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28 第638章 祈祷(求支持)
- 629 第639章 感叹
- 630 第640章 胜利者
- 631 第641章 不列颠
- 632 第642章 德意志
- 633 第643章 未来
- 634 第644章 携手
- 635 第645章 分工(求支持)
- 636 第646章 皇帝的野心
- 637 第647章 天朝
- 638 第648章 江户
- 639 第649章 日本的未来
- 640 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
- 641 第651章 私相授受(第一更)
- 642 第652章 咸水埠(第二更)
- 643 第653章 公司的决定(第一更)
- 644 第654章 洛基山(第二更)
- 645 第655章 大草原(第一更)
- 646 第656章 外交(第二更)
- 647 第657章 保证未来(第一更)
- 648 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
- 649 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
- 650 第660章 习惯(第二更)
- 651 第661章 战争迷雾(第一更)
- 652 第662章 龙洋的魅力
- 653 第663章 裙角(第一更)
- 654 第664章 张伯伦的浮想(第二更)
- 655 第665章 试探(第一更)
- 656 第666章 毒气(第二更)
- 657 第667章 奇与正
- 658 第668章 过湖
- 659 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
- 660 第670章 对不起(第二更)
- 661 第671章 催命符(第一更)
- 662 第672章 终局(第二更)
- 663 第673章 结束
- 664 第674章 美利坚的阴谋
- 665 第675章 法裔加拿大人
- 666 第676章 大后方
- 667 第677章 葛底斯堡
- 668 第678章 夜话
- 669 第679章 师徒两人
- 670 第680章 父与子
- 671 第681章 开启未来
- 672 第682章 为了未来
- 673 第683章 远征船队
- 674 第684章 我跟你说……
- 675 第685章 英国的意愿
- 676 第686章 碎片
- 677 第687章 英国的目的
- 678 第688章 帝国时代(新书发布,求推荐、求收藏)
- 679 第689章 从女王到女皇(新书发布,求支持!)
- 680 第690章 区别(为新书求推荐、求支持)
- 681 第691章 南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2 第692章 西部(为新书求推荐)
- 683 第693章 总统(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4 第694章 和平(为新书求收藏)
- 685 第695章 人道主义危机(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6 第696章 分舰队(为新收求推荐、求收藏)
- 687 第697章 大国的责任(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8 第698章 拦截(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9 第699章 炮口下(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0 第700章 林肯的决定(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1 第701章 野蛮人谢尔曼(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2 第702章 彼得斯堡(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3 第705章 五岔口(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4 第706章 盛宴(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5 第707章 格兰特的决定()
- 696 第708章 灾难(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7 第709章 美国不哭(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8 第710章 灾难性的后果(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9 第711章 美利坚落日(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0 第712章 海上(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1 第713章 太子之择(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2 第714章 江户之夜(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3 第715章 最后的谈判(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4 第716章 父与子(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5 第717章 未来的忧虑(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6 第718章 君主的妻子(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7 第719章 飞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8 第720章 百年后(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9 第721章 二代(新书已经发布,求推荐、求收藏)
- 710 第722章 喜当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11 第723章 这样的生活(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48章 江户
第648章 江户
开宏六年,无论是否愿意,对于中华帝国的藩属国来说,他们都必须恪守一些原则,比如使用中华帝国的纪元,而不是本国纪元。而且与过去那种对华官方使用中国纪元,对内使用本国纪元不同,这种“背大忤逆”之举的代价是极为惨重的,朝鲜就曾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三年前国王以及王世子被废、众多朝鲜官员被流放,随后在驻朝总理大臣的主持下,另立新君,重新委任朝鲜中枢官员,即便是对于事大数百年的朝鲜士林来说,这种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
不过,绝大多数朝鲜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不仅仅是传统思想上对于中国的驯服,更重要的是他们深知抗拒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过随后的三年间,驻朝总理大臣陆续通过委任官员等方式,彻底架空了朝鲜王室,开宏七年的朝鲜,与其说是朝鲜国,倒不如说是中华帝国的一个行省。
“背大忤逆”者空其权,那么顺从者又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即便是顺从者,也未能置身事外,就像琉球,而在东亚三藩属之中,最为特殊的就是日本,在历史上,日本从来都不是中国的属国,即便是直到十年前,迫于开国的压力日本才接受中国的保护。从那时起,日本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的属国,在中国的保护下,免遭西洋的入侵。
不过,十年的时间,对于德川幕府来说,他们真正深切的感受到,什么是“引狼入室”同样,也体会到了什么是小国之悲。
春天的江户,虽说还有一个月方才到赏樱的时候,但是在上野公园这个日本第一座公园中,每天都会有许多游人至此,毕竟这里是日本第一座公园,当然这里原来是德川幕府的家庙和一些诸侯的私邸,不过尽管如此,在公园附近仍然难免会有一些妓院,总会有人需要艺妓的陪同一同去赏樱。
而对于大久保利通和他的朋友们来说,或许,上野公园附近的妓院同样也是他们最好的去处的,毕竟在他们的家中,他们往往会受到监视,而他们往往会先到上野公园,然后在这个四通八达的公园里逛上一会,然后再躲进事先约定的妓院之中,然后在一起讨论时局,正如同当年他们一同创办“精忠组”初时的一般,经常聚会讨论天下大事,以期有朝一日在藩内东山再起。
只不过,现在东山再起的希望却正在一点点的破灭,因为即便是最固执的人,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日本已经被彻底的瓦解了。
“你们看报纸了吗?”
西乡盛隆刚一进入房间,就拿着报纸对室内的大久保等人说道。
“肥后的熊本藩接受中国皇帝的赐封了!”
他的话声落下时,只见整个房间内都是一片愁云,众人点点头,然后只听到大久保利通说道。
“这可是54万石的细川家,现在只有前田家还在犹豫,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肯定会接受的,毕竟,天下人都是有私心之人!接受中国皇帝的赐封……私心成国啊!”
大久保利通口中的“赐封”指的是三年前开始,中国皇帝开始越过幕府直接插手各大名的事务,更是通过直接“赐封”彻底的瓦解了幕府在日本的统治,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些不值一提的靠近中国北海省的小藩接受“赐封”,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百多年来积累的不满。
自德川幕府成立之后,德川家康和他的子孙后代逼迫每一位亲藩大名、外様大名、谱代大名一生中一半的时间住在都城江户,另一半时间住在他们的领地(藩)。这种“参勤交代”制度还有其他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将军能使每个人处于被监控的状态。此外,大名们维护藩内居所还有他们在江户的居所的巨大费用以及高昂的路途花费,都需他们自己承担,这成了间接征税,削弱了他们的财力。
对于那些封地数十万石的大名来说,这种“参勤交代”都是沉重的负担,更何况是十几万或者几万石的大名,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因为这种“参勤交代”而背负沉重的债务,正因如此,在他们的一些幕僚的建议下,他们开中选择通过中国的“赐封”避免“参勤交代”,过去他们无力拒绝旨在耗尽天下各藩财富的“参勤交代”,但是现在有中国的“赐封”作为大旗,他们自然可以理直气壮的加以拒绝。
面对那些藩主通过接受“赐封”拒绝“参勤交代”,扯上中国这面大旗,身为幕府大佬的井伊直弼反应是迟顿的,他非但没有改变“参勤交代”,反而要求各藩必须履行“参勤交代”,但是他却不能改变中国驻日总理大臣为小藩的撑腰的举动——五年前,中国向日本派出了总理大臣,初时人们以为那不过只是礼仪官,甚至他们所居住的城市也不是江户,而且京都。似乎总理大臣的存在仅只是礼节上的。
可是后来,幕府却惊骇的发现,他们选择京都是有目标性的——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通过对天皇的支持,把幕府在日本的统治推翻,然后他们还可以再换一个将军。在这种情况下,井伊直弼选择了屈服,
“看看日本的屈服换回来的是什么?”
西乡盛隆有些愤恨不平的说道。
“你看报纸上,天皇的年号已经不在,早就换成了中国的年号,所有的学堂都要学习汉语,现在的日本,和朝鲜有什么分别!”
和朝鲜没有任何区别,即便是他们并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
“哎呀,和朝鲜还是有分别的,在朝鲜,驻朝总理大臣可以直接委任朝鲜的官员,可以废立朝鲜王,而在日本,他们却把日本变成了两百多个藩,现在日本已经不复存在了!”
西乡盛隆的话音落下时,所有人都陷入沉默之中,过去,他们或许不觉得的“藩”有什么,但是现在,随着中国的“赐封”,各藩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甚至中国剥夺大名领地的权力也仅限于其“背弃中华”的特定情况下,至于其它任何情况,都不会“建议幕府夺其领地”,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建议,不仅仅只是建议。
极为广泛的自主权,使得那些外样大名不需要再像过去一样,谨慎的事奉将军,而是如同独立王国一般自行其事,甚至像萨摩藩为了表示对帝国皇帝的忠诚,还主动提出派出一支千人的军队,协助帝国军队作战。
面对“赐封”带来的好处,先是一直为幕府防范的外样大名,接着是谱代大名,甚至现在就连同亲藩大名也开始选择了“赐封”,未来的日本将会彻底分裂成由两百多个“独立王国”组成的日本,到那时,还会有日本吗?
“只可惜我们不仅位卑且又遭将军防范,实在是无力改变现状啊!”
大久保利通的话让西乡默默的点点头,他们或许有心改变这一切,但是却没有这一能力,因为他们无一例外的在各藩都遭到排斥,就在他的话声落下时,一旁的一个年青人立即开口说道。
“现状,即便无力改变现状,那为什么还要改变?即便是现在各藩决心奋起,难道还要尊王攘华吗?到时候万一中国大军进入,又该如何?”
年青人的话让西乡隆盛不由的一愣,他惊讶的看着这个陌生的年青人,大久保利通连忙介绍道。
“他是伊藤博文,长州藩士,两年前受长州藩委派前往中国留学……”
几乎是在大久保利通刚刚提到伊藤博文曾在中国留学的话还未落下,西乡隆盛立即皱眉说道,
“难道会如此恐华,原来是南京米吃多了!”
他口中的“吃南京米”指的自然是那些“留华生”,自中华帝国建元之后,各藩一直热衷于向中国派遣留学生,而无一例外的那些留学生归国后,都是身居高位,可以说个个都是少年得志的人物,他们无不是以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且吃过“南京米”为荣。
“南京米在学校里是吃不到的,在学校里吃的是南洋米!”
伊藤博文毫不客气的反驳道,
“就是现在的日本,如果没有南洋米,不知多少人会挨饿!我们能够吃到“南洋米”这完全是帝国的恩惠,如果不是因为……”
不等伊腾博文把话说完,那边训斥声就响了起来。
“伊藤,真没有想到,才短短两年时间,你居然变成了这事模样!当年的那个主张攘华的伊藤那里去了!”
友人的训斥声让伊藤博文的脸色一变,他立即沉声说道。
“那个伊藤消失了,你们根本就不知道,现在的世界变化之大,根本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个世界,如果你们到了中国,你们就会知道,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模样,而不像现在这样如井底之蛙似的做井观天……”
那边他的话声刚落,一旁就响起了别人的骂声。
“八嘎!”
骂声落下的同时,房间内顿时上演了一副全武行……
“唉呀,我说伊藤,你这家伙,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久坂玄瑞捂着脸上,一边走一边向身边的伊藤博文抱怨着,尽管之前两人在妓院里打成一团,但是当一切结束之后,现在他们却并肩沿着江户那狭窄的街道向前走着。
“你不知道,在那种场合,你的那些话会引起什么后果吗?”
“我知道!”
伊藤博文点点头,在点头时,他都能感觉到头在痛,先前的撕打咱他吃了亏。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说出来呢?你这个家伙!要是万一被其它人杀了可怎么办?”
好友的劝说让伊藤博文义正词严的回答道。
“杀了我,这没有任何关系,但是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知道,现在的世界不同于几百年前的世界,从“尊王攘夷”到“尊王攘华”,我们总是这么的自以为是,却根本就不知道,世界早就发生了变化,两年前我和你们一样,不也是满腔热血的以为“尊王攘华”可以解决问题吗?……”
两年前,就伊藤博文被派遣前往中国留学之后,他就与久坂玄瑞、高杉晋作等十几名志士,潜入新建的中国领事馆周围。那天晚上伊藤博文在前面开路,手持木锯,锯断领事馆四周的木栅栏,其他人随即鱼贯而入,扔出自制的燃烧弹。随后,伊藤博文等人返回附近住处,彻夜痛饮,沉醉于攘夷的狂热之中。那个时候,他甚至还幻想着在到达中国之后,他要把“尊王攘华”的行动带到南京,带到中国去。
那个时候的伊藤和其它人一样,同样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相信能能够“尊王攘华”的青年。可是到达中国之后,他却被于中国看到的一切给惊呆了,他亲眼见到中国发达的物质文明,思想也慢慢的发生变化,认识到仅仅凭着一股保卫民族独立的热情去盲目“攘华”,决非上策,只有开国,向中国学习,就像当年的“遣唐使”一样,通过对中国的学习,实现日本的强大。
“……我最初的想法,想的仍然是日本的强大,那个时候,我觉得,只要能够向中国学习,日本一定能够强大!就像欧洲的一些国家一样,到时候,也许日本会成为亚洲的英国,但是现在……”
沉默片刻,伊藤博文指着江户湾中些许桅灯灯光说道,然后有些感叹的说道。
“你看江户湾,在这里也有中国的军舰,现在,中国的军舰,不仅在日本人,在南洋、在印度、在非洲,甚至就是在英国本土,都有中国的军舰,中国的军队在全世界进攻着英国人,看似强大的英国人在中国的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数以千万计的英国殖民地现在变成了中国的殖民地……”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再次拜谢!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以及每一张月票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o536833,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一起讨论剧情!谢谢大家的支持!
不过,绝大多数朝鲜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不仅仅是传统思想上对于中国的驯服,更重要的是他们深知抗拒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过随后的三年间,驻朝总理大臣陆续通过委任官员等方式,彻底架空了朝鲜王室,开宏七年的朝鲜,与其说是朝鲜国,倒不如说是中华帝国的一个行省。
“背大忤逆”者空其权,那么顺从者又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即便是顺从者,也未能置身事外,就像琉球,而在东亚三藩属之中,最为特殊的就是日本,在历史上,日本从来都不是中国的属国,即便是直到十年前,迫于开国的压力日本才接受中国的保护。从那时起,日本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的属国,在中国的保护下,免遭西洋的入侵。
不过,十年的时间,对于德川幕府来说,他们真正深切的感受到,什么是“引狼入室”同样,也体会到了什么是小国之悲。
春天的江户,虽说还有一个月方才到赏樱的时候,但是在上野公园这个日本第一座公园中,每天都会有许多游人至此,毕竟这里是日本第一座公园,当然这里原来是德川幕府的家庙和一些诸侯的私邸,不过尽管如此,在公园附近仍然难免会有一些妓院,总会有人需要艺妓的陪同一同去赏樱。
而对于大久保利通和他的朋友们来说,或许,上野公园附近的妓院同样也是他们最好的去处的,毕竟在他们的家中,他们往往会受到监视,而他们往往会先到上野公园,然后在这个四通八达的公园里逛上一会,然后再躲进事先约定的妓院之中,然后在一起讨论时局,正如同当年他们一同创办“精忠组”初时的一般,经常聚会讨论天下大事,以期有朝一日在藩内东山再起。
只不过,现在东山再起的希望却正在一点点的破灭,因为即便是最固执的人,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日本已经被彻底的瓦解了。
“你们看报纸了吗?”
西乡盛隆刚一进入房间,就拿着报纸对室内的大久保等人说道。
“肥后的熊本藩接受中国皇帝的赐封了!”
他的话声落下时,只见整个房间内都是一片愁云,众人点点头,然后只听到大久保利通说道。
“这可是54万石的细川家,现在只有前田家还在犹豫,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肯定会接受的,毕竟,天下人都是有私心之人!接受中国皇帝的赐封……私心成国啊!”
大久保利通口中的“赐封”指的是三年前开始,中国皇帝开始越过幕府直接插手各大名的事务,更是通过直接“赐封”彻底的瓦解了幕府在日本的统治,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些不值一提的靠近中国北海省的小藩接受“赐封”,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百多年来积累的不满。
自德川幕府成立之后,德川家康和他的子孙后代逼迫每一位亲藩大名、外様大名、谱代大名一生中一半的时间住在都城江户,另一半时间住在他们的领地(藩)。这种“参勤交代”制度还有其他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将军能使每个人处于被监控的状态。此外,大名们维护藩内居所还有他们在江户的居所的巨大费用以及高昂的路途花费,都需他们自己承担,这成了间接征税,削弱了他们的财力。
对于那些封地数十万石的大名来说,这种“参勤交代”都是沉重的负担,更何况是十几万或者几万石的大名,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因为这种“参勤交代”而背负沉重的债务,正因如此,在他们的一些幕僚的建议下,他们开中选择通过中国的“赐封”避免“参勤交代”,过去他们无力拒绝旨在耗尽天下各藩财富的“参勤交代”,但是现在有中国的“赐封”作为大旗,他们自然可以理直气壮的加以拒绝。
面对那些藩主通过接受“赐封”拒绝“参勤交代”,扯上中国这面大旗,身为幕府大佬的井伊直弼反应是迟顿的,他非但没有改变“参勤交代”,反而要求各藩必须履行“参勤交代”,但是他却不能改变中国驻日总理大臣为小藩的撑腰的举动——五年前,中国向日本派出了总理大臣,初时人们以为那不过只是礼仪官,甚至他们所居住的城市也不是江户,而且京都。似乎总理大臣的存在仅只是礼节上的。
可是后来,幕府却惊骇的发现,他们选择京都是有目标性的——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通过对天皇的支持,把幕府在日本的统治推翻,然后他们还可以再换一个将军。在这种情况下,井伊直弼选择了屈服,
“看看日本的屈服换回来的是什么?”
西乡盛隆有些愤恨不平的说道。
“你看报纸上,天皇的年号已经不在,早就换成了中国的年号,所有的学堂都要学习汉语,现在的日本,和朝鲜有什么分别!”
和朝鲜没有任何区别,即便是他们并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
“哎呀,和朝鲜还是有分别的,在朝鲜,驻朝总理大臣可以直接委任朝鲜的官员,可以废立朝鲜王,而在日本,他们却把日本变成了两百多个藩,现在日本已经不复存在了!”
西乡盛隆的话音落下时,所有人都陷入沉默之中,过去,他们或许不觉得的“藩”有什么,但是现在,随着中国的“赐封”,各藩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甚至中国剥夺大名领地的权力也仅限于其“背弃中华”的特定情况下,至于其它任何情况,都不会“建议幕府夺其领地”,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建议,不仅仅只是建议。
极为广泛的自主权,使得那些外样大名不需要再像过去一样,谨慎的事奉将军,而是如同独立王国一般自行其事,甚至像萨摩藩为了表示对帝国皇帝的忠诚,还主动提出派出一支千人的军队,协助帝国军队作战。
面对“赐封”带来的好处,先是一直为幕府防范的外样大名,接着是谱代大名,甚至现在就连同亲藩大名也开始选择了“赐封”,未来的日本将会彻底分裂成由两百多个“独立王国”组成的日本,到那时,还会有日本吗?
“只可惜我们不仅位卑且又遭将军防范,实在是无力改变现状啊!”
大久保利通的话让西乡默默的点点头,他们或许有心改变这一切,但是却没有这一能力,因为他们无一例外的在各藩都遭到排斥,就在他的话声落下时,一旁的一个年青人立即开口说道。
“现状,即便无力改变现状,那为什么还要改变?即便是现在各藩决心奋起,难道还要尊王攘华吗?到时候万一中国大军进入,又该如何?”
年青人的话让西乡隆盛不由的一愣,他惊讶的看着这个陌生的年青人,大久保利通连忙介绍道。
“他是伊藤博文,长州藩士,两年前受长州藩委派前往中国留学……”
几乎是在大久保利通刚刚提到伊藤博文曾在中国留学的话还未落下,西乡隆盛立即皱眉说道,
“难道会如此恐华,原来是南京米吃多了!”
他口中的“吃南京米”指的自然是那些“留华生”,自中华帝国建元之后,各藩一直热衷于向中国派遣留学生,而无一例外的那些留学生归国后,都是身居高位,可以说个个都是少年得志的人物,他们无不是以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且吃过“南京米”为荣。
“南京米在学校里是吃不到的,在学校里吃的是南洋米!”
伊藤博文毫不客气的反驳道,
“就是现在的日本,如果没有南洋米,不知多少人会挨饿!我们能够吃到“南洋米”这完全是帝国的恩惠,如果不是因为……”
不等伊腾博文把话说完,那边训斥声就响了起来。
“伊藤,真没有想到,才短短两年时间,你居然变成了这事模样!当年的那个主张攘华的伊藤那里去了!”
友人的训斥声让伊藤博文的脸色一变,他立即沉声说道。
“那个伊藤消失了,你们根本就不知道,现在的世界变化之大,根本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个世界,如果你们到了中国,你们就会知道,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模样,而不像现在这样如井底之蛙似的做井观天……”
那边他的话声刚落,一旁就响起了别人的骂声。
“八嘎!”
骂声落下的同时,房间内顿时上演了一副全武行……
“唉呀,我说伊藤,你这家伙,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久坂玄瑞捂着脸上,一边走一边向身边的伊藤博文抱怨着,尽管之前两人在妓院里打成一团,但是当一切结束之后,现在他们却并肩沿着江户那狭窄的街道向前走着。
“你不知道,在那种场合,你的那些话会引起什么后果吗?”
“我知道!”
伊藤博文点点头,在点头时,他都能感觉到头在痛,先前的撕打咱他吃了亏。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说出来呢?你这个家伙!要是万一被其它人杀了可怎么办?”
好友的劝说让伊藤博文义正词严的回答道。
“杀了我,这没有任何关系,但是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知道,现在的世界不同于几百年前的世界,从“尊王攘夷”到“尊王攘华”,我们总是这么的自以为是,却根本就不知道,世界早就发生了变化,两年前我和你们一样,不也是满腔热血的以为“尊王攘华”可以解决问题吗?……”
两年前,就伊藤博文被派遣前往中国留学之后,他就与久坂玄瑞、高杉晋作等十几名志士,潜入新建的中国领事馆周围。那天晚上伊藤博文在前面开路,手持木锯,锯断领事馆四周的木栅栏,其他人随即鱼贯而入,扔出自制的燃烧弹。随后,伊藤博文等人返回附近住处,彻夜痛饮,沉醉于攘夷的狂热之中。那个时候,他甚至还幻想着在到达中国之后,他要把“尊王攘华”的行动带到南京,带到中国去。
那个时候的伊藤和其它人一样,同样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相信能能够“尊王攘华”的青年。可是到达中国之后,他却被于中国看到的一切给惊呆了,他亲眼见到中国发达的物质文明,思想也慢慢的发生变化,认识到仅仅凭着一股保卫民族独立的热情去盲目“攘华”,决非上策,只有开国,向中国学习,就像当年的“遣唐使”一样,通过对中国的学习,实现日本的强大。
“……我最初的想法,想的仍然是日本的强大,那个时候,我觉得,只要能够向中国学习,日本一定能够强大!就像欧洲的一些国家一样,到时候,也许日本会成为亚洲的英国,但是现在……”
沉默片刻,伊藤博文指着江户湾中些许桅灯灯光说道,然后有些感叹的说道。
“你看江户湾,在这里也有中国的军舰,现在,中国的军舰,不仅在日本人,在南洋、在印度、在非洲,甚至就是在英国本土,都有中国的军舰,中国的军队在全世界进攻着英国人,看似强大的英国人在中国的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数以千万计的英国殖民地现在变成了中国的殖民地……”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再次拜谢!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以及每一张月票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o536833,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一起讨论剧情!谢谢大家的支持!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