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85 第484章
- 486 第485章 信使
- 487 第486章 选择
- 488 第487章 战争
- 489 第488章 报复(求支持)
- 490 第499章 中华非华(求支持)
- 491 第500章 黑血(上)
- 492 第501章 黑血(中)
- 493 第502章 黑血(下)
- 494 第503章 命运
- 495 第504章 天变(求支持)
- 496 第505章 外交风云(求支持)
- 497 第506章 指向(求支持)
- 498 第507章 驻屯
- 499 第508章 大洋彼岸(求支持)
- 500 第509章 帝国初嘀(求支持)
- 501 第510章 向东(求支持)
- 502 第511章 海之东(上)
- 503 第512章 海之东(下)
- 504 第513章 大洋上(求支持)
- 505 第514章 珍珠(上)
- 506 第515章 珍珠(下)
- 507 第516章 咽喉
- 508 第517章 美利坚风云
- 509 第518章 在南方(求支持)
- 510 第519章 华盛顿(求支持)
- 511 第520章 选择(求支持)
- 512 第521章 巴拿马(求支持)
- 513 第522章 帝国
- 514 第523章 伦敦(求支持)
- 515 第524章 走向战争的道路(求支持)
- 516 第525章 尊严
- 517 第526章 选择
- 518 第527章 礼物(第二更)
- 519 第528章 同盟(第一更)
- 520 第529章 谈判(第二更)
- 521 第530章 铁血宏图
- 522 第531章 铁血宏图(第二更)
- 523 第532章 太贵(第一更)
- 524 第533章 目的(第二更)
- 525 第534章 科隆
- 526 第535章 绝不退让(第二更)
- 527 第536章 一触即发(第一更)
- 528 第537章 科隆海战(上)
- 529 第538章 科隆海战(中)
- 530 第539章 科隆海战(下一)
- 531 第540章 科隆海战(下二)
- 532 第541章 尾声(第二更)
- 533 第542章 不列颠迎接挑战
- 534 第543章 中国将要挑战
- 535 第544章 生存或者毁灭
- 536 第545章 安西(第一更)
- 537 第546章 动员(第二更)
- 538 第547章 造物
- 539 第548章 大西洋上
- 540 第549章 遭遇
- 541 第550章 潜伏
- 542 第551章 东方
- 543 第552章
- 544 第553章 法兰西的选择
- 545 第554章 决断
- 546 第556章 合作
- 547 第555章 南澳
- 548 第557章
- 549 第558章 战地
- 550 第559章 决定
- 551 第560章 商人
- 552 第561章 商业利益
- 553 第562章 归宿
- 554 第563章 游说
- 555 第564章 印度
- 556 第565章 目的所在
- 557 第566章
- 558 第567章 军人职责
- 559 第568章 黎民
- 560 第569章 变化
- 561 第570章 目标,新大陆
- 562 第571章 新大陆的迎接
- 563 第572章 伦敦忧
- 564 第573章 法兰西的野望
- 565 第574章 帝国之间
- 566 第575章 勾结
- 567 第576章 皇帝的日常
- 568 第577章 新兵
- 569 第578章 本性
- 570 第579章 存在
- 571 第580章 不列颠
- 572 第581章 强硬
- 573 第582章 潜伏者
- 574 第583章 火种
- 575 第584章 世界大战的回报
- 576 第585章 新殖民地
- 577 第586章 合作者
- 578 第587章 共和军
- 579 第588章 觉醒的力量
- 580 第589章 燃烧的都柏林
- 581 第590章 爱尔兰的眼泪
- 582 第591章 迷雾
- 583 第592章 战斗
- 584 第593章 忠臣
- 585 第594章 国族
- 586 第595章 人心
- 587 第596章 父子
- 588 第597章 君臣
- 589 第598章 浮想
- 590 第599章 命运
- 591 第600章
- 592 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
- 593 第602章 北平(求月票)
- 594 第603章 天津(求月票)
- 595 第604章 新技术(求月票)
- 596 第605章 新时代(求月票)
- 597 第606章 面向未来(第一更)
- 598 第607章 时代开端(第二更)
- 599 第608章 时代(第一更)
- 600 第609章 老兵(第二更)
- 601 第610章 企业未来
- 602 第611章 家人(第一更)
- 603 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
- 604 第613章 所为何(第一章)
- 605 第614章 帝国擎柱(第二更)
- 606 第615章 机器(第一更)
- 607 第616章 解放者(第二更)
- 608 第617章 都柏林(第一更)
- 609 第618章 胜利的希望(第二更)
- 610 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
- 611 第620章 工程师的战争(第二更)
- 612 第621章 预备
- 613 第623章 绞肉机(第一更)
- 614 第624章 屠场(第二更)
- 615 第625章 尸山血海
- 616 第626章 绝望与希望
- 617 第627章 新丁
- 618 第628章 商人
- 619 第629章 商人之用
- 620 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
- 621 第631章 干杯!
- 622 第632章 棋手与棋子
- 623 第633章 潜入
- 624 第634章 时代之门
- 625 第635章 决断
- 626 第366章
- 627 第367章 毛骨悚然
- 628 第638章 祈祷(求支持)
- 629 第639章 感叹
- 630 第640章 胜利者
- 631 第641章 不列颠
- 632 第642章 德意志
- 633 第643章 未来
- 634 第644章 携手
- 635 第645章 分工(求支持)
- 636 第646章 皇帝的野心
- 637 第647章 天朝
- 638 第648章 江户
- 639 第649章 日本的未来
- 640 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
- 641 第651章 私相授受(第一更)
- 642 第652章 咸水埠(第二更)
- 643 第653章 公司的决定(第一更)
- 644 第654章 洛基山(第二更)
- 645 第655章 大草原(第一更)
- 646 第656章 外交(第二更)
- 647 第657章 保证未来(第一更)
- 648 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
- 649 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
- 650 第660章 习惯(第二更)
- 651 第661章 战争迷雾(第一更)
- 652 第662章 龙洋的魅力
- 653 第663章 裙角(第一更)
- 654 第664章 张伯伦的浮想(第二更)
- 655 第665章 试探(第一更)
- 656 第666章 毒气(第二更)
- 657 第667章 奇与正
- 658 第668章 过湖
- 659 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
- 660 第670章 对不起(第二更)
- 661 第671章 催命符(第一更)
- 662 第672章 终局(第二更)
- 663 第673章 结束
- 664 第674章 美利坚的阴谋
- 665 第675章 法裔加拿大人
- 666 第676章 大后方
- 667 第677章 葛底斯堡
- 668 第678章 夜话
- 669 第679章 师徒两人
- 670 第680章 父与子
- 671 第681章 开启未来
- 672 第682章 为了未来
- 673 第683章 远征船队
- 674 第684章 我跟你说……
- 675 第685章 英国的意愿
- 676 第686章 碎片
- 677 第687章 英国的目的
- 678 第688章 帝国时代(新书发布,求推荐、求收藏)
- 679 第689章 从女王到女皇(新书发布,求支持!)
- 680 第690章 区别(为新书求推荐、求支持)
- 681 第691章 南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2 第692章 西部(为新书求推荐)
- 683 第693章 总统(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4 第694章 和平(为新书求收藏)
- 685 第695章 人道主义危机(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6 第696章 分舰队(为新收求推荐、求收藏)
- 687 第697章 大国的责任(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8 第698章 拦截(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9 第699章 炮口下(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0 第700章 林肯的决定(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1 第701章 野蛮人谢尔曼(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2 第702章 彼得斯堡(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3 第705章 五岔口(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4 第706章 盛宴(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5 第707章 格兰特的决定()
- 696 第708章 灾难(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7 第709章 美国不哭(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8 第710章 灾难性的后果(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9 第711章 美利坚落日(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0 第712章 海上(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1 第713章 太子之择(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2 第714章 江户之夜(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3 第715章 最后的谈判(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4 第716章 父与子(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5 第717章 未来的忧虑(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6 第718章 君主的妻子(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7 第719章 飞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8 第720章 百年后(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9 第721章 二代(新书已经发布,求推荐、求收藏)
- 710 第722章 喜当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11 第723章 这样的生活(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04章 天变(求支持)
第504章 天变(求支持)
八月的江南大地将进初秋,但是秋老虎依然笼罩着沿江的那些“火炉”,在这个时候,皇家和南京的政务机构以及各国使节,已经纷纷躲进了庐山的避暑所在,在那里躲避这炎夏,直到中秋之后,天气完全转凉时,才会返回南京。对于外界来说,每年夏时的庐山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中国的陪都。
尽管中秋将至,但是气温还显得很高。如洗的天空上几朵雪白的云彩缓缓飘动着,已经不见夏日灼烈的阳光笼罩着着大江南北,阳光洒在江面上变成万点碎金。
江水滚滚向东流淌着,几条狭窄细长的渔船悠闲地在江上飘荡着,而船上渔夫则和过去一样将渔网撒向了水面,他们现在比往年更加的辛劳——因为从今年起,长江开始执行长达三个月的休渔期。
在每年的2月至5月之间(阴历),实施休渔,以让江鱼得到生养、让渔民有时间翻休船只,尽管对于这些世代打渔的渔民来说,他们从来没想过“涸泽而渔”,但是法律总归是法律,当这个法令颁布之后,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服从。
毕竟,对于这些沿江的百姓来说,他们非常清楚,中华朝首重法律,而且从不惧怕所谓的“百姓群体抗法”,打从当年开宏帝潜龙武昌的时候,这些年就不知有多少人家因为煽动抗法,落得家破人亡。
人亡不一定,但是家破却是必然——中华朝同样“诛连”,煽动民变者虽然不会被处死,但是他以及他的九族都会被流放,流放到万里之外的非洲,不知多少地方上的百年之家,因为抗法而被流放万里之外。
报纸上称此为“中华朝苛政”,但无论人们如何争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与历朝历代官府主张“息讼”、主张“法不责众”不同,中华朝主张“一讼到底”、主张“法必责众”。
苛政也好,法政也罢,法律是严苛的、法官是公正的,法律的威严第一次一点点的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
而在另一方面人们可以看到的是,打从中华朝开国两年来,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就是这些于江中打了半辈子鱼的渔民来说,他们同样深有体会——鱼卖的更多了,且鱼价高了,这是因为百姓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自然的,这边休渔期一结束,渔民们便立即忙活起来,已经抢回“损失”,经过几个月的休渔,渔民们发现似乎收获比往年更多了,而且市面上的鱼价也高于往年一成有余。
对于这些渔民来说,几个月的休渔非但没有带来损失,反倒让他们收入增加了,这也使得那怨言顿时减少了许多,而是全力撒网捕鱼。和往日一样,一网下去,总能拉上来几十斤鱼,在鱼进舱的时候,渔船上的人们又继续聊了起来。
“三叔!听说林将军是你本家?怎么也没见你和林将军好好叙叙家谱?”
这人的话声刚落,那边就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什么本家啊?全都是旁人家瞎说!真要是本家的话,你想想我现在还会跟哥几个在这里打渔么?”
“老林哥,这可难说,不管人家林将军是不是你本家,哪怕他是你侄子,你也得在这里跟我们老哥几个一起干活。”
“是啊,我听那在学堂里读书的大鱼说,这中华朝绝不允许什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别说其它人,就连皇上老爷子的亲叔,那也没有封王!”
因为有了报纸,加之对言论不加禁止,关于皇家之事从来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新朝没有册封亲族,这是恒古未有之事,即没有册封皇后家,也没有册封皇家自己的亲族。皇家尚是如此,更何况普通的大臣,尽管那些大臣该封爵的封了爵,该封侯的也都封了侯,可却没听说过谁家当了权,谁家鸡犬升天。
“没听说么?当年林将军和咱们一样,也都是这江里头打渔的出身,还有于将军,他们都是打渔的,运道好,碰着了皇上,成了从龙老臣……”
不由的,人们开始羡慕起那些人的运气了。
“可不是,当年长毛过江的时候,从江边拉走的何止十几万,到最后都到那里去了?”
“不都被送到非洲打渔去了呗,也就是他林家围子的人运数好,从了龙,出了那么些将军……”
他们口中的林将军指的是陆军第一个将军林郁青,渔民出身的他一直都是渔民们的谈论对象,自然的还有那些的当初与他一同从军的于小宝等人,他们现在大都是将军,而在海军中,渔民出身的军官也有不少。
“嘿嘿,其实就是那些被长毛拉了丁的也不差啊!现在到了非洲,没准早就娶了一房藩国媳妇,听说那朝鲜媳妇、越南媳妇还有日本媳妇,那是一个赛一个的水灵,嫩的一掐都能掐出水来……”
旁边那些渔夫听那说的像是自己掐过似的,无不是嘿嘿笑了起来,那笑容中的意思,只有他们才能体会。
“说的就跟你掐过似的!”
“嘿嘿,我这不是听说书人说的嘛,你要觉得不舒服咱就不这么说好了……这报纸上不是说了嘛,这两年,咱们迁到非洲的移民足足一百多万,藩国嫁到非洲的女人,足足有三十多万。”
有年轻的渔民则不由插嘴道。
“乖乖,那要是藩国的女人都嫁给了咱们,那他们自己怎么办?”
“谁说不是!这藩国人的女人都嫁走了,他们自己可就找不着媳妇了,到时候咋办?”
“瞧你,没见识了不是!”
旁边刚点着一袋烟的老渔民说道。
“那说书的不是说了嘛,这藩国是受咱们中国教化的,女人嫁给咱们中国人,至于藩国的男人嘛,咱们在非洲正好要人去开荒种地,他们到了那,娶那里的土人就是了,那个,那个叫什么来着?好像叫什么“华人”!”
渔夫在说话的时候,眼睛朝着远处看着。
“其实,这即便是到非洲去又有啥,有地种不说,还能娶着媳妇,哥几个,你们说说,但凡是好人家的女人,有几个愿意嫁给咱们打渔的?”
可不是,打渔从来都不是什么正经行当,好人家的女人自然不愿意嫁,这江上人家不知多少人到现在还打着光棍。
渔夫似乎是有些累了,他喘了口气继续道。
“咱累死累活的,一个月看着能挣个十几块大洋,可一年到头,也剩不了多少钱,还不如人家在城里头做工的?”
“可不是,我听人说,那南京城里纱厂的女工,一个月能拿六块大洋,还管两顿饭那!”
“六块大洋?多吗?婆娘家,不在家里带孩子,出去做那个工,那还有点礼仪廉耻!”
有人听了女人做工顿时便不屑起来。
毕竟,在中国的传统中,女人是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是要讲究个礼仪廉耻的,但是现在,在中华朝,这一切都变了,非但女人做工,就连女孩也要上学,尽管现在朝廷用“儒学本源”说什么“有教无类”自然要教育“女子”,甚至将程朱理学诸贤迁出孔庙,进而弘扬新儒,但是在短期内,这些变化想要取得世人的认可还是很难的。
对于这个国家而言,这种冲击或许来的太过猛烈了,但是沉疴下猛药,非常出重典。现在随着那些“曲解圣教异端”被驱逐,回归“儒学本源”的新儒,正在各个方面发挥着它的影响,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这种“回归”实际上是通过对儒家著作的重新解释,将其与西洋思想融合一体,进而铸就一个适应时代,且不排斥对外学习的“新儒”。
对此,普通百姓是一无所知,或许,他们可以看到报纸上提到一些所谓的“今贤”因为批评“新儒”而被举家流放——言论的自由不是没有底线的,“异端”当然是不容于世的。但那些“异端邪说”,毕竟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嘿,看你说的,就像你们家是大户人家似的,那你要是娶了婆娘,还能让她在家里吃闲饭啊。”
旁人这么一说,那人顿时就不乐意了。
“你懂个哈,这叫规矩,在家里干活,和到厂子里干活一样嘛,那厂子里可有男工,万一……”
“嘿,瞧你说的,那村子里头还有男人哪,万一你不在家的时候,人家勾搭上了,你咋办?”
“你说谁呢!”
“得了,得了,没瞎嚷嚷了,都是没媳妇的人,嚷个熊,等有了媳妇再吵吵……”
林三叔的这句话,让那两顿时气势都弱了下来,没媳妇的人在那里谈着这话,不是自找没趣嘛。
“娘的,不就是个媳妇嘛,回头俺就去买个媳妇回来!”
“买媳妇,小心官府办了你!到时候,直接给你流到非洲去!”
因为非洲以及南洋等殖民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现在国内现在一般犯罪往往都是直接流放,而不是处以刑罚,这使得国内的牢狱为之一空。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副面效应——“小心把你流到非洲去”,尽管很多人都不知道非洲在什么地方,但是却不妨碍他们这么吓唬自己或者小孩。
“嘿,去非洲又有啥?没准到那还能弄个藩邦媳妇暖给我被窝、传宗接代!”
显然对于一些人来说,流放到非洲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还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毕竟这两年酒楼里说书先生经常说着一些与非洲有关的“评书”,在报纸上也可以看到“小说”,无一例外的,在那些评书、小说中,总会写到那些在家里如何穷困潦倒的穷光蛋,是怎么被人嫌弃,看不起,然后怎么样阴错阳差的跳上了移民船、商船,然后到了非洲,怎么样在非洲致富,他们中的有人用土人开荒种地,有的人开矿、有的人做买卖,总之一句话,到最后,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发了财,且娇妻美妾如云,甚至就连官府小姐,也抢着嫁给他们。
按照一些人的说法,这种文章是“世风日下”的象征,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却是百姓喜闻乐见之事。
“去吧,去吧,没准回头你还能混发财了也不一定!”
“可不是,万一像戏文里的那个谁来着,开荒的时候脚一踢,踢着块狗头金!”
他的话音这边不过刚落,那边顿时有人不赞同道,
“那里是狗头金,分明是牛头金,像牛头那么大……”
人们说道着与非洲有关的新闻,狗头金也好、牛头金也罢,实际上不过大都只是写书人的虚构,至于为何会有人写这种在殖民地发财的书,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确实有人在殖民地发财,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朝的达官贵人在非洲都有大量的封地,他们的封地中需要人口,仅只是靠强迫的移民并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他们自然乐得通过一些方法去鼓动人们主动的前往殖民地,从而充实他们的封地,让属于他们的封地变成一头奶牛。至于这小说,不过只是他们花上几十块至一两百块钱请人虚构的“发财梦”罢了。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没有发财梦?
而且绝大多数穷人都有他们的梦想,都有属于他们的发财梦,当他们在本土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自然愿意前往殖民地,对于那些于非洲拥有封地的达官显贵来说。,他们所需要支付的,仅仅不过只是一张船票罢了!
“嘿嘿,牛头金,那点金子算得了什么?依我说,到那个什么美国去挖金子才是最实在的,不定一锹下去,就能挖出一块金子来……这事搁在非洲,可是没还没听说过!”
“那毕竟不是咱们地方不是……”
这边的话声刚落,那边便传来一声汽笛的长鸣,正聊着的天渔民们自然停了下来,将目光投向汽笛传来的方向。天地交界处几缕淡薄黑烟冉冉升起。没多久一个黑影从上游朝着这里开了过来。
“军舰!”
有眼尖的渔民叫了起来。
从上游驶来的正是军舰。一艘接着一艘黝黑高大的军舰排成一路纵队顺江而下……
——————————————————————————————————————————————
推荐深蓝布衣的《重生是这样炼成的》,小说不错,文笔很老练,如果继续写下去的,应该是本不错的小说!无意中搜索发现,强烈推荐!有推荐票的书友不妨支持一下,新人新书现在于起点确实不容易!
尽管中秋将至,但是气温还显得很高。如洗的天空上几朵雪白的云彩缓缓飘动着,已经不见夏日灼烈的阳光笼罩着着大江南北,阳光洒在江面上变成万点碎金。
江水滚滚向东流淌着,几条狭窄细长的渔船悠闲地在江上飘荡着,而船上渔夫则和过去一样将渔网撒向了水面,他们现在比往年更加的辛劳——因为从今年起,长江开始执行长达三个月的休渔期。
在每年的2月至5月之间(阴历),实施休渔,以让江鱼得到生养、让渔民有时间翻休船只,尽管对于这些世代打渔的渔民来说,他们从来没想过“涸泽而渔”,但是法律总归是法律,当这个法令颁布之后,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服从。
毕竟,对于这些沿江的百姓来说,他们非常清楚,中华朝首重法律,而且从不惧怕所谓的“百姓群体抗法”,打从当年开宏帝潜龙武昌的时候,这些年就不知有多少人家因为煽动抗法,落得家破人亡。
人亡不一定,但是家破却是必然——中华朝同样“诛连”,煽动民变者虽然不会被处死,但是他以及他的九族都会被流放,流放到万里之外的非洲,不知多少地方上的百年之家,因为抗法而被流放万里之外。
报纸上称此为“中华朝苛政”,但无论人们如何争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与历朝历代官府主张“息讼”、主张“法不责众”不同,中华朝主张“一讼到底”、主张“法必责众”。
苛政也好,法政也罢,法律是严苛的、法官是公正的,法律的威严第一次一点点的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
而在另一方面人们可以看到的是,打从中华朝开国两年来,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就是这些于江中打了半辈子鱼的渔民来说,他们同样深有体会——鱼卖的更多了,且鱼价高了,这是因为百姓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自然的,这边休渔期一结束,渔民们便立即忙活起来,已经抢回“损失”,经过几个月的休渔,渔民们发现似乎收获比往年更多了,而且市面上的鱼价也高于往年一成有余。
对于这些渔民来说,几个月的休渔非但没有带来损失,反倒让他们收入增加了,这也使得那怨言顿时减少了许多,而是全力撒网捕鱼。和往日一样,一网下去,总能拉上来几十斤鱼,在鱼进舱的时候,渔船上的人们又继续聊了起来。
“三叔!听说林将军是你本家?怎么也没见你和林将军好好叙叙家谱?”
这人的话声刚落,那边就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什么本家啊?全都是旁人家瞎说!真要是本家的话,你想想我现在还会跟哥几个在这里打渔么?”
“老林哥,这可难说,不管人家林将军是不是你本家,哪怕他是你侄子,你也得在这里跟我们老哥几个一起干活。”
“是啊,我听那在学堂里读书的大鱼说,这中华朝绝不允许什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别说其它人,就连皇上老爷子的亲叔,那也没有封王!”
因为有了报纸,加之对言论不加禁止,关于皇家之事从来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新朝没有册封亲族,这是恒古未有之事,即没有册封皇后家,也没有册封皇家自己的亲族。皇家尚是如此,更何况普通的大臣,尽管那些大臣该封爵的封了爵,该封侯的也都封了侯,可却没听说过谁家当了权,谁家鸡犬升天。
“没听说么?当年林将军和咱们一样,也都是这江里头打渔的出身,还有于将军,他们都是打渔的,运道好,碰着了皇上,成了从龙老臣……”
不由的,人们开始羡慕起那些人的运气了。
“可不是,当年长毛过江的时候,从江边拉走的何止十几万,到最后都到那里去了?”
“不都被送到非洲打渔去了呗,也就是他林家围子的人运数好,从了龙,出了那么些将军……”
他们口中的林将军指的是陆军第一个将军林郁青,渔民出身的他一直都是渔民们的谈论对象,自然的还有那些的当初与他一同从军的于小宝等人,他们现在大都是将军,而在海军中,渔民出身的军官也有不少。
“嘿嘿,其实就是那些被长毛拉了丁的也不差啊!现在到了非洲,没准早就娶了一房藩国媳妇,听说那朝鲜媳妇、越南媳妇还有日本媳妇,那是一个赛一个的水灵,嫩的一掐都能掐出水来……”
旁边那些渔夫听那说的像是自己掐过似的,无不是嘿嘿笑了起来,那笑容中的意思,只有他们才能体会。
“说的就跟你掐过似的!”
“嘿嘿,我这不是听说书人说的嘛,你要觉得不舒服咱就不这么说好了……这报纸上不是说了嘛,这两年,咱们迁到非洲的移民足足一百多万,藩国嫁到非洲的女人,足足有三十多万。”
有年轻的渔民则不由插嘴道。
“乖乖,那要是藩国的女人都嫁给了咱们,那他们自己怎么办?”
“谁说不是!这藩国人的女人都嫁走了,他们自己可就找不着媳妇了,到时候咋办?”
“瞧你,没见识了不是!”
旁边刚点着一袋烟的老渔民说道。
“那说书的不是说了嘛,这藩国是受咱们中国教化的,女人嫁给咱们中国人,至于藩国的男人嘛,咱们在非洲正好要人去开荒种地,他们到了那,娶那里的土人就是了,那个,那个叫什么来着?好像叫什么“华人”!”
渔夫在说话的时候,眼睛朝着远处看着。
“其实,这即便是到非洲去又有啥,有地种不说,还能娶着媳妇,哥几个,你们说说,但凡是好人家的女人,有几个愿意嫁给咱们打渔的?”
可不是,打渔从来都不是什么正经行当,好人家的女人自然不愿意嫁,这江上人家不知多少人到现在还打着光棍。
渔夫似乎是有些累了,他喘了口气继续道。
“咱累死累活的,一个月看着能挣个十几块大洋,可一年到头,也剩不了多少钱,还不如人家在城里头做工的?”
“可不是,我听人说,那南京城里纱厂的女工,一个月能拿六块大洋,还管两顿饭那!”
“六块大洋?多吗?婆娘家,不在家里带孩子,出去做那个工,那还有点礼仪廉耻!”
有人听了女人做工顿时便不屑起来。
毕竟,在中国的传统中,女人是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是要讲究个礼仪廉耻的,但是现在,在中华朝,这一切都变了,非但女人做工,就连女孩也要上学,尽管现在朝廷用“儒学本源”说什么“有教无类”自然要教育“女子”,甚至将程朱理学诸贤迁出孔庙,进而弘扬新儒,但是在短期内,这些变化想要取得世人的认可还是很难的。
对于这个国家而言,这种冲击或许来的太过猛烈了,但是沉疴下猛药,非常出重典。现在随着那些“曲解圣教异端”被驱逐,回归“儒学本源”的新儒,正在各个方面发挥着它的影响,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这种“回归”实际上是通过对儒家著作的重新解释,将其与西洋思想融合一体,进而铸就一个适应时代,且不排斥对外学习的“新儒”。
对此,普通百姓是一无所知,或许,他们可以看到报纸上提到一些所谓的“今贤”因为批评“新儒”而被举家流放——言论的自由不是没有底线的,“异端”当然是不容于世的。但那些“异端邪说”,毕竟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嘿,看你说的,就像你们家是大户人家似的,那你要是娶了婆娘,还能让她在家里吃闲饭啊。”
旁人这么一说,那人顿时就不乐意了。
“你懂个哈,这叫规矩,在家里干活,和到厂子里干活一样嘛,那厂子里可有男工,万一……”
“嘿,瞧你说的,那村子里头还有男人哪,万一你不在家的时候,人家勾搭上了,你咋办?”
“你说谁呢!”
“得了,得了,没瞎嚷嚷了,都是没媳妇的人,嚷个熊,等有了媳妇再吵吵……”
林三叔的这句话,让那两顿时气势都弱了下来,没媳妇的人在那里谈着这话,不是自找没趣嘛。
“娘的,不就是个媳妇嘛,回头俺就去买个媳妇回来!”
“买媳妇,小心官府办了你!到时候,直接给你流到非洲去!”
因为非洲以及南洋等殖民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现在国内现在一般犯罪往往都是直接流放,而不是处以刑罚,这使得国内的牢狱为之一空。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副面效应——“小心把你流到非洲去”,尽管很多人都不知道非洲在什么地方,但是却不妨碍他们这么吓唬自己或者小孩。
“嘿,去非洲又有啥?没准到那还能弄个藩邦媳妇暖给我被窝、传宗接代!”
显然对于一些人来说,流放到非洲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还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毕竟这两年酒楼里说书先生经常说着一些与非洲有关的“评书”,在报纸上也可以看到“小说”,无一例外的,在那些评书、小说中,总会写到那些在家里如何穷困潦倒的穷光蛋,是怎么被人嫌弃,看不起,然后怎么样阴错阳差的跳上了移民船、商船,然后到了非洲,怎么样在非洲致富,他们中的有人用土人开荒种地,有的人开矿、有的人做买卖,总之一句话,到最后,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发了财,且娇妻美妾如云,甚至就连官府小姐,也抢着嫁给他们。
按照一些人的说法,这种文章是“世风日下”的象征,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却是百姓喜闻乐见之事。
“去吧,去吧,没准回头你还能混发财了也不一定!”
“可不是,万一像戏文里的那个谁来着,开荒的时候脚一踢,踢着块狗头金!”
他的话音这边不过刚落,那边顿时有人不赞同道,
“那里是狗头金,分明是牛头金,像牛头那么大……”
人们说道着与非洲有关的新闻,狗头金也好、牛头金也罢,实际上不过大都只是写书人的虚构,至于为何会有人写这种在殖民地发财的书,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确实有人在殖民地发财,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朝的达官贵人在非洲都有大量的封地,他们的封地中需要人口,仅只是靠强迫的移民并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他们自然乐得通过一些方法去鼓动人们主动的前往殖民地,从而充实他们的封地,让属于他们的封地变成一头奶牛。至于这小说,不过只是他们花上几十块至一两百块钱请人虚构的“发财梦”罢了。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没有发财梦?
而且绝大多数穷人都有他们的梦想,都有属于他们的发财梦,当他们在本土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自然愿意前往殖民地,对于那些于非洲拥有封地的达官显贵来说。,他们所需要支付的,仅仅不过只是一张船票罢了!
“嘿嘿,牛头金,那点金子算得了什么?依我说,到那个什么美国去挖金子才是最实在的,不定一锹下去,就能挖出一块金子来……这事搁在非洲,可是没还没听说过!”
“那毕竟不是咱们地方不是……”
这边的话声刚落,那边便传来一声汽笛的长鸣,正聊着的天渔民们自然停了下来,将目光投向汽笛传来的方向。天地交界处几缕淡薄黑烟冉冉升起。没多久一个黑影从上游朝着这里开了过来。
“军舰!”
有眼尖的渔民叫了起来。
从上游驶来的正是军舰。一艘接着一艘黝黑高大的军舰排成一路纵队顺江而下……
——————————————————————————————————————————————
推荐深蓝布衣的《重生是这样炼成的》,小说不错,文笔很老练,如果继续写下去的,应该是本不错的小说!无意中搜索发现,强烈推荐!有推荐票的书友不妨支持一下,新人新书现在于起点确实不容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