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94 第603章 天津(求月票)
- 595 第604章 新技术(求月票)
- 596 第605章 新时代(求月票)
- 597 第606章 面向未来(第一更)
- 598 第607章 时代开端(第二更)
- 599 第608章 时代(第一更)
- 600 第609章 老兵(第二更)
- 601 第610章 企业未来
- 602 第611章 家人(第一更)
- 603 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
- 604 第613章 所为何(第一章)
- 605 第614章 帝国擎柱(第二更)
- 606 第615章 机器(第一更)
- 607 第616章 解放者(第二更)
- 608 第617章 都柏林(第一更)
- 609 第618章 胜利的希望(第二更)
- 610 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
- 611 第620章 工程师的战争(第二更)
- 612 第621章 预备
- 613 第623章 绞肉机(第一更)
- 614 第624章 屠场(第二更)
- 615 第625章 尸山血海
- 616 第626章 绝望与希望
- 617 第627章 新丁
- 618 第628章 商人
- 619 第629章 商人之用
- 620 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
- 621 第631章 干杯!
- 622 第632章 棋手与棋子
- 623 第633章 潜入
- 624 第634章 时代之门
- 625 第635章 决断
- 626 第366章
- 627 第367章 毛骨悚然
- 628 第638章 祈祷(求支持)
- 629 第639章 感叹
- 630 第640章 胜利者
- 631 第641章 不列颠
- 632 第642章 德意志
- 633 第643章 未来
- 634 第644章 携手
- 635 第645章 分工(求支持)
- 636 第646章 皇帝的野心
- 637 第647章 天朝
- 638 第648章 江户
- 639 第649章 日本的未来
- 640 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
- 641 第651章 私相授受(第一更)
- 642 第652章 咸水埠(第二更)
- 643 第653章 公司的决定(第一更)
- 644 第654章 洛基山(第二更)
- 645 第655章 大草原(第一更)
- 646 第656章 外交(第二更)
- 647 第657章 保证未来(第一更)
- 648 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
- 649 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
- 650 第660章 习惯(第二更)
- 651 第661章 战争迷雾(第一更)
- 652 第662章 龙洋的魅力
- 653 第663章 裙角(第一更)
- 654 第664章 张伯伦的浮想(第二更)
- 655 第665章 试探(第一更)
- 656 第666章 毒气(第二更)
- 657 第667章 奇与正
- 658 第668章 过湖
- 659 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
- 660 第670章 对不起(第二更)
- 661 第671章 催命符(第一更)
- 662 第672章 终局(第二更)
- 663 第673章 结束
- 664 第674章 美利坚的阴谋
- 665 第675章 法裔加拿大人
- 666 第676章 大后方
- 667 第677章 葛底斯堡
- 668 第678章 夜话
- 669 第679章 师徒两人
- 670 第680章 父与子
- 671 第681章 开启未来
- 672 第682章 为了未来
- 673 第683章 远征船队
- 674 第684章 我跟你说……
- 675 第685章 英国的意愿
- 676 第686章 碎片
- 677 第687章 英国的目的
- 678 第688章 帝国时代(新书发布,求推荐、求收藏)
- 679 第689章 从女王到女皇(新书发布,求支持!)
- 680 第690章 区别(为新书求推荐、求支持)
- 681 第691章 南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2 第692章 西部(为新书求推荐)
- 683 第693章 总统(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4 第694章 和平(为新书求收藏)
- 685 第695章 人道主义危机(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6 第696章 分舰队(为新收求推荐、求收藏)
- 687 第697章 大国的责任(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8 第698章 拦截(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89 第699章 炮口下(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0 第700章 林肯的决定(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1 第701章 野蛮人谢尔曼(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2 第702章 彼得斯堡(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3 第705章 五岔口(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4 第706章 盛宴(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5 第707章 格兰特的决定()
- 696 第708章 灾难(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7 第709章 美国不哭(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8 第710章 灾难性的后果(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699 第711章 美利坚落日(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0 第712章 海上(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1 第713章 太子之择(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2 第714章 江户之夜(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3 第715章 最后的谈判(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4 第716章 父与子(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5 第717章 未来的忧虑(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6 第718章 君主的妻子(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7 第719章 飞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8 第720章 百年后(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09 第721章 二代(新书已经发布,求推荐、求收藏)
- 710 第722章 喜当爹(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711 第723章 这样的生活(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13章 所为何(第一章)
第613章 所为何(第一章)
臣民!
国民!
何谓臣民?何谓国民?
臣民之顶点为满清奴役下之奴隶。国民则始于中华朝!
一篇文章看似不甚至起眼,但是有时候却会对人造成很大的冲击,为臣民还是为国民?
对于开宏五年的人们来说,或许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到这一点,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忽视这一点。
“……愿为皇帝陛下所统治中华帝国之国民!”
看完报纸上的这篇“国民与臣民”的文章,朱宜锋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神情变得凝重,甚至就连呼吸都变得有些异样,坐在那里,一时间居然有些走神。
他脑海中在反复的思索着这件事,思索着有关“臣民”与“国民”的问题,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篇文章至少在这一刻给朱宜锋造成前所未有冲击。
这是民众的觉醒!
几乎是一瞬间,朱宜锋的脑海中就得到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甚至让他有些激动,似乎这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开宏五年来初启民智的一个成果。
是的,五年来的启民智,从这篇文章中可见一二。民智的开启,不是以培养了多少学生、建了多少大学做为象征,而是在这一过程中,民众是否产生主人公意识为标准,是否有国民意识为标准,当然,现在这一切只是模糊的意识,但可以肯定的是,从今以后,民智之路一但开启,将是无法阻挡的。
“这,是对还是错?”
突然之间,面对这种突然其来的“国民意识”的产生,朱宜锋居然有些担心,他所担心的不是其它,而是这一切产生是否太早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力。更为重要的是是否会影响到皇朝的统治,影响到他的统治。
“哎呀,这些东西似乎有些太超前了……”
在心里嘀咕一声,朱宜锋又一次看了一眼那张报纸,尽管他有些担心,但是他却没有任何心忧之处,因为没有任何人比他更了解政治,至少在中国,没有任何人比他更了解。
或许民众国民意志的觉醒,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得政府在未来不得不让出一部分权力,但是对于皇室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坏事。权力是需要制衡的,政府的权力现在是自己在控制它,但是在将来,可以用国民去制衡它,至于那些所谓的“贵族”……他们当然也是王朝的一个重要组成,但是他们同样也需要制衡,
冷笑着,朱宜锋像是想起什么一样,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情报局的一些报告,在过去的五年间,因为中华朝对土地的限制,使得那些新朝勋贵们,无不是纷纷投资实业,投资金融业以及工商业,尤其是前者,国内所有的银行,除了帝国中央银行之外,其它的官办、私营银行之中,都有新朝勋贵的股份,他们通过对金融业的控制,影响着工商业。
对于新朝的勋贵们的这些行为,朱宜锋一直都是持以默许的态度,就像在武昌的时候,他千方百计的将督府上下的官员与督府的利益结成一体一般,殖民地的封地不过只是一种利益捆绑,至于现在,他们对金融业、工商业的投资,同样也是一种利益捆绑,只有将他们的利益与金融工商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他们才会支持新朝的新政。
确实,正是得益于他们的支持,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对保守派的打击从来都是不遗余利的,就像在旧时代,官吏们千方百计的保证土地利益一般。而这一切,无不在刺激着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正是得益于他们的竭力支持,才使得国内的工商实业有着一日千里的进步。
国人不是不擅于经商,一但有了良好的环境,国人立即会展现出他们对商业的天赋。但是在国力因为工商业的发展而迅速增加,中华朝的财政收入在短短五年内,就增加数倍的同时,勋贵与商业的结合同样也显露另一方面的弊端,尤其是在战争爆发之后,更是如此。
闭着眼睛的朱宜锋的脑海中闪过了一张张文件、表格,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数字、条文,渐渐地,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他的眼前变成一幅似乎真实存的图画和故事:
战争爆发之后,在国内金融界的支持下,总额超过五十亿元的债券一共分成三期发行,而这些债券发行之后所筹集的五十亿元资金,则是在军事拨款和推进工业的旗号下,被分别使用。
这些钱和巨额的军费开支迅速转到国内数百家企业的身上,当然,那些企业主是绝对不会把钱锁在保险箱里,金钱的威力就在于它的流动。企业家们立刻用它们购置机器,增加工厂产能,同时他们还会试验武器,招聘更多的工业,转产有利可图或利润丰厚的各种武器,以满足突然膨胀的军事需求。
但是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普通人所能想象中的那一部分,不过只是冰山一角罢了。还有一部分钱——那些企业的正常的利润,并不是都投在新武器的研制或者工业生产的扩大上。
这部分钱被用来认购政府发行的国债,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是企业表示爱国的一种举动,而对于他们来说,对于那些企业来说,他们所要面对的是什么呢?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被打的稀烂的世界,他们发现在英国人的殖民地上,遗留下太多的数之不尽的财富,而这些财富等待着他们去接受,去接管。相比于其它,这才是最重要的!
战争带来了新的机遇,殖民地的矿山、土地,相比于其它,这样的投资才是回报最为丰厚的,军事管制当局的支持下,那些人用低的可笑的价钱,就买下了许多最有潜力和前途的矿山、地产。
在这个过程之中,权力与金钱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甚至就连监督的官员也很无奈——对于那里的监管是一片空白,而且勋贵们也有他们自己的理由。
“为了支持帝国的事业!”
在这种“支持”之中,那些银行、企业将自己的触角从本土一直伸到了海外,他们都在默默地构建着一个新的殖民地,他们的这个殖民地不同于帝国殖民地部所管理的殖民地,但是殖民部却离不开他们,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因为殖民地部需要这些银行在殖民地构建立金融,需要企业在那里建立一定的工商业基础,有了金融与工商业殖民地才会繁荣,才能够显示出帝国治理下的变化。
而这一切的代价是什么呢?
军人流了血,但是大企业和大财团得了一切。
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当年湖广等地的商人随着义军的脚步进入全国各地,最终成长为全中国最为成功的商人群体一样,现在,那些企业同样也在追随着帝国军队的脚步,将他们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当帝国军队在世界范围内为构建一个世界帝国而努力的时候,那些商人们同样也在构建着他们势力范围,当然这个势力范围不同于军事参谋部的地图,不同于其它任何一份地图。
尽管知道这一切,但是朱宜锋却不能去阻止这些行为,因为在殖民帝国组建过程中,这些商业力量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是必须的,帝国需要对殖民地进行“产业化分工”,需要从殖民地获得利益,这些都需要依赖商人,需要商人的付出。
但是在另一方面,朱宜锋却不得不警惕的看待着这些商人的举动——他们并不是一群简单的商人,他们是一群勋贵,那些帝国的勋贵现在已经深刻影响到了国家的经济,甚至可以说,他们正在形成另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在中国任何一个朝代勋贵、官员都不曾拥有过的,他们的力量在于金钱!当然也在于权力与地位,当这一切与金钱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制衡!
想到这两个字,朱宜锋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去,在将来,谁会去制衡他们呢?
对于信奉平衡之道的朱宜锋来说,他知道,一但权力失去了平衡,那么结果将是极为可怕的。就像明朝时,失去制衡的文官团体的一家独大,最终导致了皇权的衰退,导致了王朝的灭亡一样。
如果任由他们控制那个最为强大的力量,那么后果无疑将是灾难性的!
谁能去制衡他们呢?
思索中,神情越来越凝重的朱宜锋,目光慢慢的落到了报纸上,看着报纸上的那些小小的文字,他似乎看到另一种力量,他们的力量既然可以用来制衡政府,同样也可以用来制衡另一群人。
就在朱宜锋意识到可以借用另一种力量,去平衡这一切的时候,他的心底却又涌起另一个声音。
“会不会有些杞人忧天了?”
毕竟,现在战争仍然在继续着,毕竟,现在那些所谓的“财团”在皇权面前都是畏缩的。
“不过,还是应该想办法加以防范……”
正常双更,第二更!支持铁血宏图再次拜谢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以及每一张月票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国民!
何谓臣民?何谓国民?
臣民之顶点为满清奴役下之奴隶。国民则始于中华朝!
一篇文章看似不甚至起眼,但是有时候却会对人造成很大的冲击,为臣民还是为国民?
对于开宏五年的人们来说,或许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到这一点,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忽视这一点。
“……愿为皇帝陛下所统治中华帝国之国民!”
看完报纸上的这篇“国民与臣民”的文章,朱宜锋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神情变得凝重,甚至就连呼吸都变得有些异样,坐在那里,一时间居然有些走神。
他脑海中在反复的思索着这件事,思索着有关“臣民”与“国民”的问题,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篇文章至少在这一刻给朱宜锋造成前所未有冲击。
这是民众的觉醒!
几乎是一瞬间,朱宜锋的脑海中就得到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甚至让他有些激动,似乎这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开宏五年来初启民智的一个成果。
是的,五年来的启民智,从这篇文章中可见一二。民智的开启,不是以培养了多少学生、建了多少大学做为象征,而是在这一过程中,民众是否产生主人公意识为标准,是否有国民意识为标准,当然,现在这一切只是模糊的意识,但可以肯定的是,从今以后,民智之路一但开启,将是无法阻挡的。
“这,是对还是错?”
突然之间,面对这种突然其来的“国民意识”的产生,朱宜锋居然有些担心,他所担心的不是其它,而是这一切产生是否太早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力。更为重要的是是否会影响到皇朝的统治,影响到他的统治。
“哎呀,这些东西似乎有些太超前了……”
在心里嘀咕一声,朱宜锋又一次看了一眼那张报纸,尽管他有些担心,但是他却没有任何心忧之处,因为没有任何人比他更了解政治,至少在中国,没有任何人比他更了解。
或许民众国民意志的觉醒,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得政府在未来不得不让出一部分权力,但是对于皇室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坏事。权力是需要制衡的,政府的权力现在是自己在控制它,但是在将来,可以用国民去制衡它,至于那些所谓的“贵族”……他们当然也是王朝的一个重要组成,但是他们同样也需要制衡,
冷笑着,朱宜锋像是想起什么一样,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情报局的一些报告,在过去的五年间,因为中华朝对土地的限制,使得那些新朝勋贵们,无不是纷纷投资实业,投资金融业以及工商业,尤其是前者,国内所有的银行,除了帝国中央银行之外,其它的官办、私营银行之中,都有新朝勋贵的股份,他们通过对金融业的控制,影响着工商业。
对于新朝的勋贵们的这些行为,朱宜锋一直都是持以默许的态度,就像在武昌的时候,他千方百计的将督府上下的官员与督府的利益结成一体一般,殖民地的封地不过只是一种利益捆绑,至于现在,他们对金融业、工商业的投资,同样也是一种利益捆绑,只有将他们的利益与金融工商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他们才会支持新朝的新政。
确实,正是得益于他们的支持,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对保守派的打击从来都是不遗余利的,就像在旧时代,官吏们千方百计的保证土地利益一般。而这一切,无不在刺激着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正是得益于他们的竭力支持,才使得国内的工商实业有着一日千里的进步。
国人不是不擅于经商,一但有了良好的环境,国人立即会展现出他们对商业的天赋。但是在国力因为工商业的发展而迅速增加,中华朝的财政收入在短短五年内,就增加数倍的同时,勋贵与商业的结合同样也显露另一方面的弊端,尤其是在战争爆发之后,更是如此。
闭着眼睛的朱宜锋的脑海中闪过了一张张文件、表格,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数字、条文,渐渐地,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他的眼前变成一幅似乎真实存的图画和故事:
战争爆发之后,在国内金融界的支持下,总额超过五十亿元的债券一共分成三期发行,而这些债券发行之后所筹集的五十亿元资金,则是在军事拨款和推进工业的旗号下,被分别使用。
这些钱和巨额的军费开支迅速转到国内数百家企业的身上,当然,那些企业主是绝对不会把钱锁在保险箱里,金钱的威力就在于它的流动。企业家们立刻用它们购置机器,增加工厂产能,同时他们还会试验武器,招聘更多的工业,转产有利可图或利润丰厚的各种武器,以满足突然膨胀的军事需求。
但是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普通人所能想象中的那一部分,不过只是冰山一角罢了。还有一部分钱——那些企业的正常的利润,并不是都投在新武器的研制或者工业生产的扩大上。
这部分钱被用来认购政府发行的国债,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是企业表示爱国的一种举动,而对于他们来说,对于那些企业来说,他们所要面对的是什么呢?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被打的稀烂的世界,他们发现在英国人的殖民地上,遗留下太多的数之不尽的财富,而这些财富等待着他们去接受,去接管。相比于其它,这才是最重要的!
战争带来了新的机遇,殖民地的矿山、土地,相比于其它,这样的投资才是回报最为丰厚的,军事管制当局的支持下,那些人用低的可笑的价钱,就买下了许多最有潜力和前途的矿山、地产。
在这个过程之中,权力与金钱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甚至就连监督的官员也很无奈——对于那里的监管是一片空白,而且勋贵们也有他们自己的理由。
“为了支持帝国的事业!”
在这种“支持”之中,那些银行、企业将自己的触角从本土一直伸到了海外,他们都在默默地构建着一个新的殖民地,他们的这个殖民地不同于帝国殖民地部所管理的殖民地,但是殖民部却离不开他们,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因为殖民地部需要这些银行在殖民地构建立金融,需要企业在那里建立一定的工商业基础,有了金融与工商业殖民地才会繁荣,才能够显示出帝国治理下的变化。
而这一切的代价是什么呢?
军人流了血,但是大企业和大财团得了一切。
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当年湖广等地的商人随着义军的脚步进入全国各地,最终成长为全中国最为成功的商人群体一样,现在,那些企业同样也在追随着帝国军队的脚步,将他们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当帝国军队在世界范围内为构建一个世界帝国而努力的时候,那些商人们同样也在构建着他们势力范围,当然这个势力范围不同于军事参谋部的地图,不同于其它任何一份地图。
尽管知道这一切,但是朱宜锋却不能去阻止这些行为,因为在殖民帝国组建过程中,这些商业力量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是必须的,帝国需要对殖民地进行“产业化分工”,需要从殖民地获得利益,这些都需要依赖商人,需要商人的付出。
但是在另一方面,朱宜锋却不得不警惕的看待着这些商人的举动——他们并不是一群简单的商人,他们是一群勋贵,那些帝国的勋贵现在已经深刻影响到了国家的经济,甚至可以说,他们正在形成另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在中国任何一个朝代勋贵、官员都不曾拥有过的,他们的力量在于金钱!当然也在于权力与地位,当这一切与金钱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制衡!
想到这两个字,朱宜锋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去,在将来,谁会去制衡他们呢?
对于信奉平衡之道的朱宜锋来说,他知道,一但权力失去了平衡,那么结果将是极为可怕的。就像明朝时,失去制衡的文官团体的一家独大,最终导致了皇权的衰退,导致了王朝的灭亡一样。
如果任由他们控制那个最为强大的力量,那么后果无疑将是灾难性的!
谁能去制衡他们呢?
思索中,神情越来越凝重的朱宜锋,目光慢慢的落到了报纸上,看着报纸上的那些小小的文字,他似乎看到另一种力量,他们的力量既然可以用来制衡政府,同样也可以用来制衡另一群人。
就在朱宜锋意识到可以借用另一种力量,去平衡这一切的时候,他的心底却又涌起另一个声音。
“会不会有些杞人忧天了?”
毕竟,现在战争仍然在继续着,毕竟,现在那些所谓的“财团”在皇权面前都是畏缩的。
“不过,还是应该想办法加以防范……”
正常双更,第二更!支持铁血宏图再次拜谢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以及每一张月票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正在加载...