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62 第361章 新兵新事(第二更,5000字)
- 363 第362章 在这里(第一更)
- 364 第363章 江北(第二更)
- 365 第364章 工部大学堂(第一更)
- 366 第365章 答卷(第二更)
- 367 第366章 国之基石(第一更)
- 368 第367章 师生(第二更)
- 369 第368章 师徒策(第一更)
- 370 第369章 湖广行(第二更,明天加更!)
- 371 第370章 陕西(第一更,今天加更!)
- 372 第371章 潼关(第二更)
- 373 第372章 阻敌(第三更)
- 374 第373章 奇城(第一更)
- 375 第374章 夺城(第二更)
- 376 第375章 溃兵(第一更)
- 377 第376章 应来之事(第二更)
- 378 第377章 谋划(第一更)
- 379 第378章 人心(第二更)
- 380 第379章 天京乱(第一更)
- 381 第380章 太平血(第二更)
- 382 第381章 剑锋所指(第一更)
- 383 第382章 上堂课(第二更)
- 384 第383章 爱护(第一更)
- 385 第384章 故旧(第二更)
- 386 第385章 北上(第一更,明天加更!)
- 387 第386章 迎敌(第二更)
- 388 第387章 激战(第一更,今天加更)
- 389 第388章 汝州太平(第二更)
- 390 第389章 北路太平(第三更!)
- 391 第390章 飞旋的火龙(第一更)
- 392 第391章 谁在乎(第二更)
- 393 第392章 战车(第一更)
- 394 第393章 民心(第一更)
- 395 第394章 锋芒(第一更)
- 396 第395章 参谋部(第二更)
- 397 第396章 软肋(第一更)
- 398 第397章 短板(第二更)
- 399 第398章 内事(第一更)
- 400 第399章 宪兵(第一更)
- 401 第400章 演戏(第二更)
- 402 第401章 何为忠奸(第二更)
- 403 第402章 应对(第一更)
- 404 第403章 突如其来(第二更)
- 405 第404章 军医(第三更)
- 406 第405章 阴影
- 407 第406章 目的(求支持!)
- 408 第407章 帮助
- 409 第408章 解决之道(第一更)
- 410 第409章 铭记(第二更)
- 411 第410章 见证(第一更)
- 412 第411章 天京乱(第二更)
- 413 第412章 前途(第一更)
- 414 第413章 风云起(第二更)
- 415 第414章 平衡(第一更)
- 416 第415章 回家(第二更)
- 417 第416章 离别(第一 更)
- 418 第417章 演员(第二更)
- 419 第418章 戏台(第一更)
- 420 第419章 向东(第二更)
- 421 第420章 论诛(第一更)
- 422 第421章 洪秀全(第二章)
- 423 第422章 暗通(第一更)
- 424 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
- 425 第424章 身死(第一更)
- 426 第425章 舰队(第二更)
- 427 第426章 东进
- 428 第427章 仪凤门外
- 429 第428章 天京人心
- 430 第429章 攻城(第一更)
- 431 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
- 432 第431章 克复(第一更)
- 433 第432章 杀人(第二更)
- 434 第433章 心难安(第一更)
- 435 第434章 东与幕(第二更)
- 436 第435章 哭(第一更)
- 437 第436章 不甘(第二更)
- 438 第437章 蜀中(第一更)
- 439 第438章 敲门砖(第二更)
- 440 第439章 国藩难为(第一更)
- 441 第440章 放逐(第二更)
- 442 第441章 放逐(下)
- 443 第442章 新大陆
- 444 第443章 归途(第一更)
- 445 第444章 迎接(第二更)
- 446 第445章 北上(第一更)
- 447 第446章 青年(第二更)
- 448 第447章 华之心思(第一更)
- 449 第448章 离经叛道(一)
- 450 第449章 离经叛道(二)
- 451 第450章 离经叛道(三)
- 452 第451章 离经叛道(四)
- 453 第452章 归源(祝大家新年快乐)
- 454 第453章 劝进(新春快乐)
- 455 第454章 心忧(新春快乐)
- 456 第455章 奕訢之心(求支持)
- 457 第456章 天命(祝书友新春快乐!)
- 458 第457章 天命所归(祝大家新年快乐!)
- 459 第458章 曾氏
- 460 第459章 父与子
- 461 第460章 君与臣(第一更)
- 462 第461章 士仕(第二更)
- 463 第462章 汉阳
- 464 第463章 合作
- 465 第464章 趁火打劫
- 466 第465章 有何妨(求支持)
- 467 第466章 愤怒(求支持)
- 468 第467章 北方(求支持)
- 469 第468章 北上(求支持)
- 470 第469章 北伐(求支持)
- 471 第470章 战火
- 472 第471章 计划(求支持)
- 473 第472章 洋员(求支持)
- 474 第473章 开战(求支持)
- 475 第474章 阻击(求支持)
- 476 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
- 477 第476章 溃败(求支持)
- 478 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
- 479 第478章 王朝末日(求支持)
- 480 第479章 僧林格沁(求支持)
- 481 第480章 结局(求支持)
- 482 第481章 仓皇(求支持)
- 483 第482章 曾经(求支持)
- 484 第483章 旧人(求支持)
- 485 第484章
- 486 第485章 信使
- 487 第486章 选择
- 488 第487章 战争
- 489 第488章 报复(求支持)
- 490 第499章 中华非华(求支持)
- 491 第500章 黑血(上)
- 492 第501章 黑血(中)
- 493 第502章 黑血(下)
- 494 第503章 命运
- 495 第504章 天变(求支持)
- 496 第505章 外交风云(求支持)
- 497 第506章 指向(求支持)
- 498 第507章 驻屯
- 499 第508章 大洋彼岸(求支持)
- 500 第509章 帝国初嘀(求支持)
- 501 第510章 向东(求支持)
- 502 第511章 海之东(上)
- 503 第512章 海之东(下)
- 504 第513章 大洋上(求支持)
- 505 第514章 珍珠(上)
- 506 第515章 珍珠(下)
- 507 第516章 咽喉
- 508 第517章 美利坚风云
- 509 第518章 在南方(求支持)
- 510 第519章 华盛顿(求支持)
- 511 第520章 选择(求支持)
- 512 第521章 巴拿马(求支持)
- 513 第522章 帝国
- 514 第523章 伦敦(求支持)
- 515 第524章 走向战争的道路(求支持)
- 516 第525章 尊严
- 517 第526章 选择
- 518 第527章 礼物(第二更)
- 519 第528章 同盟(第一更)
- 520 第529章 谈判(第二更)
- 521 第530章 铁血宏图
- 522 第531章 铁血宏图(第二更)
- 523 第532章 太贵(第一更)
- 524 第533章 目的(第二更)
- 525 第534章 科隆
- 526 第535章 绝不退让(第二更)
- 527 第536章 一触即发(第一更)
- 528 第537章 科隆海战(上)
- 529 第538章 科隆海战(中)
- 530 第539章 科隆海战(下一)
- 531 第540章 科隆海战(下二)
- 532 第541章 尾声(第二更)
- 533 第542章 不列颠迎接挑战
- 534 第543章 中国将要挑战
- 535 第544章 生存或者毁灭
- 536 第545章 安西(第一更)
- 537 第546章 动员(第二更)
- 538 第547章 造物
- 539 第548章 大西洋上
- 540 第549章 遭遇
- 541 第550章 潜伏
- 542 第551章 东方
- 543 第552章
- 544 第553章 法兰西的选择
- 545 第554章 决断
- 546 第556章 合作
- 547 第555章 南澳
- 548 第557章
- 549 第558章 战地
- 550 第559章 决定
- 551 第560章 商人
- 552 第561章 商业利益
- 553 第562章 归宿
- 554 第563章 游说
- 555 第564章 印度
- 556 第565章 目的所在
- 557 第566章
- 558 第567章 军人职责
- 559 第568章 黎民
- 560 第569章 变化
- 561 第570章 目标,新大陆
- 562 第571章 新大陆的迎接
- 563 第572章 伦敦忧
- 564 第573章 法兰西的野望
- 565 第574章 帝国之间
- 566 第575章 勾结
- 567 第576章 皇帝的日常
- 568 第577章 新兵
- 569 第578章 本性
- 570 第579章 存在
- 571 第580章 不列颠
- 572 第581章 强硬
- 573 第582章 潜伏者
- 574 第583章 火种
- 575 第584章 世界大战的回报
- 576 第585章 新殖民地
- 577 第586章 合作者
- 578 第587章 共和军
- 579 第588章 觉醒的力量
- 580 第589章 燃烧的都柏林
- 581 第590章 爱尔兰的眼泪
- 582 第591章 迷雾
- 583 第592章 战斗
- 584 第593章 忠臣
- 585 第594章 国族
- 586 第595章 人心
- 587 第596章 父子
- 588 第597章 君臣
- 589 第598章 浮想
- 590 第599章 命运
- 591 第600章
- 592 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
- 593 第602章 北平(求月票)
- 594 第603章 天津(求月票)
- 595 第604章 新技术(求月票)
- 596 第605章 新时代(求月票)
- 597 第606章 面向未来(第一更)
- 598 第607章 时代开端(第二更)
- 599 第608章 时代(第一更)
- 600 第609章 老兵(第二更)
- 601 第610章 企业未来
- 602 第611章 家人(第一更)
- 603 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
- 604 第613章 所为何(第一章)
- 605 第614章 帝国擎柱(第二更)
- 606 第615章 机器(第一更)
- 607 第616章 解放者(第二更)
- 608 第617章 都柏林(第一更)
- 609 第618章 胜利的希望(第二更)
- 610 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
- 611 第620章 工程师的战争(第二更)
- 612 第621章 预备
- 613 第623章 绞肉机(第一更)
- 614 第624章 屠场(第二更)
- 615 第625章 尸山血海
- 616 第626章 绝望与希望
- 617 第627章 新丁
- 618 第628章 商人
- 619 第629章 商人之用
- 620 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
- 621 第631章 干杯!
- 622 第632章 棋手与棋子
- 623 第633章 潜入
- 624 第634章 时代之门
- 625 第635章 决断
- 626 第366章
- 627 第367章 毛骨悚然
- 628 第638章 祈祷(求支持)
- 629 第639章 感叹
- 630 第640章 胜利者
- 631 第641章 不列颠
- 632 第642章 德意志
- 633 第643章 未来
- 634 第644章 携手
- 635 第645章 分工(求支持)
- 636 第646章 皇帝的野心
- 637 第647章 天朝
- 638 第648章 江户
- 639 第649章 日本的未来
- 640 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
- 641 第651章 私相授受(第一更)
- 642 第652章 咸水埠(第二更)
- 643 第653章 公司的决定(第一更)
- 644 第654章 洛基山(第二更)
- 645 第655章 大草原(第一更)
- 646 第656章 外交(第二更)
- 647 第657章 保证未来(第一更)
- 648 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
- 649 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
- 650 第660章 习惯(第二更)
- 651 第661章 战争迷雾(第一更)
- 652 第662章 龙洋的魅力
- 653 第663章 裙角(第一更)
- 654 第664章 张伯伦的浮想(第二更)
- 655 第665章 试探(第一更)
- 656 第666章 毒气(第二更)
- 657 第667章 奇与正
- 658 第668章 过湖
- 659 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
- 660 第670章 对不起(第二更)
- 661 第671章 催命符(第一更)
- 662 第672章 终局(第二更)
- 663 第673章 结束
- 664 第674章 美利坚的阴谋
- 665 第675章 法裔加拿大人
- 666 第676章 大后方
- 667 第677章 葛底斯堡
- 668 第678章 夜话
- 669 第679章 师徒两人
- 670 第680章 父与子
- 671 第681章 开启未来
- 672 第682章 为了未来
- 673 第683章 远征船队
- 674 第684章 我跟你说……
- 675 第685章 英国的意愿
- 676 第686章 碎片
- 677 第687章 英国的目的
- 678 第688章 帝国时代(新书发布,求推荐、求收藏)
- 679 第689章 从女王到女皇(新书发布,求支持!)
- 680 第690章 区别(为新书求推荐、求支持)
- 681 第691章 南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2 第692章 西部(为新书求推荐)
- 683 第693章 总统(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4 第694章 和平(为新书求收藏)
- 685 第695章 人道主义危机(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6 第696章 分舰队(为新收求推荐、求收藏)
- 687 第697章 大国的责任(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8 第698章 拦截(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9 第699章 炮口下(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0 第700章 林肯的决定(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1 第701章 野蛮人谢尔曼(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2 第702章 彼得斯堡(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3 第705章 五岔口(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4 第706章 盛宴(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5 第707章 格兰特的决定()
- 696 第708章 灾难(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7 第709章 美国不哭(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8 第710章 灾难性的后果(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9 第711章 美利坚落日(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0 第712章 海上(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1 第713章 太子之择(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2 第714章 江户之夜(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3 第715章 最后的谈判(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4 第716章 父与子(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5 第717章 未来的忧虑(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6 第718章 君主的妻子(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7 第719章 飞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8 第720章 百年后(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9 第721章 二代(新书已经发布,求推荐、求收藏)
- 710 第722章 喜当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11 第723章 这样的生活(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371章 潼关(第二更)
第371章 潼关(第二更)
“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潼关两边山势陡峭,巨石嶙峋,乃周围百余里南北必经之路,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百年来做潼关不知道让多少英雄为之叹息,亦不知成就了多少英雄赫赫武功。
此时,又一次,这沉寂了两百年的潼关又一次为硝烟所笼罩。数万太平军于潼关前方连营数里,大有一举夺下潼关的势头。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看着破败的潼关,兴致所至之下,梁佐山不禁背起了张养浩的这首《潼关怀古》,而在他念着这首诗时,残破的潼关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中,说完太平军又一次向潼关发起了进攻。
拿下潼关!
去年岁末,豫王于黄河北兵败之后,面对北方骤然增加的压力,梁佐山苦思冥想之后提出来的建议。
“夺陕方可立足!”
深知在天京不知有多少人欲杀豫王的梁佐山非常清楚,一但豫王与河南兵败,无论是侧入江苏或者安徽都是死路一条,至于当年北伐出师的湖北,兵强马壮的汉军又岂会让豫王的数十万大军撤入?
河南是四战之地。
当初据以河南是迫不得已,现在朝廷编练的一万洋枪队正是锐气十足之时,梁佐山自然不愿让豫王挡其锋芒,所以入陕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正在伫足神思的时候,有一个人已走到他的身旁,笑着向他打招呼。
“梁先生好兴致啊!”
回头一望,站在旁边的正是豫王曾立昌。他连忙准备下跪行礼。可曾立昌却一把扶住了他。
“梁先生,这里又无外人,你我之间又何需此等虚礼!”
尽管被其扶住手臂,但梁佐山还是坚持跪了下去,嗑了个头。
“臣叩见王爷!”
“哎,老梁啊,你说说你,你说说你,非要整这个虚礼!哎……”
尽管嘴上这么说,但是曾立昌的心里却极为舒服,虽说若是没有梁佐山当初的献计,他不单连脑袋都保不住,至于这个豫王更是连想都不用想,可梁佐山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不居功,更没有丝毫居功跋扈之意。
依然是如过去一般,对自己恭敬有加,越是如此曾立昌便越信任梁佐山,甚至可以说对她是言听计从。
“王臣之分,礼不可废!”
梁佐山坚持道,熟读史书他很清楚,不知多少功臣就是毁在这个“君臣之礼”上,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最后掉脑袋的又岂止一人。
“罢了罢了,我说不过你。”
曾立昌摇摇头,大有一副颇为无奈的模样。
“益川,你说咱们需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打下这陕西?”
想到去年在河北与清妖的洋枪队打的那一仗,他曾立昌可以说是心有余悸。几万大军被万多人的洋枪队打的东奔西跑,还好后来用马队重创了那支洋枪队,若不然,自己的脑袋没准就丢在河北了。
清妖洋枪队的厉害,也正是从那时起,便刻在了他的脑子里。若非如此,他又岂会在梁佐山提议入陕时,立即答应下来。
打下陕西,总多一条退路。
“多长时间都要打!”
梁佐山的语气显得非常平静。
“这两年咱们在这儿给天京、给武昌挡着清妖,令其不能南下,可他们又给咱们什么了?若是没有咱们顶着,他们的日子又岂会像现在过的这么舒坦?”
看着曾立昌,梁佐山又说道。
“王爷,您看着这潼关,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掌控此关,自可稳居关中,于潼关又可俯视中原,届时无论是攻是守皆在我手!”
之所以选择陕西是因为陕西的地利,熟读史书的梁佐山知道,当年,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地理优势,秦国和山东六国的国界不是大山就是大河,黄河、秦岭、诸如此类,这些大山大河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金城千里”、“四塞之国”,说的都是陕西。有了这样的地利,其他国家想要攻秦必须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有了这样的地理优势,秦国可以选择最佳时机攻击中原诸国。而在随后的数百年间,汉也好、唐也罢,其统一中国凭的皆是这一地利!
相比之下河南却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现在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把陕西的这一地利抓在手中,在将来处于可进可退的有利地势。
“行,听你的,老梁,我是个粗人,懂的不多,这事全听你老梁的!”
曾立昌的脸上露出憨笑,可熟悉他的梁佐山却很清楚,这憨厚的背面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精明。
“王爷,臣顶多也就是当个谋士,这行军打仗还是得靠王爷!”
“你啊……”
曾立昌摇摇头,只是笑了笑,对于梁佐山的这份谨慎与小心,他自然喜欢,但同样也心存防范之意。
“老梁你说,咱们打下了陕西,到时候,跟南边怎么交待?咱们用的洋枪、洋药还有大炮可都指往着南边那!”
曾立昌口中的南边儿知道,可不是天京,他指的是武昌,这两年全凭着从武昌买来的几万支洋枪、几百门洋炮,他才坐稳了河南,打下大半个河南,拥兵四十万,既便是东王的麾下也没有他这么多人马?
武昌那边为何愿意把洋枪、洋炮卖给他?除了银子之外,他们看中的不正是自己在北边替他挡着清妖嘛!
“咱们就这么撤了,到时候,到时候南边万一恼羞成怒断了咱们的火药、洋枪,到时候咱们可怎么办?”
相比于天京的东王,曾立昌更担心的是武昌的那位,谁说那位不是王爷,可自己这边却离不开他。
“王爷,们不是早就定下计策了嘛!”
梁佐山的眼睛一眯。
“等咱们走的时候把河南交给他!那南阳府的他占了小两年了,想来其恐怕也不见得就愿意让清妖占了河南,再说……”
梁佐山把话声微微一压,小声说道。
“咱们到了陕西,更离不开武昌,西北那边的回回更多,咱们在河南这边干的事情,那些人可都记着呢,若是没了洋枪洋炮,怎么收拾他们……”
梁佐山的随口一句话,让曾立昌的眉头猛的一锁,可不是嘛,当初为了在河南站住脚,人可是没有少杀,清妖是妖,那些不愿信天父的就是妖中之魔!
杀起妖来,他可是没手软过。
这一点,别说是他就是那位西洋来的李神父,也没有反对,与其它人信拜上帝教不同,对于曾立昌来说,信教不过就是个工具,就像他准确李神父于军中传教,甚至在开封给其建了一个大教堂,其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借李神父之能——那位李神父可是会造洋枪、洋炮的洋人。
对于那样的人,自然要重用,至于传教——李神父拜的也是上帝不是,再说,曾立昌也乐意看到其在军中传教,以冲抵天王那边对队伍的影响。甚至还委任其为军中主教。也正因如此,曾立昌的军中士兵所信的大都基督教,而不像天京那边被西洋人视为“邪教”的拜上帝教。不过曾立昌并不知道,对于西洋人来说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同样也是“邪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
“益川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曾立昌连连点着头,最后又感叹道。
“哎,等咱们打下了西安,到时候无论如何,都得按李神父说的那样,买机器造洋枪造洋炮,还有洋火药,武昌的东西卖的那么贵,光靠买肯定不是办法!”
因为有个洋人“主教”,所以曾立昌自然知道洋枪的价格,也知道武昌卖给自己的东西都是加了十几倍的利,可他却没有任何办法,毕竟河南不临海。
“我听说那些陕西的大户,一个个肥到流油,到时候咱们打了他们的先锋,自然不用再愁银子……”
“王爷所言极是,那些人,挣得可都是黑心钱。”
没少和陕西商人打交道的梁佐山,之所以会有这番感叹,原因非常简单——在过去的两年间,那些陕商可是把马价、盐价翻了几番,在梁佐山看来,那些人自然一个个的挣的都是黑心钱,这次入陕正好去抄他们的家。
“先让他们替咱们挣着,猪养肥了不就留着杀嘛!”
曾立昌哈哈大笑道,大笑之后他又故作神秘的说道。
“不过,老梁,其实,刚才李神父告诉我,最多明天,明天就能把地道挖通,到时候……”
他的双眼一眯,似乎又像是看到当年炸开京师城墙似的,盯着远处的潼关说道。
“只要几千斤火药,就能把这潼关给炸开!”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突然他回过头来看着有些诧异的梁佐山,有些疑惑的说道。
“老梁,你说咱们能炸开潼关城,将来那清妖会不会照个模样画个瓢?学咱们这样把潼关给炸开。”
——————————————————————————————————————
晚上九点还有一更!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未完待续。)
此时,又一次,这沉寂了两百年的潼关又一次为硝烟所笼罩。数万太平军于潼关前方连营数里,大有一举夺下潼关的势头。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看着破败的潼关,兴致所至之下,梁佐山不禁背起了张养浩的这首《潼关怀古》,而在他念着这首诗时,残破的潼关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中,说完太平军又一次向潼关发起了进攻。
拿下潼关!
去年岁末,豫王于黄河北兵败之后,面对北方骤然增加的压力,梁佐山苦思冥想之后提出来的建议。
“夺陕方可立足!”
深知在天京不知有多少人欲杀豫王的梁佐山非常清楚,一但豫王与河南兵败,无论是侧入江苏或者安徽都是死路一条,至于当年北伐出师的湖北,兵强马壮的汉军又岂会让豫王的数十万大军撤入?
河南是四战之地。
当初据以河南是迫不得已,现在朝廷编练的一万洋枪队正是锐气十足之时,梁佐山自然不愿让豫王挡其锋芒,所以入陕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正在伫足神思的时候,有一个人已走到他的身旁,笑着向他打招呼。
“梁先生好兴致啊!”
回头一望,站在旁边的正是豫王曾立昌。他连忙准备下跪行礼。可曾立昌却一把扶住了他。
“梁先生,这里又无外人,你我之间又何需此等虚礼!”
尽管被其扶住手臂,但梁佐山还是坚持跪了下去,嗑了个头。
“臣叩见王爷!”
“哎,老梁啊,你说说你,你说说你,非要整这个虚礼!哎……”
尽管嘴上这么说,但是曾立昌的心里却极为舒服,虽说若是没有梁佐山当初的献计,他不单连脑袋都保不住,至于这个豫王更是连想都不用想,可梁佐山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不居功,更没有丝毫居功跋扈之意。
依然是如过去一般,对自己恭敬有加,越是如此曾立昌便越信任梁佐山,甚至可以说对她是言听计从。
“王臣之分,礼不可废!”
梁佐山坚持道,熟读史书他很清楚,不知多少功臣就是毁在这个“君臣之礼”上,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最后掉脑袋的又岂止一人。
“罢了罢了,我说不过你。”
曾立昌摇摇头,大有一副颇为无奈的模样。
“益川,你说咱们需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打下这陕西?”
想到去年在河北与清妖的洋枪队打的那一仗,他曾立昌可以说是心有余悸。几万大军被万多人的洋枪队打的东奔西跑,还好后来用马队重创了那支洋枪队,若不然,自己的脑袋没准就丢在河北了。
清妖洋枪队的厉害,也正是从那时起,便刻在了他的脑子里。若非如此,他又岂会在梁佐山提议入陕时,立即答应下来。
打下陕西,总多一条退路。
“多长时间都要打!”
梁佐山的语气显得非常平静。
“这两年咱们在这儿给天京、给武昌挡着清妖,令其不能南下,可他们又给咱们什么了?若是没有咱们顶着,他们的日子又岂会像现在过的这么舒坦?”
看着曾立昌,梁佐山又说道。
“王爷,您看着这潼关,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掌控此关,自可稳居关中,于潼关又可俯视中原,届时无论是攻是守皆在我手!”
之所以选择陕西是因为陕西的地利,熟读史书的梁佐山知道,当年,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地理优势,秦国和山东六国的国界不是大山就是大河,黄河、秦岭、诸如此类,这些大山大河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金城千里”、“四塞之国”,说的都是陕西。有了这样的地利,其他国家想要攻秦必须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有了这样的地理优势,秦国可以选择最佳时机攻击中原诸国。而在随后的数百年间,汉也好、唐也罢,其统一中国凭的皆是这一地利!
相比之下河南却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现在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把陕西的这一地利抓在手中,在将来处于可进可退的有利地势。
“行,听你的,老梁,我是个粗人,懂的不多,这事全听你老梁的!”
曾立昌的脸上露出憨笑,可熟悉他的梁佐山却很清楚,这憨厚的背面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精明。
“王爷,臣顶多也就是当个谋士,这行军打仗还是得靠王爷!”
“你啊……”
曾立昌摇摇头,只是笑了笑,对于梁佐山的这份谨慎与小心,他自然喜欢,但同样也心存防范之意。
“老梁你说,咱们打下了陕西,到时候,跟南边怎么交待?咱们用的洋枪、洋药还有大炮可都指往着南边那!”
曾立昌口中的南边儿知道,可不是天京,他指的是武昌,这两年全凭着从武昌买来的几万支洋枪、几百门洋炮,他才坐稳了河南,打下大半个河南,拥兵四十万,既便是东王的麾下也没有他这么多人马?
武昌那边为何愿意把洋枪、洋炮卖给他?除了银子之外,他们看中的不正是自己在北边替他挡着清妖嘛!
“咱们就这么撤了,到时候,到时候南边万一恼羞成怒断了咱们的火药、洋枪,到时候咱们可怎么办?”
相比于天京的东王,曾立昌更担心的是武昌的那位,谁说那位不是王爷,可自己这边却离不开他。
“王爷,们不是早就定下计策了嘛!”
梁佐山的眼睛一眯。
“等咱们走的时候把河南交给他!那南阳府的他占了小两年了,想来其恐怕也不见得就愿意让清妖占了河南,再说……”
梁佐山把话声微微一压,小声说道。
“咱们到了陕西,更离不开武昌,西北那边的回回更多,咱们在河南这边干的事情,那些人可都记着呢,若是没了洋枪洋炮,怎么收拾他们……”
梁佐山的随口一句话,让曾立昌的眉头猛的一锁,可不是嘛,当初为了在河南站住脚,人可是没有少杀,清妖是妖,那些不愿信天父的就是妖中之魔!
杀起妖来,他可是没手软过。
这一点,别说是他就是那位西洋来的李神父,也没有反对,与其它人信拜上帝教不同,对于曾立昌来说,信教不过就是个工具,就像他准确李神父于军中传教,甚至在开封给其建了一个大教堂,其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借李神父之能——那位李神父可是会造洋枪、洋炮的洋人。
对于那样的人,自然要重用,至于传教——李神父拜的也是上帝不是,再说,曾立昌也乐意看到其在军中传教,以冲抵天王那边对队伍的影响。甚至还委任其为军中主教。也正因如此,曾立昌的军中士兵所信的大都基督教,而不像天京那边被西洋人视为“邪教”的拜上帝教。不过曾立昌并不知道,对于西洋人来说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同样也是“邪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
“益川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曾立昌连连点着头,最后又感叹道。
“哎,等咱们打下了西安,到时候无论如何,都得按李神父说的那样,买机器造洋枪造洋炮,还有洋火药,武昌的东西卖的那么贵,光靠买肯定不是办法!”
因为有个洋人“主教”,所以曾立昌自然知道洋枪的价格,也知道武昌卖给自己的东西都是加了十几倍的利,可他却没有任何办法,毕竟河南不临海。
“我听说那些陕西的大户,一个个肥到流油,到时候咱们打了他们的先锋,自然不用再愁银子……”
“王爷所言极是,那些人,挣得可都是黑心钱。”
没少和陕西商人打交道的梁佐山,之所以会有这番感叹,原因非常简单——在过去的两年间,那些陕商可是把马价、盐价翻了几番,在梁佐山看来,那些人自然一个个的挣的都是黑心钱,这次入陕正好去抄他们的家。
“先让他们替咱们挣着,猪养肥了不就留着杀嘛!”
曾立昌哈哈大笑道,大笑之后他又故作神秘的说道。
“不过,老梁,其实,刚才李神父告诉我,最多明天,明天就能把地道挖通,到时候……”
他的双眼一眯,似乎又像是看到当年炸开京师城墙似的,盯着远处的潼关说道。
“只要几千斤火药,就能把这潼关给炸开!”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突然他回过头来看着有些诧异的梁佐山,有些疑惑的说道。
“老梁,你说咱们能炸开潼关城,将来那清妖会不会照个模样画个瓢?学咱们这样把潼关给炸开。”
——————————————————————————————————————
晚上九点还有一更!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