的景军统帅,昔日与先皇并肩而战的辉煌热血尚且历历在目。
先皇坟土未干,他的热血也还没干,听到对方要求大金国降为附属国时气得浑身发抖,他们可以送银子,可以送战马,但绝不能丢了皇帝的尊号。
见齐王慷慨陈词,后方的众大臣和皇后都燃起热血,愤怒的看着前方压迫他们的魔王李星洲。
然而这种气势上的压力对方竟无动于衷,甚至笑起来。
“你......你笑什么!”被父亲一番言辞感动,满腔热血的蒲察不满插话,他觉得对方在蔑视她,蔑视父亲,蔑视皇上,蔑视大金国。
随后她便感觉自己被一股侵略性极强的目光扫视了,她明白是魔头李星洲的目光,但为不落气势,不丢大金国皇后的脸,她十指捏紧,努力挺胸站直。
“齐王,不愧辽东豪族,吏治地方的能臣。话说得漂亮,不过言过其实。”对方完全无视他们的愤怒,侃侃而谈。
“要说你们先帝完颜乌骨乃确实一代雄主,本帅数年前也曾有一面之缘,相谈甚欢,本人也敬重他。”
说到这,他不屑一笑,“呵呵,可你要说如今金国......你们好意思开口,还好意思提及完颜乌骨乃?脸皮可真厚,如果他泉下有知这几年的事,我就说是帮他收拾不肖子孙,说不定完颜乌骨乃还要谢谢本帅呢。”
“你.......”这话说得蒲察翼和刘旭脸色铁青,却又无法反驳,同时李星洲也在给他们一个台阶下,毕竟这种事只要答应了,完颜离、蒲察翼、刘旭都是千古罪人,大金罪人。
不过正主完颜离胆子小,反而是最不在乎的,他只在乎保命。
而蒲察翼和刘旭都有道德障碍,他们觉得对不起先皇,对不起国家。
李星洲这番话看似嚣张跋扈,贬低金国皇帝,其实是在不着痕迹的帮助蒲察翼和刘旭摆脱道德困境,给他们一个台阶下。
你们先皇是雄主,是人杰,给予他们崇敬之人以尊重,同时又告诉他们,金国的失败是先皇后代不争气,和你们关系不大。
果然,两人沉默了.......
“再者,齐王也大可不必横尸本帅身前,我一路从山海关来,横尸本帅面前的少说也有十数万众吧,积如山矣不可胜数,你看拦着本帅到你们面前了吗?”
话说得很冷,目光扫视众人,刚刚还义愤填膺的众人,如一盆冷水当场浇下,顿时熄火。
李星洲只是陈述一个事实,他从山海关一路杀到这,金军的尸体堆积如山,没有哪个能拦住他到上京的步伐,多一个蒲察翼又如何?但这也是个令人“透心凉”的事实。
所以事实胜于雄辩大概就是如此,他们说再多,再慷慨激昂,面对如此事实也无力挣扎。
最终,刘旭和蒲察翼也只能默默点头,同意第二项要求,旁边的完颜离早就想同意,也连忙跟上称是。
只是他这一开口,便已经从皇帝变成了王。
不过刘旭还是倔强的提出一个条件,此战之后,夏国、高丽、大理、交趾等国很大概率会踏踏实实的向景国俯首称臣。
到时景国皇帝封王,金王必须位在诸王之上,毕竟这其中许多国当初都是金国的属国,如果一下跌到别人之下,或是平级,脸面上过不去。
李星洲同意了,这种面子上的施舍他最愿意了,又能体现宗主大国的“慷慨”提高影响力,又不会有什么实际损失。
........
接下来还有许多细枝末节的商议,双方都据理力争,虽然气氛不太好,金国一方更是被气得人人咬牙启齿,但条件却都答应下来。
附加条款有惠州以北的军事堡垒金国必须拆除,金国不得阻碍两国之间的任何贸易,景国商旅在金国做生意无须缴纳任何关税。
景国将在景国都城开设使馆,驻军一营,景国官员、士兵、商旅在金国犯法,金国官府无权处置,需移交景国在上京使馆依据景国法律处置。
金景两国交界处二十里内金军不得设哨卡堡垒。
.......
双方讨价还价的口水战一直持续到下午太阳西斜,李星洲要尽好处,将对方吃的死死的。
金国众人没有脸色好的,却又无可奈何,还有些细枝末节没能达成一致,主要是俘虏的交接,于是约定明日再接着谈。
.......
第二天,又是一番唇枪舌战,这次焦点都在俘虏上,景军手中不只有金军俘虏,还有大量从辽阳俘虏的皇亲贵胄,和各女真大族的人质。
许多条件他早在之前便想好了。
对于此提议,金国众人并没反对,他们也不妄想还能要回,此时金国两大主力军,天下兵马大元帅完颜宗弼手下的金军主力,以及齐王蒲察翼手中的禁卫军都被打散,已然没有要土地的资格。
反倒李星洲归还辽阳以北的几个州让他们受宠若惊。
对于李星洲而言,再北面的雪原地区他不想要,不好管理,不好控制。
而且杨洪昭,狄至,魏雨白都来信跟他说了辽东情况,其中杨洪昭提到不应继续挤压辽阳以北女真人的生存空间。
杨洪昭认为辽王完颜宗弼本来与金国国主关系紧张,完颜离甚至软禁过完颜宗弼。
加之之前上京危在旦夕,完颜宗弼却率大军在辽阳北逃,更是火上浇油。
金国国主肯定对他的叔父恨之入骨,甚至可能怀疑其叛变,而在地理上,金军也被分成两股。
老派精锐军队在完颜宗弼手下,在东面;金国建国之后新组建的禁卫军残部在上京,在西面。
如果施以压力,说不定他们叔侄会放下仇恨联合起来对抗景国,若给予其生存空间,并表明不再威胁双方的态度,他们大概率会互相攻击内斗。
到时说不定金国一战裂土,变成东金和西金。
李星洲觉得杨洪昭的提议很高,还几个贫瘠且气候恶劣的州给他们,却给金国埋下给大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引爆。
即便不炸也不算亏,就当赌博的筹码了。
刘旭还激动的向他表达了谢意,李星洲大度一笑:“不谢,谁叫本帅乐善好施呢,天下大善人中肯定有我一个。”
对方尴尬一笑,也没反驳。
李星洲对着完颜离开口:“其二,自今日之后,金国皇帝必须去掉皇帝尊号。
天下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我景国的皇上!
届时皇上会封你为金王,你也可以自称国主,每年向我景国进贡良马三千匹,白银十万两。”李星洲没要太多,因为富庶的地方大多被他拿走了,金国也拿不出太多。
此话一出,经过翻译,许多人脸色都变了。
“殿下,这......太过了,我金国乃北方正朔,草原诸部,夏国,高丽之宗主,怎可去皇帝封号,屈就金王,这.......这不合礼法。”刘旭脸色难看的争辩。
对于赔钱和进贡良马,他们都没一句,关键在于俯首称臣,去除皇帝尊号。
刘旭和蒲察翼神情愤慨,反倒是年轻的皇帝完颜离显得有些焦急,他大概是三个人中最怕死的一个。
“我们确实不是你的对手,但无论如何,这是先皇留下的基业!
有无数的勇士为皇卫前仆后继,死在辽人刀下,有无数妇女失去他们的丈夫,孩子失去父亲才换来的基业!
从辽东杀过来的时候我们留的血不比这半年少,我们遭受的困难苦难不比这半年少!
在先皇带领下,我们的族人经历那么多苦难才赶跑辽人,打败鞑靼人,获得九五之尊的地位。如果你想夺去大金国的国祚,除非从我尸体上踩过去!”蒲察翼义愤填膺道,目光炯炯直视面前年轻的景军统帅,昔日与先皇并肩而战的辉煌热血尚且历历在目。
先皇坟土未干,他的热血也还没干,听到对方要求大金国降为附属国时气得浑身发抖,他们可以送银子,可以送战马,但绝不能丢了皇帝的尊号。
见齐王慷慨陈词,后方的众大臣和皇后都燃起热血,愤怒的看着前方压迫他们的魔王李星洲。
然而这种气势上的压力对方竟无动于衷,甚至笑起来。
“你......你笑什么!”被父亲一番言辞感动,满腔热血的蒲察不满插话,他觉得对方在蔑视她,蔑视父亲,蔑视皇上,蔑视大金国。
随后她便感觉自己被一股侵略性极强的目光扫视了,她明白是魔头李星洲的目光,但为不落气势,不丢大金国皇后的脸,她十指捏紧,努力挺胸站直。
“齐王,不愧辽东豪族,吏治地方的能臣。话说得漂亮,不过言过其实。”对方完全无视他们的愤怒,侃侃而谈。
“要说你们先帝完颜乌骨乃确实一代雄主,本帅数年前也曾有一面之缘,相谈甚欢,本人也敬重他。”
说到这,他不屑一笑,“呵呵,可你要说如今金国......你们好意思开口,还好意思提及完颜乌骨乃?脸皮可真厚,如果他泉下有知这几年的事,我就说是帮他收拾不肖子孙,说不定完颜乌骨乃还要谢谢本帅呢。”
“你.......”这话说得蒲察翼和刘旭脸色铁青,却又无法反驳,同时李星洲也在给他们一个台阶下,毕竟这种事只要答应了,完颜离、蒲察翼、刘旭都是千古罪人,大金罪人。
不过正主完颜离胆子小,反而是最不在乎的,他只在乎保命。
而蒲察翼和刘旭都有道德障碍,他们觉得对不起先皇,对不起国家。
李星洲这番话看似嚣张跋扈,贬低金国皇帝,其实是在不着痕迹的帮助蒲察翼和刘旭摆脱道德困境,给他们一个台阶下。
你们先皇是雄主,是人杰,给予他们崇敬之人以尊重,同时又告诉他们,金国的失败是先皇后代不争气,和你们关系不大。
果然,两人沉默了.......
“再者,齐王也大可不必横尸本帅身前,我一路从山海关来,横尸本帅面前的少说也有十数万众吧,积如山矣不可胜数,你看拦着本帅到你们面前了吗?”
话说得很冷,目光扫视众人,刚刚还义愤填膺的众人,如一盆冷水当场浇下,顿时熄火。
李星洲只是陈述一个事实,他从山海关一路杀到这,金军的尸体堆积如山,没有哪个能拦住他到上京的步伐,多一个蒲察翼又如何?但这也是个令人“透心凉”的事实。
所以事实胜于雄辩大概就是如此,他们说再多,再慷慨激昂,面对如此事实也无力挣扎。
最终,刘旭和蒲察翼也只能默默点头,同意第二项要求,旁边的完颜离早就想同意,也连忙跟上称是。
只是他这一开口,便已经从皇帝变成了王。
不过刘旭还是倔强的提出一个条件,此战之后,夏国、高丽、大理、交趾等国很大概率会踏踏实实的向景国俯首称臣。
到时景国皇帝封王,金王必须位在诸王之上,毕竟这其中许多国当初都是金国的属国,如果一下跌到别人之下,或是平级,脸面上过不去。
李星洲同意了,这种面子上的施舍他最愿意了,又能体现宗主大国的“慷慨”提高影响力,又不会有什么实际损失。
........
接下来还有许多细枝末节的商议,双方都据理力争,虽然气氛不太好,金国一方更是被气得人人咬牙启齿,但条件却都答应下来。
附加条款有惠州以北的军事堡垒金国必须拆除,金国不得阻碍两国之间的任何贸易,景国商旅在金国做生意无须缴纳任何关税。
景国将在景国都城开设使馆,驻军一营,景国官员、士兵、商旅在金国犯法,金国官府无权处置,需移交景国在上京使馆依据景国法律处置。
金景两国交界处二十里内金军不得设哨卡堡垒。
.......
双方讨价还价的口水战一直持续到下午太阳西斜,李星洲要尽好处,将对方吃的死死的。
金国众人没有脸色好的,却又无可奈何,还有些细枝末节没能达成一致,主要是俘虏的交接,于是约定明日再接着谈。
.......
第二天,又是一番唇枪舌战,这次焦点都在俘虏上,景军手中不只有金军俘虏,还有大量从辽阳俘虏的皇亲贵胄,和各女真大族的人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