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89 第598章 浮想
- 590 第599章 命运
- 591 第600章
- 592 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
- 593 第602章 北平(求月票)
- 594 第603章 天津(求月票)
- 595 第604章 新技术(求月票)
- 596 第605章 新时代(求月票)
- 597 第606章 面向未来(第一更)
- 598 第607章 时代开端(第二更)
- 599 第608章 时代(第一更)
- 600 第609章 老兵(第二更)
- 601 第610章 企业未来
- 602 第611章 家人(第一更)
- 603 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
- 604 第613章 所为何(第一章)
- 605 第614章 帝国擎柱(第二更)
- 606 第615章 机器(第一更)
- 607 第616章 解放者(第二更)
- 608 第617章 都柏林(第一更)
- 609 第618章 胜利的希望(第二更)
- 610 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
- 611 第620章 工程师的战争(第二更)
- 612 第621章 预备
- 613 第623章 绞肉机(第一更)
- 614 第624章 屠场(第二更)
- 615 第625章 尸山血海
- 616 第626章 绝望与希望
- 617 第627章 新丁
- 618 第628章 商人
- 619 第629章 商人之用
- 620 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
- 621 第631章 干杯!
- 622 第632章 棋手与棋子
- 623 第633章 潜入
- 624 第634章 时代之门
- 625 第635章 决断
- 626 第366章
- 627 第367章 毛骨悚然
- 628 第638章 祈祷(求支持)
- 629 第639章 感叹
- 630 第640章 胜利者
- 631 第641章 不列颠
- 632 第642章 德意志
- 633 第643章 未来
- 634 第644章 携手
- 635 第645章 分工(求支持)
- 636 第646章 皇帝的野心
- 637 第647章 天朝
- 638 第648章 江户
- 639 第649章 日本的未来
- 640 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
- 641 第651章 私相授受(第一更)
- 642 第652章 咸水埠(第二更)
- 643 第653章 公司的决定(第一更)
- 644 第654章 洛基山(第二更)
- 645 第655章 大草原(第一更)
- 646 第656章 外交(第二更)
- 647 第657章 保证未来(第一更)
- 648 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
- 649 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
- 650 第660章 习惯(第二更)
- 651 第661章 战争迷雾(第一更)
- 652 第662章 龙洋的魅力
- 653 第663章 裙角(第一更)
- 654 第664章 张伯伦的浮想(第二更)
- 655 第665章 试探(第一更)
- 656 第666章 毒气(第二更)
- 657 第667章 奇与正
- 658 第668章 过湖
- 659 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
- 660 第670章 对不起(第二更)
- 661 第671章 催命符(第一更)
- 662 第672章 终局(第二更)
- 663 第673章 结束
- 664 第674章 美利坚的阴谋
- 665 第675章 法裔加拿大人
- 666 第676章 大后方
- 667 第677章 葛底斯堡
- 668 第678章 夜话
- 669 第679章 师徒两人
- 670 第680章 父与子
- 671 第681章 开启未来
- 672 第682章 为了未来
- 673 第683章 远征船队
- 674 第684章 我跟你说……
- 675 第685章 英国的意愿
- 676 第686章 碎片
- 677 第687章 英国的目的
- 678 第688章 帝国时代(新书发布,求推荐、求收藏)
- 679 第689章 从女王到女皇(新书发布,求支持!)
- 680 第690章 区别(为新书求推荐、求支持)
- 681 第691章 南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2 第692章 西部(为新书求推荐)
- 683 第693章 总统(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4 第694章 和平(为新书求收藏)
- 685 第695章 人道主义危机(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6 第696章 分舰队(为新收求推荐、求收藏)
- 687 第697章 大国的责任(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8 第698章 拦截(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9 第699章 炮口下(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0 第700章 林肯的决定(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1 第701章 野蛮人谢尔曼(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2 第702章 彼得斯堡(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3 第705章 五岔口(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4 第706章 盛宴(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5 第707章 格兰特的决定()
- 696 第708章 灾难(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7 第709章 美国不哭(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8 第710章 灾难性的后果(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9 第711章 美利坚落日(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0 第712章 海上(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1 第713章 太子之择(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2 第714章 江户之夜(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3 第715章 最后的谈判(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4 第716章 父与子(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5 第717章 未来的忧虑(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6 第718章 君主的妻子(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7 第719章 飞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8 第720章 百年后(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9 第721章 二代(新书已经发布,求推荐、求收藏)
- 710 第722章 喜当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11 第723章 这样的生活(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08章 时代(第一更)
第608章 时代(第一更)
“那个研究进行的怎么样了?”
陛下的话声一落,徐树珊就立即明白了他指的是什么,自然是一直以来陛下最为关心的兵工厂生产,准确的来说是与兵工生产息息相关的一种技术创新。
是去年战争爆发初期,他进宫看望妹妹时,在餐桌与陛下的一次比较随意的谈论,而在谈话中,陛下在询问工厂的生产情况时,又特意询问了“精细分工”的情况。
所谓的“精细分工”实际上是源于汉阳兵工厂初建时因技术工人不足,为减少培训时间,所以对武器的生产进行分解,每一个工人只需要学习某一至两个部件的生产,从而将培训时间从半年缩短至少十五天。
在随后的几年间,这种“精细分工”并没有因为技术工人的增加而消退,反倒是扩散到了中国所有的工厂之中——汉阳兵工厂号称“中国工业之母”是因为他培训出了中国第一批工人,同时还制定了有关工厂管理、生产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自然它的一应制度都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一系列的公私营工厂,毕竟他们的生产管理以至于经营都学自到汉阳。
而这种被称之为“汉阳模式”的“精细分工”并非出自于汉阳,实际上早在1769年,英国人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在场内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这样一来,原来意义上的“制陶工”就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挖泥工、运泥工、扮土工、制坯工等等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场的工人,他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
只不过汉阳是最早将其分解到现代工业生产之中,并将其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只不过这种生产方式依然有其不足,至少在朱宜锋看来,这种被外国经济学者赞叹不已的“精细分工”,与他心目中的生产方式,也就是真正的“流水线式生产”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也正因如此,在那次吃饭的过程中,朱宜锋才会提及“流水线式生产”,提到在工厂中设立传送带,建立生产线,而不像过去一样,依靠人力传送零件与各个车间、员工之间。
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在步枪生产的过程中只需要设立一条传送带,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却涉及到许多的问题,转送带的速度,工人的熟练程度,武器的装配,等等都需要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所以自从接受这一概念之后,徐树珊便在公司与一群技术人员一同研究着这一技术。
“陛下,现在汉阳兵工厂内已经开始尝试着将流水线与火炮的生产结合在起来,不过火炮的生产因为部件较大,所以并不像步枪那样简单……”
在徐树珊解释着现在“流水线式生产”碰到的问题的时候,朱宜不时的点着头,而后听说在流水线的装配上有问题时,便立即建议道。
“厂房有问题?是厂房配生产线不配套?这个问题好办,完全可以新建厂房嘛,至于厂房的设计,可以与建筑公司协作一下,让对方考虑到你”韦奇伍德的这种工作方法已经完全可以定义成为“流水线”。
之所以会提及重新设计厂房,将厂房的设计与生产流水线结合在一起,起源于福特,而福特正是流水线式生产的始作俑者。福特通过生产流水线提高了汽车的产量,降低了成本。
流水线生产,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或许人们并不清楚他的作用,但是朱宜锋却很清楚,流水线式生产可以说是一场工业革命,这场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生产,并且改变了整个世界。在另一个世界里,福特通过生产线改变了一切,而这里,朱宜锋自然希望这个福特是属于中国的。
“嗯,那么现在火炮的流水线生产尝试进行的怎么样?”
对于步枪的流水线生产,朱宜锋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产量增加了一倍,成本下降了20%,不过那毕竟只是小件生产。而徐树珊的回答,自然让他很是满意,尽管现在生产流水线碰到了一些问题,但依然和步枪等武器的生产一样,产量在增加,成本在下降,而这正是推广生产流水线的目的所在。
“……流水线式生产,还有进一步改进、推广的可能,根据臣对流水线式生产的了解,如果能够将其推广至少全国其它各个行业工厂,预计其将会有助于工厂产能的增加,嗯,应该可以增加20%-50%!”
尽管生产流水线这一概念是由陛下提出的,但是作为这一切的研究者,徐树珊对于推广这一生产方式自然有着他的渴望,现在,作为汉阳集团这家企业的负责人,他知道,这家企业是他的事业终点,因为其规模使得他不可能实施私有化。两年前,政府就已经对汉阳集团进行了“改制”,对于进行“民营化”改制。而依据当时制定的汉阳集团章程规定,集团最初的资本总额为2亿元,共分1百万股。非中国政府及人士不得认购入股,其中帝国政府认购50万股,合计1亿元。但是实际上帝国政府并没有掏出一分钱,而是以汉阳集团实际拥有的工厂、码头以及铁路经营权、矿山开采权及其它一切财产充之。至于另外的1亿元,则以2000万元招募股份,8000万元发行招募“汉阳”债券来解决。其中招募的股份每股200元,共10万股。但在帝国政府的操作下,这10万股的民间股东人数多达10912人。这样以来,就使得民间股东难以集成力量行使股东权,从而为帝国政府行使对“汉阳”的绝对控制权提供了最为安全的保障,即便是作为其股东的那些权贵,也没有办法影响到集团的运营。
而且外人从其资本运营及帝国政府的命令和汉阳集团章程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汉阳集团虽然在表面上是一个“民营公司性的组织”但绝非是自由的企业。它是一个要严格按照国家特殊要求和规定来予以运做的强有力公司。是非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在汉阳集团组织内的每一个细胞中都体现出它是代表帝国政府意志的国家垄断性企业,是帝国政府推行“工业政策”的“国策企业”,是中国工业化推进的重要机构。
也正因如此,徐树珊从没有把公司当成一个简单的企业,而是一个肩负着使命的企业,它的使命非常简单,就是推进国家的工业化。而为了完成这一理念,他甚至在去年,而对突然膨胀的市场,他甚至提出了一个“养狼计划”。
而“养狼计划”的核心就是通过向非汉阳企业输出技术、设备以及管理人员的方式,帮助其它的企业获得发展。在他们获得发展的同时,国家的工业力量同样也是在迅速的增涨。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汉阳壮大了自己的对手,但同样,自身也在发展壮大之中。
而且从那时之后,徐树珊同样也在调整着企业的发展计划,开始实施全面实施发展计划,在坚持以工厂为主的前提下,将其经营触角迅速地伸延到铁路以及海港的经营、海运的经营、旅馆服务的经营、煤矿的经营、电气的经营以及瓦斯和铁路沿线城市市政建设等方面上来,而且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现在的汉阳相比于过去,无疑更加强大了。
现在他之所以会提及将流水线式生产扩散出去,一来固然是“养狼计划”的方案始然,而在另一方面,对于他说来,他需要扩大自己在商界的影响力,毕竟现在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宫里,并不见得有多么平静,小妹和贵妃之间看似没有冲突,可谁都知道,那位出身于商家的贵妃一直负责着皇产的经营,而且其与岭南财团——就是一群广东商人组成的商会,他们与那位贵妃之间有着极为亲近的联系,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他们需要那位贵妃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当然还需要皇家的财力作为支撑,而在另一方面,那位贵妃同样也需要那些人。
有些事情必须要防患于未燃,有些事情,即便是徐树珊并不愿意去做,但是他也不得不去面对,毕竟那是他唯一的妹妹,而汉王殿下也是他的外甥,有些事情他必须要做,他必须不断的扩大自己在商业上的影响力,只有如此,才能压制住另一边的野心,毕竟,野心从来都是随着力量的增加而膨胀的,就像眼前的这位陛下,如果不是因为实力的膨胀,他又怎么可能会向英国宣战?
“……应该研究一下生产线在汽车生产上的应用……”
心有所思的徐树珊甚至都没有注意到陛下在说什么,他只是在心里想着另一个竞争的对手……
继续两更,第一更!支持铁血宏图再次拜谢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以及每一张月票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陛下的话声一落,徐树珊就立即明白了他指的是什么,自然是一直以来陛下最为关心的兵工厂生产,准确的来说是与兵工生产息息相关的一种技术创新。
是去年战争爆发初期,他进宫看望妹妹时,在餐桌与陛下的一次比较随意的谈论,而在谈话中,陛下在询问工厂的生产情况时,又特意询问了“精细分工”的情况。
所谓的“精细分工”实际上是源于汉阳兵工厂初建时因技术工人不足,为减少培训时间,所以对武器的生产进行分解,每一个工人只需要学习某一至两个部件的生产,从而将培训时间从半年缩短至少十五天。
在随后的几年间,这种“精细分工”并没有因为技术工人的增加而消退,反倒是扩散到了中国所有的工厂之中——汉阳兵工厂号称“中国工业之母”是因为他培训出了中国第一批工人,同时还制定了有关工厂管理、生产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自然它的一应制度都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一系列的公私营工厂,毕竟他们的生产管理以至于经营都学自到汉阳。
而这种被称之为“汉阳模式”的“精细分工”并非出自于汉阳,实际上早在1769年,英国人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在场内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这样一来,原来意义上的“制陶工”就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挖泥工、运泥工、扮土工、制坯工等等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场的工人,他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
只不过汉阳是最早将其分解到现代工业生产之中,并将其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只不过这种生产方式依然有其不足,至少在朱宜锋看来,这种被外国经济学者赞叹不已的“精细分工”,与他心目中的生产方式,也就是真正的“流水线式生产”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也正因如此,在那次吃饭的过程中,朱宜锋才会提及“流水线式生产”,提到在工厂中设立传送带,建立生产线,而不像过去一样,依靠人力传送零件与各个车间、员工之间。
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在步枪生产的过程中只需要设立一条传送带,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却涉及到许多的问题,转送带的速度,工人的熟练程度,武器的装配,等等都需要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所以自从接受这一概念之后,徐树珊便在公司与一群技术人员一同研究着这一技术。
“陛下,现在汉阳兵工厂内已经开始尝试着将流水线与火炮的生产结合在起来,不过火炮的生产因为部件较大,所以并不像步枪那样简单……”
在徐树珊解释着现在“流水线式生产”碰到的问题的时候,朱宜不时的点着头,而后听说在流水线的装配上有问题时,便立即建议道。
“厂房有问题?是厂房配生产线不配套?这个问题好办,完全可以新建厂房嘛,至于厂房的设计,可以与建筑公司协作一下,让对方考虑到你”韦奇伍德的这种工作方法已经完全可以定义成为“流水线”。
之所以会提及重新设计厂房,将厂房的设计与生产流水线结合在一起,起源于福特,而福特正是流水线式生产的始作俑者。福特通过生产流水线提高了汽车的产量,降低了成本。
流水线生产,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或许人们并不清楚他的作用,但是朱宜锋却很清楚,流水线式生产可以说是一场工业革命,这场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生产,并且改变了整个世界。在另一个世界里,福特通过生产线改变了一切,而这里,朱宜锋自然希望这个福特是属于中国的。
“嗯,那么现在火炮的流水线生产尝试进行的怎么样?”
对于步枪的流水线生产,朱宜锋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产量增加了一倍,成本下降了20%,不过那毕竟只是小件生产。而徐树珊的回答,自然让他很是满意,尽管现在生产流水线碰到了一些问题,但依然和步枪等武器的生产一样,产量在增加,成本在下降,而这正是推广生产流水线的目的所在。
“……流水线式生产,还有进一步改进、推广的可能,根据臣对流水线式生产的了解,如果能够将其推广至少全国其它各个行业工厂,预计其将会有助于工厂产能的增加,嗯,应该可以增加20%-50%!”
尽管生产流水线这一概念是由陛下提出的,但是作为这一切的研究者,徐树珊对于推广这一生产方式自然有着他的渴望,现在,作为汉阳集团这家企业的负责人,他知道,这家企业是他的事业终点,因为其规模使得他不可能实施私有化。两年前,政府就已经对汉阳集团进行了“改制”,对于进行“民营化”改制。而依据当时制定的汉阳集团章程规定,集团最初的资本总额为2亿元,共分1百万股。非中国政府及人士不得认购入股,其中帝国政府认购50万股,合计1亿元。但是实际上帝国政府并没有掏出一分钱,而是以汉阳集团实际拥有的工厂、码头以及铁路经营权、矿山开采权及其它一切财产充之。至于另外的1亿元,则以2000万元招募股份,8000万元发行招募“汉阳”债券来解决。其中招募的股份每股200元,共10万股。但在帝国政府的操作下,这10万股的民间股东人数多达10912人。这样以来,就使得民间股东难以集成力量行使股东权,从而为帝国政府行使对“汉阳”的绝对控制权提供了最为安全的保障,即便是作为其股东的那些权贵,也没有办法影响到集团的运营。
而且外人从其资本运营及帝国政府的命令和汉阳集团章程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汉阳集团虽然在表面上是一个“民营公司性的组织”但绝非是自由的企业。它是一个要严格按照国家特殊要求和规定来予以运做的强有力公司。是非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在汉阳集团组织内的每一个细胞中都体现出它是代表帝国政府意志的国家垄断性企业,是帝国政府推行“工业政策”的“国策企业”,是中国工业化推进的重要机构。
也正因如此,徐树珊从没有把公司当成一个简单的企业,而是一个肩负着使命的企业,它的使命非常简单,就是推进国家的工业化。而为了完成这一理念,他甚至在去年,而对突然膨胀的市场,他甚至提出了一个“养狼计划”。
而“养狼计划”的核心就是通过向非汉阳企业输出技术、设备以及管理人员的方式,帮助其它的企业获得发展。在他们获得发展的同时,国家的工业力量同样也是在迅速的增涨。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汉阳壮大了自己的对手,但同样,自身也在发展壮大之中。
而且从那时之后,徐树珊同样也在调整着企业的发展计划,开始实施全面实施发展计划,在坚持以工厂为主的前提下,将其经营触角迅速地伸延到铁路以及海港的经营、海运的经营、旅馆服务的经营、煤矿的经营、电气的经营以及瓦斯和铁路沿线城市市政建设等方面上来,而且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现在的汉阳相比于过去,无疑更加强大了。
现在他之所以会提及将流水线式生产扩散出去,一来固然是“养狼计划”的方案始然,而在另一方面,对于他说来,他需要扩大自己在商界的影响力,毕竟现在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宫里,并不见得有多么平静,小妹和贵妃之间看似没有冲突,可谁都知道,那位出身于商家的贵妃一直负责着皇产的经营,而且其与岭南财团——就是一群广东商人组成的商会,他们与那位贵妃之间有着极为亲近的联系,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他们需要那位贵妃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当然还需要皇家的财力作为支撑,而在另一方面,那位贵妃同样也需要那些人。
有些事情必须要防患于未燃,有些事情,即便是徐树珊并不愿意去做,但是他也不得不去面对,毕竟那是他唯一的妹妹,而汉王殿下也是他的外甥,有些事情他必须要做,他必须不断的扩大自己在商业上的影响力,只有如此,才能压制住另一边的野心,毕竟,野心从来都是随着力量的增加而膨胀的,就像眼前的这位陛下,如果不是因为实力的膨胀,他又怎么可能会向英国宣战?
“……应该研究一下生产线在汽车生产上的应用……”
心有所思的徐树珊甚至都没有注意到陛下在说什么,他只是在心里想着另一个竞争的对手……
继续两更,第一更!支持铁血宏图再次拜谢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以及每一张月票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